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现在美金的汇率是多少100美金是多少
根据2020年1月6日汇率,1美元=6.9649人民币,1人民币=0.1436美元,100美元=696.49人民币元。
1792年美国铸币法案通过后出现。当前美元的发行是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控制。自1913年起,美国建立联邦储备制度,发行联邦储备券。现行流通的钞票中99%以上为联邦储备券。
美元的发行主管部门是国会,具体发行业务由联邦储备银行负责办理。在二战以后,欧洲大陆国家与美国达成协议同意使用美元进行国际支付,此后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广泛使用并最终成为国际货币。
(1)2014年2月20日美元汇率扩展阅读:
美元升值的影响:
全球股市、债市和大宗商品市场大幅波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普遍下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面临大规模资本外流的问题。
大量国际资本原本以不同形式进入新兴市场国家,集聚在收益率较高的房地产或股票等市场,导致资产价格不断高企。
由于本国货币不是国际本位货币,存在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等问题,一旦遭遇美元升值等国内外政策环境逆转,先前流入的资本将迅速撤离,从而引发资产暴跌、汇率贬值、股市下跌等一系列负面冲击,系统性风险集中爆发。
㈡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 本轮人民币跳升有何不同
1、本轮升值有何不同?
从更长周期来看,05年汇改后,人民币就开启了升值之路,持续升值到2013年。自2005年7月21日起,央行宣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此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考一篮子货币,但是参考一篮子货币也不意味着盯住一篮子货币,实现有管理的浮动。从走势上来看,人民币对美元在05年汇改后是大幅升值的,从8.2以上升值至13年接近6.0的点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也从85上升至接近120的水平。
而升值背后的推动力是中国经济向好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01年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绝大多数年份维持在8%以上的水平。在国际收支方面,经常项目顺差持续处于高位,而中国经济高增长带来的机会也吸引了海外投资资金流入,在14年之前金融账户也基本都保持顺差。尤其是08年发达经济体金融危机后,国际资本更是大量流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所以05-13年的人民币汇率升值是有基本面支撑的,是05年汇改前压制多年的单边升值压力的逐步释放。
但是14-16年,人民币又开始面临贬值压力。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国内经济开始走弱,市场对未来走势存在很大的担忧。另一方面是14年美联储宣布退出QE,并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意味着美国在经济不断向好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开始收紧。14年至15年“811”汇改,几乎所有的发达和新兴货币均对美元大幅贬值,而只有人民币紧紧盯住美元,积蓄了贬值压力。所以15年汇改后人民币又开始释放贬值压力,对美元汇率从6.2一路贬值到16年底接近7.0的水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数从130降至122。
而17年以来,人民币又开启了新一轮升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17年初的6.96升值到当前的6.3左右,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从94.83回升至95.82。但是从基本面来看,我国经济增速仅仅从16年的6.7%回升至17年的6.9%,反映国际收支的外汇储备、外汇占款也仅仅是保持稳定,并没有显著增加。而当前欧美经济仍在复苏,国内经济甚至有一定的走弱压力,所以从当前远期市场来看,人民币对美元反而有一定的贬值预期。
所以和05年以后的升值不同,基本面并不是影响本轮升值最主要的因素,人民币汇率的定价机制才是关键。近两年随着汇率中间价机制的改革,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是在减弱的,而对一篮子货币保持相对稳定的目标发挥着更大的作用。这就意味着当其它货币对美元升值的时候,人民币会跟着其它货币对美元升值;当其它货币对美元贬值时,人民币也跟着贬值。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美元指数的走势高度相关,相关度远远大于以往。
但从执行上也有一定的波折,例如尽管央行从15年12月就发布了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但是从16年全年来看,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还是走弱的,这主要是因为人民币当年还是在释放前期积累的贬值压力。而17年上半年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依然相对偏弱,所以央行引入“逆周期因子”,对冲市场预期惯性导致的人民币相比其它货币对美元升值偏少的问题。17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指数才得以修正,保持了基本稳定,“逆周期因子”也暂时退出。
所以本轮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强更多是因为美元指数的走弱,背后的机制是人民币更多参考一篮子货币,并保持基本稳定。但是这样的定价机制带来的问题和仅仅盯住美元是一样的,欧元、英镑、日元的定价是完全市场化的,对美元升值是其经济基本面的反映。当我国经济和海外步调一致时,跟着一篮子货币对美元升值不会带来太大问题,但当步调不一致时,仅仅由定价机制带来的“被动”升值就会对未来经济构成负面冲击。
2、升值对经济有何影响?
