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期货是什么意思干什么用的
期货就是以一定时间为限度,进行的某种物质的买卖行为。
例如 你买了10手苹果期货的多(就是涨了赚钱跌了赔钱) 合约到19年3月到期 那么这个苹果期货的合约就是1903 而现在是18年的11月或者12月,也就是说你还有3、4个月的时间来期待苹果涨价,在这期间 你随时都可以进行买卖 不像股票那样,今天买的最快也要明天才能卖掉。那是T+1模式 而期货是T+0模式 当天买的当天就可以卖 可以成交N次。期货可以买多(涨)也可以买空(跌)是双向的 买对了方向就赚钱 买错了方向就亏钱。如果亏钱到一定程度,系统会提示你需要追加保障金,也就是再投入资金,否则会被系统强行平仓。
如果在19年3月前,你并不想进行交易 完全可以 但是合约是受时间限制的 也就是说到了19年3月 你必须进行交割 这个期货的电脑系统会提前一个月在每个交易日对你短信提醒。 逾期不进行交割的,系统会认为你是需要实物,实物是什么?苹果啊!那么好吧,你需要到指定的苹果集散地去(比如郑州)把你的10手苹果拉走,如果1手=1吨的话 那么你需要带个10吨以上的货车去。价格可不是你买期货时的价格了 那只是保障金,一般来说实物的价格要再乘以10.
⑵ 国家让期货现货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如果说股票是上市企业为了融资发行的一种虚拟凭证,那么期货和现货呢
因为期货和现货有做空机制和T+0交易,所以很多人会觉得这些投机的行为会令市场更不规范。但是正因为有了做空机制的存在,所以价格才不会有暴涨暴跌。
相对于股票的出现来说,期货的历史其实更长久。早在17世纪的下半叶,日本便出现了第一个大米交易所(也就是现在的大宗商品交易所)。因此,当时就出现了第一份期货合约。在1749年,大阪总共有110000包的空米卷在市场上交易,但全日本的实物大米却只有30000包。
所以期货与现货存在的作用是,建立一种机制,既可以提供指导未来生产经营活动的价格信号,又可以防范价格波动造成市场风险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⑶ 证券是如何产生的
主流的金融体系是由银行、证券、保险三大体系组成,其中银行是主干,提供稳健的资金来源。但是银行是储蓄机构,并非投资机构,因此,在此基础上,为满足经济发展及投资者需求,各种各样的投资产品应运而生。首先是基础证券,然后是衍生证券,还有大量的另类金融产品如对冲基金、COD等。
⑷ 证券交易的由来
13世纪初,意大利数学家费波纳奇提出神奇数列。14世纪,伦巴第商人对货币的兑换,标志着伦敦外汇市场产生。16世纪,日本出现最早的期货市场雏形。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其于1606年印制的股票是目前发现的最早。1611年,阿姆斯特丹建成世界第一座证券交易所。17世纪下半叶,日本的大米市场发展起来。1710年,日本大坂堂岛大米会所开始交易大米的仓库收据(即大米仓单)。日本这一时期的远期稻米市场上诞生了蜡烛图的价格记录和分析方法。1790年,美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费城)成立。1792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诞生,纽约的证券交易进入了集中交易的时代。19世纪30年代,电报发明,帮助开创了现代股票市场,促进金融市场和企业全球化。1848年,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正式成立,期货交易迈入有组织的时代。1865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实现了合约标准化,推出第一批标准期货合约。同时,还规定了按合约总价值的10%缴纳交易保证金。19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有记载的传统技术分析方法,但使用并不普遍。1882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允许以对冲方式免除履约责任,促进了投资者的加入,增加了期货市场的流动性。1891年,明尼亚波里谷物交易所成立结算所,真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产生,期货市场完整地建立了起来。1896年,查尔斯
⑸ 世界哪国的大米最好
世界上泰国、日本、新加坡、中国、美国的大米均是口碑良好的。
1、莲花皇冠大米(泰国):
