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汇率形成机制及影响

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汇率形成机制及影响

发布时间:2022-08-19 22:37:41

❶ 建立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所要做的工作

当前,如何在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问题,成为同时牵动内地与香港金融界的一个重要问题。此举究竟会对香港和内地金融业带来哪些影响?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风险?应当如何采取相应的风险监控措施?这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香港是开展人民币离岸业务的潜在市场

人民币离岸市场在香港能否发展起来,这与现实的市场需求状况如何有密切关系。

企业是金融市场上最为活跃的资金使用者。目前,许多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香港企业或者一些跨国公司为了避免货币错配的风险,在大幅减少借入外汇贷款,而对于人民币资金则保持了相当旺盛的需求。

边贸以其独有的形式在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据调查,在中国的边贸中,人民币已经成为相当有影响力的货币,边贸活动的活跃无疑会累积相当比率的人民币。

在中国与亚洲各国的贸易中,目前的计价货币主要是美元,这一方面有历史的因素,另外也可能是商品最终需要出口到美国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的贸易中,会有更大比重的商品是亚洲各国出口到中国市场的,因此,对于这部分商品贸易用人民币计价、进而导致人民币的资金需求是必然的趋势。对外贸易的发展,特别是与邻近国家和地区的边贸,也是人民币外流的一个主要源头。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增长迅速。由于近年来人民币币值稳定且呈上升状态,汇率风险小,加上一些边贸地区外汇储备短缺,外币结算困难,它们开始以人民币计价及结算与我国的双边贸易。在贸易和旅游的快速发展推动下,人民币在周边地区现已成为主要的边贸结算货币。

毫无疑问,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增长,对外经贸和旅游业的推进,人民币越来越"国际化",流出的数量将越来越大,将自然而然产生一定的人民币的离岸业务。而在人民币仍不能完全自由兑换、资本流动仍受控制下,散落在亚洲各地区的人民币难以循正常途径回流内地。如果允许香港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滞留在各地的人民币就可能被吸引至香港金融体系,既有助我们对人民币流向的监管,又促使香港成为全球的离岸人民币中心。

在各种形成境外人民币供给的渠道中,人民币现钞携带出境是一个较为易于观测和估计的渠道。实际上,人民币在香港的流通和现钞兑换由来已久,但具规模且具统计意义却是在1993年允许境内外居民出入境时,每次可携带不超过6000元人民币现钞规定之后。

人民币进入香港的形式和途径五花八门,如果不考虑以地下管道或是走私等非正常途径,人民币在香港的最终提供者绝大部分是来港的内地游客以及部分从内地返港的本地居民。近年内地访港旅客一直以双位数字增长,平均升幅达20.8%,远高于其它地区访港旅客每年平均1.4%的增幅。尤其是2002年,内地取消访港旅客数量限制后,访港旅客更是爆炸性增长53.4%,达682.5万人次。

若以旅客每人每次按规定平均携带人民币6000元计(实际数字可能远高于此数),仅2002年,由内地旅客带入的现钞人民币就达409.5亿元。1996年至2002年期间,内地访港旅客总数为2532万人次,携入的人民币总量达1520亿元。假设每年流入香港人民币的1/3沉淀或在香港长期流通,则目前在港较为稳定的人民币现钞就逾500亿元,而不稳定的流量亦有此数,甚至更大。考虑到内地旅客每次携带人民币往往超逾规定,实际沉淀在香港的人民币可能远大于500亿元。随着CEPA的签署,个人旅游计划的实施,访港旅客将不断增加,估计香港流通的人民币数量仍将快速增长。如何为庞大且不断增长的滞港人民币存量建立安全和有效的回流机制,已是不容回避的现实,亦是香港和内地经济进一步密切交往的前提。

由于缺乏固定渠道,在香港流通的人民币难以循正规途径回流内地金融体系。然而正是因为滞留在香港的这笔庞大的人民币存量,也为其自身创造了各种人民币需求业务,如兑换、汇款等,但这些业务的主流非由银行经营,而是由找换店、钱庄甚至非法地下管道把持。

在滞留人民币存量基础上衍生的各种需求可以归纳为两类。第一是港人到内地旅游、消费、探亲、公干等小额资金需求。据统计,进入90年代以来,香港居民回内地人数就达千万人次,是内地游港人次的10倍以上(2002年除外)。特别是近年,香港经济不景气,财富缩水,北上消费大幅增加。2000年开始,回内地人次突破5000万,到2002年,这一数字已达5565万。虽然港人可以通过旅行支票、信用卡、提款卡或外币到内地兑换人民币,甚至在广东一带亦可直接用港币消费,但出于安全和方便考虑,港人一般都在离港前兑换所需人民币。在人民币没有放款出路的情况下,香港人民币的主要需求也只能是各类回内地活动的人员,他们日益扩大的需求,为银行和找换店(银行所占比例极小)的兑换业务提供了不断扩展的空间。

第二类是金融资产及实业投资的大额资金需求。部分港人在内地买楼、投资A股、以及进行实业投资皆需要部分人民币资金。根据业务量较多的原中银集团所属宝生银行每年兑出人民币2亿元,香港经营人民币兑换业务的银行为八、九家推算,估计每年由香港银行兑出的人民币约为12-18亿元,主要用于满足一部分小额人民币需求;而近年外管局又取消了香港银行可汇入内地10万元人民币的做法,因此香港的人民币资金需求主要由香港100多家人民币找换店或其分店通过非正规渠道流出的人民币资金来解决(包括兑换和汇入内地,汇款实际上通过地下管道相冲抵,大部分人民币资金并未实质进出香港)。

2002年3月1日,内地有关部门收窄境内银行买入港元现钞的差价,由原先不得超过现汇买卖中间价的2.5%,缩窄为1%,希望把人民币资金需求纳入金融体系,减少业务。但香港找换店为提高竞争力,将单边买卖差价收窄至0.1%左右的微利水平。如果以每间找换店铺平均每月维持生存最低需要5万港元(租金加生活费)的收入,全港共200间找换店铺推算,全年双边人民币买卖额至少应达1270亿元(1200亿港元),单边人民币资金需求至少为636亿元,可见香港市场人民币资金的需求相当大。

