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杠杆五要素名称及符号

杠杆五要素名称及符号

发布时间:2022-04-14 13:43:00

『壹』 请分别画出两只手和一只手拿钓鱼竿的杠杆五要素图


三角符号表示受力方向,L表示受力距离,G和F表示受力的大小。单手和双手拿力学解析是一致的,只是双手拿受力F1距离变长,在力矩一定的情况下,F1相对单手会变小,因此而省力。

以上可得出如下规律:

1,鱼竿重心越靠近鱼竿最粗的那端,拿鱼竿越省力,同理,握点越靠近重心也同样能够省力;2,双手比单手要省力,因为制动杠杆变长,制动力相应变小;

3,吊重时制动出力方向越垂直鱼竿,越省力,因为垂直向量100%有用功;

希望有用吧。。

『贰』 关于初中物理杠杆所有的知识点

杠杆
1、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3、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4、应用:
名称 结 构
特 征 特 点 应用举例
省力
杠杆 动力臂
大于
阻力臂 省力、
费距离 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费力
杠杆 动力臂
小于
阻力臂 费力、
省距离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
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等臂
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不省力
不费力 天平,定滑轮

五、滑轮
1、 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2、 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
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3、 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叁』 八年级下册物理所有公式,及解释

物理量(单位) 公式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wt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F/S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 = + +……

欧姆定律 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3 kg/m3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初中物理公式汇编
【力 学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 学 部 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 学 部 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常 用 物 理 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3)、1kw?h=3.6×106J

『肆』 谁有杠杆方面的资料

人们通常把在力的作用下饶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一、五要素: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和支点 1、支点:杠杆的固定点,通常用O表示。 2、动力:驱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4、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动力臂,用L1表示。 5、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阻力臂,用L2表示。 阻力 在一段平直的铁路上行驶的火车,受到机车的牵引力,同时受到空气和铁轨对它的阻力。牵引力和阻力的方向相反,牵引力使火车速度增大,而阻力使火车的速度减小。如果牵引力和阻力彼此平衡,它们对火车的作用就互相抵消,火车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1]。物体在液体中运动时,运动物体受到流体的作用力,使其速度减小,这种作用力亦是阻力。例如划船时船桨与水之间,水阻碍桨向后运动之力就是阻力。又如,物体在空气中运动,因与空气摩擦而受到阻力。 阻力与摩擦力并不相同,因为摩擦力有时可以是动力(例如:传送带送货物)。 使机械作功的各种作用力,如水力、风力、电力、热力以及原子能等。
阻力臂与动力臂
阻力的作用线到支点之间的距离称为阻力臂 ,符号是L2。以支点为中心分开一块木头(如图),那么你用力的那个位置到支点就是动力臂,而另一半便是阻力臂。 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从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2叫作“阻力臂”。把从阻力点到支点的棒长距离作为阻力臂,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是因为对阻力臂的概念认识不清所致。 杠杆的平衡条件 :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 F1L1=F2L2

『伍』 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 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 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 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
4、 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4、应用及现象:
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
④ 小孔成像。
5、光速:C=3×108m/s=3×105km/s。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⑴ 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 平滑。
⑵ 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4、面镜:
⑴平面镜:成像特点: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 紫外线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二、透镜
1、 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
倒、正 放、缩 虚、实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照相机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幻灯机
u<f 正立 放大 虚象 |v|>u 放大镜
四、眼睛和眼镜
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四章《物态变化》复习提纲
一、温度
1、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单位:
①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 换算关系T=t + 273K
3、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及比较:
分类 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用途 测物体温度 测室温 测体温
量程 -20℃~110℃ -30℃~50℃ 35℃~42℃
分度值 1℃ 1℃ 0.1℃
所 用液 体 水 银煤油(红) 酒精(红) 水银
特殊构造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② 凝固 :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叫凝固。
凝固图象:

2、汽化和液化:
① 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 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 吸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 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② 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
方法:⑴ 降低温度;⑵ 压缩体积。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 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 热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
一、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 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 、电流的热效应。(2)、电流的磁效应。(3)、电流的化学效应。
5、单位:(1)、国际单位: A (2)、常用单位:mA 、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
(2)、方法:
①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 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④ 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 碱 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四、电路
1、 组成:
①电源②用电器 ③开关④导线
2、三种电路:
①通路:接通的电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4、连接方式:
串联 并联
定义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 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 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
作用 控制整个电路 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
电路图

实例 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 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

