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如果货币供给量增加到供过于求的状况,则货币持有者的反应是将多余的货币用于购买各种资产,既购买金融资产,也购买实物资产。这种支出(即资产结构的调整过程)会影响资产的价格,也会影响商品供应的数额。资产价格变动通过改变货币的价值,进而通过货币需求函数对经济产生影响,其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最终会改变总产出。
Ms↑→A↑→C↑→I↑→P↑→ …→y↑
其中,A为金融资产;C为消费;P为价格;…代表可能存在但未被揭示的过程。
弗里德曼还认为,货币数量变化只在短期内作为决定经济变动的主要因素,而在长期内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化,不会对实际产量发生影响。
希望采纳
2. 汇率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是怎样的人民币升值将会对我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1.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1)影响物价的上涨或下降
汇率变动后,立即对进口商品的价格发生影响。首先是进口的消费品和原材料价格变动,进而以进口原料加工的商品或与进口商品相类似的国内商品价格也发生变动。
汇率变动后,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也发生变动。如本币汇率下降,则外币购买力提高,国外进口商就会增加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在出口商品供应数量不能相应增长的情况下,出口商品的国内价格必然上涨。在初级产品的出口贸易中,汇率变化对价格的影响特别明显。
(2)一定情况下影响出口商品的生产部门
外币升值时,将使进口商品变得更贵,从而使以进口原材料为主的出口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上升,削弱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而对以国内原材料为主的出口商品生产者较为有利。
外币贬值时,将使进口商品变得便宜,从而使以进口原材料为主的出口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下降,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也增强,而同时以国内原材料为主的出口商品生产者则得不到由于汇率变动而带来的好处。
2.汇率变动对一国对外经济的影响
(1)对一国资本流动的影响
从长期看,当本币汇率下降时,本国资本为防止货币贬值的损失,常常逃往国外,特别是存在本国银行的国际短期资本或其它投资,也会调往他国,以防损失。如本币汇率上涨,则对资本移动的影响适与上述情况相反。
(2)对对外贸易的影响
本币价值下降,具有扩大本国出口,抑制本国进口的作用,从而有可能扭转贸易收支逆差。
(3)对旅游部门的影响
其它条件不变,以本币表现的外币价格上涨,而国内物价水平未变,对国外旅游者来说,本国商品和服务项目显得便宜,可促进本国旅游及有关贸易收入的增加。
3.汇率变动对一国黄金外汇储备的影响
(1)储备货币的汇率变动影响一国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储备货币升值,则一国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提高,反之则降低。
(2)本国货币汇率变动,通过资本转移和进出口贸易额的增减,直接影响本国外汇储备的增加或减少。
(3)汇率变动影响某些储备货币的地位和作用。
3.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及传导机制
汇率变化会对一国的经济各方面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一国国际贸易收支、资本流动、外汇储备等方面的影响。
汇率变化对进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后,以本币表示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会折合比贬值前更少的外币,国外的销售价格下降,竞争力增强,有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出口扩大;而以外币计价的进口商品在国内销售时折合的本币价格比贬值前提高,进口成本增加,利润减少,不利于本国商品的进口,进口减少,会增加贸易顺差,改善一国的贸易收支状况。
一国货币对外升值后,以外币计价的进口商品在国内销售时折合的本币价格比贬值前减少,进口利润增加,有利于本国商品的进口,进口增加;
J曲线效应。一国货币贬值以后,进出口额的实际变动情况,还要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对价格的反应程度,即使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货币贬值也不会立即改善贸易收支,而会有一段时滞。在货币贬值后初期,贸易收支的逆差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有所扩大。
汇率变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当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后,1单位外币可以折合比本币贬值前更多的本币,会使外国资本流入增加,国内资本流出减少;当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将贬未贬时,即外汇汇价将升未升时,国内资本的持有者和外国投资者为避免该国货币贬值而蒙受损失,会引起本国资本外逃。
4. 货币政策三大传导机制
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一般有三个基本环节。
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包括总支出量、总产出量、物价、就业等。
稳定物价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物价稳定的实质是币值的稳定。稳定物价是一个相对概念,就是要控制通货膨胀,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急剧的波动。
拓展资料:
一,利率传导理论是最早被提出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利率传导机制的基本途径可表示为:货币供应量M↑→实际利率水平i↓→投资I↑→总产出Y↑。
二,货币政策传递过程中即使利率没发生变化也会通过信用途径来影响经济总量。信用传导机制的基本途径可表示为:货币供应量M↑→贷款供给L↑→投资I↑→总产出Y↑
三,关于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的理论主要有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的基本途径可表示为:货币供应量M↑→实际利率i↓→汇率E↓→净出口NX↑→总产出Y↑
四,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一般有三个基本环节,其顺序是:
①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
②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中央银行的政策操作调整自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己的行为,从而对各类经济行为主体的消费、储蓄、投资等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③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包括总支出量、总产出量、物价、就业等。
金融市场在整个货币的传导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市场实施货币政策工具,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市场了解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控意向;其次,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接受金融机构对资金供应的调节进而影响投资与消费行为;最后,社会各经济变量的变化也通过市场反馈信息,影响中央银行、各金融机构的行为。
