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对汇率的认识2000字

对汇率的认识2000字

发布时间:2023-05-28 05:45:31

Ⅰ 如何认识汇率的作用

汇率的作用:
1、一般来说,本币汇率降低,即本币对外的比值贬低,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若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的比值上升,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2、物价
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汇率的下降要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上涨。至于它对物价总指数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反之,本币升值,其他条件不变,进口品的价格有可能降低,从而可以起抑制物价总水平的作用。

3、资本流动
短期资本流动常常受到汇率的较大影响。当存在本币对外贬值的趋势下,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不愿意持有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并会将其转兑成外汇,发生资本外流现象。同时,由于纷纷转兑外汇,加剧外汇供不应求,会促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下跌。反之,当存在本币对外升值的趋势下,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力求持有的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并引发资本内流。同时,由于外汇纷纷转兑本币,外汇供过于求,会促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上升。

Ⅱ 你对人民币汇率了解多少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汇率指的是两种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也可以作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价值,汇率又称为外汇利率、外汇汇率或外汇行市。人民币的汇率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汇率,影响汇率涨跌的因素有很多,无论怎么涨跌,最终还是会回归到这种货币在市场上的供应量和需求量的变化。

上面的是主要因素,另外还有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越高,汇率会降低,通货膨胀越低,汇率会走高。不过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升进跌出”,汇率高了可以从其它国家买更多的东西,汇率低了别的国家都会来买东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Ⅲ 汇率的定义是怎样的

汇率又称外汇利率,外汇汇率或外汇行市,指的是两种货币之间兑换的版比率,亦可视为一个国家权的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价值。具体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比价,或者说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有着直接的调节作用。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即让汇率上升,会起到促进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反之,本国货币对外升值,即汇率下降,则起到限制出口、增加进口的作用。