尽管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进出境受数量控制,香港银行也没有诱因开展人民币业务,但由于香港沉淀了庞大的人民币存量,随着两地的密切交往,客观上产生了对人民币的各种需求,衍生出各式人民币业务。而在制度限制及缺乏利诱下,香港银行未能主导各项人民币业务,却由找换店、钱庄及其它非主流渠道扮演主角。这不仅不利于我们掌握人民币的流向,而且为地下渠道利用监管漏洞图利提供了条件。如果允许香港银行从事人民币业务,则人民币资金活动就有可能由地下转入银行体系。这样,一方面银行可满足港人旅游、探亲、公干、消费等小额人民币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可通过兑换、汇款和信用卡业务满足港人到内地进行贸易和投资等大额人民币需求。这不仅把香港客观存在的人民币业务纳入经济体系,而且推动香港银行业的发展。

人民币离岸业务与内地金融改革

实际上,如果遮遮掩掩地维持当前的人民币在香港流动的半地下格局,那么,要准确掌握人民币在境外流通的规模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人民币在香港的流通基本上也是商业银行体系之外的,中央银行难以及时进行监控。

对于中国内地的金融改革来说,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积极意义首先表现在,如果允许人民币在香港流通,监管部门可以获得的一个重要收益,就是将境外流通的人民币纳入银行体系,便于监管部门掌握人民币境外流动规模的变动,从而相应采取措施。

另外,人民币离岸市场在香港的发展可以形成一个完全市场化的人民币利率指标。

目前,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推进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是,考虑到内地国有银行的承受能力以及主要的借款者国有企业的承受能力,目前的利率市场化推进幅度还相当有限。但是,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又必须需要一个市场化基础上形成的利率指标,来作为各项金融决策的参考,当前在内地积极发展债券市场无疑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但是,如果能够充分利用香港的市场条件,通过吸收境外流通的人民币,在香港形成一个市场化的利率指标,对于中国的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市场发展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在自由市场形成的人民币离岸存款利率或其它利率,能较好地反映商业风险,能够为内地人民币利率形成提供有效的参考。伦敦离岸市场(即欧洲美元市场)所形成的伦敦银行同业拆息(LIBOR),至今仍然是美元利率形成的重要指针这一事实,正说明离岸中心在本币利率形成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也可以为中国内地的外汇市场调节提供参照。尽管中国在加入世贸之后被没有承诺放松资本项目的管制,但是随着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保持对于资本项目的管制对于经济金融发展必然形成阻碍。同时,目前中国内地的外汇市场并不发达,也缺乏回避外汇风险的足够的金融工具,没有外汇市场的各种指标作为参考,中央银行的外汇政策调整必然缺乏足够的市场依据,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也可以提供一个参照。

人民币离岸市场在香港的发展能够带动中国内地与亚太地区经济的合作深度。中国政府正在倡议在亚洲推行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区架构,在自由贸易区的框架下,区内各成员的经济联系会趋于紧密,如果人民币具有足够的国际化程度,那么,原来区内各成员作为以美元计价的、向发达国家争夺出口市场的竞争对手,可以转化为以人民币计价的、向中国市场出口的更为紧密的经济联系。

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在国际贸易中更多使用人民币结算,还可以舒缓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放开人民币使用限制,意味着更多人民币将流出境外,客观上要求设立人民币离岸市场处理境外人民币的汇兑、存储、结算及回流业务。允许香港办理人民币业务,逐步形成离岸中心,可以充分利用香港完善、高效的银行体系获取市场运作经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另外,如果能够推动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就能够逐步推动人民币成为准硬通货。人民币在未来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在资本帐户下的自由化,二是逐步国际化,促使人民币成为在境外广泛流通的、为他国所接受并被用于国际结算、投资和储备的国际货币。目前,人民币在香港地区可通过人民币→港币→其他硬通货这一渠道,以港币为过渡环节,间接地将资本项目自由化和国际化进程合二为一了。从资本管制角度看,人民币从内地流出并汇兑后,既可能被用作经常性支出也可被用作资本性支出,这在事实是根本无法控制的,这就意味着资本帐户其实已基本放开。从国际化进程讲,香港成为境外人民币存贷结算的中心,和伦敦当年成为境外美元的离岸中心进程非常相似,这就意味着人民币正以香港为中心在事实上走向国际化。

能够推动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

实际上,允许人民币在香港的流通,允许香港的金融机构吸收人民币存款,是人民币离岸市场开始迅速发展的标志性步骤。

目前,伦敦之所以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并不是因为英镑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储备货币,而是因为伦敦拥有全球最为活跃的美元交易市场(每天约4620亿美元),伦敦的美元交易量较之美国本土还要高(日均2360亿美元左右)。即使到今天,全球金融市场上使用的美元利率的指导性市场指标利率还是伦敦的离岸市场美元LIBOR利率(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

当前,香港之于人民币,能否像伦敦之于美元,从人民币的离岸业务中获得发展的新机遇?

香港作为国际性的金融中心,具有自由兑换的货币、稳健而且高效率的金融体系、及时的信息流动、高效的金融监管,但是,在金融风暴之后,香港面临经济转型的难题,如何进一步发挥金融中心的地位,抓住中国内地经济腾飞带来的商机,一直是香港金融界思索的大课题。开辟人民币离岸市场,看来是一个可能的答案。

人民币在香港流通对于香港究竟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目前作出全面的预测还言之过早,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香港将可能成为人民币的离岸金融中心,而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会明显提高。

香港的跨境借贷规模一度超过美国,但是在1997年金融风暴之后迅速下滑,目前仅仅与新加坡持平。香港市场上跨境负债业务占全球的市场份额也在迅速下降,1995年这一比率还是8.5%,到2001年底就下滑为2.4%了。

香港作为外汇交易中心的地位也在下滑,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刚刚发布的调查,从每天的外汇交易量排名,香港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全球第5名下滑为2001年的第七名;2001年中,香港市场上的日均外汇交易量为670亿美元,较之1998年大幅下滑了15%。

