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尊严的格言
孟子名言:1、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的历史任务交给这个人,一定要首先磨难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络骨骼,饥饿他的肉体皮肤,空匮疲乏他的身体,所作所为总是被干扰搅乱,借以撼动他的心志使他性情更加坚韧,以增加他原来不具备的能力。
2、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译: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变小了。
3、 独乐(yüè)乐(lè),与人乐乐,孰乐?
译:一个人独自欣赏乐音快乐,和别人一道欣赏音乐也快乐,到底哪一个更快乐呢?
4、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译:您老人家这么一说,使我的思想豁然开朗也。(戚戚:感动的样子)
5、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译:贫穷时就搞好品德的修养,得志时就帮助天下人民都走善道。
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尊敬自己的父母,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父母身上,爱护自己的儿女,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儿女身上。
7、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得到天时还不如得到地形便利好,得了地形便利还不如得到和顺的人心好。(要得天下,必先得人心)
8、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获得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9、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人民是最重要的,江山国土次于人民,而君主应该在最次
1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在忧患中生存,在安乐中死亡。
1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富贵不能使我放纵享乐,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卑躬屈膝,这样的人才够叫大丈夫。
12、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译:完全相信《书》(指《尚书》),那就还不如没有《书》为好。
13、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4、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译:如果想要让天下太平,在当今的世上,除了我能做到还有谁呢?
15、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译:杨子主张为我(自己),尽管只要拨掉一根汗毛而有利天下,他也不肯干。墨子主张兼爱,即使磨光秃头顶走破脚跟只要有利天下,他也愿做。(用儒家的中庸之道批驳杨、墨二家“执一”的片面主张)
16、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一个人应当对某些事放弃不做,才能够集中力量有所作为。(做事应当有所选择)
17、 尽信书, ——《孟子•尽心下》
18、 以其昏昏, ——《孟子•尽心下》
19、 不以规矩, ——《孟子•离娄上》学而时习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王释“学”与“习”为一义,似专指诵读。但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诵习”仅是“一端”(见刘宝楠《论语正义》)。皇侃疏“时习”说:“凡学有三时。”一指年岁,二指季节,三指晨夕。近人蒋伯潜认为“学是知新,习是温故”(《十三经概论》)。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朱熹注:“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论语集注》)又释:“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谨。”(《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韩诗外传》、《说苑·杂言》等篇都有孔子语子路“慎言不哗”的记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惘。郑玄注:罔,犹罔罔无知貌。“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当从前解。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近人杨树达注:“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学而不思也,不温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学也。”(《论语疏证》)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弟子有很深影响。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郑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国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终无可”。朱熹说:“人面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朱子语类》卷二四)近人蒋伯潜区分信有二义:“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
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包咸注:“讷,迟钝也。言欲迟而行欲疾。”朱熹引谢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论语》中尚有许多同义之句:“慎言其余,则寡悔”(《为政》)、“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贯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参见“敏于事而慎于言”。
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夜。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予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说苑·尊贤》记孔子言曰:“夫取人之术也,观其言而察其行也……是故先观其言而揆其行。”《大戴礼记·五帝德》:“子曰:‘吾欲以语言取人,于予邪改之。’”也即此章义。朱熹引胡氏注曰:孔子语听言观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谨于言而敏于行耳。”(《论语集注》)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文子,卫大夫。“文”是他的谥。朱熹注:“凡人性敏多学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论语集注》)又说:“古人谥法甚宽”,“孔文子固是不好,只此节此一惠,则敏学下问,亦是它好处”足见孔子“宽肠大度,所以责人也宽”(《朱子语类》卷二九)。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按字义,文,文采;质,质朴;彬彬,杂半之貌。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礼,有质有文。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文质得中,岂易言哉?”(《礼记·表记》)
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朱熹注:“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论语集注》)清刘宝楠则释此句为:“谓以礼敬事鬼神也”(《论语正义》)。《礼记·表记》:“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结合上述孔子告樊迟语,可看出孔子持与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观,并教樊迟从周道。孔子在承认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对鬼神既不轻慢亦不要予以亲近,这与其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中强调先人事,后鬼神(《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态度相一致
B. 自尊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
“自尊心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这一名言告诉我们:自尊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自尊心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所以C符合题意;ABD体现自尊的表现与题干不符,ABD被排除;故选C.
