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企业如何通过规避汇率变动风险保障正常经营成果
我国实行新的汇率制度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难度增加。
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12条措施。企业应对汇率调整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同时掌握一些规避汇率风险的常用手段。
(1)高度重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强跟踪研究。要经常关注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币种的汇价变动情况,深入研究人民币升值对本企业出口产品的影响程度,努力增强应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出口企业特别是生产型出口企业要加大技改投入,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扩大质量效益好和自有品牌的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综合竞争力。
(3)加速市场多元化步伐。大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欧盟、美国、日本、中国香港等传统市场的同时,着力开拓南美、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东欧、俄罗斯等新兴出口市场,防范单一市场的不稳定风险。同时要根据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政策规定,尽量选择多币种进行结算,规避单一货币的升、贬值风险。
(4)加强成本和费用管理。切实加强采购、生产、销售、储存、资金运筹等各个环节的成本和费用管理,充分挖掘内部潜力,降低成本和费用开支,扩大产品利润空间,增强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5)争取与客户共担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损失。
(6)努力保市场、保客户。
(7)加快出口变现,减少应收外汇账款占用。企业出口成交后,要加速单据流转,争取在第一时间内回笼有关出口单据,积极采取票据押汇、保理等方式,使在手票据及时结汇变现,力争出口额的一半以上运用这种方式实现货款变现。企业要多开展出口回收快的业务,适当控制出口回收期限长的业务,同时要加大应收外汇账款的催收力度,缩短结汇期限,尽快回笼货款,减少在途资金占用。力争使企业应收外汇账款占出口额的比重低于10%。
(8)增加外汇负债,平衡外汇收支。企业要通过申请外汇贷款、将人民币贷款置换为外汇贷款、延缓进口付汇等方式,适当增加外汇负债,抵消外汇资产的贬值风险。
(9)开展人民币套期保值业务。
(10)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企业要把握机遇,充分发挥承接产业转移的地缘优势以及劳动力成本优势,生产企业通过加大料件进口,外贸公司通过委托加工的方式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扩大进出口规模。
(11)积极扩大进口。人民币升值降低了原材料、半成品和技术设备的进口价格,带来了扩大进口的好时机。企业要以此为契机,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增加技术设备和重要原材料的进口,提升产品结构,缓解国内资源瓶颈制约。
(12)加大汇率风险管理。企业要将汇率机制视作一个价格机制,增强汇率变动的风险意识,在成本核算时预留人民币兑换外币的成本,掌握控制汇率风险的有效手段,不断提高适应浮动汇率机制的能力和水平。
㈡ 对于中国企业,如何积极应对外汇风险
由于汇率的波动对公司现金流量,资产和负债以及日常经营产生了很大影响,因而这种由非预期的汇率变动对公司价值的作用就形成了外汇风险。从概念上说,外汇风险十分简单:汇率变化可能带来的损失或收益。 外汇风险管理是外贸企业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常将外汇风险分为三个类型:经营风险,交易风险和会计风险。 经营风险是非预期汇率变动对公司现金流量的影响。交易风险是一笔业务中被汇率影响的确定金额的现金流量。典型的交易风险是外汇商业发票,包括支出和收入的;签定的合同,合同中拟订的销售和购货以及一部分债权和债务。会计风险产生于远期汇率波动对外汇资产和债务的影响。 本文从外贸企业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在外汇风险管理中如何识别和衡量外汇风险。外汇风险管理首先是衡量风险,即确定处于风险中的外汇金额。风险金额的衡量有多种办法,比如净现值法,用来衡量经营风险;现金流量净额法,用来衡量交易风险;衡量会计风险有四种方法 (流动/非流动法,货币/非货币法,临时法,现行汇率法)。 有时,企业可以通过 (1) 提高价格;(2) 改变进口和出口市场;或者(3)调整生产和销售量,等等方法来...