莲花皇冠大米的稻谷在泰国母亲节期间播种,父亲节期间收割,这段期间生长的稻谷质量最高:病虫害少,产量高,口感好。莲花皇冠由广东省政府经贸委直属的广东山源米业独家经销。山源米业一直与泰国乌汶府最有实力的碾米厂合作,从事泰国香米和进口食品贸易。
金龙鱼大米产业链创新技术荣获2009年度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有东北大米、苏北大米、丝苗米、油粘米等数10个系列产品。大米品种从高端到低端都有涉及,价格跨度大,消费者可随意选购。
4、葵花阳光大米(中国):
葵花阳光大米清淡略甜,棉软略粘,芳香爽口,饭粒表面油光艳丽,剩饭不回生。葵花阳光由著名水稻专家肖青玉主持科研育种和种植推广工作,从田间到餐桌无缝对接,在乱象纷呈的五常大米市场中得以确保每一粒大米的正宗品味和高端品质,通过了欧盟BRC食品安全全球标准。
5、皇族金辉大米(美国):
皇族金辉的稻谷生长在最适宜香米生长的气候和高矿物质的土壤上,米粒干净光滑,香味自然长久,口感松软有弹劲。一直得到泰国商业部的严格监控和认可,可谓安全、健康的名牌香米。此地产出的大米米粒均匀,色泽光亮,煮出的米饭更是芳香四溢,醇厚绵长。
⑹ 期货市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期货交易最早产生于美国,1848年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成立,标志着期货交易的开始。
期货交易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在现货远期合约交易发展的基础上,基于广大商品生产者、贸易商和加工商的广泛商业实践而产生的。
1891年,明尼亚波里谷物交易所第一个成立了结算所,随后,芝加哥交易所也成立了结算所。直到现代结算所的成立,真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才算产生,期货市场才算完整地建立起来。
因此,现代期货交易的产生与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内在要求。
(6)日本大米交易所扩展阅读:
期货市场风险的特征:
1、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期货市场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这种客观性一方面体现了市场风险的共性,即在任何市场中,都存在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损失的可能。
2、风险因素的放大性
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与股票现货市场的风险相比,具有放大性的特征。
3、风险的可控性
尽管期货市场风险较大,但却是可以控制的。
⑺ 期货市场的功能和特点
期货结算所大部分实行会员制。结算会员须交纳全额保证金存放在结算所,以保证结算所对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期货结算所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理事会)。日常工作由总裁负责。
特点:
1、调节市场供求,减缓价格波动;
2、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3、促进该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
4、有助于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随着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国际贸易普遍开展,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市场供求状况变化更为复杂。
而要求有能够连续地反映潜在供求状况变化全过程的价格,以便广大生产经营者能够及时调整商品生产,以及回避由于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产生的价格风险。期货交易所是为期货交易提供场所、设施、服务和交易规则的非盈利机构。交易所一般采用会员制。
⑻ 期货交易的起源是什么