第七章 《电功率》复习提纲
一、电功:
1、定义: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
3、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
4、计算公式:W=UIt =P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 I2Rt= U2t/R
5、单位:国际单位是焦耳(J)常用单位:度(kwh) 1度=1千瓦时=1 kwh=3.6×106J
6、测量电功:
⑴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⑵ 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电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⑶读数: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二、电功率:
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
3、电功率计算公式:P=UI=W/t(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 I2R= U2/R
4、单位:国际单位 瓦特(W) 常用单位:千瓦(kw)
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⑴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P额=U额I额=U2额/R
⑵ “1度”的规定:1kw的用电器工作1h消耗的电能。
P=W/ t 可使用两套单位:“W、J、s”、“kw、 kwh、h”
6、测量: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①原理:P=UI ②电路图:
三 电热
1、实验:目的: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那些因素有关。
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3、计算公式:Q=I2Rt (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 =UIt= U2t/R=W=Pt
4、应用——电热器
四 生活用电
(一)、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低压供电线(火线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用电器、插座、灯座、开关。
2、家庭电路的连接:各种用电器是并联接入电路的,插座与灯座是并联的,控制各用电器工作的开关与电器是串联的。
3、家庭电路的各部分:
⑴ 低压供电线:
⑵ 电能表:
⑶ 闸刀(空气开关):
⑷ 保险盒:
⑸ 插座:
⑹ 用电器(电灯)、开关:
(二)、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原因:发生短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三)、安全用电:
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第六章 《欧姆定律》复习提纲
一、电压
(一)、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二)、电压的单位
1、国际单位: V 常用单位:kV mV 、μV
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 mV 1 mV=1000μV
2、记住一些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 2V 家庭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三)、电压测量:
1、仪器:电压表 ,符号:
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3、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二、电阻
(一)定义及符号:
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R。
(二)单位:
1、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3、换算:1MΩ=1000KΩ 1 KΩ=1000Ω
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三)影响因素:
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四)分类
1、定值电阻:电路符号: 。
2、可变电阻(变阻器):电路符号 。
⑴滑动变阻器:
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
结构示意图:

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
⑵电阻箱。
三、欧姆定律。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数学表达式 I=U/R
四、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电路图: (右图)
五、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I=I1=I2=I3=……In
2、电压: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U=U1+U2+U3+……Un
3、电阻: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字母:R=R1+R2+R3+……Rn
六、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字母: I=I1+I2+I3+……In
2、电压:文字: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字母:U=U1=U2=U3=……Un
3、电阻:文字: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字母:1/R=1/R1+1/R2+1/R3+……1/Rn
第八章 《电与磁》复习提纲
一、磁现象:
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
2、磁体: 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
分类:永磁体分为 天然磁体、人造磁体
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 ① 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应线:
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5、磁极受力:在磁场中的某点,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
6、分类:
Ι、地磁场:
① 定义: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 磁极: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③ 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
Ⅱ、电流的磁场:
① 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该现象在1820年被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该现象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②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一样。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极间的关系可由安培定则来判断。
③应用:电磁铁
三、电磁感应:
1、学史: 英 国物理学家 法拉第 发现。
2、感应电流:
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 运动方向和 磁场方向 有关。
4、应用——交流发电机
5、交流电和直流电:
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 电流方向 和 磁场方向 有关。
2、应用——直流电动机
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由物质组成: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4、原子结构
5、纳米科学技术
二、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测体积——量筒(量杯)
5、测固体的密度

第十一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机械运动
1、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 ⑵直线运动
Ⅰ 匀速直线运动:
A、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
B、速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
Ⅱ 变速运动: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五、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⑶弹簧测力计: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
六、惯性和惯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七、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3、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 说明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为0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第十二章《力和机械》复习提纲
一、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二、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 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7、应用:
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四、杠杆
1、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 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3、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4、应用:
名称 结 构
特 征 特 点 应用举例
省力
杠杆 动力臂
大于
阻力臂 省力、
费距离 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费力
杠杆 动力臂
小于
阻力臂 费力、
省距离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
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等臂
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不省力
不费力 天平,定滑轮

五、滑轮
1、 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2、 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
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3、 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第十三章《压力和压强》复习提纲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 对比法
3、压强:
⑴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 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⑷ 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

『陆』 有关杠杆的五要素的掌握和运用,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1.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理解和掌握杠杆的五要素应该注意的问题:

(1)关于支点:支点一定位于杠杆上。它可能在杠杆的某一端,也可能在杠杆的中间。在杠杆转动时,支点是相对固定的。画杠杆简易图时,支点应画上“△”符号,并标注字母“O”;

(2)关于动力与阻力:

①动力和阻力是按照力对转动的作用效果命名的,都是外界施加给杠杆的力,杠杆是受力物体,所以,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点都在杠杆上;

②动力作用点:动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阻力作用点:阻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

③一般情况下,把人施加给杠杆的力或使杠杆按照人的意愿转动的力叫做动力,而把阻碍杠杆按照需要方向转动的力叫阻力。

④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3)关于力臂(动力臂、阻力臂)的概念,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与数学上点到线的距离意义一致;切勿理解成: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如下图所示)

②某一力作用在杠杆上,若其作用点不变,但力的作用方向改变,那么力臂一般也要改变;

③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如下图)

④若力的作用线经过支点,则它的力臂为零;即对杠杆的转动不起作用。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附图如下:

『柒』 有谁帮总结一下初三化学 物理 重要概念拜托......

