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索罗斯与巴菲特谁更厉害
乔治·索罗斯乔治·索罗斯(国际狙击手) 投资策略及理论:以“反射理论”和“大起大落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市场转折处进出,利用“羊群效应”逆市主动操控市场进行市场投机。看重的是市场趋势。 理论阐述:索罗斯的核心投资理论就是“反射理论”,简单说是指投资者与市场之间的一个互动影响。理论依据是人正确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投资者都是持“偏见”进入市场的,而“偏见”正是了解金融市场动力的关键所在。当“流行偏见”只属于小众时,影响力尚小,但不同投资者的偏见在互动中产生群体影响力,将会演变成具主导地位的观念。就是“羊群效应”。 具体做法:在将要“大起”的市场中投入巨额资本引诱投资者一并狂热买进,从而进一步带动市场价格上扬,直至价格走向疯狂。在市场行情将崩溃之时,率先带头抛售做空,基于市场已在顶峰,脆弱而不堪一击,故任何风吹草动都可以引起恐慌性抛售从而又进一步加剧下跌幅度,直至崩盘。在涨跌的转折处进出赚取投机差价。 遵守的规则与禁忌:没有严格的原则或规律可循,只凭直觉及进攻策略执行一举致胜的“森林法则”。 森林法则即:1、耐心等待时机出现;2、专挑弱者攻击;3、进攻时须狠,而且须全力而为;4、若事情不如意料时,保命是第一考虑。 对大势与个股关系的看法:注重市场气氛,看重大势轻个股。认为市场短期走势只是一种“羊群效应”,与个股品质无关。 对股市预测的看法:不预测在市场机会临近时,主动出击引导市场。 对投资工具的看法:没有特定的投资风格,不按照既定的原则行事。但却留意游戏规则的改变。“对冲基金”这种循环抵押的借贷方式不断放大杠杆效应,应用这支杠杆,只要找好支点,它甚至可以撬动整个国际货币体系。 名言及观念:“炒作就像动物世界的森林法则,专门攻击弱者,这种做法往往能够百发百中。”“任何人都有弱点,同样,任何经济体系也都有弱点,那常常是最坚不可催的一点。”“羊群效应是我们每一次投机能够成功的关键,如果这种效应不存在或相当微弱,几乎可能肯定我们难以成功。” 其它及成就:1930年出生于匈牙利,犹太人,1968年创立“第一老鹰基金”,1993年登上华尔街百大富豪榜首,1992年狙击英镑劲赚20亿美元,1997年狙击泰铢,掀起亚洲金融风暴。 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 财富档案 全球最大的投资者,与“商品大王”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合伙成立了“量子基金”,曾获利20多亿美元,被称为“打垮英格兰银行的人”,索罗斯个人收入达6.5亿美元,在1992年的华尔街十大收入排行榜名列榜首。 企业类型 投资业 如果能够帮助你解决问题,那么希望你点击“采纳”, 举手之劳,将鼓励我们继续解答其他朋友的问题.国泰君安_大智慧 www.tborange.com
Ⅱ 为什么巴菲特的投资方法看似简单,却很难实现
作者:Sheldon
来源:知乎
(1)经验可以学习,但性格比较难改。投资不仅仅是一个经验的积累,也是一个性格的反映。它不仅考验一个人的思考能力,也考验一个人的决策能力,更考验一个人的耐性、自信心。试想,巴菲特购入的股票不会总是一直攀升的,很多情况下停滞、甚至下跌数年。作为一个投资者你能在别人疯狂赚钱自己赔钱的情况下,保持冷静,自信吗?你敢对整个华尔街说No吗?如果你的答案是YES,你就有可能成为巴菲特。
