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果1987年中国和印度开战
八十年代末
美国正在努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苏联国内动荡自顾不暇
印度也纠结于国内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
而中国经济得到很大发展
技术装备也有很大提高
最重要的是当年那股不怕死的精神还在
如果这时候开战
印度没有一成胜算
② 中国近代史军事发展
中国经济;中国经济走钢丝稍一不慎落悬崖
2006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0.9%,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了0.9个百分点。在由此引发的新一轮宏观调控的争议中,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已过热,有的学者则认为经济运行正常,甚至有著名经济学家认为目前中国的投资率过低。学者争议中的矛盾和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同样突出,这就不禁让人想起了经济学中著名的“墨菲法则”:“经济学家在他们知道的最多、意见最一致的方面对政策的影响力最小;而在他们知道的最少、争议最大的地方对政策的影响力则最大”。
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矛盾是非常突出的,这就好比在钢丝上行走,需要整体平衡,否则落入悬崖后果不堪设想。
林毅夫(林毅夫新闻,林毅夫说吧)教授认为,由于产能过剩的存在,任何想通过提高利率和汇率来抑制投资和减少外贸顺差的意图,都会使产能更为过剩而出现两难选择:以提高利率为例,如果提高贷款利率同时提高储蓄利率,那么提高贷款利率可以抑制投资需求,提高储蓄利率会减少消费需求,会使绝大多数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更加严重;如果提高贷款利率不提高储蓄利率,那么这样做虽然不影响消费需求,但是利差的变大会刺激银行贷款的积极性,这就跟我们控制信贷扩张抑制投资需求的目标相矛盾;以提高汇率为例,提高汇率会使出口减少,进口也跟着减少,国内产能过剩的问题就会更加严重。
许多经济学者在看中国经济问题时并不能“权衡利弊,综合分析”,而是“只计一点,不计其余”,提出的政策建议难免“顾此失彼”。
中国经济是在矛盾中前行的,不能用静态的眼光来看待动态的中国经济。有学者认为,2001年国内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为8.4%,最近几年的政策目标在7%-8%之间,但2003-2005年的经济增长分别达到10%、10.1%、9.9%,2006年上半年达到10.9%,明显高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经济过热非常明显。但是与此同时也有学者认为,应该重估中国经济的增长能力和增长潜力,增长潜力由于供给能力增大、结构改善、体制活力增强的共同作用而增大。
很明显,前一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静态意义上的“刻舟求剑”,后一种观点属于动态意义上的“水涨船高”,瓶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瓶颈的拓宽是跟强劲的投资高度相关的。我们不能把“投资”当成“船”,把“瓶颈”当成“剑”,然后就误以为“剑”在“船”的下方永远不变。如果这样,中国经济将失去平衡。
自行车在运行中保持平衡,中国经济也是如此,虽然矛盾重重,却必须在矛盾中前行,如果发展停滞,社会将出大问题。随着渐进式改革的深入推进,矛盾会越来越凸显,表现在宏观调控方面就是许多调控手段的策略空间会越来越小。前行是有内因的,财政分权下的地方政府竞争构筑成的出口经济是不可忽视的内生力量,表现在宏观调控方面就是如何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寻求有效的制度安排。
中国军事;2006版的美国《国际防务周刊》称中国军事力量总体实力排名世界第三。文章解释理由说:
1、中国在战争动员机制上,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他可以在短时间内,募集到超过1000万的具有良好素质的优秀兵员。因此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包含美国在内,都不可能想象在中国本土与这支军队作战。
2、中国具有强劲规模的核武器2期制造生产能力。所谓2期能力是来自美国核能研究中心的理论。他是指,在国家处于被大规模侵略的时期,依旧保存有一定的核武器生产制造规模。中国核武基地,多在西南。西北的深处腹地。而这里又是很难被短时间攻陷的地区。因此,除非使用毁灭手段,否则很难达到目的。
3、中国是具有一定战争经验的国家。而且他多次与“世界联军”交战。1950年韩战,1961-1965中印战争(当时印度受到来自美,苏,英,法,北约等支持)。1969-1986年中越战争(越南受到来自前苏联,华约等多达12个国家支持)。这些给中国制造了很好的抵御战争机制。
4、中国拥有十分庞大的规模的国防生产体系。中国的国防体系目前仅仅是开展了不足15%。(中国造船能力每年150万吨级,造飞机能力每年1200架。坦克生产力度为7000-9000辆仅此美国)而这主要因为中国为了避免导致前苏联的恶果。
