❶ 汇率风险的应对措施
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方法措施:
约定互相能接受的风险比例
据了解,一些出口企业为应对汇率的不稳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已经采取了各种积极应对措施。一些企业在与外商签订合同时,汇率因素会考虑在内。双方会规定一个互相都能接受的风险比例作为合同的附加条款。通常双方各自承担50%的风险,如果碰到较强势的国外客商,国内企业所承担的风险会更大一些,通常情况下,中国灯饰企业都处于弱势。此外,部分灯饰企业负责人甚至提出以人民币作为结算单位的想法,但能够采取这一方式的企业少之又少。企业使用较为普遍的汇率避险方式包括:贸易融资、运用金融衍生产品、改变贸易结算方式、提高出口产品价格、改用非美元货币结算、增加内销比重和使用外汇理财产品等。
贸易融资工具较为普遍
贸易融资是目前企业采用最多的避险方式。在被调查的样本企业中,约有31%的企业使用该类方式。主要原因包括:一是贸易融资可以较好地解决外贸企业资金周转问题。随着我国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出口企业竞争日益激烈,收汇期延长,企业急需解决出口发货与收汇期之间的现金流通问题。通过出口押汇等短期贸易融资方式,出口企业可事先从银行获得资金,有效解决资金周转问题。同时,企业也可以提前锁定收汇金额,规避人民币汇率变动风险。二是贸易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在贸易融资方式构成中,进出口押汇使用比重较高(约为80%),原因主要是出口押汇期限较短(一般在1年以内),可以较好地缓解外贸企业的流动资金短缺问题。另外,一些企业还使用福费廷等期限较长的贸易融资方式。
金融衍生产品的使用增多
汇改后,我国外汇市场发展加快,完善和扩大了人民币远期交易的主体和范围,推出了外汇掉期等金融衍生产品。同时在外汇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为企业拓宽了汇率的金融避险渠道。
企业使用金融衍生产品的主要特点如下:一是使用远期结售汇工具较多。汇改后,远期结售汇业务范围和交易主体扩大,银行间人民币汇率远期交易推出,商业银行扩大对企业汇率避险服务,在较大程度上方便了企业远期结售汇交易,进一步满足了企业的避险需求。调查显示,远期结售汇工具的使用在金融衍生工具中占比高达91%。二是部分企业运用外汇掉期和境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工具。自汇改后推出外汇掉期业务以来,福建、广东、江苏、山东和天津等省市的部分企业已开始尝试使用这一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尽管业务量占比相对较小,但发展势头良好。一些外资企业和在国外有分支机构或合作伙伴的中资企业还通过境外人民币NDF工具进行汇率避险。
汇率锁定
与汇率锁定公司(出口宝)签订合同,汇率锁定是指出口企业与出口宝签订远期汇率锁定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的人民币兑外汇币种、金额、汇率以及交割期限。在交割日当天,如出现人民币升值造成企业利润损失,出口企业可按照远期汇率锁定合同所确定的币种、金额、汇率,向中利保办理结汇亏损金额的赔付业务。
其模板犹如银行的远期结售汇,但是在金额锁定、确认条件、手续上都有一定的化繁为简,同时,出口宝人性化的只收取相应手续费,汇率锁定交割期,汇价上升,额外部分也同时规企业自身所有。
该方式适合大多数企业,并且操作简单。 日本企业应对外汇风险的措施:
短期措施
1、外汇期货交易
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直接促使美国推出外汇期货。在日本,通过外汇期货交易来回避金融风险已经为大部分企业所采用。据日本经产省统计,约有44%的日本企业会选择采取外汇期货交易来规避风险。
2、扩大日元结算
外汇风险主要存在于对外交易使用外币时,如果使用本国货币来结算,则可以避免外汇风险。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企业采用日元结算的交易不断增加,特别是在进口方面,日元结算率已由1986年的10%上升到2004年的25%。
3、外汇资产平衡
上世纪80年中期,日本许多跨国企业开始在欧洲等地设立金融运营公司,通过对冲和债权、债务调整等,从公司全局考虑,对外汇资产进行管理和平衡。但这种措施仅限于跨国企业,对中小企业则难以适用。日本也只有4%的企业采取这种措施。
4、反向交易平衡
日元升值有利于进口而不利于出口。因此,日本既有出口又有进口业务的大公司,主要是综合商社,采取了减少出口,扩大进口的措施来规避日元升值带来的风险,维持公司的盈利。但这种方法适用企业也较少,只有约4%。
5、价格转嫁
将日元升值带来的出口成本增长部分,转嫁到出口商品价格上,由海外进口商承担部分风险。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种方法存在较大难度。
中长期措施
短期的金融措施并不能完全回避外汇风险,因此必须从中长期的产品结构调整入手。日本企业正是采取了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竞争力等措施,才真正克服了日元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
1、调整产业结构,提高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