(2)投资必需focus,排除背景噪音,聚焦在最重要的因素。年度报表谁都会看,既不用高等代数,也不用三角几何。而且巴菲特也从不玩玄的期权、期货,short,margin之类。但是如何从能够淹死人的信息overload中,抓住从你的投资哲学出发最核心的信息,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刻意追求的境界。如果把巴菲特的投资哲学浓缩到一个字,就是Moat。Moat字面意思是护城河,这里体现了一个公司超越其它对手的空间。这个空间越大,moat就越宽。巴菲特投资的可口可乐、运通、Wells Fargo、Moody‘s,IBM等,都是超级品牌,雄厚资金,moat极其宽广。巴菲特曾经说过,给我100亿美元,我也无法做个新饮料打败可口可乐。这就是moat的威力,它是实实在在可以用价值来体现的。认准了这个投资哲学,就要抛弃短期的因素,象厂房失火之类的突发事件或分析师降级这类来自华尔街的噪音。这些事情对巴菲特来说就跟屁一样,不管是谁放的,迟早会飘走。
(3)要深入了解社会,不能太“宅”。巴菲特从小就混迹于商业场合,十一岁随做议员的父亲去华盛顿,在华府开始和别人一起修理游戏机倒卖。可以说对美国的社会见多识广,绝非纸上谈兵之流。他看报表不仅仅是看大家都能看到的数字,他还能体会到数字后面的背景和涵义。可以说,巴菲特如果不做投资家的话,肯定会是一个出色的企业家。因为他了解美国的脉搏。
(4)选择一个诚信度高的投资环境。巴菲特主要投资美国公司,它们受到比较严格的监管,忽悠投资人的事情较少发生。如果巴菲特生在中国,也许已经杯具了。。。
另外有一点巴菲特的特殊之处在于,巴菲特成在美国最黄金的发展时期,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从回报率来看,要想达到巴菲特级别(持续数十年的30%左右的年增长率),在美国恐怕是很难了。也许将来的中国会有这个可能?谁知道呢。但是如果你有适合长期投资的性格和专注的决策能力,象巴菲特那样持续超越股市平均回报并不是很难的。
Ⅲ 巴菲特哪里来有不断买入的资金
很多投资者都试图复制巴菲特的成功模式,巴菲特模式除了要找到可以长期持有几十年的好公司,还要有长期的低成本资金来源,对于巴菲特来说,这笔长期资金无疑就是伯克希尔的保险浮存金.
保险业务的浮存金是指客户缴纳的保费,这笔资金不属于保险公司但是会体现在报表中。在伯克希尔历年的年报和巴菲特相关书籍中,都曾多次提到保险浮存金,并认为获得零成本甚至是负成本的保险浮存金是伯克希尔核心竞争力之一.
近几年,伯克希尔保险浮存金规模都在600多亿美元。显然零成本的浮存金的使用,放大了投资杠杆,有益于提高投资收益,另一方面浮存金毕竟是负债,杠杆是双刃剑,使用的不好也可能加大亏损。
也有不少投资者质疑,在剔除了浮存金因素之后,巴菲特年化投资收益率只有13%多,而事实上,即使能连续四十多年保持13%多的年化收益也已经是明星级的水平了。
国内保险公司不能如此运用浮存金一个重要原因是保险资金投资受法规限制,国内保险资金投资于股票和股票型基金不能超过该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0%。其次,巨大的保险浮存金如果使用不当,完全可能造成保险公司巨亏甚至倒闭。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我们这个市场上,大规模资金的长期投资确实很难。
Ⅳ 巴菲特为什么不做私募
中国人的储蓄率其实比美国高得多,中国也有大量的高净值客户,中国人更对投资理财普遍有兴趣,但为什么中国要搞私募基金如此之难? 并不是银行、信托公司在私募基金的募集、管理过程中要付出较多的费用,也不是中国私募基金很难在低租金的地方租用办公室(这样看起来象是个骗子公司),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合格委托人和合格的股票基金管理人一样难找。 大多数人缺乏最基本的风险意识 在上轮牛市的二00陆年,我当时在上海一个律师事务所里,在单位里因为股票投资得不错,有同事就说,他可以介绍一个朋友给我,让我代为投资股票,我当然也有兴趣。 在二00陆年末,我才只有大概四0万的个人净资产,面对牛市,又没有现在已经比较普遍的融资融券业务,对资金的渴望还是比较强烈的。 