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物理浮力和杠杆的综合题的解题技巧是什么啊 老是做不来 也没有思路 求总结
浮力一般有四种求法,你需要学习受力分析,如果要短时间学好的话可以去网上找网校学习(没基础),如果有基础就去买本(受力分析秘籍),杠杠是和简单机械在一起的,这个需要去自己读八年级下册物理书最后一章
Ⅱ 初三物理<浮力><杠杆>题(悬赏分高):)
1.重为10牛的水,可以产生最大的浮力为:
(1)一定等于10牛
(2)一定小于10牛
(3)一定大于10牛
(4)可能大于10牛
答案为(4)
解答:浮力与水重无关,只与V排有关,V排越大浮力越大.
在理论上,一滴水就可以产生无穷大的浮力.
用一个1000ML大量筒,放入10牛的水,再找一个比量筒的内径小一点点的,高与量筒等高的圆柱体,放入量筒,把水挤出,这时量筒里面还有水,
你算一下浮力有多大?
2.两个大小不等的实心铁球挂在杠杆的两端,杠杆平衡.若把它们同时浸末再煤油中,则杠杆将(不记杠杆重力)
(1)不平衡,向大球倾斜 (2) 不平衡,向小球倾斜
(3) 仍然平衡(4) 无法判断
答案为(3)
解答:G=mg=ρgV G大:G小=L小:L大=V大:V小
F浮=ρ液gV排=ρ液gV F大浮:F小浮=V大:V小
(G大-F大浮):(G小-F小浮)=V大:V小=L小:L大
所以杠杆仍平衡
Ⅲ 一道浮力加杠杆的初中物理题.(高分悬赏)!速
如果是正好1/2在水面上
1/2在水下的话
杠杆的密度=2kg/m^3
因为V排=1/2V杠杆
F浮=G杠杆
密度=F÷V
所以杠杆的密度=2*水的密度=2kg/m^3
采纳下
谢谢
Ⅳ 一道初中物理杠杆滑轮浮力综合题。
分析:
⑴、设工人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S,石材匀速上升时绳中的拉力为F,g取10N/kg,则
G人=p1S……①,G人-F=p2S……②,
②/①得(G人-F)/G人=p2/p1,即
(60g-F)/60g=0.8×10^4/1.2×10^4,∴F=20g=200(N);
考虑与石材相连的动滑轮匀速上升时受力:3F=G动+G石-F浮,即
G石-F浮=3F-G动=600N-60N=540N,
∴石材露出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W有用/W总=(G石-F浮)/(nF)=540N/(3×200N)=90%
⑵、石材在水中匀速上升时,考虑杠杆A点受力:
FA=2F+G动=2×200N+60N=460N,
∵FB/FA=l1/l2,即FB/460N=3/4,
∴FB=345N,
∴这时地面对配重D的支持力:
N1=G配-FB=1395N-345N=1050N;
石材露出水面后:
地面对D的支持力为N2,则N1/N2=1050/N2=7/6,
∴N2=900N,
这时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
F'B=G配-N2=1395N-900N=495N,
∴杠杆A端受力:F'A/F'B=l2/l1,即
F'A/495N=4/3,
∴F'A=660N,
∴这时绳中拉力:
F'=(F'A-G动)/2=(660N-60N)/2=300N,
人拉绳的速度始终不变:v绳=nv石=2×0.2m/s=0.4m/s,
∴当石村完全露出水面后,人拉绳子做功的功率:
P2=F'v绳=300N×0.4m/s=120W
Ⅳ 初二物理杠杆、浮力练习题
滑轮练习题 姓名: 学号:
一、是非题:
1.旗杆顶上装有滑轮,升旗时可以省力。 ( )
2.滑轮是变形的杠杆,所以使用滑轮不一定省力。 ( )
3.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也能省一半距离。 ( )
4.使用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最多只能省一半力。 ( )
5.又省力又省距离的滑轮是没有的。 ( )
二、填充题:
1.图1中A是____滑轮。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体举高,用力的方向应向____(选填“上”、“下”)。如果A重2牛,要提起50牛的物体,至少要用____牛的拉力。若要使物体上升2米,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____米。
2.如图2所示,重物G重40牛,若不计摩擦,匀速提起重物所用拉力为22牛,则动滑轮的重力是____牛,钩子1受到绳子的拉力为____牛,钩子2受到重物G的拉力为____牛。
3.如图3所示,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拉力F为2牛,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___
4.如图7所示,使用动滑轮提起重物G时,拉力F=____G(不计滑轮重和摩擦)。若用斜向上的力拉绳子,所需拉力F’____F(选填“>”、“=”或“<”)。
5.如图8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F1=____G,F2=____G。
6. 下图中,甲物体重6N,乙物体重10N,弹簧测力计及摩擦均不计,则当甲、乙两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N,物体乙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___N。
