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水资源保护经济杠杆

水资源保护经济杠杆

发布时间:2022-04-13 22:27:24

㈠ 保护水资源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意义:

1、减轻不可或缺的资源面临沉重超采压力

生命起源于水、人类择水而居,水资源一直都是人类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无论是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还是国防建设、生态建设,都需要充足、优质的淡水水源。

2、改变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水资源短缺国家现状

我国约五分之一的总供水量、三分之一的城市供水来源是地下水。在华北、西北广袤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往往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供水水源。

3、解决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出现了地下水过度开采的问题

我国已有超过50个城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且主要集中在人口相对密集的中东部地区。同时,上述问题也会直接威胁国家水安全,使得这些高度依赖地下水的地区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形势。

目的: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维护水安全。

(1)水资源保护经济杠杆扩展阅读:

遏制水污染带来的健康危害也十分重要。

生态系统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地下水不仅仅是重要的水资源,也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中的关键要素,对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㈡ 保护水资源的知识有哪些

水是地球生物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水资源是维系地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保护水资源是人类最伟大、最神圣的天职。

1、保护水资源,首先要全社会动员起来,改变传统的用水观念。要使大家认识到水是宝贵的,每冲一次马桶所用的水,相当于有的发展中国家人均日用水量;夏天冲个凉水澡,使用的水相当于缺水国家几十个人的日用水量;这绝不是耸人听闻,而是联合国有关机构多年调查得出的结果。

因此,要在全社会呼吁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充分循环利用水。要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国家启动“引黄工程”、“南水北调”等水资源利用课题,目的是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人们一定要建立起水资源危机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我们自觉的行为准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水资源警示教育。

2、其次,必须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水资源的开发包括地表水资源开发和地下水资源开发。

水在开采地下水的时候,由于各含水层的水质差异较大,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对揭露和穿透水层的勘探工程,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做好分层止水和封孔工作,有效防止水资源污染,保证水体自身持续发展。

现代水利工程,如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养殖供水等在发挥一种或多种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工程所在地、上下游、河口乃至整个流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可能造成一定范围内水资源破坏。

另外,一些采矿行业对水资源的破坏不容忽视,如煤炭开采中每采一吨煤要排漏0.88立方米水,按某省年采煤3亿吨计算,每年仅因采煤损失地下水资源高达2.64亿立方米,并对地下水体地质构造造成极大的破坏。又如,无限度的乱砍乱伐,造成植被严重破坏,对水土保湿及水资源的地表埋藏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有效节水的关键在于利用“中水”,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另外,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由于水管理不到位,很多地方有长流水现象发生,而有些地方会“捧碗祈天”,因此,必须安装有效的水计量装置,执行多用水多计费的原则,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城市用水定额管理是国际上通行的办法,它是在科学核定用水量的前提下,坚持分类对待的原则,市民生活用水、工商企业用水、机关事业团体用水实行不同的水价,定额内平价,超额部分适当加价,以培养公民节约用水的习惯。在节约用水资源的同时应避免无效浪费。

北方的冬季,水管很容易冻裂,造成严重的漏水,应特别注意预防和检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了缓解水资源紧张的情况,除了大力抓好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工作外,跨流域调水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城市的必然选择,跨流域调水必然带来水资源供需关系的变化,所以水权交易必在实行。

由于我国一直实行“福利水”制度,水没有被当作一种经济商品对待,所以,在水资源的配制上,市场机制通常被管制方法所替代,当前应当转变观念,认识到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商品属性,遵循自然规律和价值规律,确实把水作为一种商品,合理应用市场机制配置水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4、进行水资源污染防治,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水体污染包括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两部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工业垃圾、工业废气、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都能通过不同渗透方式造成水资源的污染。

长期以来,由于工业生产污水直接外排而引起的环境事件屡见不鲜,它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坏影响,因此,应当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有效防治。

在城市可采取集中污水处理的途径;工业企业必须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生产污水据其性质不同采用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总之,我们必须坚决执行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必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促进企业污水治理工作开展,最终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5、同时,改革的用水制度,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大治理污染和环境保护力度,也是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有效途径。应当加大改革力度,打破行业垄断,健全组织机构,统一管理,在全国建立起一个自下而上的水督察体系。

进一步改革水价,实行季节性水价,在水资源短缺地区征收比较高的消费税以限制用水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对环境保护和降低成本有益,才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水务市场,从而优化配置水资源,也是保护利用水资源的重要内容。多年来由于“水”带有浓重的社会福利色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水的价值和价格的背离,严重制约了水行业的发展,水资源因此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这种情况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应当得到转变。

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㈢ 保护水资源内容有哪些

保护水资源内容如下:

1、保护水资源,首先要全社会动员起来,改变传统的用水观念。要在全社会呼吁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充分循环利用水。

