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一些经济规模较小的经济体如香港地区、新加坡采用浮动汇率制度
香港并非采用浮动汇率制,从一九八三年开始,香港政府就开始实行联系汇率制,即固定汇率制,将港币与美元挂钩。香港属于较小的经济体,如果没有大量的外汇储备维护其币值稳定,其货币很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冲击。九八年金融风暴就是个明显的例子,索罗斯的老虎基金和量子基金席卷东亚、东南亚各国各地区,但是到了香港,却大败而归,第一,香港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当然还有第二第三,这里暂且不表。如果当年香港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与之应战周旋,估计香港的今天早就臭了。在香港,联系汇率稳定了其币值,外汇储备减低了其受外来因素冲击的可能性。八三年香港采用联系汇率的原因,与香港前途有关系,当时我方提出九七收回香港,香港股市大跌,港币大跌,楼市大跌。港英政府为了维护香港利益,不得不采用联系汇率制度,因为在此之前,香港一贯实行的都是“积极的不干预政策”,而联系汇率,打破了这个政策底线,之后九八金融风暴,特区政府再一次打破“积极的不干预政策”这一行之有效的既定政策,破坏了香港的美誉,但是维护了香港的利益。索罗斯为此大骂香港特区政府干预市场,这是后话了。关于汇率,本币过强,抑制出口,蚕食外储,抑制出口,将造成企业倒闭,工人失业,零八零九年的美国金融海啸就是例子,我国货币过强,出口不畅,仅广东省就有一千四五百家企业倒闭,大批工人失业。九八金融风暴时的香港,由于特区政府维护了联系汇率,使得港币相对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过强,造成通货收缩,香港百业萧条,大批市民或失业、或减少工时、或放无薪假期,从而进一步使香港经济恶化。货币过低,造成通货膨胀,使人民的购买力大大降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就是最好的例证。新加波与香港的情况雷同,它1967年6月开始,即与马来西亚和文莱货币挂钩,实行等值兑换。七三年,马来西亚政府推出该协议,目前新加波与文莱继续执行等值兑换条约。说明新加波也并非实行完全的浮动汇率制度。
❷ 请高手翻译下 写论文要用 谢谢!!
RMB exchange rate reform, "a statement of"
人民币汇率改革, “声明”
Recently, on the valuation of the yuan and other Asian currencies were under discussion again Spotlight.最近,估值人民币和其他亚洲货币正在讨论再次的焦点。 China's exchange rate against the reform path, options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and systems, and Goldman Sachs recently by two economists -- gold-u Pui and Liang Hong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Goldman Sachs") based on a "statement of a" basis of dialogue.中国的汇率对改革路径,备选方案和相关的技术和系统,和高盛公司最近由两个经济学家-黄金中美培和梁红(以下简称“高盛” )的基础上, “声明”的基础上对话。
< First Financial Daily ": According to our observation, Goldman Sachs economists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has been closely tracking and attention to the Chinese exchange rate system reform options and promote steps. Current and past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time, your "latest edition" view? <第一财经日报“ :根据我们的观察,高盛公司的经济学家在过去两年一直在密切跟踪和关注中国汇率制度的改革方案和促进的步骤。当前和过去的研究基础上的时间,您的”最新版“的看法如何?
Goldman Sachs : First of all need to recognize, We appeal to China two years ago changed from the exchange rate system, the adjustment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on the final version so far have not become a reality.高盛:首先,大家必须认识到,我们呼吁中国在两年前改变,从汇率制度,调整人民币汇率对最后的版本,至今没有成为现实。 However, the economics of rational considerations, we still believe that the yuan exchange rate system adjustment will be inevitable, the RMB revaluation might "occur at any time."然而,经济学的理性思考,我们仍然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调整将不可避免,人民币升值的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 。
obviously very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 specific time, Now it seems that "stands in" means that this is only a later time.显然是很难确定的具体时间,现在看来, “主张在”的意思是这只是一个稍后的时间。 We believe that the yuan exchange rate system reform can learn from Singapore's BBC (BandBasketCrawl) model -- and the package of currencies of major trading partners, a fluctuation range, long-term graal expansion of the flexibility of the exchange rate, but currency fluctuations interval and the choice not announced.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可以借鉴新加坡的英国广播公司( bandbasketcrawl )模式-和一揽子主要贸易伙伴货币,波动范围,长期逐渐扩大了汇率的灵活性,但货币波动间隔和选择尚未公布。
From a structural point of view, As China's trade sector and non-trade sector proctivity huge difference, and because of the pegged dollar, after China joins the WTO, but the devaluation of the real exchange rate appreciation is not, therefore, will face the real exchange rate appreciation.从结构的角度来看,作为中国的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生产率的巨大差异,因为该挂美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但贬值的实质汇率升值是没有,因此,将面临实际汇率升值。 Exchange rate reform in the interests of China, but will also be concive to other Asian countries.汇率改革在中国的利益,但也有利于其他亚洲国家。
< First Financial Daily ": recently held in Boao Asian Forum,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Zhou Xiaochuan said that China will follow its own pace and prepare to advance the renminbi exchange rate system, but external pressure will compel China to accelerate reforms. How do you interpret this "external pressure"? <第一财经日报“ :在最近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人民的中国银行行长周小川说,中国将按照自己的步调,并准备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但外部压力将迫使中国加速改革。如何你解释这个“外部压力” ?
