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图所示,杠杆上每格等距,每个钩码重都是1N,当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若沿斜向上的
(1)根据杠杆原理,弹簧秤的示数F1=
=F2L2 L1
=4.5N;3N×3 2
(2)沿斜向上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拉力不在与杠杆垂直,故其力臂减小,根据杠杆原理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
故答案为:4.5,变大.
⑵ 图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实验中:(1)
(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只有杠杆水平平衡,杠杆自重的力臂为零,因此杠杆在水平平衡,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等于力臂,能从杠杆上读出力臂.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①L2=
F1×L1 |
F2 |
1.5N×10cm |
1N |
F1×L1 |
L2 |
1N×20cm |
10cm |
⑶ 杠杆一格是几个砝码
C.
⑷ 杠杆钩码与移动格数的关系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分析解答.
解答 解:
(1)设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左侧的两个钩码一起向右移动一格,左侧=2G×2L=4GL,
要使杠杆再一次平衡,右侧=G×4L=4GL,所以右侧的一个钩码应该向左移动2个格;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实验第一次0.98N×4cm=F2×8cm,所以F2=0.49N;实验第二次:1.47N×L′1=2.45N×6cm,所以L′1=10cm.
⑸ !急谢谢谢谢
A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3N;若物体B向右移动1小格,物体A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减小了1N
上面的描述是关键部分:
原来拉力是:G1-3N
原来压力是3N;现在,压力减小了1N,即压力变为2N,因此,现在的拉力为:G1-2
⑹ 每个钩码重0.5n,杠杆每个小格的长度为2c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 1 ×L 1 =F 2 ×L 2 可得,
当在支点的左侧A点挂上2个钩码时,
2×0.5N×3×10cm=n×0.5N×2×10cm,
解得,n=3,故在O点右侧距O点3格处挂个钩码.
此时挂在B处钩码产生的拉力是3×0.5N=1.5N.
故答案为:3;1.5.
⑺ 平衡螺母移动 杠杆的重心
(1)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左端向下倾斜,则重心应向右移动,故应向右调节左端或右端的平衡螺母;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可以消除杠杆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设每只钩码的重力G,杠杆每一格的长度为L,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2G×2L=nG×L,解得,n=4,则在杠杆B处应挂的钩码数是4个;
(3)设杠杆每一格的长度为L,F在C点竖直向下拉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1 L 1 =F 2 L 2 可得,
F 1 ×3L=2N×2L,
解得,F 1 =1.33N,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33N;
斜向下拉时,阻力和阻力臂一定,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所以,测力计的示数将大于1.33N,即大于1N.
故答案为:(1)右;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消除杠杆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2)4;(3)1.33;大于.
⑻ 如图所示杠杆的每格长度都相等,每个钩码的重力为1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如果把钩码和弹簧测
设杠杆的每格的长为l,则测力计拉力的力臂为2l,钩码对杠杆拉力的力臂为8l.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则F1=
F2l2 |
l1 |
3N×8l |
2l |
F2l2′ |
l1′ |
3N×2l |
8l |
⑼ 杠杆力矩计算
杠杆力矩(NM)=力(N)*力臂(M)
如果那一米铁臂的顶端用力50KG,支点转轴的扭矩是500NM
1KG=9,8N,工程计算一般常按10来算。
⑽ 杠杆公式
一根长为4米的一头粗一头细的木棒,在距粗端1米处支住它可以平衡;如果在距粗端2 米处支住,且在另一端挂20N的重物,杠杆仍可平衡,那么这根棒重为多少?
在距粗端1米处支住它可以平衡说明了他的重心在距粗端1米处.
如果在距粗端2 米处支住,且在另一端挂20N的重物,杠杆仍可平衡,F1*L1=F2*L2得:
G*1m=20N*2m
解得:G=40N
所以,这根棒重为40N。
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械杆效应,称为经营杠杆。
计算公式:经营械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或者是: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
可是如果知道的多一些,就可以不是一点点的而是一块块的体会呀
我再唠叨“一块”作为对“杠杆”讨论的回应:
以右手正手击球为例,在击球的过程里实际上有三个旋转圆心在起作用:第一个是以脖子为圆心,肩为直径的圆;第二个是以肩关节为圆心,从肩关节到手腕为半径的圆;第三个是以手腕为圆心,手腕到拍面上的击球点为半径的圆。
第一个圆的技术特征。击球前左肩对准来球,击球后右肩对准出球,击球过程里肩部旋转180度以上。完成动作的动力源为腿部肌肉群和腰腹肌肉群。特别指出,有些人认为肩部旋转应该以腿为圆心,显然忽略了头部在击球过程里的稳定作用:在整个击球过程里头部应该稳定的对准来球和出球的方向。
第二个圆的技术特征。因为肘关节在击球的过程里应该始终保持弯曲的状态,所以旋转半径应该以肩关节到手腕的直线距离为准。其技术特征是,击球前拍柄底部的商标对着来球的方向,击球后拍柄底部的商标对着出球的方向。中间过程可以视为黑箱不予考虑。完成动作的动力源主要是胸肌和上臂肌肉群。
第三个圆的技术特征。在前两年的《网球天地》里有一篇文章说,手腕的击球动作,犹如汽车的风档雨刷的动作,我以为这个表述非常形象和准确。文章在第几期我已经记不住了,急切中也无法立刻找到这篇文章,有兴趣的朋友请自己找找。完成动作的动力源主要是手指和小臂的肌肉群。
显然,三个圆不是在同一个平面上。一般的讲,三个圆的平面夹角越大,球的旋转也越强烈而球速也越慢,反之,三个圆的平面夹角越小,球的平击的成分就越高,球速也越快。
探讨击球过程里三个圆的意义。第一,完善击球的技术动作。要充分认识转肩的重要性,因为第一个圆是其他两个圆的旋转基础。我们常见初学者击球前后都是以身体的正面对着网球,完全没有转建动作。第二,驱动任何一个圆旋转的肌肉群的力量的提高,都有助于球速的提高,这为体能训练的方式提供了一种依据。
杠杆原理加速用的应该是第三个杠杆。
由于杠杆原理很容易引起误解,
所以我想换个角度,说通俗点。
我们说来说去无非就是想要提高击球的功率。功率大,球的旋转和速度就大。
如何提高功率?
P=FV(P:功率,F:力,V:速度)
根据这个公式,增大击球时拍弦对球作用力和拍头的速度就可以提高功率。
如何增大作用力?
我说个简单的实验。你用手掌去推一下你面前的一堵墙。你觉得在什么情况下自己能使出最大的力?是大臂(手肘)贴近身体时还是大臂(手肘)远离身体时?
我想,如果你是正常人的话,都会觉得大臂贴近身体更能使上力的。
所以,击球时大臂(手肘)贴近身体的话作用力将更大。
如何提高速度?
提高速度的关键就在于提高加速度。你的拍子在击球前的加速度越大,击球时的拍头速度自然越大。
那又如何增大加速度呢?
F=ma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力与加速度是成正比的。
也就是,在你加速球拍的时候,你对拍子(在加速方向)的作用力越大,拍头加速度就会越大,击球瞬间的拍头速度也会越大。
看看,我们又回到作用力的问题上了。如何增大作用力,请看上面。
所以,加速球拍时大臂(手肘)贴近身体的话速度将更大。
所以,且不说难以控制,对普通人来说,张开大臂的挥拍方法根本就不能更好的加速。
盲目学习费德勒的正手只会更糟。(特别是根据图片学习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