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去杠杆下半场

去杠杆下半场

发布时间:2022-05-20 14:32:15

① 美国加息对中国楼市有什么影响

2018年,官方对经济“慢一点的增长”容忍度增加,所以我们并不会对美国加息做出大幅度的经济刺激计划。

而以中国政府目前对金融、房地产行业的控制力,也是完全有能力掌控局面的。

对于接下来楼市政策,可能是:

1.大环境决定了中国2018年货币政策仍然是略微偏紧的,”钱荒”加剧,去杠杆强化;

2.楼市调控不会出现大的、方向性的调整;

3.在经济、房价下行压力较大的城市,会出现“隐性政策的放松”,比如悄悄放宽对房贷额度的限制,比如人才引进放宽对落户的限制。

楼市进入新一轮市场调整期,楼市的深度调整将导致更多的中小房企退出房地产或被收购,而这对于综合竞争实力较强的房企来讲则成为逆势发展的机会,尤其是对于大型品牌房企来讲,会在楼市下半场这个阶段继续“大鱼吃小鱼”,增强自身在行业内的规模化优势。

但是在此重点提醒,一些房企的资金链更加紧张了,所以不要碰小房企的房子,因为烂尾的机率增加了。

房企的资金链趋紧,目前部分没有价值的城市,例如三四线城市将出现房价下降趋势,有可能会影响整体市场会出现降价的趋势,价格的指标发生变化,总体市场会表现为“以价换量”。而这样的局面有可能至少一直会持续到2018年底。

而对于有人口增量的、高级别城市(及其城市圈)的刚需、改善型需求来说,2018年是买房、换房的好时机,如果是刚需,一定要把握好这次机会。

(1)去杠杆下半场扩展阅读

联储加息对我国整体影响

美国加息,我国很难独善其身。美国加息,必然带来资本外流、进口成本提升、人民币持续贬值等问题。如果不能跟随加息,势必要动用资本管制、外汇管制以及市场干预等手段来进行维稳,然而在持续加息压力下,政策空间越来越小。

更关键的是,两个大国正处于不同的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目前,美国整体经济基本面相对良好,支撑加息预期,而我们则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这需要货币宽松来加以应对。如果对外面临加息压力,货币政策空间势必收缩,左右为难。

显然,如果美国放缓加息步伐或提前结束加息,这无论对于人民币汇率,还是国内货币环境,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利好。这将放开国内货币宽松的政策空间,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降准或会继续到来,降息也未必没有可能。

在最近几次重要会议中,无一不强调“稳”的重要性。从稳增长到稳就业,从稳金融到稳预期。这意味着“维稳”已经成为重中之重,货币宽松势必重来。

② 2021年经济形势会怎样

世界疫情的逐步消退、中国超常规政策的常态化、中国发展战略的转化和调整、内生新动能的逐步抬头将成为左右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最核心的四大力量。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走过极不平凡的2020年,中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增长方面表现亮眼,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展望2021年,中国经济又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备受关注。

复苏与挑战并存

随着疫情进入下半场,中国经济正稳健步入后疫情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世界疫情的逐步消退、中国超常规政策的常态化、中国发展战略的转化和调整、内生新动能的逐步抬头将成为左右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最核心的四大力量。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科院研究员贾康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对2021年中国经济表现,许多国际机构、国内研究者的看法一致,即:年初因为2020年的基数较低,2021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速会较高;待增速回落,全年经济增速将达到8%或者再高一点。”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2020年中国经济由于疫情影响,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下半年随着国内疫情的控制,经济增长明显加速,不论是内需,还是外需,都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国家推行双循环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已经发力。”深圳大学经济学副教授马春辉对《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说道,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形势是稳定增长。从发展的外部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经济环境有所改善,随着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完成并签署相关协议,中国将继续发挥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推动疫后世界经济复苏,增强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信心。从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分析,中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具备了应对复杂经济形势的能力。2020年下半年后, 我国投资、消费、进出口、企业盈利水平、创新能力、经理采购指数等多项指标都增长较快。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改善为我国2021年经济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马春辉预计,“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正常年份要低一些。随着各项政策实施及2020年下半年经济增长的惯性,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完全可以恢复到8%左右的水平。”