2、要树立惜水意识,建立起水资源危机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我们自觉的行为准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水资源警示教育。

3、必须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

4、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另外,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5、必须坚决执行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必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促进企业污水治理工作开展,最终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㈣ 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一、积极推进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益。
1、是严格用水管理。依法推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对建设项目取水、用水实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强化取水许可审批,从源头上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分水方案,在黄河流域实行了取水总量控制。全国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了用水定额,实行计划用水。
2、是加强农业节水。1998年以来,各级财政投入资金200多亿元,社会和农民投入600多亿元,重点开展灌区节水改造,发展节水农业。全国建设6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和1000多个节水示范项目,节水灌溉面积已达到3.2亿亩,形成300多亿立方米的年节水能力,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400多亿公斤。建立了近300个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在近3亿亩农田中推广非工程节水技术措施。全国农田灌溉面积亩均用水量从1993年的529立方米降至2003年的430立方米。
3、是推进工业和城市节水。出台了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有关政策,原国家经贸委、水利部等六部委于2000年10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工业节水的目标和具体政策措施。先后发布了两批《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技术、设备(产品)目录》,禁止引进高耗水、高污染工业项目,鼓励发展节水高效、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1998年的55%提高到2002年的62%。全国各城市加快了城镇供水管网改造,积极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开展了各类节水示范区建设,城市年节水量约38亿立方米。
4、是深化水价改革。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联合颁布了《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完善了水价的形成机制和管理手段。2003年全国水利工程供水价格达到每立方米3.3分,比1991年提高2.3倍,促进了节约用水,供水成本得到一定补偿。城市供水初步实现由福利型向商品型转变。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征水资源费,60多个城市实行阶梯式水价,300多个城市开征污水处理费。
5、是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水利部在甘肃张掖、四川绵阳、辽宁大连、陕西西安开展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开展了94个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张掖市通过积极探索,形成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以水定产(地)、配水到户、公众参与、水量交易、水票流转、城乡一体”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运行机制和体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广各项节水技术,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度削减了用水量,完成了黑河分水任务,实现了当地经济增长和促进下游生态修复的双赢。


二、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力度,修复生态环境。
1、是加强水污染防治。“九五”以来,国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清洁生产,淘汰关闭浪费水资源、污染水环境的小企业,仅淮河流域1994年以来就先后关停了近5000家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和生产线。组织开展了“三河三湖”、三峡库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及东线工程沿线、北京市、环渤海等重点流域、区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全国共设置了760多个监测断面,组成了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网,建成了117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在重点流域、敏感水域初步建立了环境应急体系,提高了对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应变能力。到2003年底,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安排的工程项目已完成32%,全国污水处理总能力达到6626万立方米/日,城镇污水处理率为42.3%。在经济快速增长、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重点流域水质急剧恶化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2、是强化水资源保护。全国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按《水法》规定批准实施了水功能区管理制度,七大流域和部分省份按照水功能区定期公布水资源质量状况报告。核定了三峡库区、黄河干流、淮河流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及中线水源区等水域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完成了全国入河排污口普查,加强了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组织淮河等流域水污染联防,开展淮河水质监测预报、闸坝防污调度等工作。
3、是采取积极措施,修复生态环境。从1999年起,对黄河流域实施水资源统一调度,在连续5年来水偏枯的情况下,实现干流不断流。国务院批复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这两个规划实施以来取得显著成效。黑河连续几年向下游输水,干涸多年的终端湖泊东居延海出现了36平方公里的水面。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断流20多年的下游河道,从2001年起恢复过流,尾闾台特玛湖水域面积最大达200多平方公里,两岸大片胡杨林复苏,两大沙漠中间的绿色走廊重现生机。实施引江(长江)济太(太湖)工程,缓解了太湖流域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趋势。组织实施了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扎龙湿地补水、引察(察尔森水库)济向(向海湿地)、引岳(岳城水库)济淀(白洋淀)等水资源调配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组织开展了全国牧区水利、小水电代燃料、黄土高原淤地坝等工程建设,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启动了全国地下水保护行动计划,强化了对地下水的保护和超采区的治理。济南市停涌多年的趵突泉实现复涌。苏锡常等超采区实现全面禁采,地下水位开始止降回升,地面沉降速率显著降低。


