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稳定增长趋势不变
总策划: 周月秋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所长
课题组长: 樊志刚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资深专家
课题组成员: 王小娥、杨荇、朱妮、刘新、王晓娆
2018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外部风险上升,可能影响未来出口增长。综合来看,下半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此外,当前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经营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值得引起关注。
我国经济金融总体保持稳定运行
1、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6.8%。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8%,二季度同比增长6.7%。在房地产投资和出口增长等因素的带动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其中,工业生产总体平稳。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较上年同期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同时,在上年同期22.7%的高增长基础上,前5个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仍高达16.5%。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3个月低于5%,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
具体来看,内需增速出现有所放缓迹象,上半年三大需求表现不一。
一是投资增速继续小幅回落。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0%;资本形成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1.4%,比上年同期小幅下降1.3个百分点。在三大投资构成中,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处于高位。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9.7%,较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同时,受企业盈利状况改善、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力度等因素的影响,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8%,较上年同期加快1.3个百分点。此外,受表外融资收缩、PPP清理等因素的影响,上半年基建投资同比增长7.3%,比上年同期大幅放缓13.8个百分点,成为引起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放缓的主要原因。
二是消费增速有所放缓。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4%,较上年同期小幅回落1个百分点。但是,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今年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5%,比上年同期提高14.2个百分点。
三是未来我国出口增长将面临一些挑战。上半年,出口增长(以美元计价)12.8%,同比加快5.1个百分点;进口增长19.9%,同比加快1个百分点。上半年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下降较快,下半年我国出口增长仍将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一些挑战。
2、CPI温和上涨,PPI企稳回升
上半年,CPI走势较为平稳,同比上涨2%,涨幅比去年同期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涨幅相对较低,同比上涨1.2%;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2%,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力量,尤其医疗保健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较快,反映出消费升级型服务价格上涨态势不减。
PPI同比上涨3.9%,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7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累计上涨5.1%,是推动PPI上涨的主要动力。需要关注的是,PPI环比在连续3个月负增长后在5月重新转正,显示PPI企稳回升、稳中有涨。
综合来看,CPI延续平稳走势,PPI企稳回升态势初现,通胀压力整体温和可控,货币政策尚有操作空间。
3、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边际趋松,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所升高
银行间市场利率小幅回落,显示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边际趋松,稳健的货币政策强调要松紧适度。1月至6月,SHIBOR(隔夜)月均水平分别为2.65%、2.59%、2.61%、2.65%、2.61%和2.57%,6月利率水平较年初小幅回落;7天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R007)月均水平分别为3.23%、3.07%、3.29%、3.66%、3.19%和3.34%,整体呈“W”型走势,6月较高点也有所回落。
与此同时,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所升高。一是M2增速放缓。1月至6月,M2同比增速分别为8.6%、8.8%、8.2%、8.3%、8.3%和8.0%,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回落2.1、1.6、1.9、1.5、0.8和1.1个百分点。二是社融增速明显回落,表明表外融资收缩较为明显。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增长9.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2.07万亿元。其中,以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和票据融资为代表的表外融资累计负增长1.2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3.74万亿元,是拖累社融增速回落的主要因素。三是表内信贷需求较为旺盛,但实体部门融资成本有所升高。上半年,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8.7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5500亿元。此外,3月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96%,比上年12月上升0.22个百分点。
4、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先升后降,总体呈现震荡下跌趋势
1月至6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月均水平分别为6.4364、6.3162、6.3220、6.2975、6.3758和6.4556,呈先升后降态势。受美元指数走强等因素的影响,截至6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上年末累计下跌1.25%,其中6月单月下跌3.05%。
5、房地产库存降至较低水平
一方面,房地产库存降至较低水平,房价上涨压力逐步积累。截至6月末,我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为55083万平方米,狭义库存去化周期已降至不足4个月。从6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变动情况看,一二三线城市环比涨幅分别为0.6%、1.2%和0.7%;从二手住宅市场来看,一二三线城市分别环比上涨0.0%、0.7%和0.6%。
下半年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总体来看,外部风险有所上升,将成为影响下一阶段经济走势及宏观政策的重要变量之一。
预计宏观政策基调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宏观经济政策仍将保持稳定,但需根据形势变化相机预调微调、定向调控。
首先,财政政策重在“稳增长、调结构、降成本”。考虑到2018年预算赤字率下调至2.6%,预算财政支出增速7.6%(与2017年增速基本持平),加上今年地方债发行明显低于前两年,上半年财政支出进度明显加快,下半年仍将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在加快财政支出进度的同时,会更多倾向于创新驱动、扶贫、环保和教育等领域,注重结构性发力。其中,要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全年预计将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亿元,为市场主体减轻非税负担3000亿元,整体减税降费规模将超过1.1万亿元。此外,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早见成效。这表明,下半年积极财政政策或更加积极。
在这种情形下,预计外部风险对我国出口和经济的影响并不大,短期或拖累我国经济增速约0.1个百分点。预计2018年GDP增长6.6%左右,年内将呈现“前高后稳”走势。
从影响下半年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分析,消费需求将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突破40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速为10%左右;投资需求增长也将保持基本稳定。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6.5%左右,其中制造业投资将小幅反弹至6%左右,基建投资增速将在12%左右,房地产投资将高位回落,但回落幅度小于预期,预计全年增速在8%左右;进出口贸易增长有望保持平稳。预计2018年中国出口增速可能在7%左右,外部风险对中国出口和经济的影响并不大,可能影响出口增速下降1.2个百分点左右。
此外,市场流动性有望趋于总体稳定。未来一段时期,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或低位反弹。其中,贷款规模增长,将推动M2小幅反弹,考虑到去年同期基数较低,预计2018年M2增速将回到8.5%至9%左右。
人民币汇率将窄幅震荡。展望下半年,美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美联储将继续保持加息节奏,美元有望保持强势。但从中长期来看,美元长期上升动力有限,预计美元指数难以突破100大关。在这种预期下,预计2018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上限将介于6.6至6.8之间,触碰甚至突破7的概率并不大。