Ⅳ 求论文: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看法

美国为什么让人民币升值?
因为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当中施加压力最大就是美国,美国这一次参议院通过一个决议,当然现在是推迟表决。它的内容是什么呢?非常简单,如果中国人民币到今年十月还不明显升值,所有来自中国乎渗的产品统统加征27.5%关税,美国众议院多数已经通过了,这个事情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事情,好在美国参议院留了一些余地,推迟表决,它的意思就是留一些时间来看看中国的态度,如果真的是表决的话估计也是通过!这个趋势是非常的严峻,美国为什么施加这么大压力?人民币外汇表面是一个货币、金融现象,但人民币升值讲到底还是贸易逆差的问题。什么道理呢?美国从1982年开始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来,年年对外贸易都出现逆物洞差。在八十年代几百亿美元,八十年代后期超过一千亿,甚至是二千亿美元,进入二十一世纪每年贸易高达到五千亿美元。外汇就像一个人口袋里面的现金,你一开始亏一些可以到外面去借一些,但一直亏谁敢借给你?为什么美国贸易逆差这么多年而一直没有垮台,是因为它在世界上的一些特殊地位!这么多好吃、好用、好穿的东西到美国,它就用印钞票的机器多印一些就可以了,美钞发行量的增加就抵消贸易逆差。二十多年来贸易逆差这么大,大家都丧失了对美元的信心,美国马上就面临像六十年代的情况,大家都把美元当成是烫手的山芋!所以最近几年它觉得这个问题非解决不可,怎么解决呢?没有什么其他办法,就采取了一个手段,以前美国是搞强势美元政策,就是在世界中想方设法让人民树立对美元的信心,美元外汇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它的走势是比较坚挺!一看美元的外汇走势非常坚挺,就说明美元可以,老百姓罩顷枯就有信心,有信心了,大家就拿着美元不放。这几年没有办法,它就把“强势美元政策”改为“弱势美元政策”,美元外汇走低就产生一种外汇倾销效应。改为弱势美元政策的话,一开始美国是悄悄行动!当年欧元兑美元强的时候,1欧元可以换0.8美元,这是三、四年前;美国想办法让美元汇率走弱,就变成1欧元可以换到1.3美元,美元兑欧元就贬值了。美国的财务部长讲了一句话,他说“为了解决美国贸易逆差的问题,可以采取弱势美元政策”,但美国小布什从来没有承认他是弱势美元,他一直强调自己是强势美元。这样做有了效果,对日本、欧盟有效果,美元兑日元、欧元的汇率下跌了,和他们的贸易差额就缩小,甚至某些贸易商品可能出现顺差!但它这样做,对中国货不起任何作用,因为人民币宣布升值是这个月21日,在这之前中国人民币外汇制度是什么呢?用官员原来宣布的是“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外汇制度”,这个说法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实际上就是盯住了美元。在出现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人民币就一直盯住美元,美元货币上涨我也上涨,你跌我也跌,它从强势美元政策悄悄改变弱势美元政策,为的就是改变贸易逆差,但这对中国不起作用,无论怎么跌人民币是不发生变动,所以说对是中国要达到它这个效果是没有办法的,这就是美国非常恼火的事情。因为现在美国最大的贸易差额恰恰是来自于中国,它是对华贸易逆差是美国所有贸易逆差中数额最高的国家。按照他们的统计,去年就亏中国1千六百亿美元,按照今年预测至少是两千亿美元,单单是中国一家就要亏两千亿美元,那五千亿的贸易逆差总额怎么样降下来!这就是美国之所以压人民币升值最重要的目的,所以它就拼命的压你。讲来讲去就是抓住一个意思“人民币外汇制度一定要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讲白了就是你不要盯住美元,你再这样做,我美元怎么变也没有效果!美国一会压人民币升值,一会又不谈人民币升值,它又直接在贸易上做文章,让中国多买他们的美国货,它的贸易差额就会少一些!
对我国的利和弊
目前人民币升值了2%对贸易会产生什么影响?我先从思路上来梳理一下,影响有正面和负面两方面。第一个影响是外汇倾销效应。什么是“外汇倾销效应”,它有一个定义:有意识把本国货币汇率降下来,出口商品用外币来表现就比以前以前贵了。因为人民币值钱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别人对你的需求量就会减少。进口商品中用人民币表现的商品价格就便宜了,也就是说,对外贸发展来说要分两头来讲,主要是出口企业的话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仅人民币升值就会使你的出口量增加产生困难;那么如果主要从事进口贸易,反而成本会下降,因为进口商品价格便宜。或者你出口商品主要是用进口商品作为原材料,你的成本可能有一些影响,但与纯进口贸易的损失相比可能会少一点!但总的来说,这个效应是比较强调它的负面作用,因为中国出口数量非常巨大,人民币升值对贸易出口带来的困难就在这一个方面,你要花力气能不能在价格中间来消化这部分内容。但这一个因素不能过分强调,因为关系到中国出口贸易的一个缺陷,我们往往喜欢搞低价竞销,这是中国出口贸易一个致命伤。另外,我认为还要关注其他几个方面的效应,而其他几个方面总的来说对整个外贸发展来讲是具有正面作用的。第二个效应是贸易结构效应。中国外贸创造了一个奇迹,但在创造外贸奇迹的同时,我们的贸易结构有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1、外资出口比例显得有一些高。去年六千多亿出口额,大概有60%左右是外资企业的出口,真正国内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办企业总而言之中国人自己的企业不到50%。2、出口贸易额很大,但产品的附加值太低。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去年在北京开一个WTO会议听了一个故事,2003年到东北去考察,沈阳有一个主管工业的市长讲,2003年沈阳市出口贸易额13亿美元,其中有6亿美元是一家外资企业的出口,占40%左右。而这六亿的出口额中国占多少呢?他雇了二、三千雇员,平均工资是1300元,原材料是国外进口。大家想想,中国就赚了两个,一个是雇员的劳动收入,一个是缴纳的一些税收。我们也知道政府对外资企业优惠再优惠,就这雇员的工资在这六亿美元当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所以这种出口额看上去非常大,可是附加值非常低。这是外贸结构两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现在人民币升值在这方面是有好处,这个观点我就不展开,可能这个观点跟其他的观点有些分歧。如果人民币升值其他条件不变,仅仅是人民币升值因素引进外资是困难的,为什么?