化学总复习资料
http://..com/question/70747401.html?si=3
初三物理期中概念公式复习
11.1 简单机械(三上20—31)
1. 杠杆:一根在 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 的硬棒就叫杠杆。
2. 杠杆的五要素是: 、 、 、 、 。
3. 杠杆的平衡:(1)杠杆处于 状态或作缓慢的 都叫杠杆平衡
4. 杠杆平衡的条件: 。公式表示为:
5. 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 L2,平衡时F1 F2。特点是 ,但费 。
(2)费力杠杆:L1 L2,平衡时F1 F2。特点是 ,但省 。)
(3)等臂杠杆:L1 L2,平衡时F1 F2。特点是 。
6. 定滑轮特点:不 ,但能 的方向。(实质是个 杠杆)
7. 动滑轮特点:省 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 为 二倍的杠杆)
8. 天平、动滑轮、定滑轮、汽车刹车、缝纫机的脚塌板、起重机的吊臂、剪铁剪刀、理发剪刀、剪布的剪刀、铡刀、起子、钓鱼杠、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 ,属于等臂杠杆的有
9. 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滑轮组的优点是: 。
11.2 功和功率 机械效率(三上32—40)
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 ;二是 。
2. 功的计算:功(W)等于 (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 (s)的乘积。
(功= × )
3. 功的公式: ;单位:W→ ;F→ ;s→ 。(1焦=1 ).
4.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少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 。
5. 机械效率: 跟 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
6.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原理是
需要测的物理量有 、 、 、 实验器材除钩码、铁架台、细线还需要 、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 、 、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有 、 、 。物体提升的高度、绳子的绕法是否影响机械效率?
7. 功率(P): ,叫功率。 计算公式: ,或 。单位:P→ ;W→ ; t→ 。(1瓦=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千瓦=1000瓦)
8. 功率表示物体 的快慢。
12.1机械能(三上48—55)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 。
2.动能: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动能。运动物体的 越大, 越大,动能就越大。
3.势能分为 和 。
4.重力势能: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物体 越大,被举得越 ,重力势能就越大。
5.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 而具的能。物体的 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6.机械能: 和 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能量的单位是:
7.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 的。
8.人造卫星饶地球转动时,从近地点转到远地点的过程中人造卫星的重力势能将 ,动能 ,速度 。(填“变大”、“变小”、“不变”)。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 水能 和 风能 。
12.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如果没有摩擦等阻力,那么机械能的总量 。
12.2比热 内能 热量(三上56----68)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 和 的总和叫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 有关:物体的 越高,分子 越快,内能就 。
3.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 和 ,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 的。
4.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 。
5. 物体吸收 ,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 ;物体放出 ,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 。
6.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 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有 。
7.比热容(c ): 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吸收(或放出)的 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是: 。
8.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 、 、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状态一定,比热容就 。
9.水的比热容是:C= J/(kg•0C),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0C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10.热量的计算:Q吸= =cm△t(Q吸是吸收 ,单位是 ;c 是物体 ,单位是: ;m是 ;t0 是 ;t 是 .
Q放= ,其中to-t=Δt指物质 的温度。
11.热值(q ): 某种燃料 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 。
1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mq;(Q是 ,单位是 ;q是 ,单位是 。
13.热机是利用燃料燃烧获得的 能转化为 的机器。在压缩冲程中 能转化成 能。在做功冲程中 能转化为 能。
14.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 、 、 、 四个冲程组成,每个工作循环活塞上下运动 次,曲轴转动 ,对外做功 次。
15.在热机中,用来做 功的那部分能量跟 所获得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总 1。(大于、小于)
13.1 电路 电流 电压
1.电源:能提供 的装置。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不断的使正极聚集 ,负极聚集 。在电源外部电流是从 流向 。
2.电源是把 能转化为 能。如干电池是把 能转化为 能。发电机则由 能转化为 能。
3.用电器使用电能进行工作时,把 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4.电路是由 、 、 、 组成。
5.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 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 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 上的电路叫短路。
6.电路图: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元件实物连接的图叫 。
7.串联:把用电器 连接起来,叫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
8.并联:把用电器 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9.物理学中用 来表示电流的大小。电流I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 ;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µA)。1安培= 毫安= 微安。在台灯、彩色电视机、半导体收音机、电风扇、冰箱、电熨斗几种家用电器中正常工作时电流最大的是 ,电流最小的是 。
10.测量电流的仪表是: ,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 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 接线柱入,从 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 ;在不知被测电流的大小时,应采用 的方法选择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 。
11.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安。
12.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 的原因, 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13.电压U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 ;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µV)。
1千伏= 伏= 毫伏= 微伏。
14.测量电压的仪表是: ,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 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 接线柱入,从 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 ;
15.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伏。
16.熟记的电压值:
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 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 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 伏;④安全电压是: 伏;⑤工业电压 伏。
14.1 电阻 欧姆定律
1.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 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 )
2.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 ;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1兆欧= 千欧; 1千欧= 欧。
3.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当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一定时, 不同,电阻一般不同。(2)导体的 和 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 (3)导体的 和 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 (4)导体的电阻还和 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 越高,电阻越 。
4.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 、 、 和 。(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
5. 的物体叫导体。 的物体叫绝缘体。橡胶,石墨、陶瓷、人体,塑料,大地,纯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玻璃,空气、,油。其中是导体的有
6.导体和绝缘体是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常温下的玻璃是 ,而 状态的玻璃是 。
7.半导体:导电性能 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体。
8.超导体:当温度降到很低时,某些物质的 会完全消失的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的物体叫 ,超导体 (有、没有)电阻。
9.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
(1)滑动变阻器:
①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 来改变电阻的。
②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 来改变电路中的 。
③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
④ 正确使用:A应 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 的地方。
(2)变阻箱:是能够表示出 的变阻器。
10.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 成正比,跟导体的 成反比。(当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当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
11.公式: ( ) 式中单位:I→ ;U→ ;R→ 。
13.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 同一个电阻, 不变,电阻与电流和电压 。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电阻 。通过的电流将 (填“变大、不变、变小”)(R=U/I)
②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 。(I=U/R)
③ 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 。(U=IR)
14.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电流: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 (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③电阻: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
④分压作用:U1:U2 = ;
⑤比例关系:电流:I1∶I2=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电流: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 (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
④分流作用: ;
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
15.伏安法测电阻:(1)测量原理: 。(2)电路图: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 。
④正确使用:A应 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 的地方。
(2)变阻箱:是能够表示出 的变阻器。
10.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 成正比,跟导体的 成反比。(当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当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
11.公式: ( ) 式中单位:I→ ;U→ ;R→ 。
13.欧姆定律的应用:
④ 同一个电阻, 不变,电阻与电流和电压 。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电阻 。通过的电流将 (填“变大、不变、变小”)(R=U/I)
⑤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 。(I=U/R)
⑥ 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 。(U=IR)
14.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电流: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 (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③电阻: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
④分压作用:U1:U2 = ;
⑤比例关系:电流:I1∶I2=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电流: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 (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
④分流作用: ;
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
15.伏安法测电阻:(1)测量原理: 。(2)电路图: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 。
力和运动总复习
一、概念:
1、力:F牛顿(N) 简称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了力,一定有别的物体对它施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是相对的。矢量(大小、方向)
 2、重力: G(N)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也称“物重”。施力物体:地球.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
(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垂直水平面向下
(2)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3)重力不等于吸引力,是引力的一个分力。
 3、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产生的效果相同
 4、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1)运动状态不变: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3)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一种性质,而不是力。
(4)惯性大小的量度是质量:质量大,惯性大,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能力强;质量小,惯性小,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能力弱。
 5、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6、平衡力: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7、摩擦力:F摩 (N)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产生条件:接触、挤压、粗糙、相对运动或趋势。

