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浮动和固定汇率下小型开放经济带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的效果
固定汇率会导致贸易政策的经常性调整,而浮动汇率对于贸易政策变动的敏感性则低的多。
由于汇率随市场供需变动,浮动汇率小型开放经济受外部的影响远远大于固定汇率,但是是渐进性的,能够给小型开放经济中的经济个体调整适应的过程(恶意的经济侵略及制裁情况除外),是整个变化表现的比较自然。固定汇率则比较被动,受制于盯住本位币,一旦本位币产生波动,小型开放经济直接被动接受外部的影响,需要贸易政策的经常性调整,以平衡变动。
固定汇率下:
资本自由流动
扩张的货币政策,会使货币供给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利率下降,资本外流,本币有贬值压力,为了维护固定汇率,货币当局将在货币市场中买入人民币,卖出外汇,货币供给量将减少,直到LM曲线恢复到初始水平,所以在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无效。
扩张的财政政策,会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利率上升,资本内流,本币有升值的压力,为了维护固定汇率,货币当局将在货币市场中卖出人民币,买入外汇,从而使LM曲线向右移动,直到达到均衡汇率为止,所以在固定汇率下,财政政策有效资本不流动。
本国利率将不影响国际收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使IS曲线向右移动,产出增加,进口增加,出现贸易赤字,本国货币有贬值压力,此时,货币当局将买入人民币卖出外汇,则货币供给减少,LM曲线向左移动,直到抵消财政政策的作用。所以财政政策无效。
同理,货币政策也无效
资本不完全流动
扩张的货币政策,会使货币供给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利率下降,资本外流,收入增加,本币有贬值压力,为了维护固定汇率,货币当局将在货币市场中买入人民币,卖出外汇,货币供给量将减少,直到LM曲线恢复到初始水平,所以货币政策无效。
扩张的财政政策,会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利率上升,收入增加(资本不完全流动,利率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下有所上升,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的规模)
本币有贬值的压力,为了维护固定汇率,货币当局将在货币市场中买入人民币,卖出外汇,从而使LM曲线向左移动,直到达到均衡汇率为止,所以在固定汇率下,财政政策有一定的效果。
浮动汇率下:
资本自由流动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货币供给增加,则利率下降,资本外流,汇率贬值,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会使出口增加,则IS曲线向右移动,直到国际收支恢复均衡,所以在资本自由流动下,货币政策有效。
扩张的财政政策,会使IS曲线向右移动,利率上升,资本内流,国际收支顺差,汇率有升值的压力,会使进口增加,则IS曲线向左移动,直到国际收支恢复均衡,所以在资本自由流动下,财政政策无效。
资本不流动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收入增加,则国际收支逆差,汇率贬值,出口增加,则IS向右移动,直到国际收支恢复均衡,所以货币政策有效。
同理,财政政策也有效。
资本不完全流动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利率下降,收入增加,资本外流,进口增加,国际收支逆差,本币有贬值的压力出口增加,IS向右移动,直到国际收支恢复均衡,所以货币政策有效。
同理,财政政策有效。(资本不完全流动,利率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下随有所上升,但资本的流入无法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⑵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有什么影响
扩张性财政政策促使经济增长,紧缩性财政政策促使经济下降。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国家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刺激和增加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政策行为,扩张性财政政策是主要通过减税,增支进而扩大财政赤字的财政分配方式,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紧缩性财政政策是主要通过增税,减支进而压缩赤字或增加盈余的财政分配方式, 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
(2)财政政策扩张会使汇率扩展阅读:
扩张性财政政策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由于政府支出直接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政府支出规模的增大必然相应地增加社会总需求在收入增加和支出扩大不对称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财政赤字。就这个意义说,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就是赤字财政政策。
需要注意减税会增加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相应地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在财政支出规模不变的情况下,相应地扩大了社会总需求。减税的种类和方式不同,所引起的膨胀效应也不同。对流转税的减免,在增加需求的同时也会刺激供给的增加,即这种减税的膨胀效应主要在供给方面。
⑶ 紧缩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本国货币汇率的影响
紧缩性财政政策即增加收入(以税收等形式)减少政府支出,企业税后利润减少,生产积极性下降,经济发展减缓,人们收入减少,消费减少,进口减少,国际市场对外币需求减少,外币贬值,本国货币升值.