人民币升值以后境外来中国投资都是用美元来表现,同样一百万美元以前折算成人民币数额比较多,现在折算成人民币比较少,所以就会有所减退。在外贸结构当中,外资企业的出口比重也会相应下降!但是有的时候,外资引进可能还会有一些增加,那可能是其他因素抵消了人民币升值对他产生的影响,我现在是把其他因素撇开,仅仅是人民币升值这个因素引进外资是比较困难!另外低附加值商品出口会慢慢的淘汰,原来搞低价竞销,低附加值出口也可以,可是现在就不可以!出口低附加值商品的那种企业将面临严重困难,甚至破产、倒闭是非常正常的。当然唯一有一个问题要先解决,转移的劳动力怎么样增加就业,降低失业率。人民币升值是大势所趋,现在是2%,可能后面还要再升值,一直到差不多的比例才可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比例。从贸易结构来讲是正面!原来政府拼命的宣传推动外贸结构改善,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可是成效不是很理解,这次人民币升值的话可能就会加快外贸结构的改善。第三,贸易规模。贸易规模并不是指贸易额,规模怎么样扩大,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是进口贸易,如果不是人为刻意要压的话,总体上由于价格比较便宜可以进一步上升,但有一个因素要考虑,由于出口贸易受到阻碍,进口贸易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总的来说进口贸易可能会增加。学术界有一个公式,一个国家的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是受到几个因素的影响,这几个因素甚至于包括运输成本,人民币升值以后运输成本下降,因为运输成本都是支付美元,所以运输成本不可能升,只可能跌。其他的因素就不用讲了,总的来说也是跌,不可能升。进口贸易可以相应的扩大规模,另外出口贸易从理论角度来分析,也能证明它是可以扩大,所以贸易规模是不用担心。就是贸易的额、外汇的量这个变化是比较复杂,但由于时间关系在这里就不展开的。第四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是什么意思,这个概念大家听的相对比较少,贸易条件讲的复杂一点可以分成五个概念来讲,我用不着讲这么复杂,我讲一个最简单的,用货币表现出口商品价格比进口商品价格乘百分之百。出口一个衬衣,今天可以换五十斤大米,明天可以换五十五斤大米,这个就是贸易条件好转;如果后天可以换四十五斤大米,这就是贸易条件转坏了。这个术语可能会用得越来越多,中国原来是追求贸易出口的数量,不强调贸易的效益,所以贸易条件的概念原来在贸易界宣传得很少,贸易条件总的来说有利于改善,也就是说中国出口的产品总的趋势会换来越来越多的外汇产品。第五贸易政策效应。贸易政策效应是什么意思?人民币升值以后无论是对中央政府贸易政策,或者是对地方政府的行为都有一个触动。对地方政府的公务员我们特别强调一个观点,原来中国地方政府的行为是一种悖论,什么是悖论呢?很多地方政府的行为是矛盾的,一方面地方政府有积极发展地方经济和贸易增长的积极性,把地方经济、贸易搞上去,动了很多脑筋、出台了很多政策来推动,应该充分肯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地方政府的行为、出台的一些政策与中央政府出台的政策起了反方向的抵消作用,这是中国的一种特殊现象,你不可以怪罪地方政府,不可以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可是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往往有意无意是在保护、鼓励下面的企业是搞粗放型的工业。包括中国加入WTO和WTO对中国各种各样的批评指责,很多是来自于地方政府行为。现在,有一些粗放型企业地方政府已经有意识的在转变了。这里只有第一条是负面的,不要认为人民币升值对贸易发展绝对是负面影响,不会是这样。第六,人民币汇率的趋势。人民币升2%,就很明白的告诉我们这2%相对还会稳定一段时间。但这个稳定并不是一成不变,既然定了2%这是典型的实验性做法,要看看我们的银行、企业受到的冲击有多大,各方面能不能承受,要先贯彻一段时间。如果可以承受,可以消化,没有大的波动,等到下一个出其不意的时机还会继续升值。这是我个人观点,为什么?一个是人民币升值有很多时机,前几年影响比较大的是美国(g a o s h e n g )集团的董事,他对人民币的分析在中国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他在两年前分析觉得人民币要升值15%!现在美国通过各种渠道透露出来对人民币升值的要求是10—40%,也就是说10%是底线,至少是10%,当然40%也不可能。至少给我们提示了一个信息,中国必须至少升10%。从网上的两个方案2%、5%,最后选择2%,可是并不代表5%这个方案中央政府不接受?你想想,美国要求你至少是10%,你升2%美国会答应吗?中国贸易出口额其中有40%是在美国实现!你真的把美国关系搞紧张了、彻底搞破裂了,对中国绝对没有好处,这不是双赢而是双输。对美国的要求中央政府采取的态度我是很理解的。另外,我也反复强调自己的观点,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为中国这25年的崛起就是靠这一个路线,既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要不涉及到重大原则问题,就要坚持这个为中心。第二,每年有30—40%的出口是在美国实现的,美国对中国来说是一个依赖程度非常高的市场!第三,要考虑一下美国贸易运作中的一些特点。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有时候是蛮横不讲理,可是这个世界是以实力说话,它就这样做了你有什么办法。比如说它打伊拉克这在国际规则里是不可以的,可是它有实力,你奈何不了它。同样,美国在经济上如果是下了决心跟你搞到底的,你一定要考虑到这个严重成果。何况,人民币升值有内在的需要,别人不压你,人民币也应该升值,只是别人压你以后这个问题就变得迫切了。中国有个习惯“能拖就拖”。就好象以前可以改革的东西就是不改,可是一加入WTO马上就改了。比如说银行,如果不是加入WTO,银行改革可能就没有么快。改革的观点一直在宣传,一直在说,可是都没有积极的动作;可是加入WTO以后,改革得比原来宣传的更积极,四大银行中有的还引进外资、上市了。同样的道理,是因为国际压力大了,这个问题就变得紧迫了。综合这些原因,我们中央政府目前的态度我认为是比较恰当。先升2%看看情况,以后可能还要升,这一点大家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美国要求你10%,你至少要有6%,这样大家才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当然随着趋势所迫也不可能升到10%,升5%可能是两年左右的时间,可是升10%需要的时间可能会长一点。

