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库券是怎么回事
国库券是国家财政当局为弥补国库收支不平衡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因国库券的债务人是国家,其还款保证是国家财政收入,所以它几乎不存在信用违约风险,是金融市场风险最小的信用工具。国库券是国库直接发行的用以解决短期财政收支失衡的一种债券,由于期限短、流动性强、安全性高,被视为零风险债券或"金边债券"(Gilt edged Bond)。
我国国库券的期限最短的为一年,而西方国家国库券品种较多,一般可分为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期四种,其面额起点各国不一。国库券采用不记名形式,无须经过背书就可以转让流通。发行国库券的主要目的在于筹措短期资金,解决财政困难。当中央政府的年度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发生赤字时,国库券筹资是一种经常性的弥补手段,
国库券的发行方式,通常实行招标制,即每次发行前,财政部根据近期短期资金的需要量、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的需要等因素,确定国库券的发行规模,然后向社会公告。各投标人在规定的发行规模的约束下,分别报出自己拟购买的价格和数量。在众多参与价格投标的投标人当中,出价最高者首先中标,之后按出价顺序,由高到低依次配售,直至售完为止。这就是所谓的“竞争性投标”。也有一些小规模的金融机构,无力或不愿意参与竞争性投标,便按照投标最高价和最低价的平均数购买,这是“非竞争性投标”。
国库券因期限较短,故其发行价格一般采用贴现价格,即以低于票面金额的价格发行,到期时按票面金额偿还。票面金额与发行价格的差,即是投资者的利息。国库券发行价格的计算公式如下:
发行价格=面值[1一贴现率×(发行期限/360)]
在国库券的流通市场上,市场的参与者有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证券交易商、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国库券行市的变动,要受景气动向、国库券供求关系、市场利率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美国,证券交易商在进行国库券交易时,通常采用双向式挂牌报价,即在报出一交易单位买入价的同时,也报出一交易单位的卖出价,两者的差额即为交易商的收益,交易商不再附加佣金,在英国,票据贴现就是国库券二级市场上最为活跃的市场主体。持有国库券的机构和个人如需转让,可向贴现所申请贴现。英格兰银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也以贴现所为中介,先向贴现所买进或卖出国库券,然后贴现所再对商业银行进行买卖。
国库券是国家债券的主体部分和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国债。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发行国债是在1898年发行的“昭信股票”。北洋政府时期,从1912年到1936年共发行国债27种。在抗日前国民党政府时期,从1927年到1936年共发行国债45亿元。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共发行国债90亿元。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为了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各革命根据地人民政权发行过几十种国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行国债分为两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为一个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一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由国家统一发行的国债共有六次。第一次是1950年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发行的目的是为了平衡财政收支,制止通货膨胀,稳定市场物价。从1954年起,为了筹集国民经济建设资金,连续5年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1968年本息还清后,一直到1981年国家没有发行国内公债。 1981年以后,我国每年发行国债。1994年财政部第一次发行半年期、一年期和二年期国债,实现了国债期限品种的多样化。短期国债的出现促进了货币市场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奠定了基础。
国库券的基本特征
作为债权债务证书,国库券的债权人是投资者,债务人是国家,其本息偿还保证是国家后续的财政收入。所以,国库券几乎不存在信用违约风险,是证券市场上风险最小的一种债券。国库券的偿还期限,各国规定不一。西方国家的国库券,分为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期4种,是一种短期政府债券。我国的国库券有3年、5年和10年的,是一种中长期政府债券。
由于国库券期限短、风险小、流动性强,因此国库券利率比较低。美国国库券利率仅仅高于通知放款利率。西方有些国家国库券发行频繁,具有连续性,如美国每周均有国库券发行,每周亦有到期的,便于投资者根据投资需要选择。国库券发行通常采用贴现方式,即发行价格低于国库券券面值,票面不记明利率,国库券到期时,由财政按票面值偿还。发行价格采用招标方法,由投标者公开竞争而定,故国库券利率代表了合理的市场利率,灵敏地反映出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状况。
国库券的历史
国库券是1877年由英国的经济学家和作家沃尔特·巴佐特发明,并首次在英国发行。沃尔特认为,政府短期资金的筹措应采用与金融界早已熟悉的商业票据相似的工具。后来许多国家都依照英国的做法,以发行国库券的方式来满足政府对短期资金的需要。在美国,国库券已成为货市市场上最重要的信用工具。
国库券的特点