7.如图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的相同重物,在A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__________,F1=_________,F1=_________,不计滑轮本身的重和摩擦。
8. 如图所示,绳子与滑轮重不计,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果M1=5kg,那么M2应等于__________ kg。
三.选择题
1.使用图4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G所用的拉力中,力 [ ]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一样大
2.使用滑轮组可以 [ ]
A.省力又省距离
B.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D.费了力但可以省距离
3.如图5所示甲、乙两个装置,已知A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40牛(不考虑绳与滑轮的摩擦)。要使A向右匀速滑动,拉力F甲与F乙的大小分别为 [ ]
A.40牛,20牛 B.20牛,40牛
C.40牛,40牛 D.20牛,20牛
4.利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重600牛的物体,最小的拉力是(不计动滑轮重力及摩擦) [ ]
A.600牛 B.300牛C.200牛 D.100牛
5.如图9所示,不计滑轮重与摩擦,物体A质量为2千克,物体B质量为5千克,体积为103厘米3。先用手握住A,待放手后 [ ]
A.物体B将沉到杯底 B.物体 B将停留在水面下任何地方
C.物体B将离开水面上升 D.物体B最后浮在水面上
6.如图所示,用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1、F2、F3,比较它们的大小应是( )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2<F1<F3
7如图所示装置中,若拉力F=4N,则甲、乙两弹簧的读数分别为( )
A.8N,8N B.12N,8N C.8N,12N D.12N,12N
8有一滑轮组由三根绳子与动滑轮连接,已知动滑轮重20N,提起物体重7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使重物匀速上升时所用的拉力( )
A.90N B.50N
C.270N D.30N
9如图所示,G1=20N,台秤示数8N,不计滑轮重,物体G2重( )
A.2N B.18N
C.28N D.20N
10如图所示,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如果物体的重力为Gl和G2,那么G1与G2的关系是( )
A.G1=G2
B.G1=2G2
C.G1= G2
D.无法判断
四.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力为G的物体(滑轮重力和摩擦力不计),在图6中分别根据对绳子拉力F的要求,画出绳子的绕法。
五.使用一滑轮组把100N的重物吊起lm,绳子自由端被拉上5m,请画出该滑轮组的装配图.求
所用拉力的大小.(滑轮组、绳重和摩擦均不计)
答案:
一 1.× 2。√ 3. × 4× 5. √ 二 1.动 上 26 4 2.4 22 40 3.4N 4.1/2 =
5.1/5 1/4 6.6 0 7.G 1/2G 1/3G 8. 10 三 1.D 2.C 3.A 4.C 5.B 6.D 7.B 8.D
9.B 10.B 四。略 五20N
Ⅵ 初三物理题,杠杆与浮力。谢谢了
10N
物体(水)密度等于液体密度,因此处于悬浮,浮力等于物体重力
Ⅶ 物理中考力学(与浮力相结合涉及机械效率)压轴题
例1.一个长方体的木块浸没在水中,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20N,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50 N,求该木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Ⅷ 浮力计算的相关经典题目
浮力的计算方法
初中《物理》“浮力”一节内容不多,但该节知识容易拓展延伸,有关浮力的问题变化多端,如果学生仅停留在课本中有限的知识中,不善于拓展整理,无法适应题目的变化,结果将会迷失在题海中。本文试图剖析浮力的本质,归纳出有关浮力的计算方法,供教师指导学生复习参考。
一、浮力的来源
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中,如图1所示,它的6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它的左右、前后两侧受到的压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即受力互相平衡;只有上下两个表面由于深度不同,水的压强不同,受到水的压力也因而不相等。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F1大于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F2,向上和向下这两个压力之差就是液体对浸入物体的浮力。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与重力的方向相反。
二、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
