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非金融杠杆率

非金融杠杆率

发布时间:2023-05-26 11:54:09

❶ 我国非金融部门总体杠杆率 是什么意思

杠杆率是指 资本金/总资产 即 资本金/(资本金+总负债)
我们实际上说的杠杆,是指杠杆倍数,即总资产/资本金。
例如,你买房首付是20%,那么杠杆率为1:5;杠杆倍数是5倍。
如果忽略资金成本,加入你花20万买100万的房子,房价上涨10%即10万时,你的收益率是10万/20万=50%。杠杆把你的收益率放大了。同理,杠杆也能将亏损扩大。
如果我们把实体的主体简单分为政府、居民、企业,你会发现,大部分部门的杠杆率都不低。
以地方政府为例,根据人大常委2015年8月第十六次会议,2015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锁定16万亿元,预计全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债务率(地方政府债务/地方综合财力)为86%。
86%。看起来很安全。这是做大分母(财政收入),做小分子(地方政府债务)的结果。
16万亿的地方政府债务数据至少低估50%。2015年前,部分地方融资平台借款、债券未被归入地方政府债务一类;2015年以后,地方融资平台新增贷款、债券均不归入地方融资平台一类。
地方综合财力,是衡量地方财政收入最大、最宽松的口径。它包括三个项目:公共财政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政府基金性收入及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其中,收入最稳定的是第一、二项,即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主要由税收组成,是业内通用的衡量财政实力的方式(但审计署公布的口径远宽于此)。政府基金收入主要成分是土地出让收入,不仅波动大,而且很容易造假(例如政府找一个国企拍下300亿土地,当地政府基金收入就上去了,拍下后政府再将资金退还)。这个大口径,未必合理。

❷ 如何积极稳妥去杠杆

如何积极稳妥去杠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积极稳妥去杠杆。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去杆杠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认真面对并妥善解决的问题。

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杠杆率快速提高,其中企业部门杠杆率在全球范围内最高,是美英的两倍多

总体来看,对于目前我国的杠杆率问题,需要重点关注并明确三个特点。

一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非金融部门的杠杆率快速提高。以国际清算银行(BIS)统计公布的信贷与GDP的比例作为杠杆率的衡量指标,2016年三季度末,我国非金融部门杠杆率为255.6%,其中,政府部门杠杆率为46.1%,企业部门杠杆率为166.2%,家庭部门杠杆率为43.2%。2008年至2016年三季度末这段时间,四个杠杆率指标增幅都在70%以上,家庭部门的杠杆率增幅甚至超过140%。

二是从国际范围看,我国非金融部门杠杆率整体不算高,但企业部门杠杆率在全球范围内最高。2016年三季度末,我国非金融部门杠杆率低于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高于新兴市场国家;政府部门杠杆率在全球范围内处于最低水平,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50%;家庭部门杠杆率在全球范围内也处于较低水平,仅高于新兴市场国家平均水平;受基数较高并且增长速度较快等因素影响,企业部门杠杆率在全球范围内最高,比BIS统计报告的国家和地区企业部门杠杆率平均水平高出75%,是美国、英国的两倍多。根据中国社科院所做的测算,国有企业债务在企业部门债务中的占比约为65%,国有企业负债率明显高于民营企业。

三是加杠杆的资金来源中,虽然仍然是以银行为主,但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规模和占比正在快速提高。根据BIS的统计,2016年三季度末,我国企业部门、家庭部门加杠杆的过程中,约有四分之一的资金来自非银行金融机构。而在2007年之前,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比例尚不足十分之一。近几年银行金融同业业务发展的情况也可佐证这一点。2008年-2016年,银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债权均值约为7万亿元,是2001-2007年的7倍多。由于银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债权规模快速增加,导致其占银行业总资产的比例从2001-2007年的2.7%升至2008-2016年的4.7%。同业资产增速快于银行业总资产增速,为非银行金融机构从银行融入资金再给企业贷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也为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出于规避监管等目的,借道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两高一剩、房地产行业贷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杠杆率的过快上升增加了经济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风险蔓延进而引发危机