为了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香港有必要开辟新的金融产品市场,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则是其中最富有吸引力的设想。

短期而言,允许香港试办人民币个人业务对香港经济的效益有限。目前,允许香港银行试办业务的范围只涉及存款、汇款、兑换以及信用卡等四个领域,而且业务的基础和区域局限在现有人民币存量和香港区划范围内。中、短期内,在人民币未实现完全可兑换、内地仍然未开放资本项目条件下,估计香港即使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也只能经营存款而不能做贷款业务(因缺乏合法公开的资金出路),或最多只能向指定的企业作有限制的贷款,香港银行所能得到的收入相当有限。

允许香港试办人民币业务的意义,在于它通过建立和强化香港的金融基础设施而为日后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开展全面广泛的人民币离岸业务提供基础和平台。随着中国内地经济金融实力的增强,人民币的强势已现端倪,目前已是亚洲区的主要货币。随着中国内地经济快速增长,市场逐步开放,国际经济及投资活动日益频繁,人民币离岸业务将不断增加及深化,以人民币为基础的金融产品将持续得到开发,市场容量及业务机会扩大。例如,随着海外上市(主要是香港)以及海外投资活动的增加,内地企业对人民币离岸资金的需求将上升;同样,投资中国内地的境外公司人民币贷款需求亦会增加;而金融投资市场的发展,会促使以人民币为基础的金融工具的大量涌现,等等;都会大大提高离岸人民币的交易量,为香港从事人民币的各种离岸或国际业务活动提供大量商机。

香港如果能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将是相当长时期国际上唯一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为香港增添独特优势,不仅巩固香港现有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也使香港同时成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如同伦敦一样,香港极有机会借助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迎来金融业发展的新高潮。60年代初,当伦敦美元离岸市场(即欧洲美元)初成时,无人预料它会促成伦敦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正是规模约10万亿的欧洲美元市场将伦敦推上全球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地位。迄今为止,LIBOR仍是美元利率形成的基准,伦敦美元外汇交易仍然超越纽约,是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

可能带来的风险因素是可以控制的

通常的担心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兴起是否会对境内的货币政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冲击,例如,货币投机者可能会在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上积累人民币头寸,进而在相关市场冲击人民币汇率。不过,这一担心是可以控制的,首先是能够开展这项业务的银行可以从内地背景的银行、以及香港当地的银行中选取,香港金融监管部门必然也会加强对于相关金融机构吸收人民币业务活动的监管,以维护人民币汇率及其离岸市场的平稳。中国内地的金融监管部门也可以直接参与到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运作和监管中来,香港金管局可以对离岸的人民币存款规定一个准备金比率,通过准备金以及相关的机制,中国内地的监管部门也可以掌握相关市场上的人民币供求状况。

另外,在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起步阶段,中国内地的监管部门也可以禁止或者限制香港市场上的人民币同业拆借,也可以禁止或者限制离岸人民币存款在同一金融机构在香港和内地分支机构之间的调拨使用,以便在起步阶段尽可能减少其可能带来的冲击。

同时,在人民币离岸市场开始发展之后,可能有机构利用香港经营存款业务的条件,囤积人民币资金进行洗钱活动;香港人民币离岸业务可能会对境内银行业的人民币存贷款业务构成竞争,香港人民币离岸业务如果发展过速或监管过松,有可能影响内地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

在允许香港试办人民币业务的初期阶段,应以建立安全及有效的渠道,让各种形式的人民币资金在内地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实现在香港和内地流通为目标,而不急功近利,冀望在短期内获利。为此,现阶段只能试办人民币个人业务,而不能涉及企业或批发业务;只允许从事存款业务,而不宜经营贷款业务,是必须严格遵循的原则。其目的就是通过银行的人民币业务,将现在由找换店和地下渠道主导的香港的人民币资金流量,纳入受监管和有一定透明度的银行体系,以利央行掌握其流量及流向。

由于香港银行在这个阶段还不能承做人民币的放款业务,银行吸取的人民币存款只能回流内地银行体系,这也就是香港试办人民币业务初期以建立安全有效的渠道为目标的意义。而人民币回流内地有不同的形式,但不管哪一种形式都需要先作好人民币结算安排。可见,结算行在人民币回流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结算行要集中处理吸纳的人民币,需要拥有相当数量的人民币头寸,也需要有经营人民币业务的经验,以及与内地客户和银行机构有密切联系,再加上集中管理、提高效率的原则,因此应选择具有上述条件的商业银行担任结算行为宜。

结算行如何运作,以什么方式将人民币回流内地?是否允许放入同业市场拆借、内地放款、或直接交由央行处理?这都有待两地金融监管机构进一步商榷,其政策的推进力度,应当以不影响内地资本帐户的管制及货币市场的稳定为准绳。在初期,应当控制香港银行把吸纳的存款转到其内地分行融资其内地业务,也应控制内地分行通过拆息市场取得这些存款,因为这实际上等于放开资本流动。最可能的方案是结算行直接将存款送回内地金融体系,或是直接转交央行,与央行作出结算,并从央行收取一定利率的收益;或是经央行同意,将资金在同业市场拆出,与内地商业银行作出结算。

只有在建立安全和有效的渠道后,保证香港人民币存款有规范地回流内地,监管机构才能够考虑发展其它的银行业务。比如逐步允许香港银行将存款转给其在内地的分支机构,或允许其内地分行参与拆息市场获得人民币资金;允许指定的香港银行从事人民币放款业务,向指定的企业贷款;当条件成熟后,完全放开香港银行的人民币贷款业务;或开发其它各种银行和金融业务。届时,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立步伐自然会加快。

随着人民币在香港流通规模的不断扩大,充分动员香港市场的人民币资产、推动人民币金融产品的创新就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这能够为人民币将资本帐户自由化和国际化进程合二为一创造条件。例如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企业,可以采取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多种货币,这样红筹股企业根本就没有必要返回到沪深股市来发行CDR;而需要筹措其他外币的企业也省却了上市过程中,外币与港币之间的汇兑损失,并能吸引除本港之外的外国投资者。如果没有足够的境外人民币的各种形式的金融资产,香港人民币的离岸中心就缺乏一个现实的基础。