1.两次称量求差法
由上面的分析知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与重力的方向刚好相反,所以先用弹簧测力计称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F1,然后把物体浸入液体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2,则 。
例1一个重2N的钩码,把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1.2N,则钩码受到的浮力是
解析由 得
2.二力平衡法
把一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让其从静止开始自由运动,它的运动状态无非有三种可能:下沉、不动或上浮。物体浸没在液体中静止不动,叫做悬浮,上浮的物体最终有一部分体积露出液面,静止在液面上,叫做漂浮。下沉的物体最终沉入液体的底部。根据物体的受力平衡可知,悬浮和漂浮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即
而下沉后的物体还要受到容器壁的支持力,故
,即
例2一轮船由海里航行到河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轮船在河里受到的浮力大
B.轮船在海里受到的浮力大
C.轮船所受浮力不变
D.无法确定浮力的大小
解析轮船由海里航行到河里,根据轮船漂浮的特点可知,其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故正确答案为选项C。
3.阿基米德原理法
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
阿基米德原理法常常与二力平衡法相结合使用。
例3如图2所示,把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盛满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溢水杯中,甲杯中溢出液体的质量是400g,乙杯中溢出液体的质量是500g,则小球质量是________g。
解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图甲中小球受到的浮力为
图乙中小球受到的浮力为
而图甲中小球是沉入液体底部的,由二力平衡法分析知 ,图乙中小球是漂浮在液体表面的,故
。
即 ,
故 。
4.公式法
由阿基米德原理知
这是求浮力常用的公式。
例4三个直径相同的甲球、乙球、丙球分别放入水中,最终平衡时如图3所示,则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________。
解析三球浸入水中的体积关系为 ,由浮力公式知 。
浮力公式是解决浮力大小问题的重要工具,它与其他几种方法相结合,可以解决几乎所有的浮力大小的计算问题。下面根据公式法与二力平衡法来推导实心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条件。
由二力平衡法的分析知,实心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有上浮、静止和下沉三种可能:
当 时,下沉;当 时,悬浮;当 时,上浮,最后漂浮。由浮力公式知
又
因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故 。
联立以上各式得:当 时,物体将下沉;当 时,物体处于悬浮状态;当 时,物体将向上运动,最后处于漂浮状态。这是一个重要的结论,请看下面的例题。
例5测定人体血液密度的方法是:在几支试管内分别装入密度不同的硫酸铜溶液,再向每支试管内滴入一滴血液,若血液在某一支试管内悬浮,那么血液的密度就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试管内硫酸铜溶液的密度。
解析因为血液在试管内硫酸铜溶液中处于悬浮,故ρ血液=ρ硫酸铜,血液的密度等于该试管内硫酸铜溶液的密度。
三、综合应用
对于综合性题目,即浮力与密度、压强、二力平衡条件和杠杆等相结合类题目,只要灵活运用以上各种方法,问题可以得到顺利解决。请看以下几个例题。
例6某同学利用同一密度计来测量和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其测量情况如图4所示,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
A.
B.
C.
D.不能确定
解析图中甲、乙两种液体都能使密度计漂浮在液面上。由二力平衡法知F浮甲=F浮乙=G物,又因为密度计浸入液体甲中的体积大于浸入液体乙中的体积。即 。由公式法知, ,故有
由 知
故选项C是正确的。
例7图5是一饮水机结构的剖面示意图,控水槽中浮体A与阀门C通过一轻杆相连,已知桶内纯净水的水位高40cm,阀门C横截面积是1cm2,不计浮体A、阀门C本身的质量,求保持一定水位时,浮体A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解析先对浮体A进行受力分析,浮体A受到浮力和阀门C对浮体A的压力而平衡,故 。
阀门C对浮体A的压力与浮体A对阀门C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浮体A对阀门C的支持力也等于浮体A的浮力,即
再对阀门C作受力分析,因不计重力,阀门C受到水的压力和浮体A的支持力而平衡,故 ,所以
例8一块冰浮于水面上,那么当冰熔化后,其水面高度是否变化?如果冰里含有石块或木块,水面高度又如何变化?
