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想给摩托换种减震器,减震器都有哪几种分类
众所周知,减震器是摩托车的重要装置,摩托车减震器的作用是缓和与衰减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冲击和震动,并且保证行车的平顺性与舒适性,有利于提高摩托车的使用寿命和操纵的稳定性,摩托车上均设置有减震器装置,下面本文解析摩托车减震器的分类及选用,供广大摩托车用户和车迷朋友们参考。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制定国家标准《GB2357.汽轮机机油》以后,透平油的商品名称被汽轮机油取而代之了。由于汽轮机油具有各种不同的使用性能,根据目前出现的几种汽轮机油来看,粘度等级为32牌号的L—TSA汽轮机油(该油品近似于原《GB2537.汽轮机油》的30号、《SYB1656.透平油》的22号)来代替原22号透平油,最为适宜。
B. 避震自行车后避震器镑数怎样计算
这个是要根据你的体重以及车架来决定的 没有固定值 因为每个车架的杠杆比是不一样的 就是同一个体重的人 不同的车架也需要不同的磅数 所以你需要补充一下问题 说明什么车架 或者是车架杠杆比多少 我都可以帮你算需要多大磅数的弹簧
C. 汽车悬架设计时,减震器和弹簧分离设计与弹簧和减震器集成布置分别有什么优劣
先说弹簧,从整车前后悬侧倾角刚度分配考虑,前悬刚度可以大一些,后悬刚度不宜过大,所以前簧靠近车轮,后簧远离车轮比较好。
减振器,通过做功活塞消耗能量,所以越靠近车轮越好,振动衰减的越快。
几乎所有的乘用车的前悬架都是集成式的,而后悬架,鲜有弹簧和减震器一体的。从结构来说,分离式的可以独立调节弹簧和减震器的杠杆比,设计时调节的自由度大,容易达到较好的曲线,而受限于发动机仓的空间,前轮的转向功能等,前悬架不得不做成弹簧和减震器一体的。
减震器主要是用来衰减振动,吸收能量的,w=FS,在w确定的情况下,我们希望F小些,这样减震器的阻尼力对车身的冲击就小些,有助于提升平顺性,那就需要加大S,所以减震器的杠杆比需要大些,所以,如果仔细观察,几乎所有的乘用车,车轮跳动时,减震器运动的距离比弹簧大。
D. 汽车悬挂弹簧桶分离和簧桶一体有哪些不同之处
汽车悬挂是汽车底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承接车身与轮胎连接、调节车辆运行特性的作用,包含车辆运行过程中的舒适性、运动性、稳定性和适度调节性。此外悬挂系统都会包含减震弹簧和阻尼器两个主要构件。减震弹簧的作用是依靠其结构特性产生形变从而缓冲震动,阻尼器的作用是吸收或减缓弹簧因形变而释放的能量。减震弹簧和阻尼器都会经过科学的设计、合理的布局后在既定的工况中协调工作从而保证车辆悬架特性有效的运行。
三、弹簧阻尼分体式减震器
这种分体式减震器在汽车的后悬挂中遇到的比较多,尤其是扭力梁悬挂中最常遇到。分体式设计虽然导致横向空间占比大但可以适当减小弹簧行程,由于车辆后部空间的要求不如前部高所以它很适合后悬挂的布局。且相比一体式多了横向弹性支撑点所以它的横向稳定性和承重性更有优势。由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弹簧和阻尼的调教可以单独进行,所以它的适应范围更广。
虽然是分体式设计,但是它的位置及阻尼、弹簧弹性强度等都有科学的设计,比如:阻尼杠杆比多少、弹簧杠杆比多少、簧上簧下压力比甚至需要考虑轴距、轮距、车重等综合因素对其的影响。分体式减震器用的最多的设计就是阻尼在前(靠近轮子)、减震弹簧在后,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当车辆受到震动时要保证阻尼的行程大于弹簧的行程,从而提高车辆的滤震作用。如果用在后悬挂上它的支撑行和舒适性还是要略好于一体式减震器后悬挂,但对于底盘上来说这都不是绝对。
