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直股票的成交量怎么看,这图中红柱和蓝柱什么意思
蓝柱子是跌.红柱子是涨。
我们经常听到的股票成交量,就是买卖股票的成交数量,也就是当天时间内成交的股票总手数(1手=100股)
一般来说,股票成交量能展现出个股或者大盘的活跃程度,有助于我们更便利的筛选股票、识别买入和卖出的时机。
看股票成交量的途径都有哪些?有没有一些分析技巧可以分享?有没有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呢?下面的内容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答案。
在这之前,先给大家发福利,我整理各行业的龙头股信息,涉及医疗、新能源、白酒、军工等热门行业,随时可能被删:吐血整理!各大行业龙头股票一览表,建议收藏!
一、股票成交量怎么看?有没有一些分析技巧可以分享?
股票成交量可以通过交易软件来查看,通过看开盘时的买入卖出量来确定成交量。或者看红绿柱,股票的成交量可以通过柱体的颜色要直接反映出来:红柱体代表买入﹥卖出;绿柱体代表买入﹤卖出。
要想股票炒得好,实用工具少不了,吐血整理的【股票研究9大神器】。点击领取:超实用炒股的九大神器,建议收藏
二、股票成交量大就一定好吗?
股票的成交量并不能证明这只股票就是好的,只能说买卖双方对这支股票的价格有着完全不一致的想法。
像一些热门股票,买的人认为价格会上涨,卖的人认为价格会下跌,双方分歧很大,那成交量就会很高,反之成交量就很低。
成交量和股价趋势可以搭配在一起研究:持续上涨中,成交量也越来越大,随着价格一直在抬升当中,买卖双方的分歧也越来越大了,不断攀升的交易量,股票持有者在不断参与卖出,在这个时候追涨就需要小心了;成交量会随趋势下跌而减少,买卖双方存在的分歧较小,未来有很大可能会持续下跌。
除去这几类,股票成交量还会有别的情况,字数有限,没办法一一给大家讲解,大家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输入你中意的股票,就能免费获得个股成交量分析报告:【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当前估值位置?
应答时间:2021-09-0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㈡ 股票量价关系理论
股市在不同时段的量价关系
多头市场与空头市场的最大区分就是成交总值不同。上升趋势里,投资人购买股票,短期或长期里都可获得利润,因此激发投资意愿,交易活络,在积极换手下,成交总值亦不断创新记录;下跌趋势里,投资人买进股票后,再拟卖出时,股价已下跌一段,因此影响买气,交易自然愈趋清淡,成交总值缩小。这种与自然现象中热则胀、冷则缩类似的结果亦是大户与做手充分使用的手法。
(1) 多头市场里股价走势为:上升(成交总值增加)→回档(成交总值萎缩)→盘档(再萎缩)→上升。
(2) 空头市场里股价走势为:下跌(成交总值减少)→反弹(成交值增加)→盘档(成交值减少)→下跌。
具体来说,成交总值是测量股市行情变化的温度计,成交总值增加或减少的速度可以推断多空战争规模大小与股价指数涨跌的幅度。也就是说,成交总值持续扩大,表示新资金不断涌入股市,是推动股价上涨的原动力。
成交总值与加权股价指数涨跌有密切关系。
(1) 股价指数与成交值之间关系正如滚雪球一样,欲使股价指数上升,成交值必须持续增加。