Ⅳ 汇率的意义是什么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汇率又是各个国家为了达到其政治目的金融手段。汇率会因为利率、通货膨胀、国家的政治和每个国家的经济等原因而变动。各国货币之所以可以进行对比,能够形成相互之间的比价关系,原因在于它们都代表着一定的价值量,这是汇率的决定基础。汇率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即本币汇率和外币汇率。本币汇率和外币汇率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它们的升降所产生的经济现象正好相反。

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为本位货币。两个实行金本位制度的国家的货币单位可以根据它们各自的含金量多少来确定他们之间的比价,即汇率。 如在实行金币本位制度时,英国规定1英镑的重量为123.27447格令,成色为22K金,即含金量113.0016格令纯金;美国规定1美元的重量为25.8格令,成色为千分之九百,即含金量23.22格令纯金。根据两种货币的含金量对比,1英镑=4.8665美元,汇率就以此为基础上下波动。 在纸币制度下,各国发行纸币作为金属货币的代表,并且参照过去的做法,以法令规定纸币的含金量,称为金平价,金平价的对比是两国汇率的决定基础。 但是纸币不能兑换成黄金,因此,纸币的法定含金量往往形同虚设。所以在实行官方汇率的国家,由国家货币当局(财政部、中央银行或外汇管理当局)规定汇率,一切外汇交易都必须按照这一汇率进行。在实行市场汇率的国家,汇率随着外汇市场上货币的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 汇率对国际收支,国民收入等具有影响。

Ⅵ 什么是汇率怎么理解汇率这一概念

汇率是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货币都有价值度量的功能,汇率就是解决不同货币关于价值度量的问题。 通过汇率实现统一的价值度量。好比现在1美元兑换6.8人民币
这就是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说明美元比人民币更具购买力。
汇率的本质是国家间的经济贸易战争中最关键的分母,是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的命门所在。如果说制造和出口能力是分子,一个国家你想多出口,减少进口,可能也能实现,比如像我们之前的出口退税政策,鼓励出口,但是如果一个国家不能自主决定自己的汇率,那就很危险了。
因为国际上现在都是使用的信用货币,也就是纸币,但纸币都是以国家信用发行的。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央行的利率以及外汇储备多少和黄金等硬通货的多少是信用货币的根基,该国经济在国际决定了该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和经济实力及其进出口的能力决定了国际贸易中的使用汇率的频率,而一个国家的汇率政策是否有漏洞才决定了其汇率是否被操控。
在金本位条件下,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是“相对公平”的,因为有同一个价值度量的标准——黄金存在。但是,在没有了黄金这个价值标准之后,进入了单纯的法定纸币时代,情况就不一样了。这时的汇率,就变成了一个可以用来制造阴谋、施行阴谋的工具了。
谁会从这个阴谋中得利呢?自然是能够控制的了汇率的一方。而吃亏的一方,必然是驾驭不了汇率的一方。比如,当年美欧联手逼着日本签定了广场协定迫使日元升值。谁赚谁赔?自然是施压的欧美赚了,被迫升值的日本亏了。
在法定纸币时代,汇率实际上是一个杠杆——一根撬动对方国家财富的杠杆。为什么这么说呢?还是举例子说明吧:现在人民币兑美元1:6.8,1美元可以买6.8元的东西。如果人民币贬值到了1:10000(贬值1470倍),则美国人用20亿美元就可以“交换”到中国人民一年创造的财富。