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经济学家周景彤对2021年中国经济表达了谨慎乐观态度。他表示,作出这一判断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因素:一是2020年中国经济率先从疫情中恢复,将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为2021年经济继续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2021年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将进一步减轻;三是政策重点将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转向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齐头并进,加快构建以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内需潜力将被进一步激发,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大。

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相比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本次会议有不少新的提法。例如,首次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等。

会议明确指出,2021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

“已落地的宏观政策,其效果在2021年将逐步显现;未落地的政策将进一步实施,这些都将支持2021年中国经济进一步复苏。”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对媒体表示。

中国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分析认为,20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宏观政策施策方向上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稳定政策连续性的同时,更加注重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新动能,意味着宏观政策上兼顾逆周期调节和跨周期设计,更有效地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作用,更稳健地实施货币政策,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注重防范化解风险,同时注重在一些关键点上发力,进一步提升发展的韧性和质量。“尤其重要的政策着力点是要把握好一个收尾和两个开局工作。要根据形势需要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见机预调微调政策。”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1年货币政策提出目标——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原来是稳健基础上的“灵活适度”,现在又加了四个字。2021年货币政策仍有很大空间,这个空间央行强调的是要保持宏观杠杆率稳定。

马春辉分析认为,2021年宏观经济增长,相对来说,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工具较多,财政政策所能发挥的空间较小。但是,货币政策实施中去杠杆的任务仍然艰巨,防范金融风险仍然是一项重要的考量。随着降费减税政策出台和进一步实施,各级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增加;地方债务风险、企业债务风险、中小微企业经营的困难、就业的压力、世界经济复苏的缓慢等因素都给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增加了不确定性。

重心转移:科技与碳中和

2021年经济工作具体怎么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八大重点任务,包括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全面推进改革开放、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被置于八大重点任务之首。20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要抓紧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

“2021年,很多与高科技有关的领域和部门都将迎来新的发展空间,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领域等。”连平表示,这一方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政策也将全力支持。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认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基础科技战略力量的增强;二是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优化变革;三是科技应用生态构造能力的提升。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认为,科技对经济的战略支撑作用会越来越大,要把科技创新放在核心位置,特别要在基础研究方面加大力量。

此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李俊峰认为,碳中和与方方面面包括产业链都有关系,会深刻影响下一步产业链重构、重组和新的国际标准。

“在碳达峰过程中,要推动大幅度提高能源效率,大幅度改善能源结构,大幅度提升非化石能源占比,这也是‘十四五’时期重点工作。”李俊峰指出,在能源领域中,能源清洁化、低碳化是一个方向,全球都是如此,即逐步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它的基本逻辑是从资源依赖的发展模式,走到技术依赖的发展模式”。

李俊峰表示,2021年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我们期待着‘十四五’的第一年,能够很好地开局,为国家真正的低碳转型,为实现达峰、稳中有降和最终实现碳中和三个阶段性的目标开一个好局。”

以上是文财网小壁虎编辑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经济形势会怎样?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的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③ 《渐行渐近的金融周期》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渐行渐近的金融周期》(彭文生)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0vojkmyW6EJnsUkyJXR7fA

提取码: p4sa

书名:渐行渐近的金融周期

作者:彭文生

豆瓣评分:9.0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份:2017-6

页数:416

内容简介:

过去40年在金融自由化、政府对私人财富隐性担保、宏观政策过度依赖信贷的大环境下,全球范围内金融的顺周期性成为驱动经济中期波动的重要力量,甚至带来了金融危机。有别于实体与金融相割裂的传统视角,本书在金融周期的分析框架下,聚焦信用和房地产相互促进的机制,联系金融和实体、总量和结构,提供一个从金融看宏观经济的全景式分析。

中国在经历第一个金融周期,上半场的繁荣已经持续了10年,房地产和信用(债务)过度扩张损害潜在增长率,扭曲经济结构,加剧贫富分化和环境污染,不可持续。央行加息(紧货币)、监管加强(紧信用)、结构改革包括税制调整,独立或合力作用,将触发金融周期拐点。下半场调整意味着房地产去泡沫、非政府部门去杠杆,经济增长在一段时间面临下行压力,但结构改善。寄希望于刺激增长和通胀去杠杆、家庭加杠杆扶持企业降杠杆、只减债务不减资产泡沫、汇率贬值消化高房价等都是不现实的。