(2) 多头市场里,每股行情起点成交值均不大,随着指数上升而扩大,直至不能再扩大时,股价指数便开始下跌,也就是最高成交值对应着最高股价指数。有时股价指数虽然继续上升,成交值却无法再出现更高成交值,上升行情极可能在数日内结束,与“先见量、后见价”相印证。也有时在长期下跌行情末期出现巨额转账交易,使成交值突然大增,股价指数则自此上升一段。
(3) 空头市场里,下跌的每段行情成交值均有急剧萎缩现象,显示买气衰退,股价指数愈趋下跌,直至成交值不能再萎缩,跌势便告一段落,也就是最低成交值对应最低股价指数。有时股价指数虽然继续下跌,成交值却不再见萎缩时,下跌行情即将结束。
(4) 最高成交值与最低成交值视当时股市人气聚散而定,没有固定标准与公式。只能从多头市场或空头市场规模推测未来的潜力。
㈢ 股票中的量柱中什么是基柱
“量柱”是对“成交量柱”的简称。它必然是“已经成交的”,绝非在盘口堆集的或真或假、可撤可成、可增可减的“买一、买二……卖一、卖二”等等数字游戏。一句话,它是既成事实!既然是“既成事实”,就有“既成原因”,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庄家的钱再多,也不可能将量柱缩短,只能将量柱加长。所以,量柱越大,越是庄家和主力的行为;量柱越小,越是市场自然的行为。
量柱:能真实地展示庄家和主力的动向与意图。庄家和主力可以利用人们所熟悉的技术指标,在K线和均线上玩弄出许多骗人的把戏,但是,他们却无法在量柱上左右人们的视线。因为量柱是真金白银堆集起来的实体,与其前后的对比一目了然。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看懂了量柱,就看懂了庄家。抓住了量柱的变化轨迹就抓住了主力的运作思路。要想看懂“量柱”,首先要明确一个根本原理:
量柱的增高,肯定是庄家或主力的主动行为;
量柱的缩短,肯定是市场或个股的自然行为。
“量柱”的形态和品质
“成交量”是股市的基础,没有量就没有价,没有价就没有交易,没有交易就没有股市。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不研究“量柱”而研究股票,无异于缘木求鱼,舍本逐末。很多投资人哀叹:K线均线的书我读了一大堆,大师小师的课我听了十几年,至今也没有找到赚钱的门路,一买就套,一卖就涨,即使碰运气小赚一点。可是到头来还是亏!原因在哪儿?在于你只求“虚”不务“实”,只知“线”不识“柱”。
“实”就是“量”,“柱”就是“量柱”。
一、“量柱”的本质
每当我提问“量柱是什么的时候”,许多人哈哈一乐,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问?他说:“量柱就是实际成交量的真实记录柱”。乍听起来此话不错呀。其实,此话只说对了一半。这只是一般意义上的“量柱”概念,而实质上,“量柱”是买卖双方在某一时段某一价位上的矛盾斗争的暂时平衡柱,是一个特殊的“量价平衡柱”。成交量大,量柱就高;成交量低,量柱就低;股价涨了,量柱就是红的;股价跌了,量柱就是绿的。它既是实际成交量的真实记录,更是买卖双方矛盾斗争的真实记录,说到底,它是供求力量在某一阶段某一价位拼搏之后的量价平衡之柱,对立统一之柱。它有四个特点:
第一是“真实”。有成交才有记录,没有成交就不会记录,不会因为有人在K线或均线上做假而改变其形态。
第二是“有效”。成交多,柱体就高;成交少,柱体就矮;不会因为有人在K线或均线上玩弄技巧而影响它的高矮。
第三是“平衡”。它是供求双方在某一时段和某一价位矛盾斗争暂时平衡的真实记录,即使有人在均线或K线上做假影响其颜色却难改其本质。
第四是“暂时”。它是“对立统一的量”与“买卖平衡的价”在某一时段的“暂时”体现,这里的暂时平衡,蕴藏着新的倾斜,蕴含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随时可能打破既成的平衡,向新的平衡转移。它今天高了,明天就可能低,后天又可能升上来,完全取决于买卖双方矛盾斗争相互转化的力量平衡。