同事的朋友说一00万没问题,分成也好商量,但提出如果发生亏损,要由我承担相当于银行存款利息的保底收益并由我完全承担亏损。 虽然当时我对后市还是很看好,但我还是坚决拒绝了这样要求旱涝保收,只想坐收超额收益而不想承担风险的委托人。 最近一两年,中国的影子银行风险集中暴露,媒体公开报道的就有不少城市动不动几十亿的民间借贷崩盘或陷入困境,有部分信托或是银行理财产品不能正常兑付预期收益。 在这些事情的处理过程中,有不少投资人坚决要求银行兑付“利息”和本金,将这些投资工具当成了银行存款。 其实在中国,大量的居民缺乏最基本的风险意识,却要求明显高于无风险利率的收益率。投资观念的改变,不比宗教信仰的改变容易太多。 在很多中国股票基金投资人心目中,合格的股票基金管理人要有以下所有的能力: 一、每一年都能取得正收益,不论是二00吧年还是二0一一年,有条件的要实现,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实现。最好是每一个月都能取得正收益。 二、在上述条件下,最大回撤最好在四%或更低的水平。最好最大回撤在一%以下,并且在一周内就能回补。 三、能取得明显超过上证指数的超额收益。如果某年是创业板或是中小板行情,那么这个要求超越的指数就成了创业板或是中小板指数。 四、要求对投资亏损提供炮灰来保证委托人的投资不出现亏损。 在美国这样的金融市场发达的地方,坚持以上四条的人恐怕根本找不到管理人,根本没人尿他们。 赚钱不是为了进监狱 但在中国,在中国特色的股票市场,既然都是这样的要求,于是有些做私募基金的人就被迫做出一些承诺,反正精心设计的好几十页的合同,这些委托人也看不懂或根本没有耐心看。 客观地讲,中国一些投资人还是可以骗的,虽然其中不乏一些可怜人。 二00吧年的暴跌后,我在媒体上看到这样一则公开报道,有个私募基金经理,当年只亏损大概一0个百分点,按说这种业绩,只要还知道好歹的委托人,都应该比较满意。但这个基金经理将老婆、孩子杀掉后自杀。 实在无法理解,我想或许是因为承诺了一些保底条款吧。 只要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关闭,只要我不是死于意外,我早晚是个亿万富翁。更何况我对用别人的钱加速自己致富,又扩大中国贫富差距的事,从心理上实在是比较矛盾。 为一个人渣理财赚钱,更是比无法接受(我在上海当律师的时候,有同事有个客户,上海男人,特别中国骗女人的钱和色相。拜金主义的中国,劳动模范不好找,人渣多得是)。 因此,我虽然也动过做私募的念头,但基本上不抱幻想,宁可在一个县级市的小镇上用自有资金滚雪球。 要太多钱干什么呢? 正因为不抱这种幻想,大概一个月前,以前在某金融机构共事过的一个同事,他的一个朋友介绍了一个高净值客户,想委托他做股票投资的管理人。 他觉得一个人干不起来,打中国想让我参与时,我虽然口头答应去北京会个面,但心理纯粹是抱着不辜负朋友好意的想法。 即使达成合作意向,我都未必重新去北京居住。 我在一个周五上午坐火车去北京,晚上和朋友吃饭时,朋友对我说不要抱太大希望,我也表示本来就不抱什么希望。 随便把上亿资金委托给两个原本不相识的人,这种概率实在太低。 在去酒店会面的车上,我说中国合格的委托人和管理人都难找,往往在市场下跌时要求绝对收益,在市场上涨时要求超额收益。 由于委托人飞机晚点,我还退掉了当天晚上就回去的火车票。委托人晚上九点半左右才到酒店,谈了大概两个半小时。不过没二0分钟,我就发现达成意向和中石油在二个月内重返四吧一样渺茫。 这位委托人相当年青,可能都不到三0岁,他一再强调资金不成问题,一两个亿肯定不止。 他也相当坦诚,人品感觉是不错的。他在北京有现在的办公室和注册好的公司,如果不是投资理念上有明显的差异,其实是很多人私募基金经理梦寐以求的投资人。 要知道,中国目前的法律规定,通过信托发行的私募基金,购买的门槛是一00万元,最多只能向不超过一00个客户出售(三00万元以上的投资人不受限制),因此即使在工行、招行这样的银行来发售,全国到处路演,准备很多材料,或许都募不到一亿。 