如果说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在短期内还可以由政府的行为主导、由政府有意识地决定前进的速度和方向的话,那么,人民币的国际化、特别是人民币在境外的流动和离岸市场的兴起,则基本上是一个市场需求推动下的自发过程。既然人民币的境外流通已经形成了巨大的现实需求,此时内地和香港的金融监管部门可以做的,应当是顺应市场的发展趋势,引导境外人民币资金的流动,建立高效安全的人民币资金结算渠道,以渐进的战略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同时着手发展有深度、能够随时吸收海外人民币流动的健康的金融市场。这一过程无论是推动中国内地的金融改革,还是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都必然会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❷ 离岸货币的特点

离岸货币的经营活动游离于货币发行国境外,所以不受货币发行国的法律法规和监管的约束,离岸市场所在国往往对别国货币的本土经营也不加约束,所以,离岸货币是一种“自由货币”。
当前,人民币还不是完全可兑换货币,在法律上还不能行使世界货币职能,中国的金融系统不向境外银行提供人民币的清算服务,所以人民币的海外离岸市场尚未形成。不过,国内金融机构可以吸收外币存款并可以发放外币贷款,上海和深圳还建立了用美元和港元计价交易的股票市场,国内可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还向客户提供不涉及人民币的外汇兑换服务,即个人实盘外汇交易,俗称“外汇宝”业务,所以,可以说中国境内初步建立了其他货币的离岸市场。
应该注意的是,在境外流通的本国现金货币不是离岸货币,离岸货币仅指境外的本币银行存款。这些年来,中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大量的人民币现金流通,据估算,仅香港一地人民币现金存量就超过了300亿元。境外人民币现金流通是另外一个研究课题,其实离岸货币与境外现金有很大区别,境外本币现金流通是货币替代现象,不是货币离岸现象。人民币现金在香港流通表明人民币现金部分地替代港币在香港当地行使货币职能,这些现金仍是中国人民银行的直接负债,但它对国内的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影响不大,而且还可以为中国人民银行带来铸币税收益;假设香港存在着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则香港银行吸收人民币原始存款后,根据信用派生机制可以在海外银行系统形成更多的人民币派生存款,这些人民币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都是海外银行的直接负债,并不是中国人民银行或境内金融机构的直接负债,所以,离岸货币的铸币税收益归海外银行所有;而且,在香港的离岸人民币主要行使世界货币职能,其行使货币职能的领域往往不在香港,对于走账型离岸中心,尤其是这样;此外,离岸货币市场具有批发性,能对国内人民币利率和汇率波动产生重大影响。时至今日,海外存在着局部的人民币替代当地货币现象,但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当然,只要国内金融体系为境外的银行提供人民币清算和现金回流服务,境外人民币现金可以方便地转化为离岸人民币。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国际银行设施 (International Bank Facilities,IBFs)的创立对于离岸货币这一特征赋予了新的内涵。为了吸引大量离岸美元回归美国本土,198t年美联储批准设立IBFs以利于离岸美元的本土经营。IBFs具有以下特点:(1)所有获准吸收存款的美国银行、外国银行均可申请加入IBFs,在美国境内吸收非居民美元或外币的存款,与非居民进行金融交易;(2)市场交易享受离岸市场的优待;(3)存放在IBFs账户上的美元视同境外美元,与国内美元账户严格分开。IBFs开辟了在货币发行国境内设立本币离岸金融市场开展本币离岸金融交易的先例,从而打破了传统的离岸金融中有关货币须游离于货币发行国境外的这一特点,但IBFs特点说明,离岸货币作为“自由货币”的本质并没有变化。

