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历史演变
1、人民币从1949年到1952年用浮动汇率制度。从1953年到1973年,以计划经济制度,人民币与美金有正式的挂钩,汇率保持在在1美元兑换2.46元人民币的水平上。但是在这时代中国大陆的外国贸易很少,所以人民币汇率意义不是很大。
2、1973年,由于石油危机,世界物价水平上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汇率波动频繁。
为了适应国际汇率制度的这种转变与现实中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有利于推行人民币计价结算,便于贸易,为国外贸易所接受的原则,人民币汇率参照西方国家货币汇率浮动状况,采用“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计算方法进行调整。
为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1973年的1美元兑换2.46元逐步调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了39.2%。
3、从1980年到1994年,中国大陆有双重汇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实行双重汇率制度,即除官方汇率外,另行规定一种适用进出口贸易结算和外贸单位经济效益核算的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格,该价格根据当时的出口换汇成本确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
人民币官方汇率因内外两个因素的影响,其对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调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了53.3%。
4、1991年4月至1993年底。这一阶段对人民币汇率实行微调。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度调低,但仍赶不上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的变化。到1993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分别为5.7和 8.7。
5、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突然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人民币汇率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改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变相升值2%,并且不再与美元挂钩。
6、2007年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自2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
受隔夜美元大涨影响,2010年8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及即期汇价双双创下一个半月的新低。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1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8015元,即期市场开盘报6.7958元。
7、2015年11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154,较前一交易日(10月30日)中间价6.3495升值341点,创2005年7月以来最大百分比升幅。
2015年12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设于6.4236元,较前一日下调96基点,并再度刷新2011年8月以来最低水平。
8、2016年2月1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118,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96个基点,涨幅达0.30%。与此同时,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当日收盘价报报6.4944,较上个交易日收盘价大涨751基点,创下2005年7月汇改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贰』 谁能提供一个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各国货币兑换比率,从1880年—持续到1920年。
一英镑的含金量是7.32238克(纯金),1美元的含金量是1.50463克(纯金),亦就是说,1英镑的含金量是1美元的4.8665倍,故一英镑=4.8665美元
1英镑=25法郎=5美元=2德国金马克=20德国马克=9卢布=10日元=4库平两(1894年前)=7库平两(1900后)=14比索
1金路易=24里佛尔=24法郎
『叁』 为什么要用美元做国际结算的货币
用美元做国际结算货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不是按各国的铸币平价来确定汇率,而是根据各国货币法定金平价的对比,普遍地与美元建立固定比例关系。
二、金本位制度下,国际储备资产主要是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储备资产则是黄金、可兑换货币和特别提款权,其中黄金与美元并重。在外汇储备上,战前包括英镑、美元与法国法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几乎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货币,美元是最主要的外汇储备。
三、国际金本位下,黄金的流动是完全自由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黄金的流动受到一定的限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美、法三国都允许居民兑换黄金;
实行金汇兑本位的国家也允许居民用外汇(英镑、法郎或美元)向英、美、法三国兑换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只同意外国政府在一定条件下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不允许外国居民,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
(3)二战后各国与美元汇率扩展阅读:
体系瓦解
20世纪70年代初,在日本,西欧崛起的同时,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无力承担稳定美元汇率的责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相继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美元地位下降。欧洲各国的许多人一度拒收美元。在伦敦,一位来自纽约的旅客说:“这里的银行,旅馆,商店都一样,他们看到我们手里的美元时流露出的神情,好像这些美元成了病菌携带物一般。”
在巴黎,出租车上挂着“不再接受美元”的牌子,甚至乞丐也在自己帽子上写着“不要美元”。美元失去霸主地位,但迄今为止仍然是最重要的国际货币。
『肆』 美金汇率
1人民币元=0.1571美元
1美元=6.3648人民币元
『伍』 二战之后主要货币兑美元的变化情况。主要货币:日元,英镑,马克
1949年-1973年2月份,日元和美元是固定汇率的,1美元兑换360日元
1971年-1978年
1971年8月5日,由于美元的持续贬值,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被迫宣布中止美元与黄金的固定兑换比率(1盎司黄金=35美元),并加征10%进口税率,史称“尼克松冲击”。随着美元的大幅贬值,日元兑美元的固定汇率也出现波动,由360升值到306。
1973年2月,日元正式从固定汇率制转向浮动汇率制。随后,日元兑美元持续升值,截至1978年末,汇率升至194.3比1,七年累计升值高达85.28%。
1985年广场协议后
1985年9月,日元兑美元在250比1上下波动,在“广场协议”生效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快速升值到200比1附近,升幅20%;1986年底,进一步升值至152比1,1987年最高达到120比1
2、德国马克兑美元
1949年到1960年,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大家的兑换比比较稳定,基本在1德国马克兑换0.238左右,后来微调到0.26
71年起,放弃布雷顿森林体系,但马克和美元是固定汇率,变化不大
73-79年时德国马克升值的时候,从73年的0.4132到了0.5464
85后开始贬值,贬到了0.3448
『陆』 一百人民币等于多少美元
你好!经过查询,我得到的数据是:按照2021年10月29日的汇率,一百人民币等于15.63美元。1人民币等于0.16美元。下面我介绍一下美元。
一、美元是美利坚合众国、萨尔瓦多共和国等国家的法定货币。流通的美元纸币是自1929年以来发行的各版钞票。1792年美国铸币法案通过后出现。当前美元的发行是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控制。自1913年起,美国建立联邦储备制度,发行联邦储备券。现行流通的钞票中99%以上为联邦储备券。美元的发行主管部门是国会,具体发行业务由联邦储备银行负责办理。在二战以后,欧洲大陆国家与美国达成协议同意使用美元进行国际支付,此后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广泛使用并最终成为国际货币。
二、美元纸币正面主景图案为人物头像,主色调为黑色。背面主景图案为建筑,主色调为绿色,但不同版别的颜色少有差异,如1934年版背面为深绿色,1950年版背面为草绿色,1963年版背面均为墨绿色。由于美元绿色是用一种树汁制作成的油墨,所以每一次的树汁质量不同,所以颜色略有差异。上面的签名是财政部长的签名,不同发行年代是不同的财政部长。在20世纪之前曾发行过1、5、10、25、50美分的纸币。大头版美元相对比小头版美元增加了小头版美元二分之一的大小,有趣的是所有面值的美元都一样大小,20美元是美国使用量最大的高面值纸钞。
三、美元对黄金市场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美元是国际黄金市场上的标价货币,因而与金价呈现负相关。假设金价本身价值未有变动,美元下跌,那金价在价格上就表现为上涨;另一个方面是黄金作为美元资产的替代投资工具。实际上在2005年之前的几年,金价的不断上涨,一个主要因素就是美元连续三年的大幅下跌。
从近30年的历史数据统计来看,美元与黄金保持的大概80%的负相关关系,而从近十年的数据中,1995-2003年美元与黄金相关性,美元与黄金的关系越来越趋近于—1%。因此,我们在分析金价走势时,美元汇率的变动是一重要的参考。
希望我的答案可以帮助到你!
『柒』 二战时金价汇率
1944年,一盎司黄金的官方比价是35美元!
1吨黄金等于35273盎司
1吨黄金也就等于123.45万美元
二战后美国实行金本位
体系规定了用美元来确定国际金价,即一盎司黄金官方价格为35美元,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这就是为什么美元又叫美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按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为使黄金官价不受自由市场金价冲击,各国政府需协同美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维持这一黄金官价。 其他国家货币通过黄金与美元挂钩,即其他国家政府规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
这些规定对美国的影响是:确立了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体系内的国家间贸易需要用美元结算,没有美元怎么办?用黄金和美国换或是通过贸易手段从美国获得美元,体系外的国家想和体系内的国家做生意怎么办?还得用美元,因为人家体系内的国家只认美元,没有怎么办,还得是用黄金换或是通过贸易获得,体系内的国家有多少呢?几乎全部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每个国家的外汇储备中必须是美元占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这个体系的建立等于是把世界经济命脉牢牢的握在了美国手中,其它国家要想保证自己的利益必须要保障美国的经济稳定,因为一旦美国经济崩溃了,自己手中的美元就要贬值,这也就是美国的目的,美国为了推行这个体系也是下了不少力气的,因为首先要保证别的国家手里有美元,因为要用钱来生钱嘛,于是有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马歇尔计划),通过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给欧洲合计130亿美元,好像不太多?好吧,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按2006年的美元市值,大约是在后面加一个0,还不太多?按目前的水平,再乘以2就差不多了,2600亿,注意,是无偿的!!!这就像是种子,只有种下种子,美国才会有回报,欧洲是世界的主要资本主义市场,而且还连带着大片的殖民地、源料产地市场,不把欧洲救活,美国怎么挣钱?
