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浮动汇率制度和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 考试要用 简答 求解答 谢啦 字数多点 要图表分析
浮动汇率下,政府应采取更灵活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以应对突发事件。
固定汇率,政府不必关心汇率对进出口产生的影响。
输入型通胀,在不同的汇率制度下的运行规则不同,政府应学习应对技能。
② 罗伯特·芝德对不同汇率体系下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分析是怎样理解的
罗伯特·亚历山大·芝德因为对于不同汇率体系下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分析以及对于最适宜的货币流通区域的分析而获得1999年度诺贝尔奖。
芝德最重要的贡献是在20世纪60年代完成的。60年代早期,芝德发展了用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稳定经济的货币与财政政策。芝德把反映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汇率这些因素的国际收支曲线BP引入了希克斯IS-LM模型,使得IS-LM模型里两条曲线交叉构成均衡变成了三条曲线交叉构成均衡,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芝德-弗莱明模型。特别地,他论证了汇率体制的重要意义:在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有威力,在固定汇率下则相反。他的分析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前提下的,即国际资本可以在国家之间自由流动。在这个假设前提下,他进而分析到,在固定汇率体系下,由于汇率不能自由地变化以调节对于货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因此,政府必需出面人为地干预货币市场以使得这一关系保持平衡。如果此时国外和国内的利率不一致,那么必有大量的(在理论上是无穷无尽的)货币流人(当国内利率高于国际利率水平时)或流出(当国际利率水平高于国内利率时),直至到最后国内外利率趋于一致时。因此,在最后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时,固定的汇率以及国内外相同的利率已经确定了货币的流通量,或者说IS、BP两条曲线的位置已经决定了LM的位置,用更专业化的术语说此时LM的位置是一个内生变量,而不是外生变量。所以说政府无法再用货币政策对经济施行干预。因此,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相对于固定汇率体系而言,浮动汇率体系下的汇率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在浮动汇率体系下,政府可以完全控制货币的流通量。此时,政府的行为决定了LM的位置。而国际市场利率又决定了BP。这两条位置已固定的曲线的交叉点就决定了国民经济的规模。如果此时政府试图采取某项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继续发展,例如,增加政府支出等,则增加的政府支出将导致对货币的更大需求并由此推高利率。而高利率又必然吸引国外资本的流入,这就会导致国内货币的升值,从而影响到出口。当出口降低后,政府试图通过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措施就失效了。所以说,在浮动汇率体系下,财政政策是无效的。
根据同样的分析原理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固定汇率体系下,财政政策是有效的;在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③ 在不同的汇率制下,对比财政政策有效还是货币政策有效 论述题。谢谢
财政政策是政府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和处理财政关系的一系列方针、准则和措施的准则。主要包括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转移支付制度等。
货币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等。
总的来说,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指导经济工作。但财政政策可以理解为政府通过收钱和花钱来调整经济,而货币政策是政府通过放多少货币来调整。
④ 请运用两国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分析不同汇率制度下财政、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
0世纪60年代,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和J.马库斯·弗莱明(J.Marcus Flemins)提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模型,简称M-F模型),即通常所说的经典M-F模型。
该模型扩展了对外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同政策效应的分析,说明了资本是否自由流动以及不同的汇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其目的是要证明固定汇率制度下的“米德冲突”可以得到解决。
⑤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政策目标与固定汇率制下有什么区别
1 固定汇率的货币政策的作用相对固定,就是为了保持汇率的稳定,对短期内的产出不产生影响,在固定汇率下如果要稳定产出或刺激产出只有财政政策和贸易保护政策起作用。