❸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中国的经济的影响

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
[内容摘要]在对人民币汇率机制现状和问题做了阐述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认为,人民币汇率真正回归到有管理的浮动是汇率调整的主导趋势,并就人民币汇率机制如何改革,如何确定汇率水平,如何逐步完善汇率机制市场化等问题提出了改革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汇率机制;浮动汇率:汇率目标区
当前,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是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就此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和分析,并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和有关改革的政策措施。
一、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1996年12月1日人民币实现了经常项目下可兑换,从此人民币汇率机制的运行建立在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的基础上,但汇率形成机制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强制结售汇制度,即除了少数外商投资企业外汇收入和少数经批准可保留的外汇收入外,其他多数中资企业仍需无条件地把外汇收入全部卖给外汇指定银行。二是中央银行对各外汇指定银行的结汇周转头寸实行限额管理,也就是说,外汇指定银行在办理结售汇过程中,对于超过其规定的结售汇周转头寸,必须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抛出;反之,对于不足其规定的结售汇周转头寸,该外汇指定银行必须在银行间外汇市场补足。这样频繁进行的“抛”或“补”,便形成了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次日交易货币(美元、日币、港币)对人民币交易的基础汇率。
上述汇率机制的形成,虽然由市场供求来决定,但是从严格意义来说,它并未形成全面的外汇供求关系。这是因为:
1.虽然目前我国对经常项目的外汇支出基本上没有限制,但是对资本项目仍实行较为严格的管理,这种外汇体制下的外汇市场上形成的外汇交易关系受到体制约束,不能充分、完全地反映市场真实的外汇供求关系。加之,在近几年的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出口贸易增长快,外贸出现大额的顺差,同时外资大量流入,特别是在1996—1999年间,人民币的利率水平高于美元的利率水平,造成结汇额大于售汇额,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外汇持续供大于求,而同期限外汇需求则相对不足。在银行外汇市场主体缺乏,市场内在机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市场机制调节外汇供求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虽然中央银行几次调整了外汇指定银行的结售汇周转外汇头寸,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外汇供求关系,于是只能是中央银行被动入市进行干预,充当外汇交易最后差额的承担者,失去了外汇调控的主动权。
2.汇率变化缺乏弹性。1994年以来,除1997年外,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出现双顺差的局面。外汇市场上外汇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不可避免,为此,人民币汇率水平不是纯粹由市场供求决定,在很大程序上,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约。从1995年到2001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近三年多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只是在1美元兑8.27—8.30元人民币之间波动,波动幅度和弹性区间极小,汇率基本上是钉住美元。因此,如何真正回归到按多种货币不同加权所组合形成的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动而变动,以及主要根据市场供求来确定汇率,还需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3.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利率尚未实现市场化,资金不能自由流动以及金融工具的匮乏,都造成我国外汇市场仍是一个不成熟、不完善的市场。因此,中央银行的干预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对外汇的供求起到很大的调节作用。
二、对汇率机制改革的思考
要形成真正由市场外汇供求确定的汇率运行机制,必须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使外汇资金供求完全放开,这才能实现市场真正的供求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实现了资本项目下人民币的可兑换,也不能忽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和中央银行的干预调控作用。
如何确定一国货币的汇率水平,保持一种“最佳”或“适当”的汇率水平,涉及到均衡汇率问题。也就是说,使汇率的变动与一个经济内部和外部关系获得一种协调、合理的关系,方能促进和达到内外平衡和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充分发挥人民币汇率作为调节整个国民经济的杠杆作用。为此,应进一步鼓励和推动人民币汇率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研究。国际价值论、购买力平价论,出口换汇成本、均衡汇率模型、汇率预警模型以及其他有关模型都值得研究和探讨。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金融市场将全方位开放的框架下,应构建和完善市场机制——特别是人民币汇率机制。世界贸易组织所倡导的基本原则是自由竞争原则、自由贸易原则、非歧视原则和透明度原则。在这种原则下,我国经济要全方位与国际接轨,适应和迎接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挑战,就必须撤除资本国内外自由流动的障碍。这就要求做到国内外资金价格市场化,首先是利率的市场化,进而是汇率的市场化。也就是说,在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开放的条件下,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是人民币与外币的价值比较和自由兑换形成的市场均衡汇率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把国内外市场价格信号更直接、更迅速、更准确地反映出来,才能使中国经济与实行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原则的国际经济融合,才能使国内价格体系逐步与国际市场价格体系真正接轨,才能使竞争机制在各个层面上反映出来。
三、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建议的评述
近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成员国第四条款年度评估报告中,对于世界经济增长显著放缓背景下中国经济的良好表现给予了肯定,并高度评价了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提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建议。主要内容包括:(1)逐渐增加汇率弹性,以有助于中国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以及推进结构性改革;(2)欢迎最近更多地使用汇率波动区间,鼓励将来更大范围地使用有关区间,扦逐渐放宽波动空间;(3)在放宽汇率浮动区间的基础上,改为钉住一篮子货币。
总体而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本赞同我国在金融市场改革方面采取的渐进做法,但是,具体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有关建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❹ 离岸人民币汇率是什么意思

离岸人民币是指在境外交易的人民币,比方说:香港、新加坡、伦敦、纽约等国际都市都回有离岸人民币交易答。

一般两者之间存在价差,毕竟交易的量和对人民币的多空方向都不同。在博弈大师等期货软件上都有。

(4)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汇率形成机制及影响扩展阅读:

在2015年8月11号的时候,人民银行进行了汇率机制结构性的调整,变成了以在岸为主,以离岸为辅。这

样的调整可能就使我们人民币内在的自主价格的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而现在的人民币的这种调整,第一是跟技术的大背景有关系,第二是跟我们中央银行态度了汇率机制形成的主导结构,这样也形成了人民币价格水平在在岸市场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一些。

离岸汇率更多的是由市场所决定,而市场决定离岸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主要是取决于中国的经济数据;在岸汇率则较大的受到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而非市场预期。

这样一来,就会形成离岸汇率和在岸汇率不一致的情况,从而出现套利机会。

❺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经济影响

有利影响
香港属于小规模高度开放的外向型经济体,商品及服务贸易总额约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三倍,其中外资和外贸在经济中占有极大比重,经济的增长往往受到各种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实践表明,联系汇率制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当初“政治应急”的作用,而发展成为使香港能够有效地承受来自外部的金融震荡和政治冲击的经济手段。对香港而言,由于其典型的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其经济对外有着强烈的依附性,本地经济的增长往往受到各种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种情况下,维持联系汇率制度非常重要,香港能受惠于美国大致稳定的货币环境及其具有高度公信力的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地减少国际贸易和经济生活中的外汇风险,有利于各类长期贸易和合同的缔结以及国际资本的积聚。在这种情况下,用港元钉住美元,稳定汇率,减少了国际贸易和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外汇风险,有利于各类长期贸易及经济合同的缔结及国际资本的汇集,从而给香港带来了更多的利益和机会。这些也可以说是导致联系汇率制度得以产生并持续下来的内在根源。但联系汇率制度也有对香港的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
首先,在联系汇率制度下,货币管理当局不能推行独立的货币政策,运用汇率变化作为经济调节机制,与实施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的情况比较,香港面临竞争对手的货币大幅贬值或出口市场经济衰退等情况时,香港的产品面临竞争力下降的局面;
还有就是香港要跟随美国的货币政策,但由于香港与美国的经济周期却可能不一致,香港的利率水平可能会不大适应本地的宏观经济形式,港元利率短暂偏离美元利率,产生利率差,而利率差波动有时可能会影响货币稳定,甚至被投机者操控以图利;
港元在货币上继续与美元挂钩,同时香港经济和金融市场却受内地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香港现行货币政策愈加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不协调性,像热钱涌入,息口差距扩大正是这种不协调性的集中表现。

❻ 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有什么用

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还相当漫长,不是单纯通过政策推动就可以左右的,而是一国经济发展和国际金融政策博弈的结果。政策只能在局部领域发挥有限的作用。而且,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的现实意义,并不在于国际化过程中如何实现铸币税的单项意义。以稳妥的方式全方位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短期内直接追求人民币区域化(有些人提到的周边化其实是更狭窄意义上的区域化),应在认真分析国际、国内环境的情况下谨慎推进,不应以某个显性的国际化数量指标为目标,譬如,在某年的国际经济交往和外汇储备中,人民币一定要达到某个比例,等等。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近期主要目标是实现区域化。区域化货币相对于国际化货币而言,并不是在货币本质、功能上有什么根本性的差异,而只是一国货币在本国金融市场对外延伸意义上的差异,以及在国际货币职能使用程度上的差异。

