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那些东西会影响到货币的汇率
一、 外汇基本知识
外汇概念
外汇(Foreign Exchange,或Forex )是国际汇兑的简称,从本质上讲是以本国货币兑换成外国货币,从而相应地把这部分资金转移到国外。
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的外汇必须具备三性:可支付性、可获得性和可换性。
我国的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具体包括以下五项内容:⑴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
⑵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⑶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⑷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⑸其他外汇资产。
根据外汇的来源和用途不同,划分为:
⑴贸易外汇。它是指进出口贸易所收付的外汇,包括货物及相关的从属费用,是一个国家外汇的主要来源与用途。
⑵非贸易外汇。它是指除进出口贸易和资本输出入以外的其他各方面所收付的外汇,包括劳务外汇、侨汇、捐赠外汇和援助外汇等。
根据外汇的交割期限,划分为:
⑴即期外汇,又称现汇。是指外汇买卖成交后,在当日或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的外汇。
⑵远期外汇,又称期汇。是指买卖双方不需即时交割,而仅仅签订一纸买卖合同,预定将来在某一时间(在两个营业日以后)进行交割的外汇。
外汇常识
外汇汇率(Foreign Exchange Rate )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或比价,也可以说是用一国货币所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汇率的标价方法(Exchange Quotation):
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它是以一定单位(1个或100个、万个单位等)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若干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即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本国货币,所以又叫应付标价法。如人民币市场汇价。
间标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它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即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入多少外国货币。所以又叫应收标价法。如纽约外汇行市。
按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划分为:
⑴买入汇率,又称为买入价。
⑵卖出汇率,又称为卖出价。
⑶中间汇率,又称中间价,是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平均数。
⑷现钞汇率,它是指银行买卖外汇现钞所使用的汇率,也有买入价与卖出价之分。
按银行外汇汇付方式划分为:电汇汇率(T/T RATE); 信汇汇率 (M/T RATE);票汇汇(D/D RATE)
二、 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外汇管理
外汇管理,亦称为外汇管制,是指对外汇的收支、买卖、借贷、转移以及国际间结算、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所实施的一种限制性的政策措施。
目前,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基本上属于部分外汇管制,即对经常项目的外汇交易不实行或基实行外汇管制,但对资本项目的外汇交易进行一定的限制。
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的基上,创造条件,逐步放开,推进资本项目下可兑换,从而实施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
一、 经常项目外汇管理
主要包括:经常项目可兑换、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管理和进出口核销制度。
(一) 经常项目可兑换
指对属于经常项目下的各类交易,包括进出货物、支付运输费、保险费、劳务服务、出境旅游、投资利润、借债利息、股息、红利等,在向银行购汇或从外汇帐户上支付时不受限制。
1997年,国务院通过立法形式,明确了我国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其中增加规定,国家对经常性国际支付和转移不予限制。
(二) 银行结汇制
目前,我国对外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入实行银行结汇制。97年10月起,逐步允许中资企业开立外汇帐户,保留一定限额的外汇收入。
外商投资企业经常项目范围的外汇收入,可以开立外汇结算帐户,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局,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结算帐户核定可保留外汇的最高金额,最高金额之内的外汇可以保留,也可以卖给外汇指定银行或外汇调剂中心,超过最高金额的部分则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或外汇调剂中心。
(三) 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制度
出口收汇核销,指货物出口后,对相应的收汇进行核销。
进口付汇核销,指进口货款付出后,对相应的到货进行核销。
实行这两项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监督企业出口货物后必须及时、足额地收回货款,付出货款后必须及时、足额地收到货物,从而堵塞套汇和逃汇等非法活动。
二、 资本项目外汇管理
现阶段我国国际收支中的资本项目主要是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对境外直接投资和借用外债三种形式。此处主要介绍前两种形式:
(一) 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外汇管理
分为外汇收入和支出管理两个方面
外商投资企业的资本项目外汇收入,主要是外汇投资款、国内外外汇贷款或境外发行外币债券等,对其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外汇登记制度
二是外汇专用帐户管理
三是外债登记
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项目下的外汇支出主要是投资款的汇回和偿还外债本金。投资款要转移或汇出,须经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批准。偿还外债本金,需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核准后方可在银行或外汇调剂中心办理。
(二) 对境外投资的外汇管理
目前,负责境外投资项目审批的主管部门是国家计委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及其授权的部门;境外投资的外汇管理机关是国家外汇管理局
在境内机构提出向境外投资的立项申请前,外汇管理部门要对以下内容进行审查:
一、 审查投资者的资格
二、 审查境外投资的投资风险
三、 审查境外投资的外汇来源
境外投资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投资者要到国家外汇管理局登记建档,并缴存境外投资利润汇回保证金。
三、 外债管理
我国的外债管理范围包括:向国外借款、发行外币债券、国际金融租赁、贸易项目中的延期付款、买方信贷、境内金融机构吸收境外存款、补偿贸易中以现汇偿还的债务;向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外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借入外汇资金。
一国对外举债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首先必须保持适度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并非越多越好。衡量一国外债是否适宜,国际上通常用偿债率、债务率、负债率、长短期债务比例等经济指标作判断。
外债风险管理
(一) 外债风险种类: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会计风险
(二) 如何控制和防范外债风险
在筹资阶段:
1.从总体讲,尽量使外债货币币别与本国出口收汇、外汇储备的币别相一致。
2.选择流通性较强的可兑换货币
3.原则上选择“软货币”,筹资货币应多样化
4.把汇率和利率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5.合理安排筹资利率结构
6.应争取将提前偿还贷款的条款列入贷款协议
7.注意在借款协议中加入保护性条款
8.注意使筹资的市场结构和国别结构多元化
9.注意期限结构合理,控制中长期和短期外债的比例,避免借入
大批期限相同的外债,以防止还债过于集中,出现偿债高峰。
(三) 运用金融工具化解外债风险
常用的有债务互换(利率互换、货币和利率交叉互换)、远期合约(远期外汇合约和远期利率合约)、期货(利率期货和外
汇期货)、期权(利率期权和外汇期权)、货币指数化和负债币种多元化。
四、 外汇存贷款业务管理
金融机构经营外汇存贷款业务,必须另外申请,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才可办理,非银行金融机构经批准可以吸收外汇信托存款或特定企业的外汇存款。
外汇贷款除了与人民币贷款一样具有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之外,还有以下特殊要求:
1.借什么货币,还什么货币
2.实行浮动利率和收取承担费
3.贷款发放的重点应为出口创汇的技术改造项目
4.贷款项目必须按程序保有关部门批准
5.国内配套设备和资金要落实
6.借款单位必须有可靠的外汇来源和按期偿还本息的能力,并提
出有依据的归还贷款本息的计划。
目前,我国银行办理的外汇贷款业务有:现汇贷款、特种外
汇贷款、“三资”外汇贷款(买方信贷、政府贷款和混合贷款的
简称)、国际商业贷款和国际银团贷款。
五、 人民币汇率管理
1973-1980年,人民币实行“一篮子货币”钉住汇率制度。
1973年按“一篮子货币”原则,确定对西方国家货币的汇价,即选择我国在对外经济贸易往来中经常使用的若干种货币,按其重要程度和政策上的需要确定权重,根据这些货币在国际市场的升降幅度,加权计算出人民币汇率。从1973-1984年,选用的货币和权重曾作过七次调整。由于我国对外推行人民币计价结算的目的是为了保值,所以在制订人民币汇价的指导思想上人民币定值较高。
1981-1984年,实行贸易内部结算价
从1981年起,我国实行两种汇价:一种是使用于非贸易外汇收支的对外公布的汇价;另一种是使用于贸易外汇收支的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
在此期间,我国实际存在着三种汇率:一是对外的,并适用于非贸易收支的官方牌价;二是适用于贸易收支的贸易内部结算价;三是调剂外汇市场的外汇调剂价。
1985-1993年底,实行以美元为基准的有限弹性汇率制
1985年1月1日,我国停止贸易内部结算价的使用,贸易收支与非贸易收支均按官方牌价结算。内部结算价虽然与官方牌价并轨,但调剂外汇市场仍然存在,实际上除官方牌价外,仍存在一个调剂外汇价。
1991年4月以后,外汇管理局根据国内物价上涨水平与美元汇率的涨落情况,经常进行微调,1992-1993年,大约保持在1美元=5.8元左右的水平。
在此期间,由于需求的加大与其他因素的影响,到1993年底,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相差3元,即官方牌价1美元=5.8元左右,调剂外汇价1美元=8.7元左右。
1994年起,我国实行新的外汇管理体制。在这种新的体制下,人民币汇率有以下几个特点:
⑴人民币汇率不再由官方行政当局直接制定,而是由中国人
民银行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的价格公布当日人民币汇率,各外汇指定银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汇率和规定的浮动范围,自行确定和调整对客户的买卖价格。
⑵由外汇指定银行制订出的汇率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这