5. 简述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汇率传导机制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前形成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_般理论包括两条作用渠道:一是实际利率渠道;二是银行渠道。开放经济下的实际利率渠道即为汇率途径。 Obstfeld & Rogoff(1995)、Corsetti&Presenti(2001, 2002)、Betts&Devereux(2000)、Kollmann(2001)、Lane (2001)、Engle(2002)等学者在以个体最优行为和浮动汇率为基础的开放经济两国模型中引入垄断竞争市场和菜单成本价格粘性假设,来说明实际利率传导渠道中的汇率途径。
以货币供给增加为例,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 即货币政策首先通过实际利率影响到汇率,名义汇率下降使进口品价格上升,带动本国一般价格水平上升,使生产增加,按永久收入假说,当期消费增加要小于生产增加,所以多余的部分将用于出口,出口的收入增加意味着对未来贸易伙伴国的商品要求权在增加,由此使两国之间的财富分配发生永久性的变化。
6. 近期人民币汇率下跌为什么跟新兴市场汇率下跌有关他们之间的传导机制是怎么样的来电专业一点的回答
近期人民汇率下跌严重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央行为了抑制国际热钱大量流入的投机行为,第二是近来中国的外汇占款大幅度随水,两者共同作用导致人民币近段时间的下跌
7. 简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内容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从运用货币政策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过程,货币传导机制是否完善及提高,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对经济的贡献。
一、1998年以来,针对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国内消费需求疲软以及出现了通货紧缩等突出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持续适当地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等扩张性货币政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总体来讲,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fx678财经频道。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从运用货币政策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过程,货币传导机制是否完善及提高,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对经济的贡献。
三、货币政策从政策手段到操作目标,再到效果目标,最后到最终目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传导过程的机能。货币政策分为制定和执行两个过程,制定过程从确定最终目标开始,依次确定效果目标、操作目标、政策手段。
四、执行过程则正好相反,首先从操作政策手段开始,通过政策手段直接作用于操作目标,进而影响效果目标,从而达到最后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目的。在西方经济学中,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大致可分为四种途径,即:利率传导机制、信贷传导机制、资产价格传导机制和汇率传导机制
五、这种机制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相适应。国家在确定宏观经济目标时,如经济增长速度、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已经通过国民经济综合计划将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总规模乃至该项指标的产业分布和地区分布包括在内。因此,中央银行的综合信贷计划只是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六、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惟有信贷计划以及派生的现金收支计划,在执行计划时直接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服务,这种机制完全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通过指令性指标运作。其特点是:第一、方式简单,时滞短,作用效应快;第二、信贷、现金计划从属于实物分配计划,中央银行无法主动对经济进行调控;第三、由于缺乏中间变量,政策缺乏灵活性,政策变动往往会给经济带来较大的波动;第四、企业对银行依赖性强,实际上是资金供应的大锅饭。
8.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指央行的货币政策如何作用经济,从而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各经济学派从不同角度出发,形成了各自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如Mishkin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分为利率渠道、货币渠道、信贷渠道等。在传统的货币传导机制下,传导过程为中央银行一货币市场—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企业(居民)。这里,商业银行处于关键地位,中央银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首先作用于银行体系和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发展起来以后,出现了中央银行一资本市场(资产价格)—企业(居民)这样一种崭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新的传导机制下,资本市场处于中介地位,资产价格是关键变量。由于资本市场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变动会迅速做出反应,并通过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影响企业与社会公众的消费与投资行为。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新的传导机制的政策时滞较短,政策传导效率较高,政策效应亦较显著。但是,金融资产价格传导渠道的增加,又使得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更为多样化、间接化,有可能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相左,致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加复杂,具有不可测控性。
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主要以信贷传导为主,汇率、利率等传导途径为补充,资产价格在传导体制中的地位不显著。也就是说,资产价格渠道的出现并没有显著改变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
我国企业普遍倾向于进入股市募集资金,对其他的资产形式(比如债券)不感冒。但同时从股市上募集的资金并没有用于实体经济,无法形成投资需求
为支持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需要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让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这是改善宏观金融调控效应微观基础的必要手段。进行分配体制改革我们应该缩小地区差距,减少低收入群体的比重,普及金融知识,加大投资工具的宣传力度,提高证券资产在个人金融资产中的比例,从而使资产价格更能有效地传导货币政策。