我国的杠杆率快速增长并且企业部门杠杆率较高的促成因素较多。从宏观经济方面看,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的因素。国际上,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为了应对危机,各国普遍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以稳定经济增长,流动性较为充裕,我国的投资坏境较好吸引了大量国际资金流入,为加杆杠提供了充裕的资金。而国内也针对金融危机采取了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货币政策也相对宽松,不仅降准降息而且货币超发问题相对突出。2008-2016年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年增长率比GDP增长率高7.5个百分点,而2001-2007年只有5.8个百分点,增长了1.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GDP年均增长率从2001-2007年的10.8%降至2008-2016年的8.4%,下降了2.4个百分点。货币超发的同时经济增速却在下降,推动了杠杆率提升。

从金融方面看,我国融资方式中以债务融资为主,也会导致杠杆率提升。长期以来,国内高储蓄率为投资导向的经济模式发展提供了充裕的资金,也推动了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为主业的银行业规模壮大,让其有足够的规模和实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信贷资金。2016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232万亿元,是信托、保险、证券期货、基金、融资租赁业总资产之和的5倍多,是当年GDP总量的3倍多。这些都为债务融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资金供给。而从资金需求看,我国企业税负较重且税收征缴中债务利息具有税盾效应,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问题增大了其主动负债的动机,以及企业破产清算成本较高等,均导致企业部门也有较强的债务融资偏好。据中国金融论坛课题组的研究,国内预算软约束问题突出的国有企业,其杠杆率较同类企业明显更高。

杠杆率增长速度较快,企业部门杠杆率高,都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就国外的情况看,几乎历次经济金融危机之前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杠杆率快速提高的情况,杠杆率的过快上升增加了经济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风险蔓延进而引发危机。这方面,2016年我国居民部门房地产贷款飞速增长需要高度关注。据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2016年居民中长期贷款全年新增5.7万亿元,约占当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的45%,比2015年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长86%。家庭的资产配置中,对于房产配置的比例过高,而金融资产占比较低,不仅微观层面存在较大的风险,也加剧了宏观层面的房地产资产泡沫。企业部门杠杆率高加剧了企业的债务负担,特别是在近几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的情况下,企业偿债能力下降,过重的债务负担不仅企业难以承受,也易于导致再融资的成本更高。金融加速器理论表明,银行监督企业的交易成本与融资溢价正相关,而融资溢价与杠杆率正相关,即杠杆率越高,银行贷款所要求的利率越高,以抵消企业可能的违约损失。企业越来越高的融资成本与逐步下降的盈利能力同期出现,势必埋下更多的风险隐患。

去杆杠需要从源头上控制好货币供给量,同时采取盘活存量资产、加快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等措施,积极稳妥推进

对于杠杆率快速提高,以及企业部门杠杆率较高,我们必须高度警惕,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积极稳妥去杠杆。

具体而言,首先需要明确去杆杠的思路和重点。杠杆本身并不是坏事,而杠杆率快速提高,杠杆率较高易于引发风险,需要密切关注。也正是如此,去杠杆并不是不加区分的把杠杆都去掉,而是要重点控制杠杆率的过快上升,降低企业部门尤其是国有企业部门的高杠杆率。也就是说,去杠杆要同时兼顾杠杆率过快上涨和企业部门高杠杆率。对于政府部门,目前中央政府杠杆率低,而地方政府杠杆率高,要合理调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杠杆率。在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规模有缩小的预期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杠杆率问题也要予以关注。家庭部门杠杆率高主要是用于配置房产,要重点关注其杠杆率快速提高的问题。尤其是要通过对房地产的调控,减少家庭部门加杠杆配置房产,让房子回归其居住属性。就国际经验看,去杆杠的成效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也不是单一措施就可以全面解决的,对此需要有一定的心理预期。

其次要控制货币量,对金融业务进行规范。杠杆率快速提高,企业部门杠杆率高,也是因为货币超发流动性充足所致,在这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种货币现象。从这个角度看,去杆杠需要从源头上控制好货币供给量。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控制货币发行规模,管好货币供应的总阀门。在此基础上,结合基础货币供给方式变化,适当提高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短期借贷便利等流动性管理工具的价格水平,降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央行融资并进行套利的积极性,以控制金融机构负债的总规模。对于近几年快速发展的金融同业业务,不排除其发展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但其中不规范、不透明的问题较多,需要通过加强监管减少同业套利空间。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非银行金融机构对非金融部门加杠杆也提供了较多的资金,因此我们不仅要管理好银行业特别是中小银行同业业务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管理也不容忽视。