二、公式:
1.G=mg
g=9.8N/kg,表示: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方向相同:F合=F1+F2
(F合跟F1或F2的方向相同,是最大值)
方向相反:F合=F1-F2
(F1>F2 ,F合跟F1的方向相同,是最小值)
 3、合力范围:

三、定律规律
1、力的作用效果:
⑴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改变运动方向。
⑵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
3.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4.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成立条件:不受外力作用
强调:
(1)“牛一”表达的是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规律。
(2)物体的运动不需力来维持。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是大量事实、经验、现象经过概括、归纳、总结而得到。
(5)牛顿第一定律的重要贡献是: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二力平衡的条件(判定):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6、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7、摩擦力大小决定因素:
(1)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8、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加润滑油);
(2)减小压力;
(3)滚动代替滑动;
(4)脱离接触。

四、数据:
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就是1N

五、实验:
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1)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2)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 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也就是它的测量范围
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测量值,否则就会损坏弹簧测力计
其次看指针是否指零刻线
第三看最小分度
2.力的图示: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就叫做力的图示
作图方法:
(1)用方块表示物体
(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3)在线段的末端画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4)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并用字母表示(最好在线段的起点)
3、惯性现象:锤子,拌跤(看书)(5)有时为了精确表示力的大小,还要在图中附上标度,指出某一长度表示多少牛的力
 4、伽利略斜面小车实验:(看书)
仪器:光木板、小车、棉布、毛巾
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作匀速运动