三、优化配置水资源,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是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00年,国家启动了全国农村饮水解困项目。5年来,中央安排国债资金98亿元,地方各级政府配套和农民自筹资金90多亿元,累计解决了57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提前完成“十五”计划中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的任务。人民群众把这项工程称为“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2、是加强了水资源配置和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国务院批准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国家“十五”计划重点水资源配置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完成了甘肃引大入秦、青海黑泉水库、四川大桥水库、宁夏扶贫扬黄等一大批西部地区重点水利工程,新增供水能力500亿立方米。全国年供水能力达到近6000亿立方米。1998年以来,加强了以大江大河堤防为重点的防洪体系建设,长江干堤加固基本实现预定目标,全面加快了淮河灾后重建工作和治淮骨干工程建设,黄河和其他大江大河大湖重要堤防、重点海堤、清淤疏浚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已基本完成了第一批1191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
3、是加强流域、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依据《水法》,进一步明确了流域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和行政职能。各地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深化水管理体制改革,北京、上海、黑龙江、海南实现了涉水事务的统一管理。先后9次实施引黄济津,2次实施从山西、河北向北京集中输水等应急措施,保障了连续5年干旱的京、津地区供水安全。针对近年来干旱缺水的严峻形势,各地加强了水资源统一调配和抗旱工作,保证了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正常用水,维护了社会稳定。
4、是加大了非传统水源开发利用力度。2003年全国工业循环冷却海水利用量达330亿立方米,海水淡化年产量1130万立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回用量每年达6亿立方米。北方和西北缺水地区普遍加强了雨水集蓄利用。按照人水和谐的理念,积极探索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的转变,通过完善防洪和抗旱调度方案,科学调度,运用河道、洼淀蓄滞洪水,开发利用洪水资源,回灌地下水。

拓展资料:

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约3亿人极度缺水。更可怕的是,预计到2025年,世界上缺水人口将增长一倍,40个国家和地区将面临淡水匮乏。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虽然我国也是水资源大国,但人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保护水资源网络

㈤ 中国对保护水资源实施的政策

目前看来,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一个经济体系而言,就是被西方学者称之为“新经济”,也就是“知识经济”的新现象,正如江总书记所说“知识经济已见端倪”。这个现象很值得研究。什么是知识经济呢?目前知识经济以生态与信息为基础,现代科学技术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核心,有资源配置的优化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化的两个驱动轮,以注入高新技术和改变粗放生产方式为积极的生产方式的工业现代化形成前进动力体系。以这个体系为主轴,把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推向可持续发展。从水利来看,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最主要的是转变思想,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优化配置主要是解决防洪、水资源供需平衡和水生态与环境保护三大问题,或者说“水多、水少和水脏”问题。按照汪部长提出的水利现代化的五个目标,其主要政策手段是一保、二节、三管、四调、五科技。通过上述手段,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保,就是保护水资源。

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就是直接保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于湖泊和水库等供水水源地保护必须认识到其迫切性,如不采取措施,现在多污染一天,本底污染就多累积一分,将来产生二次污染,贻害子孙,后患无穷。北京附近的官厅水库就有这种趋势。欧盟国家在莱茵河的累积污染,以其财力和技术在今天治理都是大难题。我们一定要借前车之鉴,未雨绸缪。分段保护水资源首先是水污染治理要达到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污染。水利部门首先要根据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地制定江河湖库水体的纳污总量;根据技术现状划分水功能区;根据水量和污染变化,进行应用系统分析,设置取水口和排污口。同时,污染治理要尽量采用高技术,不能把污染治理变成污染转移。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对保护水资源的要求,是“把污染挡在上游”,以少污染和少耗水的原则改变经济结构和产业经构,耗水少了,污染自然也少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坚决关停并转污水排放不达标的企业。

通过实际调查,目前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往往越是污染大户,就越是利税大户而受到地方保护。国际经验证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2000美元的水平时,正是高污染、高耗水产业兴起的阶段。我国马上就要进入这一阶段,这正是污染趋势难以控制的根本原因。建议在国家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中,科学地把污染列为负国民生产总值加以制约,规范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在目前阶段,先进社会生产力对水资源保护的另一个要求是加大投资力度,把破坏水资源的“五小”企业劳动力转移到水生态与环境保护建设上来,一增一减,保护水资源。例如,把乱采乱挖的小矿业劳动力转移到植树种草、建设森林系统上来。

二节,就是节约水资源。

是否节约水资源不仅影响当代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下一代。超采地下水就是喝“子孙水”。目前我国北方地下水普遍超采,仅河北省在1984~1997年间就累计超采地下水483多亿m3,相当于近5年的规定开采量,已经造成地面沉降、破坏生态等严重影响。

某些落后的传统产业,在工业革命以后以最大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和获取最大经济利润为目的,这是完全不符合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这是西方工业化走过的弯路,我们绝对不能重蹈覆辙,必须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城市、节水社会。我国有些产业的万元产值是西方发达国家的10~20倍,农业灌溉系统中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只有0.4,这种现象必须改变。要建立节水的民族文化,以节约水为荣、浪费水为耻,绝不能以人均耗水量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准,要建立新的价值观。