如何实现区域化目标?到2020年前后,要实现中国金融的大开放。战略的取向不是为了金融本身,而是为了确保中国经济在今后10年内保持稳定的增长,这是最高目标。中国正在或者说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经济大国,但是在金融领域,远没有充分地全球化,因此还谈不上金融强国,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同时,一个事实上的经济大国但又非金融强国的地位,决定了其经济最后真正崛起的局面难以持久。这一判断告诉人们,配合各国经济实力竞争的同时,从一个非金融强国跨入金融强国,必须要体现“追赶”战略的艺术与特点。这一艺术与特点应该是,既能基本顺应国际货币体系原有缺失的游戏规则,同时又能体现有助于改善该体系缺失的相关要素,即在保持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化趋势不会突然崩溃、逆转的前提下,推进其渐进性改善。

人民币国际化是把双刃剑。结合21世纪第二个10年中国的国情,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是在享有人民币国际化好处的同时,又要防范人民币国际化可能带来的危害。但是,该市场一旦形成后,又会带来新的问题与苦恼。

首先,只要我国经济整体保持贸易顺差,且仍以大进大出为特点的加工贸易为主,那么,人民币国际化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微观主体使用本币作为国际经济交往的计价、结算的动机不强。由于国际贸易是以加工贸易为主,只要进出口采取同一种货币计价、结算,则大部分的汇率风险在单个企业内就能进行较好的对冲,真正承受汇率风险的只是增加值部分。但是如果企业在进口部分采取人民币计价结算,出口部分因受议价能力的限制,只能采取外币计价结算,则企业将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这决定了其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的积极性不高。为此,在推动人民币区域化进程中,仍有必要保持人民币与主要储备货币间汇率大体相对的稳定。然而,如果主要储备货币汇率是固定的,则没有必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了,因为人民币只不过是这一货币的另一种表现而已。

二是在人民币区域化进程中,有可能在某一时期内反而加剧我国外汇储备的积累。我国对于东亚、非洲等地区以贸易逆差为主,存在区域的货币输出条件。同时经济整体又表现为贸易顺差,而且人民币表现为长期持续升值。这虽然有利于区域内的境外机构获得、使用并保留人民币,但是只要我国的出口中人民币结算比例没有得到相应的大幅度提高,进口中人民币使用比例不断上升,这时的贸易顺差会表现为更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增加。这本质上是将非政府机构承担的汇率风险转移给了政府,人民币升值的好处更多的由境外人民币持有者获得。为此,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关键是要进一步拓宽思路,加快扩展外汇储备的多元化和战略性使用。配合人民币区域进程的特有困难,政府必须加大政策力度,将部分外汇储备通过各种方式转借给民间企业使用,支持其走出去与扩大进口。

在中国,当今讨论中国金融战略,似乎已经绕不开建设上海、香港两个国际金融中心的话题。如果此话题把香港纳入“一国两制”下思考,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讨论中国金融战略,其实是在讨论包括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内的中国的国家金融战略。

未来的21世纪20年代,在实施国家金融战略面临的困境中,即在既想享受人民币国际化的好处,又想防范世界金融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风险传递,香港能否发挥特殊的作用?国家金融战略的实施,又分别对上海、香港两个国家金融中心的建设提出了什么期望?基于此要求,两个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如何分工合作、共赢?合作中又如何防范金融风险,确保国家的经济金融安全?这一系列问题的讨论,将构成本章的主要内容。

一、国家金融战略的重要支点:香港

要满足本书第六章所述,在金融战略实施中,要建立相对隔离境外风险传递的离岸市场,最好能寻找到既已适应国际金融市场习惯,即可早日运行、效率较高,又方便于中国政府相对可控的渠道与场所。在这方面,香港具有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内地城市在内,所不具备的优势。因为就香港而言,具有以下四大特点:

香港是一个“一国两制”、“国内境外”的特殊城市。一是主权优势,从而派生出天然的经济优势。香港虽然高度自治,但是同属中国主权,是中国中央政府领导下的特区政府。中央政府与特区政府间有着天然的政治联系优势。从2004年1月1日生效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是一个合作典范。两地容易就金融合作和要素流动进行超常规的制度安排,寻求共赢。自1993年以来,已有500多家内地企业在港上市,目前港股市场中有58%来自内地企业。二是文化、语言和地理的优势。香港和内地拥有同样的文化,同样的语言文字,这使得两地在价值观上更具认同感,人员交流更加方便快捷。背靠中国内陆,面朝太平洋,具备沟通内地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天然的地理优势。三是香港市场与中国市场又是严格区分,分别采取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制度,其金融活动不计入中国的国际收支统计,拥有自己的货币和金融体系。并拥有联结世界金融市场的现成的市场交易运行机制和营销网络,能与国际金融市场实现“无缝”接轨。2009年底,香港199家金融机构中,本地银行仅19家,占9.5%,其余90.5%都为外资银行(含中央银行)。港股现货交易中,本地自然人与机构的交易比重直线下降,境外的交易比重在上升。四是香港的“中国概念”日趋浓厚,但是又有别于中国的内地城市,在亚洲国家和西方的意识形态中被人视同为西方世界的一员,更容易被世界市场接受,因此在中国与亚洲金融合作中能发挥更好的纽带作用。总体上看,上述香港的优势,既是纽约、伦敦比不了的,也是上海、深圳比不了的。

从历史上看,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和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无不是与英国和美国实体经济的崛起相联系,与本国货币的国际化相伴而成的。英国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成就了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美国则利用两次世界大战使经济实力飞跃发展,为纽约成为世界性的金融中心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二战之后,美元进一步通过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击败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中的霸主。其后的不断努力,又使得纽约一举超越伦敦,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借助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力量,又进一步巩固了美元霸主的地位。