当前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经营面临的一些挑战
需要关注的是,既有经济内在运行过程中客观产生的问题,也有宏观调控政策推进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加上外部风险进入多发期,这些因素都将对商业银行经营带来一些挑战,需要给予高度关注。
1、经济中客观产生的一些问题对银行经营的影响
(1)基建投资增速趋缓,但仍需关注其长期影响。今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务清理、PPP项目清库及规范管理等多种政策对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影响较大,导致基建投资增速显著放缓。
(2)消费增速不断放缓,需要关注消费增速放缓对消费贷款的影响。居民消费增速下滑,主要与近两年房价上升及家庭债务负担上升有关。目前,我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率已经达到49%左右,其中70%的债务来自房贷。居民部门债务对消费的抑制效应或已开始显现。考虑到未来消费增速存在进一步下滑风险,预计商业银行的消费贷款将可能持续面临较大回落压力。
2、政策推进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对银行经营的影响
(1)去产能、去杠杆加速部分企业风险暴露,导致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形势变得较为严峻。
2018年一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5%,在2017年整年保持1.74%水平后再度微幅上升;不良贷款余额17742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685亿,已是自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连续第26个季度环比上升。银行业不良贷款再度“双升”,主要源于当前部分企业资金流紧张状况有所加大。
在去产能持续推进下,经济进入新旧产能转换阵痛期,旧产能存量资产风险尚未完全出清,新产能体量小且风险较大。随着去产能、去库存和降杠杆等政策叠加,旧产能发展速度回调,风险容易被触发,典型的是企业偿债能力出现问题,如信用债违约。同时,新产能远未进入稳健发展期,风险可能也较大。
此外,去杠杆也可能会引发企业部门等面临的风险上升。首先,随着各项监管措施逐步到位,大量表外业务回归表内,去杠杆的非对称性体现为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产生的影响不一样,中小企业的大部分融资(包括信贷)都是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或银行的表外和同业业务的渠道获得的。如果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上升,将给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管控带来一定压力。其次,政府部门去杠杆和地方债务清理,将可能加大地方政府的收支缺口压力,导致隐性负债风险上升。今年上半年,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增长8.0%,支出累计增长7.8%。在收支缺口存在压力的情况下,地方政府隐性负债风险将可能有所上升。所以,需要警惕地方政府隐性债券风险上升对商业银行经营构成的潜在不利影响。
(2)严监管政策环境都将使银行贷款增速受到制约对银行盈利增长也将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上半年,我国存款类金融机构的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分别同比减少46.8%和12%。居民户贷款同比减少4.5%,其中中长期居民户贷款同比减少11.3%。当前银行经营转型尚未完成,生息资产的规模扩张依然是净利润增长的最主要推动力。另外,在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收入也与资产规模扩张密不可分。过去十多年中,资产规模增长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的贡献度约为80%左右。去杠杆下信贷扩张受到制约,预计银行盈利增长也将相应放缓。
(3)严监管政策延续,叠加存款流失,金融机构面临资金成本上升压力。
在居民理财意识逐步增强和金融投资渠道不断丰富的市场背景下,商业银行存款分流压力有所加大,目前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增速已降至1979年以来的低位,6月末为8.4%。尤其是活期存款流失较为明显,导致商业银行的付息成本刚性上行。与此同时,金融强监管政策延续,导致部分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资金紧张,加剧了银行之间争夺负债资金,各银行吸收高成本负债的动力明显增强。这主要体现为:一是同业存单发行规模继续上升,发行成本有所提高。1月至5月,各类商业银行累计发行同业存单8.67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7万亿元,同比涨幅为15.6%;同业存单平均发行利率4.6%,较上年同期增长16基点。二是结构性存款规模激增。受资管新规落地的影响,结构性存款将成为银行争夺负债资金的重要手段,发行规模已快速上升。截至5月末,中资全国性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增至9.26万亿元。其中,1月至3月新增1.84万亿元,超过2017年增量总和。
3、外部风险给银行经营带来的压力
2018年以来,外部风险不断上升,对进出口贸易特别出口增长将带来一些挑战和压力。改革开放40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3.0%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33%。其中,贸易和利用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是0.9%左右,占全要素生产率的30%。如果外部风险上升,将使贸易和投资增长有所放缓。对商业银行而言,其具体影响表现为,相关产业的出口企业可能面临订单下降和利润下滑等影响,对应的信用风险也将可能上升。
② 2020年债券市场回顾与展望:行稳致远 风物长宜放眼量
内容提要
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影响贯穿全年,全球金融市场经历罕见巨震,在此背景下,中国债券市场收益率整体先下后上,曲线趋于平坦化。展望2021年,全球低利率、低增长、高负债的格局延续,在“双循环”发展战略引领下,中国经济预计将持续复苏,债券收益率或将跟随国内经济波动呈现较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信用风险暴露影响值得关注。
一、2020年债券市场走势回顾
(一)市场走势回顾
回顾2020年,债券市场收益率先下后上,全年波幅较大。新冠疫情冲击贯穿全年,年初受突发疫情冲击、央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市场避险情绪抬升等因素的影响,收益率持续下行,5月起,我国疫情防控逐步常态化,市场流动性预期收敛,叠加利率债供给放量等因素共振,推升收益率走高。截至11月末,1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83%,较上年末上行约50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25%,较上年末上行约12bp,曲线趋于平坦化。
第一阶段为2020年年初至4月末,受突发新冠疫情冲击,全球央行货币政策全面放松,央行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等因素影响,收益率大幅下行,曲线陡峭化。
第二阶段为2020年5月至年末,受国内疫情防控得力、基本面企稳预期升温、货币政策强调逆周期调节、债券供给压力增加等因素影响,收益率整体上行。
(二)市场特征
一是信用利差区间震荡,高评级发行人违约创新高。2020年以来,信用利差整体呈宽幅震荡,年内出现两次走扩趋势。一是5月初至7月中旬,受到市场对政策预期转向、货币市场收紧的影响,信用利差整体走扩20~30个基点。二是11月中下旬,信用风险有所抬头,永煤等国有企业连续出现风险事件,低评级信用利差有所走阔。AA-评级1年期、5年期信用利差分别最高走扩72和54个基点。信用违约方面,截至11月末,年内违约债券规模近1380亿元,超上年全年水平。其中高评级发行人违约创新高,包括永煤控股、紫光集团等在内的5家AAA级高评级国企发行人违约,涉及违约规模近670亿元,创 历史 新高。
二是市场波动幅度大,回调速度快。本轮债市回调始于4月末,持续近7个月。虽然本轮熊市时间还不足一年,调整幅度和速度均较为突出,短端回调速度为 历史 最快。以国债为例,在近7个月的时间内,1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回调超180和80个基点,曲线呈现“熊平”特征。短端调整幅度较大主要受市场对流动性预期收紧驱动,前期流动性宽裕下“滚短投长”等同业套利策略退出所致。
三是银行间市场加快对外开放,外资持续增配。中美利差持续保持高位,人民币汇率保持强势,境外机构投资者持续增持中国债券。截至11月末,外资机构持有中国债券余额近3万亿元,占存量债券规模的2.7%。外资机构近六成持仓为国债,已连续增持20个月,持仓1.7万亿元,占国债托管余额9.5%,对国债已具有一定的市场定价影响力。
二、2021年债券市场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021年,中国债券市场将主要受到我国经济基本面、宏观经济政策、市场发展与对外开放、全球市场环境及大类资产联动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一)经济基本面延续回暖
2021年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亦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党中央“双循环”核心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内生增长助推经济修复,外需存在不确定性。内需方面,经济增长动力或将主要源于制造业和消费。在“内循环”为核心的背景下,终端需求改善空间将持续释放,叠加企业营收和利润增长改善,或将带动制造业投资走强。此外,随着经济复苏和疫苗上市预期的临近,消费者信心好转后将释放潜力,服务类消费(餐饮、 旅游 等)将拉动消费增长。外需方面,2020年下半年,我国进出口展现出很强韧性,在防疫物资出口带动下出口增速持续超预期。2021年海外经济将重启修复,外需支撑出口处在高位,但囿于海外消费修复较慢、疫情存在反复性等因素,存在回落可能;进口方面,中美第一阶段协议是重要因素,美方如坚持协议履约或推动我国进口改善。
综上,2021年经济增长或将延续反弹趋势,本轮反弹增速高点大概率将出现在一季度。上半年经济有望出现大幅反弹,由于低基数效应,一季度或将迎来此轮经济反弹的同比增速高点,预计季度增速预期有望达到15%~20%,之后则逐季递减,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市场普遍预期全年经济增速或将在8%~9%左右。
(二)宏观政策趋于常态化
2020年7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长期均衡”,表明政策导向已由疫情时期的“稳增长”发生转变。随后金融委、银保监会等监管机构相继强调“稳杠杆”和“守住系统性风险底线”,央行最新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及“货币供给总闸门”。12月下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