最后要推动经济发展和融资方式转变。杠杆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也需要用推动经济发展的办法,在发展中予以解决。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结构性因素与周期性因素叠加的情况下,既要对经济增长速度有合理预期,也要积极通过创新、加快改革、完善体制机制,稳定经济增长。要通过国有企业的资本金补充机制、激发民营企业投资积极性、税收制度改革等,提高企业部门竞争力和盈利水平,以做大分母的方式降低杠杆率;要积极促进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推进不良资产证券化,加快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降低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压力。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完善企业破产制度规定,降低企业退出成本。要规范并完善企业上市管理制度,发展好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提供制度支持和市场保障,从而逐步降低对债权融资的依赖。

总之,对于我国杠杆率快速提高、企业部门杠杆率高的问题要高度重视,去杠杆也要积极稳妥,根据杠杆的实际情况与最新变化,平衡好经济增长和去杠杆之间的矛盾,统筹好各方面都因素,既要控制好资金的供给端,也要调节好资金的需求端,采用多种手段从多方发力,以保障去杠杆的成效。

❸ leverage ratio

一、杠杆率(Leverageratio)

本文所言杠杆率是指金融机构的总资产除以其净资产得到的放大倍数。反过来,它的倒数即净资产除以总资产得到权益比率。杠杆率高(即权益比率低),经济意义是少量的资本支撑着过多的负债,一般意味着风险大。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均采用了高杠杆经营模式,其资产规模远高于自有资本规模。从2007年报看,我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杠杆率分别为15.96倍、13.18倍和15.63倍,加权风险资产/总资产分别为50.73%、62.61%和55.82%,上市中小股份制银行中有两家2007年底的杠杆率较高,达到了32.33倍和45.37倍(并不必然风险最高),加权风险资产/总资产分别为49.41%和60.20%。同期,Citibank和HSBC的杠杆率分别为19.19和17.38,其加权风险资产/总资产分别为57.28%和49.61%。

由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以“权益比率+资产负债率=100%”,比如资产负债率等于97%,就相当于权益比率为3%,杠杆率33.33倍。从2008年三季报分析,我国资产负债率大于等于97%即杠杆率超过33.33倍的上市公司有55家,其中49家净资产为负;资产负债率小于20%即杠杆率小于1.25倍的上市公司有96家。当然,非金融类公司的杠杆系数和金融类公司的杠杆率及其风险含义不能简单对比,商业银行和投行相同的杠杆率所隐含的风险也不一样。

有的文献把杠杆率定义为总负债/净资产,由于“资产=负债+净资产”,所以,“总负债/净资产=总资产/净资产-1”,所以,在这个定义和本文定义下的杠杆率分析结论基本相同。但是在美国等商业银行的年报中,杠杆率的定义是监管当局规定的核心资本(Tier1Capital)除以总资产(注意不是风险加权资产),这就要求必须注意特定资料中对杠杆率的定义。

二、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与权益比率(杠杆率的倒数)的比较

简单地看杠杆率,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并不反映风险的真实情况。这样,以BIS为代表的金融监管当局和金融机构就对该指标进行了改进,通过把资产负债表中一些属于负债的符合一定条件的负债项计入净资产等方法得到监管资本(大于净资产),同时,通过对各类资产进行风险加权调整,得到风险加权资产(风险加权资产一般远远小于总资产,目前看大概相当于总资产的45%~60%)。这样,就从权益比率过渡到资本充足率。显然,相较于权益比率的公式(净资产/总资产),资本充足率公式的分子增加、分母大幅减小,所以,资本充足率必然高于权益比率。

因为净资产中的以下项不计入核心资本:(1)资本公积中的重估储备、按新会计准则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未实现的资本利得和损失;(2)未分配利润中的利润分配预案计划分配部分;(3)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所以,核心资本一般略小于净资产,但风险加权资产一般远远小于总资产,所以,核心资本充足率一般也高于权益比率。