这位委托人的投资理念和投资计划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放大杠杆,做到四五倍,成本大概在9%左右。 我自己去年也用了杠杆,但融资融券账户的额度基本上一万元都没动,用的是正回购,融资成本不到年化三.5%,杠杆倍数不到0.5倍,但即使如此,我也很少用满可用杠杆。 我对老婆讲,我这个年龄不能孤注一掷,输光了再去北京打工,月薪一万多,重头再来,似乎挺刺激,很豪迈,但根本不予考虑。 二、要求绝对避免亏损。 果然如我所料,他明确提出不能亏损,当然他说这是大原则,并不是完全要求做到。 这位委托人自己也是股票投资方面的熟手,在香港和朋友一起从大概一千万还是几千万净资产做到5亿净资产的规模,但因为种种原因,又回到一亿。 这说明他自己以往有过大亏。如果因此想寻找能避免大亏损的管理人,也是比较明智的选择,但从上面说的加几倍杠杆,以后面的一些要求或是投资计划,就很难兼顾了。 三、有认可的机会,要重仓甚至满仓单只股票。 这位委托人以往在香港市场上经常是自有资金并加杠杆满仓一只股票,连续成功并快速致富,于是对这种做法深信不疑。 他问我们假如有某只股票的确定的消息,或是确定的利好,能拿中国仓位。我朋友说不超过二成,我干脆没有回答。他提出要拿六成以上的仓位,很可能就是加杠杆后全面押上。 四、对收益率的过高追求。 委托人提出行情不好的时候,每年赚三四成就行了。如果上证指数一年有二0%的涨幅,我有吧0%的概率能实现这个收益。但这个收益率,就是索罗斯、巴菲特、林奇也达不到。 5、明确提出可能会借助内幕消息做。 我以前当过律师,所以对法律类的风险非常警惕,以后证监会对内幕交易查得越来越严,我当然不大可能为赚点钱就冒监狱生活的风险。 其实如果买好长期看好的二0只股票,进监狱一0年,收益率可能比中间一年换一次仓收益率更高。不过人赚钱不是为了进监狱。 陆、明确提出小盘股是投资重心。 由于以上的一些理念或是计划,我从会面前二0分钟开始,就懒得讲我的方法或是策略了。 股票市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能轻易说谁的方法就是对的,谁的方法就是错的,关键是要坚持自己的有效方法,不要心猿意马。 想通吃各种方法的优点而回避所有的缺点,既想拥有孙悟空的铁棒和漆二变、筋斗云,又不想头上有一个金箍。 根本不做私募基金的梦 为什么巴菲特和他和合伙人芒格都是吧0岁左右的人了,巴菲特还得了癌症,还快乐地管理着股票基金,而彼得林奇不到50岁就退休了?我想就是来自投资人的压力不同。 巴菲特最初的投资合伙企业,完全是他的亲戚、朋友,有充分的信任,而且巴菲特约定委托人不得干预他的投资。 到后期巴菲特掌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资金更是来自保险公司,而不是直接的委托人,巴菲特不需要面对一些愚蠢的问题和有压力的质询。 但林奇作为公募基金经理,不得不面对这些东西。林奇四0多岁就满头白发,他早早地退休,我真是对他充满敬意。 他功成身退,留下一个后人几乎不可能打破的记录,不贪恋名望和财富,实在是高。 在中国做私募,也面对林奇一样的问题,任何一个委托人,都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得罪不起。 很多私募基金经理,又普遍年轻,在客户不切实际的要求之下,容易心理失衡,难以集中精力放在投资上。 更何况多数私募基金经理,根本还没有得道。所以多数私募基金业绩不佳,于是他们吹牛来募集资金,于是他们不断地为自己辩解。 虽然这次北京之行不成功,不过还是挺愉快的。 也许到我50岁以后,我突破了做私募基金的道德障碍和心理障碍,中国这的金融市场也比较发达了,也为了为女儿在金融领域的发展,我会搞一个私募基金,但目前,我根本不做私募基金的梦。 中国也不太适合轻易做私募基金的梦
Ⅳ 巴菲特投资公式