C. 什么是自尊
首先,自尊是一种评价和体验。一般来说,从两三岁开始,儿童便有了自我概念,能够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年龄、性别和喜欢的活动,如"我是个男孩""我两岁半了"等等;到了三四岁时,儿童能够评价自己,并从中体验到自豪或羞愧,于是出现了自尊的萌芽,如"我长得漂亮""我是个懂事的孩子"等等。我们若把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与之相应,自我意识可分为自我概念、自尊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其中,自我概念是对自己的客观描述,如"我是个中学生",而自尊则在这种描述的基础上还带有评价和情绪情感色彩,如"我是个优秀的中学生"。
其次,自尊是一个人具有积极意义的品质,这一点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自尊有所区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听到这样的责备:"你这个人自尊心太强了。"他就是说,自尊太低了不好,太高也不行,最好是适中。可我们却认为,自尊只包括我们人格中具有积极意义的部分,是应该努力培养的。也就是说,自尊越高越好;相反,所谓"死要面子"、"追求虚荣"、"盲目骄傲"等等,不仅不是自尊,而且是一种自卑的表现。
第三,自尊与个人的自我价值有关。当我们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看到周围人赞扬的目光时,我们会觉得自己品德高尚;当我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时,我们感到自己有能力;当我们的建议被老师或同学采纳后,我们会认为自己很重要,这些都是自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可以获得很多情感体验,但并非所有的情感体验都属于自尊,如恐惧、焦虑、喜好、厌恶等就不属于自尊。只有那些与自我价值有关的情感体验如自信心、成就感、荣誉感等才属于自尊。只有正确理解了自尊的含义,我们才能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真正地把握自尊、追求自尊,并最终超越自尊。
来看看名人们是怎么说自尊的吧~`
因自尊心受损而萌发的怒气是冥顽的,直到最终也减退不了半分。
——桑塔亚那,美国哲学家
站着的农夫要比跪着的绅士高得多。
——富兰克林,美国政治家、科学家
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
——笛卡儿,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
虽然尊严不是一种美德,却是许多美德之母。
——柯林斯托姆,澳大利亚作家
也许人类最真实的尊严就是能够轻视自我。
——桑塔亚那,美国哲学家
自尊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随落之源,故自尊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记者、出版家
自尊心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 返回
——别林斯基,俄国文艺批评家
D. 什么是尊严怎样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尊严是你灵魂中的一部分。尊严是你活着的象征。人因为有尊严才会被人敬畏。
就好比那苍天大树,尊严就是它们的根。我们是永远除不掉这心中的根的。
任何人的尊严都是不可被践踏的,因为那比失去生命还要痛苦。
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我认为最起码应该有一个适合自己属于自己的梦想,只有拥有梦想的人,他才有了可能拥有尊严的资本.你有梦想才不会混沌的活在世界上让别人有机会尊重你.所以说为自己插上一双梦想的翅膀吧!
其次我认为要做一个有尊严的人,让自己在生活中/工作中乃至学习中都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别人的认可我们自己首先就应该学会尊重别人,给予别人足够的尊严.很久以前就知道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实行反馈作用,所以说尊重也不会例外!
也许时刻保持微笑也是一个得到尊重的好方法哦!世界都是一个整体,世界上生活的我们都是一家人,所以时刻微笑不仅给自己一个好心情,更让我们的家人感到温暖,何乐而不为呢!