◆其利率是市场利率变动情况的集中反映。国库券利率与商业票据、存款证等有密切的关系,国库券期货可为其它凭证在收益波动时提供套期保值。
◆流动性强。国库券有广大的二级市场,易手方便,随时可以变现。
◆信誉高。国库券是政府的直接债务,对投资者来讲是风险最低的投资,众多投资者都把它作为最好的投资对象。
◆收益高。国库券的利率一般虽低于银行存款或其他债券,但由于国库券的利息可免交所得税,故投资国库券可获得较高收益。
2. 国库券是一种没有风险的债券,其利率可视同为纯利率
不是,利率超过一定额度要交个人所得税
3. 国库券的利率是固定的,并且没有违约风险,因此也就没有利率风险。()A正确B错误
B错误。是有利率风险的。
首先,国库券是没有信用风险的,因为国家基本上不会违约。然而,由于你的国债的现金流是固定的。当市场收益率变动时,现金流的折现值就会发生变化,也就是你手头的国债价值会变化。
4. 每股盈余最大化观点充分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因素,因此被认为是一个较为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
1、每股盈余最大化观点充分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因素,因此被认为是一个较为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x)
2、金融市场利率波动与通货膨胀有关,后者起伏不定,利率也随之而起落( √ )
3、企业价值最大化直接反映了企业所有者的利益,他与企业经营者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 )
4、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环节是财务预测(x)
5、从资金的借贷关系看,利率是一定时期内运用资金资源的交易价格(√)
6、接收是一种通过所有者约束经营者的办法(x)
7、期限性风险收益率是为了弥补因债务人无法按时还本付息而带来的风险,由债权人要求提高的利率。(x)
8、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体现为一种投资与受资头关系(x)
9、根据净增效益原则,如果一个方案的净收益大于替代方案,我们就认定这是一个比替代方案好的决策(√)
10、国库券是一种几乎没有风险的有价证券,其利率可以代表资金时间价值。( x )
5. 国库券是企业有价证券吗
国库券不是企业有价证券。
国库券(Treasury Securities)是指国家财政当局为弥补国库收支不平衡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因国库券的债务人是国家,其还款保证是国家财政收入,所以它几乎不存在信用违约风险,是金融市场风险最小的信用工具。
企业债券(Enterprise Bond)通常又称为公司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债券。公司债券的发行主体是股份公司,但也可以是非股份公司的企业发行债券,所以,一般归类时,公司债券和企业发行的债券合在一起,可直接成为公司(企业)债券。 企业债券是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通常泛指企业发行的债券,中国一部分发债的企业不是股份公司,一般把这类债券叫企业债。
企业债和国债的区别
我国的国债专指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由国家财政信誉作担保,信誉度非常高,历来有“金边债券”之称,稳健型的个人投资者喜欢投资国债。其种类有凭证式、记帐式、实物券式三种。现在常见的是前两种。
企业债券是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通常泛指企业发行的债券,我国一部分发债的企业不是股份公司,一般把这类债券叫企业债。符合深、沪证券交易所关于上市企业债券规定的企业债券可以申请上市交易。企业债券由于与国债相比具有更大的信用风险,因而本着风险与收益相符的原则,其利率通常也高于国债。但我国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债券基本是AAA级,相当于中央企业级债券,信用风险很低。
可转债公司债券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债券,之所以说其特殊,是因为发行公司事先规定债权人可以选择有利时机,在一个特定时期(转股期)内,按照特定的价格(当期转股价)转换为发债企业的等值股票(普通股票),是一种被赋予了股票转换权的公司债券。所以可转债既有普通债券的一些基本特征(如票面利率、到期还本付息等),又具有一定的股票特征,是一种混合型的债券形式。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由于审批严格,债券信用等级均超过AA级,不输于上市的企业债,加上可转债具有“下跌风险有界,上涨幅度无界”的特性,因而较受机构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的青睐。
6. 国库券是一种几乎没有风险的有价证券,其利率可以代表
资金时间价值是指没有风险没有通货膨胀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国库券是一种几乎没有风险的有价证券,在通货膨胀很低时,其利率才可以代表货币时间价值。
7. 国库券是有价证券的吗
国库券属于有价证券。
有价证券可以从不同角度、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1、按证券发行主体分类
按证券发行主体的不同,有价证券可分为政府证券(中央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机构债券)、金融证券和公司证券。
政府证券通常是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中央政府债券也称国债,通常由一国财政部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由地方政府发行,以地方税或其它收入偿还,我国目前尚不允许除特别行政区以外的各级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政府机构证券是由经批准的政府机构发行的证券,我国目前也不允许政府机构发行债券。公司证券是公司为筹措资金而发行的有价证券,公司证券的包括范围比较广泛,有股票·公司债券及商业票据等。此外,在公司债券中,通常将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证券称为金融证券,其中金融债券尤为常见。