多年来,投资者一直在寻找一套公式,以图复制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50年取得的神奇回报,但都徒劳无功。近日,一项新研究成果声称发现了巴菲特的投资秘诀。
12月26日,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报道称,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国家经济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1月份发表一项新研究成果,声称找到了这套公式。论文作者都有深厚的学术资历,他们供职的AQR资产管理公司(AQR Capital Management)管理着多只对冲基金和其他一些投资产品,资产规模达900亿美元。
论文作者分析了巴菲特从1964年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以来的投资成绩。他们的公式含有十多个单项,可以归纳为两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是“专注于便宜、安全、优质的股票”,即波动性低于平均水平、价格相对于账面价值(市率,一种值指标)的比率不高的股票。除此以外,研究人员还看好利润增长高于平均速度、相当大一部分利润当作股息派发出去的股票。
公式的第二部分将会令人错愕:它要求用“保证金交易”来投资这些股票,也就是借钱买股,买进的数量比不借钱能够买到的更多。研究人员发现,要达到巴菲特那样的长期回报,投资组合需要有60%的借入比例,也就是说,借款比例足以让每100美元的投资组合持有160美元“便宜、安全、优质的股票”。
论文作者之一、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金融学教授、AQR公司副总裁安德烈亚·弗拉奇尼(Andrea Frazzini)说,在巴菲特整个职业生涯中,伯克希尔投资组合的平均杠杆率一直与上述水平相当。
采用保证金交易当然可以放大利润。当行情不妙的时候,它也会增加潜在损失。但上文所述的公式是将保证金交易的大量使用同风险远低于市场的股票结合,所以综合来看的话,投资组合的风险仍然可以不高于大市。
无可否认的是,大量使用保证金交易的投资组合始终存在收到“追加保证金通知”的风险——如果所持资产跌幅太大,那么就要存入更多的现金。不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在过去50年里一直能够避开这种风险,虽然严重依赖于杠杆,其自然年度最差的回报率也就是亏损9.6%,而且其账面价值的波动性也低于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S&P 500)。
值得注意的是,公式中明显缺失一个因素,它没有解释巴菲特为什么大量投资非上市公司。研究人员表示,这没有必要,因为他所投上市公司的表现好于非上市公司。
巴菲特常常鼓吹他挑选优秀管理人员的能力,但研究人员发现,其回报“更多地源于选股,而非他对管理层的影响”。
不幸的是,研究人员总结出来的这套投资公式散户应用起来不一定容易。比如它要求投资一大篮子多样化的股票。另外,对于一个依靠保证金交易的投资组合来说,坚守这套公式也有可能遇到挑战。
但是,你或许还是能够在不借钱的情况下至少部分地运用研究人员总结出的这套公式。比如,如果你的投资组合里面有现金,你可以把这些现金加到已经配置于股市的那部分中去。这在事实上是自己给自己借钱,也就相当于做保证金交易。巴菲特从他公司的其他部门借钱,当然也就是这种办法。