2浮动汇率下的货币政策则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或减少货币供给来刺激经济,从而影响产出,而在浮动汇率下财政政策和贸易保护政策不起作用。
综上,我觉得只要从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下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贸易政策,就可以来分析两者的区别~~~~~~:)
希望可以帮到你~~~~:)
⑥ 浮动汇率下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浮动汇率下的货币政策很可能失去独立性:
“根据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固定汇率制度、资本自由流动和独立的货币政策三者不可能同时实现,只能择其二。但如果据此得出,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就可既实现资本自由流动和独立货币政策,显然片面延展了蒙代尔的理论,国内似乎就在往这方面努力的。如果实现浮动汇率(包括有限制的浮动),很可能是资本自由流动可以适度实现,而独立货币政策彻底丧失,弱国货币一定会处于强国货币的操控之下。央行的货币调控政策失灵,财政部、央行、发改委等又各敲各的锣,相互掣肘。从股市就可看出来,证监会希望股市稳定,周小川的紧缩货币政策却不让股市翻身,有人骂周小川,其实国内货币调控政策所基于的理论就是强国发明的,现在人家要对付你,你还在用这一套,显然处处挨打,回收流动性已从主动操作进入被动操作的地步,货币政策正在丧失独立性。周小川退出央行的可能性越来越清晰,今年10月份大的人事调整和新调控政策的出台看来不可避免,但愿是亡羊补牢。
股市、房市可能会成为中国一代中产阶级的噩梦。美国债务重组在加速,从雷曼开始,债务湮灭也在加速,全球资本市场还应该有一个强力向下修正的过程。”
以上是笔者于9月14日在天涯经济论坛的一个贴子,9月15日,央行便有了大动作,但却提前来了。那么是否说明央行意识货币政策独立性问题呢?我想认识到了也未必能做到,我想此次调控政策的重大转向也有不得已而为止的成分。
首先,经过一年半多的货币紧缩政策,其负面效应越演越烈,而通胀并没有实质性改善,近期CPI指数的回落是很有问题的,其中日用品涨幅仍达10%就很能说明问题,如果以此指导货币政策恐怕会南辕北辙。但大量实体经济的倒闭很可能撼动本国经济基础,再不放松已说不过去,其实也是对错误调控的一次修正。
其次,美国次贷危机深不见底,两房危机和雷曼破产已意味着全球经济进入金融海啸期,就在雷曼破产、全球资本市场极度恐慌之机,下调两率对于稳定国内资本市场有一定作用,否则,周二的股市可能直奔跌停板。
第三,从美元走势看来,美元已走出月线级别的强势,先欧元,后是马克、英镑,各国央行都已宣告国内经济衰退的方式力挺美元,的确美元大到不能倒,现在临到人民币,因为人民币已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根据开放式利率理论,利率下调必将影响人民币汇率进入拐点,从而有利于稳固美元走势,各国央行其实已被美元这个“大到不能倒”的怪物所挟持。
但央行货币调控政策真的能有效并力挽狂澜吗?从其选择的时机,笔者认为上述三个原因中第三个原因可能是这次货币调控政策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并不如许多经济学家所欢呼的央行在挽回货币政策独立性,其效应有待观察。按理说,只要信贷放松新的一轮牛市应该能够启动,但我们有大小非问题,有一种观点是大小非并非本轮熊市的根本力量,根本力量是银根紧缩,大小非只不过是加重了股市下跌的动能,因此即使真有新的一轮牛市启动那也是慢牛。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美国次贷,这可能触发百年一遇的债务大湮灭,全球资本市场必然会有大动荡,中国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大小非、次贷危机是凭空生出的两只“黑天鹅”,A股市场的大环境从未遭遇过这两个问题,其后更深层次一个大环境,就是我们的实行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如果我们的外汇管制没有想象中有效,根据开放式利率理论,那么降息会触发人民币进入了一个拐点,热钱会加速流出,资本市场会有向下修整的压力,央行政策效应往往滞后于国际资本的流动性效应。进言之,作为美元债权国,我们积累了大量美元资产,本币贬值就意味着这些资产升值,国内消费和投资支出相应增加,但问题是我们的所谓美元资产很大一大部分套牢在美债里面,而美国的情形众所周知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随时会触发,黄金与美元、石油的关联度分别为80%,最近油价大跌,而黄金却有冲高的迹象,是否正预示着这一点呢。
⑦ 在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各是什么
固定汇率下:资本自由流动扩张的货币政策,会使货币供给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利率下降,资本外流,本币有贬值压力,为了维护固定汇率,货币当局将在货币市场中买入人民币,卖出外汇,货币供给量将减少,直到LM曲线恢复到初始水平,所以在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无效;
扩张的财政政策,会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利率上升,资本内流,本币有升值的压力,为了维护固定汇率,货币当局将在货币市场中卖出人民币,买入外汇,从而使LM曲线向右移动,直到达到均衡汇率为止;
所以在固定汇率下,财政政策有效资本不流动本国利率将不影响国际收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使IS曲线向右移动,产出增加,进口增加,出现贸易赤字,本国货币有贬值压力,此时,货币当局将买入人民币卖出外汇,则货币供给减少,LM曲线向左移动,直到抵消财政政策的作用;
