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利用杠杆的小实验

利用杠杆的小实验

发布时间:2022-04-19 09:23:22

Ⅰ 指甲钳的杠杆原理

指甲钳能轻易剪断指甲,它包括两组杠杆,你明白这些杠杆的原理版吗?

分析:指甲钳可视权可为由两个杠杆构成的。第一个杠杆的支点是O,施力是E,阻力是T,属于第二种杠杆。第二个杠杆的支点是Q,施力是T,阻力是R(指甲对钳的阻力),属于第三种杠杆。

对第一个杠杆来说,力矩的计算如下:
E×a=T×b
∴E= …………(1)

对第二个杠杆来说,力矩的计算如下:
T(c-d)=R×c
∴T= …………(2)

以(2)代入(1)得: 图1 指甲钳是杠杆的利用。

由此可知,上式分母愈大,而分子愈小,就愈省力。

Ⅱ 小明所在的小组利用杠杆做了两个小实验:A:“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他们把杠杆中点置于支点上,发现

A、(1)杠杆的左端低右端高,他应该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静止,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出力臂大小.
(2)只有一次实验总结实验结论是不合理的,一次实验很具有偶然性,要多进行几次实验,避免偶然性;
(3)由图2可知,弹簧的拉力与杠杆不垂直,不能直接从杠杆上读取力臂,由图3所示可知,弹簧拉力与杠杆垂直,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就是力臂,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取力臂,方便实验操作,因此实验时采用图3所示实验方案.
(4)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由于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所测量的拉力变大,因此测出的拉力大小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
B、(1)有用功为W=Gh2=2mgh2,总功W=F1h1,则机械效率的表达式η=

W有用
W总
×100%=
2mgh2
F1h1
×100%.
(2)钩码的悬挂点在B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F1?OA=G?OB;悬挂点移至C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F2?OA=G?OC;从图中可以看出,由OB到OC力臂变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有用功不变,但杠杆提升的高度减小,额外功减小,又因为总功等于额外功与有用功之和,因此此次弹簧测力计做的功将小于第一次做的功.
(3)因为第一次与第二次的有用功相等,并且第二次的额外功小,因为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因此第一次的机械效率小于第二次的机械效率;
将3只钩码悬挂在C点时,物体升高的高度不变,物重增加,由W=Gh2可得,有用功变大,但杠杆提升的高度与第二次相同,额外功与第二次相同,又因为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因此第三次的机械效率大于第二次的机械效率.综上所述,第三次的机械效率最大.
故答案为:A、(1)右;便于测量力臂;(2)只进行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3)3;便于从杠杆上直接测量力臂;(4)自重;
B、(1)
2mgh2
F1h1
×100%;(2)大于;小于;(3)最大.

Ⅲ 用透明胶带,纸巾和直尺,肥皂,橡皮擦怎么做杠杆原理实验。

可以用胶带将肥皂固定在直尺的一端,将橡皮擦固定在直尺的另一端,随后将纸巾揉成条状从直尺下方穿过,调整纸巾穿过直尺的位置使纸巾将其拉起后保持平衡,这就是简易的杠杆原理实验。

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果想要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

杠杆的支点不一定要在中间,满足下列三个点的系统,基本上就是杠杆,支点,施力点,受力点。

省力杠杆和费力的杠杆:

杠杆也有省力杠杆跟费力的杠杆,两者皆有但是功能表现不同,例如有一种用脚踩的打气机,或是用手压的榨汁机,就是省力杠杆,但是我们要压下较大的距离,受力端只有较小的动作。

另外有一种费力的杠杆,例如路边的吊车,钓东西的钩子在整个杆的尖端,尾端是支点,中间是油压机 ,这就是费力的杠杆,但费力换来的就是中间的施力点只要动小距离,尖端的挂钩就会移动相当大的距离。

两种杠杆都有用处,只是要用的地方要去评估是要省力或是省下动作范围,另外有种东西叫作轮轴,也可以当作是一种杠杆的应用,不过表现上可能有时要加上转动的计算。

Ⅳ 急、学下没有砝码.六年级杠杆的科学实验这么做,用什么代替.杠杆尺也没有!1

要自己做的话,那就得费点时间了
杠杆尺:在粗细均匀的木条上刻上间隔均匀的刻线,间隔为一两厘米,然后在木条的中点处钻一孔,用于穿绳吊起来.
砝码:用一个个小沙袋代替就行了.每个沙袋的质量要相同(可用天平测相等后,才系好)