六、技巧
 1、惯性说法:“前无受,后无力、作用”,只能说“具有”、 “有”。
不许说:受惯性、惯性力、惯性作用
许说:具有惯性、有惯性
 2、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平衡状态=F合为0
3、弹簧测力计读数问题:弹簧测力计读数读一侧
 4、力:必须有两个物体及以上,一个物体没有力;必须有作用。例:踢出去的足球:
无踢的力
5、光滑=F摩为0
6、静摩擦力: F静=F外(静止,力平衡)
F静由F外决定
滑动静摩擦力: F滑=μN
μ :动摩擦因数。反映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 μ越大
N:压力。压力越大,F滑越大
F滑与F外无关

浮力总复习
一、概念
1、浮力F浮
(1)定义: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2) 方向:竖直向上
(3)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4)产生原因:上、下表面压力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
2、排水量:轮船按设计的要求装满货物,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F浮=G排=G船
m排=m船

二、公式
1、F浮=F向上–F向下(产生原因)
2、F浮=G物–F拉 (弹簧测力计)
 3、F浮=G排=ρ液gV排(阿基米德原理)
4、F浮=ρ液gV物浸(V物浸: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5、F浮=G物(漂浮或悬浮)
6、F浮=0N(沉底,物体的底面与容器底密合)
7、F浮=G物–F支(沉底)
8、G物=ρ物gV物
 9、V物=V露+V物浸
10、V物浸=V排
三、定律规律
1、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F浮=G排
(3)推广: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气体受到的重力。
2.物体的浮沉条件规律:
ρ液>ρ物 F浮>G物 上浮→漂浮 F’浮=G物
ρ液=ρ物 F浮=G物 悬浮
ρ液<ρ物 F浮<G物 下沉→沉底 F浮=G物–F支

四、实验
1.物体浮沉条件规律:上浮,下沉,悬浮 (教材)
 2.潜水艇工作原理:潜水艇改变自身重,上浮或下潜
3.密度计:
(1)作用:测定液体密度仪器
(2)使用要求:漂浮
(3)刻度特点: a.上疏下密,上小下大;b.刻度不均匀且无单位,是水密度的倍数。
4.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阿基米德实验 (教材)
(1)仪器:弹簧测力计、固体、小桶、溢水杯、水
(2)测量:G物、F拉、G桶+水、G桶
(3)处理: F浮=G物–F拉 (弹簧测力计)
G排= G桶+水-G桶
∴F浮= G排

五、技巧
1、浸没:V物=V排= V物浸,V露=0
浸在:?
浸入:?
2、 V露:漂浮
3、解题思想:
(1)先判断状态:漂、悬、沉
(2)在找工具:弹簧测力计
(3)看V物浸(V排)
(4)确定浮力公式
4、题型:
(1)物态变化(冰化水),液面变化:m不变
冰+盐水→冰化水→液面上升
冰+水 →冰化水→液面不变
冰+酒精→冰化水→液面下降
(2)拿物入液,液面变化:
(物+盆)漂浮→拿物入液→ρ物>ρ液沉底:液面下降
ρ物=ρ液悬浮:液面不变
ρ物<ρ液漂浮:液面不变
(3)无状态浮力问题:
特点:
一球、两种液 对比,无状态
两球、一种液 求密度,或物在液中所
两球、两种液 处状态
解题思路:
A.六种可能状态:全漂、全悬、全沉
一漂一悬、一漂一沉、一悬一沉
B.解题步骤:
否定三个:全漂、全悬、一漂一悬

与已知矛盾
否定两个:全沉、一悬一沉

与已知矛盾 肯定一个:一漂一沉 假设法或直接判断
C.露排比、露总比问题:
漂浮
D.浮力力学综合题:
确定研究对象,明确研究对象所处的状态:一种状态一张图:标明液面位置
对研究对象即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分析图:标V物浸
列方程:力的平衡方程 几何尺度关系式 例: V物浸=S∙∆h
(S:容器的底面积, ∆h :液面上升的高度)
公式展开,代入数据单位,运算得出结果;或通过解方程组得出结果。

简单机械、功和能总复习
一、概念
 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2、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4、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5、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6、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7、滑轮:周边有小槽,能绕着装在框子里的轴转动的小轮。分为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 8、功W(焦耳J):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垂直不做功)  9、功率P(瓦特W):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表示做功快慢。 10、机械效率h: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特别注意h总小于1。 11、有用功W有(焦耳J):无论采用哪种运法都必须做的功。 12、额外功W额(焦耳J):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13、总功W总(焦耳J):有用功加额外功,是总共做的功。
二、公式
1、W=Fs(s:沿力方向的距离) 2、P= =Fv(v: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3、W有=G物h(竖放) 4、W总=Fs 5、W总= W有+ W额
6、 h= ´100% 7、滑轮组:
s=nh(s:绳子自由端所移动的距离,h:物体上升的高度,n: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
VF=nV物(VF:绳子自由端所移动的速度, V物:物体移动的速度)
G物=nF(摩擦力、动滑轮自重忽略不计)默认: η=100%
G物+G动=nF (摩擦力不计) η<1