5、中国海外人力资源丰厚。一旦遭到攻击这些深处在美国以及世界的多个层次的华人,都会势必起来。造成世界性质的华人战争。
6、中国科技力量发展能力很好。他们拥有自身完善的科技武器研究机构。虽然部分显得老化僵硬,但是他的机制依旧可以在外力措施下被激活。
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论者有诸多看法。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因此,(1)钢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学术月刊》1986年第12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还表现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优良传统。(张岱年:《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载《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论集,东方出版社出版)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本精神为融和与自由"。(许思园:《论中国文化二题》,《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有的学者认为,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以家族为本位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纲常,是贯穿于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活动和生产力、社会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这五个层面的主要线索、本质和核心,"这就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杨宪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评价》,载张立文等主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为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理性精神。集中表现为:具有悠久的无神论传统,充分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主张个体的感情、欲望的满足与社会的理性要求相一致。总的来看,否定对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强烈主张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反对两者的分裂对抗,这就是中国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2)自由精神。这首先表现为人民反抗剥削阶级统治的精神。同时,在反对外来民族压迫的斗争中,统治阶级中某些阶层、集团和人物,也积极参加这种斗争。说明在中国统治阶级思想文化传统中,同样有着"酷爱自由"的积极方面。(3)求实精神。先秦儒家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人论世,反对生而知之;法家反对"前识",注重"参验",强调实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张"知人"、"自知"、"析万物之理"。这些都是求实精神的表。(4)应变精神。(见刘纲纪:《略论中国民族精神》,《武汉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见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发展的观点、自强不息和好学不倦的精神。(见丁守和:《中国传统文化试抡》,《求索》1987年第四期。)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义。这种人文主义表现为:不把人从人际关系中孤立出来,也不把人同自然对立起来;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在价值论上是反功利主义的;致意于做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给我们民族和国家增添了光辉,也设置了障碍;它向世界传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沟通的种种隔膜;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见庞朴:《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光明日报》1986年1月6日。)
(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摘编)
③ 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的伫立在战争的边缘
