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在去杠杆还是加杠杆
中国现在是去杠杆。
『贰』 中国已经朝着去杠杆方向迈出第一步了吗
据消息称,标普发布报告认为,中国已经朝着去杠杆方向迈出第一步,中国正在运行非常规货币政策,中国企业借贷高潮将在未来五年趋缓。
此前,穆迪也曾下调中国主权评级。5月24日,穆迪官网发布报告将中国评级从Aa3下调至A1;展望调至稳定,此前为负面。报告同时预计:中国经济杠杆将在未来数年进一步加大。
财政部当日回应称,穆迪下调我国主权信用评级,是基于“顺周期”评级的不恰当方法,其关于中国实体经济债务规模将快速增长、相关改革措施难见成效、政府将继续通过刺激政策维持经济增速等观点,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低估了中国政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适度扩大总需求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10月10日,IMF发布报告称,因中国前景改善,上调中国2017年GDP增速预期至6.8%,此前预期6.7%;上调2018年预期至6.5%,此前预期6.4%。
『叁』 中国杠杆率问题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举债是不可避免的,若企业大量举债,不能到期还本付息的可能性会较大,将导致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急剧上升,对企业收益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而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主要来自于财务杠杆的高低。 所谓财务杠杆,是企业每股收益对营业净利的敏感程度,或者说是企业负债对普通股股东收益的影响程度。财务杠杆的功能可以用财务杠杆率表示。 财务杠杆率=纳税付息前收益÷(纳税付息前收益—利息费用—优行先股股利) 财务杠杆率反映了企业纳税付息前收益与普通股股东分配利润的关系。在收益不变的情况下,企业举债比例愈大,负债利息愈多,其财务杠杆率愈高。因此,财务杠杆率又反映了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 假定甲、乙两企业有关财务资料如下(表一): 项目 甲企业乙企业 资本结构 股本100万元(5万股) 股本50万元(2万股) 负债50万元(年利率8%) 纳税付息前收益 10万元10万元 利息(年利率8%) -4万元 税前收益 10万元6万元 所得税(33%) 3.3万元1.98万元 税后利润 6.7万元4.02万元 每股收益 1.34元 2.01元 财务杠杆率 1 1.67 注:甲、乙两企业股本均为普通股。 从表一可知,由于甲、乙两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同,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影响也不同。乙企业的财务杠杆率高于甲企业,所以,导致乙企业普通股股东的每股收益大于甲企业(即2.01元>1.34元)。从股东的角度讲,只要投资报酬率大于负债利率,企业的财务杠杆就能为普通股股东增加收益,举债是有利的。因此,企业管理人员没有理由拒绝运用财务杠杆。另一方面,财务杠杆率越高,对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影响越大,表明企业财务风险越高。所以,企业运用财务杠杆时,必须把股东可能取得的较高收益与其可能承担的财务风险进行权衡、比较,尽量减少财务杠杆给企业收益带来的不利影响。
『肆』 未来五年经济:究竟是去杠杆,稳杠杆还是加杠杆
未来应该不会再加杠杆了,应该是先稳,然后再去!
『伍』 为什么中国经济要去杠杆化
就是市场通过银行抄资金减少使袭用金融杠杆的意思,把原先通过各种方式“借”到的钱退还出去的政策。
之前银行鼓励企业喜欢用杠杆投资方式,你投资1万,利用金融杠杆,由第三方金融机构借你9万,变成你投资了10万,如果企业发展顺利是没什么问题,但是一旦出现亏损,银行方面就损失惨重了,所以现在在鼓励去杠杆化,就是把之前这种投资结掉,以后减少杠杆化投资,来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减少金融方面的系统风险。
『陆』 中国经济加杠杆还是去杠杆
目前提倡的是:
去库存 去产能 去杠杆 降成本 补短板
所谓杠杆,从狭义上讲,是指资产与股东权益之比;从广义讲,则是指通过负债实现以较小的资本金控制较大的资产规模,从而扩大盈利能力或购买力。
所谓“去杠杆化”,是指公司或者个人减少使用金融杠杆,把原来通过各种方式“借”到的钱退还出去的这样一个潮流。
『柒』 中国的债务杠杆到底有多高
240%,这是东方汇理银行的高级经济师高大力给出的一个预测值。这个数值意味着,到年底,中国这个经济体中的政府债务、企业债务、家庭债务的总和,也就是债务总额,相对于中国经济全年的GDP而言,比例将达到240%。也就是说,债务是收入的2.4倍。
虽然很多人关心政府债务,而地方债在去年底也有了一个官方说法,但我们大多数人还是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债务水平缺乏概念。高大力的预测,应该算是我能看到的最新预计,因为2013年才刚刚结束。
简单看到240%这个数值,会发生很多误读。你的第一感觉应该是太高了,难道1元钱的GDP需要2.4元的债务来支持吗?这种感觉对也不对。说对是因为比例的确不小,说不对是因为你可能从来没有对债务GDP比例有过认识,超过100%的比例你都可能认为不妥。
我们需要做一些对比。高大力认为中国需要大规模的债务重组,因为如果他的预测正确,240%就不是一个好兆头,“在欧债危机高潮期,欧洲债务总量占GDP的比例约为250%”。这是横向比,纵向比呢?2012年底,中国所有债务的总额已占GDP的216%。因此到2013年的预测值240%,杠杆上升的势头依然很猛。
