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汇率佣金 > 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发布时间:2023-07-26 10:22:49

❶ 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历史及背景

变革历程:

1979年至1984年:人民币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双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

1985年至1993年:人民币对外币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向双汇率回归。

1994年: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建立银行之间的外汇交易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

2005年:中国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影响汇率制度的重要事件:

人民币汇率1994年以前一直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并公布。

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并轨以后,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中国银行,德意志银行等七家银行根据前一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的价格,公布人民币对美元等主要货币的汇率,各银行以此为依据,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浮动幅度内自行挂牌。

2015年:在制定当日人民币中间价时,首先参考上日“收盘汇率”,即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人民币兑美元收盘汇率(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供需状况。

同时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即在一篮子货币兑美元汇率有所变化情况下为保持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基本稳定所要求的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的调整幅度。各家做市商可以根据对不同篮子的权重选择不同从而报出不同中间价。

形成背景:

1994年以前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民币汇率由国家实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需要,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汇率体制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单一浮动汇率制(1949~1952年)、五六十年代的单一固定汇率制(1953~1972年)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后以“一篮子货币”计算的单一浮动汇率制(1973~198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为鼓励外贸企业出口的积极性,我国的汇率体制从单一汇率制转为双重汇率制。

经历了官方汇率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存(1981~1984年)和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1985~1993年)两个汇率双轨制时期。其中,以外汇留成制为基础的外汇调剂市场的发展,对促进企业出口创汇、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收支平衡和中央银行调节货币流通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的人民币双轨制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一方面多种汇率的并存,造成了外汇市场秩序混乱,助长了投机;另一方面,长期外汇黑市的存在不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人民币的信誉。外汇体制改革的迫切性日益突出。

1994~2005年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改革外汇体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

1993年1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通知》,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具体包括,实现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价格并轨;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取消外汇留成,实行结售汇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外汇交易市场等。

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中央银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并通过调控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1997年以前,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海内外对人民币的信心不断增强。但此后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防止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轮番贬值使危机深化,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动收窄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

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减弱,近几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外汇管制进一步放宽,外汇市场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创造了条件。

党中央、国务院于2005年7月21日出台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改革的内容是,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两个多月来,人民币汇率制度有序过渡,平稳运行。

(1)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扩展阅读: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有利于缩小国际收支差距,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的维护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一些层面方面看,这一汇率制度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比如人民币汇率因素贸易巨额顺差关系太过密切。

“外需”变身为“内需”将推动国内资产泡沫迅速形成,还有一旦人民币汇率出现拐点,升值预期的消失将导致投机人民币升值的外资大量出逃等,这些问题都需逐步加以完善。

从长远来看人民币汇率应适用浮动汇率安排,而近中期内应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是我国人民币改革的方向所在,也是中心所在。

❷ 2005外汇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意义~谢谢了

2005中国汇率改革主要内容
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1.放弃与美元挂钩,引入参考一篮子货币
2.由1美元兑8.2765元人民币改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升值2%
3.银行间一篮子货币兑人民币的每日收市价,作为翌日买卖中间价,上下波幅0.3%(网络)

意义:
从长期看,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也是平衡对外贸易、扩大内需、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改进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利于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改善贸易条件;有利于保持国内物价稳定,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有利于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效益;有利于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与此同时,汇改客观上也给我国企业和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一定的挑战。对企业而言,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强,企业涉外经营中的不确定因素相应增加,汇率风险对企业特别是出口类企业盈利的影响逐步显现,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意识和能力都有待进一步增强。对商业银行来说,人民币汇率形成的进一步市场化和经济主体对本外币资产偏好的改变,对商业银行本外币资源的整合能力、自身汇率风险的管理水平、产品定价和业务创新能力都带来了挑战。

❸ 05年汇率改革是如何造成之后的人民币长期升值的

05年汇改是由单一的浮动汇率制,即盯住美元的汇率制,改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实际上就是减少了对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干预,让人民币汇率更能体现市场的供需状况,而且波动的幅度也扩大了,比如现在外汇市场的波动幅度就是1%。
05年汇改以前,我国的汇率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市场汇率,而是被外汇管理局和央行实行了种种管制,也就是人民币较其真实汇率其实是低估了,原因就是压低人民币汇率增加我国的出口,保护我国的外贸企业,从我国巨额的贸易顺差可见一斑。
而且汇率其实还是一个重要的货币政策。05年以前我国主要目的是追求GDP的高增长,所以国内的货币政策是比较宽松的,我们知道汇率和利率是同方向关系,压低了汇率可以保持利率的低水平,那样能增加国内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因为05年以前是低估了,所以汇改以后,管制放松了,汇率自然朝着市场均衡的方向移动,所以人民币出现了大幅度升值。
还因为由于长期追求GDP高增长,国内利率水平一直宽松,导致通胀压力很大。所以国内有加息的预期,这使海外的热钱大量涌入中国,这也推高了汇率。