在此背景下,展望2021年,货币政策方面预计将以稳为主。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宽货币和宽信用的政策组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半年起货币政策逐步向正常化回归。2021年,综合考虑稳定经济增长、宏观杠杆率等因素,货币政策基调预计将以稳为主、灵活适度,边际或存趋紧可能,但不会出现急刹车式收紧,政策重心或将更加注重结构导向,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并进一步化解金融风险。
财政政策方面,预计继续保持积极,伴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经济复苏持续,刺激力度将边际减弱。2020年为应对疫情冲击,财政政策整体十分积极,赤字规模提升1万亿至3.76万亿元,并额外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同比多增1.5万亿元专项债、采取各项减税降费等超常规政策应对。2021年,考虑到经济处于持续恢复状态,政策对于基建托底经济的诉求已有边际变化,财政政策刺激力度将有所减弱。市场普遍预计财政赤字率将从2020年3.6%以上的高位回落至3%附近,特别国债继续大规模发行的概率较低,新增专项债额度预计将低于2020年的3.75万亿元。综合来看,广义财政赤字率(国债+地方债)预计将在6%左右,同比下降约2个百分点左右。
(三)对外开放进程持续深化
过去两年,在错综复杂的国际金融形势下,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持续加速,尤其是在资本市场改革和金融服务领域。在此进程中,中国债券市场已相继纳入三大国际主要债券指数,成绩斐然。展望2021年,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双循环”战略的重要一环,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进程仍将深化。在欧美负利率程度加剧、美元进入趋势性贬值区间、中国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中美利差高企的背景下,中国主权债券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价值依旧凸显,预计外资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仍有较大空间。此外,目前外资配置信用债的比例不足其持仓比例的4%,随着彭博推出全球首支中国信用债指数、外资评级公司在华展业等对外开放政策的落地,境外机构参与信用债市场的深度或将逐步提升。
(四)全球低利率低增长格局延续
2020年年初开始,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扩散,欧美经济体均遭遇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为应对冲击,美联储采取大规模扩表、财政赤字货币化等超常规刺激政策,欧央行同样推出了一系列大规模宽松政策,下半年欧美经济呈现出缓慢修复的特征。
2021年,在疫苗大规模投产仍需时间、群体免疫下疫情反复冲击的影响下,海外经济复苏仍充满较大不确定性,刺激政策短期难言退出,全球低利率、低增长的格局预计将延续。以美国为例,美联储修改了货币政策框架,在当前“平均通胀目标制”的机制下,预计其货币政策导向在中长期内仍将维持宽松,零利率水平将持续到2022年。在此环境下,海外市场流动性将长时间保持充裕的状态。如未来出现疫苗研发应用加速等超预期事件发生,将会进一步激发市场做多风险资产的动力,股票和商品市场等大类资产或仍有上行空间,债券、黄金等防御板块同步受到压制。
三、2021年债券市场展望
展望2021年,受益于疫情防控得力,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将持续复苏,国内宏观经济政策逐渐回归常态化,并在全球范围内保持较强独立性。受此影响,债券市场将跟随国内经济波动呈现较明显的周期性特征,预计收益率呈现高位震荡走势,上半年利率中枢或将上移。
利率走势方面,预计2021年收益率可能呈现前高后低,趋势性拐点或出现在二季度之后。上半年中,预计社融、CPI、PPI、GDP等重要指标均会攀升至年内高点,经济基本面环境对债券市场多头情绪影响偏负面,本轮复苏中经济、金融数据的高点是否超出预期,宏观经济政策回归常态化的节奏,同期权益市场等风险资产的表现,将是决定利率回调程度的重要因素。下半年中,经济增速及物价同比数据冲高回落、利率债供给压力同比下降,收益率拐点可期,但需要关注国内外疫苗应用、欧美经济复苏超预期对于风险情绪的提振。
信用风险方面,打破刚兑将是大势所趋,需关注信用政策拐点引发的风险暴露。2020年末的永煤违约事件短期影响可控,市场主要担忧相关发行主体的主观恶意,从而彻底打乱信用市场生态。从后续事态发展来看,恶意逃废债担忧已明显缓解,弱资质国企“一刀切”的极端情形不会发生。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信用债违约将必然经历个例偶发、逐步增多、再到常态化发生的演变发展阶段。预计2021年信用风险将进一步出清,需关注在信用政策边际收缩的环境下,信用风险暴露的节奏和频率,尤其是对于财力紧张地区的国企和杠杆率高企的民企发行人,需警惕其风险的溢出效应。
本文源自中国货币市场
③ 中国房地产2020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趋势怎么样
根据中指研究院今天发布的《2020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总结&下半年趋势展》报告来看,2020年中国房地产上半年和下半年的市场情况如下:
2020年初,疫情对我国经济及房地产市场运行造成较大冲击,为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我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明显加大,地方因城施策也更加灵活,叠加疫情缓和后前期积压的购房需求积极释放,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恢复,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热点城市,土地市场热度居相对高位,品牌房企线上线下积极推盘促销,销售业绩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从30个城市住宅项目销售套数占比情况来看,2020年1-5月,120-144平米、144-200平米之间和200平米以上的改善型产品销售套数较2019年均有所增多,居住需求不断升级。根据最新中指百城居民置业意愿调查结果显示,6月,近四成受访者表示短期购房需求为换房改善,改善型需求占据重要地位。此外,受当前城市居民居住特征影响,各类置业群体也更为偏好三居类中大户型产品,此类产品需求占比为44%,明显高于其他类型。预计随着疫情影响不断减弱,市场换房需求仍存较大释放空间,且在限购等政策影响下,部分购房者更倾向选择一步到位的产品,中高端项目成交占比有望继续上升。
另外,受住房居住属性回归及疫情的加速刺激作用影响,产品内部功能区域划分合理性、小区配套、产品健康理念的体现等产品关键因素对置业决策的影响力凸显,进而将推动行业聚焦产品的迭代升级,实现人居生活的完善发展。同时,疫情的发生也为物业管理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加速刺激了物业服务需求的释放。我国存量房规模较大,物业管理服务行业发展空间可观,房企在物业板块的布局,或将重构未来房地产行业的竞争格局。
④ 央行的这份报告含金量很高(2021年版)
2021年 9月3日,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从宏观经济运行、金融业稳健性评估以及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体系等三个维度(合计17个专题)对国内外金融体系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讨论。事实上,《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季度发布)、《中国区域经济运行报告》(年度发布)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年度发布)等央行对外发布的三大报告,对于观察金融管理部门的思路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其中,始于2005年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尤为重要。
一、基本框架对比:《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0》与《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
(一)从发布时间上看,2021年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要比2019年和2020年提前三个月发布,提前这么早时间发布可能是要表达一些什么。
(二)过去几年的金融稳定报告主要包括宏观经济运行、金融业稳健性评估以及宏观审慎管理三个部分。今年的金融稳定报告在保持前两个部分不变的基础上,将第三部门由之前的“宏观审慎管理”调整为“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内涵上更丰富,毕竟宏观审慎管理只是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的一部分。
(三)2020年与2021年金融稳定报告分别有20个主题和17个主题,其中有5个主题基本是相同的,即银行业压力测试、公募基金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结果分析、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和存款保险。
(四)除以上五个主题外,今年的17个专题还包括宏观杠杆率、跨境资本流动、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国际基准利率、中小银行补充资本、互联网平台存款、逆周期资本缓冲、房地产贷款集中度、包商银行风险处置、违规控制金融机构、最后贷款人机制以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主题。
二、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一)理性看待宏观杠杆率的变化
宏观杠杆率是指非金融企业部门、政府部门、住户部门从金融体系(含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获得的债务余额与年度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这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决策依据。中国社科院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每季度会公布各部门的杠杆率情况,当然央行自身也会对各部门的宏观杠杆率进行测算(通常不会公布)。
1、债务或杠杆推动下的增长模式是常态,期间需要把握的便是其中的度,即债务或杠杆应保持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因此宏观杠杆率如果过高,则会导致不可控的债务风险,而如果宏观杠杆率过低,则意味着潜力还未被充分挖掘。
通常情况下“稳增长与防风险”中的“防风险”便主要是指在杠杆率上面做文章,即所谓的稳杠杆或降杠杆。事实上,近年来央行频繁强调的“保持M2、社融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一致”正是稳杠杆这一政策导向的重要体现。
2、目前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便是希望能够用相对较少的债务资金、撬动经济较快恢复,即致力于提升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这主要体现在提升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率、压降高成本或不易被观察追踪的表外债务、提高直接融资占比以更便利于实现市场化定价等等。