期货交易是人类贸易史发展的结果( 物物交换、现货交易、 远期交易、期货交易)期货作为一种 交易方式或机制随 商业活动不断发展而产生。为了促进商业活动发展,人类探索新的交易方式一直没有中断过。最初人类商业交易方式为物物交换,真正的现货交易从货币作为商品 支付手段开始。自从有了货币为支付手段的现货交易,商业成为一种独立活动得到更大发展,商品交易范围进一步扩大,交易规模也越来越大,一些文明古国如希腊、罗马等出现了大规模商品交易场所,当时的罗马议会广场就是 大宗商品中心交易场所。到12世纪之后,这种 集中交易场所在英、法等国得到规模化和 专业化发展,并催生了新的交易方式—— 远期合同交易。1251年英国充许外国商人参与该国季节性交易会,后来交易要求对途中贸物提前签署文件,列明商品品种、数量、价格、预交 保证金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出现买卖文件合同现象。1571年英国成立世界第一家集中交易的商品市场——伦敦皇家 交易所,其后荷兰阿姆斯特丹也成立第一家谷物交易所。17世纪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还出现郁金香期权交易市场,18世经法国巴黎出现了 商品交易所。在东方,具有期货萌芽性质的交易方式也曾出现过。17世纪日本大阪成立大米交易所,出现过把稻谷交换来的米券进行买卖的投机现象,当时的米券价值具有随稻谷价格起落变化的功能。1730年这种交易方式得到政府认可,正名为“帐面结算米”交易。在中国宋朝也出现过“青苗”交易方式。
1848年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问世
1,19世纪30、40年代,因毗邻美国中西部平原和密歇根湖等独特的地理位置,芝加哥发展为美国重要的粮食集散地。由于交通状况不佳、库容有限等原因,每年谷物大量上市,商人无法大量采购,以致于谷物价格一跌再跌,而每到春季,又因谷物短缺,价格飞涨。
2,为了解决价格大幅起落带来经营风险问题,一些商人一方面在该地交通要道增设了仓库、扩大上市季节采购量,另一方面与粮食加工商、销售商签定第二年春季供货合同,这样通过联连产销,确定了利润。远期合同交易成为粮食商人们解决现实矛盾的重要方式。
3,为了使交易活动有效地展开,1848年82位商业自发成立了一个商会组织——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交易所发展初期主要任务提供一些运输、储存及 价格信息方面服务,以方便会员交易,到1851年才提供交易产品远期合同交易。
4,在远期合同交易过程中遇上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具体的交易内容包括 商品品质、等级、价格、数量、交货时间等,当双方情况或价格发生变化时,很难将合同转手其它人,而且能否执行合同要视对方信誉,确保执行合同的成本较大,执行 风险较大,这些是当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1865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 标准化合约为交易产品,并执行 保证金制度,向签约双方收取不超过合约价值10%的保证金,作为履约保证。1882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允许 对冲解除履约。1883年出现结算协会为交易所会员提供对冲工具。1925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结算公司成立,所有交易通过结算公司结算。至此,期货交易完整了重要的制度创新,标志着现代意义上期货交易真正诞生。
⑼ 为什么期货交易的是期货合约,并期货交易可以规避风险呢该怎么理解
给你举一个例子吧。
第一个问题,最早的期货交易所诞生在日本大阪的堂岛大米会所,交易商品是大米。1710年往后,日本的商人可以进行“未来大米”的买卖,被称之为大米库卷。你可以通过货币买入尚未生产出的大米,也可以卖出尚未生产的大米来换取货币。人们交易行为是以交付库卷实现的,而不是实物。
实物交易就是现货的买卖。期货交易的买卖就是期货合约的买卖。你买入(或卖出)一段时间后的商品,是以签订合约来标的的。
比如目前郑糖价格是5000元/吨,你看好11月的市场,你就可以买一张2010年11月到期的5000元的合约,然后等涨。
第二,期货交易规避风险的问题。与股票交易相比,期货交易有较高的杠杆率,一般在10%左右。也就是说你可以支付10%的资金来进行100%的交易。另外就是针对现货商。在准备买入或卖出手中的现货时,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开出与现货交易方向相反的合约,进行保值。不知楼主指的是哪方面。
++++++++分
⑽ 日本蜡烛图,有这本书么,在那里有买