有翻译不妥的地方自己看着修改吧。
❸ 什么是BBC汇率制度
国际上所谓的“BBC”型(“篮子、区间和爬行”“Basket,Band and Crawl”)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BBC”型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也可以被称为爬行区间汇率制度,作为一种弹性的中间汇率制度,兼有盯住汇率制度的稳定性和浮动汇率制度的灵活性、防冲击性,是一种国际上许多学者都推荐发展中国家采用的新型汇率管理准则。
❹ 世界各国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是指各国普遍采用的确定本国货币与其它货币汇率的体系。汇率制度在汇率的确定,汇率的变动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因此,汇率制度对各国汇率的决定有重大影响。回顾和了解汇率制度,可以使我们对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的波动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国际金融史上,一共出现了三种汇率制度,即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1、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1880-1914年的35年间,主要西方国家通行金本位制,即各国在流通中使用具有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金币作为货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自由输出入。在金本位体系下,两国之间货币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Gold Parity)来决定,例如一个英镑的含金量为113.0015格林,而一个美元的含金量为23.22格林,则:
1英镑=113.0015/23.22=4.8665美元
只要两国货币的含金量不变,两国货币的汇率就保持稳定。当然,这种固定汇率也要受外汇供求、国际收支的影响,但是汇率的波动仅限于黄金输送点(Gold Point)。黄金输送点是指汇价波动而引起黄金从一国输出或输入的界限。汇率波动的最高界限是铸币平价加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出点(Gold Export Point);汇率波动的最低界限是铸币平价减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入点(Gold Import Point)。
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外汇汇率上涨超过黄金输出点,将引起黄金外流,货币流通量减少,通货紧缩,物价下降,从而提高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反之,当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时,外汇汇率下跌低于黄金输入点,将引起黄金流入,货币流通量增加,物价上涨,输出减少,输入增加,最后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由于黄金输送点和物价的机能作用,把汇率波动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的作用,从而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35年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汇率从未发生过升贬值波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停止黄金输出入,金本位体系即告解体。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国货币基本上没有遵守一个普遍的汇率规则,处于混乱的各行其是的状态。金本位体系的35年是自由资本主义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固定汇率制保障了国际贸易和信贷的安全,方便生产成本的核算,避免了国际投资的汇率风险,推动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但是,严格的固定汇率制使各国难以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执行有利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受到较大制约。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也可以说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胜利的前夕,二战中的45个同盟国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的布雷顿森林(Bretton Woods)村召开了“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美国财长助理怀特提出的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此开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国际货币合作机构(1945年12月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规定了各国必须遵守的汇率制度以及解决各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措施,从而确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概括起来就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它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制度。具体内容是:美国公布美元的含金量,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比例为1盎司黄金=35美元。其它货币按各自的含金量与美元挂钩,确定其与美元的汇率。这就意味着其他国家货币都钉住美元,美元成了各国货币围绕的中心。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平价上下各1%的限度内波动,1971年12月后调整为平价上下2.25%波动,超过这个限度,各国中央银行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保持汇率的稳定。只有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才允许贬值或升值。各会员国如需变更平价,必须事先通知基金组织,如果变动的幅度在旧平价的10%以下,基金组织应无异议;若超过10%,须取得基金组织同意后才能变更。如果在基金组织反对的情况下,会员国擅自变更货币平价,基金组织有权停止该会员国向基金组织借款的权利。
综上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实质上是一种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它兼有固定汇率与弹性汇率的特点,即在短期内汇率要保持稳定,这类似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但它又允许在一国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可以随时调整,这类似弹性汇率。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贬值和美元停兑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崩溃,尽管1971年12月十国集团达成了《史密森协议》,宣布美元贬值,由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调整到38美元,汇兑平价的幅度由1%扩大到2.5%,但到1973年2月,美元第二次贬值,欧洲国家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退出固定汇率制,固定汇率制彻底瓦解。