Ⅳ 怎样做杠杆实验

杠杆作用的实验

【设计】 杠杆是利用直杆或曲杆在外力作用下,围绕杆上固定点———支点转动的简单机械。本实验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以下几种作用:

(1)传递力的作用;

(2)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

(3)省力(但费距离)或省距离(但费力)的作用。为了使学生体会到这些作用,最好选用重一点的物体,让学生亲自用杠杆去撬或抬,此外还可以利用杠杆尺、测力计进行一些定量的实验。

方法一

【器材】 装满学习用具的书包、长1米左右的木棍(把木棍等分为8~10份,画出等分线)、椅子。

【步骤】

(1)把木棍的中间架在小椅子背上,一端挂上重物———书包,用手握住另一端,慢慢往下压,能把书包撬起。引导学生找出杠杆的支点、力点和重点。

(2)在力点处用力向下压,力就通过杠杆传递到杠杆的另一端,把重物向上撬起。这说明杠杆有传递力的作用,还有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

(3)使支点向重点靠近,支点每向前移动一格,撬动一二次,每次把物体撬起同样高度,会感觉到支点距离重点越近(即支点距离力点越远),越省力,但手(力点)移动的距离也越长,即越费距离。

(4)使支点向力点靠近,支点每向后移动一格,撬动一二次,每次把物体撬起同样高度,会感觉到支点距离力点越近(即支点距离重点越远),越费力,但手(力点)移动的距离也越短,即越省距离。

方法二

【器材】 杠杆尺两把(把杠杆尺均分为十二格,在每个刻度处打一个孔)、直尺、测力计、钩码、铁丝钩。

【步骤】

(1)把支架的钉子从两根杠杆尺的第6孔位(孔位从左往右数)处穿过,让该处作为支点,使两根杠杆尺保持水平。后面的杠杆尺不动,作为对照物,在前面的杠杆尺上悬挂重物和测力计。

(2)在杠杆尺第1孔位处,用铁丝钩悬挂一个50克重的钩码;把测力计钩挂在杠杆尺的第11孔位处,手握测力计,向下用力拉,可以把重物(钩码)向上撬起。找出杠杆尺上的重点、支点和力点。(挂钩码的第1孔位为重点,中间第6孔位为支点,挂测力计的第11孔位为力点。)

(3)通过测力计向下用力,可以把重物向上撬起,这说明杠杆有传递力和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观察测力计的读数,约在50克左右,说明这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用直尺测量重点上升的距离和力点下降的距离,可知上升、下降的距离大致相等,说明这时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图1)。

(4)不改变重点和力点的位置,观察将支点移至第5、4、3、2孔位时,把重物撬起来(每次撬起同样的高度),测力计上的读数和重点、力点升降的距离。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知道:支点越向重点靠近(同时也就使支点离力点越远),测力计上的读数越小,即越省力;力点下降的距离比重点上升的距离越大,即越费距离(图2)。

(5)不改变重点和力点的位置,观察将支点移至第7、8、9、10孔位时,把重物撬起来(每次撬起同样的高度),测力计上的读数和重点、力点升降的距离。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知道:支点越向力点靠近(同时也就使支点离重点越远),测力计上的读数越大,即越费力;力点下降的距离比重点上升的距离越小,即越省距离

Ⅵ 用平衡尺研究杠杆省力的实验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小于阻力。

虽然省力,但是费了距离。<也就是说当力臂的长度(以支点O为分界线)大于阻力臂的长度时,这便是省力杠杆。(这是易于理解的定义)>设动力臂为L1,阻力臂为L2。当L1大于L2时为省力杠杆。

F1*L1=F2*L2 L1>L2。

F1<F2。


生活中开瓶器、榨汁器、胡桃钳……这种杠杆动力点一定比重力点距离支点近,所以永远是省力的。

如:撬棍、扳手、钳子、拔钉器、开瓶器、铁皮剪刀、钢丝钳、指甲剪、汽车方向盘等

(6)利用杠杆的小实验扩展阅读: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通常用字母O来表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1来表示。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2来表示。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1表示。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2表示。

(注:动力作用线、阻力作用线、动力臂、阻力臂皆用虚线表示。力臂的下角标随着力的下角标而改变。例:动力为F3,则动力臂为L3;阻力为F5,阻力臂为L5.)