有的。日本蜡烛图的由来在日本的技术分析先驱(即设法使用过去的价格来预测未来的价格变化的人)当中,最早的、同时也是著名的,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名叫本间宗久。早在18世纪,他就通过在大米市场上的交易积聚了惊人的财富。在介绍本间宗久的事迹之前,先得大略地交代一下他发迹时所处的历史经济背景。下面的讨论所覆盖的时间,大概是从16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中。在这段历史时期中,日本从60个军阀割据的小诸侯国相互吞并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商业活动也兴旺发达起来。
大约从1500年到1600年,日本一直处在连绵不断的战乱之中,各家诸侯(称为“大名”,也就是封建藩主的意思)不断地相互征伐,争夺领地。这段历史就是所谓“战国时代”。在这一时期的最后40余年里,先后经过了三位杰出将军的努力,日本才终于在17世纪初得以统一。这三位不凡的将军分别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他们的赫赫战功和伟大成就,在日本历史以及民间传说中备受赞颂。日本流传着这祥一句谚语:“织田信长辛劳,丰臣秀吉小康,德川家康享福。”如果说得更明白一点,那就是,虽然三位将军都为日本的统一作出了贡献,但是只有三位中的最后一位德川家康,才当上了幕府将军。从1615年到1867年,德川家康及其家族一直统治着日本的江山,这一历史时期就称为德川幕府。
这场百年战乱席卷了整个日本,因此,在蜡烛图的技术术语中随处可见它的影子。话说回来,如果我们仔细琢磨一下,那么不难发现,在参与市场交易的过程中确实需要运用许多类
似于军事谋略的技巧和方法。在这些技巧中,包括了策略、心理、对抗、战略撤退,甚至还有运气(对,的确存在运气好坏的问题)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因此毫不奇怪,在这本书中,您处处都能遇上原本出自战场行话的蜡烛图技术术语。在这样的术语中,有所谓“拂晓袭击和夜袭”有所谓“前进三兵形态”,有所谓“反击线”,有所谓“墓碑线”等,不一而足。
在德川家康创立的封建中央集权系统的统治下,日本度过了一段相对稳定的和平年代,于是百废俱兴,到处都是机会。农业生产日益发展,而更重要的是,国内商业活动有了宽松的环境,更加发达起来。截止到17世纪,日本已经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市场体系,取代了过去那些相互隔绝的地方小市场。这个统一、集中的大市场的诞生,间接地孕育了日本的技术分析理论。
丰臣秀吉认定大阪是日本的首都,便大力扶持它的发展,使之成为一个商业活动中心。大阪具有优越的港口条件,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陆地运输不仅缓慢,而且既不安全又需要极高的成本。如此一来,大阪就成了全国的物资集散地,渐渐演变成日本最大的商业和金融中心.大阪既拥有巨额财富,也拥有庞大的物资仓库,名符其实地成为所谓“日本的大伙房”。当各地的物资供应出现不平衡时,大阪能够即时地调剂余缺,从而为市场价格的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大版的居民来说,生活就沉浸在追逐利润的欲望之中。(与此同时,其它城市却依然对商业渔利行为持传统的鄙视态度,与大阪形成强烈的反差。)当时的日本社会由四种等级森严的阶层所组成。由上而下,分别为武士、农民、工匠和商人。直到18世纪,商人阶层才终于打破了种种社会壁垒。甚至到了今天,在大阪当地,人们传统的问候语依然是“Mokarimakka",意思就是“发财了吗,您哪?”
大阪市的淀握是丰臣秀吉(统一日本的三位伟大的军事家之一)军需物资的代理商。淀渥在大米的运输和分配方面,以及在制订大米的价格方面具有非凡的才能。淀渥家的前院竟然重要到了如此程度,以致于日本的第一家大米交易所就是从这里萌芽的。他本人也变得富可敌国,不过从结果看来,显然是富过了头。1705年,幕府(征夷大将军领导下的军阀政府)宣布,他所享受的穷奢极欲的豪华生活与他卑践的社会地位不相称,因此,将他的所有财产抄没充公。随着商人们手中财富的增长,他们中间有些人的势力也日益膨胀,幕府对此心怀戒惧。早在1642年,就有官员与商人相互勾结,企图操纵大米市场。当局对他们进行了严历的处罚,商人的子女被处死,商人本人遭流放,他们的财产全部被剥夺。
17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淀渥家前院的大米交易市场终于发展成大阪的一个正式机构,堂岛大米会所(大米交易所)。在这间交易所里,商人们制定了大米的等级标准,通过讨价还价来厘定大米的价格。截止到1710年之前,这间交易所所进行的一直是大米的实物交易。1710年之后,这间大米交易所开始受、授大米的仓库收据(即大米仓单)。大米仓库收据称为“大米库券”。这些大米仓单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期货合约。