因此它们最大的区别就是结构区别,而由于结构区别产生的功能、作用区别就是导致其用途差异。但是每个车企对悬挂的调教不同所以它的用途又不是固定的,因此最终依靠的仍是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E. 减震器杠杆比计算
杠杆比(Linkage ratio)是每个避震车架中重要的设计参数,车架的杠杆比的定义是每一单位的避震行程压缩,相对於多少的车架行程。以常见的165mm眼对眼长的后避震器来说,可压缩行程是1.5吋,若车架是4吋行程,则杠杆比应为4/1.5=2.67,代表当后避震器压缩1吋行程时,车架会压缩2.67吋。
同样一支后避震器,车架的杠杆比越高,则要打的气压要越高,或使用的弹簧要越硬,同时车架转点的受力也会越大;反之,同样的车架行程,以越低的杠杆比来设计,阻尼感觉会越明显,但后避震器就得越大支,相对会增加车体重量。在设计车架时得在这些优缺点之间取个平衡点,也由於有这些物理限制,绝大部份车架杠杆比都在2.5-3之间。
F. 如何对前悬架进行拆装与检修
(1)前悬架的结构特点
摩托车前悬架由前轮叉和减震器两部分组成。
①前轮叉。前轮叉有伸缩管式(套筒式)和底部杠杆式两种。
伸缩管式前悬架装置的结构如图7-1所示,主要由上、下连板、转向柱、减震器及油封等组成。伸缩管式前悬架装置又可分为分离式和组合式两种。分离式(有正立型和倒立型)主要指转向柱和减震器套筒是两体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具有集减震、车轮支撑及转向于一体的特征,容易得到高刚度,在国内外摩托车上被广泛应用。组合式(简易倒立型)结构省去了上连板,将下连板和减震器外套筒做成一体,因而制造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小型坐式摩托车,如明星50、木兰50等摩托车。
图7-1 伸缩管式前悬架装置
底部杠杆式前悬架装置主要由前叉组件、左杠杆组合、右杠杆组合、减震器及螺栓等组成。这种结构的前悬架采用一个短连杆把车轮与减震器连接起来。由于杠杆比的关系,前轮一个较大的升程可转变成减震器上一个小的行程,这种结构的横向刚度不容易满足,但落到缓冲装置上的侧向力小,因此动作性好,结构简单,适用于排量为125mL以下的坐式摩托车。
底部杠杆式前悬架装置可分为前杠杆式和后杠杆式两种。前杠杆式前悬架装置又称从动底部连杆式,如图7-2所示。这种悬架结构面对来自前方的冲击,连杆在后方动作,所以动作性能良好,成为坐式车主要采用的悬架装置。由于这种悬架结构在动作时俯冲力大,因而也有安装连杆式防俯冲机构的。
后杠杆式,如图7-3所示。又称引导底部连杆式,其车轮安装在杠杆的前端,制动时,由于制动扭矩的作用,有车位抬起的现象。
表7-1 常见摩托车减震弹簧的自由长度(mm)(续)-1
(7)更换减震器油
更换摩托车前减震器油时,要从车上拆下前减震器总成,拔出上端弹簧挡圈,取出内管和弹簧等零件,然后用专用工具——T形扳手伸进减震器筒内顶住活塞杆,用内六角扳手松开叉管根部螺钉,再换油。
(8)前减震器的装配
为确保行车安全舒适,前减震器必须按以下顺序装配。
①将待装配的所有零件清洗干净,并归类放好。
② 将前叉活塞安装在前叉管上并装好环形挡圈,然后依次将导向套、油封及内挡圈套在前叉管上。
③ 将前叉管插入底筒中,并将导向套和油封装入底筒内用内挡圈定位。
④在前叉管上依次套上弹簧座、下导向套、减震弹簧、上导向套和套盖。
⑤装上并拧紧底筒上的放油螺塞,然后在前叉管顶部螺孔内注入规定量的液压油。注意前叉管不可倒置,且左右减震筒内的液压油油量应相等。
⑥将减震筒穿入下连接板孔内直到推不动为止,然后稍稍拧紧下连接侧面的夹紧螺栓,使减震筒不致下滑。
