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谢氏历史名人
东晋谢安,
㈡ 求谢姓辈分:
1.四川安岳谢氏,祖籍:广东省嘉应州平远县石证乡,世代.祖辈开列於后: 一元一国学网 均 药 朱 志 宗 法 梅 佐 右 晨 一元一国学网 居 淑 沐 昌 钦 永 世 发 达 盛 一元一国学网 到 珍 培 德 天 举 得 石 流 芳 一元一国学网 2. 湖南宁新县谢氏用10字作为字辈; 一元一国学网 光昌兴宗德,富贵古流传 一元一国学网 3.湖北枣阳县谢氏用“24字作为字辈 一元一国学网 立修怀德远,伦正泽会长,学典定中道,运开永克昌 一元一国学网 5.广东谢氏用“24字作为字辈 一元一国学网 士崇文学,道德才华,曰圣维彦,汝克绍嘉,应元启裔, 一元一国学网 宏宗世遐 一元一国学网 6.河南光山、新县、罗山、息县、固始、商城一带的谢氏,1945年合谱,定派40字,依次是: 一元一国学网 中耐成联芳,绍复焕其章;汝克昭明德,慎守尔彝常; 一元一国学网 雍熙延祖宪,启迪寿炽昌;国家资屏翰,勋名耀前光。 一元一国学网 7.福建闽侯安仁1913年修谱列一至十四世辈行字表为: 一元一国学网 喜添元世一文廷,国君兆仲仕日向。 一元一国学网 8.江西弋东案山谢氏民国36年七族统宗字行为: 一元一国学网 余烈暖林野,众芳揖兰荪;德晖映岩足,胜赏延高原; 一元一国学网 远水昭匹练,因晴见吴门;器有成形用,功资造化元。 一元一国学网 9.湖北随州谢氏清光绪廿九年 (1903年)辈行字表为: 一元一国学网 懋修伦常,昭训万纪,兰玉长荣,贤才济美,诗书流传, 一元一国学网 家泽永远。 一元一国学网 10.广西横县谢氏1946年族谱,自28代起,将“预定后代班次(班列的次序)”编成歌为: 一元一国学网 宏植基绪,锡履南邦;根本孔固,技业蕃昌;培成宝树, 一元一国学网 蔚为栋梁;文经武纬,家国之光;克承前烈,长发其祥。 一元一国学网 11.台湾叠山公派谢氏自一世起为: 一元一国学网 奠贤益朴友,振腾天福文;亭凤日朝阳,锦龙从清云; 一元一国学网 上致立久光,科甲仕鸿恩。 一元一国学网 12.台湾兴公谢氏自八世起为: 一元一国学网 弘开景运长,韶文祖德光;贝振蜚声烈,燮世有书香。 一元一国学网 13.台湾宏献公派谢氏自九世起为: 一元一国学网 承继南邦曾孙恢祖德,栽植宝树兰桂发天香。 一元一国学网 12.广东鹤山谢氏字辈: 一元一国学网 国子仕世兴,文德显朝堂,粤东居广肇,清鹤兆嘉祥, 一元一国学网 永保常守富,创业万年长”。 %D%A
㈢ 谢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谢姓名人
1、淡泊名利的谢安
谢安(公元320~385年),字安石,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书法家。
他自幼沉敏洒脱,气宇轩昂,虽有才名,但隐居于家乡会稽东山,与王羲之等人纵情山水。直到40多岁,他才应征入仕,后官至司徒。
桓温乱政时,欲杀谢安。谢安在宴席上谈笑风生,从容不惊,使得桓温最终不敢加害。后来,淝水一役,捷报频传。他当时正与宾客下棋,看后不动声色,被客人问起,才淡然作答:“孩子们已经大败敌军。”但他起身回内房时,终于按捺不住心头喜悦,连脚上木屐的齿被踢断也不知道。
谢安身居高位,但一直有归隐东山之志,并数次辞官归隐又数次急出为官。因此,后人以“高卧东山”比喻隐居,以“东山再起”比喻再度为官。
据说,谢安有个同乡被罢官,回家没有路费,只有大批蒲葵扇。于是,谢安从中挑了一把,随手拿着,由于世人仰慕谢安,便竞相仿效,蒲葵扇立刻被一抢而空。
2、山水诗鼻祖谢灵运
谢灵运,南朝宋诗人。他幼时被寄养在外人家里,族人名之为“客儿”,世称“谢客”。他祖父是东晋名将、康乐公谢玄,母刘氏是书法家王献之的甥女。谢灵运18岁时袭封康乐公,故又称“谢康乐”。其诗大多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描摹细致,见解独到,开山水诗之先河。
谢灵运曾自夸道:“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今天下共分一斗。”由此可见他自负之程度。
他与堂弟谢惠连关系甚好,曾说:“只要惠连在座,我往往能得到佳句。”他任永嘉太守时,有一次在西堂构思诗作,未果,昏然入睡,梦见惠连,忽得佳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于是,他便说这两句诗“有神功”。
谢灵运还发明了一种带两齿的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后人称之为“谢公屐”。
3、谢混
谢安之孙,晋朝美男子,字叔源,小字益寿,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名士,太保谢安之孙,会稽内史谢琰第三子,晋孝武帝司马曜之婿,东晋安帝时为宰相,晋孝武帝司马耀旳乘龙快婿,后被刘裕诛杀。
谢混出身于陈郡谢氏,年轻时颇有美誉,有伟姿容,善写文章,为皇帝悦,后与晋陵公主成婚,育有二女。东晋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年),袭望蔡县公,任中书令。义熙二年(406年),加中领军、尚书左仆射领选部。义熙四年(408年),加侍中、录尚书事、扬州刺史。
东晋末年之卢循孙恩之乱,爆发于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结束于晋安帝义熙七年(411年)。历时约十一年。谢氏家族遭到严重打击,谢混的父亲及两个哥哥纷纷战死,谢混这一家只剩谢混。
义熙八年(412年),谢混但因与刘毅关系密切,疑党同刘毅,被刘裕诛杀。谢混死后,其妻晋陵公主也被迫与谢家离婚。