进入金融周期下半场后,理想的宏观政策是“紧信用、松货币、宽财政”,但这是技术层面的调整,不改变金融的基本结构。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还需要深层次的变革:一是央行(财政)扩表增加货币投放,降低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支持财政大幅减税;二是回归某种形式的分业经营,存款归存款、投资归投资,区隔金融的公用事业和风险部分。

作者简介:

彭文生,现任光大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博士。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曾任中信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巴克莱资本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香港金融管理局经济研究处和中国内地事务处主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学家。现兼任香港外汇基金咨询委员会辖下货币发行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论坛创始成员,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在宏观经济和金融研究领域拥有丰富经验,连续三年获得《亚洲货币》(Asia Money)宏观经济研究第一名。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多部中英文著作。其中,中文专著《渐行渐远的红利——寻找中国新平衡》于2015年获第一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著作奖”。

④ 为什么我国未来要保持低利率水平

转载,如果有用请采纳

一、低利率接棒劳动力低成本,可再塑一个经济高速增长几十年的长周期

我国实行的是赶超战略,不能走过去计划经济的老路,也不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而是要有我们

自己的特色,有我们自己的经济学。我们认为,依靠“高积累-高投资”发展经济,是我国过去几十年经济高

速增长的一个秘密,也是日韩新等东亚国家成功转型的一个秘诀。

例如,美国70%的GDP用于消费,而我国消费仅占GDP50%,近一半的GDP是靠投资拉动的。我国消费如此之低

,投资如此之高,为什么收益没有急剧递减?原因之一是我国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几乎没有枯竭的转

移,可使劳动力薪酬长期维持在低位,投资成本低而收益高。而我国人民恰恰又是一个勤俭的民族,爱储蓄

爱积累,为资本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弹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推动下,我国经济实现了长期高速增长。

而当前,我国劳动力剩余已经耗尽,工资正在上涨,劳动力成本正在提高而且不可逆,刘易斯拐点即将到来

。我国“高积累-高投资”发展模式,似乎已走到尽头,经济或进入到中速增长时代。自2012年2季度起,我

国已连续六个季度实际GDP增长率下滑到七上八下区间,这是历史上没有的现象。经济下行固然有去库存、去

杠杆等短期周期性因素,但我们认为更多的是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红利消失等长期结构性因素。如果不能

继续保持“高投资”态势,只能通过扩大消费来实现经济的“再平衡”,那么,我国只能“未富先衰”,被

迫提前走西方发达国家“高消费-低增长”之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也就无可奈何了。

难道就没有别的出路吗?我们通过研究发现:有。劳动力不再低廉,可信贷资金可以低廉。我们可以通过下

调利率,降低资金成本,以对冲劳动力升值的成本压力,继续维持一定的投资收益率。所以,降利率是个好

政策,通过以低廉的资金接棒低成本的劳动力,破除经济增长的结构性藩篱,继续支撑“高积累-高投资”模

式,可再塑一个经济高速增长几十年的长周期。

二、低利率通过刺激有效投资,开启民智,激发全民创新,助推经济结构转型

一般来说,调低利率有利于刺激生产和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这个逻辑思路是这样的:一方面,当利率

下降,借钱所需要的成本就下降。企业就愿意向银行借更多钱,投资进去生产。而另一方面,当利率下降,

存钱可以赚的利息就少了,人们就更愿意把钱拿出来消费。无论是生产增加还是消费增加,供需两端再平衡

,最终会导致经济总量增加。

低利率对于投资的作用还远非如此。费雪的理论说,只有当投资边际回报率大于借贷利率时,人们才会选择

投资。低利率除了降低资金价格,维持一定的投资收益率外,还有更深的内涵。低利率还是改变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等大结构的有效武器。我们常讲要把“钱”赶到实体经济,就需要低利率。因为资金价格便宜了,