一谈到汇率升值,大家第一反应就是会对出口产生向下压力。从历史数据来看,我国的出口同比增速确实与人民币有效汇率负相关,并且有效汇率变化领先出口3个月。人民币汇率与出口相关主要是因为汇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商品价格。当人民币出现升值时,出口企业要么选择维持外币计价的价格不变,这样会导致以本币计价的商品价格下降;要么选择维持本币计价的价格不变,这样会提高外币计价的价格,导致商品需求下降。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出口企业利润下降,也会降低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力。
前面已经提到,本轮人民币升值的主导因素与2013年之前的升值不同。实际上,目前我国经济背景和贸易所处环境与2013年之前也大不相同。下面,我们将回顾2013年之前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并对本轮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进行分析。
(1)05-13年:出口逆势增长,经济持续繁荣
05-07年,人民币升值并没有显著影响我国出口强劲增长。尽管05年汇改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升值,但是次贷危机之前,我国出口同比增速一直维持在20%以上。尽管同期我国进口也不弱,但是受到出口增长的带动,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2007年贸易顺差月均超过200亿美元。
同期,净出口对GDP的贡献也达到了2000年以来的最高值。2005年到2007年间,净出口对GDP增长的拉动分别达到1.4%、1.9%和1.5%。
当时出口之所以没有明显受到汇率影响,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贸易竞争力较强。1980年以来我国劳动力人口占比持续增加,而城市化的推进也导致大量农民工进城增加了有效劳动力供给。2001年末我国加入WTO以后,巨大的人口红利使得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低廉,帮助我国成功加入到全球产业链的布局中。因此,尽管05年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但是相比于低廉的人力成本来说我国的出口产品竞争力仍然较强。
另一方面,当时美欧等国经济向好,外需强劲。美国经济自2002年以来就表现强劲,GDP同比增速一度超过4.4%,而欧元区GDP同比增速在2006年和2007年也分别达到3.2%和3%。经济的繁荣使得发达国家对我国的进口持续增长,尽管因为人民币升值而有所回落,但是同比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
08年后我国出口增速出现下滑,次贷危机重创了全球经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同比增速一度下滑至-4%和-6%。受到外需大幅下滑的影响,我国出口同比也一度下降到-26%,并且2011年开始出口增速的中枢从20%下降至10%。
但是我国占全球贸易的份额仍在持续上升。尽管出口增速回落,但是实际上我国的贸易份额仍在持续上升,我国出口金额占全球贸易的比重从2007年的8.7%持续上升到2013年的11.7%。贸易占比的上升说明在全球贸易萎缩的情况下,我国的出口情况相比于其他国家仍然不错。
(2)17年以来:出口不容乐观,经济或将承压
去年出口的边际好转是GDP回升的主要动力。2016年净出口对我国GDP增长的拉动仅为-0.4%,而2017年拉动则上升到0.6%,相当于边际提高GDP增速1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实际上消费和投资对2017年GDP的增长贡献分别下降了0.2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
而出口好转一方面是因为海外发达经济的同步复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民币对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贬值。具体来说,2016年以来美欧等发达国家经济强劲复苏,其中美国和欧元区PMI指数分别达到60.8和60.6的高位。而自811汇改之后,人民币对美元和欧元均出现贬值,其中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高达13%。2016年中旬开始,我国出口增速就触底反弹。
但是去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是持续升值的。2017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9%。而相比于去年5月份的低点,CFETS指数也累计上涨约4%。尽管2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小幅回升,但是我们预计今年美元指数将大概率走弱,考虑到汇率对出口传导有一定的时滞,预计今年出口增长可能面临压力。
同时,我国的出口竞争力也在逐步下滑。在本轮全球复苏的背景下,实际上我国的出口增速回升幅度已经远不如东南亚等其它国家。2017年越南、韩国和马来西亚出口平均增速分别在21.7%、20.7%和16%,而我国的出口增速仅为7.7%。出口回升幅度较弱反映出我国的出口产品在逐步被东南亚等人力成本较低的国家替代。随着人口红利退减,我国出口企业生产成本将持续上升,再加上贸易壁垒增加,本轮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也要大于2013年之前。