自1962年后,印度就再未回到过在中印战争曾经失利的克节郎河(Namka chu),这条河位于塔格拉山脊(Thag la)与哈东山脊(Hathung la)两山之中,呈东西走向。印度曾极尽全力想要控制住塔格拉山,这也是1962年10月中国向印度宣战的原因之一。由于达旺北部没有较好的防御地形,所以印度政府决定如果与中国再次发生战事的话,将会放弃城市及乡村而全力的将战事拖至色拉(Se La)东部。但是当1980年印度重新审视该国的安全角势后,新德里的战略家们决定在未来与中国的战事中全力保卫达旺。
印度军方明确的认为该的确唯一可行的防御线就是哈东山脊。1983年,印度的情报机构派遣一个小队前往克节郎河东北的的桑多洛河谷(Sumdorong Chu)牧区搜集情报,他们夏天进入冬天撤出,此后的两年依然如此,但当印度情报人员1986年进入该地区时,却发现中国军队已经在那里构建了半永久性建筑。
1986年2月,印方克里希纳斯瓦米·桑搭吉上将被任命为印陆军参谋长,他通过并计划了一项被称为“棋盘计划”的军事演习,该演习的目的旨在“演练如何将位于阿萨姆平原的印度军队快速部署到同中国接壤的实际控制线附近”。作为演习的一部分,印度使用米-26直升机将整整一个旅空运到了达旺附近的吉米塘(Zimithaung),随后这只军队从塔格拉山口出发,一路行军到达哈东山口。桑搭吉还调遣三个陆军师前往旺敦地附近,另有五万印军被派往阿鲁纳恰尔邦(即中方声称拥有主权的藏南地区)。中国对此感到震惊,而后便立即将自己的军队派往边境线上与印军对峙,在苏鲁拉(Sulu La)等地,印中两国军人甚至面对面的对峙上了,不过虽然两国边境上气氛十分紧张,但是都并未发生武装冲突。
④ 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的介绍
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是中国与印度历史上发生的第三次边境冲突。该事件虽未造成直接的军事冲突,但是两国之间紧张的形势已经使得中印再次走到了开战的边缘。
⑤ 1987年中印对峙印度达到了什么目的
日期: 1986年至1987年
地点: 阿鲁纳恰尔邦{藏南}的桑多洛河谷
结果: 双方都表现了克制,最终并未爆发军事冲突
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是中国与印度历史上发生的第三次边境冲突。该事件虽未造成直接的军事冲突,但是两国之间紧张的形势已经使得中印再次走到了开战的边缘。
1962年及1967年中国与印度分别在边境发生了两场边境军事冲突,在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中虽然中国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是停火后中方却从已经夺取的争议地点撤出,使得印方实际控制了藏南地区。但是印度军方在战场的失利使得印度政府决定在中印附近实施了一项“防御计划”以巩固印方于战争所占有的领土范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印度于边界前沿的几个支撑点军队已经完成部署,但是通向这些地方的交通网线仍没有建成。1980年,英迪拉·甘地上任印度总理后,决定重新审议印度的安全局势,1982年至1983年,英迪拉·甘地通过了一项旨在加快在印度实际控制线内部署军队的计划,以继续巩固印度在此地的军事控制。
自1962年后,印度就再未回到过在中印战争曾经失利的克节郎河(Namka chu),这条河位于塔格拉山脊(Thag la)与哈东山脊(Hathung la)两山之中,呈东西走向。印度曾极尽全力想要控制住塔格拉山,这也是1962年10月中国向印度宣战的原因之一。由于达旺北部没有较好的防御地形,所以印度政府决定如果与中国再次发生战事的话,将会放弃城市及乡村而全力的将战事拖至色拉(Se La)东部。但是当1980年印度重新审视该国的安全角势后,新德里的战略家们决定在未来与中国的战事中全力保卫达旺。
印度军方明确的认为该的确唯一可行的防御线就是哈东山脊。1983年,印度的情报机构派遣一个小队前往克节郎河东北的的桑多洛河谷(Sumdorong Chu)牧区搜集情报,他们夏天进入冬天撤出,此后的两年依然如此,但当印度情报人员1986年进入该地区时,却发现中国军队已经在那里构建了半永久性建筑。
1986年2月,印方克里希纳斯瓦米·桑搭吉上将被任命为印陆军参谋长,他通过并计划了一项被称为“棋盘计划”的军事演习,该演习的目的旨在“演练如何将位于阿萨姆平原的印度军队快速部署到同中国接壤的实际控制线附近”。作为演习的一部分,印度使用米-26直升机将整整一个旅空运到了达旺附近的吉米塘(Zimithaung),随后这只军队从塔格拉山口出发,一路行军到达哈东山口。桑搭吉还调遣三个陆军师前往旺敦地附近,另有五万印军被派往阿鲁纳恰尔邦(即中方声称拥有主权的藏南地区)。中国对此感到震惊,而后便立即将自己的军队派往边境线上与印军对峙,在苏鲁拉(Sulu La)等地,印中两国军人甚至面对面的对峙上了,不过虽然两国边境上气氛十分紧张,但是都并未发生武装冲突。
也许出于巧合,印度于1986年授予了中国一直声称拥有主权的阿鲁纳恰尔“邦”的地位,中方为此向印方提出抗议,而印度在达旺的军事及政治行动被中方视为一种挑衅。1987年初,北京方面的声音就如同1962年中印开战前一样,而随着印度反对从达旺撤军,西方的观察家们开始对这边即将发生的战争进行预测。
印度对于中方的行动并未退让半步,反之则下达了一项名为“猎隼行动”的命令,在中印边境从东到南部署重兵,并将装甲部队派遣到了锡金东北用以震慑中方。1987年4月,印度又向塔格拉山脊派遣了数量可观的军队支援,并在桑多洛河谷地区建立起了能够威胁中方军队前沿哨所的前端哨。这些行动都被北京视为威胁,似乎印度将要从防守转为进攻,并通过武力获取一个更大的“阿鲁纳恰尔邦”。
