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各位股友,金融去杠杆化是什么意思最通俗的讲是不是去泡沫化
1、金融去杠杆化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减少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例如CDO CDS等,使用这些金融创新工具可以放大货币量,例如100元可以变成1000元使用,这样就是10倍杠杆。
2、泡沫通俗讲就是不该有很多钱的地方多出了很多的钱,例如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一些人去投资5000/m的房子抄到20000这就是泡沫化,这个价格是脱离真实物价水平的,就像是吹的泡沫一般价格胀大但也容易破裂。
拓展资料
1、简介
"去杠杆化"是指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减少杠杆的过程,而"杠杆"指"使用较少的本金获取高收益"。
这种模式在金融危机爆发前为不少企业和机构所采用,但在金融危机爆发时会带来巨大的风险。
2、概述
当资本市场向好时,高杠杆模式带来的高收益使人们忽视了高风险的存在,等到资本市场开始走下坡路时,杠杆效应的负面作用开始凸显,风险被迅速放大。对于杠杆使用过度的企业和机构来说,资产价格的上涨可以使它们轻松获得高额收益,而资产价格一旦下跌,亏损则会非常巨大,超过资本,从而迅速导致破产倒闭。
3、阶段
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风险名词就是"债务",就本质而言,债务其实就是对信用的一种过度透支,滥用信用就会造成债务风险,并最终导致债务危机。从资产负债表角度看,经济周期波动往往体现为经济体系杠杆率的调整过程。往往会经历三个阶段的去杠杆化过程:早期衰退、私人部门去杠杆化、经济回升和公共部门去杠杆化。
Ⅱ 是金融去杠杆 还是实体去杠杆
关于金融加杠杆和去杠杆的问题,市场讨论的非常的多,不过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和相对完整的分析,市场的解读也比较混乱,为了帮助投资者理解和跟踪这个体系,我们撰写了这个报告。
思路上主要是基于债券市场,对金融加杠杆的过程进行了三个层次的简单拆分:
1)负债端套利过程的持续,即理财与委外的扩张;
2)央行利率走廊维持货币市场流动性的稳定与宽松;
3)实体的刚兑,因为金融加杠杆,最终对应了实体信用的扩张。
而这三个层次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比如理财与委外的扩张,在同业资金端,大致可以看成是金融机构之间的“广义拆借”变多,它与货币市场流动性的松紧会有密切的关系,而货币市场流动性的宽松与否也会影响到理财委外扩张的可持续性,因此未来这两个过程如何演变,是非常值得重视和研究的,流动性创造机制的变化将对债券市场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而就第三个层次,金融加杠杆最终加在实体上,因此实体经济的刚兑是非常重要的条件,如果实体开始去杠杆,信用条件恶化,也会影响到负债端的问题,比如今年4月份等。但之后刚兑持续,是债市上涨的重要条件,当然,房地产的上涨,也是金融加杠杆过程中的重要话题。
当下的债券市场,最关键和最重要的一个逻辑,是“钱多+资产少”。钱多的含义,市场普遍认同的是理财(委外)资金多,而资产少,则是指满足收益率要求的安全的债券资产。
如果理财资金主要是来自于企业和居民的收入,那么从宏观上来说,“钱多、资产少”大致可以看成是“货币多,经济差”的代名词。这里的货币,不是基础货币,而是指广义货币,而从货币银行学的角度,我们知道广义货币,是通过基础货币派生的,而这个过程,需要实体经济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贷行为,或者金融机构之间的信贷行为来实现,所以基础货币环境,也就是货币市场流动性环境的松紧,会对这个派生过程有重要的影响,而央行正是通过调控货币市场流动性,来影响这个派生过程,从而达到调控金融机构行为和实体经济的目的。
回到债券市场,当下普遍的模式是理财资金持续扩张,并且委外的动力很强,非银行金融机构拿到这一笔钱,买入债券资产,再在货币市场上进行加杠杆,这应该是一个相对简明的完整的过程。
当下金融加杠杆和去杠杆,是市场讨论的最为热烈的名词,但什么是金融的加杠杆和去杠杆,却没有非常明确的定义,这里我们不妨基于这个过程,对金融加杠杆的概念进行一些总结,我个人倾向于,这个过程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个层次,大致可以理解成为回购市场的融资层面。即金融机构买入债券,然后以债券作为质押,到回购市场上进行融资,这可能也是债券和贷款两者之间的一个关键区别,即同样作为企业的融资工具,但债券可以通过回购市场来提升杠杆。当下,回购市场的融资规模迅速扩张,并且金融机构多缩短负债的久期来进行杠杆操作,就是这个层面的加杠杆行为的体现。
Ⅲ 金融去杠杆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通俗的讲就是借钱炒股的现在要还钱了,比如股票配资,银行委外资金,说白了就是央行内放水下属银行是容让你投资实业发展经济的,但是目前大环境不好,搞实业不赚钱,大家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那这大量闲置资金不能有效利用怎么办?那就投入股市,房地产来炒股炒房了,但是这些不产生劳动价值,反而使股市动荡,房价暴涨,影响经济稳定,现在去杠杆就是要收回这些资金,那就只能卖房卖股还回去了,所以就出现了股市,房市,债市,全部下跌的情形!