从细分领域来看,人民币升值对电子通讯设备以及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将产生较大冲击。按照出口产值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来衡量各行业的出口依赖度,我们发现制造业中电子通讯设备、文体娱乐用品、鞋帽箱体、纺织服装和家具行业的出口依赖度均超过15%,前三者甚至超过20%。人民币如果持续维持高位,一方面会增加这些行业的汇兑损失,减少企业利润;另一方面也会降低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吸引力,减少企业市场份额。
3、升值会带来资产价格重估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相比较汇率的历史走势,市场对未来汇率的预期是影响资产价格会否重估的更重要的因素。道理很简单,外部资金是否流入、内部资金是否流出,首先考虑的不是汇率过去是否已经升值贬值,而是未来是否会继续升值或贬值。
我们先来考察日元升值的经验。85年广场协议后,美元兑日元汇率从起初的250左右降至88年的130以下,日元升值幅度最大超过100%,日元升值和市场的升值预期引发了对日本国内资产价格的重估,85年到88年日本股市一路上涨,日经225指数涨幅超过一倍,房价也在这段时间快速攀升。
但是升值对资产价格的重估也是有条件的,升值预期的背后需要有经济增长的支撑。87-90年日本进口增速放缓和GDP增速回落,意味着经济的状况有了变化,不过日元在这期间小幅贬值,支撑了出口增速继续上升,股指仍续创新高。到了90-94年,日元再度对美元升值,但此时的日本经济增速已从5%左右大幅降至0%附近,实际上经济并不支持日元升值,市场对日元已经有了贬值预期,资本和金融项目基本是净流出的,因而股市、房市等资产价格也就受到打击。
我们再来看我国上一轮人民币升值。05年汇改后,人民币升值幅度相对经济本身的提升其实是偏小的,因而升值预期一直存在。从NDF和即期汇率的对比可以看到,05-08年1年期的美元兑人民币NDF一直低于即期汇率,这说明汇率升值预期一直存在,经济上行周期的主动升值仍未能消除升值预期,原因在于相比国内效率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汇率的升值幅度依然偏小。
因而较强的升值预期最终导致资本持续流入,对国内资产价格是有推动作用的。这一时期我国不仅是经常账户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也是顺差,05年以后我国外汇占款增长速度加快,而资本大量流入助推了国内资产价格的上升,06-07年的股市、房市大涨均在一定程度上与此有关。
但根据我们第一部分的分析,17年以来的本轮升值与上一轮升值最核心的差异是,本轮人民币升值主因在于美元走弱,更多属于被动升值。17年以来,即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走强,1年期的美元对人民币NDF也仍是高于即期汇率,实际上显示了市场长期的贬值预期。因此本轮升值以来,资金并未明显大幅流入国内,因此也就难以形成对资产价格的重估。
而如果汇率过度升值,其反过来会使得效率和技术的提升被汇率的大幅升值所抵消,反倒对资产价格不利。例如过去一年,欧元区经济的边际改善优于美国,欧元相对美元上涨了14%,但是从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反而是美股涨幅遥遥领先于欧洲。
17年纳斯达克指数涨幅超过28%,标普500指数涨幅接近20%,而德国、法国股指只上涨了13%和9%,说明欧元升值可能还对资产价格构成了抑制。而同样地,去年国内A股涨幅远低于港股,其底层资产的差别不大,原因之一或在于港币盯住美元,17年相对人民币贬值了7.8%。
㈢ 2014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是多少
今天(2014年2月28日)是:
1美元=6.1503人民币兑换价的。
㈣ 人民币贬值和之前安倍上台后的日元贬值有何异同
日元贬值给日本带来什么
以前,日本经济界一致认为日元贬值有利于出口,必须压低日元。但是,这个说法适宜条件的。它必须是在以下三个条件之下才能成立
1.国内人工费相对便宜
2.原材料便宜
3.工厂设在国内
可现在的大中型日本企业,几乎都出去设立工厂,现地生产,捞不到日元贬值的好处。
日本企业的传统强项,也被韩国和台湾抢走了不少,即使日元贬值,日本企业也很难在国际市场上重现当年的雄风。而日元贬值的副作用,却是立竿见影,压迫那些靠进口便宜资源和产品赚钱的企业。
由于人们一直停留在“日元贬值等于加大出口,加大出口等于景气变好,景气变好等于股市走高,等于收入增加”,所以在安倍上台后的这几个月,日元的大幅贬值,带来了股市的持续走高。但是,有一点却与以往不同,那就是出口没有回升。
日元开始贬值已经快五个月了,日本还是没有消除贸易赤字,神户港的出口集装箱也没有增加。
只要日元贬值不能向以往那样带动出口,日本的景气就不可能持续变好,股市也就开始下跌。那日元贬值的真正用处只有一个,即掏空老百姓资产,压缩政府债务。当人们知道了安倍经济学原来是用来对付老百姓时,安倍经济学就会失去灵光,其恶果也无法预测。
但无论如何,日元再也不会走高了。而人民币不一样。
㈤ 每年美元可以换人民币多少
根据2019年12月30日汇率,1美元=6.9824人民币
货币兑换:
1人民币=0.1432美元
1美元=1.3275加拿大元
1美元=31.419新台币
1美元=8.075澳门元
1美元=105.39日元
美元硬币面值:1美分、5美分、10美分、25美分、50美分、1美元。
美元纸币面值:1美元、2美元、5美元、10美元、20美元、50美元、100美元。
(5)2014年2月20日美元汇率扩展阅读
美元钞票一些有趣绰号
1866年美国宪法规定,美元绰号“dead presidents”因在美元钞票上的人必须是不在世的,而美元上的总统过世了。为了避免君主外观,在纸币或硬币上采用了传统个人画像特点。
百元美钞与富兰克林
1928年以后每张百元美钞上都印有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肖像,财政部确定富兰克林总统是美国人心目中永久熟悉的总统之一,但是他们也没有忘记其他总统,本杰明·富兰克林签署独立宣言。
㈥ 2006年1月份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
2007年2月7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7496