紧缩性货币政策即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供应减少,企业使用资金的成本增加,消费与投资减少,进口减少,同时套利资本会流入,这些均引起对外币需求的减少与对本币需求的增加,使本国货币升值.
⑷ 政府支出扩张为什么会引起利率上升
政府支出增加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从IS-LM模型可以看出,政府支出增加会使IS曲线向右移动,均衡利率和收入都会上升,它的内在传导机制是这样的:根据Y=C+I+G,G代表政府支出水平,它的增加,意味着总支出Y的增加,从而使生产和收入得到增加,收入的增加又会使货币需求增加,因为假定货币供给不变(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中,它被看作是外生变量),所以人们只能出售有价证券来获得从事交易增加所需货币,这就使证券价格下降,即利率上升。
拓展资料:
利率介绍:
所谓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就是指一定期限内利息额与存款本金或贷款本金的比率。通常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三种。年利率按本金的百分之几表示,月利率按千分之几表示,日利率按万分之几表示。
当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阶段时,银行投资的机会增多,对可贷资金的需求增大,利率上升;反之,当经济发展低靡,社会处于萧条时期时,银行投资意愿减少,自然对于可贷资金的需求量减小,市场利率一般较低。
中文名年利率外文名annual interest rate表达式利率=利息÷本金÷时间×100%应用学科经济适用领域银行业务
影响因素
1、央行的政策
一般来说,当央行扩大货币供给量时,可贷资金供给总量将增加,供大于求,自然利率会随之下降;反之,央行实行紧缩式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可贷资金供不应求,利率会随之上升。
2、价格水平
市场利率为实际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市场利率也相应提高,否则实际利率可能为负值。同时,由于价格上升,公众的存款意愿将下降而工商企业的贷款需求上升,贷款需求大于贷款供给所导致的存贷不平衡必然导致利率上升。
3、股票和债券市场
如果证券市场处于上升时期,市场利率将上升;反之利率相对而言也降低。
4、国际经济形势
一国经济参数的变动,特别是汇率、利率的变动也会影响到其它国家利率的波动。自然,国际证券市场的涨跌也会对国际银行业务所面对的利率产生风险。
调控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工具的运用。利率调整逐年频繁,利率调控方式更为灵活,调控机制日趋完善。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作为货币政策主要手段之一的利率政策将逐步从对利率的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化。利率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手段的运用,通过调整利率水平与结构,改革利率管理体制,使利率逐渐成为一个重要杠杆。1993年5月和7月,中国人民银行针对当时经济过热、市场物价上涨幅度持续攀高,两次提高了存、贷款利率,1995年1月和7月又两次提高了贷款利率,这些调整有效控制了通货膨胀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1996年5月和8月,1997年10月和1998年3月,针对宏观经济调控已取得显著成效,市场物价明显回落的情况,央行又适时四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基础上,对减轻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利息负担,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⑸ 为什么宽松的财政政策会使利率提升
因为实施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一般是大规模发行国债,增加政府投资、扩大支出.积极财政政策一般不会影响名义利率的升降。实际利率的上升主要是因为物价水平下降。
在扩张的财政政策下,政府在建设投资方面的支出增加,引起社会总需求的增加,从而引起货币需求的增加.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下,高的货币需求导致高的市场利率。 而高的市场利率导致高的投资成本,从而产生行业利润的普遍下降.民间资金撤出,寻找新的投资或投机. 这便是挤出效应。