3、前面可以看出,杠杆率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名义经济增长情况,二是债务增长情况。2020年受疫情影响,名义经济总量下滑明显、导致杠杆率大幅抬升,今年名义经济总量反弹较多、导致杠杆率亦有所下降,因此2020-2021年的名义经济总量应该要理性看待。
(二)特别提及“应对跨境资本流动风险”
在金融双向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短期跨境资本逐利性、易超调和顺周期性等特点很容易刺激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加剧金融体系脆弱性、放大宏观经济波动,而央行和外管局近年亦均特别强调突出跨境资本流动可能带来的风险防范问题(详情请参见央行和外管局2021年度会议释放哪些信号?),并于2017年提出了“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鉴于此,《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亦专门讨论“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1、2005年以来,全球跨境资本流动总体呈现出08年金融危机前规模逐年攀升、危机后在大幅缩量基础上反复波动的特点(期间受欧债危机、贸易摩擦和疫情等因素影响而明显波动)。
2、我国跨境资本流动性阶段性特征更为突出,具体看,
(1)2000年至2014年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和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呈现双顺差、资金大规模流入的特征。
其中,08年金融危机前,直接投资项下资金净流入规模较大;08年金融危机后,证券投资、外债等其他投资项下资金净流入占比开始提升。
(2)2014下半年至2016年,我国经常账户呈现顺差、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出现逆差,外汇储备有所下降(期间经历2015年的8.11汇改)。
(3)2017-2019年,受到贸易摩擦、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跨境资本流动总体较为复杂。
(4)2020年以来,跨境资本双向流动特征更为突出,如2020年经常账户顺差2740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058亿美元,外汇储备规模较为平稳。
3、IMF等相关研究表明,跨境资本流动的风险传导可以分为信贷膨胀、资产价格、未对冲外币借款、银行非核心融资、关联性五类渠道,且这五类渠道之间会通过反馈效应相互强化。同时IMF通过《二十国集团基于国家经验得出的资本流动管理一致性结论》(2011年)和《资本流动开放与管理:机构观点》(2012年)等文件构建了针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政策框架。
4、我国主要通过宏观审慎管理措施来应对跨境资本流动风险,并于2017年提出了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的两位一体管理框架,即不以控制跨境资本流动为目的、而是着眼于应对系统性风险。
具体来看:(1)广泛适用性工具主要包括逆周期资本缓冲、杠杆率要求、宏观审慎压力测试;(2)分部门工具主要包括贷款价值比、债务收入比、分部门资本要求等;(3)流动性工具主要包括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比率、外汇存款准备金等;(4)结构性工具主要包括银行间风险敞口上限等。
5、上述工具大多已在实践,下一步的方向包括(1)丰富对银行等各类交易主体全覆盖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工具箱;(2)研究开展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压力测试;(3)外汇市场微观监管方面从重事前审批转向强调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外汇批发和零售市场的行为监管,高度关注货币错配、期限错配等风险;(4)进一步推动金融改革开放(如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稳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等),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国际合作。
(三)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近年多次被高层和金融管理部门提及,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建立了以第一支柱养老保险为主体、第二支柱职业养老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为补充的多层次体系,但目前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均还比较薄弱。
1、从国际经验来看,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主要有五大类举措:(1)在缴费阶段和投资阶段给予财税优惠支持;(2)实施个人账户制(即进入该账户的缴费可享受税收优惠);(3)个人自愿参加;(4)可投资范围广泛;(5)在一定条件下允许提前领取等。
2、目前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是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重要尝试,2018年5月1日我国在上海、福建(含有厦门)和苏州工业园区分别试点实施税延养老险政策,但目前来看存在税收优惠的激励效果较为有限、手续相对繁琐、涉及多个领域、产品同质化等问题。为此后续的改革方向大致包括(1)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的个人养老金制度;(2) 探索 多种形式的激励政策;(3)将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都纳入第三支柱投资范围;(4)推进商业养老金融改革等。
(四)LIBOR退出,推动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和中国实践
1、英国银行家协会(BBA)于1986年创办的LIBOR(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是国际金融市场上银行之间相互拆放基准利率,被广泛用作参考利率的金融工具。但是08年金融危机期间全球10余家银行涉嫌操控LIBOR,导致美元离在岸市场定价出现较大偏离。2012年6月美国和英国的监管和司法部认定巴克莱银行在2005年至2009年间试图操纵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并向市场隐瞒银行经营困境,最终巴克莱银行被英国和美国监管部门罚款4.5亿美元。尽管各国监管部门对LIBOR及与之类似的银行间报价利率进行改革,但效果不佳。
2、当然LIBOR本身确实存在一些缺陷:(1)选取的统计样本行主要以十几家大银行为主;(2)未采取集中统一的竞价交易制度,而是采取询价自选交易对手的方式。为此多数经济体相继宣布不再强制或取消LIBOR进行报价,如2017年7月英国金融监管局表明2021年之后不再强制要求LIBOR进行报价,转而培育基于实际交易的基准利率;2014年美联储成立替代参考利率委员会、2017年推出SOFR、2018年4月开始公布SOFR数据。
3、目前主要发达经济体已基本完成了替代基准利率的遴选工作,即它们大多采用基于实际交易、单一隔夜期限的无风险基准利率(RFRs)作为IBOR类基准利率的替代。当然,欧元区、日本等经济体允许多个基准利率同时存在。
4、在基准利率改革方面,中国也在尝试(毕竟中国境内银行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外币风险)。具体看,2019年9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立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工作组,2020年4月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推出新基准利率相关衍生产品,2020年8月31日央行发布《参与国际基准利率改革和健全中国基准利率体系》白皮书,2021年1月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4号》对基准利率改革可能导致的会计处理作出明确规范等。
三、金融稳健性评估
(一)银行业压力测试:新增传染性风险压力测试
相较于2020年,今年的银行业压力测试新增了传染性风险压力测试维度。
1、测试对象继续大幅扩容
今年选取了4015家银行进行压力测试,相较于2019年的1171家和2020年1550家大幅扩容。具体来看,主要增加了地方性银行。其中,城商行、民营银行以及直销银行基本实现全覆盖,农商行新增1001家。
2、轻度冲击下,2021-2023年GDP增速分别降至7.28%、4.78%和4.08%
受疫情影响,这两年的压力情景假设有所不同。特别是我们关注到轻度冲击下,央行假设2021-2023年的GDP增速分别降至7.28%、4.78%和4.08%,这就意味着2021-2023年正常情况下的经济增速应分别为8%、6%和5%左右。
3、关注同业交易对手(新增)、债券违约(新增)等9大风险
(1)今年重点关注整体信贷资产风险、房地产贷款风险、中小微企业及个人经营性贷款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客户集中度风险、同业交易对手违约风险、投资损失风险、债券违约风险与理财回表资产信用风险等九大类。
(2)和2019年相比,今年重点将同业交易对手风险、债券违约风险、中小微企业及个人经营性贷款风险等单独列出。
(二)专门提及“规范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对“规范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进行了讨论。
1、2020年底89家银行合计吸收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约5500亿元
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已有一定规模,合作银行多以中小银行为主,一方面突破了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约束,另一方面则突破了中小银行经营的地域限制,不仅流动性风险等隐患较多,且与政策导向明显不符。
根据央行披露的信息,目前平台存款产品均为个人定期存款、以5年期为主,截至2020年底约89家银行(84家为中小银行)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吸收约5500亿元存款(较2019年同比增长127%),其中央行评级8级以上的高风险银行吸收的存款余额占比接近50%,其中某家高风险银行70%的存款为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吸收的异地存款。
2、三方互联网平台吸收存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互联网平台变相开展了代办储蓄业务,却没有受到监管。
(2)中小银行借助三方互联网平台突破了经营的区域限制。
(3)加剧了银行竞价揽储的行为,不仅推升了银行资金成本,还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存款市场秩序。
(4)大多数互联网平台存款为客户存款、客户粘性低,但由于比较容易上量、导致中小银行依赖性较强,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小银行流动性隐患。
3、明确限制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和异地存款