216%这个数据来自哪里?高大力没有说清楚来源,但我能找到的一个近似数据是215%。这个数据是上月刚刚发布的,来自于中国社科院“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课题组。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强调,中国全社会的杠杆率已经很高,“去杠杆”在所难免。
李扬认为,从总量上看中国的总债务水平低于大多数发达经济体,但比南非之外的其他金砖国家都要高,尚处于温和、可控阶段。鉴于中国的债务水平近年来上升较快,应当保持警惕。从风险视角来看,李扬指出,国家资产负债表近期的风险特点主要体现在房地产信贷、地方债务以及银行不良贷款等项目,而中长期风险则更多集中在对外资产、企业债务以及社保欠账等项目。无论哪类风险都和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密切相关,应对办法还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李扬说的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高大力说的大规模的债务重组有什么不同?我看没有什么不同。李扬说的是方式,高大力说的是方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在实际操作层面上不可避免地就是大规模的债务重组。
从李扬2013年底公布的2012年底的债务GDP比例215%,到高大力2014年初预计的2013年底的债务GDP比例240%,这是一个怎样的增速?如果你还是认识不够,我们再看看之前的数据。
在我可以查到的说法中,渣打银行[微博]的王志浩2012年11月时曾经预计当年年底中国债务占GDP比重将超200%。现在来看基本没错。而当时王志浩还提及了他掌握的两个数据,“(中国的)信贷扩张在2009年经历了快速增长之后,整体杠杆率从2008年底的153%增加到2009年底的185%。”
如果王志浩的数据基本准确,而高大力的预测基本靠谱,那么中国经济的整体杠杆率,相当于从2008年的153%涨到了2013年的240%。
正因为这样的势头,所以高大力说“如果这个步调持续下去的话,十年以后债务占GDP的比例可能会达到500%。如果到了这么高的杠杆率,比较疲软的企业和政府必然会违约。在接下来五到十年,中国必须要有大规模的债务重组,否则违约风险将大增”。
2014年开始,我已经在《地平线》专栏中写了三篇文章,分别是“2014年看好中国的最大理由”、“索罗斯的中国难题”、“央行的算盘:紧而不慌的‘去杠杆’”,加上今天这篇“中国的债务杠杆到底有多高?”半个月我都在讨论中国经济的杠杆率。
这里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列举了各方面对中国杠杆率的分析和预测。有乐观一些的,也有悲观之极的。但是,所有人都会承认,一个仅仅依靠债务杠杆支持的GDP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大家的分歧只不过在于,中国经济的杠杆过程到底在什么位置?是在一个上升过程中,还有增加的余地?还是到了一个顶点,即将反转?还是说已经开始反转,开启了去杠杆化的过程?
我觉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位置将强烈暗示着央行货币政策的不同操作。如果杠杆还在上冲,意味着市场主体主动加杠杆的欲望还在,那么央行就应该从紧甚至加息;如果杠杆已经开始收缩,一个债务收缩的过程已经开始,央行反而应该为了稳定需求放松银根,比如降低存款保证金率甚至减息。
央行有没有答案?在央行最新发布的数据中,2013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9.7%,达到17.29万亿元的年度历史最高水平,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8.4%。而央行的表态是,“2013年M2和贷款数据基本达到调控要求,今年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不会收紧或放松货币政策。”
不收紧不放松,这就是央行对杠杆位置的判断吗?
『捌』 股票中加杠杆是什么意思
你好,加杠杆是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以一定的杠杆倍率借贷资金用于投资,以小博大内的经济行为。
【案例】容
以融资方式买入股票,假设小王有10万元本金用于投资,2017年小王投资的股票盈利30%,那么小王盈利3万元;
假设小王通过某种借贷方式,借了20万元,2017年小王以30万元资金投资股票盈利30%,那么小王盈利9万元,去掉借贷利息2万元,小王盈利7万元,小王在杠杆的帮助下,将盈利从30%扩大到70%;
假设小王通过A,以10万元借贷了20万元,又通过B,以30万元借贷了60万元,2017年小王以90万元资金投资股票盈利30%,那么小王盈利27万元,去掉利息8万元,小王盈利19万元,在杠杆的帮助下,小王将盈利从30%扩大到190%。
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玖』 中国股市可以运用杠杆吗
你好,用户加杠杆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果用融资融券加杠杆操作,只能操作带有R标注的,还有一种加杠杆的形式是股票配资,相对限制就比较少。
『拾』 中国经济的杠杆率为何会上升那么快
据报道,日前有经济学家表示,应该将GDP增速从宏观调控目标改为预测指标,以避免过度追求GDP所导致的地方过度负债、宏观杠杆率上升、经济结构扭曲、数据作假等一系列问题。
由于考核机制涉及到提拔升迁,而许多地方政府并没钱做大GDP,所以必须要靠负债投资,各种隐性地方债务不断变着花样做大,宏观上就体现出很高的杠杆率,而且过去十几年,中国在所有大国中宏观杠杆率上升速度是最快的。
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应该将GDP指标从宏观调控的核心目标改为预测指标,保留其对预期的引导和其它工作的指导参考作用,而弱化其业绩考核的功能。也有专家认为,弱化GDP作为核心调控目标的第一步可以考虑采用一个较宽的GDP增速目标区间并显著降低GDP增速目标。
希望中国经济可以实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