是因为:第一,新体制实行外汇收入结汇制,所有经常项目项下的外汇供给均进入外汇市场;第二,实行银行售汇制,取消经常项目支付用汇的经常性计划审批,同时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这意味着经常项目的绝大部分外汇需求可以也必须通过外汇市场来满足。
⑶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所形成的汇率是统一的。新的体制实施后,同时在结汇制和售汇制下,外汇的供求均以外汇指定银行为中介,企业之间不得直接相互买卖外汇,外汇调剂市场也就完成了历史使命,外汇调剂价也相应地演变成市场汇率,此即“汇率并轨”。由于汇率是各外汇指定银行自行确定的,但外汇供求在各银行的业务范围内的分布又是不一致的,人民币汇率的全国统一性就必须通过建立全国银行同行业间的外汇交易市场来实现。
六、 外汇和黄金储备管理 相关话题
一、 外汇储备管理
外汇储备,指由各国官方持有的,可以自由支配和自由兑换的储备货币,是一国国际储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国家宏观调控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国人民银行履行持有、管理和经营我国外汇储备的职责。
外汇储备的主要功能:
1. 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
2. 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
3. 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
4. 增强综合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外汇储备的经营原则是要考虑安全性、流动性、增值性。但是,此三者不可能完全兼得,所以各国在经营外汇储备时,往往各有侧重,一般来说,应尽可能兼顾这三项原则,采用“投资组合”、“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中”的策略,实现外汇储备的多元化经营,降低风险,实现增值。
中国的外汇储备主要由外汇经营中心负责投资增值,其投资策略以往比较保守,主要投资在美国的债券,直至近年,我国才有对外汇储备进行投资增值业务, 侧重于风险低的美国债券市场,而较高风险的外汇买卖的投资比例很低。
目前,中国是美国债券市场的第二大买家,仅次日本。九七年,中国在美国市场大量抛售美国长期债券,转而大量买入短期债券,中国这次行动在美国债券市场引起瞩目,反映了其投资策略愈趋灵活进取。 同时,随着中国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参与增加,中国近年亦培养了一批经营国际业务人才,对瞬息万变的国际金融市场的掌握增加,从而投资策略变得更加灵活。
二、 黄金储备管理
黄金储备,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用以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或影响汇率水平,作为金融资产持有的黄金。它在稳定国民经济、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国际资信等方面有着特殊作用。黄金储
备的管理意义在于实现黄金储备最大可能的流动性和收益性。作为国际储备的主要形式之一,黄金储备在流动性上有其自身存在局限性,因此应考虑其适度规模的问题。
确定黄金储备规模的参考因素:
1. 国际收支状况
2. 外债水平
3. 外汇储备水平
运用黄金储备的形式主要分为:直接营运、间接周转、资产组合
1.直接营运——一国货币当局利用国际金融市场的各种契机,采用各种营运手段,直接参与黄金市场的交易活动。
2.间接周转——一国货币当局通过制售金币,开展黄金租赁,办理黄金借贷等业务,间接地实现黄金储备增值、保值的目的。
3.资产组合——将一定的黄金储备按照流动性、收益性的原则,及时转换成收益性高、流动性比较强的外汇储备,并根据市场汇率的变动情况,再进行适当调整。
我国对黄金储备的运用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通过国际黄金市场,采取现货、期货以及选择权等交易方式,提高黄金储备营运的收益率。
(二)通过发行、经销各种金币,实现库存黄金的增值。
⑵ 影响汇率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如下:
1、市场预期心理。由于人们对某个国家的经济状况、收支状况、通货膨胀、利率前景的看好,就会引起该国货币大量被买进,造成汇率上升;反之看淡,则汇率就会下跌。
2、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金融政策对汇率的影响较大。比如,当一国实行“双紧”的财政金融政策时,其货币对外汇率基本呈上升趋势,实行“双松”的财政金融政策时,将导致货币汇率的下跌。
3、国际收支。当收大于支时,出现顺差,表明别国对顺差国的货币需求增多,该国货币求大于供,汇率就会上升;反之,发生逆差时,该国货币供大于求,汇率就将下降。
(2)基准汇率影响下的会计货币扩展阅读:
汇率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即本币汇率和外币汇率。本币汇率和外币汇率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它们的升降所产生的经济现象正好相反。
1.本币汇率
以单位数量的本国货币所能兑换的外币数量来表示,称为本币汇率。在我国称之为人民币汇率,即用外币表示的人民币价格,其公式为100¥=x外币。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单位数量的人民币能兑换更多的某种外币,则表示人民币汇率上升,人民币相对于某种外币升值,而外币贬值,外汇汇率下跌,此时有利于我国的进口不利于出口;
反之,单位数量的人民币若能兑换较少的某种外币,则表示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相对于某种外币贬值,而外币升值,外汇汇率上升,此时有利于我国的出口不利于进口。
2.外汇汇率
以单位数量的外币所能兑换的本国货币数量来表示,称为外汇汇率。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即用人民币表示某种外币的价格,其公式为100单位外币=x¥。
当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时,外汇汇率上升,外币相对于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贬值,即用人民币表示的外币价格上涨,此时有利于我国的出口不利于进口;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外币相对于人民币贬值,而人民币升值,此时有利于我国的进口不利于出口。