固定汇率制解体的原因主要是美元供求与黄金储备之间的矛盾造成的。货币间的汇兑平价只是战后初期世界经济形势的反映,美国依靠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黄金储备,高估美元,低估黄金,而随着日本和西欧经济复苏和迅速发展,美国的霸权地位不断下降,美元灾加剧了黄金供求状况的恶化,特别是美国为发展国内经济及对付越南战争造成的国际收支逆差,又不断增加货币发行,这使美元远远低于金平价,使黄金官价越来越成为买方一相情愿的价格。加之国际市场上投机者抓住固定汇率制的瓦解趋势推波助澜,大肆借美元对黄金下赌注,进一步增加了美元的超额供应和对黄金的超额需求,最终美国黄金储备面临枯竭的危机,不得不放弃美元金本位,导致固定汇率制彻底崩溃。
3、浮动汇率制度
一般讲,全球金融体系自1973年3月以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就不复存在,而被浮动汇率制度所代替。
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大都是世界主要工业国,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其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仍然实行钉住的汇率制度,其货币大都钉住美元、日元、法国法郎等。
在实行浮动汇率制后,各国原规定的货币法定含金量或与其他国家订立纸币的黄金平价,就不起任何作用了,因此,国家汇率体系趋向复杂化、市场化。
在浮动汇率制下,各国不再规定汇率上下波动的幅度,中央银行也不再承担维持波动上下限的义务,各国汇率是根据外汇市场中的外汇供求状况,自行浮动和调整的结果。同时,一国国际收支状况所引起的外汇供求变化是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国际收支顺差的国家,外汇供给增加,外国货币价格下跌、汇率下浮;国际收支逆差的国家,对外汇的需求增加,外国货币价格上涨、汇率上浮。汇率上下波动是外汇市场的正常现象,一国货币汇率上浮,就是货币升值,下浮就是贬值。
应该说,浮动汇率制是对固定汇率制的进步。随着全球国际货币制度的不断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78年4月1日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条文并正式生效,实行所谓“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由于新的汇率协议使各国在汇率制度的选择上具有很强的自由度,所以现在各国实行的汇率制度多种多样,有单独浮动、钉住浮动、弹性浮动、联合浮动等待。
(1).单独浮动(Single Float)。指一国货币不与其它任何货币固定汇率,其汇率根据市场外汇供求关系来决定,目前,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在内的三十多个国家实行单独浮动。
(2).钉住浮动(Pegged Float)。指一国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保持固定汇率,随后者的浮动而浮动。一般地,通货不稳定的国家可以通过钉住一种稳定的货币来约束本国的通货膨胀,提高货币信誉。当然,采用钉住浮动方式,也会使本国的经济发展受制于被钉住国的经济状况,从而蒙受损失。目前全世界约有一百多多个国家或地区采用钉住浮动方式。
(3).弹性浮动(Elastic Float)。指一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对钉住汇率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可自由浮动,或按一整套经济指标对汇率进行调整,从而避免钉住浮动汇率的缺陷,获得外汇管理、货币政策方面更多的自主权。目前,巴西、智利、阿根廷、阿富汗、巴林等十几个国家采用弹性浮动方式。
(4).联合浮动(Joint Float)。指国家集团对成员国内部货币实行固定汇率,对集团外货币则实行联合的浮动汇率。欧盟(欧共体)11国1979年成立了欧洲货币体系,设立了欧洲货币单位(ECU),各国货币与之挂钩建立汇兑平价,并构成平价网,各国货币的波动必须保持在规定的幅度之内,一旦超过汇率波动预警线,有关各国要共同干预外汇市场。1991年欧盟签定了《马斯赫特里特条约》,制定了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表,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欧洲货币一体化得以实现,欧盟这样的区域性的货币集团已经出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过去美元在国际金融的一统天下,正在向多极化发展,国际货币体系将向各国汇率自由浮动、国际储备多元化、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趋势发展
❺ 请分析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与改革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是本次汇率制度改革的最佳选择,其他中间类型的汇率制度具有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能够成为本次汇率改革选取的目标。汇率改革下一步的方向应该是浮动汇率制度。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分类(1999),各成员国的汇率制度可分为8类(见表1)。本次汇率制度改革前我国实行的是第三类即盯住美元制度,改革后实行的汇率制度同时兼顾了第三类和第七类的特点。
一、 对现行汇率制度的认识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照一篮子货币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较之于原先的汇率制度,从形式上看有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二是选取参照一篮子货币调节的方式取代原来单一盯住美元的调整方式;三是选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取代原来的固化的汇率制度,它既吸收了盯住一篮子货币制度与管理浮动制度的优点,又摈弃了两种汇率制度的缺点,从理论上讲是人民币走向区域货币道路上的最佳选择,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否如理论设想那样完美,还有待检验。
1. 参照一篮子货币调节方式优于单一盯住方式。
(1)从贸易多元化的角度看,美国虽然是中国的一个重要贸易伙伴,但也仅占1/6,比日本和欧盟都略低一些,中国和亚洲的贸易则占57%。因此,应该参照所有主要贸易国的一篮子货币,而不能只盯住美元。另外,改参照一篮子货币,会鼓励人们减少用美元结算,长期而言有助于人民币成为亚洲地区国际贸易的结算单位与货币。
(2)从降低内生交易费用的角度考虑,中国应选择经济联系紧密的国家的货币作为人民币汇率参照的对象。单一的盯住美元,意味着我国的货币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美国的货币政策,而且由于中美两国的经济情况和政策倾向有很大的差别,单纯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度会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冲击。近年来,我国和欧盟、日本以及美国的贸易额分别占中国总贸易额的比重几乎相当,欧盟和日本的对华投资也不逊于美国。因此,以一篮子货币为参照对象更适应我国的对外经贸往来。
(3)从满足人民币汇率政策出口竞争力的目标看,人民币汇率政策出口竞争力的目标是:稳定出口国际竞争力与进口成本。参照一篮子货币制度的突出优点是稳定人民币的名义贸易加权汇率(如果权数按照贸易比重在各货币之间分配)。如果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家没有严重的通货膨胀差异,参照一篮子货币同时也保障了真实贸易加权汇率的稳定。