9. 人民币汇率变化对我国就业有什么样的影响
汇率变动对就业的影响
一、汇率变动对就业的影响:
(一)宏观经济分析:汇率变动对就业的短期影响
1.汇率通过贸易渠道影响产出和就业。
(1)从产品市场来看,货币贬值导致净出口以及总需求增加,产生更高的产出和就业水平;
货币升值导致净出口以及总需求的减少,产出和就业水平下降。
(2)从资产市场来看,产出增加导致实际货币需求增加,均衡利率上升,在利率平价关系的作用下,货币升值;产出减少导致实际货币需求减少,均衡利率下降,货币贬值。
2.通过消费和投资影响产出和就业。
(1)汇率变动对消费的影响。
汇率变化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影响消费。
替代效应:汇率变化会导致进口品和非贸易品最佳替换率的变化,消费者将调整两者的消费比例。增加相对便宜商品的消费。收入效应:汇率变化会使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即使名义收入不变,进口品价格的上升或下降会使其实际收入下降或增加。货币升值对消费的总效应是增加消费,其中对进口品消费必定增加,而对非贸易品消费一般会减少;相反,货币贬值的总效应是减少消费。汇率变化对消费的作用强度或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进口品的需求弹性以及进门品在总消费中的比重。
(2)汇率变动对投资的影响。
投资主要由要素价格和产出价格及其变化决定。当货币贬值时,出口增加,出口部门的产出增加将促进投资增加;另外,货币贬值也使得外币表示的国外资本的购买力增强,外资流入将增加;由于资本存量成本中包含了资本增值,可能的货币升值会大大降低资本存量成本,如果存在币值低估,货币升值预期会对投资有促进作用。
二、现阶段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分析
(一)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政策对我国就业的重要影响
1、2005年前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取向
1994年开始,我国建立起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同时,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对外贸企业的强制性结售汇等制度,实行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等,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5.76:1一次性贬值到并轨前调剂市场上8.67:1的水乎。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人民币汇率逐渐升值到1美元兑8.3元人民币的水平。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在事实上形成了以盯住美元为主的汇率政策,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长期保持在8.3:1左右的水平而未做调整,汇率制度日渐僵化。
2004年以后,随着我国外贸顺差迅速扩大和外汇储备的大幅增加,人民币面临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同时人民币汇率低估的负面作用也不断显现,宏观经济内外失衡情况日趋严重。2005年7月,我国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对人民币汇率制度再次进行改革,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次性升值2%,人民币汇率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此后,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大幅增加,对美元汇率整体呈现升值状态。到2007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至7.3:1,比汇改前升值了11.7%。
2、1994年汇率改革对促进就业增加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说明汇率改革过程中人民币汇率贬值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的促进作用,我们应用所建立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进行了模拟测算。我们首先计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继续维持在汇改前5.76:1的水平下,经济增长和就业等宏观经济变量的模拟值;然后计算汇改后人民币兑美元的现实汇率情况下的相关经济变量的模拟值,并对两组数值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表明,1994-2004年,在现实汇率情况下,经济年均增长率为9.05%,比在汇率维持不变情况下8.57%的年均增长率高出0.48个百分点。与汇率维持汇改前水平不变相比,现实汇率下的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平均每年高出149.78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平均每年高出36.72万人。也就是说,汇率水平调整有力地促进了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第一产业向外转移的就业人数平均每年高出186.5万人。
3、人民币汇率长期低估的不利影响也逐渐显现
人民币汇率长期低估,其结果一是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二是造成经济结构失衡;三是造成国际收支持续失衡;四是降低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
从长期看,人民币汇率低估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会逐渐减弱。一是人民币汇率低估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制约了服务业进一步扩大就业;二是随着资本积累和人均收入提高,国内要素禀赋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内制造业的贸易结构出现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升级趋势,单位出口的就业弹性降低;三是人民币汇率长期低估加大了保持国内宏观经济稳定的难度,不利于企业形成稳定的预期,从而影响企业增加就业岗位的积极性。
(二)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
1、名义汇率低估对就业总量的影响越来越大
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近几年对外贸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内外失衡加剧。在这种形势下,名义汇率低估对就业的积极作用明显下降。如果名义汇率继续低估,则会引起国内物价水平较大幅度增加,实际汇率将变化很小甚至不变;如果名义汇率升值,则国内物价水平上升幅度将减少,同样会导致实际汇率变化很小甚至不变。由于实际汇率是影响就业总量的基本因素,因此实际上已经难以再通过低估汇率达到促进出口和扩大就业的目的。