同时,我们还要大力发展高科技节水技术,尽可能多投入智力资源,通过智力资源的投入尽可能以富有资源来替代短缺的水资源,例如新建筑材料,不论在建材制造,还是在土建施工中都可以大大节约水资源。

三管,就是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城市水务管理体制。

管理的现代化是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对稀缺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同程度地失控,正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最大误区之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加强对水资源的宏观调控。决策与管理的正确与否是能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关键。决策的失误是对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最大违背;管理的失误是对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最大漠视。

统一管理的科学基础就是以流域为系统进行与生产力发展密切配合的应用系统分析,变供水管理为需水管理,以供定需,要以保证人民生活需求和粮食安全为前提,以维护生态平衡为基础,以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污染量为两个最重要的指标,逐步建立省际的、地区的和产业的分水方案,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同时要辅以取水口的科学设置和取水量的科学检测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手段。

城市化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之一,城市的水资源问题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城市人口众多,水资源日趋短缺;城市地域狭小,水生态自然不平衡。如果不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水务管理体制,不形成水源地、供水、用水、排水、治污和污水处理回用的系统管理,水资源供需平衡、污染、水生态与环境恶化、地面沉降等一系列问题都无法解决,必然成为城市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瓶颈。

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手段除了体制和行政的以外,还有经济手段,这就是水价。必须转变水是廉价的、可以任意挥霍的自然资源的观念,建立水资源短缺的忧患意识,认识到目前条件下清洁的饮用水的供应像食品一样,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水价提高以后,要兼顾水资源保护、供水企业、节水投入和污水治理等各方面的利益,使水价提高真正对保护水资源起促进作用。必须以水价为经济杠杆,保证耗水少、污染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先进社会生产力的水资源可持续供应,实现优化配置。

四调,就是在加强保护、厉行节约和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对人均水资源量低于国际公认下限和自然水生态不平衡的地区实行区域间调水。

从水资源相对富裕的南方向水资源短缺的北方调水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调水必须符合先进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要充分论证,科学选比,以现代科学知识和高技术为基础全面考虑全球气候变迁,调出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调入地区对水价的承受能力,调出调入地区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和调水沿途保护等一系列问题。

小范围调水也可以考虑虚拟调水,借鉴调粮等先进科学管理方法。

五科技� 就是以工程为依托,加大科技投入。

在以上四方面的工作中都要以工程为依托。保护水资源,要建立水源地如水库保护工程,还要建立过去没有的水源净化和污水处理工程;节约用水要大力开发节水技术,实施节水工程;管理更需要兴建水库输水渠、排水道等一系列工程以实现管理目标;调水本身就是个巨大的工程。说资源优化配置绝不是说不要工程,而是说兴建工程要以资源优化配置的思想为指导。要自始至终加大现代知识投入,全面科技创新。尽管水利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难以实现全行业高技术产业化,但必须高度重视先进社会生产力的这一发展要求。当受控热核聚变能源和太阳能廉价商用以后,以富有水资源——海水大规模替代稀缺水资源——淡水就有了可行的前提。目前,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中,在有条件的地区,如北京和上海的周边地区,建立实时监测、决策支持和反馈控制的高技术管理系统是完全可能的,从而使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同时,土壤水、环境用水、生态用水、人工生态系统建设和森林系统对水资源涵蓄的影响等许多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我们有信心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群策群力通过一保、二节、三管、四调,首先保证饮水和防洪安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优化水资源的配置,保证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尤其是城市用水,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保证环境与生态用水,保护水环境与生态,为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创造优美的生态条件。

“三个代表”是时代的产物。世纪之交,我们处在一个从文艺复兴开始萌芽的工业经济发展到顶峰,正向“新经济”—— 知识经济转化的时代。文艺复兴倡导了三个思想转变。在生产力方面,文艺复兴倡导从人类有限的认识能力和有限的创造能力向人类无限的认识能力和无限的创造能力转变,反映到西方工业经济上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和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利润;而今天“三个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知识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文化方面,文艺复兴倡导从关注来世向关注现实转变,反映到西方工业经济上就是金钱至上;而今天“三个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人、自然和科学技术协调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公众利益方面,文艺复兴倡导人类生活平等,才能和品德是区分人类的标准,反映到西方工业经济上就是社会财富迅速增加,贫富悬殊和环境与生态日趋恶化;而今天“三个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反对贫富悬殊,实现地区均衡,代际均衡的人、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

㈥ 保护水资源的资料

从宇宙来看,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其72%的面积覆盖水。但实际上,地球上97.5%的水是咸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灌溉,也很难在工业应用,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水少得可怜,仅有2.5%的淡水。

而在淡水中,将近70%冻结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盖中,其余的大部分是土壤中的水分或是深层地下水,难以供人类开采使用。江河、湖泊、水库及浅层地下水等来源的水较易于开采供人类直接使用,但其数量不足世界淡水的1%,约占地球上全部水的0.007%。