低一点的实业投资就有积极性了,过去想干而不敢干的事情就有了愿意干的冲动;过去一些风险高、预期收

益率不高的投资行为,因为优于利率,有条件实施了。相反,“钱能生钱”的游戏不好玩了,利率是资金基

础定价,“资金”投资的回报低,不靠劳动、不靠创造,而只想靠生息发财的,就靠不住了。因利率调低,

股票、债券、理财产品、外汇、不动产等生息资产价格也会向低处看齐,资金会更多选择实体投资而非在虚

拟经济里"空转",达到把钱逼到实体经济中的目的。

我们说,经济发展根本上还是需要依靠投资来推动。投资是经济发展的引擎,而消费不是,消费只是被动地

印证投资效果,维系供求平衡。虽说供给要以需求为导向,有需求决定了投资的有效性,但只有投资发力或

供给发力,才能推动经济发展。所以,所谓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实际上是个伪命题。

当然,推动经济发展的是有效投资。有效投资是有需求的投资,产能过剩是没有需求的投资,当然不能称为

有效投资。我国当前在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造船等领域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这些领域的投资

只有帐面上的意义,不能计入有效投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是需求创造了供给。投资是人类最复杂的经

济活动之一,需要企业家精神。有效投资需要建立在大量试错、大量创新基础上。特别是创造性的投资,只

有少数才是成功的。乔布斯在世界上没有几个就是这个道理。创造性投资通过大量试错,找到了市场,找到

了需求,成为了有效投资。但创造性投资一旦成功其威力也是巨大的,特别是在当前过剩时代,创造性有效

投资才是最为难能可贵的!

有效投资的主力军应是市场。我国政府过去投资多数是有效的,因为在交易成本的节约上有优势。在过去短

缺时代,政府投资对于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功不可没。但是,政府投资没有回报硬约束机制,政府也不懂专业

,加上贪污、渎职等权力寻租行为严重,在产能过剩时代,创新成为投资的主攻方向,政府投资应主要集中

于基础设施领域,而应把推动经济发展的投资重任交给市场去完成。因为民间有智慧,全民能试错。

当前,我国正面临产业从低端向高端转化的经济结构转型期,并通过这个结构转型再造经济高速增长,从而

克服中等收入陷阱而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这是一个浴火重生般的蜕变过程,需要大量的科技创新和投资创造

来实现。要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依靠农民工进城维系高投资回报老路子已走不动了,依靠扩大内需办法是

痴人说梦,依靠政府投资基础设施有其局限性,只有开启民智,通过投资激发全民创新创造创业,在千军万

马的试错中寻求突破。但这是一条必由之路,舍此别无他法。

而低利率是改善实体经济营商环境、扩大投资的最有效办法之一。低利率通过降低门槛、降低风险、提高收

益,鼓励投资,实际上是对实业投资行为的一种补偿。而低利率这种补偿带有普惠性质,直接补贴给了投资

者,特别是直接补贴给了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和创业人员,就像取消农业税直接补贴给农民一样,一定是

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在下放行政审批、结构性减税等政策外,尝试维持一个相对较低的利率水平,在更大

范围上有利于扩大全民创新投资活动,必然能够最终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与高速增长。

三、世界各国经济起色得益于长期低利率累积效应

当前,为了对付经济紧缩压力,世界各国都把量化宽松和低利率作为提振经济增长的政策利器。相比而言,

量化宽松是短期政策,低利率是长期政策。低利率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有累积效应。

美联储低利率政策对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高利润功不可没,对经济增长复苏更是居功至伟。美联储政策声

明,在失业率高于6.5%、通胀低于2.5%以前,就算退出QE政策,依然会维持低利率不变。伯南克一直强调需

要长期维持低利率政策,并对加息定出严格的条件。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两到三年,美国仍将继续维持其接近

于零的利率政策不变。

欧洲央行(ECB)一直坚持采用低利率,专家估计低利率水平不会对欧盟的金融稳定有严重风险。欧洲央行未来

半年到一年时间内维持基准利率在低位或者更低,并在技术上准备好负利率。

日本央行模仿美联储的习惯做法,借助长期低利率,采取超规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际上,从1986年开始