综上所述,如果人民币贬值,外币升值,那么人民币汇率就会下降,而外汇汇率则会上升;反之,如果人民币升值,外币贬值,那么人民币汇率就会上升,而外汇汇率相应下降。
⑶ 汇率变动引起存货价值变动的账务处理
1,汇率变动时,存货入账的价值也必须跟着改变。计入“ 营业外收入”会计科目。存货价值大了,可以借记存货,贷记营业外收入?通常我们会以额外收入的方式入账,但如果不想把利润变大,可以再结转冲销营业外收入。存货价值增大时:
借:存货 3.57贷:营业外收入 3.57
存货价值增大原因消除时:
借: 营业外收入3.57
贷: 本年利润 3.57修改你营业外收入减少的会计凭证,将营业外收入减少记在贷方红书,不要记在借方。如果已经记账的话就用红字更正法,先将借方减少的凭证冲销,然后在体制一张贷方红书减少的凭证,就行结转。借:营业外收入贷:本年利润这样你结转后本期“营业外收入”才平衡。2,按照你的条件,兑换时:借:银行存款(或现金)-港币 28.57(台币 100)
贷:银行存款-港币 25贷: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3.57外汇兑换差额,看你原来的处理方式是怎么样的。在月末进行调整,其差异记入财务费用。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1、初始确认时折算汇率的选择。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
A、即期汇率:指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中间价,或称市场汇率。
B、即期汇率近似汇率:通常指当期平均汇率。
2、资产负债表日汇兑差额的处理
A、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与初始确认时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率差额计入财务费用。
外币货币性项目包括外币货币性资产(现金、银行存款、应收款项等)和外币货币性负债(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等)
B、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产生汇兑差额,非货币性项目指除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包括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
C、对于外币价值发生变动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其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其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相应汇率变动的影响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
D、外币投入资本不产生汇兑差额。外币投入资本属于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
⑷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
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1. 国际收支定义
2.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两大基本原理:特定帐户分类和复式记账
3. 国际收支平衡和国际收支均衡的概念
4.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定量、定性分析
1) 定量分析: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口径
2) 定性分析: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性质
(一) 国际收支定义
1. 定义: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2. 含义:
1) 对外往来: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2) 系统的货币记录:以交易为基础,包括交换、转移、移居以及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都应折算成货币来进行测量。
3) “流量”概念:一年内的变量变动的数值。
4) “事后”概念:“一定时期”是指过去的一个会计年度,是对已发生事实的记录。
(二)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按照特定帐户分类和复式记账原则编制的会计报表。
1. 特定帐户分类
⑸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如何计算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汇率升高,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汇率降低,现金及现金等价减少。具体操作时,根据汇率调整会计分录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详细科目的增减变动的差额进行计算。
拓展资料:
汇率变动(fluctuations in exchange)是指货币对外价值的上下波动,包括货币贬值和货币升值。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可以被转换成其他货币的价格。汇率变动是指汇率发生变化,或某货币相对于另一个货币价值的改变。引起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如贸易、通货膨胀等。
货币贬值是指一国货币对外价值的下降,或称该国货币汇率下跌。汇率下跌的程度用货币贬值幅度来表示。
货币升值是指一国货币对外价值的上升,或称该国货币汇率上涨。汇率上涨的程度用货币升值幅度来表示。
(一)升值(revaluation)与贬值(devaluation)
是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动的两种形式。
在这个制度下,政府以法定的含金量来规定货币的价值,称为法定平价。增值就是政府以法令形式提高本国货币的含金量,降低外汇汇率。因此也称法定升值;贬值是政府以法令形式降低本国货币含金量,提高外汇汇率,因此亦称法定贬值。
