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汇率超调理论模型

汇率超调理论模型

发布时间:2022-04-02 03:53:19

1. 汇率超调理论的汇率超调理论核心思想

当市场受到外部冲击时,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调整速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多恩布什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商品市场因其自身的特点和缺乏及时准确的信息。一般情况下,商品市场价格的调整速度较慢,过程较长,呈粘性状态,称之为粘性价格。而金融市场的价格调整速度较快,因此,汇率对冲击的反应较快,几乎是即刻完成的。汇率对外部冲击做出的过度调整,即汇率预期变动偏离了在价格完全弹性情况下调整到位后的购买力平价汇率,这种现象称之为汇率超调。由此导致购买力平价短期不能成立。经过一段时间后,当商品市场的价格调整到位后,汇率则从初始均衡水平变化到新的均衡水平。由此长期购买力平价成立。

2. 什么是金融中的超调模型它是怎么调的调的是什么对于它的评价是什么呢

1、 黏性价格货币货币分析法:简称“超调模型”,与货币模型相比,最大特点是:它认为商品市场与资产市场的调整速度是不同的,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水平具有粘性价格的特点,使得购买力平价在短期内不能成立,经济存在着由短期平衡向长期平衡的过渡过程。
2、当市场受到外部冲击时,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调整速度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商品市场自身的特点和缺乏及时准确的信息。一般情况下,商品市场价格的调整速度较慢,过程较长,呈粘性状态,称之为粘性价格。而金融市场的价格调整速度较快,因此,汇率对冲击的反应较快,几乎是即刻完成的。汇率对外冲击做出的过度调整,机会率预期变动偏离了在价格完全弹性情况下调整到位后的购买力平价汇率,这种现象称之为汇率超调。由此导致购买力平价短期不能成立。经过一段时间后,当商品市场的价格调整到位后,汇率则会从初始均衡水平变化到新的均衡水平,由此长期购买力平价成立。

3. 汇率超调理论的汇率超调理论基本假设

①在短期内购买力平价不成立,即由于商品市场和资产市场的调整速度不同,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水平具有粘性,调整是渐进的,而资产市场反应却极其灵敏,利息率将迅速发生调整,使货币市场恢复均衡
②从长期来看,购买力平价能够成立
③无抛补利率平价始终成立
④以对外开放的小国为考察对象,外国价格和外国利率都可以视为外生变量或假定为常数。

4. 简述汇率决定理论中的货币主义学说

美国货币主义学派提出,其特点是强调货币市场在汇率决定中的做用,认为汇率是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而不是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汇率由货币市场的货币存量来决定,当货币存量供求达到均衡的时候,汇率就达到均衡。该理论认为,汇率应该是浮动的而非固定的,因为固定汇率将会使得控制货币总量成为不可能,而后者可以自动影响到国际收支,进而影响到汇率。20世纪70年代之后,运用货币主义理论的分析方法,逐渐形成了汇率决定资产市场论,主要包括国际货币主义汇率模型(价格柔性模型)、汇率超调模型(价格粘性模型)及金融资产组合理论等。