2021年1月13日,银保监会和央行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详情参见互联网存款正式被终结,金融产品销售端格局将重塑),叫停了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开展的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业务。目前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产品已经下架。同时2021年2月央行还明确地方法人银行不得以各种渠道异地揽存(详情参见地方性银行异地存款将受限),2021年第一季度起将地方法人银行吸收异地存款情况纳入宏观审慎评估。
四、构建系统金融风险防控体系
(一)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2021年8月17日,中央 财经 委第十次会议召开(详情参见中央重磅定调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工作),会议上一行两会、发改委和财政部做了《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做好金融稳定发展工作问题的汇报》。《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进一步对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进行了讨论。
1、目前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的成果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十九大报告(2017年10月18日)明确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另外两个是精准脱贫、污染防治),2018年9月金融委牵头一行两会发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中央 财经 委第十次会议对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定性为“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些阶段性成果主要包括控制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势头、各类高风险机构得到有序处置、企业债务和不良资产等重点领域信用风险得到稳妥化解、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风险(影子银行规模较 历史 峰值压降约20万亿元)、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全面治理互联网金融和非法集资等风险、金融业对外开放、强化对金融控股公司以及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等方面。
以高风险金融机构处置为例,2021年2月7日北京一中院裁定宣告包商银行破产;2020年7月锦州银行财务重组与增资扩股工作完成;2020年7月监管部门依法接管天安财险等9家金融机构;2020年3月法院宣告合计占华信集团逾95%资产规模的主要核心企业整体合并破产;2020年2月安邦集团接管工作如期结束等。
再以企业债务风险为例,央行发布了金融控股公司和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以及监测并处置了大型企业债务风险(如北大方正、清华紫光、华晨 汽车 、海航集团、华夏幸福、河南永煤、恒大集团等)。
2、做好常态化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中央 财经 委第十次会议亦提出继续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并更加强调“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止在处置其他领域风险过程中引发次生金融风险”以及“落实地方党政同责,压实各方责任”。因此后续将更突出机制建设,持续遏制各类风险反弹回潮、健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增强金融体系自身抗风险能力。
(二)央行金融机构评级
央行自2017年开始对所有金融机构进行评级,2018年开始按季度进行评级、每年度至少开展一次现场评级,并根据评级结果区分各类金融机构的风险隐患程度。具体来看,评级结果分为11级,分别为1-10级和D级,级别越高表示机构的风险越大。其中,评级结果1-5级为“绿区”、评级结构6-7级为“黄区”、评级结果8-D级为“红区”。“绿区”和“黄区”机构可视为在安全边界内。
其中,在评级结果为8级(含)以上的金融机构,为高风险机构,在金融政策支持、业务准入、再贷款授信等方面采取更为严格的约束措施。
1、高风险机构:城商行13家,农村机构271家,四省市无高风险机构
(1)大型银行、外资银行、民营银行的评级结果较好,无高风险机构。
(2)130家参评的城商行中,10%(即13家)为高风险机构。
(3)目前122家村镇银行为高风险机构,271家农村金融机构(含农商行、农合行和农信社)为高风险金融机构。
(4)从区域分布来看,浙江、福建、江西、上海等地区辖内无高风险机构,辽宁、甘肃、内蒙古、河南、山西、吉林、黑龙江等地区高风险机构数量较多。
2、推动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一起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
(1)央行会定期向地方政府发送风险提示函,同时向相关监管部门通报高风险机构情况,推动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分类施策、精准拆弹。
(2)央行向评级对象“一对一”通报评级结果、主要的风险和问题,约谈高管、下发风险提示函和评级意见书、提出整改建议,并对症提出诸如补充资本、压降不良资产、控制资产增长、降低杠杆率、限制重大授信和交易、限制股东分红、更换经营管理层、完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等要求。
(三)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供给侧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1、此前我国一直将最低首付比(等效于贷款价值比)等需求侧工具作为主要调控手段,供给侧的工具较为匮乏,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详情参见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政策剖析)算是对供给侧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突破。实际上,根据IMF2018年的统计,全球有至少39个国家将偿债收入比(DSTI)纳入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图书馆,运用贷款价值比(LTV)管理房地产金融风险。此外,一些经济体还通过调整逆周期资本缓冲、房地产贷款风险权重、风险敞口限制等控制房地产贷款增长。
2、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并非一刀期,而是体现出一定灵活性:(1)过渡期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延长;(2)不同地区可以在第三、四、五档基准上按照2.50个百分点的增减幅度灵活调整;(3)资管新规过渡期内回表的房地产贷款不纳入统计范围。
(四)对问题金融机构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进一步讨论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对问题金融机构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讨论散落在多个专题中,如首次披露包商银行的处置过程、对金融机构问题股东以及对最后贷款人机制和存款保险制度进行讨论等。
1、首次披露包商银行的风险成因和处置过程
(1)包商银行拥有员工10171人,自2011年北京分行成立后,包商银行总行高管、核心部门陆续迁至北京,北京成为包商银行实际总部所在地。
(2)自1998年开始,“明天系”陆续通过增资扩股和受让股权等方式不断提高其在包商银行的股权比例,截至2019年5月末有35户“明天系”企业共持有包商银行89.27%的股权,期间“明天系”通过虚构业务,以应收款项投资、对公贷款、理财产品等多种交易形式,共占用包商银行资金逾1500亿元(占当时包商银行总资产的30%左右)。
(3)2017年开始,包商银行风险逐步暴露,2018年开始“明天系”占款基本全部恶化为不良,外部融资条件不断恶化,战略重组受各种因素影响难以推动。
(4)包商银行事件影响面较广,其不仅拥有员工数量达1017人,还拥有约473.16万户(个人客户466.77万户、企业及金融机构客户6.36万户),同业负债规模超3000亿元(涉及全国约7000家交易对手),资不抵债金额达到2200亿元,机构更是遍布于北京、深圳、宁波与成都等地。为此,央行会同银保监会提出了“新设1家银行收购承接业务+包商银行破产清算”的处置方案。其中,未受保障债权及包商银行股东权益留存于包商银行。
2、金融机构问题股东(实控人)的处置启示
(1)金融管理部门在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实践中,也总结了金融机构问题股东或问题实控人的主要问题,如通过构建“隐蔽+分散”的控制结构来规避监管获得控制权、通过代理人等方式刻意规避或架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机制、以关联交易掏空金融机构以及风险长期隐藏导致处置较为困难等。
(2)产生以上问题的根源在于问题股东控制金融机构的动机不纯、金融监管有效性有待提升(如对股东资质的穿透审查力度不足等)、金融管理部门缺乏必要的处置权力(如减记股东股权或责令股东转让股权的强制性等)以及司法实践有待加强(如关联企业合并破产制度规范不够明确)等。因此在具体政策建议上,《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也强调要严格股东准入和持续监管、研究 探索 风险处置中的股权减记以及进一步推动实质合并破产的司法实践等。
3、建立更加严格规范的最后贷款人机制
这一部分体现出央行对目前的最后贷款机制还是有点意见,主要体现在央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泛化、权责不对称等方面。
(1)1797年弗朗西斯.巴林在《关于建立英格兰银行的考察》中提出“最后贷款人”这一概念,随后这一实践在各经济体中多次被使用。
2011年FSB发布《金融机构有效处置机制核心要素》,提出处置不应只依赖公共资金,应优先使用事先筹集的存款保险或处置资金,或者事后从行业筹集资金来弥补公共资金损失。2018年FSB在《关于支持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有序处置的临时融资原则》中进一步明确优先使用私营部门资金、公共资金仅作为后备融资且需最小化道德风险的原则。
(2)就我国实践来看,最后贷款人职能明显泛化、权责不对称、对使用央行资金的机构缺乏相应的监督权限,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在资金使用条件上与央行屡有博弈,因此央行提出应建立更加严格规范的最后贷款人机制:
第一,金融机构应首先以自有资金或通过市场化方式筹集的资金化解风险,股东和实控人等应及时补充资本、承担损失,债权人依法承担风险处置成本。
第二,地方政府应承担风险处置属地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通过本级财政筹集风险处置资金,维护良好地方金融生态。
第三,存款保险基金、其他行业保障基金必要时以适当方式依法向风险机构提供资金支持或补偿投资者损失。
第四,在以上各方尽最大努力之后,央行再提供资金支持。央行原则上只向陷入流动性风险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且央行发放再贷款时、需严格落实担保措施。同时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可以采取限制业务活动、限制分红、限制资产转让、限期补充资本、责令或限制股东转让股权、更换管理层等方式加强对使用央行资金机构的监督。