,为应对日元因广场协议而导致的大幅升值,日本央行决定将基准利率从5%下调至3%,1987年2月进一步调

低至2.5%的历史最低水平。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资产价格泡沫的破灭,日本银行业步入了不可逆的低

利率时代,1995年以后,其利率水平从未高于1%,而且大部份时间相当于零利率。

近20年,全球主要市场都基本处于4%以下低利率环境。欧美日经济最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起色,我们认为低

利率的作用比量化宽松要大。比如,美国7月ISM制造业指数大幅上升至55.4,位于荣枯线上方,好于预期,

为2011年6月来最高,预计经济下半年还会加速。欧元区7月制造业PMI 50.3,也位于荣枯线上方,创两年新

高;德国7月制造业PMI终值50.7,表明欧元区和德国制造业双双转入扩张。今年上半年,日本宏观经济形势

在所谓“安倍经济学”下也呈现出复苏增强态势。

四、我国利率下调还有很大的政策空间

由于经济发展模式不同,美欧日等传统的资本输出国家的利率水平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率水平存在巨在的落差

,这是导致国际资本流动的根本原因。1998之前,我国的1年期贷款利率水平基本上维持在10%以上的水平,

而之后在逐步下降,但也维持在5%之上。

我国人民币基准利率很少调整。2011年上调三次,2012年6月8日下调一次直到今天。目前一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基准利率3.25%
;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6.31%。与欧美日普遍采用的接近于零的基准利率相比,我国利率还有很大下调余地。

实际上,货币政策作为经济系统主要的调控手段之一,无非是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两种。前者就是往经

济系统里投放货币,方法有信贷规模控制、央行正逆回购票据、准备金率调整等;后者则是调节利率、汇率

等。

为什么我国经常使用的是信贷和货币投放等数量型政策工具,而很少使用利率政策工具?这可能与我国经济

发展阶段和模式有关,也与我们政策惯性思维有关。

如果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我国经济短缺,资本严重不足,投资存在倒

逼。所以我们要保持较高利率,遏止过度投资、投机行为。货币政策采用大水漫灌式的投放,是为了有效适

应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在过去若干年里,我国往经济系统里投放了太多的流动性,目前M2余额已超过一百

万亿元,已经高达GDP的两倍,比美国等高货币杠杆国家还高出许多。数量型货币政策固然支撑了我国经济的

高速增长,但负面效应也开始显现,包括推高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推高物价、助推收入差距等,所以,继续

往经济系统里大量投放货币政策空间已经很小了。

我们现在已经到了需要转换经济发展方式的下半场。我国经济出现了过剩局面,包括资本过剩、产能过剩,

经济系统需要去杠杆、去库存。这时,我们发现,采用传统的货币投放政策不怎么灵了。例如,今年上半年

我国货币信贷增速相对较高,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也比较快,但与此同时,经济增速却表现为逐步回落现象。

大规模货币投放并没有带来经济高速增长,这是个值得警醒的信号!

除此外,六月银行发生的“钱荒”是另一个值得警醒的信号!一方面流动性已经泛滥成灾了,另一方面银行

还闹钱慌,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严重缺钱。央行六月非正规投放3000亿元,七月收回,主要国有行存

款因此迅速蒸发9000亿元左右。当然,很多人认为银行钱紧是因为存在资金双轨制,银行存贷利息与理财产品利息有剪刀差,导致银行都把钱拿去理财了。解决
问题的办法是利率市场化,让银行利息与理财产品利息在市场调节中趋于一致。这个办法局部是对的,但从整个经济系统考虑,保持一个低利率,把钱逼进实体经
济,是更优先的一种选择。

一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模式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二是货币投放的老政策办法不灵,这不只是临时扰动因素,是真的过时了。我们需要把目光从大水漫灌式的货币投放中挪开,注目低利率这个政策工具。

低利率政策的负面,是要储户承受一定的福利损失的,但影响的是有钱人,这也比更有利于富人的货币投放

政策要优越。就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相比而言,选择降低利率比选择量化宽松要更好。一方面,我国经济