一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差别化战略,提高产品附加值。例如,日本电视机就经历了黑白电视、彩色电视、平面电视、数码电视等不断升级换代的过程,汽车也实现了由大众车向高级车、混合动力车的转变。二是要通过技术革新、增加廉价零部件进口、减少能耗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
2、加快海外转移,强化海外生产体制,扩大多边贸易
充分利用日元升值带来的优势,建立全球化生产体制,同时提高当地零部件采购比例,培育当地协作企业,扩大多边贸易。这样既可以提高对汇率变动的抵抗能力,又能够确立全球化的内部分工体系,还可以带动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出口。日本汽车业在这方面有出色表现。从80年代开始,丰田等日本汽车企业开始在美国本土进行生产,既解决了日美两国贸易摩擦问题,同时又扩大了日本汽车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到1995年日本汽车企业在美国本土生产的汽车已占到了美国市场份额的20.7%,而在1985年这个数字仅为2.0%。
❷ 境外投资外汇风险有哪些
境外投资风险是指跨国企业在进行境外投资是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境外投资风险的概述
编辑
投资决策风险企业因缺乏对海外投资环境、投资项目的有效风险评估,致使海外投资存在一定盲目性,从而可能出现风险。目前,国内缺乏专门的海外投资风险评估机构以帮助海外投资企业分析和评估海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企业本身受信息渠道、自身评价或判断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很难正确判断某项目在国外是否具有发展前景。由于部分海外投资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前期调查不充分、不科学,从而导致项目投资后经营亏损。
经营管理风险近年来,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很落后。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海外企业中盈利的占55%,其中多为非生产性企业;收支平衡的占28%;亏损的占17%,而且以生产性企业居多。我国企业缺少跨国经营管理的经验,管理体制尚不适应国际化经营的需要,往往使得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遭遇意想不到的风险,这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
从管理体制上看,一些境外国有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机制,所有者代表监管不到位,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在实施跨国经营决策时,缺乏风险意识和风险制约机制,在投资项目、环境分析、地点选择、合作伙伴选择、经营策略的制定与执行等方面,都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因而往往造成重大决策失误,导致国有资产受到严重侵蚀。“中航油”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
从管理人才的培养来看,我国企业也缺乏一整套适应国际市场竞争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许多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现代化的人力资本观念,对人才资源管理的认识仍旧停留在人事制度管理的层次上,导致外派人员专业能力和积极性都不高,远远不能适应当今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
分散化经营与恶性竞争风险我国设立的境外企业分散化经营现象严重,使得企业不但无法在资本、技术、市场、信息以及生产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甚至反而会引发越来越严重的内部过度竞争。这说明这些企业投资母体之间缺乏联系和合作。
另一方面,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下,跨国企业都以兼并或建立策略联盟作为发展手段以实现规模效应,而我国企业显然尚未跟上这种跨国经营的潮流。由于我国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主体主要是国有企业,至今依然存在着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使得海外的国有企业分支公司即使在业务上有相似和交叉之处,也难以进行有效的合作和信息交流。
国有企业自身机制与国际上跨国公司的通行体制存在较大差距,限制、束缚了海外企业的经营活力和经营理念,使海外中资企业难以像跨国公司的子公司那样以各种手段进行兼并和联盟经营。在同一项目的竞争中,我国企业间往往出现竞相压价、恶性竞争的局面,难以建立起战略联盟,这也从内部进一步增大了企业跨国经营的风险。
境外投资风险的主要问题
编辑