⑦两减震简装上后,在底筒下部搁一支承物,用力压缩减震弹簧使前叉头部进入上连接板孔内,然后装上并拧紧上连接板螺栓,拧紧力矩为25~35N·m。接着再拧紧下连接板侧面的夹紧螺栓,拧紧力矩为25~35N·m。
⑧依次装上前挡泥板、前轮、里程表软轴及前制动操纵钢索。装好后握住转向把用力往下按几次,看减震器是否上下运动自如。
(9)对前减震器的要求
前减震除可缓冲前轮的震动外,还是前轮转向机构的一部分,因此要求前减震器保持下面各项性能:
①前减震柱必须有较高的直线度,否则会引起前轮跑偏。
② 前减震器柱与前减震筒的配合间隙,在保证滑动的情况下,要尽量小,所以一旦前减震柱上的衬套磨损后,要及时更换。
③ 两个前减震弹簧的弹力必须一致,否则会引起跑偏。
④两个前减震器的减震油必需充加一致,否则会引起两个前减震器减震效果不一致。
⑤前减震器要承受地面的反力,因此要求前减震柱有足够的刚度,在受到冲击时不容易变形。
⑥前减震器充加的减震油容量要合适,若太多则减震器过硬,太少则会使减震器过软,所以一定要严格按工厂规定的规格和容量充加减震油。若没有合适的减震油,则可用锭子油代用(一般减震器用油是专用的液压油)。
⑦前减震器的油封要保证前减震器不漏油,因为往复运行比旋转运动更难密封,所以对油封要求更严格。
⑧前减震器的振动频率为80次/min左右,这样高的振动频率要求前减震弹簧要有良好的耐疲劳性能,不易产生永久变形;为避免产生共振和适合在不同负荷下的需要,最好使用变刚度的弹簧。
⑨由于前减震器在高频率下作往复运动,因此要求前减震柱衬套和减震筒表面要有较高的精度和耐磨性能要求。
G. 关于摩托车减震器原理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为了缓和与衰减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因道路凹凸不平受到的冲击和震动,保证行车的平顺性与舒适性,有利于提高摩托车的使用寿命和操纵的稳定性,摩托车上均设置有减震器装置。本文拟对常见的减震器结构类型、工作原理,以及减震器油的技术要求和如何调配、更换等进行探讨,供广大摩托车用户和车迷朋友们参考。
一、减震器的分类
减震器有许多种类,摩托车中绝大多数采用筒式减震器,只有极少数采用钢板弹簧结构。筒式减震器的型式和品种很多,大体上有以下几种类型:
1、根据安装位置分,有前减震器和后减震器;
2、按结构形式分,有(a)伸缩管式前叉液力减震器(这是目前摩托车中使用最多的前减震器);(b)摇臂式减震器;(c)摇臂杠杆垂直式中心减震器;(d)摇臂杠杆倾斜式中心减震器。
3、按油缸工作位置分,有(a)倒置式减震器(即油缸位置在上方,活塞杆在下方);(b)正置式减震器(油缸位置在下方,活塞杆在上方)。
4、按工作介质分,有(a)弹簧式减震器;(b)弹簧—空气阻尼式减震器(因空气的阻尼力有限,减震效果也不太理想,一般只用于速度不高的轻便摩托车作后减震器);(c)液力阻尼式减震器;(d)油—气组合式前叉减震器。(e)充氮气液压减震器。
5、按衰减力方向分,有(a)单向作用减震器;(b)双向作用减震器。 世界各国摩托车厂家在相互竞争中,对摩托车的前悬挂装置和后悬挂装置的设计,投入较大且十分考究,采用了更为新颖的变直径和变节距的弹性元件,如油压阻尼器、油—气调节装置、负载调节装置、摇臂杠杆式中心减震装置等先进结构。这些新技术的普及,能迅速衰减因车速、负载及多种路况变化所带来的冲击和震动,将振抗自动地调节到最佳的技术状态,极大地改善了摩托车的减震性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摩托车乘骑的适应性、舒适性、平稳性和安全性。
6、按负载调节式分,有(a)弹簧初始压力调节式;(b)气簧式;(c)安装角度调节式。 二、液压阻尼减震器的工作原理
液压式减震器是目前摩托车使用最为普遍的减震器,现简要介绍其工作原理。
1、液压阻尼式后减震器