Ⅶ 利用杠杆、浮力测物体密度的实验题

利用杠杆,浮力测物体密度的实验题实验有什么不足
用浮力知识测定物质的密度的实验方法有:
一、测定固体密度:
1、将固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根据弹簧测力计测得的物重算出其质量;
2、使固体漂浮在水面,先算出固体所受的浮力,然后利用漂浮条件f浮=g物间接求得质量。
如测量铁块密度的实验:
器材:茶杯、水、小铁块、细线和弹簧测力计。
实验步骤:
(1)用细线将小铁块拴牢,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重力g;
(2)向茶杯中倒入适量的水;
(3)将弹簧测力计下端的小铁块浸没水中,且不与杯壁、杯底接触,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
二、测定液体密度
1、这类问题中,除了待测密度的液体外,一般还有密度已知的水、及一个能分别浸在水及待测液体中的固体。
2、处理此类问题时,一般是将“被固体排开的那部分待测液体”确定为研究对象,此研究对象的质量通常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
g
排液间接测得;其体积通常利用这部分体积与固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相等这一关系得出。
如测量牛奶的密度的实验: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茶杯、水、小石块,还有一些线绳。
实验步骤:
(1)用细线将石块系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其重力g;
(2)向茶杯中倒入适量的牛奶,将弹簧测力计下端的石块浸没于牛奶中,不与杯壁、杯底接触,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1;
(3)用同样的方法读出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Ⅷ 小明利用杠杆做了两个小实验:A:“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当杆杠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时,杆杠处


A、(1)如图(甲)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但是杠杆右端上翘,没有在水平位置平衡,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出力臂大小.
(2)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一般要做三次实验,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得出的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3)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拉力的方向与杠杆不垂直,力臂不等于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的,因此测出的拉力大小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从杠杆上直接读取不是拉力的力臂.
B、(1)有用功为W =Gh 2 =2mgh 2 ,总功W =F 1 h 1 ,则机械效率的表达式η=
W 有
W 总
×100%=
2mg h 2
F 1 h 1
×100%.
(2)钩码的悬挂点在B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F 1 ?OA=G?OB;悬挂点移至C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F 2 ?OA=G?OC;从图中可以看出,由OB到OC力臂变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有用功不变,但杠杆提升的高度减小,额外功减小,又因为总功等于额外功与有用功之和,因此此次弹簧测力计做的功将小于第一次做的功.
(3)因为第一次与第二次的有用功相等,并且第二次的额外功小,因为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因此第一次的机械效率小于第二次的机械效率;
将3只钩码悬挂在C点时,物体升高的高度不变,物重增加,由W =Gh 2 可得,有用功变大,但杠杆提升的高度与第二次相同,额外功与第二次相同,又因为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因此第三次的机械效率大于第二次的机械效率.
综上所述,第三次的机械效率最大.
故答案为:
A、(1)平衡;左;(2)便于测出力臂大小;(3)从杠杆上直接读取不是拉力的力臂.
B、(1)
2mg h 2
F 1 h 1
×100%;(2)大于;小于;(3)最大.

阅读全文

与利用杠杆的小实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山东博客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907
3月31日俄罗斯卢布汇率 浏览:88
证券之星中国重工 浏览:902
股东告知函可以以什么方式 浏览:460
手机能安装股票指标 浏览:441
世界上最早的证券交易所是 浏览:175
花都最大的金融诈骗公司 浏览:39
基金为什么十大持仓 浏览:627
一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图 浏览:328
招商银行公户可以买理财吗 浏览:323
港币30是人民币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178
4月8日卢布兑换人民币汇率 浏览:405
中国银行理财骗客户 浏览:612
美金汇率兑换印尼 浏览:733
体彩怎么算佣金 浏览:504
外汇占款货币投放 浏览:744
红塔银行理财产品不保本 浏览:358
高杆低杆中杠杆杆落袋 浏览:139
我国外汇储备总体 浏览:796
股票咋开户 浏览: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