2. 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优于原先的固定汇率制度。
(1)从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本身看,它既具有固定汇率制度的某些优点,又能使汇率保持一定的弹性。在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下,一方面,汇率随着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化而调整,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货币当局可以对汇率进行较多的干预和管理,从而能够保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避免本国货币汇率剧烈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冲击。
(2)从我国的国情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选择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有以下的基本优势:①保证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尽管我国的货币政策在刺激或紧缩经济方面的作用一直受到理论界的质疑和实践效果的挑战,但利用货币政策进行前瞻性的微调而平抑经济波动的作用目前在发达国家却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因而恰当的利用货币政策对我国这种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发展中大国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②调整国际收支的灵活性。这种价格的调整可以减轻国际不利环境对国内经济的影响。③阻止投机冲击。在20世纪90年代,频繁的货币投机冲击对资本开放并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害,这一教训对我国在未来逐步开放资本市场过程中相当重要。
3. 现行汇率制度并非完美无缺的。
(1)参照一篮子货币调节意味着人民币将逐步不再直接与美元挂钩,由于我们参照的货币实行的均是浮动汇率制度,结果是人民币对美元的双边名义汇率变动频率与幅度都增加,这会给对外贸易和投资带来汇率风险。
(2)对于人民币汇率三项政策目标金融安全、出口竞争力和内外部均衡中的任何一项都难以完全顾及。而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我国国内市场经济制度发育还不完善等现实,又要求目前的汇率政策必须有所侧重。
(3)不能充分发挥汇率的调节作用。由于货币当局对汇率进行管理浮动,汇率变化的幅度被限制,汇率不能充分反映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因而难以有效调节商品交易和资本流动。还有可能引发操纵汇率之嫌,容易导致贸易争端。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照一篮子货币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只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一个阶段性的取向,在人民币具有区域货币功能后就应该再次调整。
二、 对汇率目标区制度的认识
在本次汇率改革前,理论界很多学者提出以兼具本文表1中4、5、6类的货币制度特征的汇率目标区制度作为改革的选择目标。从实践看,这种方案没有得到认可。原因在于:
1. 从理论上看。首先提出汇率目标区理论的弗来明认为一国也许会希望将其货币的汇率限定在或接近于某一“目标区”内,如果实际汇率的波动超出了这个目标区,该国就应调整政策使汇率向目标区内移动。后来,克鲁格曼进一步将汇率目标区模式化,提出了汇率目标区模型,威廉姆森进一步发挥了汇率目标区理论,他提出了“BBC制度”。多恩布什和帕克将这一思想近年来的发展称之为BBC规则。为实行汇率目标区制度,货币当局要设立一个基础均衡汇率以便同国内经济、国际收支的长期趋势相适应,并且围绕这一可调整的均衡汇率设定较宽波幅,达到一方面保持汇率基本稳定,一方面使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灵活性之目的。但基础均衡汇率计算很困难,而如果不能计算出合理的基础均衡汇率,目标区汇率的合理性将在根本上受到动摇。此外,汇率目标区体系应包括哪些货币,其宽度和调整频率应根据什么标准确定等一系列问题也不好解决,或确立起来具有很大随机性。
2. 从我国实际看。汇率目标区制度在我国实行有三大难题。(1)汇率目标区制度下的中心汇率难以确定。(2)资本流动性和投机冲击难以抵挡。(3)我国不满足实施汇率目标区的三个前提条件,这三个条件是:不同国家的目标值一致;竞争力水平的目标值必须与国内宏观经济均衡相协调;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3. 从实践效果看。已经崩溃的全球性的汇率目标区—布林顿森林体系和目前正在运行的区域性汇率目标区—欧洲货币体系下的欧洲汇率机制是最著名的实践。从实践的效果看,布林顿森林体系无以为继,最终崩溃。欧洲汇率机制运行中也是困难重重。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无论是选择什么样的国家组成汇率目标区,其运行的制度环境与调节机制是无法与欧洲汇率机制相提并论的。
因此,本文认为,类似于汇率目标区制度的中间汇率制度在中国是难以实行的,它既不会成为当今的选择,也不会成为汇率制度改革下一步的选择。
三、 对单独浮动汇率制度的认识
1. 单独浮动汇率制度具有制度优点,主要体现在:一是均衡汇率水平完全由市场供求所决定,因而不会出现外汇的超额供给有超额需求的问题,外汇资金的利用服从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理,从而更有效率。二是由于汇率决定于市场的供求,资本的流出入只会引起汇率水平的升降,而不会改变货币供应量,使货币政策有了较大的独立性;同时,由于汇率水平的升降能够自动的调节国际收支使之达到均衡,降低了大量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减少了中央银行对市场的频繁干预。三是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的变动呈连续、轻微的态势,投机者的获利空间狭小,使投机行为相对减弱。
2.我国还缺乏将单独浮动制度理论上的优点转化为现实中的优点的实力。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宏观经济预期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还将继续进行,人们对宏观经济的预期也就呈现出高度的不稳定性。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依存度日益提高,国际间竞争的加剧,对我国经常项目的影响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加上金融领域的进一步开放,资本的流动性将随之增强,其结果对我国的货币供需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因此,在我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过程中,对宏观经济波动的预期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汇率也具有高度的易变性。如果贸然采取一步到位的汇改策略,走上浮动汇率的道路,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3. 单独浮动汇率制度也有其自身的缺陷。最大问题就是存在着汇率的过度波动或汇率的易变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并且使经济中面临的汇率风险增强。弗里德曼认为,浮动汇率制度之所以出现不稳定。主要是因为与之相关的宏观经济的不稳定。由于人们对货币供给、实际收入的预期决定着当前的汇率,如果人们的预期是不稳定的,汇率就会表现出易变性,且汇率波动的幅度会大大超过货币供给和实际收入的波动幅度。依据该理论,如果人们的预期是稳定的,汇率就应当是稳定的;而事实上则是,在大多数预期稳定或预期较大稳定的情况下,汇率仍然是易变的。因此,一般来说,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对外汇市场调控能力较强的国家,或是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较深,需要充分利用汇率机制调节作用的国家,比较适合采用这种汇率制度。