所以财政政策无效同理,货币政策也无效资本不完全流动扩张的货币政策,会使货币供给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利率下降,资本外流,收入增加,本币有贬值压力,为了维护固定汇率,货币当局将在货币市场中买入人民币,卖出外汇,货币供给量将减少,直到LM曲线恢复到初始水平,所以货币政策无效;
扩张的财政政策,会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利率上升,收入增加(资本不完全流动,利率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下有所上升,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的规模)本币有贬值的压力,为了维护固定汇率,货币当局将在货币市场中买入人民币,卖出外汇,从而使LM曲线向左移动,直到达到均衡汇率为止;
所以在固定汇率下,财政政策有一定的效果浮动汇率下资本自由流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货币供给增加,则利率下降,资本外流,汇率贬值,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会使出口增加,则IS曲线向右移动,直到国际收支恢复均衡;
所以在资本自由流动下,货币政策有效扩张的财政政策,会使IS曲线向右移动,利率上升,资本内流,国际收支顺差,汇率有升值的压力,会使进口增加,则IS曲线向左移动,直到国际收支恢复均衡,所以在资本自由流动下,财政政策无效资本不流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收入增加,则国际收支逆差,汇率贬值,出口增加,则IS向右移动,直到国际收支恢复均衡,所以货币政策有效;
同理,财政政策也有效资本不完全流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利率下降,收入增加,资本外流,进口增加,国际收支逆差,本币有贬值的压力出口增加,IS向右移动,直到国际收支恢复均衡,所以货币政策有效同理,财政政策有效(资本不完全流动,利率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下随有所上升,但资本的流入无法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⑧ 汇率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关系
一国货币价格,即与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单纯来讲,一国央行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市场资金供应充足,市场利率下降,使该国货币汇率下降,货币贬值;反之,该国货币升值。
但这一切都是两者间简单的关系,而且其影响结果也是短期的而非长期。因为货币价格变化不仅受到本国与他国市场利率的影响,也受到本国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比如我国采取紧缩政策,造成市场资金短缺,促使货币市场利率相比其他国家要高,自然吸引一部分外资入境,使人民币汇率升高。而且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向上,对于外资的安全性也有保障,同样加快外资流入,推高人民币汇率。但如果一国央行推行宽松政策,导致货币贬值,在一定时期内,同样吸引外资入境,达到一定程度时,也会推高该国货币汇率,当然这多半是经济强国才可能会出现此情况。并非一国央行大量投放基础货币,即所谓加大印钞速度就会导致该国货币贬值,要关注央行的整体操作,即一方面投放基础货币,一方面是否在公开市场业务等方面回笼货币做对冲操作。同时,投资者的盈利预期也是推高货币价格的重要因素。比如日元在前期因货币宽松政策导致日元汇率下跌。但下跌程度过大,使投资者认为日元已跌至较低水平,就开始大量购入日元,在短期内反而推高了日元汇率。k另外,一国货币价格与该国的贸易状况也互相影响,如该国贸易顺差导致本货升值,该国贸易逆差导致本货贬值,而本货贬值又促进贸易出口。无论一国实行紧缩与宽松政策,都是一个量变导致质变的过程,所以,一定要辩证地看待货币政策与汇率的关系,并要结合该国国内经济形势与国际间贸易状况。同时还要参照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与货币市场利率的状况,他国货币的主动贬值程度也对我国货币价格有影响。另外,一国外汇储备的大量减少,也会使投资者对该国货币汇率变化产生下降的预期,在市场上大量抛售该国货币,导致该国货币加速贬值。
所以说,货币政策并不能单纯影响该国货币价格,有很多因素互为因果。经济学研究对于过去与现在的的经济问题能够提供可靠的分析,但对于未来的经济状况,由于受到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只能依据现有的数据和理论,不断调整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发展的稳定,并针对国际经济变化做相应调整。
⑨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不同货币政策及其意义