1987年5月,印度外交部长蒂瓦里在前往赴平壤参加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期间顺带停留于北京,印度外长向北京带去了拉吉夫·甘地的一个口信,即“新德里不打算继续使边境地带的局势恶化”。当年7月,拉吉夫·甘地在一次北方邦国大党支持者的集会上说“有关中印边界局势的错误报道是由某些西方大国蓄意传播的,目的是要在印中两国之间制造误解和紧张”。1988年12月,拉吉夫访问中国,这是即20世纪六十年代周恩来访问印度后第一次两国之间的高层访问。最终在1993年,两国签订了一项“以确保实际控制线两侧的和平”的协议,这场边境危机由此告终。
塞尔维亚国家小,可是关系到自己的主权的时候他们不惜一战啊,和整个北约对抗,虽然失败了,但是至少努力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自己的国家领土啊,我们是不是也该必要的时候不要总是表示强烈抗议,谴责,是不是也该试一试这些年来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啊,是不是也该向世界发出我们中国的声音“藏南和钓鱼岛,南海诸岛是我们中国的,外国占领者滚出去”!
⑥ 中印汇率制度比较博士论文
这个是经济类论文,985博士毕业需要南核。字符数在1.2w,查重5%以下。就可以找核心的期刊去投稿了,审稿期一般是1-3个月,耐心等待编辑部回复即可
⑦ 中国简介
中国(China),位于东亚,是一个以华夏文明为主体、中华文化为基础,以汉族为主要民族的统一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中国疆域内的各个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成国家和朝代,后历经多次演变和朝代更迭,持续时间较长的朝代有夏、商、周、汉、晋、唐、宋、元、明、清等。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君主政体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共和政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国有着多彩的民俗文化,传统艺术形式有诗词、戏曲、书法和国画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中国,又以“华夏”、“中华”、“中夏”、“诸夏”、“诸华”、“神州”等的代称出现。“夏”,在商、周以前有夏;“华”,是指华丽、兴旺;也有说上古华、夏同音,本一字。“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是指汉服,夏指行周礼的大国,而“华夏”的意思就是“身穿华裳的礼仪之邦”。而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指天下的“中心”——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河洛地带,中国以外称为四夷。古中国直辖地区为汉地,其周围四夷均为臣属之地,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汉代始建蛮夷邱,并促成汉文化圈,南北朝建“四夷馆”。明朝四夷馆,内分八馆,曰鞑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等等。自清朝统治中国以来,中国作为东亚文化宗主的局势渐渐被打破了。
⑧ 中印国力对比要求详细
中国与印度既是邻国,又是人口大国,目前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两个国家,两国国情有很多共同之处,两国经济发展模式为世界瞩目。印度学术界爱把中国作为重要参照对象来研究印度经济,我国学术界对中印综合国力比较也情有独钟。本文不仅对比两国经济状况,还把两国纳入全球坐标中衡量,着重比较两国国际竞争力与经济全球化程度。基础设施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密切,我们选择一些指标进行比对就会发现两国的差距。据世界银行数据,人均用电量,1997 年中国为714 KWH牗千瓦小时牍,印度仅次363 KWH 。在1998 年中国电力生产占世界比重为8.2%,印度只占3.47%。电力系统的损耗在1997 年中国8%,印度却高达18%。中国在1998 年拥有电话主线70条,印度只有22条,1997 年中国电话装机等待的时间不到一个月,印度需一年。印度公路状况极差,缺少高速公路,港口与机场设施陈旧,交通运输极端落后,能源严重短缺,尤其是石油,基础设施的滞后影响了外国投资环境,严重制约了印度经济的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领先的优势十分明显。资本资源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储蓄与投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速度快慢。中国在1997-1999 年期间国内总储蓄GDP的比例为42.5%,国内总投资占GDP的比例是38.8 T ,印度同期分别是20.3%、23.9%。