(二)上浮(appreciation)与下浮(depreciation)
是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化的两种形式,在该制度下货币汇率随时常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当外汇求过于供时,其汇率会由下往上升高,称为上浮,意味着该国货币升值。
当外汇供过于求时,其汇率就会由上往下降低,称为下浮,意味着该国货币贬值。如果中国货币持续上涨就会影响汇率上浮的下浮
(三)高估(overvalution)与低估(undervaluation)
是指货币的汇率高于或低于其均衡汇率。
(一) 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收支的影响
汇率变动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化,从而影响到一国的进出口贸易。一国货币的对外贬值有利于该国增加出口,抑制进口。反之,如果一国货币对外升值,即有利于进口,而不利于出口;汇率变动对非贸易收支的影响如同其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二)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一是对贸易品价格的影响;二是对非贸易品价格的影响。
(三)汇率变动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汇率变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本币对外贬值后,单位外币能折合更多的本币,这样就会促使外国资本流入增加,国内资本流出减少;二是如果出现本币对外价值将贬未贬、外汇汇价将升未升的情况,则会通过影响人们对汇率的预期,进而引起本国资本外逃。
(四)汇率变化对外汇储备的影响。货币贬值对一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储备货币的汇率变动会影响一国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汇率的频繁波动将影响储备货币的地位。
⑹ 会计做账的汇率问题
根据外币折算会计规定,销售收入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即期汇率可以是外汇牌价的买入价或卖出价,也可以是中间价,在不于银行进行货币兑换的情况下,一般以中间价作为即期汇率。
既然是在月底确认收入,就应该用月底的中间价折算
⑺ 记账本位币的汇率变动
为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基于上述原因,一些用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的企业纷纷询问在人民币可能升值情况下,是否需要变更记账本位币?
关于记账本位币变更的相关规定
鉴于记账本位币变更是一项会计政策变更,故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中的相关规定应适用于记账本位币的变更。该准则第5条规定:
“会计政策变更,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的要求;
(2)这种变更能够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此外,记账本位币变更应到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征得其同意。
记账本位币确定的基本原则
记账本位币是记录和反映一个会计主体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具体计量单位。我们认为,确定记账本位币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每一具体会计主体应以其业务收支的主要币种作为记账本位币;
2、在第1款原则的基础上考虑母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需要;
3、其次应考虑尽可能便于会计报表主要使用者阅读和使用;
4、便于会计人员操作,减少折算环节等。
记账本位币变更的折算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颁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对外币会计报表折算作出了规定,我们认为,在记账本位币变更时的会计报表折算,也应按此规定执行。
(一)资产负债表
1、所有资产、负债类项目均按照合并会计报表决算日的市场汇率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
2、所有者权益类项目除“未分配利润”外,均按照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
3、“未分配利润”项目以折算后利润分配表中该项目的金额直接填列。
4、折算后资产类项目与负债类项目和所有者权益类项目合计的差额,作为外币会计报表折算差额,“在未分配利润”项目下单列项目反映。
5、年初数按照上年折算后的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金额列示。
(二)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
1、利润表所有项目和利润分配表有关反映发生额的项目应当按照当期平均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合并会计报表决算日的市场汇率折算。平均汇率根据当期期初、期末市场汇率计算确定,也可以采用其它方法计算确定。如果采用合并会计报表决算日汇率,则须在合并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
2、利润分配表中“净利润”项目按折算后利润表中该项目的金额填列。
3、利润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以上期折算后会计报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期末数填列。
4、利润分配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根据折算后的利润分配表其它各项目金额计算规定。
5、上年实际数按照上年折算后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有关数字填列。