㈢ 日元贬值中国何以应对
基本上中国是对付不了这次日元贬值的了,最多是去世贸组织那里投诉而已。。。基本是无效的了~~中央对于外币贮备基本政策是,很简单,你理解成是放在枕头底下等发霉就可以的了~~~日元作为世界第四大流通货币,其贬值肯定是带来世界性的影响,如果作为投资者的话,我建议可能要准备进行新一轮的货币对冲了(案例分析,1985~1988年的日本)~~以及关注与日元挂钩的产品走势等等~~美国人是不可能让日元一直这样往下跑的了~~
㈣ 人民币兑日元逼近20大关,会对出口方面有哪些影响
日本是一个资源进口国,出现贸易逆差,主要还是没有资源或资源匮乏,进口不能替代,而出口产品被大量替代,也就是日本产品高利润的时代结束了。另外,所有的原料都要进口,日元贬值了进口就贵。贵到抵消利润。这种情况下,即使日元汇率再贬值,也难在出口方面有回天之力。
我国的企业制造商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相对价格是低于其他国家同类商品,所以我国出口的商品才有更大的竞争力,也是更受其他很多国家购买的原因。
㈤ 日元贬值对中国的影响。利与弊,从政治经济,分析全
近期,日元贬值将对我国经济产生三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影响我国总需求。日元贬值将直接减少我国对日出口,扩大从日进口,从而使贸易逆差扩大。由于中国的出口结构与日本没有直接竞争关系,日元贬值更多的是间接影响我国的外需,如日元贬值引发亚洲其他货币贬值,人民币相对升值,不利于我国对亚洲和亚洲以外地区的出口。另外,日元贬值会影响日本企业在中国的直接投资。
其次,引起国际财富再分配。与我国有关的有两点:一是我国的外汇储备中,日元资产的价值缩水,造成损失;二是我国政府和企业负担的日元外债减轻,从而受益。
再次,产生人民币贬值压力。目前,日元贬值尚不会直接冲击人民币汇率。但我国加入WTO后要逐步开放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加强,日元贬值及其引发的亚洲货币贬值可能加剧我国汇率的波动。当前,我国保持人民币汇率不变,维持亚洲经济的稳定,是一种政治上负责任的做法,但我国的承受是有限度的。如果这次日元贬值超过我们的容忍限度,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
“日元贬值所带来的外溢效应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会给其他国家造成升值压力,甚至引发汇率战、贸易摩擦升级;二是加剧全球短期资本流动的规模和波动性;三是导致全球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从而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带来输入性通胀压力。”
发达国家货币的竞相贬值,对以出口为主要拉动力的新兴市场国家影响不言而喻,一些发展中国家担心上世纪30年代“以邻为壑”的贸易战又将重演,担忧流动性的泛滥将冲击本国实体经济。对此,日前闭幕的G20会议就避免货币竞争性贬值达成共识。而中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G20会议上也提出,发达国家应妥善处理好财政整顿与经济复苏的关系,在促进短期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中期财政可持续,并减少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负面外溢效应。
㈥ 日元暴跌对我国来说是机遇吗
不能单单说是机遇,只能说是机遇与风险并存。这几天日元暴跌这个消息很多人都关注了,我在一些微信群都能看到很多人提到这个事,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1美元兑换129日元关口,创下了又一个新低,上一次还是2002年5月。其实从今年3月份开始,日元就开始快速贬值,从3月份到4月份,数据下降的非常厉害。
日元是市场上不断贬值,这表示中国出口的产品会失去价格优势。对很多中国企业来说,要么哑巴吃黄连,缩减利润守住市场份额。要么把成本易接到商品上,可以是商品价格一旦上涨肯定会牺牲部分市场份额。不管怎么选择,对企业来说都非常困难,这点我们一定要清楚。
不仅如此,日元贬值还会间接影响我国外需。因为日元贬值可能会引发亚洲其他货币贬值,人民币相对这些国家升值,一是不利于我国对亚洲地区出口;二是这些国家的产品因为货币贬值其价格竞争力有了提高,这样我国对亚洲其他地区的出口就会遭到冲击。
货币是国家经济的晴雨表,国际局势一旦有变肯定会影响日本产业根基。欧洲和日本的经验提醒我们独立自主的重要性,中国拥有的这些日本恰恰没有,这也是以后要谨慎对待日元的原因。
㈦ 日元升值对中国企业有什么影响
对中国企业大有好处,但是对日本企业会影响很大。日元升值,导致日本货出口价格上涨,使其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弱化,减少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压力。不过,和日本公司做生意就不好了,因为它只需要更少的日元就可以购买相同人民币金额的商品。总的来说,日元升值会大大影响日本的经济。
㈧ 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日元汇率升高
将日元兑换成人民币,等到日元再贬值时买入。
如果美元有上涨趋势,再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
这需要财务对外汇变动有敏锐的嗅觉,及时根据走势作出调整。
㈨ 汇率风险的应对措施
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方法措施:
约定互相能接受的风险比例
据了解,一些出口企业为应对汇率的不稳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已经采取了各种积极应对措施。一些企业在与外商签订合同时,汇率因素会考虑在内。双方会规定一个互相都能接受的风险比例作为合同的附加条款。通常双方各自承担50%的风险,如果碰到较强势的国外客商,国内企业所承担的风险会更大一些,通常情况下,中国灯饰企业都处于弱势。此外,部分灯饰企业负责人甚至提出以人民币作为结算单位的想法,但能够采取这一方式的企业少之又少。企业使用较为普遍的汇率避险方式包括:贸易融资、运用金融衍生产品、改变贸易结算方式、提高出口产品价格、改用非美元货币结算、增加内销比重和使用外汇理财产品等。