正是因为“量柱”具有上述四大特点,所以它具有“股市温度计”的特殊功能,其真实性、有效性、敏感性、可靠性、全息性远远高于均线和K线,因而,依据量柱变化作出买卖决策的有效性也就高于K线和均线。
所以,我们看量柱的时候,不能单纯地把它看作是“成交量的形态”,而应该把它看作“供求力量较量的暂时平衡标志”。作为“量价矛盾斗争统一体”的“量柱”,反映了股市运动的全部信息,必然蕴藏着股市的全部奥秘。从“量柱”的历史和现状去探寻买卖力量发展变化的未来,是“量柱理论”的核心价值,即帮助我们沿着“既成事实”的轨迹,事先预视“发展动向”,并事先做出“价值取向”。
二、“量柱”的形态
量柱的形态很多,我们只从“最明显”和“最重要”的角度来筛选,力争收到一目了然,一眼看准的效果。
倍量柱:就是比昨日量柱高出一倍以上的量柱。它甚至可以高出几倍以上,但是最低要高出90%(见图左侧箭头所指处)。
平量柱:就是与昨日量柱持平或基本持平的量柱。它必须是两根以上的持平,有时高达8根持平,上下浮动差距不应超过5%(如图F柱和次日柱)。
高量柱:就是某一阶段的最高量柱。可能是天量柱,也可能不是天量柱,只要比前后的量柱明显高出即可(见图中右侧箭头所指)。
低量柱:就是某一阶段的最低量柱。可能是地量柱,也可能不是地量柱,只要是某一阶段的明显最低的即是(见图中A柱左侧的两根量柱)。
缩量柱:就是比昨日量柱逐步缩小的量柱。它应该一天比一天低,降低的幅度可大可小,只要是逐步走低的就是(见图中D柱右侧的4根量柱)。
梯量柱:就是比昨日量柱逐步走高的量柱。它应该一天比一天高,升高的幅度可大可小,只要是逐步走高的就是(见图中C柱前后的3根量柱)。
从图中的标示可知:“高量柱”是最明显的,但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倍量柱”是最重要的,但不是最明显的;任何量柱只有在与别的量柱的搭配过程中,才能显示出其重要性。
三、“量柱”的品质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鉴别就没有优劣。判断某根量柱的品质,绝不能只看它的大小,而应该从相邻量柱的“力量”对比中去判断其“力道”倾向。 “力量”是研判买卖双方的力度,“力道”是研判多空双方的走向。
⑴ “高量柱”和“低量柱”
“高量柱”和“低量柱”是某一阶段的对比。只要是某一阶段的最高量柱,就是“高量柱”;只要是某一阶段的最低量柱,就是“低量柱”。
⑵ “倍量柱”和“平量柱”:
“倍量柱”和“平量柱”是与昨天量柱的对比。只要相对昨日量柱增量一倍或一倍以上,就是“倍量柱”;只要相对昨日量柱持平或基本持平,就是“平量柱”。当然,其增量或持平的误差不宜超过10%。
“倍量柱”和“平量柱”的品质:
① 倍量柱比它昨日的量柱增量一倍或一倍以上,明显是昨日量柱对应的价位满足不了一方胃口,一方要大量吃进,预示着股价看涨;平量柱与它昨日的量柱基本持平,说明昨日量柱对应的价位基本合乎双方胃口,暗示双方正在你争我夺,争夺的结果要在次日分晓。
② 倍量柱体现了主导方的主动行为,毫不犹豫,力拨万钧,意犹未尽;平量柱却显得双方有些被动,讨价还价,犹豫不决,原势趋缓,行将衰竭。
③ 倍量柱体现了有预谋有计划的行动,攻击性多于试探性;平量柱则体现了试一试看一看的味道,观望性多于徘徊性。
这三个品质中,前两个品质一般人都能看到或悟到,第③个品质一般人很难想明白,而这第③个品质中蕴藏的能量往往能爆发出一轮意想不到的行情。
思考:请看上图的G点倍量柱之后,为什么行情急骤飚升,而其它几个倍量柱后面的行情却不如G点呢?