解析要判断冰熔化前后水面高度的变化情况,就要比较熔化前的V排与熔化后 的大小, 是木块或石头在冰熔化后排开水的体积。
(1)若冰里无杂质,设冰的质量为m冰,熔化后冰变成水的质量为m冰化水。因为冰熔化前是漂浮,故
,
即 ,
熔化后 ,又
故 ,
故冰熔化前后水面高度不发生变化。
(2)若冰中含有木块,则冰熔化前由冰与木块处于漂浮可知。
,即
冰熔化后由(1)知
由于木块漂浮,有
故 ,即
所以 ,
故冰熔化前后水面高度无变化。
(3)若冰中含有石块,则冰熔化前由于冰块与石块处理。漂浮,则
,即 。
当冰熔化成水后,因为 ,石块下沉,则
,
故 。
原载《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5.9
怎样识别电路图
四川省乐至县三星吴仲良中学唐孝胜
正确识别电路图,是初中学生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求,一些电学计算也总是要事先进行电路情况分析,中考中所占比重较大,中考中的电学压轴题的难点、关键点往往就是电路识别问题,是普遍学生觉得难以弄懂,并且也是高中学习及以后从事涉及电学知识工作中还会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要过好识别电路这关,必须扫清知识、方法上的障碍。现将几个关键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一道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串、并联电路的概念及特点
人教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06页是这样说的:“两个小灯泡首尾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说这两个灯泡串联”和“两个小灯泡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说这两个灯泡是并联”,原老教材第二册第57页也有类似的叙述。
我们从上述关于串联和并联的定义中不难看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只有一条通路,各用电器通则都通,断则都断,互相影响,无论开关接在何处均控制整个电路,而并联电路有两条或多条支路,各用电器独立工作,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其所在的那一路。
二、串、并联电路的判断方法
1.用电器连接法分析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法,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并列接在电路两点间的是并联。
2.电流法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没有分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在分支处分成了几部分。
3.共同接点数法在串联中,某一用电器与另一用电器只有一个共同的连接点,而在并联中,某一用电器与另一用电器有两个共同的连接点。
4.在分析电路连接情况时,从电源正极开始,顺着电流的方向,一直到电源的负极。
5.由于在初中阶段多个用电器的连接不涉及混联,因而对于初中生来说,电路连接的最终结果只能是电路两种基本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之一。
6.由于电路图画法的多样性,也造成学生不习惯而难以辨认,此时只须将原电路图整理改画成常见的标准形式,透过现象看本质。如图1的标准形式是图2,图3的标准形式是图4,图5的标准形式是图6,另外图7、图8都可把它画成标准形式的。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三、几个常见电路元件的特殊处理
我们在分析电路连接情况时,往往是针对用电器而言的,其它元件如开关、电压表、电流表等这些“拦路虎”,对我们分析比较复杂的电路来说负面影响很大,如果既可将有些元件从电路图中拆掉,又能保证那些元件拆掉后不影响用电器的原连接情况的的话,原电路图就可以得到简化,以便揭开“庐山真面目”。为此,我们完全可以依据所拆元件的特性进行简化,其方法是:
1.开关若是开关闭合,就在原开关处画一导线连通,若是开关断开,就将此路完全去掉不要。
2.电压表由于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因此可把连电压表处当成开路,只须把电压表拆掉即可。
3.电流表由于电流表的电阻很小,因此可把连电流表处当成短路,电流表拆下处要用导线连通。
通过上述方法所得的简化图表示出的用电器连接情况即为原电路中用电器连接情况。此步最好在草稿纸上,用铅笔先画出原电路图后,从电源正极开始,逐一依序增删,直到电源负极为止。例如,我们要判断图9中当开关S和S都断开时,电阻R、R和R的连接情况,对开关、电压表、电流表依序进行简化后的电路图分别如图10、11和12所示。我们从图12不难看出电阻R和R串联。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四、关于电表示数问题
首先弄清楚各电表是测的什么物理量,电流表测的是通过哪个的电流就是看它串在哪一路上,电压表测的是谁的电压就看电压表直接接在谁的两端(注意:电源电压是总电压即最高电压,如在图10中,不能说电压表测的是电源与R1的总电压,而只能说是R3的电压)。有时对比较复杂的电路,还需要结合上述第三条将电路简化后,再将电表依照原电路图逐一还原到电路中去判断,以降低难度。
五、滑动变阻器的变化