贸易融资工具较为普遍
贸易融资是目前企业采用最多的避险方式。在被调查的样本企业中,约有31%的企业使用该类方式。主要原因包括:一是贸易融资可以较好地解决外贸企业资金周转问题。随着我国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出口企业竞争日益激烈,收汇期延长,企业急需解决出口发货与收汇期之间的现金流通问题。通过出口押汇等短期贸易融资方式,出口企业可事先从银行获得资金,有效解决资金周转问题。同时,企业也可以提前锁定收汇金额,规避人民币汇率变动风险。二是贸易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在贸易融资方式构成中,进出口押汇使用比重较高(约为80%),原因主要是出口押汇期限较短(一般在1年以内),可以较好地缓解外贸企业的流动资金短缺问题。另外,一些企业还使用福费廷等期限较长的贸易融资方式。
金融衍生产品的使用增多
汇改后,我国外汇市场发展加快,完善和扩大了人民币远期交易的主体和范围,推出了外汇掉期等金融衍生产品。同时在外汇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为企业拓宽了汇率的金融避险渠道。
企业使用金融衍生产品的主要特点如下:一是使用远期结售汇工具较多。汇改后,远期结售汇业务范围和交易主体扩大,银行间人民币汇率远期交易推出,商业银行扩大对企业汇率避险服务,在较大程度上方便了企业远期结售汇交易,进一步满足了企业的避险需求。调查显示,远期结售汇工具的使用在金融衍生工具中占比高达91%。二是部分企业运用外汇掉期和境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工具。自汇改后推出外汇掉期业务以来,福建、广东、江苏、山东和天津等省市的部分企业已开始尝试使用这一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尽管业务量占比相对较小,但发展势头良好。一些外资企业和在国外有分支机构或合作伙伴的中资企业还通过境外人民币NDF工具进行汇率避险。
汇率锁定
与汇率锁定公司(出口宝)签订合同,汇率锁定是指出口企业与出口宝签订远期汇率锁定合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的人民币兑外汇币种、金额、汇率以及交割期限。在交割日当天,如出现人民币升值造成企业利润损失,出口企业可按照远期汇率锁定合同所确定的币种、金额、汇率,向中利保办理结汇亏损金额的赔付业务。
其模板犹如银行的远期结售汇,但是在金额锁定、确认条件、手续上都有一定的化繁为简,同时,出口宝人性化的只收取相应手续费,汇率锁定交割期,汇价上升,额外部分也同时规企业自身所有。
该方式适合大多数企业,并且操作简单。 日本企业应对外汇风险的措施:
短期措施
1、外汇期货交易
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直接促使美国推出外汇期货。在日本,通过外汇期货交易来回避金融风险已经为大部分企业所采用。据日本经产省统计,约有44%的日本企业会选择采取外汇期货交易来规避风险。
2、扩大日元结算
外汇风险主要存在于对外交易使用外币时,如果使用本国货币来结算,则可以避免外汇风险。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企业采用日元结算的交易不断增加,特别是在进口方面,日元结算率已由1986年的10%上升到2004年的25%。
3、外汇资产平衡
上世纪80年中期,日本许多跨国企业开始在欧洲等地设立金融运营公司,通过对冲和债权、债务调整等,从公司全局考虑,对外汇资产进行管理和平衡。但这种措施仅限于跨国企业,对中小企业则难以适用。日本也只有4%的企业采取这种措施。
4、反向交易平衡
日元升值有利于进口而不利于出口。因此,日本既有出口又有进口业务的大公司,主要是综合商社,采取了减少出口,扩大进口的措施来规避日元升值带来的风险,维持公司的盈利。但这种方法适用企业也较少,只有约4%。
5、价格转嫁
将日元升值带来的出口成本增长部分,转嫁到出口商品价格上,由海外进口商承担部分风险。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种方法存在较大难度。
中长期措施
短期的金融措施并不能完全回避外汇风险,因此必须从中长期的产品结构调整入手。日本企业正是采取了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竞争力等措施,才真正克服了日元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
1、调整产业结构,提高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
一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差别化战略,提高产品附加值。例如,日本电视机就经历了黑白电视、彩色电视、平面电视、数码电视等不断升级换代的过程,汽车也实现了由大众车向高级车、混合动力车的转变。二是要通过技术革新、增加廉价零部件进口、减少能耗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
2、加快海外转移,强化海外生产体制,扩大多边贸易
充分利用日元升值带来的优势,建立全球化生产体制,同时提高当地零部件采购比例,培育当地协作企业,扩大多边贸易。这样既可以提高对汇率变动的抵抗能力,又能够确立全球化的内部分工体系,还可以带动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出口。日本汽车业在这方面有出色表现。从80年代开始,丰田等日本汽车企业开始在美国本土进行生产,既解决了日美两国贸易摩擦问题,同时又扩大了日本汽车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到1995年日本汽车企业在美国本土生产的汽车已占到了美国市场份额的20.7%,而在1985年这个数字仅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