5. 决定人民币汇率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建议看一下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决定理论主要有国际借贷学说、购买力平价学说利率平价学说、国际收支说、资产市场说。资产市场说又分为货币分析法与资产组合分析法。货币分析法又分为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和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购买力平价学说:该学说认为,两种货币间的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各自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绝对购买力平价学说),汇率的变动也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的变动(相对购买力平价学说)。假定,A国的物价水平为PA,B国的物价水平为PB,e为A国货币的汇率(直接标价法),则依绝对购买力平价学说:e = PA / PB。 假定t0时期A 国的物价水平为PA0,B国的物价水平为PB0,A 国货币的汇率为e0,t1时期A国的物价水平为 购买力平价
PA1,B国的物价水平为PB1,A 国货币的汇率为e1。PA为A国在t1时期以t0时期为基期的物价指数,PB为B国在t1时期以t0为基期的物价指数,则依相对购买力平价学说, 相对购买力平价意味着汇率升降是由两国的通胀率决定的
利率平价理论认为,两国之间的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关系与两国的利率有密切的联系。该理论的主要出发点,就是投资者投资于国内所得到的短期利率收益应该与按即期汇率折成外汇在国外投资并按远期汇率买回本国货币所得到的短期投资收益相等。一旦出现由于两国利率之差引起的投资收益的差异,投资者就会进行套利活动,其结果是使远期汇率固定在某一特定的均衡水平。同即期汇率相比,利率低的国家的货币的远期汇率会下跌,而利率高的国家的货币的远期汇率会上升。远期汇率同即期汇率的差价约等于两国间的利率差。利率平价学说可分为套补的利率平价(Covered Interest—Rate Parity)和非套补的利率平价(Uncovered Interest Rate Parity)。 套补的利率平价。假定iA是A 国货币的利率,iB是B国货币的利率,p是即期远期汇率的升跌水平。假定投资者采取持有远期合约的套补方式交易时,市场最终会使利率与汇率间形成下列关系:p = iA ? iB。其经济含 利率平价学说
义是:汇率的远期升贴水平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在套补利率平价成立时,如果A 国利率高于B国利率,则A 国远期汇率必将升水,A国货币在远期市场上将贬值。反之亦然。汇率的变动会抵消两国间的利率差异,从而使金融市场处于平衡状态。 非套补的利率平价。假定投资者根据自己对未来汇率变动的预期而计算预期的收益,在承担一定的汇率风险情况下进行投资活动。假定,Ep表示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则Ep = iA ? iB。其经济含义是:远期的汇率预期变动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在非套补利率平价成立时,如果A国利率高于B国利率,则意味着市场预期A国货币在远期将贬值。
国际收支学说通过说明影响国际收支的主要因素,进而分析了这些因素如何通过国际收支作用到汇率上。假定Y、Y'分别是本国及外国的国民收入,P、P'分别表示本国及外国的一般物价水平,i、i'分别是本国及外国的利率,e是本国的汇率,Eef是预期汇率。假定国际收支仅包括经常帐户(CA)和资本与金融帐户(K),所以有BP=CA+K=0。CA由本国的进出口决定,主要由Y、Y'、P、P'、e决定。因此,CA = f1(Y,Y',P,P',e)。K主要由i,i',e,Eef决定。因此K = f2(i,i',e,Eef)。所以BP=CA+K=f1(Y、Y 、P、P'、e)+f2(i、i'、e、Eef)=f(Y、Y'、P、P'、i、i'、e、Eef)=0 如果将除汇率以外的其他变量均视为已经给定的外生变量,则汇率将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变化到某一水平,从而起到平衡国际收支的作用,即: e = g(Y,Y',P,P',i,i',Eef) 国际收支说指出了汇率与国际收支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有利于全面分析短期内汇率的变动和决定。国际收支说并没有对影响国际收支的众多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并得出具有明确因果关系的结论。国际收支学说是关于汇率决定的流量理论。
资产市场说:依据对本币资产与外币资产可替代性的不同假定,资产市场说分为货币分析法与资产组合分析法,货币分析法假定本币资产与外币资产两者可完全替代。而资产组合分析法假定两者不可完全替代。在货币分析法 资产市场说
内部,依对价格弹性的假定不同,又可分为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与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1976年,Dornbuseh提出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也即所谓超调模型(overshooting mode1)。他认为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调整速度是不同的,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水平具有粘性的特点,这使得购买力平价在短期内不能成立,经济存在着由短期平衡向长期平衡的过渡过程。在超调模型中,由于商品市场价格粘性的存在,当货币供给一次性增加以后,本币的瞬时贬值程度大于其长期贬值程度,这一现象被称为汇率的超调。
资产组合分析方法
1977年,Branson提出了汇率的资产组合分析方法。与货币分析方法相比,这一理论的特点是假定本币资产与外币资产是不完全的替代物,风险等因素使非套补的利率平价不成立,从而需要对本币资产与外汇资产的供求平衡在两个独立的市场上进行考察。二是将本国资产总量直接引入了模型。本国资产总量直接制约着对各种资产的持有量,而经常帐户的变动会对这一资产总量造成影响。这样,这一模型将流量因素与存量因素结合了起来。 假定本国居民持有三种资产,本国货币M,本国政府发行的以本币为面值的债券B,外国发行的以外币为面值的债券F,一国资产总量为W=M+B+e'F。一国资产总量是分布在本国货币、本国债券、外国债券之中的。从货币市场来看,货币供给是由政府控制的,货币需求是本国利率、外国利率的减函数,是资产总量的增函数。从本国债券市场来看,本国债券供给同样是由政府控制的,本国债券的需求是本国利率的增函数,外国利率的减函数,是资产总量的增函数。从外国债券市场来看,外国债券的供给是通过经常帐户的盈余获得的,在短期内也是固定的。对外国债券的需求是本国利率的减函数,外国利率的增函数,是资产总量的增函数。 在以上三个市场中,不同资产供求的不平衡都会带来相应的变量(主要是本国利率与汇率)的调整。只有当三个市场都处于平衡状态时,该国的资产市场整体上才处于平衡状态。这样,在短期内,由于各种资产的供给量是既定的,资产市场的平衡会确定本国的利率与汇率水平。在长期内,对于既定的货币供给与本国债券供给,经常帐户的失衡会带来本国持有的外国债券总量变动,这一变动又会引起资产市场的调整。因此,在长期内,本国资产市场的平衡还要求经常帐户处于平衡状态。