❹ 简述2005年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主要特点

我们国家目前采取是主要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国家统一管理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❺ 在什么样的背影下,中国2005年将固定汇率制改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背景: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1.。中国是一个依赖出口的大国,常年贸易顺差,固定利率给升值带来很大的压力。央行只有不断的够买美元外汇才能维持货币汇率出于相对固定,这么多的外汇结余没有充分的利用造成了资本的大量浪费。因为通货膨胀是一直存在的,央行就会购买美国债券,投资美国基金,股票。美元不值钱了你拿再多和拿日元有什么区别。
2 央行固定汇率容易货币容易受攻击在热钱流入的时候,为维持既定的人民币与美元汇价目标,中央银行都必须通过发行本币来吸收“过剩的”外汇市场资金;这就形成国内货币供给持续性扩大并进而导致未来通货膨胀的局面或可能性。 在面对国内通货膨胀出现爬升倾向时,对汇率目标的顾虑又可能使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操作受到明显束缚,即难以充分地根据国内经济形势需要显著提高利率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如果国际市场上的利率水平出现低落的同时,提高国内利率水平很可能会吸引更多的国际资金流入,从而引起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上升的压力。

3.应该采取适当浮动的货币汇率。美利坚合众国在08中已经牺牲了,
中国在以前是单一盯紧美元战略,美元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升值时,人民币的国际价值随之升高;当美元在国际货币市场贬值时,人民币的国际价值随之下降。为了降低货币风险中国已经更多盯紧日元

欧元等发达国家货币。中国应该建立多元化货币政策,把鸡蛋放进不同的篮子,减少因为地区政治,产业因素引起的货币因素。把人民币同世界稳点的大国连续在一起。我们没必要替美利坚买单,发展自己主权经济,把债权分散投资,尤其是投资实体经济,购买外国技术。印钞机可以不挺的工作,人却不能,不能成为西方国家的奴隶了。固定的汇率简直像,别人跳楼,我们也跟着跳,很吃亏。

❻ 人民币的汇率改革历程

2005年7月21号,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专进行调属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2%,为8.11:1。此后,人民币对美元每天在0.3%的范围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汇率每天浮动幅度在1.5%以内。从此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逐渐形成更富弹性的汇率机制。

2005年9月23号,央行宣布,从当日起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浮动幅度扩大到3%。

2006年1月4号,我国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做市商制度。

2006年5月15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8:1的心理关口。

2007年1月11号,人民币对美元突破7.8关口,同时13年来第一次贵过港币。

2007年5月21号, 央行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日波动区间的上限至0.5%。

❼ 2005年,我国汇率机制改革的原因

1.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严重 进入2000年以来,我国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双顺差”呈扩大的趋势,2004年尤其明显。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近年来美元不断对外贬值,由于人民币盯住美元,于是也跟着贬值,相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币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低估。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国商品和服务出口的竞争力,使经常项目顺差不断扩大;二是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加大了外商对我国的投资,尤其是促使大量短期资金流入,使我国资本金融项目顺差快速扩大。我国国际收支项目中不断扩大的“双顺差”,加剧了我国跟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尤其是美国与欧洲,屡屡对中国挑起贸易之战。 2.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挑战 受我国国际收支连年顺差的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在近几年增长极其迅速,仅2004年就增长了2067亿美元,增幅达到近50%,至2005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高达711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造成了我国货币投放的过快增加,2004年出现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为了抑制国内信贷投放过猛、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严重的现象,中国人民银行不得不采取在公开市场上对冲外汇占款的做法,对冲比率不断提高,以至出现“无券可用”的情况,只能通过不断滚动增发央行票据来回笼资金,使得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受到很大的挑战。 3.国际热钱大量涌入 1997年以来的我国实质上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在促进我国出口和吸引外资发展的同时,也给国际热钱入侵留下了可乘之机。近十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我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大,国际上对我国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不断上升,国际炒家通过各种途径大举进入我国,豪赌人民币升值。大量热钱的涌入,在很大程度上危害了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加大了我国的金融风险,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经济金融稳定性,需要对人民币盯住美元的制度进行改革。

记得采纳啊

阅读全文

与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持仓市值不对 浏览:253
广州小龙虾融资 浏览:878
助学贷款逾期记录删除 浏览:40
老虎证券违法吗 浏览:914
金融公司查个人信用是否违规 浏览:465
st瑞徳股票 浏览:662
小小酒股票 浏览:708
嘉药堂股份 浏览:960
山东日照公积金贷款计算器 浏览:169
固定收益类信托业务 浏览:807
远东天津融资租赁 浏览:518
人民币和乌克兰格里汇率 浏览:111
合川兴农融资担保 浏览:918
成都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 浏览:488
绵阳的上市公司 浏览:903
19卢比等于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42
期货价格上涨原理 浏览:505
登封金辉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招聘 浏览:65
境外贷款条件 浏览:481
设计一款期货 浏览: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