E. 谁能告诉我一些有关于自尊和尊严的格言
自尊
因自尊心受损而萌发的怒气是冥顽的,直到最终也减退不了半分。
——桑塔亚那,美国哲学家
站着的农夫要比跪着的绅士高得多。
——富兰克林,美国政治家、科学家
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
——笛卡儿,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
虽然尊严不是一种美德,却是许多美德之母。
——柯林斯托姆,澳大利亚作家
也许人类最真实的尊严就是能够轻视自我。
——桑塔亚那,美国哲学家
自尊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随落之源,故自尊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邹韬奋,记者、出版家
自尊心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 返回
——别林斯基,俄国文艺批评家
思想的动摇并非正确与错误之间左右不定,而是一种理智与非理智之间徘徊。
——荣格
尊严
人们将永远赖以自立的是他的智慧、良心、人的尊严。-- 希腊谚语
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
于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少不为不成。
贫莫贫于无方,贱莫贱于无志。
唯有赞美别人的人,才是真正值得赞美的人。
性相近也,习相近也。 《论语·阳贷》
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法言·修身》
人之初,性本善。 《三字经》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告子上》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荀子·荣辱》
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
纵然用金杯盛起,毒药终归是毒药。
物最宝贵的是黄金,人最宝贵的是良心。
道德·道义·仁义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公孙丑下》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明·王守仁《传习录》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尤其难上难,锻炼品德纯。 陈毅
用道德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一个人更有成效。
F. 有关自尊的名言
要人敬者,必先自敬。
——陶行知
陶行知·尊严·励志·感情
没有自尊心的人,即近于自卑。
——莎士比亚
尊严
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徐特立
自信·责任·做人·感恩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
——诸葛亮
自信·诸葛亮·谦虚·尊严
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朱熹
礼貌
谁自重,谁就会得到尊重。
——巴尔扎克
尊严·巴尔扎克·感情
自尊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
——别林斯基
忌妒,是心灵的肿瘤。
——艾青
尊严
自尊心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
——别林斯基
尊严·自信
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
——余秋雨
余秋雨·历史
一个人开朗、豁达,就会感受到自尊的快乐。
——亚里士多德
尊严·励志·感情
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
——屠格涅夫
尊严·事业·励志·工作
沽名钓誉或妄自尊大均不足为法,所以人生的第一件大事便是了解自己。
——李小龙
哲学
最野蛮的是轻蔑自己。
——蒙田
尊严
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自信·成功·励志
所有存在都是独创。
——穆勒
感恩·外国·励志·世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孔子·论语·生命·中国
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席勒
尊严·感情
别人再看重我们,也决不会比我们自己的估价高。
——莫洛亚
没有比认为自己是有用之才的自尊自信对人更有益的东西。
——卡内基
尊严·自信
G. 什么叫做尊严什么是尊严
尊严在不同程度上可以认为是一个民族的信仰,尊严是任何人都有的,尊严在每个人心里都是有个尺度的,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遇到有损国家的事勇敢的站出来,这是民族尊严,遇到匪徒抢劫勇敢的站出来,这是民族的尊严,遇到同胞受难踊跃的捐赠,这也是民族的尊严。
H. 自尊是什么
一个人若是连自己都轻视自己,又怎么能期望别人看重你。
古龙(中国武侠小说家)
自尊心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别林斯基(俄国文学批评家)
一个人一定要先尊重自己,别人才会尊敬他。古龙(中国武侠小说家)
自信心与自尊心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自尊心的人,决不会有自信心。
毛姆(英国作家)
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
毛姆(英国作家)
建立在正义与正确之上的自尊往往是最有裨益的。弥尔顿(英国诗人)自尊心是一个膨胀的气球,戳上一针就会发出大风暴来。
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
一个自重的人恰似身着盔甲,任何东西都无法将它戳穿。
朗费罗(美国诗人)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要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这两个条件。
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
自尊、自知、自制,只有这三者才能把生活引向最尊贵的王国。
丁尼生(英国诗人)
I. 尊严指的是什么啊
尊严指的是人的一种情感需要,尊严是做人的根本,是促使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
没有尊严就等于人没有了脊梁骨,没有尊严就好比树木没有了根,没有尊严就相当于水没有了源头。宁可舍弃师生之情,也要坚持真理的亚里士多德说凝重地告诉我们,人的尊严是: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尊严的重要性
尊严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如果丧失了自尊,不要尊严,其人格就会扭曲,,就会没有骨气、志气、锐气。或是唯唯诺诺,胆小如鼠,就和软骨一般;或是庸庸碌碌,平凡一生;或是良性消失,不知鲜耻。丧失了自尊就是丧失了的尊严,丧失了尊严还有什么意义呢。
尊严是社会必备的自我标杆,人在各种活动都离不开自尊,在家庭中,每个成员有自己的自尊保证了家庭的尊严。在社会活动中,每个人的自尊凝结代表了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尊严。变成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尊严永远是人们心中不灭的火种,是自己生命的主宰,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没有谁会剥夺我们心中的自尊,没有谁能损害我们用自尊维护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