全球每年水资源降落在大陆上的降水量约为110万亿立方米,扣除大气蒸发和被植物吸收的水量,世界上江河径流量约为42.7万亿立方米,按世界人均计算,每人每年可获得的平均水量为7300立方米。由于世界人口不断增加,这一平均数比较1970年下降了37%。

80年代后期全球淡水实际利用的数量大约每年3000.0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总量的1~3%,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也以亿合计数增长。

随着科学事业的逐渐发展,厂房高楼的逐渐增多,水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人类的破坏,原来的那个蔚蓝色的“水晶球”已经不再明澈,不再蔚蓝了,即将干枯。

地球上可被利用的水并没有人类想象的那么多,如果说将地球的水比作一大桶水的话,那么能用的也只有一勺水,而这一勺水中的四分之一或更多已经被污染;如果再让它们继续遭到人类的摧残,早晚有一天,它会消失在茫茫的宇宙中。


(6)水资源保护经济杠杆扩展阅读

中国水污染问题形势严峻

我国就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海河、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和珠江7大江河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万里海疆形势也不容乐观,赤潮年年如期而至。在美丽的渤海湾,浊流迸溅,海面上漂浮的油污像一柄黑色火炬要烧毁海洋里的生命。

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除了缺水,水污染问题也较突出。根据2001年对我国七大水系断面监测,达到三类水质可以进入自来水厂的最低要求的仅占29。5%,而劣五类水质却高达44%。

另外,我国浅层地下水资源污染比较普遍,全国浅层地下水大约有50%的地区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约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

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而我国一些地区长期透支地下水,导致出现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最终形成区域地下水位的降落漏斗。

全国已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面积达15万平方千米,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 我国也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

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

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利部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

在充分考虑节水情况下,预计用水总量为7000亿至8000亿立方米,要求供水能力比增长1300亿至2300亿立方米,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

㈦ 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经济措施

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经济措施,就是用经济手段和经济杠杆促进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把水资源管理纳入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1)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在制订经济发展计划时,要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尤其是要合理调配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2)合理调整地下水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扭转过量开采地下水的现象,搞好水土保持,涵养水源,节约用水,改善水质,保护环境。

(3)把水资源管理纳入经济管理体制,生产建设必须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做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同时应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不能只管生产发展,不管环境;不能见考虑眼前直接的经济效果,不顾及对社会和生态的影响;不能只考虑本部门、本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必须从社会整体出发,衡量其经济效益。总之生产建设和社会发展必须考虑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4)加强水资源经济管理模型的研究,建立可供实际操作调度的水资源管理模型和信息联作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预警系统,逐步建立健全地下水资源管理信息技术平台和网络,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以便有效地进行地下水资源管理。

2.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地下水资源管理

(1)依法征收水费、水资源费和排污费。由于水资源具有商品性,依法征费,可调动用水单位保护水资源的积极性,加快水环境污染治理的步伐,还能节约水资源,使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率。

(2)把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用水单位领导和职工的经济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做到节约用水有奖,浪费水受罚。谁破坏或污染水资源,谁就必须承担治理和赔偿损害的经济责任,就必须支付罚款和赔偿。

(3)在有条件的地方对用水可实行“浮动价格、阶梯价格”。枯水高价,丰水低价,超计划用水加价,分质供水,按质论价,努力做到“以水养水”,使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率和最大功能。国内外经验表明,水价提高10%,用水量下降5%。

地下水资源管理涉及诸多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属于地质科学的研究范围,还与工程、社会、经济、环境、法律等科学有关,因而需要多学科及各行业共同研究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小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掌握以下重点内容:①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主要掌握水源地的选择,取水构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取水建筑物的合理布局(平向布局、垂向布局、井数与井距确定),管井的结构设计、洗井方法与管井腐蚀、堵塞和结垢的防治等;②地下水资源保护: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质恶化,地下水资源保护的技术措施合理开发利用、开发利用地下水库、人工补给加强水质防护、建立水源地卫生防护带等;③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主要为法律及行政组织管理,技术措施,经济措施等。

复习思考题

1.选择和确定水源地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试述取水建筑物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3.在地下水径流条件良好的地区,如何布置开采井?在地下水径流滞缓的地区,开采井如何布置?

4.何谓“过滤器的合理长度”?

5.如何确定集中式供水井的井数和井距?

6.如何确定分散式农田灌溉供水井的井数和井距?

7.试述含水层允许开采模数的概念?

8.供水井对井身结构有什么要求?如何确定井径?

9.如何选择供水井的过滤器?

10.成井工艺有哪些?

11.洗井方法有几种,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12.试述机械洗井法的种类及原理?