Ⅶ 如何理解汇率

解释: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特点:

1、汇率与进出口
一般来说,本币汇率降低,即本币对外的比值贬低,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若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的比值上升,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2、汇率与物价
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汇率的下降要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上涨。至于它对物价总指数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反之,本币升值,其他条件不变,进口品的价格有可能降低,从而可以起抑制物价总水平的作用。

3、汇率与资本流出入

短期资本流动常常受到汇率的较大影响。当存在本币对外贬值的趋势下,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不愿意持有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并会将其转兑成外汇,发生资本外流现象。同时,由于纷纷转兑外汇,加剧外汇供不应求,会促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下跌。反之,当存在本币对外升值的趋势下,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力求持有的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并引发资本内流。同时,由于外汇纷纷转兑本币,外汇供过于求,会促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上升。

Ⅷ 谈谈对我国汇率的认识 (从历史回顾、我国对外汇管理体制及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方面回答)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了统一的货币——人民币。1949年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天津首次正式公布人民币汇率。四十多年来,在不同的时期,人民币汇率安排(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有着不同的特点。

一、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币汇率安排
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前,我国人民币汇率安排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1950~1952)。由于人民币没有规定含金量,因此,对西方国家货币的汇率,最初不是按两国货币的黄金平价来确定,而是以“物价对比法”作为基础来计算的。也就是说,建国初期人民币汇率制定的依据是物价水平,这是一种比较市场化的汇率安排。
建国初期,由于国民党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恶性通货膨胀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国物价节节上涨。如上海批发物价指数以1949年6月为100,到1950年3月则上涨至2242.93。由于国内物价上涨、国外物价趋跌的价格对比关系,根据前述政策要求,我国人民币对美元汇价由1949年1月18日1美元=80元旧人民币,调低至1950年3月13日的1美元=42000 元旧人民币,在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内,人民币汇价下调49次。至于和其他外汇的汇价,则是根据它们对美元的汇价进行间接套算的结果。
从1950年3月至1952年底,随着国内物价由上涨转变为下降, 同时,由于美国对朝鲜发动了侵略战争,大量抢购战备物资,美国及其盟国接连宣布一系列对我“封锁禁运”的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必须降低外汇汇价,以利于推动本国进口。因此,根据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汇率政策的重点也由“推动出口”改变为“进出口兼顾”,并逐步调高人民币汇价。1952年12月,人民币汇价调高至1美元=26170元旧人民币。
这一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对象主要是美国,对外贸易主要由私营进出口商经营。人民币汇率的及时调整,可以调节进出口贸易,保证出口的增长。
2.第二阶段(1953~1972)。从1953年起,国内物价趋于全面稳定,对外贸易开始由国营公司统一经营,而且主要产品的价格也纳入国家计划。计划经济本身要求对人民币的汇价采取基本稳定的政策,以利于企业内部的核算和各种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同时,由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的确立,各国之间的汇价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持了相对稳定。再加上我国同西方工业国家的直接贸易关系和借贷关系很少,因此,西方各货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在国内物价水平趋于稳定的情况下,我国进行建国以来的首次币制改革。1955年 3月1日,开始发行新人民币,新旧人民币折合比率为1:10000。自采用新人民币后,1955年至1971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是1美元折合2.4618元新人民币。
1971年12月18日, 美元兑黄金官价宣布贬值7.89%,人民币汇率相应上调为1美元合2.2673元人民币。
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政策采取了稳定的方针,即在原定的汇率基础上,参照各国政府公布的汇率制定,逐渐同物价脱离。但这时国内外物价差距扩大,进口与出口的成本悬殊,于是外贸系统采取了进出口统负盈亏、实行以进口盈利弥补出口亏损的办法,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的调节作用减弱。
3.第三阶段(1973~1978)。1973年3月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解体,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了浮动汇率制。为了避免西方国家通货膨胀及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从1973年开始频繁地调整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仅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就调整了61次),而且在计算人民币汇价时,采用了钉住加权的“一篮子”货币的办法,所选用的“篮”中货币都是在我国对外贸易的计价货币中占比重较大的外币,并以这些货币加权平均汇价的变动情况,作为人民币汇价相应调整的依据。
这一时期人民币汇价政策的直接目标仍是维持人民币的基本稳定,针对美元危机不断发生且汇率持续下浮的状况,人民币汇率变动较为频繁,并呈逐渐升值之势。1972年为1 美元=2.24元人民币;1973年1美元=2.005元人民币;1977年为1美元=1.755元人民币。
自5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我国一直实行的是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对外自我封闭,对内高度集权,直至80年代初,国家外汇基本上处于零储备状态,外贸进出口主要局限于社会主义国家,且大体收支平衡,国内物价水平也被指令性计划所冻结,尽管人民币汇率严重高估,但它并未带来明显的消极影响。