液压式减震器的结构同吸入式泵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只是液压减震器的钢体上端是封闭的,而阀门上留有小孔。当后轮遇到凸起的路面受到冲击时,缸筒向上移动,活塞在内缸筒里相对往下移动。此时,活塞阀门被冲开向上,内缸筒腔内活塞下侧的油不受任何阻力地流向活塞上侧。同时,这一部分油也通过底部阀门上的小孔流入内、外缸筒之间的油腔内。这样就有效地衰减了凹凸路面对车辆的冲击负荷。而当车轮越过凸起地面往下落时,缸筒也会跟着往下运动,活塞就会相对于缸筒向上移动。当活塞向上移动时,油冲开底部的阀门流向内缸筒,同时内缸筒活塞上侧的油经活塞阀门上的小孔流向下侧。此时当油液流过小孔过程中,会受到很大的阻力,这样就产生了较好的阻尼作用,起到了减震的目的。
2、伸缩管式前叉液力减震器
伸缩式前叉同前轮和车架是连在一起的,它既起到一部分骨架支撑作用,又起到减震器的作用。随着柄管和套管之间的相互伸缩,前叉内的油经设置在隔壁的小孔流动。当柄管压缩时,随着柄管的移动(如图1所示),B室里的油受压后经柄管上的小孔流向C室。同时经自由阀流向A室。油液流动时,受到的阻力衰减了压缩力。当压缩行程快到极限时,柄管末端的锥形油封片就会插上,从而封闭了B室内油的通路。此时,B室油压激剧上升,使其处于被封闭的状态,这样就限制了柄管的行程,有效地防止前叉上的可动零件之间的瞬间机械碰撞。
在柄管伸张(即反弹)时,A室内的油经设在前叉活塞上部(*近活塞环附近)的小孔流向C室。此时,油液流动所受到的阻力衰减了伸张力。当伸张行程快到极限时,反弹弹簧的伸长吸收了振动能量,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油经前叉活塞下部的小孔补充到B室,为下一次的工作做好了准备。三、减震力调节器及防点头装置
1、减震力调节器
根据道路状况和摩托车上负荷的大小,需要对摩托车乘坐的缓冲程度进行调节。减震力调节器主要有凸轮式、螺旋式及气压式和油压式,最常见的是凸轮式。
凸轮式调节器在减震器本体上焊接制动器处装一个波纹阶梯的圆筒凸轮,转动凸轮进行调节。这种结构最简单,且价格低,因而被广泛采用。不过,也有通过拨动手柄来改变凸轮位置进行调节的。
2、防点头装置
防点头(即防俯冲)装置的作用是根据制动力的大小自动减轻制动时俯冲的影响,以及获得舒适的制动感。该机构装在前叉下部。前轮受到冲击及轻微制动时,前叉管内的油沿着(图2所示)中细箭头的方向流动。紧急制动时,利用制动钳的动作制动钳的销(即活塞)介入,从而堵住减震器油的通路,油从活塞上的油路通过孔阀回到内油管(见图2左边,油按放大图的油路流通),孔阀的通道比减震器受冲击动作时的油路小,油的流动受到限制,防俯冲装置使减震器受到压缩时的阻尼增大,俯冲得到有效控制。这时,由于制动力的作用,前面的负荷增加,由于制动钳的作用,俯冲力就和阀的挤压力相平衡,即使在动作中受到路面的冲击,由于正常的油路还通着,也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四、减震器油的性能和选用
由于大多数减震器是通过油的流动阻尼力来吸收冲击和震动能量,并转化为油的热量散发掉。所以,阻尼力与油的粘度有着密切的关联,而油的粘度是随温度变化的。摩托车使用时间的长短,使用时的环境温度等都是不同的。因此,为适应摩托车运行地域的各种气候条件,对减震器油提出了以下技术要求: 1、减震器油不但要具有良好的粘温性能以及较高的粘黏度指数,还应有低的凝固点。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或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减震器油本身温度变化时,其油的粘度变化应很小;
2、在我国境内使用的减震器油,其凝点不得低于—40℃。也就是说,当进入严寒冬季气温下降至0℃~—40℃时,其油液应不失去流动性;