首先弄清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情况。由于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是“一上一下,各用一个”,连入电路的就是滑片与下接线柱间的这部分,很多人在电路图上看不懂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情况,就是没懂其实物连接与元件符号是完全一致的道理,其实,当滑片滑动时我们就可在电路图上直接看这部分是变长了还是缩短了,从而确定其连入电路的阻值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只有真正弄清楚了这个问题才能进一步弄清楚其电流、电压变化的情况,以及整个电路的电阻变化,电流、电压变化的情况。如图13中滑动变阻器的元件符号上画有斜线部分为连入电路部分。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上述电路分析的分解方法,仅为“山穷水尽”者提供一个化难为易扎牢基本功的辅助策略,应用之可有“柳暗花明”之欣喜。实际上,我们对电路的分析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必须全盘考虑且要求思维的流畅性和闪电性,无须受上述方法的羁绊,只有在必要时才有选择地灵活地综合地变通地运用,要注意将各方法视为参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我们所希望的是这些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发生质变,发散中有求异,否则将会弄巧成拙而事倍功半的。下面看看20003年中考题中计算题的电路吧。图14(广州市图8)中,要立刻看出,当S1、S2断开时,电阻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R2的电压,电流表测的是通过R1或R2的电流;对当S1、S2都闭合时,电阻R2被短路,R1和R3并联,电流表测的是干路电流,电压表的示数为0,等等情况,应了如指掌。图15(兰州市图23)中,当S1和S2断开时,L和R1串联,当S1和S2闭合时,R1和R2并联;各种情况下,变阻器R1是将Pb部分连入电路,滑片P向a端滑动时,其连入电路的阻值是增大,若滑片P向b端滑动时其连入电路的阻值是减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均为电源电压,等等,要胸有成竹。图16(青海省图11)中的情况又如何呢?对有良好的知识、技能和心理素质的来说,这问题也只不过是一戳就穿的纸老虎哟!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对开关的通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等这些动态的情况,产生畏惧心理,一头雾水,不知所措,其实我们只需保持头脑清醒,分清各种情况最重要,混杂不清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是常见病,记住各个击破是上策,操之过急和知难而退不可取!学习患无疑,疑则有进,大胆尝试,注重自身案例分析,反思过错,只要不犯重复性错误,一次次错误不正一步步逼近正确吗?人非圣贤,孰能无错,知错就改吧,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彩虹总在风雨后。
物理学科数据表格题的解答技巧
湖北荆州市省中医高等专科学校郑爱
近年来,在各种物理考试中,出现了一些要求根据题设中所列数据表格材料作答的试题。现举例谈谈此类题的一般解答方法和技巧。
一、据数据变化的趋势,分析推理作答
例1某研究所为了研究灯丝温度对白炽灯平均使用寿命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保持灯泡内惰性气体的压强0.1个大气压,钨丝粗细为250μm,通过改变钨丝中电流的大小改变钨丝的温度,测得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与灯丝温度及电流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灯丝温度 电流/A 平均使用寿命/h
2000 6.05 800
2200 6.61 377
2300 7.48 29.5
2600 8.34 3.4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与上述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灯丝温度在180090时,其平均使用寿命最接近于()
A.50hB.800hC.500hD.1600h
(2003年湖北荆州市中考样题)
解此题要求根据“研究灯丝温度对白炽灯平均使用寿命的影响”的数据记录表,选择灯丝的温度在1800℃时,灯泡平均寿命的可能值。
阅表可知,灯丝温度越低,灯泡平均寿命越长,灯丝温度在2000℃时,平均使用寿命为800h。当灯丝温度在1800℃时,灯泡平均寿命应大于800h,由此可判定,D正确。
二、据数据变化的规律,定量计算作答
例2照相时,选择不同的“光圈”以控制镜头的进光面积;选择不同的快门速度,以控制镜头的进光时间。两者结合的目的是使底片受到的光照能量保持一定,光照能量过大或过小都不能得到好照片。下面的表格是某种情况下光圈与快门的几种正确组合,在“快门”一行中,“15”表示快门打开的时间是1s/15,依此类推:在“光圈”一行中,“16”表示镜头透光部分的直径等于镜头焦距为1/16,依此类推。计算光圈一行的最后一格应填的数字。
光圈 16 11 8 5.6 4 2.8
快门 15 30 60 125 250 500 1000
(2003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解观察题设表格中“快门”数据发现,从15到1000,后一个数据总是前一个相邻数据的2倍。观察“光圈”数据发现,第1、3、5个数据(即奇数数据)依次按1/2递减,设第7个数据为x,x应是第5个数据的1/2,即x/4=1/2,所以x=20
当然,此题也可以根据“快门”、“光圈”间的数量关系计算作答。
三、据数据变化规律,扩充数据作答
例3某课外兴趣小组,将塑料小桶中分别装满已知密度的四种不同液体后,用弹簧测力计称它们的重,记录了下表中的数据。
液体密度(g/cm3) 0.8 1.0 1.2 1.4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1.6 1.8 2.0 2.2