中国在1990-1999 年期间国内总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2.8%,印度只有7.4%。1997 年中国股票市场融资占GDP的比例是22.9%,印度为33.7%,1995 年中国资本市场占世界比重只有0.24%,印度为0.71%,而1998 年中国上升到0.84%,印度降至0.38%。1975 年中国资本资源占世界比重仅为1.73%,印度占1.74%,1998 年中国升至9.4%,印度为2.5%,1998 年中国资本资源占世界比重比印度要高3.8倍。2001 年中国国内储蓄率为38.9%、投资率为37.4%,印度分别为22.4%、22.7%。可见,无论是国内储蓄率或投资率,还是在世界资本资源中的地位,中国比印度高得多,这也是造成中印经济增长速度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印度资本市场历史比中国早,但现在中国资本市场融资规模也超过了印度。经济规模与发展水平G NP 牗国民生产总值牍、 GDP牗国内生产总值牍与G NI牗国民总收入牍是考察一个国家经济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首先,看GNP:据世界银行《2000�2001 世界发展报告》数据,中国1999 年 GNP 为9802 亿美元,在参与排序的206个国家与地区中列第7位,人均G NP780 美元,列140 位;按购买力平价牗 PPP牍计算中国的GNP则高达41122 亿美元,列第2位,人均GNP升到3291 美元,列128 位;1999 年印度 GNP 为4422 亿美元,列11位,人均 GNP450 美元,列163 位;按 PPP 计算印度GNP为21441 亿美元,列第4位,人均G NP2149 美元,列153 位。再看 GDP :2000 年中国GDP总量为1.08 万亿美元,列世界第六位,印度GDP达4794.04 亿美元,居世界第12位。按 PPP 计算GDP,2000 年中国GDP为49660 亿美元,印度为24320 亿美元。2001 年中国人均G DP 牗 PPP牍为4329 美元,印度为2464 美元。1990 —2000 年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10.3%,印度为6%。经济总量比较我国领先,两国人均GNP、 GNI 都偏低,中国依然占有优势。产业结构通过比较两国的产业结构构成,可发现两国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1970 年中国农业、工业与服务业占GDP的比例分别为34%、38%与28%,印度则分别为45%、22%和33%,这一期间印度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二产业比重太小,第三产业比重两国接近。1998 年中国农业、工业与服务业占GDP的比例分别是18.4%、48.7%、32.9%,印度各占29.3%、24.7%、45.9%,而世界产业构成为5%、34%、61%,我国第一、第二产业比例过高,第三产业比重太小,印度第一产业比例太大,第二产业比例过小,第三产业比重比我国大,但比世界水平低,两国产业结构都存在不合理之处,都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各产业发展速度看我国要快于印度,我国农业与工业总产值的规模也比印度大得多。对外开放度印度在90年代以前由于对外国投资采取严格限制的政策,印度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很小,1992 年以来印度加快了金融自由化改革,积极鼓励外国投资,不断放宽对外国投资者限制,外国投资发展很快,外国直接投资从1990 —1991 年度的0.91 亿美元上升到1999-2000 年度的51.91 亿美元,2001 —2002 年度更高达59.25 亿美元,证券投资从1990-1991 年度的0.06 亿美元增至1993-1994 年度35.67 亿美元,因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1998 —1999 年度为负0.61 亿美元,但2001 —2002 年度回升到40.9 亿美元,证券投资流入规模在大部分年度大于直接投资。就外贸、外资发展比较而言,无论规模还是发展速度,我国占有绝对优势,我国经济全球化程度比印度高得多。据《经济学家》推出的全球化指标,1993 —1997 年期间年均变化率印度仅为2%,我国为7%,中国对外开放度远胜于印度,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印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国际竞争力牗一牍 IMD 国际竞争力中印排名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是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权威机构,每年根据国内经济状况、国际化程度、政府作用、金融环境、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等方面指标体系对参评国家竞争力进行评价,推出《世界竞争力年鉴》。中国在IMD竞争力排名中处中游,但与印度相比名次大大靠前,在1995 —1998 年期间名次不断上升,1999 —2001 年间有所下降,2002 年又上升了两位,印度排名居下游,以两年为周期上下摇摆,在38-42 之间徘徊。