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陆金所,用的人很多吗
我在上面有贷款,投资的人应该不会太多,里面的贷款资金目前都是平安银行支持过来的。
B. 向平安陆金所借款靠谱吗怎么好多人都说是大坑啊!
还是不要借,借1万你得还2万,利息高的离谱,关健是借的时候只告诉你利息只1.5%,不说还有一个很高的担保费,两个加起来你每个月的利息就是5%了。
C. 陆金所:为什么这两天陆金所的理财转让不出去
最近陆金所一直在进行去杠杆化,因此,大量投资人在转让理财,这样就不好转让。
D. 老哥们,欠平安陆金所贷款10万,稳不稳
看你有没有按时还款,没有按时还款,会有各种暴力催收。顶住压力就好。最后银行会起诉你。
E. 陆金所投资可靠吗存取方便吗
任何投资都没有绝对的可靠!
只有相对的可靠!就算是银行也有破产的可能!
陆金所也有坏账!所以在选择平台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几点:
1、不要一味的追求收益,一般在12%-19%之间就OK
2、资金要是第三方平台托管,比如银行托管或者汇付天下之类的托管。
3、平台要设立风险保障金,一旦有坏账可以垫付。
4、平台风控体系一定要完善,因为风控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5、可以去公司实地考察一下,亲身体验一下!
6、陆金所虽然背景很大,安全性也强,但是收益很低,比余额宝高不了多少了!
之前投过几期,但是收益太低就没有投了。
现在这类平台非常多,也可以多选择选择。
比如:乐金所、拍拍贷、人人贷都还是不错的
F. 有人玩陆金所的杠杆么
有人就有喜欢活期的我感觉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喜好。没办法去说哪个好那个坏,这些只是想法理念的不一样,有些就稀饭长期的
G. 平安普惠 陆金所放套路贷款暴力催收 威胁恐吓 盗取通讯录威胁亲人朋友 无法无天
平安普惠是实实在在的套路公司,高额保险费、高额手续费、一次性初收费、这些不合理的收费做贷款时没人会告知你半句的,只会告诉你利息是7到9厘之间,以后还款的时候那些极度高昂的费用就会每期扣你的,15万36期为例:除还本金15万,还的多付保险费从5万到7万不等,手续费3到4万不等,一次性手续费5到6千不等,还有一项就是正常利息了,自己算,多出这么多的费用你还能接受不?这样、你还要在平安普惠贷款吗?
H. 金融去杠杆对P2P有什么影响
一场金融去杠杆的持久战,清理整顿的不只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在夹缝中求生存的P2P平台来说,资金端和资产端的不匹配程度将进一步加大。P2P在经历一系列的监管高压之后,这场淘汰战役显然会更加激烈,倒下的很有可能就是你投资的平台。
5月7日,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在其公众号发文指出,当前的金融去杠杆在主观上是为了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客观上也正在对实体经济产生一定压力。在此背景之下,
在夹缝中求生存的P2P平台将会受到很大影响。
“根据《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单一网贷平台个人最多借款20万元,企业法人最多借款100万元,所以现在互金平台借贷基本上都以个人或小微企业为主,但是实体经济在受到冲击后,很多平台将面临资产荒问题,资产端坏账率也会不断攀升。”深圳一大型P2P平台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金融去杠杆,P2P平台面临资金端、资产端双重压力
P2P模式的核心逻辑在于一个互联网平台通过网络一端对接有借款需求的个人或小微企业,另外一端对接有理财需求的投资者,如果把这两端拆成两个平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线上理财资金端和线下资产端。
互联网金融平台一旦难以获取优质资产,将会对线上理财资金端造成压力。因为P2P线上理财平台募集来的资金并没有很好的去向,从而形成资金站岗,还要支付投资者利息的局面。
互联网金融业内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按照政策监管要求,P2P只能是信息服务中介平台,赚取业务差价。但这一行业目前面临的现状则是,很少的平台有充足的风险准备金进行刚性兑付,大家玩的实质是空手套白狼的生意,所以需要引入资金来覆盖之前的坏账对平台形成的经营压力,一旦坏账超过平台风险准备金,行业随时都可能爆雷。这种击鼓传花似的游戏核心在于必须有源源不断的资金进入才得以持续。
因此,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何不少P2P平台都会有新手专享标,而这个新手专享标的收益率通常以短期标的1个月为主,并且收益率基本上都高于同期收益率一倍以上。
以小牛在线为例,小牛在线新手专享标期限1个月,收益率高达12%,并且注册就有3次购买机会。而同属于短期理财产品的天天牛收益率仅5%。
网贷之家4月份的报告显示,截至4月底,P2P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达4.33万亿元,过去一年累计成交量增长近2.5万亿元。与此同时,P2P网贷行业的贷款余额增至9576.2亿元,环比小幅增长3.98%。
不过,即便P2P网贷成交量持续增长,上市公司和券商对于P2P的热情也在逐渐消退。
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已过去近4个半月,仅有3份关于P2P的券商研报,而2016年全年有33篇为主题的券商研报,2015年则有77篇。
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金融热潮进军P2P行业的上市公司也正在陆续退出。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誉衡药业、益民集团、冠城大通、盛达矿业、匹凸匹、高鸿股份、东方金钰、新纶科技、奥拓电子、华鹏飞、佳士科技和天源迪科等12家上市公司剥离了P2P业务。
I. 网贷巨头陆金所为何退出P2P,P2P没有未来了吗
作为一个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摸爬滚打了几年的老人,说说我的看法。
平安陆金所和陆金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最初的时候陆金所是NO.1的P2P平台,但是,随着监管的推进,P2P业务逐步剥离到陆金服,因此陆金所宣布退出P2P业务很正常。
这个操作有点像银行和理财子公司,主要是解决业务专业化经营,同时避免连带责任,这样看来,今后,将有陆金服负责P2P业务,和陆金所业务上完全隔离开。
再一个就是资金端的问题,如果陆金所消费金融做起来后,资产质量非常高,那么它的融资成本就会降低,没有必要通过P2P融资,有很多基金、银行、理财公司会争着购买这部分资产,其实如果你细心,早就会发现,现在一些优质的P2P平台已经把资金端转向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就像我前面举的例子,这样成本更低,规则性也更强。
由此得出的结论就是,P2P今后的空间可能非常有限,如果发展好了会被金融机构抢筹,如果发展差了投资风险又太高,因此,P2P很可能沦为小众投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