提示:倍量柱+梯量柱=黄金柱,低量柱+梯量柱=黄金柱。
⑶ “缩量柱”和“梯量柱”
“缩量柱”和“梯量柱”对连续三天量柱的对比。只要连续三天缩量,就是“缩量柱”;只要连续三天增量成“阶梯状”,就是“梯量柱”。
“缩量柱”和“梯量柱”的品质:
① “缩量柱”的形态明显逐步走低;“梯量柱”的形态明显逐步走高。
② “缩量柱”的成交量是逐步缩小;“梯量柱”的成交量是逐步放大。
③ “缩量柱”和“梯量柱”都有“量价同步”和“量价背离”两种状况。
“缩量柱”的量价同步(上图A柱D柱):说明供求双方信心不足,每况愈下,体现了“价跌量缩” 的市况,但是,下到极点必然向上。
“梯量柱”的量价同步(上图B柱C柱):说明供求双方期望升值,每况愈上,体现了“价涨量增的市况”,但是,上到极点必然向下。
“缩量柱”若量价背离(见图中红箭头):其“量缩价涨”的态势,说明供不应求,有售必买,其庄家必然胸有成竹,志在必得,大有“力拨山兮气盖世”的得意;
“梯量柱”若量价背离(上图没有实例):其“量涨价跌”的态势,说明抛售踊跃,杀价而沽,其庄家必然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大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
思考:“缩量柱”出现“量缩价涨”说明什么问题呢?它对我们的实际操作有什么预示吗?
提示:“量缩价涨”的“缩量柱”,体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主力有“主动买入”的倾向。而“量涨价涨”的“梯量柱”体现了努力上攻的态势,主力有“被动买入”的倾向。
四、“量柱”的演变
从上面的图示可以看到,量柱的品质不是由高矮和红绿决定的,而是由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和力道变化决定的。它们各自承担着“试探、建仓、增仓、补仓、震仓、启动、拉升”的职责,在不同的阶段,演绎着不同的角色,共同演绎着波澜壮阔的股市,创造着色彩斑烂的梦想。
从品质上看,自身最有价值的是“倍量柱”和“缩量柱”。
“倍量柱”可以分别承担“试探柱、建仓柱、增仓柱、补仓柱、震仓柱、启动柱、拉升柱、黄金柱”的角色。
“缩量柱”的“价涨量缩”特质,可以组合出最有价值的“黄金柱”。请看:
“倍量柱”+“缩量柱”可以是“黄金柱”;
“高量柱”+“缩量柱”可以是“黄金柱”;
“梯量柱”+“缩量柱”可以是“黄金柱”;
“平量柱”+“缩量柱”可以是“黄金柱”。
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量价背离的“缩量柱”,是培育“黄金柱”的酵母,有了它,我们就能在最不显眼的量柱上发现金子。许多庄家就是用这些最不显眼的量柱来迷惑散户,达到他们的目的。关于“黄金柱”的内容下面将有专章讲述,这里就不赘述了。
由于量柱的组合与演变是一个斗智斗勇斗钱斗势的过程,所以在走势上将会形成一群又一群风采各异的“量柱群”,其力道的发展变化层出不穷。这就是我们下面将要讲到的“量柱群”,简称“量群”。
量能射线理论认为,在一个下降通道中,量能的大小通过压力来决定主力调整的时间长短。不管是上攻的红量柱受阻(高位高量与比前点低的反抗的红量柱)还是下跌的阴量柱,都代表了市场的压力。而这个压力是需要时间和价格来化解的。当他们之间形成了射线,就明白的指出了我们要进入的时间和买点。当然,这个理论还有缺点,不能准确的预测大盘的点位和个股的价格,只能预测时间,是比较准确的。914行情并不是什么领导人的讲话带来的,而是早就是量能射线规定到那里必须反弹。不信你自己可以画着试一试看。
任何的单个理论都无法解释整个股市情况,而必须配合其他的技术指标才能更完美,量能射线理论也是这样。这是我们必须探索的问题。
㈣ 股票基础知识:什么是量柱 “量柱”的形态和本质
高量柱和低量柱是某一阶段的对比,只要是某一阶段的最高量柱就是高量柱。只要是某一阶段的最低量柱就是低量柱。二者有如下三个对立的品质:
1、高量柱是某一价位成交火热的标志,而低量柱则是某一价位成交清淡的标志。
2、高量柱是某一价位双方认同的标志,而低量柱则是某一价位双方分歧的标志。
3、高量柱后的走势多数向下,少数向上;而低量柱后的走势多数向上,少数向下。
特别是第三个品质往往被人忽视,而这个被人忽视的少数,却蕴藏着极大地机会。
高量柱+缩量柱=黄金柱,这样的高量柱才有价值。
量柱擒涨停公式---量柱擒涨停指标
一.倍量柱 -------量柱擒涨停公式
1. 凡是倍量柱的当天几乎都是阶段性底部.