(1)若小桶中盛满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3N,小红推算出了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kg/m3。
(2)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N时,液体密度为零。
(2002年山东济南市中考题)
解此题表中列出了测力计示数与液体密度的对应值,但需回答的测力计示数或密度值,均不在所列数据之内,这时,可将表格数据按表中数据间的变化规律两边扩充,然后作答。
扩充后的表格数据如下:
液体密度(g/cm3) 0 0.2 0.4 0.6 0.8 1.0 1.2 1.4 1.5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0.8 1.0 1.2 1.4 1.6 1.8 2.0 2.2 2.3
据扩充后的数据表,即可轻松作答。
四、据数据变化趋势,定性概括作答
例4为了研究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本领,做了如下的实验:
将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牛奶瓶中,用白纸和黑纸分别将瓶子包起来。如图所示。然后将两个瓶子放在太阳光下,每隔3min测一次瓶中水的温度。
经过半小时的实验,得到瓶中的水温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日照时间/min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白纸瓶温度/℃ 23 24 25 25 26 26 27 28 29 29 30
黑纸瓶温度/℃ 23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你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2003年湖北荆州市中考样题)
解从实验记录数据表中可知,随着日照时间的增加,两瓶的温度都在不断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不同,升高的数据也没有具体规律,由此,可定性概括得出结论:随着日照时间的增加,白纸瓶、黑纸瓶的温度都不断升高,但白纸瓶温度升高慢,黑纸瓶温度升高快,表明,白色物体吸热本领弱,黑色物体吸热本领强。
原载《中学物理》(哈尔滨),2004.1
走进“城市热岛效应”
山东省寿光市世纪中学尹良国
适用范围:适合初中学生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能够将学到的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同时也符合现在中考对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精神。
大家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城市里的时候,你会感到酷暑难当;但是当我们来到乡村却能够感受到迎面吹来的习习凉风,顿时使你觉得清爽透骨,暑意尽消。为什么城市和乡村会存在这样大的温差呢?这是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引起的。因此我们有必要走进“城市热岛效应”。
所谓城市热岛效应,通俗地讲就是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城市中的气温高于外围郊区的这种现象。在气象学近地面大气等温线图上,郊外的广阔地区气温变化很小,如同一个平静的海面,而城区则是一个明显的高温区,如同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着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在夏季,城市局部地区的气温,能比郊区高6℃甚至更高,形成高强度的热岛。
可见,城市热岛反映的是一个温差的概念,只要城市与郊区有明显的温差,就可以说存在了城市热岛。因此,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城市热岛。但是,对于居民生活的影响来说,主要是夏季高温天气的热岛效应。医学研究表明,环境温度与人体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环境温度高于28℃时,人们就会有不舒适感;温度再高就易导致烦躁、中暑、精神紊乱;气温高于34度,并且频繁的热浪冲击,还可引发一系列疾病,特别是使心脏、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死亡率明显增加。此外,高温还加快光化学反应速率,从而使大气中O3浓度上升,加剧大气污染,进一步伤害人体健康。
那么,城市热岛是怎么形成的呢?或者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城市热岛呢?城市热岛的形成,显然是与城市化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四个:
首先,是城市下垫面(大气底部与地表的接触面)特性的影响。城市内大量人工构筑物如铺装地面、各种建筑墙面等,改变了下垫面的热属性,这些人工构筑物吸热快而热容量小,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它们比自然下垫面(绿地、水面等)升温快,因而其表面的温度明显高于自然下垫面。比如夏天里,草坪温度32℃、树冠温度30℃的时候,水泥地面的温度可以达到57℃,柏油马路的温度更高达63℃,这些高温物体形成巨大的热源,烘烤着周围的大气和我们的生活环境,怎么能不热呢?
第二个主要原因是城市大气污染。城市中的机动车辆、工业生产以及大量的人群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尘等,这些物质可以大量地吸收环境中热辐射的能量,产生众所周知的温室效应,引起大气的进一步升温。
第三个主要原因是人工热源的影响。工厂、机动车、居民生活等,燃烧各种燃料、消耗大量能源,无数个火炉在燃烧,都在排放热量!
