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低速无人车集体上阵抗疫!扫地杀毒测体温,送药送菜真暖心
▲高新兴的测温巡逻无人车
这台5G巡逻测温无人车的前身是高新兴的5G巡逻无人车,在此次疫情阻击战中,进行了测温和监控系统的升级。目前用于的体温测量和筛查的红外测温功能便是在此前巡逻无人车原有的防烟功能的基础上经过系统调试而来。
此外,高新兴的5G测温巡逻无人车上下左右共使用了5个高清摄像头,得以实现全景无死角24小时监控。与此同时,还能够将红外热成像等不同的监测数据实时传送至后台,从而帮助监测人员更好地掌握现场情况,进行现场调度。
据了解,高新兴5G测温巡逻机无人车可实现红外线5米以内快速测量体温、同时测量10个人的体温。目前,这款测温巡逻无人车已经在上海、广州、深圳、西安、邯郸、杭州、贵阳、南宁、宁波等城市进行了部署,应用于高铁、机场、公安、医院等场景。
结语:支援抗疫科技在行动
在这场全国性的疫情阻击战中,人员易受感染,再加上特殊时期室内外人流、车流较少,低速无人车成了最佳的抗疫工具。
我们可以看到包括网络、京东、高仙机器人、酷哇机器人、智行者、新石器、驭势科技、YOGO机器人等大批相关企业都参与到了抗击疫情的行动中去,大有一种低速无人车行业集体冲上前线的感觉。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在为抗疫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也向外界和民众展示了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成果与应用场景,为低速无人车的后续部署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不过也应看到,这些无人车的工作场景和功能仍然相对简单,但未来可期,相信随着技术的继续进步,会有更多的无人驾驶汽车出现,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
最后,希望新冠肺炎疫情,能够早一些过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B. 病毒杀灭率99.99%,驰援武汉的消毒机器人有多厉害
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受到了全国的关注,各方都伸出了援助之手,人员物资纷纷向武汉聚集,这其中有一个很让人眼晴一亮的消毒机器人。它的病毒杀灭率是99.99%,下面我带你看看它的厉害之处。
作为普通民众的我们这个时候要做到保持好的心情,不恐慌不焦躁,不去相信和传播那些网络上的谣言,不给国家添乱。只关注官方发布的信息。
如果我的回答您感到满意,请伸出您的小手给我点个赞吧,谢谢。
C. 哪个品牌的医院物流机器人性价比高
当然是钛米机器人得了。上海钛米机器人得物流机器人跑的特别的顺畅而且还配备相关得管理软件,做到了耗材得闭环管理,超棒。
D. kinkoo taimi都是什么软件
这是钛米机器人程序,钛米是以智能医疗服务机器人为载体,为医疗机构提供智慧医院整体解决方案的创新型企业。公司具有自主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完整生态链,并将机器人产品应用于医疗领域,解决了实际医疗问题。自成立以来,公司已累计研发、生产近10款医疗服务机器人产品,团队积累研学产经验近40年,拥有将机器人、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转化为具体解决方案的丰富经验。至今,钛米机器人产品已在全国100余家三甲医院落地使用,包括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武汉协和医院、上海仁济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及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等。在高端医疗服务领域,钛米机器人将打破常规医疗现状,颠覆传统医疗模式,引领医疗领域智能化发展!现在你明白了吧,希望能帮助你!
E. 疫情之下的末端配送和高危场景,各路「无人车」挺身而出
疫情发展到现在,全国上下依然绷紧着神经。现在有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保证群众的基本生活,二是保证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有足够的物资和帮助。
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很强,可以通过口液/接触/气溶胶进行扩散,它还可以脱离人体,独立在环境中生存一到四天。所以与患者隔离还不够,最好是家门都不要出。在这种尽量全民居家隔离的情况下,怎么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怎么解决高危场景下的运输作业?怎么在相对安全下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
这时,以往低调的「无人车」被推上了一线。它们的角色多种多样,职能各不相同。有的负责配送食品/快递/药物,有的在户外或医院里不间断对路面消毒,还有的可以时刻测量周围人的体温,监测疑似感染者……它们背后,站着的有网络/京东/苏宁等巨型公司,也有垂直领域的初创企业,以及用相应技术临时现攒产品的科技公司。
总之,这些我们平时觉得效率不如人不高的小家伙,这时候扛起了「保卫生活」的大旗。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些活跃在一线的「无人车」。
1.美团无人车:魔袋(主要负责室外菜品配送)
受疫情影响,「线上采购」成为很多一二线城市家庭的买菜方式。据「美团买菜」表示,北京地区日销量最高为春节前两三倍,而且现在的分拣人员/打包人员/骑手还很紧缺,所以无人车送菜应运而生,第一批落地点包括北京顺义区、海淀区。
据了解,「魔袋」在公开路面上的行驶速度约为20km/h,一次可以配送100公斤的物品,续航里程100公里,基于区域5G网络和自动驾驶技术,它可以识别红绿灯并礼让行人,每天会进行多次消毒。
总结
在这疫情中,无论是公司大小,大家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有些可能没有贡献无人车,但向疫区输送了机器人/无人机/信息查询平台等产品。科技的普及是一个逐渐渗透的过程,通过这些无人车的应用,我有几点思考。
1.由于这次疫情的需求,无人车行业着实向前推进了一把。
我们能看出来,疫情之下,用户对无人车的接受度较高,它们的作业情况也比较给力,相关行业的股票行业也有一波增长。不过现在还只是试点应用,车和人较少,路况相对简单,日后要是想大面积实际应用,还有很多困难。比如没有京东/苏宁这样的天然运输需求的公司如何寻找更多的需求场景?无人车如何与天然的交通环境相融合?用户要使用多久才能低于使用人力的成本?……
2.我们要拥抱新技术,而不是恐惧它。
因为这些无人车,「机器人代替人类」的话题又被人津津乐道,但这种担心短期内大可不必。在美团的实际应用下,骑手和无人车相互配合,效率更高。因为无人车可以配送超重量和超长距离的订单,骑手们就能多送一些短距离的订单,原来骑手一天送60单,现在能送70单,收入反而增加了。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新科技都是我们的左膀右臂,而不是取代我们。
3.每个人都要掌握基础的求生本领。
我们这代人,可能真是太平日子过惯了,但放眼历史,大几十年没有战争的国家和时代真不多见。平时,我们可以利用科技和市场经济,便利我们的生活。但在灾难之下,自己的求生本领才是最硬的通货,最起码做饭、开车还是要会的。
直到现在,疫情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新增病例逐渐下降,事态似乎出现了缓和。感谢这些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和无人车公司,2020年很难,我们希望借每个人的力量,让它慢慢变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