2. 凡是倍量柱的当天几乎都是走势的转折点.
3. 凡是倍量柱的后面都有一波的上升走势.
4. 倍量柱是主力介入的标志,是主力抢筹的标志,是主力下决心干的标志.
5. (1) 从主动行为上有:建仓柱,增仓柱,补仓柱.
(2) 从被动行为上有:试探柱,震仓柱,护仓柱.
(3) 从趋势发展上有:黄金柱,启动柱,拉升柱.
6. 平台倍量柱,凹口倍量柱,过顶倍量柱,触底倍量柱都是阶段性转折点的重要标志.
7. 发现倍量柱的当天是介入的最好时机.
8. 倍量柱的平衡线是最好的防守线,即支撑线.
9. 倍量柱性质:拉高建仓,抢夺筹码,拉高试探,测试抛压,拉高护盘.
二. 高量柱
1. 高量柱后的走势多数向下,少数向上.
2. 连续两根超级倍量递增的高量柱把买卖双方的欲望推向了极高潮,狂热中掩护出货是主力惯用的招数,应避之.
3. 高量柱后面的三根量柱在逐步缩小,而后面的三根K线却逐步升高,形成价涨量缩的量价背离态势=高量黄金柱,是介入的好机会.
㈤ 股海明灯论坛 黑马王子 张得一的 量柱 量线 理论可信吗求过来人解惑
炒股票能赚到钱的话也不用费那么多力气天天去寻找涨停了的几天的股票出来描述,令人感觉是一早就选出来的一样。画了多根水平线不够用,就画斜线,还不够用,再画圆圈。布了那么多地雷,有时也会响一声的。偶尔蒙对了一次半次,就会狂吼,并会踩几脚教人炒股票的同行,蒙对的也一律是马后炮。
㈥ K线与量柱的几种重要关系
趋势、量柱和K线三者,是研究股价走势的重点。在趋势作为宏观指导下,量柱和K线有几种关系:
1、放量短阳/放量滞涨:这是炒股者最害怕看到的形态,放量滞涨意味着股价将趋于转向。放量意味着主力加大操盘的力度,但面临着大量的抛盘,散户皆害怕涨过头,纷纷抛盘。意味着主力发力上攻,但上攻乏力。也即意味着散庄背离,散庄分岐。
2、放量长阳/放量上攻:这是市场上最常见的,通常都是主力进行主升浪的拉升阶段,加大操盘力度,开始真正的发力上攻。此后若主力从此坚定地上攻,则往往会伴有快速的上涨。
3、无量长阳/无量上涨:表明主力高度控盘,仅用少量操作,就达到发力上攻的目的。也表明,此时散庄共鸣,散户与庄家对市场有着相同的看法,相同的预谋。未来走势强劲,拉升急速。
4、无量短阳:这也是市场比较常见的形态,无量表明主力采取休克疗法,或短暂休战。主力休战的目的很明确,就像是战争中的指挥者让军队休战一样。休战无非是停下来观察敌情,或者是前期战斗太凶,耗时耗力太多,当前以整顿军务为主,整顿,是为了后面的发力上攻。
5、放量长阴:表明主力大量抛盘,且不计成本的抛盘。也表明此时散庄共鸣,共同对市场形成相当一致的悲观预期。同时也有可能是主力的阴谋,即主力放量砸盘,疯狂震仓,震落大量散户筹码,清洗浮筹。若是后者,则后面往往伴有急速拉升阶段。
6、放量短阴:放量短阴与放量短阳有相关的地方,表明主力大量砸盘,但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进行抵抗性的下跌。也可能是散户大量放盘,而主力在极力抛盘,被迫性买进。是典型的抵抗性下跌。如果抵得住,则存在调整和后续上攻的可能,否则被面临新一波的下跌。所以,放量短阴也是有可能是市场反转的一种可能信号。不过此信号一般比较凶险。此种情况一般比较少见。
7、无量长阴:此种情况出现机会极少。如果出现,则表明市场极度悲观。
8、无量短阴:无量短阴与无量短阳相类似,其功能有类似的地方。当无量短阴出现的时候,其后往往就会伴随着放量和上攻的情况。无量短阴也是主力在休战,在整顿军务。
㈦ 飞毛腿量柱擒涨停股票分析系统,是结合量柱、量线理论吗