4、存款保险制度已取得一定成效
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正式施行。2016年以来,存款保险对全国投保机构开展风险评价和费率核定,即对低风险机构适用较低费率,对高风险机构适用较高费率。事实上近年来,存款保险的风险处置平台作用已有所发挥,如对包商银行520万储户、2.50万家中小企业、5000万元以下机构债权给予全额保障、5000万元以上大额债权部分保障等。
(五)健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机制
和资本市场更加重视保护投资者利益一样,前期赶快领域近年来面临的合规风险与声誉风险压力逐步增大,在消费者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的情况下,金融管理部门亦督促金融机构加大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力度,以夯实金融稳定的微观基础。
⑤ 海通证券姜超:18年杠杆率微升 1季度偿债能力改善
摘要
利润: 18 年盈利增速明显回落, 19 年一季度净利润有所好转。 18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整体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增速同比大幅下滑,净利润增速转负,但19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速回正,未来盈利能否继续改善有待观察。18年各行业中,建材及钢铁行业盈利增速虽然较高,但涨价效应正在逐渐消退,石油石化、食品饮料、国防军工及基础化工行业盈利状况较优,受贸易的影响,通信和电子元器件等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房地产行业盈利增速在各行业中处于中上的位置,但考虑到房地产行业盈利的滞后性以及高周转策略或难以为继,未来盈利和现金流的持续性不容乐观。
现金流: 19 年一季度企业融资情况有所改善。 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转正,主要由房地产行业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大幅上涨,带动经营性净现金流增加所致。同时18年企业融资环境偏紧,筹资现金流覆盖资金缺口的能力趋弱,而19年一季度,宽信用政策效果逐渐显现,社融有所回暖,筹资现金流/自由现金流缺口的比例约为60%,同比增加了7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18年自由现金流同比普遍回升,筹资现金流大体回落,而19年一季度末筹资现金流同比减少的行业有所缩减。18年房地产行业自由现金流同比增幅较大,筹资现金流同比大幅下降,建筑行业自由现金流缺口与17年基本持平,对外部筹资依然较为依赖,其他行业情况有所分化。
资本结构:债务负担微增,民企杠杆率走高。 截至18年末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负债率略有上升,19年一季度末整体资产负债率环比年初略微上升0.1个百分点。微观数据看,18年末负债率同比降低的企业占比减少,19年一季度末占比环比年初继续减少,说明18年及19年一季度企业杠杆率情况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并且地方国企及央企杠杆较为稳定,民企杠杆率走高。此外,债务结构呈现短期化。分行业来看,房地产和建筑行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仍旧是最高的,超过70%,且截至18年末及19年一季度末房地产行业整体负债率并未有所改善,依旧是高杠杆模式,建筑行业18年末及19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供给侧改革相关行业比如煤炭、钢铁、建材、有色行业18年末资产负债率较17年末均有不同幅度的降低,其中建材及钢铁行业降杠杆明显,其他负债率明显降低的行业还有基础化工、国防军工、纺织服装及食品饮料等。
偿债能力: 19 年一季度短期偿债能力有所增强。 18年末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整体速动比率约0.78,较17年下降0.01,并且货币资金/短期债务指标出现明显回落,但是19年一季度有所好转。分行业看,从绝对水平来说,钢铁、电力及公用事业、综合、有色行业的短期偿债压力较重,18年末行业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的覆盖率均低于50%,轻工制造、基础化工、农林牧渔、交通运输及机械行业也都在70%以下的偏低水平。而食品饮料、传媒、餐饮旅游、计算机、家电等下游消费行业资金相对充裕,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从变化上讲,去年多数行业短期偿债能力回落,而19年一季度仅有3个行业环比年初短期偿债能力继续下滑,偿债能力有所改善。
盈利能否持续改善尚待观察,融资端改善较为关键。 整体来看,18年年报数据凸显了一些问题,如在企业盈利方面增速下滑较为严重,筹资现金流对自由现金流缺口覆盖能力弱化,民企杠杆有所上升,以及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的覆盖率降低等,而19年一季报显示净利润、融资及短期偿债能力方面得到一定改善。去年受到经济下行等影响,且风险事件频发,风险偏好下降,融资环境收紧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筹资及经营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在19年一季度宽信用政策效果逐渐显现,社融逐渐企稳后,企业盈利的持续恢复尚待观察,融资端未来能否继续改善是决定企业信用风险的关键因素。
1。 利润:18年盈利增速明显回落,19年一季度净利润有所好转
18 年 A 股非金融企业整体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增速相较 17 年大幅下滑,净利润增速转负。 具体来看,2018年A股非金融企业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速由2017年的19.5%降至12.7%,营业利润同比增速从17年的39.4%降至4.0%,净利润同比增速从17年的31.3%降至-5.4%,同比增速均有所降低,企业盈利指标有所恶化。
微观层面来看,2018年亏损企业占比有所提高,从17年的8.7%上升至11.0%;净利同比下滑的企业占比较17年有所增加,从24.0%提高到30.3%,增加了约6个百分点。整体来看,上市公司宏微观层面数据均反映了企业盈利有所恶化。
19 年一季度盈利指标出现分化,营业收入及营业利润增速继续下滑,净利润增速转正,可持续性有待观察。 从盈利同比指标看,2019年1季度A股非金融企业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9.4%及2.2%,较18年继续下滑,而净利润增速回升至1.3%,从净利润增速来看,19年一季度盈利情况相较于18年有所好转,但可持续性尚待观察。
微观层面数据显示19年一季度盈利情况继续下滑。19年1季度A股非金融企业净利润为负的企业占比为11.2%,相较于18年全年11.0%略微升高,考虑到企业盈利有季节性规律,同期更有可比性,18年1季度亏损企业占比为6.5%,19年1季度与之相比亏损企业增多较为明显。19年1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的企业占比为30.8%,较18年同期的25.3%有所增加。
对应到行业来看, 2018 年各行业中,此前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的建材及钢铁行业盈利增速较高, 石油石化、食品饮料、国防军工及基础化工行业盈利增速在各行业中排名靠前,煤炭、建筑、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盈利增速虽为正但也偏低。纺织服装、计算机、机械、有色金属及农林牧渔行业净利润下滑幅度较大,通信和电子元器件等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贸易冲击。2019年一季度,通信行业净利润同比大增,受贸易影响有所缓和,国防军工、综合、餐饮旅游及计算机等行业盈利增速较高;农林牧渔、钢铁、有色金属、汽车、基础化工及传媒等行业同比来看盈利下滑较为明显。
房地产行业盈利增速在各行业中处于中上的位置 , 其中房地产行业18年利润总额增速为20.4%,净利润增速9.8%,由于房地产采取预售制度,销售收入反映到报表上有一定滞后性,18年的利润更多反映的是前期市场销售情况。19年一季度房地产行业净利润增速约为16.0%,一定程度反映18年销售收入在今年结转情况。18年地产行业现金流改善主因很多房企采用了高周转策略,但结合房企拿地等数据来看,拿地数量及面积18年3季度以来同比增速为负,土地购置费增速明显下滑,高周转或难以为继,未来房地产行业盈利和现金流的持续性均不容乐观。
2。 现金流: 19 年一季度企业融资情况有所缓和
18 年企业自由现金流转正。 2018年年报显示A股非金融企业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增长约30%,而投资性净现金流的一直为负数,且绝对值同比增长近2%,导致企业自由现金流转正,A股全部非金融企业18年自由现金流合计约为1795亿,较17年大幅增多6956亿,主要由房地产行业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大幅上涨,18年房地产行业现金流周转加快,带动房地产行业经营性净现金流增加所致。2019年一季度非金融上市企业经营性净现金流合计为负,有季节性原因,但相比18年一季度同比有所增加,现金流缺口环比走扩。
18年企业融资环境偏紧,筹资现金流覆盖资金缺口的能力趋弱,19年一季度有所缓和。 14年到16年非金融企业筹资现金流一直处在逐年增长的状态,特别是15年和16年,低利率刺激了企业融资规模的快速增长,而18年上半年在金融去杠杆、资管新规影响下,非金融上市企业筹资现金流大幅减少,此后受经济下行压力及风险偏好降低等因素影响,企业融资环境继续收紧。2018年A股非金融企业筹资净现金流合计仅有约311亿元。19年一季度,宽信用政策效果逐渐显现,社融有所回暖,企业融资的规模环比有明显增加,19年一季度筹资现金流合计约为5505亿元,筹资现金流/自由现金流缺口的比例约为60%,同比去年一季度增加了7个百分点。
微观数据来看, 对于自由现金流缺口,2018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中,有超过43%的企业自由现金流缺口走扩,相较于2017年的57%有所下降,2019年一季度与18年基本持平,企业自由现金流情况有所好转。
筹资现金流看,2018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中筹资现金流同比增加的占比约40%,较17年的54%大幅下降,融资环境趋紧,2019年一季度有所好转,非金融上市公司筹资现金流同比增加的占比约为48%。当把筹资现金流和企业自由现金流缺口放在一起考察的时候,我们发现企业筹资现金流对自由现金流缺口的补偿也有所趋弱,两者之差减少的企业占比在18年末有显著增加,由17年的47%增加至18年的51%,19年一季度有所下降至与17年持平。
18 年行业自由现金流同比普遍回升,筹资现金流大体回落。 总体来看,我们关注的27个行业中,22个行业2018年自由现金流同比回升,特别是房地产、家电、电力及公用事业、基础化工等行业改善较为明显。自由现金流恶化的行业包括石油石化、煤炭、机械、国防军工及商贸零售。从筹资现金流角度来看,2018年绝大部分行业筹资现金流同比都在减少,未减少的行业仅有建筑业及商贸零售,融资环境收紧对各行业影响较为普遍,而2019年一季度筹资现金流同比减少的行业缩减为12个,从行业上看融资环境也有所改善。