『捌』 初中物理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总结
一,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形式传播(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一般固体中速度大于液体中速度,大于气体中速度),还与介质温度有关。声速:15℃空气中速度是340米/秒。
3,回声:要想区分原声和回声,回声到达人耳要比原声晚0.1s以上。如果不到0.1s,则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只能使原声加强。(最小距离17米以上)
4,声音的特征:音调: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频率:1秒内振动的次数)人耳听音范围20~20000Hz。(低于20Hz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
响度:声音的大小。和物体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音色:声音的品质。由物体本身决定(可以用来区分不同发声体)。
5,听觉:引起听觉的条件:有发声体,介质和健康的耳朵。
骨传导: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双耳效应:声音传到两耳的特征不同,用来辨别声源方向。
6,噪声: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分贝:用分贝(dB)为单位表示声音的强弱。
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当今社会四大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及固体废物污染。)
7,声音的利用:传递信息:声纳系统,B超,超声波探伤。
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超声波除体内结石。
二,光现象
1,光的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能用来解释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缩小、倒立、实像)等现象。
2,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
4,镜面反射:反射面光滑。平行光入射,则平行光出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漫反射:反射面粗糙。平行光入射,向各个方向反射。
5,平面镜对光的作用: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6,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7,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汽车后视镜)
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反射式望远镜)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8,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
9,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光由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注意: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三线一面;两线分居;空气中的角较大)
10,光的色散: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可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11,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能透过的色光颜色决定
有色不透明的物体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颜色决定
12,色光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三原色:红、黄、青
13,红外线:波长比红光还要大的不可见光。热作用强(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越多),穿透云雾的能力强。
紫外线:波长比紫光还要小的不可见光。化学作用强(使胶片感光),生理作用强(杀菌),荧光效应(防伪)。
14,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对光起发散作用。
15,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
*16,特殊光路
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凹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延长线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17,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应用
无穷远(平行光)
v=f
会聚在焦点
测焦距
u>2f
2f>v>f
倒立、缩小、实象
照相机
u=2f
v=2f
倒立、等大、实象
测焦距
2f>u>f
v>2f
倒立、放大、实象
幻灯机
u=f
不成像
u<F
|v|>u
正立、放大、虚象
放大镜

* u=2f的时候物像距离最小,为4f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u大v也大;实像异侧倒,u大v就小。
18,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像在视网膜上。
近视眼:像落在视网膜前面,需要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像落在视网膜后面,需要凸透镜矫正。
19,显微镜:物镜(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目镜(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望远镜:物镜(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
视角: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角。和物体本身大小,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三、热学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国际单位,采用热力学温度)
2,温度计原理:利用了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
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规定为100度,
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 每一等分为1摄氏度。
-6℃读作负6摄氏度或零下6摄氏度。
4,温度计使用规则:选: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最小刻度。
放: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等: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5,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吸热)。 (含有杂质将降低凝固点)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放热)。
6,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熔化过程需要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有固液共存状态。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上升。
7,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 (吸热)。
8,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沸腾:一定的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要加快液体蒸发的条件: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9,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沸腾时只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10,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 (放热)。 如雾,露,“白气”
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任何气体都可以通过降低温度液化)
压缩体积(例石油液化气,打火机内丁烷燃料)
11,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 (吸热)。
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 (放热)。如霜,雪,冰花
四,内能 机械能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极其微小;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热运动;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之间存在间隙)。(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
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
热传递(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热传递:热量由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直到物体温度相同,此时达到热平衡状态。
5,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c,单位是J/(Kg·℃)
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尔。
6,热量:Q=cmΔt:Q吸=cm(t - t0);Q放=cm(t0 - t);
热平衡时有Q吸=Q放
7,热值: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J/Kg (*符号:q Q=qm)
氢的热值是1.4×108 J/Kg,物理意义是:1千克氢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1.4×108焦。
热机:汽油机(火花塞),柴油机(喷油嘴)。四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8,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成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上,而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9,能: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用能。
10,机械能: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跟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
势能:重力势能: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跟物体的高度和质量有关
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11,机械能守恒: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
12,一次能源: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化石能源。
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定的能源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如电能。
13,不可再生能源:不能在短期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如化石能源。
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源源不断得到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
14,得到核能的方法:核裂变,核聚变,(太阳内部氢核聚变)
五、电磁学
1,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自然界存在着两种电荷: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负电。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 原子核式模型:原子 原子核 质子 (+)
中子
核外电子 (—)
4,电荷量:电荷的多少,简称电量。符号:“Q”,单位:库仑,简称库(C)。
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是自然界最小的电量,e=1.6×10-19C
5,摩擦起电的本质:没有产生电荷只是电荷发生了转移。
束缚电子能力强 得电子 带负电
束缚电子能力弱 失电子 带正电
6,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 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金属是靠自由电子导电。
7,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方向: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8,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电路。
电路状态:接通的电路叫通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不经用电器而直接把导线连在电源两端叫短路。(短路电流过大,不允许出现电源短路。)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9,串联: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用电器互相影响。
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有多条路径,各支路互不影响。
*节点:电路中电流分开和汇合的点。
10,*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 I=Q/t 1安=1库/秒
11,电流表:量程0~0 .6A 分度值0.02 A 量程0~3A 分度值0.1A
12,电流表规则: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电流由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大量程试触);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13,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符号:U,单位:伏(V)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 V ,家庭电路电压为220 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不超过 36 V。
14,电压表:量程0~3 V 分度值0.1 V 量程0~15 V 分度值0.5 V
15,电压表使用规则:电流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电流由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电压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测电源电压)
16,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单位:欧姆(Ω)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由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
*R=ρ×l / s ρ:电阻率 s:横截面积 l:长度
17,滑动变阻器原理:改变电阻线接入电路中的长度,就可以逐渐改变电阻,从而逐渐改变电流, 达到控制电路的目的。(使用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
18,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U/R
19,电功: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公式:W=UIt,单位:焦(J),1度=1千瓦时=3.6×106焦。
20,电功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公式:P=UI。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U实=U额 则P实=P额 ;U实>U额 则P实>P额 ;U实<U< span="" />额 则P实<P< span="" />额
21,串并联电路特点:

I
U
R
I1:I2
U1:U2
P1:P2
串联
I=I1=I2
U=U1+U2
R=R1+R2
I1:I2=1:1
U1:U2=R1:R2
P1:P2=R1:R2
并联
I=I1+I2
U=U1=U2
1/R=1/ R1+1/R2
I1:I2=R2:R1
U1:U2=1:1
P1:P2=R2:R1

2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跟通电时间成正比。公式:Q=I2Rt,单位:焦(J) 纯电阻电路中Q=W(如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等)
23,家庭电路:火线:电压220伏;零线:接地 *地线: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防止漏电伤人
电能表:测量家庭电路中一定时间内消耗多少电能的仪表。单位:度。
24,保险丝是由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作用:电流过大时自动熔断,切断电路。
25,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是:发生短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26,测电笔的使用:用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氖管发光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27,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8,磁性: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
29,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体或磁针,静止后总是一端指南叫南极(S),一端指北叫北极(N) 。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0,磁化:原来没有磁性的物质得到磁性的过程叫磁化。铁棒磁化后的磁性易消失,叫软磁铁;钢棒磁化后的磁性不易消失,叫硬磁铁。
31,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32,磁感线:磁场中的一些假想的有方向的曲线,(*曲线上任意点的切线方向就是磁场方向,即小磁针在该点静止时北极的方向。磁感线的疏密表示该处磁场的强弱)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北极出发回到南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从南极指向北极)。磁感线都是闭合曲线。
33,地磁场: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34,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右手螺旋定则:右手握住导线,让伸直的大拇指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弯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场方向)
对于通电螺线管,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四个手指的环绕方向表示螺线管上的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指向即为通电螺线管的N极。
35,电磁铁:带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就构成了电磁铁。特点:可以控制磁场的有无、强弱、方向。
磁性强弱和电流大小,螺线管匝数有关。
36,电磁继电器:可以由低压控制电路,控制高压工作电路。
37,电磁感应: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电路闭合;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即导体运动方向不能与磁感线平行。 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应用:发电机
38,我国交流电:220V 50Hz。(高压输电可以减少在导线上的电能损失)
39,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此过程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应用:电动机(换向器)
六,力与运动
1,宏观世界:宇宙 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地球 物质
(十亿个)(十万光年)(八大行星)
2,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直径用10-10m量度
3,固体:分子间距很小、分子间作用力大,分子在平衡位置振动。
特征:有一定体积,有形状、很难被压缩
液体:分子没有固定位置,分子作用力比固体小,分子运动比较自由
特征:没有确定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体:分子间距很大,分子作用力极小,分子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
特征:容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
4,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符号:m,单位:千克(kg)
属性: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和物体的位置、温度、形状无关。
测量工具:学生天平,托盘天平。
天平使用规则: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用平衡螺母调节平衡,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左物右码,砝码加减时先大后小,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记录数据。
5,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密度,符号:ρ 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3)
属性: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物体的位置、质量、形状无关,和温度,物态有关(水反膨胀)
公式:ρ=m/v 混合物质的密度ρ=m总/v总
水的密度:103kg/m3 物理意义:体积是1 m3的水质量是103kg
6,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单位:米(m)(测量时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7,时间的测量工具是秒表,单位:秒(s)
8,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尽量减小
9,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0,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要有一个物体来作为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取不同参照物,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
11,速度: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符号:V
单位:米每秒(m/s)换算:1m/s=3.6km/h
公式:v=s/t 平均速度v= s总/t总 1m/s的物理意义物体在1s内通过的路程是1m
*(相对速度,同向:v=v大-v小 反向:v=v1+v2)
1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13,力: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符号:F,单位:牛顿(N)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形状,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包括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相互作用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等大,反向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力的图示法。二力合成:若二力同向: F=F1+F2,反向时的合力为F=F大-F小 。)
14,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Isaac Newton 1642.12.25——1727.3.20.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
15,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有关)
16,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静止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平衡状态