❻ 新加坡使用什么货币
新加坡用的货币是新加坡元,简称新元或者新币,是新加坡的法定货币。新加坡元也分为纸币和硬币。近期也已经开始发行塑胶钞票。
从1967年到2017年已经发行过4套钞票了,第一套以新加坡国花“胡姬花"为主要图案,第二套以各种鸟类为主要图案,第三套以船为主要图案,第四套以人像为主要图案。目前新家坡发行的流通钞票有10000元、1000元、100元、50元、10元、5元、2元面额的钞票。
【拓展资料】
1845年至1939年,新加坡使用由海峡殖民地发行的“叻币”作为流通货币,1940年后,新加坡跟随马来亚使用马来亚元。二战时,新加坡使用由日本军政府发行俗称“香蕉钞”(Bananamoney)的日本军用手票,战后恢复使用马来亚元直到1953年改换由“马来亚与英属婆_洲货币委员会”所发行的马来亚与英属婆罗洲元,汇率与马来亚元为1:1。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被迫独立,12月22日成立共和国,但仍使用马来亚与英属婆罗洲元。当时的法定汇率为60马元等于7英镑。
1967年,英镑贬值,原“马来亚与英属婆_洲货币委员会”停止发行马来亚与英属婆_洲元,新加坡政府发行了自己的新加坡元,取代了马来亚与英属婆_洲元,当时同时发行的货币包括新加坡元,马来西亚令吉及汶莱元,而且三国货币是等值的。
当时新加坡元兑英镑为60新加坡元对7英镑,这时候新加坡元与英镑依然挂钩,主要是因为英镑区(Sterlingarea)的协议,新加坡元曾经短暂与美元挂钩,后来在新加坡因为开始与各国有了贸易来往。
1967年6月新加坡签署的“货币等值流通协议”(),文莱币和新币可以在两国等值通用。所有新加坡银行都必须接受客户存入的文莱纸币和硬币。任何收到文莱币的公众都可以把它拿到银行,并以同新币同等的价值存入银行户头。
1973至1985年,新加坡元开始以一篮子货币作为货币的汇率变动,1985年以后,新加坡元采浮动汇率制度。不过“新加坡金融局”有时会对对货币进行控制以稳定国内经济。新加坡元的发行机构原本是由“新加坡货币委员会”发行,后于2002年10月1日改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发行。
❼ 新加坡bbc汇率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从2005年7月21日开始,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不再单一钉住美元,也不是严格钉住一篮子货币,可简单称之为"软钉住篮子货币".一些机构和市场人士认为,中国最终将实行新加坡式的BBC(Basket,BandandCrawling)制度,即汇率参考货币篮子进行调节,在一定区间内波动,中心汇率可以爬行调整.然而,该制度所需的一系列条件在我国不一定具备,从长期来看,我国不宜实行BBC制度,并让汇率在货币调控中发挥主导作用.
新加坡的汇率制度及其重要作用
从1981年以来,新加坡实行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新元汇率参照主要贸易伙伴和竞争者的货币进行管理,篮子货币权重不对外公布;贸易加权的汇率可在一定区间内波动,汇率水平和爬行浮动每半年公布一次.新加坡定期对汇率区间进行评估和调整,使汇率能够爬行变动,防止出现对均衡汇率的较大偏离.从1980年底到2004年上半年更长的时间段来看,新元名义有效汇率升值了73%.由于国内通胀率比其贸易伙伴低,新元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了12%.实证研究表明,新元实际有效汇率与其均衡汇率基本上是贴近的(MacDonald2004),不存在明显的汇率失调(misalign—ment).这说明,新元汇率具有一定的弹性,反映了新加坡国民经济和劳动生产率增长较快,国民储蓄率高等经济基本面因素.
新元汇率管理是新加坡货币政策操作的核心,新元的名义有效汇率就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通常情况下,汇率主要参考篮子货币进行调整,1998年以来的大多数时间就是如此(Anderson2005).但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物价稳定,货币当局加大了汇率调控的力度.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新元汇率有几次明显的政策性调整:1981—1985年和1988—1997年,在经济增长较快,劳动力市场趋紧的情况下,货币当局让新元名义有效汇率升值;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新加坡经济增长明显放慢,货币当局于是通过名义有效汇率贬值推动经济复苏.对新加坡货币反应函数的分析表明,当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1个百分点,新元名义有效汇率就升值1.89%,即实际有效汇率升值0.89%(Parrado2004).
近二十多年来,新加坡的消费物价指数涨幅明显低于其主要贸易伙伴的平均水平,表明新加坡通过名义有效汇率的调整,较好地实现了维持物价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我国与新加坡的显著差异
Williamson曾指出,新加坡是实行BBC制度的成功典范.值得关注的是,世界上真正参考篮子货币调节汇率的经济体比实行钉住单一货币的经济体少得多,而且宣称钉住篮子货币的经济体往往难以实现其汇率调控目标.事实上,新加坡}E率制度的成功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并不具备这些条件.
第一,新加坡经济规模小,不透明的汇率制度引起的国际压力相对较小.不公布篮子货币的构成,权重,汇率波幅等重要信息,有利于防范和化解对汇率制度的投机性攻击,但也容易给外界以汇率操控的口实.新加坡经济规模小,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也小,不容易因汇率机制不透明而受到较大的国际压力.
我国经济规模庞大,对国际经济的影响大,且对美国有巨额贸易顺差.如果我国长期实行透明度较低的BBC制度,人民币汇率升值步伐缓慢,美国等国家还会以汇率操纵为由,对我施加种种压力,导致贸易摩擦和跨境资金大量流动,加大汇率制度的脆弱性.
第二,新加坡容易根据经济发展和国际收支灵活地调整汇率,减少汇率失调(misalignment).尽管新元汇率根据篮子货币和波动区间进行管理,但也具有一定的弹性.新加坡市场化程度高,金融市场尤其是外汇市场发达,经济基本面和国际收支的变化很容易反映到外汇市场上,货币当局能够准确地据此调整汇率,减少其对均衡水平的偏离.此外,新加坡不存在国际收支严重失衡的现象,降低了汇率调整的压力.如1994年以来,尽管经常项目持续较大顺差,但资本和金融项下资金大量净流出(见图1).
在我国,汇率调整缺乏准确依据,汇率失调问题可能难以得到解决.由于经济处于持续的结构调整之中,宏观经济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增加了均衡汇率估算的难度.目前经济市场化程度还有待提高,金融市场尤其是外汇市场不发达,外汇供求信息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难以据此对汇率进行合理调整.特别是在不透明的BBC制度下,央行管理汇率的自由度和随意性较大,处理不好,汇率失调问题可能很难得到根本解决.预计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仍将维持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较大"双顺差"的格局,对汇率形成持续的升值压力.如果汇率调整缓慢或不当,就会导致资源配置扭曲,影响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均衡发展.