第四个原因是,城市里的自然下垫面减少了。城市的建筑、广场、道路等等大量增加,绿地、水体等自然因素相应减少,放热的多了,吸热的少了,缓解热岛效应的能力就被削弱了。
既然城市中人工构筑物的增加、自然下垫面的减少是引起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那么在城市中通过各种途径增加自然下垫面的比例,便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途径之一。
城市绿地是城市中的主要自然因素,因此大力发展城市绿化,是减轻热岛影响的关键措施。绿地能吸收太阳辐射,而所吸收的辐射能量又有大部分用于植物蒸腾耗热和在光合作用中转化为化学能,用于增加环境温度的热量大大减少。绿地中的园林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不断地从环境中吸收热量,降低环境空气的温度。每公顷绿地平均每天可从周围环境中吸收81.8兆焦耳的热量,相当于189台空调的制冷作用。园林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公顷绿地,每天平均可以吸收1.8吨的二氧化碳,削弱温室效应。此外,园林植物能够滞留空气中的粉尘,每公顷绿地可以年滞留粉尘2.2吨,降低环境大气含尘量50%左右,进一步抑制大气升温。
研究表明:城市绿化覆盖率与热岛强度成反比,绿化覆盖率越高,则热岛强度越低,当覆盖率大于30%后,热岛效应得到明显的削弱;覆盖率大于50%,绿地对热岛的削减作用极其明显。规模大于3公顷且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的集中绿地,基本上与郊区自然下垫面的温度相当,即消除了热岛现象,在城市中形成了以绿地为中心的低温区域,成为人们户外游憩活动的优良环境。
除了绿地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之外,水面、风等也是缓解城市热岛的有效因素。水的热容量大,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升温值最小,表现出比其他下垫面的温度低;水面蒸发吸热,也可降低水体的温度。风能带走城市中的热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热岛。因此在城市建筑物规划时,要结合当地的风向,不要把楼房全部建设成为东西走向的,要建设成为便于空气流通的模式;同时,最好将一些单位的高院墙拆掉,建成栅栏式,增加空气流通。
同时,减少人为的热释放,尽量将民用煤改变为液化气、天然气,集中供热也是一条重要的对策。
由于热岛效应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因此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尽自己的最大力量来减缓热岛效应。如:能做公交车出行,我们就不开私家车,短距离的出行最好骑自行车;夏天,空调最好要调的高一点……。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重视起来,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的夏天将不再酷热难当,我们的城市将越来越适宜居住。
Ⅸ 有关九年级杠杆问题和浮力问题的典型难题和答案
浮力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
B、沉下去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比浮上来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
C、浮力大小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D、体积相等的铁球和木球都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2、将一个铜块挂在弹簧秤上,当铜块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之差表示铜块受到的( )
A、浮力大小 B、重力大小 C、重力和浮力之差 D、重力和浮力之和
3、同一木块先后漂浮在酒精、水、水银中,比较三种情况中,木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A、酒精中最大 B、水中最大 C、水银中最大 D、一样大
4、一只新鲜鸡蛋,沉没在盛有水的烧杯里,要使鸡蛋离开杯底,可采用的方法有( )
A.加热 B.加盐 C.加酒精 D.加水
5、重力为0.3牛的石蜡漂浮在水面上,这时石蜡受到的浮力是( )
A、大于0.3牛 B、等于0牛 C、等于0.3牛 D、无法确定
6、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轮船受到的浮力大小将(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7、把某一实心金属球放入某种液体,它一直沉到底,这是因为( )
A.金属球不受浮力 B. 金属球所受的重力大于所受的浮力
C. 金属球所受的重力大 D.金属球所受浮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8、质量为1kg,密度为0.4×103kg/m3的木块,在水中静止时所受浮力是( )
A.1kg B.2.5kg C.9.8N D.24.5N
9、一密度均匀的实心物体悬浮在某一种液体中,若将此物体均匀地切成两块,并轻轻地取出一半,余下的一半在液体中( )
A、将上浮 B、将下沉 C、仍然是悬浮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10、潜水艇潜入水下越深,受到水的压强和浮力(忽略潜水艇的体积变化)将是 ( )
A、压强越大,浮力越小 B、压强越大,浮力不变
C、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D、压强越小,浮力越大
11、液体中物体受到浮力的原因是( )
A.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液体对物体的压力的合力 B. 液体对物体的向上的压力
C.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向下的压力有压力差 D液体对物体的向上的压强
12、一个空心的铜球放在水中,则( )
A.一定沉在水中 B.一定浮在水面上 C.一定悬浮在水中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3、某物体的质量为60克,当把它放进盛满水的容器时,溢出50毫升的水,则此物体 ( )
A.浮在水面上 B.沉到容器底部 C.悬浮在水中 D.无法判断
14. 如下图所示,把一个自制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左图
为甲液体,右图为乙液体),由此得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这个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这个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甲种液体的密度较大 D.密度计B处的刻度值应大于A的处的刻度值