6. 汇率超调理论的汇率超调理论概述

1976 年,多恩布什(Dornbusch) 发表在《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上的著作《期望和汇率动态学》( Expectations and ExchangeRate Dynamics) 为国际金融领域的政策和学术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这是二战以后国际经济学领域最有影响的文章之一,超调模型还开创了现代宏观经济学,它的精致和清晰,同时具有很强的政策相关性,使它区别于同时代其他国际宏观经济学领域的模型。

7. 以“一价定律”为基础阐述汇率决定问题的理论是什么

建议看一下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决定理论主要有国际借贷学说、购买力平价学说利率平价学说、国际收支说、资产市场说。资产市场说又分为货币分析法与资产组合分析法。货币分析法又分为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和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购买力平价学说:该学说认为,两种货币间的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各自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绝对购买力平价学说),汇率的变动也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的变动(相对购买力平价学说)。假定,A国的物价水平为PA,B国的物价水平为PB,e为A国货币的汇率(直接标价法),则依绝对购买力平价学说:e=PA/PB。假定t0时期A国的物价水平为PA0,B国的物价水平为PB0,A国货币的汇率为e0,t1时期A国的物价水平为购买力平价PA1,B国的物价水平为PB1,A国货币的汇率为e1。PA为A国在t1时期以t0时期为基期的物价指数,PB为B国在t1时期以t0为基期的物价指数,则依相对购买力平价学说,相对购买力平价意味着汇率升降是由两国的通胀率决定的利率平价理论认为,两国之间的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关系与两国的利率有密切的联系。该理论的主要出发点,就是投资者投资于国内所得到的短期利率收益应该与按即期汇率折成外汇在国外投资并按远期汇率买回本国货币所得到的短期投资收益相等。一旦出现由于两国利率之差引起的投资收益的差异,投资者就会进行套利活动,其结果是使远期汇率固定在某一特定的均衡水平。同即期汇率相比,利率低的国家的货币的远期汇率会下跌,而利率高的国家的货币的远期汇率会上升。远期汇率同即期汇率的差价约等于两国间的利率差。利率平价学说可分为套补的利率平价(CoveredInterest—RateParity)和非套补的利率平价(UncoveredInterestRateParity)。套补的利率平价。假定iA是A国货币的利率,iB是B国货币的利率,p是即期远期汇率的升跌水平。假定投资者采取持有远期合约的套补方式交易时,市场最终会使利率与汇率间形成下列关系:p=iA?iB。其经济含利率平价学说义是:汇率的远期升贴水平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在套补利率平价成立时,如果A国利率高于B国利率,则A国远期汇率必将升水,A国货币在远期市场上将贬值。反之亦然。汇率的变动会抵消两国间的利率差异,从而使金融市场处于平衡状态。非套补的利率平价。假定投资者根据自己对未来汇率变动的预期而计算预期的收益,在承担一定的汇率风险情况下进行投资活动。假定,Ep表示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则Ep=iA?iB。其经济含义是:远期的汇率预期变动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在非套补利率平价成立时,如果A国利率高于B国利率,则意味着市场预期A国货币在远期将贬值。