3、减震器油在摩托车所有的使用范围内(包括高速、满负荷以及超载行驶等特殊情况),要尽可能少的汽化损失,即所谓的汽化小性能;
4、当减震器油与空气接触时,必须具有抗氧化稳定性和抗油气混合稳定性,即所谓的良好的工作稳定性能;
5、由于含有杂质的减震器油液会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很快将活塞杆划伤或造成油封刃口残缺,从而导致漏油。所以,减震器油液一定要保持绝对的清洁;
6、减震器油必须具有良好的防锈和抗磨作用。
五、减震器油的选配和使用注意事项
综上所述,减震器油的粘度对减震器的性能影响极大。油过于粘稠,会使发软的减震器变硬;过稀的油,又会使发硬的减震器变软。为了改变减震器的减震性能,可以更换减震器油的牌号,但绝不能随意增减加入的油量。由于我国摩托车石油产品商店和摩托车专卖点及维修市场,目前暂无专用的减震器油出售,只有通过自行调配来解决。现推荐几种减震器油的调配方法,供参考。
1、对于速度不高、负载不大的摩托车(指50ml以下的车辆),可直接选购为L—EOC级,牌号为5W/30的汽油机油;
2、选用混合油配制,通常按以下三种比例进行调配:
a、用22号透平油与变压器油各50%比例混合调配;
b、用40% 的22号透平油和60%的变压器油混合调配; c、用60%的22号透平油与40%的变压器油混合调配。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制定国家标准《GB2357.汽轮机机油》以后,透平油的商品名称被汽轮机油取而代之了。由于汽轮机油具有各种不同的使用性能,根据目前出现的几种汽轮机油来看,粘度等级为32牌号的L—TSA汽轮机油(该油品近似于原《GB2537.汽轮机油》的30号、《SYB1656.透平油》的22号)来代替原22号透平油,最为适宜。
3、换减震器油时,可依序拆下方向把、前轮、当泥板、制动钳,拧松上联板的固定螺钉,方向柱固定螺钉,左右来回转动柄管,慢慢地将柄管等抽出来。对于装有前叉防尘护罩的摩托车,应首先卸下防尘护罩和前叉盖螺栓(前叉盖螺栓有可能在弹簧作用下蹦出来,应加以注意)。如果是空气加压型,则应在松动螺栓前,按压住阀门芯,以排出空气。按序卸下弹簧垫、弹簧导向管、前叉弹簧,移动柄管,倒出前叉内的减震器油(如图3所示)。然后按规定的油量,注入推荐的前叉减震器油,再缓缓抽动柄管二、三次,以排除混入的空气,最后按序装妥即可。现简要介绍部分摩托车的前叉减震器油量(指单只):
本田CB125T车:128±1ml;本田GL145车:159±1ml;五羊本田WH100T车:77±1ml;春兰虎、豹CL125车:130±1ml。
4、为改善减震器的减震性能,可以更换减震器油的牌号,但绝不能随意增减加入的油量,且加入的油量必须做到准确无误。为此,建议使用量杯加注(如图4所示)。如条件不具备,也可借助50ml医用针筒(上面有ml刻度作计量单位)吸取油液后注入。值得指出的是,两只前叉减震筒内的油量一定要保持一致。否则,会给摩托车的正常操纵带来不便,请予特别注意。
5、为尽量避免水分和杂质的浸入,更换减震器油时,应选择气温较高、湿度较低、风沙灰尘较小的晴好天气进行,最好在比较干净的环境下操作。对于使用过的减震器油,不得再使用。减震器油配制好后,需及时使用,不要存放太久,以免减震器油氧化变质而影响其使用性能。(end)
H. 汽车的弹簧和减震器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能否帮忙解答
自汽车被发明一百多年来,舒适性一直备受关注。早期汽车上并没有特别设计的减振装置,坐车屁股疼是常有的事。看看奔驰一号的专利书,减振装置甚至都没被考虑进来。
后来,工程师们在悬架中设计了减振器和弹簧,这二者也逐渐成为汽车悬架结构的重要部件。但至今还是有不少人搞不明白这二者之间到底有啥区别,听起来,弹簧和减振器都应该是减振才对,怎么要分开来说呢?