Ⅵ 索罗斯,罗杰斯和巴菲特他们的投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巴菲特、索罗斯、罗杰斯分别是商品股票、外汇、期货三大类资产著名的交易者,他们三位谁的投资功力是最高的呢?首先,索罗斯和罗杰斯获利都是建立在高杠杆交易的基础上,而巴菲特更多是靠资金的规模和资金的低成本获利,他的获利方法一方面在于选股的眼光独到,一方面带有浓厚的保险资金追求安全性的投资风格。巴菲特的长期投资和保险资金的特点密不可分,保险资金就是追求长周期收支平衡的业务,长期投资和长期资金是匹配的。保险资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对股市的投资长期安全稳定的获利,并且高于投保者的保费,保险资金就赢了。连巴菲特自己也承认经营效益最好的不是他管理的资金而是他管理的保险公司。巴菲特的商业价值链主要赢利点在于保险,他的经营模式是保险+价值投资这种复合的增长方式,理解这一点就对巴菲特的投资功力有所了解了。巴菲特不仅要关注于投资,还要关注保险公司的经营,因为有两个关注,所以他势必分心。
索罗斯和罗杰斯原来是合作伙伴,他们双剑合璧的时候也是量子基金效益最好的时候,收益率超过同期的彼得林奇和巴菲特,(1970年罗杰斯与索罗斯共同创立了量子基金,他在量子基金的十年里,量子基金的复合收益高达37%,超过同期巴菲特的29%和彼得林奇的30%。),他们两个谁的投资功力更高确实很难说。但他们成名都源自高杆杆交易,高杆杆交易比低杠杆交易更接近投资的本质:前者更加要求风险控制和利润成长达到平衡,稍有不慎就可能满盘皆输。《股票作手回忆录》中的杰西·利维摩尔四次破产,技术分析大师江恩也输给了高杠杆交易,谁能在高杠杆交易上长期获利,谁才是投资世界真正的王者。
高杠杆交易现在越来越复杂,期货和现货对冲,期权又和期货对冲,期权又属于过于复杂的衍生品。在期货交易市场上流传的信条是:市场总是对的,不要和趋势做对。由于高杠杆放大了风险,就要去极其精确地判断趋势、时间窗口和波动区间。但是市场的波动率是无法控制的,大多数交易者选择了跟随市场的策略。索罗斯则提出了反身性理论,他认为由于投资者的群盲性市场经常是错误的,交易者要利用市场的错误进行交易。反身性理论是索罗斯外汇交易的基础。罗杰斯则是一个把价值投资用于期货这个以趋势交易为主的市场上,他常常是看到了某种商品长期的价值成长趋势,然后再进行中期的操作。由于外汇市场过于宏大与复杂,操作难度更大,索罗斯很难象90年代成为市场的领跑者。而罗杰斯预测未来商品市场依然有牛市,我觉得罗杰斯仍有可能在21世纪继续走在时代的前列,尤其他是三大交易者中最看好中国经济的未来的人。罗杰斯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周游列国,他比巴菲特好动;索罗斯虽然视野宏大,但是有些高高在上,罗杰斯则是依靠自己的双脚踏上每一块可能出现投资机遇的土地。我更看好罗杰斯一些,但是索罗斯对于海航的投资说明他的潜能无限,他有时会扮演股权投资者。
Ⅶ 杰西利弗莫尔和索罗斯和巴菲特哪个厉害点
总结:他们不是一个层次的人,杰西是总统的朋友,儿子是军人,老婆的大明星,而且最厉害的时候1年就赚美国GDP的42分之一以上!当今无论那个都无法做到,最牛逼的是他一人能做到,试问还有谁!?,第二个巴菲特的老婆和他的老婆比差太多了。儿子也是。
财富:杰西秒杀巴菲特,杰西相当于现在的万亿级别
著作:杰西的著作百年不倒!从来没给超越,只有给模仿!
理论:所有技术派,甚至基本面派的先祖。
精度:一发子弹唯一的一次机会,都能赢!胜率超过9成!哪怕加杠杆!
速度:1年就赚美国42分之一的GDP的钱!而且是纯利!相当于开超级跑车(用了火箭引擎的特殊跑车)
从股神级别比较,最重要看,跌到低谷还能再登到类似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的能力,而不是最高的能力,从难度看,杰西的难度比巴菲特难太多了,巴菲特是通过做保险,无限子弹,杰西最厉害的时候,一发子弹,就打赢一个非常重要的战争。并且一人能打赢N个兵团,以一档万,试问还有谁?杰西最少从400到十多亿美元(对比GDP换算,估计等于现在上万亿美元,最少几千亿美元估计差不多一个中国的总GDP)身价,巴菲特能吗?