国际收支学说通过说明影响国际收支的主要因素,进而分析了这些因素如何通过国际收支作用到汇率上。假定Y、Y'分别是本国及外国的国民收入,P、P'分别表示本国及外国的一般物价水平,i、i'分别是本国及外国的利率,e是本国的汇率,Eef是预期汇率。假定国际收支仅包括经常帐户(CA)和资本与金融帐户(K),所以有BP=CA+K=0。CA由本国的进出口决定,主要由Y、Y'、P、P'、e决定。因此,CA=f1(Y,Y',P,P',e)。K主要由i,i',e,Eef决定。因此K=f2(i,i',e,Eef)。所以BP=CA+K=f1(Y、Y、P、P'、e)+f2(i、i'、e、Eef)=f(Y、Y'、P、P'、i、i'、e、Eef)=0如果将除汇率以外的其他变量均视为已经给定的外生变量,则汇率将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变化到某一水平,从而起到平衡国际收支的作用,即:e=g(Y,Y',P,P',i,i',Eef)国际收支说指出了汇率与国际收支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有利于全面分析短期内汇率的变动和决定。国际收支说并没有对影响国际收支的众多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并得出具有明确因果关系的结论。国际收支学说是关于汇率决定的流量理论。资产市场说:依据对本币资产与外币资产可替代性的不同假定,资产市场说分为货币分析法与资产组合分析法,货币分析法假定本币资产与外币资产两者可完全替代。而资产组合分析法假定两者不可完全替代。在货币分析法资产市场说内部,依对价格弹性的假定不同,又可分为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与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1976年,Dornbuseh提出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也即所谓超调模型(overshootingmode1)。他认为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调整速度是不同的,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水平具有粘性的特点,这使得购买力平价在短期内不能成立,经济存在着由短期平衡向长期平衡的过渡过程。在超调模型中,由于商品市场价格粘性的存在,当货币供给一次性增加以后,本币的瞬时贬值程度大于其长期贬值程度,这一现象被称为汇率的超调。资产组合分析方法1977年,Branson提出了汇率的资产组合分析方法。与货币分析方法相比,这一理论的特点是假定本币资产与外币资产是不完全的替代物,风险等因素使非套补的利率平价不成立,从而需要对本币资产与外汇资产的供求平衡在两个独立的市场上进行考察。二是将本国资产总量直接引入了模型。本国资产总量直接制约着对各种资产的持有量,而经常帐户的变动会对这一资产总量造成影响。这样,这一模型将流量因素与存量因素结合了起来。假定本国居民持有三种资产,本国货币M,本国政府发行的以本币为面值的债券B,外国发行的以外币为面值的债券F,一国资产总量为W=M+B+e'F。一国资产总量是分布在本国货币、本国债券、外国债券之中的。从货币市场来看,货币供给是由政府控制的,货币需求是本国利率、外国利率的减函数,是资产总量的增函数。从本国债券市场来看,本国债券供给同样是由政府控制的,本国债券的需求是本国利率的增函数,外国利率的减函数,是资产总量的增函数。从外国债券市场来看,外国债券的供给是通过经常帐户的盈余获得的,在短期内也是固定的。对外国债券的需求是本国利率的减函数,外国利率的增函数,是资产总量的增函数。在以上三个市场中,不同资产供求的不平衡都会带来相应的变量(主要是本国利率与汇率)的调整。只有当三个市场都处于平衡状态时,该国的资产市场整体上才处于平衡状态。这样,在短期内,由于各种资产的供给量是既定的,资产市场的平衡会确定本国的利率与汇率水平。在长期内,对于既定的货币供给与本国债券供给,经常帐户的失衡会带来本国持有的外国债券总量变动,这一变动又会引起资产市场的调整。因此,在长期内,本国资产市场的平衡还要求经常帐户处于平衡状态。