看似相同实则不同
弹簧种类较多,比如螺旋弹簧,扭杆弹簧,钢板弹簧橡胶弹簧和气体弹簧等,轿车悬挂最长使用的是螺旋弹簧。这里用最普遍的螺旋弹簧为例,讲解一下二者之间的区别。
汽车螺旋弹簧并没有特别神奇之处,也就是比我们小时候玩的弹簧要大些,原理其实大致相同。弹簧是一个储能元件,对于外力作用,能起到缓冲效果。至于弹簧的缓冲,其实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不少篮球鞋底部会采用气垫弹簧设计,以达到缓冲效果。
但缓冲并不能把能量消耗殆尽,因为结构的原因还会将能量完全释放,加上没有支撑,弹簧容易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晃动,很难保证汽车行驶稳定性。因为弹簧的“不靠谱”,我们需要设计一个装置来消耗掉这些能量。
这时候,减振器就派上用场了。减振器的作用简单来说是通过阀门壁与液压油之间的摩擦和液压油分子之间的内摩擦,形成阻尼,把振动能量转换为热能,再由减振器外壁吸收并发散到外界空气中。将振动的能量转换为热能散发,这样力振动就不会传递到车身上,车内乘客就不会感觉车开起来特别颠簸了。
福特公司于1906年把弹簧式减震器运用到了汽车上,1908年第一台液压减震器研制成功,随后40年内摇臂式液压减震器得到普遍使用
虽然弹簧不是消耗能量的主要部件,但它能起到缓冲作用。汽车振动能量往往很大,而且跳动速度很快,如果没有弹簧缓冲,把减振器消耗能量的行程延长,指望减震器在很短的行程内把振动能量都消耗掉,难度就大大提高了。所以弹簧和减振器之间的合作,变得尤为重要了。
弹簧其实作用挺大。例如,簧上质量与簧下质量的比值对于汽车的振动影响较大,此值越大,汽车在通过颠簸路段时的振动越小,反之亦然
根据二者的特点,他们发挥作用的时机也略有不同:在压缩行程时弹簧起主要作用,减振器阻尼力较小,以便充分发挥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缓和冲击;伸张行程时减振器其主要作用,此时弹簧释放弹性势能,减振器阻尼力变大,迅速消耗能量减振。
这二者需要相互协调好,比如减震器太软,车身就会上下跳跃,减震器太硬就会带来太大的阻力,妨碍弹簧正常工作
当然也有不采用减震器+弹簧组合的情况。比如主动式悬架,通常是以一个液压或气压吸筒来代替一组弹簧和减振器。说它是主动式,是因为它能根据路面情况能主动调节悬架的高度和软硬度,从而使汽车在不同情况下都能保持较佳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奔驰新S系Airmatic主动空气悬架系统,可根据具体情况控制空气弹簧的充气量,从而控制软硬
分分合合,到底什么是好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有的汽车上采用的是弹簧和减振器一体式,有的是分离式。不仅如此,即使同一辆汽车上,前悬多采用一体式,后悬多采用分离式。这分分合合的,到底为了什么呢?
上图为迈腾原型车大众帕萨特B6前后悬挂示意图。前一体式、后分离式是最普遍的现象
我们先来聊聊一体式。这种结构的优点比较直观,那就是节约空间,比如麦弗逊式悬架采用的就是一体式结构。麦弗逊式悬架的主要结构是有螺旋弹簧加上减振器,限制弹簧只能在上下方向的振动,并可以用振动器的行程长短及松紧,来设定悬架的软硬及性能。
很多汽车的前悬都会采用麦弗逊式悬架,正是因为这种悬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当然也有些汽车在后悬架上也会采用麦弗逊式悬架,这往往能获得更大的行李箱容积。
既然一体式空间利用率高,为什么后悬很少采用呢?原因有四:
1. 后悬减振器的工作角度一般会大于20度,一体式情况下,不能很好利用弹簧的支撑功能,如果设计不合适还容易脱出;
2. 一体式不利用单独调节弹簧和减振器的杠杆比,协调性较差;
3. 一体式减振器外筒需要承受弹簧载荷,容易疲劳,成本也相对高些;
4. 在装配过程中,一体式的在整车装配中比较麻烦,不容易装配。
为了改善其后排乘客的舒适性,从整车侧倾角刚度分配考虑,前悬刚度会比后悬大些。而调整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调整弹簧、减振器和车轮之间的距离关系。通常来说后轮弹簧应离车轮远些,但减振器离车轮越近,振动衰减越快,消振越好,所以这二者需要一远一近的设定方式。这种分离式结构,虽然会占用一定的空间,但好在后悬部分空间足够。
此外,分体式布局能够方便控制轮胎与弹簧以及减振器之间的杠杆比差异,这样一来,轮胎行程与弹簧及减振器行程差异不大,有助于提高轮胎的反应能力。
当然,我们不能简单的通过悬架减振是一体式还是分离式就对悬架高下立判。比如专为后轮设计的纵臂扭转梁式非立悬架,它的组成构成非常简单:用粗壮的上下摆动式拖臂实现车轮与车身或车架之间的硬性连接,再用液压减震器和螺旋弹簧来实现软性连接,以达到吸震和支撑车身的作用。
而奥迪采用的5连杆后悬架就采用的是一体式减振结构,结构简单,结构紧凑,重量轻,减少悬架系统的占用空间,多连杆的巧妙组合方式,可使后轮形成正前束,降低转向不足的倾向。
总之,减振器和弹簧二者在作用上看似有冲突重叠,其实各有作用,比如弹簧在缓冲、调节舒适性上效用明显,而减振器在过滤振能量上不可小觑,二者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悬架的最大功效。
I. 什么是杠杆比
楼主问的是越野单车避震车架的杠杆比问题吧?