实际上,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与就业的关系也证实了上述结论。根据我们的模型测算,2005-2007年。人民币升值导致经济年均增长率大约降低0.03个百分点;对第二产业就业产生轻微的负面作用,年均就业大约减少1.6万人,第三产业就业基本不变。这种情况表明,人民币升值虽然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程度十分有限,并且对就业的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包含出口部门的第二产业。由此可见,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人民币汇率的逐步升值,并未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2、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是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主要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管理创新的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转向由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现阶段人民币升值对实现三个转变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是从三大需求关系看,人民币升值一方面将使出口减少,另一方面将使国内居民实际收入提高,并继而推动国内消费需求的增加,从而有利于三大需求和内外需关系协调发展。二是从要素贡献看,人民币升值将提高国内出口企业生产成本,可以促使企业改变原来以增加要素投入量、以价格竞争为特征的国际竞争模式,转向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技术含量、提高要素使用效率等的新型国际竞争模式,弥补汇率升值后所带来的竞争力下降。三是从三次产业关系看,人民币升值将减少国内资源在外向型制造业部门的配置,同时国内实际收入增加有利于消费向增加服务业需求的结构方向升级,从而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此外,人民币升值和实行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也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减少因汇率扭曲造成的资源错配,提高市场效率和国内经济福利,是未来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三)人民币升值对就业的传导机制
人民币升值对就业的传导机制非常复杂,这种传导是通过若干中间变量产生影响的。汇率升值一方面通过影响内外价格水平等变量直接影响就业,另一方面也通过产业结构等变量间接影响就业。下面分析不同时期汇率升值对就业影响的传导机制和影响程度。
第一阶段。
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后,国内价格水平尚来不及进行调整,将很快导致实际汇率同幅度升值。在原有进出口订单按原有价格履行之后,实际汇率升值将导致国内贸易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国外进口产品价格竞争力上升,从而导致我国净出口减少,出现“倒J型曲线”,并进而引起国内就业减少。
第二阶段。
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经过一定时期后,将会传导到货币供应和物价水平上。一方面,净出口减少将导致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顺差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外资企业获得的、以外币表示的收入和利润将减少,也会减少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愿望,从而引起资本账户顺差的下降,最终导致国际收支顺差下降,并引起来自外汇占款渠道的基础货币发行减少,因此导致物价水平的向下调整。由于此时名义汇率已经升值,但物价水平有所回落,因此和第一阶段相比,实际汇率将有所贬值,但仍会高于初始水平。这将引起国内产品的实际价格竞争力较第一阶段有所恢复,并导致就业相对第一阶段增加,但低于初始水平。这个阶段汇率升值对就业的冲击有所减弱。
第三阶段。
人民币升值对就业中长期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完成的。当人民币升值后,在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一定或本国对国际市场价格影响程度有限的情况下,以人民币表示的、国内生产的贸易品出口价格将下降,并引起国内贸易品的国内销售价格下降,国内非贸易品价格将相对上升。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将导致资源更多地配置到国内非贸易部门,也就是将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国内非贸易部门中,服务业比重远大于制造业比重,这种资源的重新配置将导致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由于服务业就业的收入弹性一般高于制造业,对就业往往会起到扩张性的作用。
在第三阶段,人民币升值还会通过改善收入分配促进就业。在人民币升值之后资源向国内非贸易部门转移的过程中,资本和劳动要素也随之向国内非贸易部门转移,但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资本/劳动系数有很大的不同。在我国,贸易部门资本较多、劳动较少(资本/劳动系数较高),而非贸易部门正好相反。因此转移过程将导致全社会的资本/劳动系数上升,资本/劳动系数上升也意味着单位工资水平提高。单位工资水平增加提高了劳动者在国民分配中的比重,改善国内分配结构,将有助于提高社会边际消费,扩大内需,增加对国内产品和劳务需求,并促进国内需求结构向侧重于服务业的方向转移,对就业增加有促进作用。
因此在第三阶段,经济结构调整和收入分配改善都将导致就业重新上升,并超过原来在汇率低估状态下的就业规模。但是由于经济结构调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民币汇率名义升值对就业的促进作用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可以看到。
上面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和继续低估对就业和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其结论是:
(1)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会导致就业发生“U”型变化,开始将导致就业总量减少,在经过较长的时间后,会导致就业总量增加;
(2)在宏观经济前提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名义汇率升值和继续保持低估,并不能对中长期就业规模、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率造成显著的影响,也即是汇率政策对中长期就业总量是无效的;
(3)不同的汇率政策安排对就业的传导机制是不一样的,对宏观经济其他目标作用也不相同,最明显的区别是,名义汇率升值有利于物价水平稳定,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
资料来源:汇率变动对就业的影响_网络文库 https://wenku..com/view/1a357e250722192e4536f620.html
10.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怎样的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conction mechanism of monetary policy) 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从运用货币政策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过程,货币传导机制是否完善及提高,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对经济的贡献。1998年以来,针对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国内消费需求疲软以及出现了通货紧缩等突出问题,中央政府持续适当地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等扩张性货币政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总体来讲,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http://ke..com/view/10826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