2006年12月29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8087
2006年12月14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8197
2006年12月04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8240
2006年11月29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8394
2006年9月28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8998
2006年9月27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9072
2006年9月23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9188
2006年9月2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9299
2006年9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9342
2006年9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9425
2006年9月4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9499
2006年9月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9590
2006年8月3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9598
2006年7月28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9792
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9982
2006年4月7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8.0130
2006年4月6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8.0098
2006年3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8.0388
2006年3月14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8.0473
2006年3月13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8.0503
2006年2月13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8.05
2006年2月6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8.06
2006年1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8.07
㈦ 2014年美金兑换人民币汇率是多
外汇比兑人民币是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实时发布的外汇牌价进行计算的。外汇牌价按... 按照2014年12月31日17:44:59时最后更新的汇率数据,100美元(usd)比兑人民币...
㈧ 三万日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30000日元=1680.9人民币,1人民币=17.8476日元,日元汇率是日本货币兑换他国法定货币的比率,它代表了日元的对外价值,会受到本国和世界其它地区的金融动荡或其他影响而产生浮动变化。
拓展资料
一、近期走势
1,日元对美元汇率14日跌至两年半来新低,自去年10月初以来已下跌超过14%。随着首相安倍晋三出台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施压中央银行放宽货币政策,有分析师预期,日元汇率可能进一步下跌。
2,安倍内阁11日批准一项涉及金额超过20万亿日元(约合2241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规模为2009财政年度以来最大。此外,安倍支持“无限度”购买政府债券,要求央行设定2%的通货膨胀目标。尚不清楚日本银行是否将牺牲部分央行独立性向安倍妥协。
3,野村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分析师幸幸尾分析,日元汇率走低可能在短期刺激出口,但若没有结构性改革,日本经济难现长期增长。
二、日元汇率的2020和2021
1,新冠疫情扩大正在动摇日元汇率。2020年日元兑美元汇率的全年波动幅度(高点和低点之差)截至12月28日达到11.05日元。最近数年的“日元不波动”局面明显改观,约4年来首次日元兑美元汇率波动幅度同比扩大。由于美国的低利率政策和财政赤字增加,美元贬值趋势固定下来,市场上有观点认为2021年也将迎来日元升值。
2,日元的汇率波动开始加大是在新冠感染人数激增的2~3月。从兑美元汇率来看,日元的低点为2月20日创出的1美元兑112.23日元,高点则是3月9日创出的101.18日元。在这个时候,全年的波动幅度就超过了创历史最小的2019年(8.30日元)。在出现避险性的日元买盘的同时,担忧难以筹集美元的美元买盘增加,投资者的混乱导致了汇率波动幅度扩大。
㈨ 2014年2月份之前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上升,2月份后下降,分析原因影响
2月份之前的上涨是延续了去年上涨的势头,之后的下跌主要是3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央行的宏观调控,打击热钱的快速流入
第二,中国外汇占款的大幅度缩水
第三,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