从速度比,杰西快太多了。简直神一样的速度,徐翔,索罗斯,巴菲特,没一个能比得上,而且是一人比一个团队这样能力,更难。
所以,杰西秒杀巴菲特。
Ⅷ 为什么说巴菲特卖出指数看跌期权是免费杠杆
是的 国外平台 买入占用保证金多 卖出如果过夜甚至不扣过夜费 还倒给你一定的费用。
Ⅸ 巴菲特最成功是什么
巴菲特成功的秘诀是保险公司负成本的浮存金和顺带而来的杠杆率,这是他是成功关键因素。
从巴菲特的职业生涯来看,“股神”的评价跟事实相比是严重错位的,也绝然不能反映巴菲特的真实能力和成就,巴菲特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卓越的投资家,应该被定义为“企业并购之王”或“投资之王”纯粹通过股票投资成为另一个巴菲特或许只是天方夜谭。
巴菲特最非凡的商业计划,就是设计了伯克希尔本身的商业模式。他将伯克希尔打造成一个保险控股集团,然后利用保险公司的浮存金去收购企业和证券投资,充分利用保险公司的杠杆作用来放大收益。从模式本身来说,已比很多控股公司有了先天的优势。所以后面的运营,事半功倍。结果是公司的规模远大于同行,而且发展速度也快得多。
在具体投资上,巴菲特也是有计划的,比如投资组合的构建,他会设想各种经济情况和不利环境,来检验自己的投资组合,并做好各种应对方案。这就是所谓“重要的是建造方舟,而不是预测暴风雨”。
巴菲特总是在其账户上保持充足的现金,为可能的危机和突然出现的投资机会做好了准备。我们可以看到巴菲特的很多经典之作,如1987在美国市场崩盘时,大手笔买入可口可乐;在次债危机时,当信贷冻结,包括通用电气和高盛这样世界闻名的公司都资金短缺,不得已向巴菲特这个白衣骑士发出了求救信号。结果是,巴菲特抓住了有利的时间窗口,以令人眼红的有利条件,获得了通用电气和高盛的可转换优先股。在平时的生活中,有些人会抱怨生活,认为自己没有机会,其实机会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你平时准备了一只凳子,当机会来临时,你可以站在凳子上,抓住机会。但如果你平常没有准备,或凳子的高度不够,当机会来临时,你就无法抓住。这个道理,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投资领域,都是相通的。
Ⅹ 巴菲特到底是如何光靠股票就成为世界首富的
巴菲特能成为富翁,原因很多。当然,在他的投资生涯的后半期,他已经不仅仅在做股票了,他拥有了一家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的特殊性,给他的投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而且这种资金还没有成本。再加上资金规模的巨大,他能够影响所投资公司的经营,这都是他成为富翁的原因。所以,研究巴菲特的投资,他的后半期并不是仅仅依靠炒股票取得的利润。老巴能成为首富,因为他即是一名优秀的投机者,更大层面上也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
所以,作为我们中小投资者,大可不必研究他后半段的投资经验,我们要研究他从穷光蛋发家致富的过程,也就是他淘得第一桶金的方法。将来您要发了财,您也能象他一样搞这些资本运做,毕竟谁钱多,谁的投资途径就更广泛吗。
他能依靠股票取得第一桶金,首先是因为这个人的人格特质非常符合股票市场。比如,他个性沉静,喜欢深沉的思索;非常勤奋,对任何知识都充满了兴趣;个性非常稳定,没有那些普通人的不良习性;人品非常优秀;独立思考能力非常强,几乎不受外界的影响等等。
其次,这个人在发财之前有过长期的投资失败经历。根据他的传记,老巴这个人很小就投身了股票市场。但是他和我们大多数散户一样走的是技术分析的道路,炒短线。这导致他很长一段时间没赚到钱(我们普通人只看到他一夜暴富的经过,却没有注意在发财之前他所经历的长期失败过程)。正是长期的失败经历,他本人又非常善于思考,使他对资本市场的投机机理有着非常刻骨的理解。这种经历是每个投资者都要经过的课程,只是很多人坚持不下来,或着不善于思考,总结不出有用的经验。所以,老巴在走上价值投资道路后,具备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他不仅仅懂得企业投资,而且精通投机,是一个兼备型的人才。比如,中石油的投资,他的抛售时机把握的简直太精确了,几乎就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夕,这都是他在青少年时期炒短线积累的投机经验造成的。所以,我不支持普通人一上来就搞价值投资,我支持新手应该用至少5年的时间在股市里炒短线,表面上看这是在浪费时间,但是只有这种浪费才能让一个人终身能立足于这个市场。只有短线的经历才能真正让一个人把握好价值投资,价值投资也可以说是技术分析的升华。
最后,老巴在创业的时候,正好赶上美国二战以后的经济腾飞期,您有空可以找找美国60年代的大盘走势图就明白了。
所以,老巴能成为首富,原因很多。反正靠股市发财和其他生意一样,都需要耐心与执著,别指望一夜暴富。
一家之言,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