关于记账本位币变更的利弊分析
如前所述,记账本位币是记录和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计量单位,故在美元与人民币汇率一定的前提下,无论用哪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及经营成果均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在人民币可能升值,汇率有可能变化的条件下,在汇率变动前后,采用不同的记账本位币,则可能对会计报表项目产生一些影响。下面就假设人民币在未来某一时点可能升值,而在这一时点之前把记账本位币由美元变更为人民币可能会对会计报表不同项目产生的影响分析如下:
1、货币资金中的非人民币现金(含银行存款)在人民币升值前,按升值前的汇率折算为人民币,在人民币升值后,则会产生汇兑损失;人民币现金(含银行存款),记账本位币在升值前由美元变更为人民币是把人民币还原为本来币种。
2、应收款项中的非人民币债务,在人民币升值前,按升值前汇率折算为人民币,由于外币债务最终收回的还应该是外币,故在人民币升值前未收回外币,或虽收回外币,但未兑换成人民币,则在人民币升值后,会产生汇兑损失;应收款项中的人民币债务,在人民币升值前记账本位币由美元变更为人民币,亦是把其还原为本来面目。
3、存货及待摊费用、无形资产项目,在人民币升值前,按升值前的汇率折算为人民币,在人民币升值后,其价值不会发生变化。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如果人民币升值前的上述资产在升值之后因领用或摊销而进入当期的费用,则会影响领用或摊销当期毛利率降低(因为上述资产是按升值前汇率折算的,而当期美元等外币收入是按升值后汇率折算的)。
4、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项目,在人民币升值之前按升值前的汇率折算为人民币,在人民币升值后,其价值亦不会发生变化。但这样处理的结果会导致人民币升值后,折旧费用增加,而利润减少。同时因为房产税是按照房产原值的一定比例计算交纳的,从而会增加企业的税负。
5、负债项目中的非人民币负债,在人民币升值前,按照升值前的汇率折算为人民币,在人民币升值后,会产生汇兑收益;而人民币债务折算后则还原为本来面目。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在人民币升值前不变更记账本位币,即人民币债务继续按美元反映,则在人民币升值后偿还债务时,会发生汇兑损失(因人民币债务要按债务发生时的人民币数额偿还)。
6、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权益类账户,在记账本位币变更或不变更其后折算时,均应按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故记账本位币变更对其应不会产生影响。
7、未分配利润项目,因为本期“净利润”按折算后的利润表中的该项目的金额确定,而“年初未分配利润”,是按照上期折算后的会计报表“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期末数确定的。从实质上看,未分配利润项目的计算仍然是按照损益发生当期的汇率为基础分段计算确定的,所以记账本位币的变更对其应亦无影响。
8、利润表中所有反映发生额项目的折算均是按照当期平均汇率或折算日的市场汇率折算的,故记账本位币的变更对其应无影响。
在假设人民币升值的前提下,在升值前将记账本位币由美元变更为人民币,各有利弊。但从总体上看,我们认为弊大于利。考虑到即就是将记账本位币由美元变更为人民币,母公司合并会计报表时仍需要重新进行折算。所以我们认为,在人民币汇率变动前,变更记账本位币不是十分适宜的。
⑻ 影响汇率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汇率的因素:
(1)国际收支。
(2)通货膨胀率。任何一个国回家都有通货膨胀,如答果本国通货膨胀率相对于外国高,则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外汇汇率上升。
(3)利率。利率水平对于外汇汇率的影响是通过不同国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资金流动导致外汇需求变动。
(4)经济增长率。如果一国为高经济增长率,则该国货币汇率高。
(5)财政赤字。如果一国的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则其货币汇率将下降。
(6)外汇储备。如果一国外汇储备高,则该国货币汇率将升高。
(7) 投资者的心理预期。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8)各国汇率政策的影响。
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比价,或者说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有着直接的调节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即让汇率下降,会起到促进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反之,本国货币对外升值,即汇率上升,则起到限制出口、增加进口的作用。
⑼ 汇率变动如何影响公司价值
汇率变动(fluctuations in exchange)是指货币对外价值的上下波动,包括货币贬值和货币升值。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可以被转换成其他货币的价格。汇率变动是指汇率发生变化,或某货币相对于另一个货币价值的改变。引起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如贸易、通货膨胀等。
随着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人民币升值已经成为宏观经济环境的一个新特征。无论这种升值趋势是否会长期持续,可以肯定的是,汇率已经开始实质性的影响着国内企业的运营环境,从而成为评估企业价值时不能不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实质上,汇率变动本质上源自两国间单位货币所代表的购买力水平比对关系的变化,这完全是宏观经济整体运行的结果,与微观企业自身的经营努力关系甚微,企业只是这种客观环境变化的被动接受者。但公司价值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都不是绝对的,它不仅是企业自身经营努力的结果,也同样受各种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