系统的流动性太多;第二方面,过多的流动性只会加剧我国已很严重的贫富差距;还一方面,更多的流动性

只会让已经炒高了的金融资产火上浇油。而选择低利率,更多地是改变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比价结构,投

资回报率相对资金价格更有优势,资金更多地流向生产和消费等实体经济部门。而且,低利率还没有加大货

币供应时不利于去杠杆、扩大收入差距等毛病。

五、大幅度降利率且维持在低位,并作为一项制度安排长期坚持下来

在过去三十余年里,我国经济系统里驱动惊人增长的要素已经到达极限。我们说选择低利率政策来促进经济

结构转型,低利率要狠,不妨也接近零利率,而且需要作为一项长期制度安排坚持下来。要知道转型成功之

艰难,非下如此猛药,不足以解决问题!

在一个管制型金融体制和以“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为宗旨的货币政策体系里,货币政策遵循的逻辑是:先

由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决定利率,再由利率而决定资金需求,进而由资金需求决定货币供应。所以,我们

首先要测算实体经济投资的回报率水平,从而确定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水平。然后根据这个基准利率,计算

经济系统中需要的货币量,最后确定要往经济系统投放多少货币。利率政策优先于货币投放政策。

为了把钱逼到实体经济,我国近期做了一系列金融政策出台和金融体制改革工作,包括“盘活存量”、“两

个不低于”监管、遏止影子银行、利率市场化,以及央行收紧货币投放等,但这些解决办法效果都不太明显

,以至于有专家感叹金融调控根本不起作用。

例如,利率市场化改革就需要整理思路。经过多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有了很多进展。贷款利率不设上限,也不设下限;只是房贷利率有30%下限,存款利率有10%上限而没有下限。存款利率上限据估计一两年内不会完全放开。央行计划先取消五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

如果利率市场化后,整体存贷利率下降,则有利于把钱逼到实体经济投资;但如果存贷利率上升呢?就目前

情况看,后者可能性更大。利率市场化后,央行是无法硬性规定基准利率的,而是通过公式计算一个基准利

率。而我国处于结构转型国家,实体经济正需要大量投资,超底利率是政策目标。这时,央行需要金融管

制而不是自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而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是最大的资源有效配置,是“大帐”。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慎重!

实际上,金融是否管制取决于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模式,并不是越开放越好。例如,西方国家自工业革命至20世纪初期,银行业一直处于无利率管制状态。在20世纪初期开始,美英德主要发达经济体开始推行利率管制,主要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7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一场严重的滞胀,欧美发达国家,日本,韩国等东亚

国家均实现了利率市场化。2007年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有成为了世界各国解决方案。可见,当经济下行或

紧缩时,金融往往采取的管制,只有通货膨胀发生时,才考虑市场化。而我国经济下行局面十分严重,此时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这不是背道而驰吗?

我国货币需求放开,但货币供给仍然是控制的。货币发行权在央行。央行实际上行使的是共产党的信托责任

,而共产党则承载着全国人民的信用。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要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服务,就必须遵循

“适应性原则”往经济系统投放货币。

实体经济完全放开而金融体制采取管制办法,与资源有效配置是不相悖的。我们呼吁要对利率进行管制,采

取超低利率,以此改变虚实经济结构,改变出价条件,把钱逼到实体经济,刺激投资增长,以推动我国经济

发展。

⑤ 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六大热点问题怎么看

经济转型开启“提质”下半场

2016年我国经济增速缓中趋稳,新增长动力形成取得积极变化,PPI同比由负转正,企业效益由降转升,城镇新增就业岗位超过预期目标。这些亮点表明,我国经济供求失衡的态势正在缓解,经济质量和效益逐步改善,L形增长正在从原来的“竖”过渡到“横”,经济转型从上半场“降速”阶段逐步转向下半场“提质”阶段。

2017年经济增长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总体上可能呈现内需增速小幅回调、外需增长由负转正的特点,如果能够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2017年有条件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当然,2017年经济运行也面临着外部环境、流动性、部分区域经济转型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需要高度关注并妥善应对。