不受力作用(理想情况)

受到平衡力作用(实际情况)
17,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或沿绳方向。)
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特性叫弹性,物体的弹性有一定限度,超过这个限度不能完全恢复。(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本质上都是弹力)
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与拉力成正比。(*F1/F2=ΔL1/ΔL2)
18,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符号:G,方向:竖直向下
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重力产生的原因)
公式:G=mg 物理意义: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g=9.8N/kg 物理意义:质量为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作用点:重心(外形规则、质量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重心越低物体越稳定。)
19,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做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符号:f
方向:和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触面上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可以减小摩擦力(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20,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杠杆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力臂: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力臂一定垂直于力) 杠杆平衡条件公式:F1L1= F2L2
省力杠杆:L1﹥L2 F1﹤F2 省力,费距离
费力杠杆:L1﹤L2 F1﹥F2 费力,省距离
等臂杠杆:L1= L2 F1= F2 不省力、不省距离 例:天平
21,滑轮: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省力、不省距离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可以省一半力,费二倍距离。
滑轮组:n为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 h物体提高的距离 F=G/n S=n×h
n为奇数 绳子系在定滑轮钩上 n为偶数 绳子系在动滑轮钩上
22,轮轴:实质是连续转动的省力杠杆 斜面:升高相同的高度,斜面越长越省力
23,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方向:与物体的表面垂直。(压力并不一定等于重力。 只有物体水平放置且无其他力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24,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符号:P,单位:帕斯卡(Pa)
公式:P=F/S 1帕=1N/m2,
25,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公式P=ρgh 适用于液体(*质地均匀侧壁竖直的固体也可适用)
H:深度,是指液体中的某点到液面的垂直距离。
26,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船闸
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玖』 杠杆是什么

楼上回答得很不错。你应该采纳人家的答案了。我补充下:实际中,我们往往根据回定义将棒状物才认答为是杠杆。实际中不是。一个硬的物体,不论它是什么形态(棒状、圆球、长方体、正方体等),只要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能够(或瞬间)绕着某一点转动,就可以视为杠杆,当平衡时,完全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解答。
其它问题你可参考初中物理在线网
网址是:http://www.wuliok.com

『拾』 如图为一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组成,若用F1的力剪指甲时,试画出三个杠杆的五要素

(1)ABC为一杠杆,动力作用点为A,阻力作用点为C,支点为B,过支点B作力F1的作用线的垂线段,标出力臂符号L1;指甲的阻力是阻碍了杠杆的转动,过阻力作用点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即为阻力F2.过支点B作力F2的作用线的垂线段,标出力臂符号L2;如图所示:
(2)EBD为第二个杠杆,当手向下按A点时,B点将EBD下压,使杠杆转动,同时指甲在D点向上施力,阻碍杠杆转动,所以此杠杆的动力作用点是B,动力的方向向下,阻力作用点是D,阻力方向向上,支点为E;
(3)EGH为第三个杠杆,当手向下按A点时,H点将EHG上压,使杠杆转动,同时指甲在G点向下施力,阻碍杠杆转动,所以此杠杆的动力作用点是H,动力的方向向上,阻力作用点是G,阻力方向向下,支点为E,

阅读全文

与杠杆五要素名称及符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8年3月棉花进口汇率 浏览:930
工行贵金属费黄金用 浏览:414
期货怎样看平均线 浏览:855
增强财务杠杆弹性的措施 浏览:986
提请召开股东大会文件范文 浏览:88
企业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备案 浏览:905
杠杆最大力臂 浏览:763
总统大选贵金属 浏览:220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的对策 浏览:637
期货投机度计算 浏览:649
西安注册金融类公司 浏览:985
南京期货交易所 浏览:373
pg外汇集团公司 浏览:977
甘谷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浏览:250
金融机构疫情期间 浏览:970
1月23日日元对人民币汇率 浏览:48
股票澳优奶粉 浏览:567
立信理财为什么收益那么高 浏览:576
浏阳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 浏览:639
基金跟理财产品哪个银行好申请 浏览: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