由于国际经营环境及管理的复杂性,中国境外投资面临着许多风险,按不同的研究角度分类,其主要风险表现为企业境外融资风险。投资决策风险。政府监管及服务风险、境外投资保护风险。投资环境风险等,其中从政府角度看,主要有监管及服务风险。投资保护风险;从投资所在国角度看,主要是投资环境风险;从企业角度看,主要是融资风险和投资决策风险,其风险程度受投资所在国环境和政府监管、服务与保护力度制约。具体分析如下:
1.企业境外融资风险
我国企业境外投资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究其原因表现为:
一是境外投资企业日常运作中融资渠道主要是当地银行融资、全球授信,应收贴现3种途径,相对于国内融资渠道来说,企业境外投资融资渠道较为狭窄;
二是企业对国际融资环境的研究和重视不足,对国际融资环境还不熟悉,利用国际融资的能力不强;
三是我国对境外投资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比如不完善的国内金融市场无法形成为海外企业输血的融资机制,政府没有建立完善的融资支持以及便利化服务体系等。
2.投资决策风险
决策的失误是企业最大的失误。在境外投资活动中,决策的正确与否往往决定企业的目标能否实现。我国境外投资决策风险主要表现在:
(1)决策盲目,没有建立必要的决策风险分析和控制程序。决策程序通常是根据确定的目标,制定多个备选方案,然后评估各个方案的风险和收益,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选定决策方案,否则很难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与科学性。
(2)决策实施过程失控,缺乏事中的监督和控制程序。许多境外投资企业没有建立相配套的事中监督和控制程序,不能保证决策按照预先的计划和方案正确实施,在决策环境和企业具体情况发生变化时,没有及时的补救措施,致使投资风险进一步恶化。
3.政府监管及服务风险
从管理角度看,由于我国境外投资存在如多头管理、审批手续繁杂、政府管理制度滞后、境外投资的总体战略规划不清晰等问题,使得企业面临着难“走出去”和盲目“走出去”的风险从监督角度看,政府监督弱化使得境外投资面临国有资产流失。银行信贷控制不力,缺乏事前监督机制等风险;
从政府服务角度看,由于我国政府对海外投资的宏观调控基本上就是一个项目审批制度,对投资后的监管。跟踪、统计。分析等管理服务功能薄弱,缺乏对海外中资企业的指导。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因此使很多境外投资企业面临着因对投资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外汇政策、税收政策、环保政策的规定了解不够充分,对其变化了解不够及时.从而造成投资决策时信息不充分。不对称风险。
4.境外投资保护风险
企业到境外投资除了面临国内投资遇到的正常生产经营风险之外,还面临着东道国的政治风险。如果一个国家缺乏境外投资保护制度,那么境外投资企业除了要承担商业性风险外,还要承担政治风险。一方面由于我国对境外投资缺乏整体战略和行业指导,使得我国企业在境外投资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合理的投资保护协定,也使得企业因东道国政治风险遭受的境外投资损失得不到补偿,从而增加了企业境外投资的安全隐忧。
5.投资环境风险
这是因投资所在国环境变化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它包括政治风险,如国家政局不稳定,政权更迭频繁等给境外企业带来的风险,它是海外投资最大、最不可预期的风险,是经营者不能控制的风险;经济风险如汇率风险,合作对象企业的信用风险、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风险等;法律风险如知识产权保护及技术标准壁垒的风险等,它是由于企业外部法律环境发生变化,或由于企业自身及有关各方未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有效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形成的风险;自然风险如地震、海啸、洪水、冻灾等其他人力不可抗拒的破坏带来的风险。
❸ 对于中国企业,如何积极应对外汇风险
由于汇率的波动对公司现金流量,资产和负债以及日常经营产生了很大影响,因而这种由非预期的汇率变动对公司价值的作用就形成了外汇风险。从概念上说,外汇风险十分简单:汇率变化可能带来的损失或收益。 外汇风险管理是外贸企业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常将外汇风险分为三个类型:经营风险,交易风险和会计风险。 经营风险是非预期汇率变动对公司现金流量的影响。交易风险是一笔业务中被汇率影响的确定金额的现金流量。典型的交易风险是外汇商业发票,包括支出和收入的;签定的合同,合同中拟订的销售和购货以及一部分债权和债务。会计风险产生于远期汇率波动对外汇资产和债务的影响。 本文从外贸企业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在外汇风险管理中如何识别和衡量外汇风险。外汇风险管理首先是衡量风险,即确定处于风险中的外汇金额。风险金额的衡量有多种办法,比如净现值法,用来衡量经营风险;现金流量净额法,用来衡量交易风险;衡量会计风险有四种方法 (流动/非流动法,货币/非货币法,临时法,现行汇率法)。 有时,企业可以通过 (1) 提高价格;(2) 改变进口和出口市场;或者(3)调整生产和销售量,等等方法来...