IMD竞争力排名说明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比印度强。两国都需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牗二牍 WEF 全球竞争力中印比较根据美国竞争力委员会1999 年对56个国家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成果,也揭示了我国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在创新因子指标排在45,印度为37,其中上游创新能力牗由研究开发投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素质、科研机构的质量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决定牍我国与印度几乎平起平坐,我国第25、印度26位;但下游创新能力牗申请专利的数衡量牍我国比印度要弱,下游创新因子排名我国为48、印度37。我国上游创新能力与下游创新能力脱节,说明我国创新成果商业运作不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通道不畅。中国经济的微观竞争力落后于宏观竞争力,微观竞争力与印度相比也落下风。除1998 年外印度历年名次好过中国,但到2002 年两国差距在缩小,中国只比印度低一位。当前竞争力指标是建立在微观竞争力指标基础上,旨在区分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通过衡量人均GDP水平来考察当前经济成就。中国当前竞争力与印度相比落后了很多,2000 年低11位,2001 年也相差7位。2001 年公司运作与战略排名中国列39位、印度居43位,商业环境质量比较中国排在47位、印度名次是34,在商业环境质量方面我国处于劣势。这反映了我国企业运行的商业环境有待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偏低,企业运营方式与发展战略不够成熟。2002 年我国商业运作环境有所改观,上升到38。国民财富的增长,归根结底依靠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有进一步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才能实现人均GDP的快速增长。牗三牍 GITRR 信息技术中印竞争力在网络就绪、网络应用构成与可行因素构成这3项指标排名印度都领先于我国。网络就绪指标中国64、印度54。网络应用构成指标我国到70位、印度60。可行因素构成排名中国第56位、印度49位。在次级指标方面,我国只在信息基础设施、商业与经济环境、ICT机会与社会投入3个方面比印度位置靠前,而在硬件、软件与支持、网络接入、网络政策、网络社会、网络学习、网络经济、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方面排名都落后于印度,特别是硬件、软件与支持、ICT政策、网络学习方面名次悬殊很大,反映了我国信息技术与印度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软件业印度遥遥领先于我国,印度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出口大国,2000 年软件出口额达80亿美元。近几年信息技术产业托起了印度牛市,预计2008 年印度软件业产值870亿美元,出口达500亿美元,软件业成为了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我国软件出口还微不足道。中国在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经济总量、国际化程度等方面与印度相比处于领先地位,两国经济结构都须进一步调整,都须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宏观经济的竞争力我国整体占优,但经济创造力竞争力我国不及印度,微观竞争力印度强于中国,信息技术竞争力印度优势明显,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比印度大
⑨ 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的背景
1962年及1967年中国与印度分别在边境发生了两场边境军事冲突,在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中虽然中国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是停火后中方却从已经夺取的争议地点撤出,使得印方实际控制了藏南地区。但是印度军方在战场的失利使得印度政府决定在中印附近实施了一项“防御计划”以巩固印方于战争所占有的领土范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印度于边界前沿的几个支撑点军队已经完成部署,但是通向这些地方的交通网线仍没有建成。1980年,英迪拉·甘地上任印度总理后,决定重新审议印度的安全局势,1982年至1983年,英迪拉·甘地通过了一项旨在加快在印度实际控制线内部署军队的计划,以继续巩固印度在此地的军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