固定汇率的问题很好解释:比如德国马克想兑换成日元,那就要先算一下一马克合多少美元,再算一下一美元合多少日元,然后算出一马克合多少日元。
你问消极还是积极是指固定汇率吧?积极意义是:有助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对战后的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汇率的相对稳定,避免了国际资本流动中引发的汇率风险,有利于国际资本的输入与输出,为国际间融资创造了良好环境,有助于金融业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也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国际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消极意义是:由美元这种单一货币承担了维持金汇兑平价的责任。当人们对美元充分信任,美元相对短缺时,这种金汇兑平价可以维持;当人们对美元产生信任危机,美元拥有太多,要求兑换黄金时,美元与黄金的固定平价就难以维持。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各国不能利用汇率杠杆来调节国际收支,只能采取有损于国内经济目标实现的经济政策或采取管制措施,以牺牲内部平衡来换取外部平衡。当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美元汇率下跌时,根据固定汇率原则,其他国家应干预外汇市场,这一行为导致和加剧了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若这些国家不加干预,就会遭受美元储备资产贬值的损失。
『捌』 美元如何在二战后成为国际货币,欧元凭借什么撼动美元
布雷顿森林体系
1967 年,一家芝加哥银行拒绝向一位名为Milton Friedman 的大学教授提供英镑贷款,因为他想利用这笔基金作空头英磅。Friedman 先生察觉到当时英磅对美元的比价过高,想先卖出英磅,然后等英磅下跌后再买回英磅来偿还银行,从而从中迅速赚一笔。然而这家银行拒绝提供贷款,这家银行拒绝提供贷款的依据是20年前确立的《布雷顿森林协定》。此协定固定了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并将美元与黄金的比价设为35 美元对每盎司黄金。
布雷顿森林协定签订于1944年,力图通过阻止货币在国家间逃逸,限制国际货币投机行为,从而实现国际货币的稳定。在此协定之前,黄金汇兑本位制在1876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主导着国际经济体系。
黄金汇兑本位制中,货币在黄金价格的支持下达到新的稳定阶段。黄金汇兑本位制废除了旧时代国王和统治者任意贬低币值,引发通货膨胀的行为。
但是,黄金汇兑本位制并不十全十美。随着一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它会从国外大量进口商品,直至耗尽支持本国币值所需的黄金储备。其结果是,货币供给量紧缩,利率抬高,经济活动放缓直至衰退。最终,商品物价跌至谷底,逐渐吸引其它国家纷至踏来,大量抢购该国商品。这将向该国重新注入黄金,直至增加该国货币供给量,压低利率,并且重新创造财富。此类"繁荣-衰退"模式贯穿于整个黄金本位制时代,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断了贸易流通和黄金的自由流动。在几场风雨浩劫的战争之后,布雷顿森林协定出台了。(详细了解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全球外汇之声”)签约国同意尝试维持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以及必要时对黄金的相应比率,只允许有较小幅度的波动。
进入50年代,持续增长的国际贸易量导致因战后重建而产生的资金大规模转移,这使得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外汇汇率失去稳定。
新交易制度的诞生
此协定最终于1971 年被废止,美元将不再能被兑换成黄金。到1973年,各主要工业国的货币汇率浮动更加自由了,主要由外汇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和需求量调控。随着交易量、交易速度以及价格易变性在20 世纪70 年代中的全面增长,比价天天浮动,全新金融工具逐渐问世,市场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得以实现。
在20 世纪80 年代,随着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问世,跨国资本流动加速,将亚、欧、美等洲时区市场连成一片。外汇交易量从80 年代中期的每天约700 亿美元猛升至30 年后今天的每天6万亿美元
欧洲市场的膨胀
外汇交易蓬勃发展的主要促进因素之一是迅速发展的欧洲美元场在欧洲美元市场中,美元被存入美国境外的银行中。同样,欧洲市场是指资产存放于货币原主国之外的市场。欧洲美元市场最初成形于50 年代,当时俄罗斯将其石油收益(以美元计)存放在美国境外,以避免美元存款被美国政府冻结的风险。这就形成了脱离美国政府控制的巨大离岸美元金库。美国政府制定法律限制将美元借贷给外国人。(详细了解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全球外汇之声”)由于欧洲市场的自由度较大且回报率较高,因此特别具有吸引力。从80 年代后期开始,美国公司开始从离岸市场借筹资金后,并发现欧洲市场对于持有超额流动资金、提供短期贷款以及进出口融资非常便利。
伦敦曾经是(至今仍然是)主要的离岸市场。在80 年代,英国银行为维系其在全球金融业中的主导地位,开始将美元作为英磅的替代币种进行放贷,从而成为欧洲美元市场的中心。伦敦的便利地理位置(介于亚洲与美洲市场之间)也有助于当地保持在欧洲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玖』 二战以来欧元对美元的变化趋势
首先,欧元1999年才发行,2002年才正式开始流通。之前欧洲各国各有各的货币,比如马克,法郎等等。战后,由于受到战争的影响,英镑、法郎、等面对美元均出现过大幅度的贬值,以法郎为例,贬值率一度达到过90%。而在采用欧元之后,初期欧元面对美元的汇率初期经历过大幅下滑的趋势,欧元兑各种货币(尤其美元)均大幅下跌。欧元于1999年面世时,兑美元1:1.18;而在2000年10月,欧元一度跌至1:0.8228美元的历史低位。在这之后,欧元开始复苏,但经历过相应的动荡期。2001年初,欧元升至近兑0.96美元。但随后又踏入下跌期,虽然该次的跌幅较小,最低跌至于2001年7月6日的兑0.834美元。通货起始恢复制衡美元。由于美国的公司丑闻影响,这两种货币于2002年7月15日接近1:1,到了2002年末,欧元达到了1.04美元,随后持续攀升。
欧元的最高纪录是1:1.3668美元,时间是2004年12月30日。某些分析家预测欧元将继续维持对美元的强势。在此之前的2004年12月24日,欧元冲破了1:1.35美元:。2007年8月13日,欧元达到了1:1.37美元。当年11月23日,欧元达到1:1.49美元。2008年4月22日及7月15日,欧元两次达到1:1.6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但在经历金融危机后,欧元开始强烈震荡。在2009年,希腊等国相继爆发欧洲金融危机,在此之后,欧元的处境则愈发艰难,多次出现暴跌的情况,因此欧元以及其所以来的欧洲金融体系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见的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