Ⅳ 我国为什么要去杠杆
因为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机构对短期流动性(资产变现以应对资产价格波动的能力)和高杠杆更为依赖。
之前美国的几轮量化宽松政策(QE)向新兴市场国家注入了大量的美元,中国也被迫接受输入性通胀。随着美国逐步退出QE政策势必推升美元中长期走强,令美元资产吸引力上升,导致全球资本回流美国。反过来就可能引发中国大规模的资本外流和外贸收缩,造成资金面的动荡。
由于去杠杆化有放大周期的典型特征,倘若众多金融机构在同一时间大规模出售风险资产就会导致资产价格的下跌,而资产价格的下跌进一步促使金融机构去杠杆化。
因此不能把去杠杆化放在危机发生之时,中国的金融机构需要防范于未然。中国经济尚处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二季度的经济数据显示,GDP增长速度低于预期,汇丰PMI低于荣枯线50,经济弱复苏的信号显现。在外来风险的冲击下,中国金融市场面临着去杠杆化的巨大压力。
去杠杆的宏观经济后果
企业和金融部门的大规模去杠杆化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宏观经济后果,例如引发费雪债务通缩和GDP 增长放缓。
在金融市场,去杠杆的需要导致金融中介机构抛售资产、停止放贷,导致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贷紧缩和借贷约束收紧。很多时候,随着贷款人和投资者寻求风险较低的投资,这一过程伴随着对质量的追求。
然而,由于无法获得运营所需的信贷,许多其他方面健全的公司可能会倒闭。此外,陷入困境的公司被迫迅速出售资产以筹集现金,从而导致资产价格暴跌。通货紧缩的压力增加实际债务负担,并进一步分散经济损失。
除了造成通货紧缩压力之外,去杠杆化资产负债表的公司和家庭通常会通过大幅削减支出来增加净储蓄。
家庭消费减少,企业解雇员工,停止投资新项目,导致失业率上升,甚至降低资产需求。从经验上看,消费和 GDP 在去杠杆化的头几年通常会收缩然后恢复,这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经济中的总储蓄下降,尽管个人储蓄倾向较高。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节俭悖论。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中国经济为何要去杠杆化
Ⅳ 中国为什么要金融去杠杆
就是市场通过银行资金减少使用金融杠杆的意思,把原先通过各种方式“借”到的钱退还出去的政策。
之前银行鼓励企业喜欢用杠杆投资方式,你投资1万,利用金融杠杆,由第三方金融机构借你9万,变成你投资了10万,如果企业发展顺利是没什么问题,但是一旦出现亏损,银行方面就损失惨重了,所以现在在鼓励去杠杆化,就是把之前这种投资结掉,以后减少杠杆化投资,来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减少金融方面的系统风险。
Ⅵ 金融去杠杆对P2P有什么影响
一场金融去杠杆的持久战,清理整顿的不只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在夹缝中求生存的P2P平台来说,资金端和资产端的不匹配程度将进一步加大。P2P在经历一系列的监管高压之后,这场淘汰战役显然会更加激烈,倒下的很有可能就是你投资的平台。
5月7日,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在其公众号发文指出,当前的金融去杠杆在主观上是为了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客观上也正在对实体经济产生一定压力。在此背景之下,
在夹缝中求生存的P2P平台将会受到很大影响。
“根据《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单一网贷平台个人最多借款20万元,企业法人最多借款100万元,所以现在互金平台借贷基本上都以个人或小微企业为主,但是实体经济在受到冲击后,很多平台将面临资产荒问题,资产端坏账率也会不断攀升。”深圳一大型P2P平台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金融去杠杆,P2P平台面临资金端、资产端双重压力