非金融企业负债率有所回升。 我国去杠杆虽取得积极进展,但总杠杆仍然偏高,18年下半年后由去杠杆逐步转为稳杠杆。具体来看,截至18年末A股非金融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为60.69%,较2017年底59.94%的负债率上升0.75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说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初步得到控制。2019年一季度末A股非金融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为60.79%,环比年初略微上升0.1个百分点。
微观数据看,负债率同比降低的企业占比减少,2017年只有不到一半的上市非金融企业实现了降杠杆,18年末资产负债率同比降低的企业占比也只有41%,说明18年企业杠杆率情况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19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同比降低的企业占比环比年初约下降0.28个百分点。
地方国企及央企杠杆较为稳定,民企杠杆率走高 。截至18年末A股非金融央企的资产负债率(整体法)为61.73%,高出平均水平约1个百分点,地方国企平均为60.09%,而上市民营企业只有56.33%。 从杠杆率变动情况看 ,18年末央企和地方国企整体法计算的资产负债率较17年末微幅降低,其中地方国企整体法计算的资产负债率较17年底降低约0.06个百分点,央企整体法计算的资产负债率较17年末降低约0.23个百分点;19年一季度末非金融央企杠杆率较年初略微升高0.84个百分点,非金融地方国企杠杆率有所降低。民营企业杠杆率则出现抬升,整体法计算的资产负债率从17年底的53.62%提高到18年底的56.33%,上升约2.72个百分点,截至19年一季度末,民企杠杆率与年初基本持平。
债务结构短期化。 18年A股非金融企业流动负债占比明显增加,18年末流动负债占比为72.45%,较2017年底的71.67%增加0.78个百分点。这是因为18年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债市及非标违约频繁,部分企业融资成本抬升,企业以短期融资滚动长期债务、控制融资成本的显现很普遍。
分行业来看,房地产和建筑行业 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仍旧是最高的,超过70%,且房地产行业较17年末并未有改善,整体负债率反而增加了1.1个百分点,依旧是高杠杆模式,19年一季度末房地产行业杠杆率与年初基本持平;建筑行业18年末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19年一季度末较年初约下降0.1个百分点。 供给侧改革相关行业 比如煤炭、钢铁、建材、有色行业18年末资产负债率较17年末均有不同幅度的降低,其中建材及钢铁行业降杠杆明显,资产负债率分别降低4个百分点和3.7个百分点。19年一季度末二者进一步降低,建材行业资产负债率降至40.73%,钢铁行业降至57.33%。 其他负债率明显降低的行业 还有基础化工、国防军工、纺织服装及食品饮料等,其中基础化工行业18年末资产负债率为50.57%,较17年末下降约3.5个百分点,主要因为18年基础化工行业盈利能力明显好转,带动收入及经营现金流走高,同时产能扩张不明显,使得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
下游行业分化明显 ,通信、商贸零售、传媒、电子、计算机行业杠杆率有所抬升,而食品饮料、纺织服装、餐饮旅游等债务负担明显回落。
4。 偿债能力: 19 年一季度短期偿债能力有所增强
在分析现金流时,我们发现18年非金融企业 筹资现金流覆盖资金缺口的能力趋弱,货币资金增速放缓;另一方面杠杆率没有显著去化,并且民企出现了杠杆率走高的情况,债务结构短期化,企业偿债能力趋于弱化,而19年一季度有所好转。 具体来看,18年末A股非金融企业整体速动比率约0.78,较17年末下降0.01,并且货币资金/短期债务指标出现明显回落,从17年底的95.7%降至18年底的91.1%,但是19年一季度有所回升至104.2%,18年主要源于货币资金增速减缓而短期债务大增,18年A股非金融企业货币资金同比增长6.9%,而短期债务增速为12.3%。
分行业来看, 我们以货币资金/短期债务衡量行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从绝对水平看,钢铁、电力及公用事业、综合、有色行业的短期偿债压力较重,18年末行业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的覆盖率均低于50%,轻工制造、基础化工、农林牧渔、交通运输及机械行业也都在70%以下的偏低水平。而食品饮料、传媒、餐饮旅游、计算机、家电等下游消费行业资金相对充裕,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18年多数行业短期偿债能力回落,行业分化明显,19年一季度偿债能力有所增强。 从变动情况看,18年多数行业短期偿债能力下降,我们关注的27个行业中,短期偿债能力提升的行业仅有8个,主要包括部分上游行业如煤炭、钢铁,此外食品饮料、计算机等下游行业偿债能力亦有所提升。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非金融行业中短期偿债能力较年初有所回升的行业有24个,仅计算机、建筑及餐饮旅游行业货币资金/短期债务的比值有所下降。
5。 总结及展望:盈利能否持续改善尚待观察,融资端改善较为关键
18 年盈利增速明显回落, 19 年一季度净利润有所好转。 从18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来看,整体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增速相较17年大幅下滑,净利润增速转负,19年一季度盈利指标出现分化,营业收入及营业利润增速继续下滑,净利润增速回正,未来盈利能否继续改善有待观察。对应到行业来看,18年各行业中,此前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的建材及钢铁行业盈利增速虽然较高,但涨价效应正在逐渐消退,石油石化、食品饮料、国防军工及基础化工行业盈利仍然乐观,受贸易的影响通信和电子元器件等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房地产行业盈利增速在各行业中处于中上的位置,但考虑到房地产行业的性质以及拿地情况,盈利增速未来可持续性尚待观察。
19 年一季度企业融资情况有所缓和。 18年年报显示A股非金融企业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增长约30%,而投资性净现金流一直为负数,且绝对值同比增长近2%,企业自由现金流转正,主要由房地产行业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大幅上涨,带动房地产行业经营性净现金流增加所致。同时18年企业融资环境偏紧,筹资现金流覆盖资金缺口的能力趋弱,而19年一季度,宽信用政策效果逐渐显现,社融有所回暖,一季度筹资现金流合计约为5505亿元,筹资现金流/自由现金流缺口的比例约为60%,同比去年一季度增加了7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18年自由现金流同比普遍回升,筹资现金流大体回落,而19年一季度末筹资现金流同比减少的行业有所缩减。18年房地产行业自由现金流同比增幅较大,筹资现金流同比大幅下降,建筑行业自由现金流缺口与17年基本持平,对外部筹资依然较为依赖,其他行业情况分化,其中医药、计算机、汽车及商贸等行业自由现金流持续为负,未有明显好转,纺织服装及家电行业18年自由现金流转正。
债务负担微增,民企杠杆率走高。 截至18年底A股非金融企业负债率略有上升,2019年一季度末整体资产负债率为60.79%,环比年初略微上升0.1个百分点。微观数据看,18年末负债率同比降低的企业占比减少,19年一季度末占比环比年初继续减少,说明18年及19年一季度企业杠杆率情况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地方国企及央企杠杆较为稳定,民企杠杆率走高。此外,债务结构呈现短期化,与18年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债市及非标等违约频发,部分企业融资成本不断抬升,企业以短期融资滚动长期债务、控制融资成本等有关。分行业来看,分行业来看,房地产和建筑行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仍旧是最高的,超过70%,且截至18年末及19年一季度末房地产行业整体负债率并未有所改善,依旧是高杠杆模式,建筑行业18年末及19年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供给侧改革相关行业比如煤炭、钢铁、建材、有色行业18年末资产负债率较17年末均有不同幅度的降低,其中建材及钢铁行业降杠杆明显,其他负债率明显降低的行业还有基础化工、国防军工、纺织服装及食品饮料等。
19 年一季度短期偿债能力有所增强。 18年非金融企业筹资现金流覆盖资金缺口的能力趋弱,货币资金增速放缓;另一方面杠杆率没有显著去化,并且民企出现了杠杆率走高的情况,债务结构短期化,企业偿债能力趋于弱化,18年末A股非金融企业整体速动比率约0.78,较17年末下降0.01,并且货币资金/短期债务指标出现明显回落,但是19年一季度有所好转。分行业看,从绝对水平看,钢铁、电力及公用事业、综合、有色行业的短期偿债压力较重,18年末行业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的覆盖率均低于50%,轻工制造、基础化工、农林牧渔、交通运输及机械行业也都在70%以下的偏低水平。而食品饮料、传媒、餐饮旅游、计算机、家电等下游消费行业资金相对充裕,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从变化上讲,去年多数行业短期偿债能力回落,而19年一季度仅有3个行业同比年初短期偿债能力继续下滑,偿债能力有所改善。
盈利能否改善尚待观察,融资端改善较为关键。 整体来看,18年年报数据凸显了一些问题,如在企业盈利方面增速下滑较为严重,筹资现金流对自由现金流缺口覆盖能力弱化,民企杠杆有所上升,以及货币资金对短期债务的覆盖率降低等,而19年一季报显示净利润、融资及短期偿债能力方面得到一定改善。去年受到经济下行等影响,并且风险事件频发,风险偏好下降,融资环境收紧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筹资及经营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在19年一季度宽信用政策效果逐渐显现,社融逐渐企稳后,企业盈利的持续恢复尚待观察,融资端未来能否继续改善是决定企业信用风险的关键因素。
⑥ 三季度居民购房杠杆率下降 房产金融政策短期难松绑
中新经纬客户端10月31日电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2019年三季度全国居民购房杠杆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三季度,个人房贷余额同比增速回落至16.8%,连续10个季度回落;全国居民购房杠杆率为31.3%,环比降0.5个百分点,同比降0.1个百分点。
易居研究院研究员沈昕表示,730政治局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市场预期随之转变,全国首套房贷平均利率连续4个月上升,三季度杠杆率和房价指数涨幅同步下行。若年内5年期LPR不调整,预计全国首套房贷平均利率将继续横盘小幅震荡,部分城市房贷利率还有可能进一步小幅上行,四季度居民购房杠杆率还将下降,百城房价指数环比涨幅也将继续收窄。同时需要注意到,我国住户部门杠杆率不断创新高,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这也预示着房产金融政策短期内仍难松绑。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走势
报告称,从人民银行季度公布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走势来看,近年来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2019年三季度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9.05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比上季度末低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1.1个百分点。