第三,新加坡经济基本面和金融市场状况良好,有利于保持汇率制度稳定.国际经验表明,参考篮子货币进行调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操作复杂,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其能否顺利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对这种制度的信心.Eiehengreen(2002)曾指出,新加坡的汇率制度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不在于汇率机制的设计,而是其他一系列因素,其中包括:一是实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新加坡财政约束较强,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财政持续盈余,货币当局因无需为政府融资而得以专注于物价稳定目标.二是金融监管得力,银行体系较稳健,资本市场发达,有助于抑制跨境资本的大规模流动,防范投机性攻击,维护金融安全.三是国际收支风险较小.新加坡公共部门没有外债;由于国内利率相对较低,企业和银行通常较少借用外币债务.同时,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持续大额顺差,外汇储备充裕,增强了对外支付能力和市场对新元汇率的信心.四是国内产品和要素市场富有弹性,能够对汇率大幅波动,贸易条件恶化等冲击及时作出调整,维护宏观经济稳定.
相比之下,近期我国在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市场发展,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稳健性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中长期内,更是面临资源瓶颈约束突出,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比重偏高,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历史欠账较大等问题,可能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资本管制的进一步放松,未来资本流动和国际收支状况将存在一定的脆弱性.如果不能较好地稳定投资者的信心和市场预期,BBC制度将难以维持,我国的经济金融稳定也会受到较大冲击.
第四,新元汇率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大,国内利率作用较小.新加坡出口额,进口额都远超GDP,其中出口约占总需求的2/3.因此,新元有效汇率的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和产出都有很大的影响.模拟分析表明,新元贸易加权汇率指数一次性升值1%,GDP,非石油的出口和国内消费物价指数将分别下降0.3,0.14和0.15个百分点.而利率一次性提高1个百分点,上述三个指标分别只下降0.17,0.05和0.07个百分点(Eeetal2004).总之,新加坡不存在国内利率政策,利率对经济的影响较小.通过有效地管理汇率,就可以实现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的目标.
在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度比新加坡小得多,汇率对物价,进出口等方面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例如,尽管我国贸易依存度(进出口总额对GDP的比率)高达70%以上,但一半以上的进出口是加工贸易,对汇率不是很敏感.整体来看,我国贸易进出口与人民币汇率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更多是受国内外需求,国内储蓄投资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又如,我国CPI商品篮子中包括近40%的非贸易品,其中许多公共事业价格受到人为控制,影响了汇率与物价的相关性.事实上,人民币实际双边汇率和贸易加权平均汇率对国内经济的影响,都远不如实际利率和信贷增长的影响大.因此,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应主要通过利率而非汇率管理进行货币政策操作.在实行BBC汇率制度的情况下,很可能为了避免汇率的较大波动而使国内利率的决定受制于人,最终得不偿失.
第五,新加坡事实上实行钉住通胀的货币政策,减少汇率名义锚作用受到削弱的不利影响.在单一钉住美元的情况下,汇率可以作为"名义锚"(nominalanchor),稳定市场参与者的预期,有利于治理通货膨胀.转为实行不透明的BBC制度后,市场参与者很难准确判断汇率政策取向和汇率,国内价格走势,因而难以形成稳定的预期,汇率的名义锚作用受到很大削弱.长期以来,新加坡货币政策的核心是保持物价稳定,根据预期通胀率与通胀目标可能的偏离调整名义有效汇率.尽管没有公开宣布,但新加坡的货币操作具有明显的钉住通胀(inflationtargeting)的特征.这早已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同,货币政策的可信度很高,成功地稳定了市场参与者的预期,解决了汇率名义锚作用削弱带来的问题.无独有偶,波兰,智利等国在转向钉住篮子货币之前或同时,也实行了通胀目标制.
我国实行新的汇率制度后,市场供求和篮子货币何者为人民币汇率调控的主要依据,尚有待时间的检验.这增加了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削弱了汇率名义锚的作用.尽管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日波幅不超过中心汇率上下0.3%,央行仍希望保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基本稳定,但随着汇率波幅的放宽和中心汇率的调整,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将增大.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实行通胀目标制还有很大的难度.主要原因在于:央行还不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其维护物价稳定的信誉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企业,金融机构的预算约束和风险约束还有待加强,其对价格信号的反应还不是很灵敏,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我国仍处于持续的结构调整过程中,要素市场不发达,主要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不稳定,不利于央行根据形势的变化灵活地调控经济,等等.因此,我国还很难通过实行通胀目标制,应对BBC制度下汇率名义锚缺失带来的挑战.
结论及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与新加坡的经济金融状况存在巨大差异,实行类似新加坡的BBC汇率制度,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汇率调整缓慢,失调问题长期存在;汇率名义锚作用缺失,货币政策操作受到较大制约;汇率制度不稳定,易受投机性攻击;易给人以汇率操纵的口实,恶化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等等.因此,长期来看,我国不宜实行BBC制度,并将篮子汇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但近期内,人民币软钉住篮子货币,既可让汇率动起来,同时央行可以灵活地进行调整,防止汇率出现大的波动.由于人民币只是一次性升值2%,市场普遍预期人民币还会继续升值,大量套利资金流人将影响货币政策操作.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最有效办法,是尽可能用较为市场化的,符合国际惯例的办法,使汇率双向波动,同时避免给外界以汇率操纵的印象.