新中国成立前,194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以原华北银行为基础在石家庄组建成立,开始发行人民币作为法定本位币,新中国成立之初完成了全国货币的统一,建立起了统一、垂直领导的国家银行体系。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兼负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双重职能——既是行使货币发行、金融管理职能的中央银行,又是从事信贷、储蓄、结算、外汇等商业银行业务活动的金融机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信用、金融在经济生活中居于从属、次要的地位,虽然实际上也存在有关货币政策这样性质的问题,但对经济的发展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因而也就不会成为一个独立的政策。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末之前,“货币政策”这个词也极少提及。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渐进转轨,同时金融体系也开始朝着机构多元、门类多样的方向发展,中央银行职能与具体金融业务的分野日渐清晰。1983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不再兼办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以加强信贷资金的集中管理和综合平衡,更好地为宏观经济决策服务。从此开始探索建立现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调控管理框架。特别是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后,我国基本形成了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体制。随后,针对经济金融领域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机遇与新挑战,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货币政策又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调整和创新。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此为标志,我国进入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与之相适应,我国的货币政策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货币政策目标方面,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正式确立了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备付金率”。1995年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沿用了“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表述。在这一时期,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中国人民银行从1994年开始逐季发布三个层次(M0、M1、M2)的货币供应量数据。在货币政策工具方面,开始注重采用间接工具和国际通行的政策工具来进行宏观调控。1994年10月开始办理再贴现业务,再贴现逐步成为一种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自此以后,中央银行通过增减贴现额度、放松或收紧再贴现条件、调整再贴现率、选择再贴现对象等手段灵活地进行货币量调控。同时,中央银行开始进行公开市场操作,通过买卖有价证券收放货币供应和调节利率水平,包括1994年4月开始的外汇公开市场操作、1996年4月开始的国债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后来的政策性金融债、央行融资券等证券的公开市场操作。除此以外,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了已有的中央银行贷款制度和存款准备金制度。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内经济形势和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极大地改变了货币政策的运行环境,这在客观上要求货币政策进行主动适应和转型调整,由此导致货币政策呈现一些新的特征。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多元且相机变化。虽然《中国人民银行法》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单一目标”取向,但在近年的实践中,我国货币政策追求的最终目标却较为多元,包括维护价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大体平衡、推动改革开放和促进金融市场发展等等。而且在不同的条件下,中央银行对不同目标的相对重视程度会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而做出相机调整。例如,当通货膨胀压力较大时,会调高物价稳定的权重;当外部冲击来临时,会调高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权重;当资产价格大幅变动时,会调高金融稳定的权重等。其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过去较长一个时期,中央银行主要盯住广义货币量(M2)、社会融资规模、新增贷款及其增速等数量型中介目标。随着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的日趋复杂化,中央银行跟踪监测、准确调控货币信贷数量的难度越来越大,而且货币信贷数量与经济增速、通货膨胀、金融稳定之间的相关性也在逐渐弱化,所以,提高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存贷款利率上下限管制放开之前,中央银行关注的价格型中介目标主要是商业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利率管制放开之后,充当中介目标的主要是货币市场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