网址:www.178148.com :《飞毛腿量柱擒涨停》证券操盘决策系统是利用量柱理论、量线理论以及量价理论结合而成,重点从技术层面解决困扰股民实战难题的超级利器! 选股原理:庄家完全控盘,底部已经夯实,黄金仓开始形成的股票。 量价理论它的领军人物是美国股市分析家葛兰碧(Joe Granville),所著的《股票市场指标》,葛兰碧认为成交量是股市的元气与动力,成交量的变动,直接表现股市交易是否活跃,人气是否旺盛,而且体现了市场运作过程中供给与需求间的动态实况,没有成交量的发生,市场价格就不可能变动,也就无股价趋势可言,成交量的增加或萎缩都表现出一定的股价趋势。而《飞毛腿》软件则是运用他16年华尔街证券投资经验,融合国内行情,打造的第一款适合中国股市的炒股软件。 ★量柱擒涨停,擒住黄金仓,轻松获利毫不费劲--(黄金线历历在目)★马前炮涨停敢死队信息预警系统,一周不超3-5股,股股涨停★量线捉涨停,黄金线、精准线、峰顶线、谷底线,线上起柱套利
㈧ 为什么股票成交量的柱型颜色不一样,各代表什么
红色列和蓝色列代表营业额,红色代表当天的正线,蓝色代表负线,列高代表大营业额,小列代表小营业额。特别的意义是匹配k线,看看它是上升还是下降。
红色的测量栏显示今天的交易量,对应于红色的k线。
绿色测量栏还显示当天的交易量,与绿色k线相对应。
红色测量柱越长,量就越大。底部是庄家收集筹码的信号。红色的柱子越短,营业额就越小。
(8)股票的量柱理论扩展阅读:
通过从成交量的变化去分析一个股票的底部形态,挖掘最佳买入点.
1、标准下降通道,突然爆发性放量拉高。这类股票大多有标准漂亮的下降通道,突然在某天放巨量收阳线,底部形成。这类股票有时还能跑出短期黑马来,但大部分拉高后会再作调整。
2、打压、下破平台,放量见底。这类股票大多已经累积一定幅度跌幅了,然后再在低位横盘相当一段时间,之后突然放量下跌突破平台(大多借助大市下跌),在放出巨量后再收一阴,底部形成。
3、期货资金入主,井喷。这类股票看不出底部,庄家就是底部,运气就是底部。这类股票只适合短线资金参与。
4、在低成交量的水平下,升时放量,跌时缩量,振幅不大,横盘走势。这类股票是一些比较老的吸货手法了,也最折磨人。一般会出现阴阳相隔、两阴夹一阳或两阳夹一阴的走势。这类股票的庄家一般实力不算太强(相对于期货资金来说),但控盘性很高,做庄期很长,起码一两年。
5、构筑双底、三底、四底。这类股票筑底手法比较老。但有一部分资金的确是很喜欢玩这把戏,每一波浪的底部和顶部有高达50%的幅度,每年玩它3、4个浪,也不赖。
6、迅速拉高翻番后,向下调整近一年,价位到达黄金分割点处。
㈨ 谁帮我解释一下股票的量价理论
成交量分析的定义和技巧 解读成交量与价格的关系
一、关于量?(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量之要,其一在势也。高位之量大,育下落之能;低位之量大,藏上涨之力;
二、成交量的五种形态(独家证券内参,365天资讯情报站……)
因为市场就是各方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说成交量比较容易做假,控盘主力常常利用广大散户对技术分析的一知半解而在各种指标上做文章,但是成交量仍是最客观的要素之一。
1.市场分歧促成成交。所谓成交,当然是有买有卖才会达成,光有买或光有卖绝对达不成成交。成交必然是一部分人看空后市,另外一部分人看多后市,造成巨大的分歧,又各取所需,才会成交。
2.缩量。缩量是指市场成交极为清淡,大部分人对市场后期走势十分认同,意见十分一致。这里面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市场人士都十分看淡后市,造成只有人卖,却没有人买,所以急剧缩量;二是,市场人士都对后市十分看好,只有人买,却没有人卖,所以又急剧缩量。缩量一般发生在趋势的中期,大家都对后市走势十分认同,下跌缩量,碰到这种情况,就应坚决出局,等量缩到一定程度,开始放量上攻时再买入。同样,上涨缩量,碰到这种情况,就应坚决买进,坐等获利,等股价上冲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时候再卖出。