8. 汇率超调理论的汇率超调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

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县一级的基层单位构成了我国的经济基础。因此,我国商品市场仍然是一个分割程度相当高的市场,分割走向统一需要较长的历程。在分割的市场中,信息的流动不是充分的,且是有成本的,一价定律不成立。这样商品价格的调整速度就具有更大的滞后性和迟缓性。而我国的金融市场,其生成和发育是一个全新的过程,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引进先进技术设施的基础上更易于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目前,中国已基本上形成了一个统一竞价的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虽然整个市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规范发展,还不是一个有效的市场,但信息的流动相对充分,且成本较小,一价定律基本满足,价格的调整也就相当迅速。所以,在统一市场中资产价格的调整速度要大于商品市场价格的调整速度,可能产生汇率超调。
当前我国与美国还存在一定的利差,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供给持续增加,市场预期人民币将保持小幅升值 。国内金融市场为套利资本流入所提供的风险报酬是本、外币利差扣除汇率预期变动的那部分,导致了“国际热钱”的大量流入。随着热钱的内流,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给进一步增加,人民币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我国的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利率尚未市场化,而人民币升值会给国内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中央银行采取措施进行抑制,致使人民币汇率对外汇供需的变化缺乏弹性。因此,人民币汇率不可能在瞬间实现充分的升值以令市场形成对人民币汇率将要贬值的预期,来抵消国内利率水平上升所形成的风险报酬。
汇率超调模型说明,均衡汇率的形成符合购买力平价理论。人民币汇率面临升值压力和升值幅度的讨论同样可以认为升值幅度可以由购买力平价理论来决定。从长期看,均衡汇率的决定取决于相对经济实力。而我国GDP 虽然稳步增长,但国情决定我国的经济实力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因此,由人民币随预期浮动升值为时尚早。可见,多恩布什的标准汇率超调理论并不能解释人民币汇率目前的情况。但其揭示的汇率超调并不是源于市场中的群体效应,而是由于国内商品市场的价格粘性在当今社会的存在。因此在我们探讨人民币汇率变动时,多恩布什关于汇率超调和商品市场价格粘性,资本市场价格弹性的思想仍然在起作用,并且对我国如何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中短期应对策略: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既非完全意义上的固定汇率制,也非真正意义上的浮动汇率制,而是政府根据市场变动状况相机抉择的浮动汇率制度。这种机制虽考虑了市场因素,但最终决定汇率的过程非常复杂。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其根本目的在于更为市场化的形成机制。
1、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2、逐步过渡到自由结售汇制
3、慎重处理好各种关系
4、稳定市场环境
5、健全金融体系
长期规划:一是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二是实行汇率目标区制度。