二、改革后的人民币汇率安排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民币汇率安排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1979~1984)。1979年我国的外贸管理体制开始进行改革,对外贸易由国营外贸部门一家经营改为多家经营。由于我国的物价一直由国家计划规定,长期没有变动,许多商品价格偏低且比价失调,形成了国内外市场价格相差悬殊且出口亏损的状况,这就使人民币汇价不能同时照顾到贸易和非贸易两个方面。为了加强经济核算并适应外贸体制改革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从1981年起实行两种汇价制度,即另外制定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继续保留官方牌价用作非贸易外汇结算价。这就是所谓的“双重汇率制”或“汇率双轨制”。
1980年人民币官方牌价为1美元=1.5元人民币。从1981年1月到1984年12月期间, 我国实行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贸易外汇1美元=2.80元人民币;官方牌价即非贸易外汇1美元=1.50元人民币。前者主要适用于进出口贸易及贸易从属费用的结算;后者主要适用于非贸易外汇的兑换和结算,且仍沿用原来的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
随着美元在80年代初期的逐步升值,我国相应调低了公布的人民币外汇牌价,使之同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相接近。1984年底公布的人民币外汇牌价已调至1美元=2.7963元人民币,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持平。
2.第二阶段(1985~1990)。在人民币双重汇率制下,外贸企业政策性亏损,加重了财政补贴的负担,而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外国生产厂商对双重汇率提出异议。1985年1月1日,我国又取消了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重新恢复单一汇率制,1美元=2.80元人民币。
事实上,1986年随着全国性外汇调剂业务的全面展开,又形成了统一的官方牌价与千差万别的市场调剂汇价并存的新双轨制。而且当时全国各地的外汇调剂市场,在每一时点上,市场汇率水平不尽相同。这种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的多重汇率制一直延续到1993年底。其间,外汇调剂市场的汇率形成机制,经历了从开始试办时的人为定价到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过程。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物价上涨速度加快,而西方国家控制通货膨胀取得一定成效。在此情况下,我国政府有意识地运用汇率政策调节经济与外贸,对人民币汇率作了相应持续下调。1995年8月21日,人民币汇率调低至1美元=2.90元人民币;同年10月3 日再次调低至1美元=3.00元人民币;同年10月30日又调至1美元=3.20元人民币。
从1986年1月1日起,人民币放弃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做法,改为管理浮动。其目的是要使人民币汇率适应国际价值的要求,且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
1986年7月5日,人民币汇率再度大幅调低至1美元=3.7036元人民币。1989年12月16日,人民币汇率又一次的大幅下调,由此前的1美元=3.7221元人民币调至当日的4.7221 元人民币。1990年11月17日,人民币汇率再次大幅下调,并由此前的4.7221调至当日的5.2221元人民币。
从改革开放以后至1991年4月9日的十余年间,人民币汇率政策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分别实施过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与公布牌价并存的双重汇率体制,以及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的多重汇率体制;二是公布的人民币官方汇率按市场情况调整,且呈大幅贬值趋势,这与同期人民币对内实际价值大幅贬值以及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是基本上相适应的;三是在人民币官方汇率的调整机制上,做过多种有益的尝试,如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小幅逐步调整方式以及一次性大幅调整的方式,这些为以后实施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奠定了基础;四是市场汇率的机制逐步完善;五是市场汇率的调节作用在我国显得越来越大。
3.第三阶段(1991~1993)。自1991年4月9日起,我国开始对人民币官方汇率实施有管理的浮动运行机制。国家对人民币官方汇率进行适时适度、机动灵活、有升有降的浮动调整,改变了以往阶段性大幅度调整汇率的做法。实际上,人民币汇率实行公布的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即外汇调剂价格)并存的多重汇率制度。
我国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主要指人民币官方汇率的有管理的浮动,其基本特点是,我国的外汇管理机关即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与发展的状况,特别是对外经济活动的要求,参照国际金融市场主要货币汇率的变动情况,对公布的人民币官方汇率进行适时适度、机动灵活、有升有降的浮动调整。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调低,但仍赶不上水涨船高的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
4.第四阶段(1994~2005)。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1993年12月31日,官方汇率1美元兑换人民币5.8元;调剂市场汇率为1美元兑换人民币8.7元左右。从1994年1月1日起,将这两种汇率合并,实行单一汇率,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定为1 美元兑换8.70元人民币。同时,取消外汇收支的指令性计划,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实行银行结汇、售汇制度,禁止外币在境内计价、结算和流通,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改革汇率形成机制。这次汇率并轨后,我国建立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到目前为止,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趋稳,并一直保持在1美元=8.3元左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相继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尤其是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我国政府承诺:在2000年之前,将实现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可兑换。
事实上,1994年我国已开始实行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有条件”的可兑换,并已削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中的绝大多数限制,如歧视性货币措施或多重汇率安排已完全废除,而绝大多数经常项目交易的用汇和资金转移也不再受到限制。
1996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消除了若干在1994年后仍保留的经常帐户下非贸易非经营性交易的汇兑限制;1996年7月, 又消除了因私用汇的汇兑限制,扩大了供汇范围,提高了供汇标准,超过标准的购汇在经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核起初后即可购汇;1996年7月1日,我国将外商投资企业也全面纳入全国统一的银行结售汇体系,从而取消了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尚存的经常项目汇兑限制。
1996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致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将不再适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14条第2款所规定的过渡性安排,并正式宣布:自1996年12月1日起, 我国将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8条第2款、第3款和第4款的义务,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从此不再限制不以资本转移为目的的经常性国际交易支付和转移,不再实行歧视性货币安排和多重汇率制度。
2001年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郭树清指出,根据中美1998年签订的有关协议,中国承诺将扩大人民币弹性。因此,如果现在中国选择钉住其它币种或采取一揽子货币联系汇率制度,不但会违背承诺,还是一种后退。增加汇率弹性是现实的选择。中国现阶段仍将以稳定汇率为主,同时用足每日3‰的汇率浮动区间,使市场逐渐适应汇率波动。今后将采取措施,提高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如有效利用银行间市场汇率浮动区间;调整银行结售汇周转头寸管理政策;进一步完善结汇制度。