从年报看,2007年底,工商银行权益比率为6.2%(杠杆率15.96倍),其对应的资本充足率与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09%和10.99%;中国银行权益比率为7.6%(杠杆率为13.18倍),对应的资本充足率与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34%和10.67%;Citibank权益比率为5.21%(杠杆率为19.19倍),对应的资本充足率与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7%和7.12%。

三、次贷危机中损失惨重的金融机构杠杆率都很高

高杠杆率是次贷危机中金融机构损失惨重的重要原因之一。以美林证券为例,自2003年到2007年其杠杆率增至28倍,也就是说,每1美元的资本支撑着28美元的资产规模,即支撑着27美元的负债规模。据估计如果加上SIV等表外业务的杠杆效应,华尔街投行的杠杆倍数可高达50~60倍。

这种高杠杆率有着明显的双向放大作用:30倍的杠杆,投资银行家可以用10美元做300美元的投资,只要有3.3%的收益率(接近于美国国债利率),投行就可以赚回本金;但是这种杠杆放大是双刃剑,只要损失超过3.3%,就将导致破产危机。

从年报看,2002~2006年底4年间花旗集团所有者权益增加了43%,而总资产增加了73%(即负债、资产的增加远远超过了资本的增加,同期,风险权重进行了调整,不要求资本支持的资产从占总资产的35%上升到了46.5%,或许是巴塞尔Ⅱ的贡献),相应的杠杆率从18倍增加到了22倍。高杠杆经营的结果就是2007年由于资产负债表恶化,核销剧增,所有者权益净减少,杠杆率增加到了30倍,花旗大厦摇摇欲坠。

四、杠杆率的调整和资产价格变化会相互加强,放大经济金融周期

(一)金融机构的杠杆比率变化具有顺周期性。金融机构杠杆比率的变化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变化是正相关的。资产价值往往仅仅依赖于当前市场价值、不能够准确揭示未来现金流,在经济高涨时资产价值高、杠杆率高,经济低迷时,资产价值低、杠杆率低。这样,杠杆率具有顺周性。

(二)杠杆率的调整和资产价格变化会相互加强,放大金融周期。资产价格快速上涨期,一些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价值快速泡沫化上升,负债率短期下降。但是,由于企业乐观预期,所以,由于资产价值泡沫化上升导致的负债率下降反而增加了企业进一步负债的能力和信心,负债就也随之上升,对资产的需求增加,进一步刺激资产价格上涨。有的企业负债的上升甚至超过了资产价值的上升速度,导致负债率上升,杠杆率放大。

问题是负债的上升属于刚性上升,而资产价格的膨胀属于泡沫化膨胀。当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后,资产价格像石头垂直下落般迅速下降(比如股票、股票、石油等),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迅速萎缩,但是负债的下降往往很慢,导致净资产减少,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出售更多的资产来还债,导致资产价格进一步下降,资产负债表进一步恶化,一些企业净资产变为负值走向破产。

这样,就表现为经济的较大起伏。

(三)金融机构重建资本基础的过程中必然导致信贷紧缩的出现。如果资产价格持续下降,高杠杆机构损失过大必然严重侵蚀资本基础。这就必然需要金融机构重建资本基础、加固资产负债表,也必然会放缓资产扩张,甚至压缩资产负债表,出售风险资产。而且,即使可以通过吸引新的股权投资迅速重建资本基础,但是由于金融市场总体风险上升,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也会下降。信贷供给下降。

这些意味着企业将难以得到信贷(银行不想增加贷款,企业自然得不到贷款),信贷紧缩则可能进一步导致经济衰退。

五、改进杠杆率监管

(一)重视初始定义的杠杆率(总资产/所有者权益,资产不经过风险调整)所显示的风险信息

由于商业银行采用了高杠杆经营模式,加上其无抵押负债、易发生系统性风险且对其救助肯定要动用公共资源,所以对其要进行审慎监管。

次贷危机的教训使各方都在反思如何改进现有的监管框架,虽然有一定的缺陷,但是BIS近期的报告在强调初始定义的杠杆率(总资产/所有者权益,资产不经过风险调整)所显示的资产负债表强壮度的信息,或者“核心资本/总资产”(逻辑是相同的)这个指标的重要性。