2、按证券适销性分类
证券按是否具有适销性,可以分为适销证券和不适销证券。
适销证券是指证券持有人在需要现金或希望将持有的证券转化为现金时,能够迅速地在证券市场上出售的证券。这类证券是金融投资者的主要投资对象,包括公司股票、公司债券、金融债券、国库券、公债券、优先认股权证、认股证书等。
不适销证券是指证券持有人在需要现金时,不能或不能迅速地在证券市场上出售的证券。这种证券虽不能或不能迅速地在证券市场上出售,但都具有投资风险较小、投资收益确定、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换成现金等特点,如定期存单等。
3、按证券上市与否分类
按证券是否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证券可分为上市证券和非上市证券。
上市证券又称挂牌证券,是指经证券主管机关批准,并向证券交易所注册登记,获得在交易所内公开买卖资格的证券。
非上市证券也称非挂牌证券、场外证券,指未申请上市或不符合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条件的证券。
4、按证券收益是否固定分类
根据收益的固定与否,证券可分为固定收益证券和变动收益证券。
固定收益证券是指持券人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内取得固定的收益并预先知道取得收益的数量和时间,如固定利率债券、优先股股票等。
变动收益证券是指因客观条件的变化其收益也随之变化的证券。如普通股,其股利收益事先不确定,而是随公司税后利润的多少来确走,又如浮动利率债券也属此类证券。
一般说来,变动收益证券比固定收益证券的收益高、风险大,但是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固定收益证券的风险要比变动收益证券大得多。
5、按证券发行的地域和国家分类
根据发行的地域或国家的不同,证券可分为国内证券和国际证券。
国内证券是一国国内的金融机构、公司企业等经济组织或该国政府在国内资本市场上以本国货币为面值所发行的证券。
国际证券则是由一国政府、金融机构、公司企业或国际经济机构在国际证券市场上以其他国家的货币为面值而发行的证券,包括国际债券和国际股票两大类。
6、按证券募集方式分类
根据募集方式的不同,证券可分为公募证券和私募证券。
公募证券是指发行人通过中介机构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投资者公开发行的证券,其审批较严格并采取公示制度。
私募证券是指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发行的证券,其审查条件相对较松,投资者也较少,不采取公示制度。私募证券的投资者多为与发行者有特定关系的机构投资者,也有发行公司、企业的内部职工。
7、按证券性质分类
按证券的经济性质可分为基础证券和金融衍生证券两大类。股票、债券和投资基金都属于基础证券,它们是最活跃的投资工具,是证券市场的主要交易对象,也是证券理论和实务研究的重点。金融衍生证券是指由基础证券派生出来的证券交易品种,主要有金融期货与期权、可转换证券、存托凭证、认股权证等。
8、依有价证券所设定的财产权利的性质不同,可将有价证券分为:(1)设定等额权利的有价证券,如股票;(2)设定一定物权的有价证券,如提单、仓单;(3)设定一定债权的有价证券,如债券、汇票、本票、支票等。
9、依有价证券转移的方式不同,可将其划分为:(1)记名有价证券,是在证券上记载证券权利人的姓名或名称的有价证券,如记名的票据和股票等。记名有价证券可按债权让与方式转让证券上的权利。(2)无记名有价证券,是证券上不记载权利人的姓名或名称的有价证券,如国库券和无记名股票等。无记名有价证券上的权利,由持有人享有,可以自由转让,证券义务人只对证券持有人负履行义务。(3)指示有价证券,是指在证券上指明第一个权利人的姓名或名称的有价证券,如指示支票等。指示有价证券的权利人是证券上指明的人,证券义务人只对证券上记载的持券人负履行义务。指示证券的转让,须由权利人背书及指定下一个权利人,由证券债务人向指定的权利人履行。
8. 以下不属于有价证券的是:() A、国库券 B、股票 C、信用证存款 D、企业债券 答案我知道,请问哪一位能解
作为有价票据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有价值,第二个是票据。。。信用证存款,是一种保证金性质的存款,本身就不是票据。
举个例子,定期存款你肯定知道,定期存单是有价票据,定期存款就不是。
9. 银行存单和国库券是否属于有价证券
银行本票属于银行票据,不属于有价证券,而是见票给付的一个支取凭证。就相当于现金支票、定期存单一样,属于一个支取凭证。
企业债券、国库券、股票,都属于有价证券。
10. 国库券有风险吗
有,任何有价证券理论上都有违约风险,只是种类不同,风险有大有小。
国库券的定义:
国库券(TreasurySecurities)是指国家财政当局为弥补国库收支不平衡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因国库券的债务人是国家,其还款保证是国家财政收入,所以它几乎不存在信用违约风险,是金融市场风险最小的信用工具。
几乎不存在违约风险并不表示没有。
只是它是国家欠你的,履行债务的信誉高于一切个人而已。
但国家也有信誉差的时候。比如严重的通货膨胀:
前几年津巴布韦发生了世界上有史以来通货膨胀最严重的情况,货币自2003年至今已经贬值超过1000万亿倍。
该国连续几年隔三岔五地发行大额纸币,同时,面值没有最大,只有更大,没有多少人会关心到底发行了多少面值,而更关心旧币作废时间和新币兑换比率。
乘个公共汽车要一大包钱,人们在交易是并不多关注商品有多贵,更多地是数后面是几个零。
本国货币几乎失去信用,英镑美圆反而成了人们交易的货币。
通过这个例子,说明作为国家的津巴布韦的信誉,本国国民对本国货币失去信心的时候,将会使用国际上币值最稳定的货币,俗称硬通货,通常是发达国家货币。
因为发达国家经济条件好,发生违约的可能性就趋向于零,他们的货币信誉度高,当然,他们的国库券也一样信誉度高,存在违约的可能性几乎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