13.化学洗井法有哪些?试述多磷酸钠盐洗井、液态CO2洗井、盐酸洗井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14.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实质和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如何防治?

15.地面沉降的发生机理是什么?

16.什么叫水质恶化,有什么特征及危害?发生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

17.地下水资源保护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18.什么叫地下水库?有几种类型?建造条件是什么?

19.什么是地下水人工补给?试述进行地下水人工补给的基本条件和方法?对水源水质有什么要求?

20.为什么要设立水源地卫生防护带?一般设立哪几个防护带?

21.用水力措施防止海水入侵主要有哪些方法?

22.地下水资源管理措施有哪些?

23.如何进行地下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合理调度?

24.试述节水工作的重要意义?

25.试述地下水监测的内容和要求?

26.河南省某井灌区,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允许开采量能满足计划开采量的要求。一般,该区水位降5m时,单井出水量(Q)为50m3/h,农作物灌溉一次一般需10天,每天抽水时间(t)为16小时,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η)为0.90,灌水定额一般为40m3/亩·次,试问:水井按正方网状布置或按等边三角形排列,其井间距离(D)应分别为多大。(参考答案:水井按正方网状布置和按等边三角形排列时,其井间距分别为346.5m和372.3m)。

㈧ 保护水环境我们应该选择什么

保护水环境我们应该选择使用无磷洗衣粉。

因为加了磷的洗衣粉,洗了衣服之后的水如果流进池塘,湖泊,河流等地方,会造成里面的水草之类的水生藻类的快速生长。

无磷洗衣粉是通过4A沸石等不含磷的物质作助洗剂,减少了含磷污水的排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维持。因此,我国已在一些水系较多的地区开始禁磷,同时提倡使用无磷、低磷的洗衣粉。

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如下:

1、首先要全社会动员起来,改变传统的用水观念。要在全社会呼吁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充分循环利用水。要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

2、其次必须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水资源的开发包括地表水资源开发和地下水资源开发。

3、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有效节水的关键在于利用“中水”,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另外,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4、进行水资源污染防治,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在城市可采取集中污水处理的途径;工业企业必须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生产污水据其性质不同采用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