三、人民币汇率安排的新阶段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5〕第 16 号文——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相关事宜公告。其主要内容如下:
(1)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2)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
(3)2005年7月21日19∶00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
(4)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
(5)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适时调整汇率浮动区间。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篮子货币汇率变动,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的正常浮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这一次的人民币汇率安排改革的核心是放弃单盯美元,改盯一篮子货币,以建立调节自如、管理自主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从此次人民币短期升值来看,这将有利于缓解国际收支失衡的巨大压力,同时,释放人民币潜在的升值压力,并能淡化人民币兑美元的国际矛盾。从长远战略来看,人民币汇率新机制的建立,将有利于推进人民币汇率安排的市场化改革进程,最终为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实现可兑换创造渐近条件。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简单的说就是从管理汇率制度逐步过度到以市场供求决定的浮动汇率制

阅读全文

与对汇率的认识2000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融机构委托第三放 浏览:520
外汇风险防范案例分析 浏览:371
延江股份生产纸尿裤 浏览:558
交易所怎么取消提币 浏览:531
消毒柜股票 浏览:324
期货纯手续费 浏览:715
福建中触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196
贵金属需求群体 浏览:425
安信证券ipo 浏览:100
给别人链接下载后自己拿佣金 浏览:137
收益高的网络理财平台 浏览:419
前海证券基金公司 浏览:690
玩金融投资公司 浏览:928
东南大宗交易所行情软件下载 浏览:893
含权类理财产品 浏览:730
武汉聚福鑫金融信息有限公司 浏览:780
冲量指标 浏览:837
广州商品清算交易中心 浏览:132
万达集团2012年净资产 浏览:480
伦敦金及其交易基础知识 浏览: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