3.放量。放量一般发生在市场趋势发生转折的转折点处,市场各方力量对后市分歧逐渐加大,在一部分人坚决看空后市时,另一部分人却对后市坚决看好,一些人纷纷把家底甩出,另一部分人却在大手笔吸纳。放量相对于缩量来说,有很大的虚假成份,控盘主力利用手中的筹码大手笔对敲放出天量,是非常简单的事。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也就可以将计就计。
4.堆量。当主力意欲拉升时,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几日或几周以来,成交量缓慢放大,股价慢慢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K线图上,形成了一个状似土堆的形态,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产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在大举出货。
5.量不规则性放大缩小。这种情况一般是没有突发利好或大盘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妖庄所为,风平浪静时突然放出历史巨量,随后又没了后音,一般是实力不强的庄家在吸引市场关注,以便出货。
三、市场成交量与价格的关系
1.确认当前价格运行趋势:市场上行或下探,其趋势可以用较大的成交量或日益增加的成交量进行确认。逆趋势而行可以用成交量日益缩减或清淡成交量进行确认。
2.趋势呈现弱势的警告:如果市场成交量一直保持锐减,则警告目前趋势正开始弱化。尤其是市场在清淡成交量情况下创新高或新低,以上判断的准确性更高。在清淡成交量情况下创新高或新低应该值得怀疑。
3.区间突破的确认方法:市场失去运行趋势时即处于区间波动,创新高或新低即实现对区间的突破将伴随成交量的急剧增加。价格得到突破但缺乏成交量的配合预示市场尚未真正改变当前运行区间,所以应多加谨慎
4、成交量催化股价涨跌一只股票成交量的大小,反映的是该股票对市场的吸引程度。当更多的人或更多的资金对股票未来看好时,他们就会投入资金;当更多的人或资金不看好股票未来时,他们就会卖出手中的股票,从而引起价格下跌。但是无论如何,这是一个相对的过程,也就是说,不会所有的人对股票“一致地”看好或看坏。这是一个比较单纯的看法,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股票处于不同的价格区域,看好的人和看淡的人数量会产生变化。比如市场上现在有100个人参与交易,某股价格在10元时可能有80个人看好,认为以后会出现更高的价格,而当这80个人都买进后,果真引起价格上升;股价到了30元时,起先买入的人中可能有30个人认为价格不会继续上升,因此会卖出股票,而最初看跌的20个人可能改变了观点,认为价格还会上升,这时,价格产生了瞬间不平衡,卖出的有30人,买入的只有20人,则价格下跌。看好、看淡的人数会重新组合并决定下一步走势。
大多数人都有一个错误的看法:股票成交量越大,价格就越涨。要知道,对于任何一个买入者,必然有一个相对应的卖出者,无论在任何价格,都是如此。在一个价格区域,如果成交量出乎意料地放大,只能说明在这个区域人们有非常大的分歧,比如50个人看涨,50个人看跌;如果成交量非常清淡,则说明有分歧的人很少或者人们对该股票毫不关心,比如5个人看涨,5个人看跌,90个人无动于衷或在观望。
可以从成交量变化分析某股票对市场的吸引程度。成交量越大,说明越有吸引力,以后的价格波动幅度可能会越大。