㈨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世界水资源现状
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2.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约0.007%的水可为人类直接利用,而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其次,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而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又有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等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约3亿人极度缺水。更可怕的是,预计到2025年,世界上将会有30亿人面临缺水,40个国家和地区淡水严重不足。
[编辑本段]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 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中国水资源总量并不算多,排在世界第6位,而人均占有量更少,2240立方米,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的国家中排在第88位。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也很不平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
[编辑本段]怎样节约水资源
面临这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我们是该做些什么了:
1、要有惜水意识,只有意识到“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才能时时处处注意节水。
2、养成好习惯,比如说关上滴水的龙头等等。
3、使用节水器具,
4、查漏塞流, 就生产而言,特别对一些高消耗水的行业,我们要围绕如何优化水系统的运行,如何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如何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等作为节水工作的重点,积极组织技术攻关,提高水的综合利用率;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制度,对产品水消耗实行定额管理,并作为一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考核,减少浪费现象。
许多人把地球想象为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其71%的表面积覆盖水。其实,地球上97.5%的水是咸水,只有2.5%是淡水。而在淡水中,将近70%冻结在南极和格陵兰水污染资料的冰盖中,其余的大部分是土壤中的水分或是深层地下水,难以开采供人类使用。江河、湖泊、水库及浅层地下水等来源的水较易于开采供人类直接使用,但其数量不足世界淡水的1%,约占地球上全部水的0.007%。全球每年水资料降落在大陆上的降水量约为110万亿立方米,扣除大气蒸发和被植物吸收的水量,世界上江河径流量约为42.7万亿立方米,按1995年的世界人口计算,每人每年可获得的平均水量为7300立方米。由于世界人口不断增加,这一平均数已较1970年下降了37%。
[编辑本段]中国水污染问题
如果还不珍惜,最后一滴水将与血液等价(大自然的悲愤呼喊)
海河、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和珠江7大江河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万里海疆形势也不容乐观,赤潮年年如期而至。在美丽的渤海湾,浊流迸溅,海面上漂浮的油污像一柄黑色火炬要烧毁海洋里的生命。
随着科学事业的逐渐发展,厂房高楼的逐渐增多,水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人类的破坏,原来的那个蔚蓝色的“水晶球”已经不再明澈,不再蔚蓝了,即将干枯。
虽然地球71%表面覆盖的是水,但是其实淡水资源只占了地球总水量的2%左右,而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只占地球上总水量的十万分之三,占淡水总蓄量的0。34%。由此可见,地球上可被利用的水并没有人类想象的那么多,如果让它们继续遭到人类的摧残,早晚有一天,它会消失的。
首先,要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长期以来,大多数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使用中挥霍浪费,不知道自觉珍惜。其实,地球上水资源并不是用之不尽的,尤其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并不丰富,地区分布也不均匀,而且年内变化莫测,年际差别很大,再加上污染严重,造成水资源更加紧缺的状况,黄河水多处多次断流就是生动体现。国家启动“引黄工程”、“南水北调”等水资源利用课题,目的是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但更应引起我们深思:黄河水枯竭时到哪里“引黄”?南方水污染了如何“北调”?所以说,人们一定要建立起水资源危机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我们自觉的行为准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水资源警示教育。
其次,必须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水资源的开发包括地表水资源开发和地下水资源开发。水在开采地下水的时候,由于各含水层的水质差异较大,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对揭露和穿透水层的勘探工程,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做好分层止水和封孔工作,有效防止水资源污染,保证水体自身持续发展。
现代水利工程,如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养殖供水等在发挥一种或多种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工程所在地、上下游、河口乃至整个流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可能造成一定范围内水资源破坏。另外,一些采矿行业对水资源的破坏不容忽视,如煤炭开采中每采一吨煤要排漏0.88立方米水,按我省年采煤3亿吨计算,每年仅因采煤损失地下水资源高达2.5亿立方米,并对地下水体地质构造造成极大的破坏。又如,无限度的乱砍乱伐,造成植被严重破坏,对水土保湿及水资源的地表埋藏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有效节水的关键在于利用“中水”,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另外,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由于水管理不到位,很多地方有长流水现象发生,而有些地方会“捧碗祈天”,因此,必须安装有效的水计量装置,执行多用水多计费的原则,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城市用水定额管理是国际上通行的办法,它是在科学核定用水量的前提下,坚持分类对待的原则,市民生活用水、工商企业用水、机关事业团体用水实行不同的水价,定额内平价,超额部分适当加价,以培养公民节约用水的习惯。
在节约用水资源的同时应避免无效浪费。北方的冬季,水管很容易冻裂,造成严重的漏水,应特别注意预防和检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了缓解水资源紧张的情况,除了大力抓好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工作外,跨流域调水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城市的必然选择,跨流域调水必然带来水资源供需关系的变化,所以水权交易必在实行;由于我国一直实行“福利水”制度,水没有被当作一种经济商品对待,所以,在水资源的配制上,市场机制通常被管制方法所替代,当前应当转变观念,认识到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商品属性,遵循自然规律和价值规律,确实把水作为一种商品,合理应用市场机制配置水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第四、进行水资源污染防治,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水体污染包括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两部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工业垃圾、工业废气、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都能通过不同渗透方式造成水资源的污染,长期以来,由于工业生产污水直接外排而引起的环境事件屡见不鲜,它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坏影响,因此,应当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有效防治。在城市可采取集中污水处理的途径;工业企业必须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生产污水据其性质不同采用相应的污水处理措施。总之,我们必须坚决执行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必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促进企业污水治理工作开展,最终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
水是地球生物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水资源是维系地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保护水资源是人类最伟大、最神圣的天职。
据统计,全国660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三分之二的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全国城市年缺水量为60亿立方米左右,其中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0个。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除了缺水,水污染问题也较突出。根据2001年对我国七大水系断面监测,达到三类水质可以进入自来水厂的最低要求的仅占29。5%,而劣五类水质却高达44%;另外,我国浅层地下水资源污染比较普遍,全国浅层地下水大约有50%的地区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约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而我国一些地区长期透支地下水,导致出现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最终形成区域地下水位的降落漏斗。目前全国已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面积达15万平方千米,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
1、大力发展绿化,增加森林面积涵养水源。森林有涵养水源、减少无效蒸发及调节小气候的作用,具有节流意义。林区和林区边缘有可能增加降水量,具有开源意义。
2、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在同一空间是有综合利用的特点。水库可以蓄洪,也可以养殖水生动植物,大的水面可以通航,有些水体还可开辟旅游。水力发电用过的水,可以用于灌溉。渠系和田间渗漏的水,可以地下抽出利用,从地下抽出的水,还可以灌区下游重复抽出,重复利用。新疆是干旱地区,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设法提高河流引水率,要排好上下游用水关系,等于开辟水源。
3、调水工程。由于地理、气候特点,地区间水的分配并不平衡。利用自然因素及人工改造,把丰水区的水调至缺水区,是解决水源不足,开辟新的经济区的有效手段。
4、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被污染,使本来可以利用的水变为不能利用的水,实际上等于减少了水资源。目前世界上已有40%的河流发生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有上升的趋势。
5、城市开发利用污水资源,发展中水处理,污水回用技术。城市中部分工业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优质杂排水经处理净化后,可以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做为非饮用水使用在绿化、卫生用水等方面。
6、发展和推广节水器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便器水箱近4000万套和大量的其它卫生器具,每年因马桶水箱漏水损失水量上亿立方米。
7、强化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法制建设和宣传工作,增强全民的节水意识,使人们自觉认识到水是珍贵的资源,摈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陈腐观念,一个珍惜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的良好社会风尚开始形成。
保护水资源,首先要全社会动员起来,改变传统的用水观念。要使大家认识到水是宝贵的,每冲一次马桶所用的水,相当于有的发展中国家人均日用水量;夏天冲个凉水澡,使用的水相当于缺水国家几十个人的日用水量;水龙头没有拧紧,一个晚上流失的水则相当于非洲或亚洲缺水地区一个村庄的居民日饮用水总量 这绝不是耸人听闻,而是联合国有关机构多年调查得出的结果。因此,要在全社会呼吁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充分利用循环水。
改革目前的用水制度,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大治理污染和环境保护力度,是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有效途径。目前,应当加大改革力度,打破行业垄断,健全组织机构,统一管理,在全国建立起一个自下而上的水督察体系。进一步改革水价,实行季节性水价,在水资源短缺地区征收比较高的消费税以限制用水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对环境保护和降低成本有益,才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水务市场,从而优化配置水资源,也是保护利用水资源的重要内容。21世纪被称为水的世纪。中国水务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预测,中国水务行业应该有万亿元以上的空间,到2005年仅污水处理一项就有4000亿元的市场份额。多年来由于“水”带有浓重的社会福利色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水的价值和价格的背离,严重制约了水行业的发展,水资源因此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这种情况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应当得到转变。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㈩ 保护水资源的建议(10条)快!!!!!!