15.一块冰块漂浮在水面上时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为P1,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压强为P2,则两压强关系一定是( )
A.P2=P1 B.P2<P1 C.P2>P1 D.若原来装满水,则P2≠P1
二、填空题:
16.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受到的重力,物体就上浮,如果浮力__________重力,物体就下沉,如果浮力__________重力,物体就可以停留在液体中的任何深度的地方(呈悬浮状态)。
17.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飞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气囊,在里面装着____________比空气小的气体,当飞艇受到的重力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浮力时就能升空。
18.一艘轮船的排水量为3×105千克,它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__牛。(g=10N/Kg)
19.密度计是测量__________的仪器。把它放在密度较大的液体中,它排开的液体体积__________ (填“较大”或“较小”)。
20.在河边有一打在水中的木桩,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是10分米3,露出水面部分体积为2分米3,木桩受到的浮力是 牛。
21.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冰块的密度为0.9×103kg/m3,若它们等重,且都漂浮在水面上,则木块受到的浮力______冰块所受到的浮力,木块浸没在水中的体积______冰块浸没在水中的体积(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计算题:
22、如下图所示,重为10N的小球悬浮在盛水杯中,用力的图示法 表示小球所受的浮力和重力。
23、一个重为5牛的小球,体积为0.5分米3,如果把它浸没在水中,它是上浮还是悬浮还是下沉?(g=10N/Kg)
24、一个体积为5升的氢气球,自重(包括气球和吊篮及里面氢气)为0.01牛,要用多大力拉住它才能使气球不会飞向空中?(ρ空气=1.29千克/米3,ρ氢气=0.09千克/米3, g=10N/Kg)
25、求一个金属球用弹簧称测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54牛,把它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变为34牛,求(1)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大?(2)金属球的体积是多少米3?(3)该球可能是由什么金属制成的? (g=10N/Kg)
26、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读数为1.6牛,或把物全部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读数为0.6牛。
求①此物体所受的浮力
②物体的体积
③物体的密度。
27、有一根最多能承受4牛力的绳子,用它将一个密度为0.6×103千克/米3,质量为0.9千克的木块固定在水中(如图所示),绳子会断吗?请通过计算回答。
28.算一算:(1)总质量为400千克的气球,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停留在空中,此时气球受到的浮力多少牛顿?若该气球的体积为320米3,则此高度空气的密度多大?
29.体积是100厘米3的正方体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如果此时正方体的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力是2.5牛,则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是多少牛?
30.把一个质量为200克的金属球放入盛有水的量杯里,杯中水面上升的体积为150厘米3,这个球在水中是下沉还是上浮?
31.一个重为88.2牛的球放入油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78.4牛,若将该球放入水中,静止时,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油的密度为0.8克/米 )
32.一物体浮在水面时,露岀水面的体积与浸在水中的体积之比为2 :3 ,则这个物体的密度是多大?
荅案:
一.选择题。1-5,BADBC,6-10,CBCCB,11-15,CDBCA
二.填空题。16,大于、小于、等于,17,自身的重力、密度、小于。、
18,3×10 。19,液体密度,较少。20,0
21,等于、等于。
22,觧:G=F =10N
23.。觧:F = gV =1.0×10 千克 /米×10N/Kg×0.5×10 m =5N
G=5N= F =5N 悬浮
24.觧:F = gV =1.29Kg/m ×10N/Kg×5×0.001m = 0.064N
F =F -G =0.064N-0.01N=0.054N
25.。觧:(1)F =G-G =54N-34N=20N
(2)V =V = = =2×10 m
(3) = = =2.7×10 Kg/m
26.觧:(1)F =1N, (2)V =10 m (3) =1.6×10 Kg/m
27. 觧:F =6N 会断
28,觧:(1)4000N (2)1.25Kg/m
29,觧:(1)1N (2) 3.5N
30,觧:下沉
31,觧:88.2N
32,觧:400Kg/m
Ⅹ 初三物理题(浮力、压强)
6. (1)参考方案一:
器材:轻质杠杆,细绳,铁架台
说明:利用省力杠杆,在一端用较小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在另一端可以获得较大的力拉吸盘.
参考方案二:
器材:定滑轮,钩码,细绳,铁架台
说明:用钩码作为配重,利用钩码的重力来增加对吸盘的拉力.
参考方案三:
器材:定滑轮,动滑轮,细绳,铁架台
说明: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省力的滑轮组,再用弹簧测力计向上拉动即可.
(2)方案一中:吸盘中排气不清(或有少量空气);气密性不好;吸盘脱离玻璃板时太快,造成读取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准确;弹簧测力计自身受到重力;杠杆有自重且杠杆重心不在悬点正下方等.
方案二中:吸盘中排气不清(或有少量空气);气密性不好;吸盘脱离玻璃板时太快,造成读取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准确;弹簧测力计自身受到重力;滑轮与轴间有摩擦等.
方案三中:吸盘中排气不清(或有少量空气);气密性不好;吸盘脱离玻璃板时太快,造成读取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准确;弹簧测力计自身受到重力;滑轮与轴间有摩擦;动滑轮有重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