杠杆率要求的合理性,不但是由于传统观点认为资本可以缓冲资产的损失,更是由于在一个相互联系的金融体系中保持负债的稳定。金融创新过程中,控制杠杆是分散业务风险的前提,是控制创新业务风险范围的必须。“可以承受高风险,绝不承受高杠杆”的原则,不仅适用于新产品的拓展,也同样适用于跨地域的扩张。在新地区市场上,当风险不可测时,控制杠杆比控制风险更重要。

具体的讨论:(1)直接限制杠杆倍数;(2)直接限制抵押贷款的抵押率;(3)更加重视高杠杆经营机构的流动性监管,BIS出台了流动性监管指引。

更多的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讨论:(1)有研究提出复杂的规则和不现实的模型应该加以淡化。分析指出,监管套利和让私人银行的模型和假定来设置资本标准,会导致银行资本的不足。框架的复杂性增加了减少资本要求的机会。这会扭曲资产的配置,导致顺周期性。“高级方法令人不安地接近于允许银行自行订制自己的资本需求。这就像一场足球比赛,在比赛中每个球员都可以制定自己的一套规则。有很强的理由相信,如果银行自己制定自己的规则,那麽,它们将会持有低于而不是高于审慎性要求的资本。”(2)需要对风险集中度和期限错配情况更加敏感;(3)更好地合并银行资产负债表表内和表外风险;(4)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的定义,等等。

(二)需要改善金融监管者之间的协调,需要一个统一的、能够跟上市场创新的监管者,不可出现监管空白点

本轮金融危机经历了从传统业务风险通过结构化证券工具,到复杂衍生工具的传播过程,跨越了信贷市场、结构化工具发行、交易市场、衍生工具市场等市场和交易环节。风险传递过程涉及了传统信贷机构、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在这麽复杂的业务、机构、市场传递过程中,缺乏一个统一的监管者来有效监测、分析、评估和可靠地掌握风险的状况。

面对全面混业的金融市场,面对母子公司相互依存、关联协作的金融集团,需要改善相互独立、各自为战的金融监管者之间的协调,甚至需要一个掌握全局业务、机构、风险的监管者。监管构架不可出现监管空白点,否则,金融创新会发现它并从中获得高收益,当然可能导致大的风险。

业界反思时也认为,金融监管者一定要跟上市场创新的步伐,虽然这很难。从美国的情况看,业界认为美国监管当局几乎没有人能够懂得次贷相关的衍生品,偶尔有那麽几个行家也会很快被金融机构高薪挖走。

(三)“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问题

根据2006年美国157号会计准则,金融性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变动记入当期损益表。这往往加剧金融波动中普通投资者的恐慌。因此,在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通过的同时,美国国会要求美国证监会调查157号会计准则对次级贷危机的影响,并授权其在必要的情况下暂停157号会计准则的执行。欧洲议会和欧盟成员国政府决定修改欧盟现行会计准则中有关按公允价值标准计算资产价值的规定,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

六、对我们的启示

杠杆率监管改进的讨论对我们的启示:(一)要建立真正有约束力的、非摆饰性的资本监管框架,同时,高度关注原始定义的杆杠率较高的金融机构,尤其是现在的报表已经显示出的高杠杆机构,详细分析其是否真正隐藏风险。由于核心资本一般略小于净资产,所以也可以用“总资产(不是风险加权资产)除以核心资本”这个更为审慎的指标;(二)在我国目前的行政格局下,尤其需要强调监管部门和央行之间的有效配合;(三)在股权融资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急需提高资本管理水平,尤其是在经济周期起伏中在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之间求得最优结构,过于偏向一方都会有问题。

❹ 公司杠杆比率一般多少

从公司的债权人复立场来讲,制公司的负债应控制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当然公司的负债肯定是越低越好,资产负债率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同时也是一项衡量公司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指标,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

❺ 非金融企业是什么意思

非金融企业包括非金融部门,非金融企业、非农非企业经济、农业经济、政府部门等组成。农户、政府和非金融企业三个部门的绩效存在差异,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出现震荡。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分化情况正在改善,民营企业资产负债率的下降有利于后期制造业投资的复苏和改善。降低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风险,有效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也是必要的。在盈利能力趋于下降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的信用风险普遍高于金融危机前,但从违约风险的趋势来看,情况可能会有所好转。