1、节约用水,随手关水龙头。

2、水循环利用,淘米水冲厕所。

3、用洗菜水浇花。

4、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

5、车主洗车最好是自己洗,用一桶水洗一辆车。

6、洗完手摇扭紧水龙头,节约每一滴水。

7、不要乱玩水,要节约。

8、节约用水,不排放污染液体。

9、发现水龙头有漏水现象,应立刻让维修人员更换,避免水源的白白流失。

10、控制水龙头开关大小、并及时关水。

1 水资源短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众所周知, 我国水资源短缺, 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水平的 1/4, 而且时空分布不均。特别是近十几年来, 旱灾连连, 让人刻骨铭心, 水资源短缺形势日益严峻, 水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我国, 特别是北方地区, 旱情严重, 江河来水偏枯, 河流断流,水库蓄水严重不足, 有不少中小型水库已干枯, 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局面。农村有1000 多万人发生饮水困难, 全国有 21 个省(区、市)的700多座城镇因旱缺水, 影响人口达 3000 多万人, 水危机的警钟已经敲响。然而许多人尚未意识到缺水将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后果, 仍旧浪费水、污染水, 缺乏节水意识、保护意识和爱惜意识。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 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社会主意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水资源短缺, 水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对水资源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水资源要与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 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综合治理、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以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水资源综合利用对策

鉴于目前水资源紧缺状况, 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以下对策。

⑴大力加强节水宣传, 增强节水意识, 普及节水知识, 在全社会形成珍惜水、节约水、爱惜水的良好氛围。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 并不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必须把水资源提高到同石油、粮食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来加以重视。

(2)大力推行节约用水。节水是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措施。大力推行节水措施, 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建立节水型社会。

(3)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各地要按照“先生活, 后生产, 先地表, 后地下, 先节水, 后调水”的原则, 城乡统筹, 合理调度。

(4)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治污力度, 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5)实施跨地区、跨流域调水工程, 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

(6)适时调整水价, 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水。

(7)实行用水定额制度。

(8)全面推进依法制水, 依法管水, 依法护水, 贯彻实施新水法, 完善水法规和政策, 推进水行政管理工作的法制化, 建设高素质的水政监察队伍, 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节水需要全社会的力量, 要求每个人自觉地从我做起, 提高节水意识、保护意识和爱惜意识, 不浪费一滴水。

阅读全文

与水资源保护经济杠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应收账款向非金融公司买断 浏览:172
2018年3月棉花进口汇率 浏览:930
工行贵金属费黄金用 浏览:414
期货怎样看平均线 浏览:855
增强财务杠杆弹性的措施 浏览:986
提请召开股东大会文件范文 浏览:88
企业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备案 浏览:905
杠杆最大力臂 浏览:763
总统大选贵金属 浏览:220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的对策 浏览:637
期货投机度计算 浏览:649
西安注册金融类公司 浏览:985
南京期货交易所 浏览:373
pg外汇集团公司 浏览:977
甘谷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浏览:250
金融机构疫情期间 浏览:970
1月23日日元对人民币汇率 浏览:48
股票澳优奶粉 浏览:567
立信理财为什么收益那么高 浏览:576
浏阳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 浏览: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