❹ 外贸企业如何规避外汇风险
1.将汇率风险纳入成本控制
在报价时就把这个浮动区间考虑进去,比如现在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是6.4, 现在波动比较大的情况下在报价时可以考虑6.3进行报价,一般会有3%-5%的浮动。同时也可以和客户约定如果超出这个比例,那么风险共担,由买卖双方共同承担因汇率波动而带来的利润损失。或者约定报价有效期,比如将原来1-3个月报一次价格缩减到了10-15天,甚至每天按照汇率波动更新报价单。
此外,也可以采取同一种产品根据不同付款方式提供不同报价的方式,如信用证付款是一个价格,50%预付是一个价格,100%预付又是另外一个价格,让买家自己选择。
2.贸易融资
贸易融资是目前企业采用最多的避险方式。主要原因包括:
一是贸易融资可以较好地解决外贸企业资金周转问题。随着我国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出口企业竞争日益激烈,收汇期延长,企业急需解决出口发货与收汇期之间的现金流通问题。通过出口押汇等短期贸易融资方式,出口企业可事先从银行获得资金,有效解决资金周转问题。同时,企业也可以提前锁定收汇金额,规避人民币汇率变动风险。
二是贸易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在贸易融资方式构成中,进出口押汇使用比重较高(约为80%),原因主要是出口押汇期限较短(一般在1年以内),可以较好地缓解外贸企业的流动资金短缺问题。另外,一些企业还使用福费廷等期限较长的贸易融资方式。
3.使用金融衍生产品
汇改后,我国外汇市场发展加快,完善和扩大了人民币远期交易的主体和范围,推出了外汇掉期等金融衍生产品。同时在外汇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为企业拓宽了汇率的金融避险渠道。
企业使用金融衍生产品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使用远期结售汇工具较多。远期结售汇业务范围和交易主体扩大,银行间人民币汇率远期交易推出,商业银行扩大对企业汇率避险服务,在较大程度上方便了企业远期结售汇交易,进一步满足了企业的避险需求。调查显示,远期结售汇工具的使用在金融衍生工具中占比高达91%。
二是部分企业运用外汇掉期和境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工具。自汇改后推出外汇掉期业务以来,福建、广东、江苏、山东和天津等省市的部分企业已开始尝试使用这一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尽管业务量占比相对较小,但发展势头良好。一些外资企业和在国外有分支机构或合作伙伴的中资企业还通过境外人民币NDF工具进行汇率避险。
4.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
香港、澳门、东南亚等一些国家可以接受人民币计价结算的,我们也有一些外国客户愿意采取这样的方式。
5.进出口对冲
对于进出口公司既可以从事出口业务也可以从事进口业务,那么就可以利用自己既是买者又是卖者的身份来平衡汇率波动造成的价格差异。因为当汇率下跌时,导致出口收汇缩水,同时进口业务支付的实际金额也相应减少,这样一增一减也就使得本公司内的财务指标达到了平衡。
6.增强汇率风险管理技能
最后,建议大家养成一个习惯,在每天上班和下班前浏览当天汇率的变动(可查看中国银行的现汇买入价),随时整理出新的对外价格表。另外也可以关注一些时政新闻、国际贸易新闻,从而对趋势有一定的把握。
❺ 论述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 我国外向型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变化
汇银行的外汇资金来源紧张和需求旺盛的局面,中长期存在一定的外汇风险。另一方面会使我国的出口减少,使得外汇银行的出口结算业务的发展受阻。国内银行应该树立本外币一体化意识,加强对外汇资本金的保值管理,全面提高外汇风险管理水平。首先,商业银行要对贷款者进行信用评估和风险预测;。各家商业银行,要根据自己的风险管理水平和业务战略,确定自己的风险容忍度和风险限额;积极制定并实施完善外汇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外汇风险管理水平的方案。商业银行应密切关注外汇存款结汇后的资金流向,及时拓展新兴市场,通过发展国际卡及外汇理财产品和提供高效的外汇现金管理服务等措施稳定外汇存款,同时大力开拓风险相对较小的贸易融资,海外并购贷款等。完善为优质客户全球统一授信用、结算和现金管理等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利用跨境并购等资本运作方式,实现国际化的跳跃式发展。
在这个开放型经济的社会,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趋利避害,将成为我国不断追寻和探索的方向。
❻ 中国企业在签订外贸合同时如何防范汇率变动风险
双方规定——固定汇率
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根据中国现有的汇率制度
短期内无法预测
政策导向性很强
但长期是可以预测的
❼ 中国制造如何规避汇率变动风险
企业能否成功应对汇率震荡,由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拥有的技术资源、品牌资源等软实力决定
应对汇率变动风险,企业要发挥能动性。当前,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整合资源,开展技术改造挖掘潜力,消化成本增长。
企业应尽快掌握并善于运用各种外汇避险工具和手段,增强自身适应汇率浮动和应对汇率变动的能力,研究应对出口合同的各种技巧企业大洗牌,银行、政府如何助力“中国制造”
对于国内金融业来说,应借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契机,大力发展外汇市场和外汇市场上的各种金融产品,创新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向企业提供更多和更好的风险管理工具。
❽ 中国的制造企业出口外销商品到欧美国家应如何规避外汇风险
欧美企业的信誉度,外汇的变化情况,行业动态等都要关注.
如果订单过大的话,建议针对买方企业做好资信调查,了解下买方公司的支付能力.
如果订单小的话,尽量能做先付款后发货
❾ 中国银行对公即期外汇买卖可能会存在哪些风险
客户主要承担市场风险,即由于外汇即期价格波动带来的盈亏损益。具体而言,客户办理即期外汇交易后,未来的汇率可能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波动,也可能向不利于自己的方向波动。如果未来汇率优于即期汇率,则客户在锁定汇率风险的同时,无法享受汇率于己有利波动时的额外收益。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最新业务变动请以中行官网公布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或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咨询、办理相关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