中期内,为了增加国内利率决定的自主性,防止汇率失衡和资源配置扭曲,应大力发展外汇市场,不断增加汇率弹性.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弱化和外汇市场趋稳,就应及时扩大汇率波动区间,更多地让国际收支状况和外汇市场供求决定汇率水平.此时不必再参考篮子货币进行调整,而是大体确定人民币对美元的爬行区间.针对汇率弹性增加以后名义锚作用削弱的问题,应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操作,如构建货币条件指数,根据利率,有效汇率,信贷增长等综合状况,采取前瞻性的货币政策;加强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避免为了保持汇率基本稳定而牺牲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物价稳定的目标;加强对国际收支和宏观经济的监测,统计和分析,为实行钉住通胀的货币政策做好技术上的准备.
❽ 下列属于中间汇率制度的是( )。 A. 管理浮动 B. 汇率目标区 C. 爬行钉住 D. BBC规则
a和d是的。
❾ 谁知道现行各国的汇率制度以及他们的区别
汇率制度是指各国普遍采用的确定本国货币与其它货币汇率的体系。汇率制度在汇率的确定,汇率的变动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因此,汇率制度对各国汇率的决
❿ 能具体谈一谈新加坡bbc汇率制度吗
新加坡的汇率制度及其重要作用
从1981年以来,新加坡实行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新元汇率参照主要贸易伙伴和竞争者的货币进行管理,篮子货币权重不对外公布;贸易加权的汇率可在一定区间内波动,汇率水平和爬行浮动每半年公布一次。新加坡定期对汇率区间进行评估和调整,使汇率能够爬行变动,防止出现对均衡汇率的较大偏离。从1980年底到2004年上半年更长的时间段来看,新元名义有效汇率升值了73%。由于国内通胀率比其贸易伙伴低,新元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了12%。实证研究表明,新元实际有效汇率与其均衡汇率基本上是贴近的(MacDonald 2004),不存在明显的汇率失调(misalign— ment)。这说明,新元汇率具有一定的弹性,反映了新加坡国民经济和劳动生产率增长较快、国民储蓄率高等经济基本面因素。
新元汇率管理是新加坡货币政策操作的核心,新元的名义有效汇率就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通常情况下,汇率主要参考篮子货币进行调整,1998年以来的大多数时间就是如此(Anderson 2005)。但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物价稳定,货币当局加大了汇率调控的力度。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新元汇率有几次明显的政策性调整:1981— 1985年和1988—1997年,在经济增长较快、劳动力市场趋紧的情况下,货币当局让新元名义有效汇率升值;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新加坡经济增长明显放慢,货币当局于是通过名义有效汇率贬值推动经济复苏。对新加坡货币反应函数的分析表明,当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1个百分点,新元名义有效汇率就升值1.89%,即实际有效汇率升值0.89%(Parrado 2004)。
近二十多年来,新加坡的消费物价指数涨幅明显低于其主要贸易伙伴的平均水平,表明新加坡通过名义有效汇率的调整,较好地实现了维持物价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我国与新加坡的显著差异
Williamson曾指出,新加坡是实行BBC制度的成功典范。值得关注的是,世界上真正参考篮子货币调节汇率的经济体比实行钉住单一货币的经济体少得多,而且宣称钉住篮子货币的经济体往往难以实现其汇率调控目标。事实上,新加坡}E率制度的成功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并不具备这些条件。
第一,新加坡经济规模小,不透明的汇率制度引起的国际压力相对较小。不公布篮子货币的构成、权重、汇率波幅等重要信息,有利于防范和化解对汇率制度的投机性攻击,但也容易给外界以汇率操控的口实。新加坡经济规模小,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也小,不容易因汇率机制不透明而受到较大的国际压力。
我国经济规模庞大,对国际经济的影响大,且对美国有巨额贸易顺差。如果我国长期实行透明度较低的BBC制度,人民币汇率升值步伐缓慢,美国等国家还会以汇率操纵为由,对我施加种种压力,导致贸易摩擦和跨境资金大量流动,加大汇率制度的脆弱性。
第二,新加坡容易根据经济发展和国际收支灵活地调整汇率,减少汇率失调(misalignment)。尽管新元汇率根据篮子货币和波动区间进行管理,但也具有一定的弹性。新加坡市场化程度高,金融市场尤其是外汇市场发达,经济基本面和国际收支的变化很容易反映到外汇市场上,货币当局能够准确地据此调整汇率,减少其对均衡水平的偏离。此外,新加坡不存在国际收支严重失衡的现象,降低了汇率调整的压力。如1994年以来,尽管经常项目持续较大顺差,但资本和金融项下资金大量净流出.