利率上调就是要收缩银根,说明市场是已经或者将要出现通货膨胀的风险,为了防止经济过热,保持物价相对稳定,就要提高存贷款利率。首先,提高存款利率,可以吸收更多的民间资本,减少对货币的需求;另一方面,提高贷款利率,可以增加贷款的成本,贷款的人少了,就减少了货币的供给。
货币的需求减少,供给也减少,那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就会大大减少,从而稳定物价。提高存贷款利率目的就是减少市场是上的货币流通,稳定物价,从而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宏观调控政策的四个目标,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
拓展资料:
其实提高存贷款利率对上面四点都有直接间接的作用。最直接的作用是稳定物价,物价稳定了,老百姓的钱才值钱,可以买更多的东西,促进消费,促进消费了,就能增加就业,增加就业了,就能促进经济增长。
至于国际收支平衡,一般是通过对汇率的调整,利率的作用不明显。实施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一般是大规模发行国债,增加政府投资、扩大支出.积极财政政策一般不会影响名义利率的升降。实际利率的上升主要是因为物价水平下降
⑹ 为什么浮动汇率下扩张的财政政策会使货币升值
浮动汇率下扩张的财政政策一般会使货币贬值而不是升值。
因为扩张性财政政策比如减税,增加政府支出,都会使得社会总需求增加。总供给暂时不变的情况下,国民收入会增加。那么本国物价就会上升,货币的购买力就会下降。假如6.5块钱1碗面变成13块钱一碗。此时如果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仍然是6.5:1的话,那么原来1美元一碗面,现在变为2美元一碗。此时人民币就有贬值动能,贬值到13:1的趋势。
注意:上述情况也不一定就正确。因为资本是否能充分的自由流动是汇率上述变动的关键。如果采取固定汇率制,有足够的外储、金储,那么货币就不会贬值。
另一种情况,如果本国货币的贬值速度相对不如其他国家的贬值速度,那么本国货币反而相对他国是升值的。举个例子:中国扩张财政政策,美国扩张财政+扩张货币政策,委内瑞拉扭曲的货币政策,此时中国的货币就不仅不贬值,反而升值。
这些都是一般情况,有些极端情况,可能反过来。扩张财政政策施行的同时也可能货币相对其他国家升值。举例:美国扩张财政政策,全世界其他国家采取紧缩政策,照道理应该美元贬值。但是如果这个时候全世界除了美国外其他国家均突然遭到外星人袭击,只有美国可以抵御,那么各国的货币就会拼命兑换成美元。
⑺ 宏观经济政策对汇率的影响
宏观经济政策会通过对产出、就业、通货膨胀等经济因素的影响,进而对汇率产生影响。
经济影响汇率的因素有:
1、市场预期心理。由于人们对某个国家的经济状况、收支状况、通货膨胀、利率前景的看好,就会引起该国货币大量被买进,造成汇率上升;反之看淡,则汇率就会下跌。
2、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金融政策对汇率的影响较大。比如,当一国实行“双紧”的财政金融政策时,其货币对外汇率基本呈上升趋势,实行“双松”的财政金融政策时,将导致货币汇率的下跌。
3、国际收支。当收大于支时,出现顺差,表明别国对顺差国的货币需求增多,该国货币求大于供,汇率就会上升;反之,发生逆差时,该国货币供大于求,汇率就将下降。
4、利率。一国提高利率,能促使外资的流入,造成对该国货币需求的增加,汇率就会上升;反之,利率调低,导致资金流出,汇率可能下跌。
5、货币当局的干预。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为了维护经济稳定,避免因汇率变动给国内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往往会对市场进行干预,通过买卖外汇使汇率变动有利于本国经济。
6、通货膨胀。一个国家出现通货膨胀时,其商品成本必然加大,出口商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必然上涨,该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会削弱。
拓展资料
汇率有两种标价方法
1、直接标价:1单位或100单位外币折合为多少本国货币。用公式表示:汇率=本币/外币
2、间接标价:1单位本国货币折为合多少外币。用公式表示:汇率=外币/本币
原则上,如果一个国家经济越是开放,该国的证券市场国际化水平就越高,所以,汇率对证券市场行情造成的影响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