大米生意的经纪业构成了大阪繁荣发达的基础。当时在大阪市,大米交易商的总数大约在1300人以上。在那一时期,由于没有可靠的货币标准(人们曾经尝试过以硬币作为硬通货来充当计价标准,但是随着硬币的劣化,这种尝试便流产了),大米便成为事实上的交换媒介。如果某位大名需要资金,那么,他就把富余的大米运抵大阪,将这些大米用他的户头储存在大阪的仓库中。他将得到相应的大米库券作为这批大米的收据。然后,他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决定卖出这些大米库券的时机。事实上,许多大名在财政上都周转不灵,他们也常常将下一熟的大米税收(大名收取的捐、税是用大米的形式支付的—通常这些大米要占农民收成的40%--60%)提前作为大米库券卖出去。在有些情况下,他们甚至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把未来数年的大米收成统统抵押出去。
大米库券的交易非常活跃。这种大米库券是凭着未来的大米收成而提前卖出的,因此就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期货合约。堂岛大米会所从事了这类大米库券的交易,也就成为世界上第一间期货交易所。大米库券又被称为“空米”库券“空米”的意思是说,它不是具体的实物大米)。那么,究竟当时的大米期货交易盛行到何种程度呢?为了帮助您形成一个清晰的印象,请看下面这一组数字;1749年,大阪总共有110,000包(当时大米是用“包”做计量单位的)的空米库券在市面上交易,然而,当年全日本的实物大米只不过3,000包。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主人公、鼎鼎大名的“市场之神”本间宗久出场了。本间宗久在1724年(另据资料为1729年—译者注)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族。时人认为本间家族富裕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于是传开了这么一句谚语:“这辈子一定能挣上领主的宝座,却休想象本间宗久家一样有钱”1750年,本间宗久接手掌管他们家族的生意,在故乡的港口城市酒田的大米交易市场开始了他的大米交易生涯。酒田是大米的集散地。因为宗久是从酒田出道的,所以在日本蜡烛图技术的语言中,常常会听到“酒田战法”这样的用语。这一术语所指的就是本间宗久的交易之道。
本间宗久的父亲过世后,他开始经营他们家所有的财产,尽管他只是家里最年轻的儿子。(在那个年代,通常都是长子继承父业执掌大权的。)这可能是因为本间宗久具有过人的市场见识。宗久携带着这股雄厚的资本,跨进了日本最大的大米交易市场—大阪堂岛犬米会所的大门,投身于大米期货交易。
本间家族拥有面积宠大的稻米种植庄园。由于他们家在大米现货上拥有雄厚实力,大米市场的有关信息通常也就逃不过他的耳目。不过,宗久并不以此为满足,他还逐年地记录了天气情况的资料。为了掌握投资者的心理,宗久深入地研究了大米价格的历史记录,并且一直追溯到了交易所还开在淀握家前院的那个时期。宗久还创立了一套自己的通讯系统。从大阪至酒田。宗久每隔一定距离便设立一个中转站,安排人员在约定的时间登上屋顶挥舞小旗,接力棒式地传递信息。
宗久就这样主宰了大阪的市场。之后,他转向江户(即现在的东京)的地方交易所进行新的征服。他凭借自己对大米市场深刻的研究,积聚了巨大的财富。据说,他曾经有连续100笔盈利交易的惊人记录。
他的声望如此煊赫,以至于江户街头曾经传唱着这样一首民谣:“酒田(宗久的家乡)晴,堂岛(大阪的堂岛大米交易所)多云,江户减前(江户的减前交易所)雨纷纷。”这首歌谣的意思是说,当酒田的稻米赶上好年成的时候,堂岛大米交易所的价格就下跌,而江户的大米价格将暴跌。这支小调表明,本间宗久在日本大米市场上有呼风唤雨之能耐。
本间宗久晚年,曾担任幕府当局的财务资政,并且被授予武士头衔作为荣誉封号,本间宗久逝世于1803年。他的市场研究著作(《酒田战法》和《风、林、火、山》据说成书于18世纪。他在大米市场上所采用的交易策略,后来逐步演化成了现代日本投资者所应用的蜡烛图方法。(译诸注:“风、林、火、山”四字,典出《孙子兵法》“军争篇”。原文为“……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意思大致为“行动迅速,如风之疾,行列整肃,其严整舒缓如林;攻击时如烈火燎原,防守时如山岳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