P2P模式的核心逻辑在于一个互联网平台通过网络一端对接有借款需求的个人或小微企业,另外一端对接有理财需求的投资者,如果把这两端拆成两个平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线上理财资金端和线下资产端。
互联网金融平台一旦难以获取优质资产,将会对线上理财资金端造成压力。因为P2P线上理财平台募集来的资金并没有很好的去向,从而形成资金站岗,还要支付投资者利息的局面。
互联网金融业内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按照政策监管要求,P2P只能是信息服务中介平台,赚取业务差价。但这一行业目前面临的现状则是,很少的平台有充足的风险准备金进行刚性兑付,大家玩的实质是空手套白狼的生意,所以需要引入资金来覆盖之前的坏账对平台形成的经营压力,一旦坏账超过平台风险准备金,行业随时都可能爆雷。这种击鼓传花似的游戏核心在于必须有源源不断的资金进入才得以持续。
因此,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何不少P2P平台都会有新手专享标,而这个新手专享标的收益率通常以短期标的1个月为主,并且收益率基本上都高于同期收益率一倍以上。
以小牛在线为例,小牛在线新手专享标期限1个月,收益率高达12%,并且注册就有3次购买机会。而同属于短期理财产品的天天牛收益率仅5%。
网贷之家4月份的报告显示,截至4月底,P2P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达4.33万亿元,过去一年累计成交量增长近2.5万亿元。与此同时,P2P网贷行业的贷款余额增至9576.2亿元,环比小幅增长3.98%。
不过,即便P2P网贷成交量持续增长,上市公司和券商对于P2P的热情也在逐渐消退。
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已过去近4个半月,仅有3份关于P2P的券商研报,而2016年全年有33篇为主题的券商研报,2015年则有77篇。
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金融热潮进军P2P行业的上市公司也正在陆续退出。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誉衡药业、益民集团、冠城大通、盛达矿业、匹凸匹、高鸿股份、东方金钰、新纶科技、奥拓电子、华鹏飞、佳士科技和天源迪科等12家上市公司剥离了P2P业务。
Ⅶ 国家为啥去杠杆 尤其是金融业 股市也去杠杆
去杠杆仍然会贯穿2018年国家经济工作的始终。但很多老铁都不明白,国家天天在强调的去杠杆究竟是什么意思,用简单的方式解释:
大家借钱都去玩交易性金融资产,而不是去借钱搞技术创新、搞生产,
还有一些企业借钱换美元去收购国外的资产。中国的外汇储备压力很大,政府担忧人民币贬值预期扭转不了,若不进行外汇管制,一旦形成极强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大家可能都会抛人民币资产,然后去央行挤兑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抛房抛股票买美元,房价、股价都大跌,那投机房地产的套牢型投资者可能就不偿还银行贷款了,这样商业银行一堆坏账,拿到一大堆房子,特别是三四线人口流出的城市,麻烦很大。
为了不让大家抛房子换美元,直接就3年或两年不让卖了。如果谁手里有个几套房,就自己住就好,周一到周日,每天住一套。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另外,加杠杆本身没有对错,关键是加杠杆之后做什么。
如果高位卖了房子、卖了股票的人去创业,或者把钱委托给风险投资基金去帮助别人创业,这样就没有啥问题,短期解决了国内的就业,长期还能提供更多的经济产出。这是金融加杠杆之后最重要的微观逻辑与链条,即经济主体拿到钱之后做什么。
思辨的看,金融去杠杆之后,大家就会去创新,去搞实体了吗。当然未必。不让大家借钱去搞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家未必就一定会去做实体经济。不过有一点还是相对确定的,即央行和银监会搞的金融去杠杆,会把臃肿的交易性资产价格压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