在我国,汇率调整缺乏准确依据,汇率失调问题可能难以得到解决。由于经济处于持续的结构调整之中,宏观经济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增加了均衡汇率估算的难度。目前经济市场化程度还有待提高,金融市场尤其是外汇市场不发达,外汇供求信息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难以据此对汇率进行合理调整。特别是在不透明的BBC制度下,央行管理汇率的自由度和随意性较大,处理不好,汇率失调问题可能很难得到根本解决。预计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仍将维持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较大“双顺差”的格局,对汇率形成持续的升值压力。如果汇率调整缓慢或不当,就会导致资源配置扭曲,影响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均衡发展。
第三,新加坡经济基本面和金融市场状况良好,有利于保持汇率制度稳定。国际经验表明,参考篮子货币进行调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操作复杂,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其能否顺利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对这种制度的信心。Eiehengreen(2002)曾指出,新加坡的汇率制度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不在于汇率机制的设计,而是其他一系列因素,其中包括:一是实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新加坡财政约束较强,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财政持续盈余,货币当局因无需为政府融资而得以专注于物价稳定目标。二是金融监管得力,银行体系较稳健,资本市场发达,有助于抑制跨境资本的大规模流动,防范投机性攻击,维护金融安全。三是国际收支风险较小。新加坡公共部门没有外债;由于国内利率相对较低,企业和银行通常较少借用外币债务。同时,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持续大额顺差,外汇储备充裕,增强了对外支付能力和市场对新元汇率的信心。四是国内产品和要素市场富有弹性,能够对汇率大幅波动、贸易条件恶化等冲击及时作出调整,维护宏观经济稳定。
相比之下,近期我国在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市场发展、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稳健性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中长期内,更是面临资源瓶颈约束突出,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比重偏高,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历史欠账较大等问题,可能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资本管制的进一步放松,未来资本流动和国际收支状况将存在一定的脆弱性。如果不能较好地稳定投资者的信心和市场预期,BBC制度将难以维持,我国的经济金融稳定也会受到较大冲击。
第四,新元汇率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大,国内利率作用较小。新加坡出口额、进口额都远超GDP,其中出口约占总需求的2/3。因此,新元有效汇率的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和产出都有很大的影响。模拟分析表明,新元贸易加权汇率指数一次性升值1%,GDP、非石油的出口和国内消费物价指数将分别下降 0.3、0.14和0.15个百分点。而利率一次性提高1个百分点,上述三个指标分别只下降0.17、0.05和 0.07个百分点(Ee et al 2004)。总之,新加坡不存在国内利率政策,利率对经济的影响较小。通过有效地管理汇率,就可以实现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的目标。
在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度比新加坡小得多,汇率对物价、进出口等方面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例如,尽管我国贸易依存度(进出口总额对GDP的比率)高达70%以上,但一半以上的进出口是加工贸易,对汇率不是很敏感。整体来看,我国贸易进出口与人民币汇率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更多是受国内外需求、国内储蓄投资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又如,我国CPI商品篮子中包括近40%的非贸易品,其中许多公共事业价格受到人为控制,影响了汇率与物价的相关性。事实上,人民币实际双边汇率和贸易加权平均汇率对国内经济的影响,都远不如实际利率和信贷增长的影响大。因此,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应主要通过利率而非汇率管理进行货币政策操作。在实行BBC汇率制度的情况下,很可能为了避免汇率的较大波动而使国内利率的决定受制于人,最终得不偿失。
第五,新加坡事实上实行钉住通胀的货币政策,减少汇率名义锚作用受到削弱的不利影响。在单一钉住美元的情况下,汇率可以作为“名义锚”(nominal anchor),稳定市场参与者的预期,有利于治理通货膨胀。转为实行不透明的BBC制度后,市场参与者很难准确判断汇率政策取向和汇率、国内价格走势,因而难以形成稳定的预期,汇率的名义锚作用受到很大削弱。长期以来,新加坡货币政策的核心是保持物价稳定,根据预期通胀率与通胀目标可能的偏离调整名义有效汇率。尽管没有公开宣布,但新加坡的货币操作具有明显的钉住通胀(inflation targeting)的特征。这早已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同,货币政策的可信度很高,成功地稳定了市场参与者的预期,解决了汇率名义锚作用削弱带来的问题。无独有偶,波兰、智利等国在转向钉住篮子货币之前或同时,也实行了通胀目标制。
我国实行新的汇率制度后,市场供求和篮子货币何者为人民币汇率调控的主要依据,尚有待时间的检验。这增加了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削弱了汇率名义锚的作用。尽管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日波幅不超过中心汇率上下0.3%,央行仍希望保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基本稳定,但随着汇率波幅的放宽和中心汇率的调整,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将增大。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实行通胀目标制还有很大的难度。主要原因在于:央行还不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其维护物价稳定的信誉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企业、金融机构的预算约束和风险约束还有待加强,其对价格信号的反应还不是很灵敏,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我国仍处于持续的结构调整过程中,要素市场不发达,主要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不稳定,不利于央行根据形势的变化灵活地调控经济,等等。因此,我国还很难通过实行通胀目标制,应对BBC制度下汇率名义锚缺失带来的挑战。
结论及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与新加坡的经济金融状况存在巨大差异,实行类似新加坡的BBC汇率制度,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汇率调整缓慢、失调问题长期存在;汇率名义锚作用缺失,货币政策操作受到较大制约;汇率制度不稳定,易受投机性攻击;易给人以汇率操纵的口实,恶化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等等。因此,长期来看,我国不宜实行 BBC制度,并将篮子汇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但近期内,人民币软钉住篮子货币,既可让汇率动起来,同时央行可以灵活地进行调整,防止汇率出现大的波动。由于人民币只是一次性升值2%,市场普遍预期人民币还会继续升值,大量套利资金流人将影响货币政策操作。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最有效办法,是尽可能用较为市场化的、符合国际惯例的办法,使汇率双向波动,同时避免给外界以汇率操纵的印象。
中期内,为了增加国内利率决定的自主性,防止汇率失衡和资源配置扭曲,应大力发展外汇市场,不断增加汇率弹性。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弱化和外汇市场趋稳,就应及时扩大汇率波动区间,更多地让国际收支状况和外汇市场供求决定汇率水平。此时不必再参考篮子货币进行调整,而是大体确定人民币对美元的爬行区间。针对汇率弹性增加以后名义锚作用削弱的问题,应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操作,如构建货币条件指数,根据利率、有效汇率、信贷增长等综合状况,采取前瞻性的货币政策;加强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避免为了保持汇率基本稳定而牺牲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物价稳定的目标;加强对国际收支和宏观经济的监测、统计和分析,为实行钉住通胀的货币政策做好技术上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