以往,杠杆风险降低,非金融企业财务质量提高,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提高。在盈利能力方面,两家石油公司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ROE和ROA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来,两家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持续下降,2018年底分别达到8.66%和5.24%。中国经济的低迷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下降限制了其投融资增速。在偿债能力方面,2009年中国非金融企业的利息担保倍数小于1的企业债务占企业总债务的比例为15.41%,预计2019年将达到18.44%。

❻ 杠杆率的计算公式有哪些


数据分析是每一位会计人员都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也就意味着会计人员需掌握各项财务指标的计算公式。那对于杠杆率,计算公式都包括哪些?
杠杆率计算公式
杠杆率计算:拆洞滚
1、中央政府的杠杆率可以由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债余额/GDP这一指标衡量。
2、地方政府杠杆=(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地方政府或有债务)/GDP。
3、非金融企业杠杆=(银行信贷+债券融资+表外融资-地方融资平台负债)/GDP。
4、债券市场的杠杆为债市的资产规模与自有资金的比值,计算公式为债券托管量/(债券托管量-待购回债券余额)。
杠杆率一般是指权益资本与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的比率,杠杆率是衡量债务风险的指标,从侧面反映出公司的还款能力。杠杆率的倒数为杠杆倍数,一般来说,投行旅余的杠杆倍数比较高,杠杆越大,可用资金也就越大,风险也越大。
财务杠杆的定义
财务杠杆指因为优先股股利颤宏和固定债务利息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化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化的现象。
财务杠杆系数(DFL)=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由于债务利息与优先股股利都是固定不变,所以每当息税前利润变大时,每一块钱的盈余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便会降低,能给股东带来更大的收益,所以财务杠杆对息税后利润有影响。

❼ 杠杆率的计算公式


杠杆率的计算公式包括:中央政府的杠禅顷杆率计算由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债余茄袭卜额/GDP指标衡量;地方政府杠杆率=(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地方政府或有债务)/GDP;非金融企业杠杆率=(银行信贷+债券融资+表外融资-地方融资平台负债)/GDP;债券市场的杠杆率=债券托管量/(债券托管量-待购回债券余额)。
引入杠杆率作为资本监管的补充手段,其主要优点是反映股东出资额对存款人的保护和抵御风险的作用,有利于维持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水平、能够避免加权风险资本充足率的复杂性问题。杠杆率的缺点是对所有资产都要求同样的资本,难以起到鼓励银行有效控制资产风险的目的、商业银行可能通过将资产表外化等方式规避杠杆率的监管要求、杠杆率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定义,对会计准则颤穗有很强的依赖性。

❽ 我国宏观杠杆率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我国宏观杠杆率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进行宏观调控。扩大内需。抑制物价。

❾ 居民部门杠杆率偏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过高说明啥

居民部门杠杆率偏低说明还有加杠杆释放需求动力的空间。

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过高说明企业运营成本较高,较多的运用财务杠杆,风险性因素可能会被扩大。

❿ 非金融企业可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和融资能力适当提高跨境融资什么

非金融企业跨境融资不允许。利用境外的利息较低的优势进行融资,一般都是设立海外公司,通过进出口业务的交易量,进行开证融资,使得进出口业务的资金使用海外的低成本资金。一些金融窗口地区都可以进行这些业务。

阅读全文

与非金融杠杆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上海市粤慧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地址 浏览:222
辉煌金融投资有限公司 浏览:793
民营小微金融服务宣传照片 浏览:831
金融机构收费治理报告 浏览:31
农信社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浏览:947
建行信用卡境外汇款 浏览:90
优先股属于金融资产 浏览:103
收益型股权融资模式解释 浏览:176
最新江苏鸡蛋价格行情预测分析 浏览:355
杠杆斜放的物体阻力 浏览:889
融资租赁年限平均法 浏览:421
海南分销佣金规定 浏览:383
金融资本引入 浏览:788
甘肃信托费用 浏览:36
cdr融资融券 浏览:29
鑫宝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电话号码 浏览:330
产钴的上市公司 浏览:566
罗斯公司理财第十版答案 浏览:679
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组织机构是什么 浏览:73
个体工商户可以做外汇吗 浏览: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