9. 汇率理论的理论内容

(一)价格不变货币模型
二战后,Mundell和Fleming把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引入经典的IS-LM模型,提出了静态 Mundell-Fleming模型。该模型是商品价格刚性的假定前提下通过货币市场均衡得出的汇率决定模型,有一定意义。然而价格不变的假定与现实明显不符,这使得该模型的实际运用价值有限。
(二)弹性价格货币模型
20世纪70年代,弗兰克·穆萨和贝尔森假定商品市场价格调整是及时和完全的,资本市场是高度发达和充分流动的,因此购买力平价成立,同时利率平价也成立,进而运用典型的货币主义分析方法,得到商品价格完全弹性条件下的两国间汇率决定模型。该模型突出了货币因素在汇率决定和变动中的作用。然而,该模型关于商品价格完全弹性的假定同样不符合现实,因而该模型在许多场合通不过检验。
(三)黏性价格货币模型
1976年,Dornbusch提出了黏性价格货币模型。他假定,资本市场完全流动,资产可完全替代,短期内商品价格调整不具备完全弹性,因而购买力平价只有在长期内才能成立,而短期内汇率可以偏离长期均衡值,偏离幅度受市场首先是货币市场失衡和预期等因素影响。按照该模型,资本市场对经济中的各种内外冲击会做出瞬间反应,而产品价格存在粘性,因此汇率变动短期内存在“超调”现象, 这就一定程度地解释了短期中汇率偏离由购买力平价决定的长期均衡汇率的现象。该模型因此也被称为“动态的Mundell-Fleming模型”。但遗憾的是,在许多场合,其对现实汇率的预测和解释仍显得偏差较大。
(四)REDUX模型
20世纪80年代,宏观经济学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是构造出了一个具有坚实微观基础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从而开创了“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1995年,Ob-stfeld和Rogoff共同提出了REDUX模型,这是一个跨期 (Intertemporal)均衡分析模型。该模型假定所有产品价格都遵循一价定律,从而本国与外国价格指数存在购买力平价关系,然后再将微观经济学中的个人效用函数引申到本国典型家庭终生效用函数、消费函数及价格指数中,通过最优消费、产出和货币持有量均衡保证家庭效用最大化,最后通过跨期分析寻求稳定状态值,进而得出名义汇率的市场均衡值。按照该模型,均衡的名义汇率决定于两国(对数形式的)各自均衡的货币供给之差以及两国各自均衡的消费需求之差。 REDUX模型经过后人的改进后,对短期汇率的预测有一定准确性,而且其得出的“长期而言货币中性,超调的汇率会逐渐向长期均衡值靠拢”的结论对长期中名义汇率的走势也有一定解释力。但总的而言,该模型对汇率运动的解释力还不能令人满意。
我们不难看出,上述现代汇率决定理论模型与传统汇率决定理论相比,越来越倾向于用一般均衡分析代替局部均衡分析,用动态分析代替静态分析,用侧重存量分析代替侧重流量分析,而且假定前提越来越贴近现实,因而对名义汇率的解释力、预测力越来越强。但遗憾的是:总的来说,现代汇率决定理论对于名义汇率的解释力和预测力仍然存在较大误差。

10. 运用dd-aa模型解释汇率超调现象

1日本利率下降,美元相对升值,这个是汇率平价理论得到的2就像现在美国加息或退出qe,美元升值3美国缩减进口,净出口增加,美元升值4德国经济衰退,避险资金流入美元,造成美元升值

阅读全文

与汇率超调理论模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社保基金属于金融机构吗 浏览:649
前海理财公司 浏览:93
北京中关村融汇金融服务 浏览:701
重庆证券营业部有哪些 浏览:696
爱立信内部金融服务 浏览:678
股票友联 浏览:631
停牌质押融资 浏览:942
5分钟动量交易法 浏览:297
下周开盘黄金开盘预测最新消息 浏览:378
2016石油价格 浏览:559
理财产品显示已质押 浏览:472
火锅类的股票 浏览:22
产业政策与公司融资 浏览:412
石家庄荣盛广场附近金融公司 浏览:397
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客户 浏览:600
小小金融公司主要 浏览:267
阴低的股票 浏览:530
政府怎么打击网上贷款 浏览:880
高佣联盟邀请好有佣金吗 浏览:829
科创板股票上市首日可作为融资融券标 浏览: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