未来20~30年,世界经济的总体发展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可以预见,中国、亚洲必将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极。目前,各国际组织、有关国家政府、著名投资银行和中介机构的各种预测,基本都认同中国经济总体实力将在21世纪30年代前后成为世界第一。另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亚洲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将从目前的39%增加到52%。瑞士信贷公司预测,全球消费的增长中,从2007年到2020年,美国消费占全球消费的比重将由30.2%下降到20.8%,中国该比重将从5.3%上升到23.1%。如果加上亚洲其他国家的消费及亚洲各国包括中国的投资,其经济增长潜力可想而知。

(一)定位

可以大胆预测,再过15年、20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将成为以人民币交易为主,包括美元、欧元等国际主要储备货币交易在内的,能与纽约、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相媲美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但是,必须明确,在本书的至2020年的时间框架内,沪港两地金融中心的合作,是基于中国金融渐进开放部署和香港“国内境外”的法律框架来讨论沪港的定位问题。

(二)分工

由于沪港两地在战略过渡期内,主要分别从事境内、境外人民币交易的市场定位,毫无疑问,上海应竭尽全力全方位发展以人民币为本位货币的各项金融业务,香港应抓紧机遇,在继续发展原有金融业务的同时,竭尽全力,全方位开辟离岸的人民币金融业务。

(三)合作

在国家金融战略过渡期内,两地的金融合作主要体现为三方面内容:一是满足内地金融发展的需求;二是逐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三是与此相适应的金融监管合作。

(四)前景

可以相信,在2020年资本项下完全放开前的“过渡期内”,以上海为象征的国内金融自由化步伐将明显加快,依托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内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在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配合下,上海人民币金融市场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将出现现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发展景象。同时,依托于国家金融整体战略下的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会使香港金融市场如虎添翼,其发展的速度将远远超过现有传统金融业务的发展速度。
(一)合作中的风险

1.中国崛起本身给香港带来的一般风险

中国内地的崛起,从总体上和战略上说,与自身过去相比,给香港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给香港的持久繁荣提供了更大的保障。但是,同样不能不看到,相对内地经济过去较封闭而言,内地经济进一步开放与崛起,也给香港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和风险。

2.两地在未来金融合作中带来的特殊风险

风险的基本源。渐次推进国家金融开放战略,通过加强内地与香港的合作,整体上是有助于控制整个中国内地金融开放过程中的风险,从而推动加速金融开放的进程,这当然是有助于香港加强并提高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但是,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合作,也并不是没有任何风险的。

3.三大合作过程中产生的特殊风险因素

(1)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带来的特殊风险

就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对内地的风险来看,香港的人民币离岸市场涉及到人民币,并且需要内地居民(个人与企业)作为筹资者和投资者部分地参与。因此,在内地保留资本账户管制的环境中,只是本币资产市场的一种有隔离的延伸。这个市场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本币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弥补本国市场的不足,特别是由于金融管理能力、基础设施不完善受抑制而带来的市场需求,可以在此延伸的市场上得以满足,有助于尽快提高本国金融效率。但是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本币资产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通是有限度的。如果处理不好,将给内地本币资产市场带来新的风险因素,也给宏观调控带来新的影响因素。具体说,一是内地与香港人民币金融产品的价差会引发资金的过度流动,弱化内地资本管制的有效性;二是香港人民币市场的扩大与波动,将冲击内地金融市场,影响人民币货币、汇率的政策效应;三是短期内,导致部分内地的金融资源向香港转移。

(2)两地股票市场融合过程中的特殊风险

冲击内地现有资本账户管制的风险。两地资本市场的逐步联通,必然涉及两地资金的流动和资本市场的交易,这对资本账户还没有实现完全放开的内地而言,可能加剧了管制的难度。特别是在两地市场价格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巨大的套利会催生大量规避管制的现象。如何在促进两地市场价格趋同的同时,又不过度引发资金的跨境流动性,产生不必要的市场跨境配给现象,保持必要的资本管制,将成为合作中需重点考虑的风险问题。

市场波动的相互传递的风险。如果仍在流动性过剩的世界中,在投机成分较浓厚的金融市场下,市场价格的波动将超越实体经济基本面反映的程度。而香港已深度融入国际市场,而且由于自身市场的深度与广度都较好,能较为灵活地应对市场波动。但是在内地,市场相对较为封闭,国际市场资金的冲击和价格的波动,容易引起境内市场的大起大落。

(二)两地合作中的风险防范政策

两地金融合作过程中,宏观风险中最需关注的是发生系统性的货币和金融危机。与此同时,两地在经济利益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冲突。这些都需要通过充分合作、磋商,才能分享合作利益。

❼ 外汇市场上的在岸人民币和离岸人民币的区别在哪

两个市场的参与者、价格形成机制以及交易量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
1.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对超预期的经济数据反应更强烈,当经济数据超预期时,汇率会第一时间反映市场,对经济预期的调整。而离岸市场因为没有管制,对数据,尤其是超预期的部分的反应更大。
2.离岸和在岸两地流动性差异会影响人民币汇率差价。虽然同是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价差。
A.当大家都急着抢购人民币抛售外币时,离岸人民币市场中人民币流动性恶化,离岸人民币升值压力上升,当CNH比CNY表现出更强的升值压力,价差上升。
B.当大家争相抛售人民币买美元时,离岸人民币市场中美元流动性恶化,离岸人民币贬值压力上升,价差有可能会下降。一般来说,在正常时期,价差较小,但是在非正常时期,由于离岸人民币市场表现更为敏感,所以价差拉大。
3.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尤其是海外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变化,对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汇率影响更大。
因其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更紧密,而在岸市场因为存在管制,对这些冲击就不那么敏感。因此,在国际金融市场较动荡的时候,在岸和离岸汇率通常也会出现较明显的差价。