观察历史数据,2004年四季度-2014年四季度的10年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由1.6万亿元上升至11.5万亿元,期间新增房贷余额约9.9万亿。2015年-2017年四季度,短短3年时间,贷款余额迅速攀升至21.9万亿元,期间新增贷款余额约10.4万亿。对比2004-2014年间的9.9万亿余额新增可以看出,本轮仅用了30%的时间却增加了105%的贷款。
回顾过去13年数据,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速最高点出现在2009年四季度(60%),这与四万亿刺激有关。此后2010-2011年间,中央相继出台了“国十一条”、“国十条”、“9.29新政”、“新国八条”等调控政策,大幅提高了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以及贷款利息,个人房贷余额增速随之回落,2012年二季度回落至11%。2012年三季度个人房贷余额同比增速开始回升,2013年四季度达到21%后重新回落。2014年-2015年二季度间,个人房贷余额同比增速一直在17-18%区间内盘整。2015年三季度开始,个人房贷余额同比增速快速提升,加上国家不断出台的一系列去库存利好政策,2017年一季度超过了之前5年的增速水平达到35.7%。
2017年二季度,个人房贷余额同比增速出现回落(30.8%),此后8个季度继续保持回落态势,2018年二季度以来回落速度有所趋缓,2019年三季度回落至16.8%。四季度来看,预计短期内全国性的调控政策不会放松,商品房销售难有大起色,个人房贷余额同比增速还将进一步小幅回落。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新增额走势
报告对人民银行季度公布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做差估算出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季度新增额走势。数据显示,2019年三季度,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新增10900亿元,环比持平,同比增长5%,房贷余额新增额目前绝对值仍处于历史较高位。
报告称,观察历史数据,2016年四季度以来,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新增额连续回落。2017年四季度,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新增额进一步降至8000亿元,同比下降33%。2018年前三季度连续反弹,四季度下降至8700亿元。2019年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新增额反弹至11200亿元,这是由于央行2019年1月份全面降准1个百分点后,流动性较为充裕,商业银行放贷意愿较强。二季度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新增额环比一季度小幅下降,三季度与二季度持平。
从全国人民币新增贷款中个人房贷占比来看,2019年三季度,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新增额占新增境内贷款比例为28%,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
观察历史数据,该指标大致出现三个高点(30%以上),分别发生在2007、2009年和2016年。2016年三季度,该指标连续刷新历史最高值,达到53%。也就是说,新增境内贷款中有将近一半流向了住户按揭贷款。2017年,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新增额占新增境内贷款比例连续两个季度下降,三四季度重新回升。2018年一季度该指标回落,此后三个季度小幅上升。2019年一季度该指标回落,二季度再次上升,三季度小幅下降。从绝对值来看,该指标已经回到2016年初水平,但仍高于2008年以来平均值较多,说明住户部门房贷去杠杆未来仍有空间。
全国居民购房杠杆率走势
报告将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新增额占全国一、二手房成交总额的比重与9%公积金贷款占全国住宅成交总额比重的历史平均值加总,估算出全国居民购房杠杆率。
数据显示,2019年三季度,全国居民购房杠杆率为31.3%,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观察历史数据,从2015年三季度开始,居民购房杠杆快速上升,2016年四季度达到2010年以来最高位,为44.6%。2017年一季度,该指标小幅回落至44.4%,此后7个季度连续下行,2019年一二季度小幅上升,三季度再次下行。
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居民购房杠杆率上行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其一,央行2019年1月份全面降准1个百分点后,流动性较为充裕,商业银行放贷节奏加快。其二,全国首套房贷利率2018年12月-2019年5月连降6个月,居民贷款意愿增强。但三季度部分热点城市首套房贷利率纷纷上调,6月份以来全国首套房贷平均利率已连续4个月上升。这使得居民贷款意愿减弱,三季度居民购房杠杆率小幅下降。国庆长假后,全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执行了新的LPR定价机制,但从各地的执行情况来看,与之前的贷款利率相比基本保持稳定。若年内5年期LPR不调整,预计全国首套房贷平均利率将继续横盘小幅震荡,这将制约居民贷款意愿进一步增强。
此前央行发布消息称,要求保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适度增长,严禁消费贷款违规用于购房,加强对银行理财、委托贷款等渠道流入房地产的资金管理。9月监管严查信用卡资金流入楼市情况,包括境内房地产类商户、房产相关契税等,多家银行信用卡中心下调房地产类商户交易限额,并限制在住宅、地产中介等商户刷卡交易。当前全国居民购房杠杆率连续2个季度回升后有所下降,目前来看短期内房贷政策很难全面放松,预计2019年四季度全国居民购房杠杆率还将继续小幅下降。
全国居民购房杠杆率与百城房价指数关系
报告比较全国居民购房杠杆率与百城房价指数季度环比涨幅走势发现,房价涨幅与居民杠杆率总体呈现正相关关系。2015年一季度开始,居民购房杠杆率和房价指数同时出现大幅攀升态势,房价指数季度环比涨幅在2017年二季度见顶,居民购房杠杆率在2016年四季度见顶,主要原因是2016年底开始越来越多的城市收紧信贷政策。2018年一季度,杠杆率和房价指数涨幅同步下行。二季度杠杆率进一步下行,房价指数涨幅扩大,这主要是二季度部分二线城市楼市有升温迹象,三四线城市还在轮动上涨。7.31政治局会议后,市场明显降温,三四季度杠杆率和房价指数涨幅同步下行。
2019年一二季度,杠杆率和房价指数涨幅同步上行。730政治局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市场预期随之转变,全国首套房贷平均利率连续4个月上升,三季度杠杆率和房价指数涨幅同步下行。若年内5年期LPR不调整,预计全国首套房贷平均利率将继续横盘小幅震荡,部分城市房贷利率还有可能进一步小幅上行,四季度居民购房杠杆率还将下降,百城房价指数环比涨幅也将继续收窄。
全国住户部门杠杆率走势
从历史数据来看,2007–2008年,我国住户部门杠杆率保持在20%以下的较低水平,2008年末为17.9%。2009年初至2010年二季度,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随着“四万亿”刺激政策的推出,房地产市场快速回暖,住户部门杠杆率快速上升,此后至2012年底,上升趋势减缓。2013年一季度,住户部门杠杆率达到31%,首次突破30%,此后连续快速上升至今。2018年底,我国住户部门杠杆率为53.2%,相比2008年底增长了35.3个百分点。2019年三季度,我国住户部门杠杆率继续上升至56.3%,环比上季度上升1个百分点,同比去年同期上升4.1个百分点。
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末,所有统计国家的住户部门平均杠杆率为59.7%,发达国家为72.1%,新兴市场国家为39.9%。目前我国住户部门杠杆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但高于新兴市场国家平均水平。但需要看到的是,在我国住户部门杠杆率快速上升的同时,其他主要经济体的住户部门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去杠杆。例如,美国住户部门杠杆率从2008年末的95.4%显著降至2018年末的76.3%,同期日本住户部门杠杆率从59.5%降至58.1%,欧盟从60.4%降至57.7%。且近年来我国住户部门杠杆率增速较快,如果不加以控制,未来几年有可能超越欧盟和日本。
全国住户部门贷款余额/存款余额走势
全国住户部门贷款余额和全国住户部门存款余额的比值变化,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住户部门的资金杠杆走势。2007年一季度-2009年一季度,住户部门贷存款余额比例在20%-30%之间小幅波动。2009年二季度开始,住户部门贷存款余额比例基本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2016年以来呈加速上行趋势,这与2016年以来住户部门贷款余额增速较高有关。住户部门贷存款余额比例从2008年末的25.3%上升至2018年末的66.1%,期间上升了40.8个百分点。2019年三季度,住户部门贷存款余额比例上升至66.2%,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住户部门贷存款余额比例持续上升,与存款余额增速持续下行,贷款余额增速持续高于存款余额增速有关。住户部门存款余额增速持续放缓,可能有多方面原因。一是与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有关,过去大多数居民的节约型消费方式已不再是主流,与之相应的高储蓄率也逐渐降低。
二是与居民代际更迭有关,目前,80后、90后已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他们不再像父辈、祖辈那样热衷于储蓄。
三是理财方式发生了变革,银行理财产品、互联网理财产品等分流了一部分的银行存款。
四是实物类资产住房正在成为中国家庭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居民热衷于将货币类资产的储蓄存款和理财产品转化为房产。
住户部门贷款余额增速持续高位也与住房贷款持续高增长有关,从央行公布的数据来看,2008-2018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在住户部门贷款余额中的占比为45%-54%,即个人住房贷款占住户部门总贷款的一半左右,是居民负债的最主要组成部分。随着近日央行强调,要保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适度增长,严禁消费贷款违规用于购房,预计下半年住户部门贷款余额增速将会有所放缓,住户部门贷存款余额比值的上升趋势也将趋缓。
(来源:中新经纬)
⑦ 中国经济杠杆率处于稳定状态吗
据报道,随着去杠杆进程的推进,我国总体杠杆率虽然保持基本稳定,但国有企业版杠杆率权和地方政府债务依然是当前我国最突出的债务问题和去杠杆工作的重点领域。
据悉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央企、国企去杠杆确实已取得积极成效。数据显示,2017年国企资产负债率为65.7%,相比上一年下降0.4个百分点。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5%,相比上一年下降0.3个百分点。
目前国资委已制定了中央企业降杠杆、减负债、控风险的指导意见,并明确到2020年前中央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要再下降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