杠杆比(Linkage ratio)是每个避震车架中重要的设计参数,车架的杠杆比的定义是每一单位的避震行程压缩,相对於多少的车架行程。以常见的165mm眼对眼长的后避震器来说,可压缩行程是1.5吋,若车架是4吋行程,则杠杆比应为4/1.5=2.67,代表当后避震器压缩1吋行程时,车架会压缩2.67吋。
同样一支后避震器,车架的杠杆比越高,则要打的气压要越高,或使用的弹簧要越硬,同时车架转点的受力也会越大;反之,同样的车架行程,以越低的杠杆比来设计,阻尼感觉会越明显,但后避震器就得越大支,相对会增加车体重量。在设计车架时得在这些优缺点之间取个平衡点,也由於有这些物理限制,绝大部份车架杠杆比都在2.5-3之间。
然而,车架的杠杆比并非定值,它会随著不同的压缩行程而改变,上面计算到的其实是车架的平均杠杆比。。。
J. 摩托车的倒置减震有什么好处与正置有何区别一般什么样的车用倒置减震
摩托车的倒置减震的减震效果更好,不伤弹簧,配置更加高级。
两个减震最区别是
外形来看:一个正着,一个反着。作用完全一样。不一样的就是,正置减震,摔车容易伤弹簧,倒置的因为弹簧或者油压在上面,不会伤。所以贵的减震器往往倒置,正置减震的油缸在避震器下方,倒置减震的油缸在避震器上方。油缸的质量占避震器质量很大的一部分。冲击力的大小和轮胎及相连部件的质量相关,由于倒置减震油缸位于避震器上方,避震器下端的质量相对较小,因此减震效果要优于正置减震。
摩托车减震器知识
为了缓和与衰减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因道路凹凸不平受到的冲击和震动,保证行车的平顺性与舒适性,有利于提高摩托车的使用寿命和操纵的稳定性,摩托车上均设置有减震器装置。本文拟对常见的减震器结构类型、工作原理,以及减震器油的技术要求和如何调配、更换等进行探讨,供广大摩托车用户和车迷朋友们参考。
减震器的分类
减震器有许多种类,摩托车中绝大多数采用筒式减震器,只有极少数采用钢板弹簧结构。筒式减震器的型式和品种很多,大体上有以下几种类型:
1、根据安装位置分,有前减震器和后减震器;
2、按结构形式分,有(a)伸缩管式前置液力减震器;(b)摇臂式减震器;(c)摇臂杠杆垂直式中心减震器;(d)摇臂杠杆倾斜式中心减震器。
3、按油缸工作位置分,有(a)倒置式减震器;(b)正置式减震器。
4、按工作介质分,有(a)弹簧式减震器;(b)弹簧—空气阻尼式减震器;(c)液力阻尼式减震器;(d)油—气组合式前置减震器;(e)充氮气液压减震器。
5、按衰减力方向分,有(a)单向作用减震器;(b)双向作用减震器。
6、按负载调节式分,有(a)弹簧初始压力调节式;(b)气簧式;(c)安装角度调节式。
减震器油的性能
由于大多数减震器是通过油的流动阻尼力来吸收冲击和震动能量,并转化为油的热量散发掉。所以,阻尼力与油的粘度有着密切的关联,而油的粘度是随温度变化的。摩托车使用时间的长短,使用时的环境温度等都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