❽ 在岸人民币汇率和离岸人民币汇率什么意思

1、在岸人民币

英文名:CNY

含义:在中国大陆内交易的人民币。

市场:中国大陆市场利用人民币进行交易的金融市场。

交易时间:北京时间周一至周五9:30——23:30。

使用范围:仅限于中国大陆内使用。

特点:固定型汇率,参照美元。

影响因素:受政府调控,受限大。

反应速递:反应慢,波动小。

政府机构:央行、国内银行、国企、财务公司。

2、离岸人民币

英文名:CNH。

含义:中国大陆外进行交易的人民币。

市场:中国大陆外利用人民币进行交易的金融市场。

交易时间:北京时间周一至周五8:00——次日5:00。

范围:中国大陆以外使用。

特点:浮动型汇率,由市场决定。

影响因素:受海外经济金融局势影响,受限小,反映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

反应速递:反应快,波动大。

政府机构:进出口企业,离岸金融机构。

主要市场:香港、新加坡、伦敦。

(8)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汇率形成机制及影响扩展阅读:

离岸人民币市场:因为人民币在没有完全可兑换之前,流出到境外的人民币需要一个市场进行交易,那么对于境外的人民币交易市场我们称之为离岸人民币市场。离岸人民币市场当中是:市场决定人民币价格。

在岸市场就是:我国境内的人民币交易市场,交易的双方是央行和各大商业银行。基本上是央行决定价格。

在这个在岸人民币市场当中,央行一方面作为交易的参与者和各大商业银行展开对手盘交易;另外一方面央行又作为人民币价格的制定者,制定中间价来确定人民币的价格。

所谓的人民币中间价:每天早上央行给出的当天人民币的汇率价格,这个中间价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不管前一天人民币的收盘价是多少,央行都可以制定一个中间价重新来过。

❾ 离岸人民币和在岸人民币区别是什么

什么是“离岸人民币和在岸人民币”?

在岸人民币:是指中国大陆的人民币,也就是常常说的汇率。在我国市场内,美元是不允许流通的,美元必须兑换成人民币,实行强制结汇的制度。因此,在岸人民币是不能反映出市场的需求的。除此之外,对于我国居民兑换人民币的额度也有限制,每年最高为5万元,汇率按照人民币汇率参考,兑换成为等值的美元。

离岸人民币:是大陆以外的市场经营的人民币。目前最主要的市场是香港,除此之外还有新加坡、伦敦和台湾也有在积极经营。一般来说,国外的人是希望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外面的企业才能在中国打开市场,国内的人想要人民币贬值,才会有利出口,打开海外市场。

为什么会分“在岸汇率”和“离岸汇率”?

由于前些年的中国资本市场包括外汇市场尚未完全开放,人民币尚不可自由兑换。在这个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于2003年在香港开始提供人民币清算业务,由此便正式开启了离岸人民币的市场。2010年7月,香港人民币业务可自行对盘,无需经由清算行,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企业和机构也可自由开设人民币账户,并自由交易人民币,由此正式形成了离岸人民币汇率。

那么,形成两种汇率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1、国内换汇与国外换汇,两个市场的价格差别大,因为价格形成机制的差异。

2、离岸人民币汇率更加倾向于市场化,管制相对较少,所以波动更大。

3、在岸人民币汇率,会受到央行的影响,特别是当市场发生风险,央行会维护外汇的稳定而做出一些货币市场的调整。

所以,离岸汇率、在岸汇率汇之间会相互影响,离岸汇率更多反映出市场的情况,在岸汇率汇反映出央行的态度。

❿ 为什么香港是人民币离岸中心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几乎可以这样说,每次人民币的贬值,都是从香港离岸市场开始的,甚至是香港离岸市场引发的。所以,香港是人民币离岸中心。

1、在岸人民币

央行授权中国外汇中心于每个工作日上午对外公布当日人民币兑换美元、欧元、日元、港币汇率的中间价作为当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以及银行柜台交易汇率的参考价格,这就叫在岸人民币。

2、离岸人民币

央行开放香港以及其他国家进行人民币交易的汇率就叫离岸人民币,而2010年中国香港实施的人民币离岸交易(CNH)已经是泛指海外离岸人民币交易。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向来是影响人民币汇率的最重要的因素,因为离岸市场的人民币交易是纯粹市场化的,完全取决于市场供求。因此,在市场人民币贬值预期渐露端倪或者形成时,许多市场机构就会利用这一点通过做空,放大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从而投机赚钱,这样的做法就会让人民币的汇率偏离基本面或者央行的合意水平,在市场上形成羊群效应,可能引发踩踏,影响金融稳定,这当然不是央行想要看到的。

(10)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汇率形成机制及影响扩展阅读: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资本项目开放过程中,引进外资可以在国内设立一个特区,使流入资本与其他地区隔离,便于对过程的检测。香港因为其特殊地位具备了妥善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香港是特别行政区,实行货币自由兑换和资本自由流动。依托特殊经贸关系安排基础上,利用香港金融市场优势,发展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让香港作为缓冲区,我们有特殊条件观察人民币国际化当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取得经验,稳步推进。

央行在离岸发行央票,就可以避免以上调控汇率市场和利率市场所形成的对离岸市场的伤害,因为央票的发行更加市场化,更加透明,引导市场预期,央行的意图表露明确,就可以很好的引导市场的操作,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市场化的收益率曲线,对于建设离岸市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基础性作用。

阅读全文

与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汇率形成机制及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下载了好省怎样看佣金 浏览:282
持牌金融公司的钱不还会怎样 浏览:301
光大证券软件怎样打新股 浏览:871
10月7号欧元对人民币汇率 浏览:508
中航信托上海地址 浏览:151
甘肃银行理财产品赎回 浏览:720
汇率与牌价 浏览:120
温州银行的股东 浏览:389
金融机构股权是生息资产吗 浏览:794
要股票基金 浏览:459
人民币对克朗汇率 浏览:663
义方学堂融资 浏览:826
建设银行个人理财优点 浏览:290
我爱我家新房佣金 浏览:306
金融公司财务部门的工作职责 浏览:84
融资证券化 浏览:737
园城黄金最新消息 浏览:243
中融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法人 浏览:605
口腔方面的上市公司 浏览:483
个相关股票 浏览: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