从中长期看,经济增长能否持续稳定在中高速平台上,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四个基本方面的改善程度。一是制造业和民间投资能否逐步回稳。二是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资产质量能否逐步改善。三是企业补库存意愿和PPI能否保持温和回升。四是改革能否更好落地见效。

世界经济格局朝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方向转变的大趋势没有变,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方向转变的大趋势没有变。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一方面要稳住阵脚,把国内经济改革和发展搞好;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合作体系,为自身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和战略机遇。

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

2016年全面启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调整经济结构和改善市场预期发挥了积极作用。2017年,针对经济运行内外部环境的新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切实推进、深化。

去产能方面,要突出处置“僵尸企业”和更重视采取市场、法律手段有效淘汰低效率产能。要按照中央的部署,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更加注重严格执行环保、质量、安全、能耗等标准,更加强调完善市场机制来淘汰低效率产能,创造条件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做好人员安置工作。

去库存方面,关键要坚守“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让住房回归人民群众普遍得以享用的消费品本质属性。这需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加快构建长效机制。

去杠杆方面,关键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优化企业债务结构、开展市场化债转股,以及积极发展股权融资是容易见效的重要手段。引导企业转向创新驱动,转变过去的规模扩张型发展模式,也是有效降低杠杆率的重要渠道。

降成本方面,今年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要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但是也必须看到,减税面临政府支出规模刚性约束、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巨大的挑战,减税空间并不是太大。

补短板方面,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所谓补软短板、制度短板,主要就是优化市场环境、加强政府服务,去政府越位与补政府缺位并举。同时要更有力、更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⑥ 去杠杆下半场,利率怎么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手段的运用,通过调整利率水平与结构,改革利率管理体制,使利率逐渐成为一个重要杠杆。1993年5月和7月,中国人民银行针对当时经济过热、市场物价上涨幅度持续攀高,两次提高了存、贷款利率,1995年1月和7月又两次提高了贷款利率,这些调整有效控制了通货膨胀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1996年5月和8月,1997年10月和1998年3月,针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已取得显著成效,市场物价明显回落的情况,央行又适时四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基础上,对减轻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利息负担,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对个人生活而言,如果你银行的存款+利息 小于市场实际购买力,就说明通货膨胀较严重(物价涨幅比较大比如07年的食品价格 猪肉等)政府就需要调整银行利率,抑制物价过快上涨。而08年底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市场低迷 ,失业率上升,企业开工不足,市场购买力下降,居民收入减少,政府就需要减低利率,扩大贷款规模,刺激经济复苏。也就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⑦ 《渐行渐近的金融周期》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渐行渐近的金融周期》(彭文生)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nyrHQu8jUZ7iWLTZHgq0Og

提取码:uq97

书名:渐行渐近的金融周期

作者:彭文生

豆瓣评分:9.0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份:2017-6

页数:416

内容简介:

过去40年在金融自由化、政府对私人财富隐性担保、宏观政策过度依赖信贷的大环境下,全球范围内金融的顺周期性成为驱动经济中期波动的重要力量,甚至带来了金融危机。有别于实体与金融相割裂的传统视角,本书在金融周期的分析框架下,聚焦信用和房地产相互促进的机制,联系金融和实体、总量和结构,提供一个从金融看宏观经济的全景式分析。

中国在经历第一个金融周期,上半场的繁荣已经持续了10年,房地产和信用(债务)过度扩张损害潜在增长率,扭曲经济结构,加剧贫富分化和环境污染,不可持续。央行加息(紧货币)、监管加强(紧信用)、结构改革包括税制调整,独立或合力作用,将触发金融周期拐点。下半场调整意味着房地产去泡沫、非政府部门去杠杆,经济增长在一段时间面临下行压力,但结构改善。寄希望于刺激增长和通胀去杠杆、家庭加杠杆扶持企业降杠杆、只减债务不减资产泡沫、汇率贬值消化高房价等都是不现实的。

进入金融周期下半场后,理想的宏观政策是“紧信用、松货币、宽财政”,但这是技术层面的调整,不改变金融的基本结构。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还需要深层次的变革:一是央行(财政)扩表增加货币投放,降低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支持财政大幅减税;二是回归某种形式的分业经营,存款归存款、投资归投资,区隔金融的公用事业和风险部分。