可以从成交量变化分析某股票的价格压力和支撑区域。在一个价格区域,如果成交量很大,说明该区域有很大的压力或支撑,趋势将在这里产生停顿或反转。
可以观察价格走出成交密集区域的方向。当价格走出成交密集区,说明多空分歧得到了暂时的统一,如果是向上走,那价格倾向于上升;若向下走,则价格倾向于下跌。
可以观察成交量在不同价格区域的相对值大小,来判断趋势的健康性或持续性。随着某股票价格的上升,成交量应呈现阶梯性减弱,一般来说,股票相应的价格越高,感兴趣或敢于参与的人就相应越少。不过这一点,从成交额的角度来看,会更加简单扼要。
仅仅根据成交量,并不能判断价格趋势的变化,至少还要有价格来确认。成交量是价格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个可能引起本质变动的因素,但是在大多数时候,只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市场上有这样一种认识,认为个股或股指的上涨,必须要有量能的配合,如果是价升量增,则表示上涨动能充足,预示个股或股指将继续上涨;反之,如果缩量上涨,则视为无量空涨,量价配合不理想,预示个股或股指不会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或难以持续上行。
个股或大盘在大幅放量之后缩量阴跌,显然是坏事,显然预示着一轮跌势的展开。例如2001年5月18日和5月21日,沪市成交放大至200亿和217亿,之后量能再也无法放大,开始横向整理,至6月14日大盘见顶后,大盘明显缩量,6月27日开始放量下跌,7月23日加速下跌,至10月22日,跌至1514点,始于6月27日的此轮跌势共跌去700余点,持续时间长达4个月,是典型的放量之后缩量导致的下跌。但千万不能忘记,下跌初始阶段的股指是处于长期牛市之后的高位2200点之上!
与此完全相反的实例是,2002年3月8日和3月9日,沪市成交放大至238亿和213亿,经缩量回落整理后,终于爆发了6·24行情。不可否认,6·24行情的爆发,消息面的利好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6月21日,沪市成交就大幅放大,预示着新一轮涨升即将开始,只不过停止国有股减持的重大利好大大加强了涨升的爆发力,但也大大缩短了行情的持续时间,急剧放大的成交量和场外资金的蜂拥而入使得资金面难以为继,结果导致了行情的夭折。短短的5个交易日,沪市成交1650多亿,然后大盘缩量下跌,至2003年1月6日,股指创出自1999年下半年以来的新低1311点,此轮跌势共跌去400余点,持续时间超过半年。这又是一个典型的放量之后缩量导致的下跌,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下跌初始阶段股指是在创出2002年年内新高1748点之后,当时股指处于阶段性的高点,下跌也就不可避免了。
而2003年1月14日和1月15日成交量放大至235亿和217亿,共计452亿,表明多头开始大举入市,之后大盘开始缩量,但是股指不跌反涨,是典型的缩量上涨,这表示1月14日和1月15日入市抢筹的投资者并未出逃,筹码锁定良好,上档抛压较轻,所以缩量仍能上涨。与缩量阴跌一样,缩量上涨一般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缩量阴跌表示市场处于弱势,极小的成交量就能打低股指,阴跌之后必然有放量大跌,这对于多方是极为不利的。反之,缩量上涨表示市场处于强势,较小的成交量就能推动股指上扬,之后必然会放量大涨,大盘如此,个股更是如此。目前中国的股市在一轮放量后进入了相对小量的时期,后市如何,尚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