作者简介:

彭文生,现任光大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博士。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曾任中信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巴克莱资本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香港金融管理局经济研究处和中国内地事务处主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学家。现兼任香港外汇基金咨询委员会辖下货币发行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论坛创始成员,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研究生导师,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在宏观经济和金融研究领域拥有丰富经验,连续三年获得《亚洲货币》(Asia Money)宏观经济研究第一名。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多部中英文著作。其中,中文专著《渐行渐远的红利——寻找中国新平衡》于2015年获第一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著作奖”。

⑧ 撑死胆大饿死胆小是怎么一回事

有的人生下来就是个金童子,有的人会一夜之间财产翻倍成为暴发户,有的人一辈子碌碌无为、省吃俭用但还是没能让自己发财。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有时候运气也很重要,正所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那么本期小编要介绍的是属牛人,他们一生如何呢,让我们来看看!

⑨ 小牛在线怎么报警备案

"小牛在线”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正在市区联合专班的督导下持续开展良性清退,截止目前已持续兑付7期。近期,南山警方关注到,部分出借人拨打报警电话反映诉求情况较多,

【拓展资料】
鉴于该平台正在清退中,为更好地掌握出借人投资信息及具体诉求,南山警方专门在“深圳经侦"微信公众号报案小程序上开通了关于"小牛在线”的举报登记端口,出借人可在该公众号小程序上提交举报材料,南山警方将把材料及诉求汇总研判后,督导平台加快清退进度,该材料同时也是后续审理返还的重要依据,南山警方将予以妥善保管。
举报端口具体登录方式如下:
1.关注深圳经侦微信公众号;
2.点击警民互动投资人信息登记-平台查询及信息登记-搜索栏输入"小牛在线”-点击我要举报-点击结果中的"小牛在线”选项-依据提示填写个人信息和举报信息(红色星号为必填项),填写完毕后点击提交。
网贷行业的重点应该都是合规备案,小牛在线作为中国领先的线上智能金融服务平台,也在积极迎接合规备案。不过,在备案之外,小牛在线也同样重视其他方面,例如现金流和信息披露。
现金流是金融机构赖以生存的根本。小牛在线认为应对资金流动性最好的方式是准备充沛的现金流。“去杠杆”环境下,充足的现金流来源于网贷平台良好的盈利能力以及不将资金用作它途。网贷平台构建盈利能力,需一手抓风控,一手抓运营。随着P2P网贷行业的不断发展前行,依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实现运营、风控等的高度互联网化、智能化,通过搭建数据模型、智能审批、线上获客等方式把控风险,降低运营成本,是一个平台能够高效运营的基础,也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信息披露方面,小牛在线认为平台运营透明度是赢得出借人和借款人信赖的关键。通过交易过程中每个链条的完整披露,构建透明化运营体系,赢得出借人和借款人的信任。透明化的运营体系应贯穿运营过程始终,不应流于形式——“为了合规而披露”。合规仅是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是下半场的起点。在下半场的竞争中,透明度亦是竞争力的一种。
在小牛在线看来,现在网贷行业正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作为领头军的一员,小牛在线将坚持合规发展,在重视备案的前提下,为投资人打造更加安全的投资环境。


阅读全文

与去杠杆下半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收佣金经营范围 浏览:667
甘肃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浏览:908
全国有几家综合金融公司 浏览:524
信贷资产证券化交易所市场 浏览:277
家庭杠杆率排名 浏览:626
哪家银行理财收益比较高 浏览:127
传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 浏览:371
天津文化产权交易所下载 浏览:667
空港股份股票价格 浏览:154
光大银行理财产品有风险 浏览:68
什么叫会银行理财产品 浏览:441
外汇入金进不去是怎么回事 浏览:261
荆门金融投资证券企业名录 浏览:922
有哪个金店回收黄金 浏览:212
兰州证券公司最低佣金 浏览:650
两物体对地面压强一样且杠杆平衡 浏览:422
汇率变动调整的分录 浏览:840
2019理财基金排名 浏览:885
重庆长寿湖土地挂牌价格 浏览:813
买银行理财需要注意什么 浏览: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