谢混善诗文,被时人誉为"风华为江左第一"(《南史·谢晦传》),是中国山水诗文学的先驱人物之一。在晋末首倡山水诗,但仍受玄言诗影响,以致成就不大。钟嵘《诗品》将其诗定为中品。
4、谢升卿
谢升卿(约1195—1273年),南宋宁宗时福建长乐县十九都漳坂乡人,约生于南宋庆元年间(约1195—1200年)。因认安南陈守度为族叔,改名陈日煚(jiǒng)或(陈曰照,陈照),科举中第后当了安南国王的附马,后来当了安南国王,开创了安南历史上的陈氏王朝。
他本名叫谢升卿,祖籍为浙江会稽郡山阴县谢姓,后南迁至福建长乐县,谢升卿因为杀人犯了王法而改姓名为陈京,逃到安南国,成了太尉陈承的义子。
他容貌俊逸潇洒,才华不凡;但性格豪爽,歌诗多,落拓不羁,强悍无比而多才,好交友与博徒豪游少有大志,不屑科举仕进,屡以家中财物助贫。
5、谢道韫
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谢道韫留下来的事迹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记载在《世说新语》中:谢安在一个雪天和子侄们讨论可用何物比喻飞雪。谢安的侄子谢朗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众人的称许。
也因为这个著名的故事,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这段事迹亦为《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所提及。
㈣ 河南南阳谢氏求祖宗
谢姓起源参考之一
历史来源:
一 ; 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周宣王分封其舅父申伯於谢国,在河南唐河县,后子孙以国为氏。
二 ; 据《旧唐书.文苑传》所载 ; 唐代谢偃的祖父孝政,本姓直勒氏,是鲜卑族人,后改姓为「谢」氏。
家族名人
谢安 (320~385)字安石,东晋阳夏人。少有重名,徵辟皆不就,隐居东山,年四十余,始出为桓州司马。淝水之战任征讨大都督,指导策划,克敌有功,累官至太保,卒赠太傅,故世称谢太傅。
谢玄 (343~388)东晋名将,谢安侄子,阳夏人,字幼度,具经国才略,以精锐八千,破前秦苻坚百万大军於淝水,拜前将军,封康乐县公,卒諡献武。
谢灵运 (385~433)南朝文学家,谢玄之孙,小名客儿,时称谢客。袭封康乐公,又称谢康乐。少好学,工书画,文章之美与颜延之为江左第一。性好山水,肆意遨游,所至辄为题咏,以致其意。其诗开创山水写实派风格。初为太尉参军,后徙广州,有诗传世。
地望分布:河南陈留郡。
谢姓起源参考之二
谢姓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古老,而且有着显赫声望的姓氏。在河南省南阳这块当年被称为谢国古邑的地方,仍然居住着谢氏的子孙,他们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里,过着平和而安祥的生活。
南阳市谢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谢振祥:早在四、五十万年以前,白河的上游就是“南召猿人”的聚居地,再往南,中游黄山一带,是仰韶文化的遗址。紧接着再往南到了独山实名谢山之下,沿白河两岸,包括宛城区、卧龙区、唐河和新野县的一部分地区,聚居着一大批谢姓人群,他们在这里长期繁衍生息,人口逐步增多,形成了一个民族的部落方国。
据谢姓自己的家谱记载,他们的始祖是一个叫申伯的人,是周宣王的王后兄弟。当年,申伯以国舅的身份在河南领到一份封地,称为谢国。后来,申伯失去了爵位,他的子孙便以国名谢为姓了。世居在古谢国的谢氏后人,不断繁衍生息,成为当地的旺族。以后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不断向各地播迁。其中,陈郡阳夏(河南太康)的谢姓是非常值得一提的。阳夏是谢姓的主要郡望,阳夏谢姓涌现出谢安、谢玄、谢灵运等杰出人物。
有句成语叫“东山再起”,它讲的是谢安的故事。才华横溢的谢安,起初不愿做官,整天与书法家王羲之等好友在东山以文会友,不问国事,朝廷多次召他都被他拒绝。后来,国家濒临灭亡的危险,四十多岁的谢安这才决定东山再起。出山后,谢安举贤不避亲,任命侄儿谢玄统领军队,积极备战,终于在淝水大战中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军事奇迹,八公山上,“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也都由此而来。明朝末年,有一批谢姓先人从广东、福建渡海东行,登上了台湾岛,居住在台南。以后,又有谢氏入居彰化、台北,苗栗,随着入居台湾的谢姓队伍不断扩大,谢姓也逐渐成了当地的望族,如今被排列为第13位。谢姓后人,无论生活在哪里,都没有忘记他们的祖居地在河南南阳。
南阳市谢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谢海亭:我和谢汉儒先生有过多次接触,谢汉儒先生是世界谢氏宗亲总会的会长,现居住在台湾的台北市,曾多次来我们大陆,在好多场合谢汉儒先生不止一次地向我们讲过,世界各地姓谢的根在大陆,发祥地在河南省南阳。
南阳市侨务办公室主任傅光宇:这几年,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接待了世界上来自八个国家和地区的谢氏宗亲,他们到南阳之后对故土的感情特别深刻,我亲眼看到他们有的人捧一把故土,流着热泪,真是感到回到家乡的感觉,不少的谢氏宗亲说,我们真是回到家了,我们的根就在南阳。
许多年以前,谢姓的子孙曾经带着祖先的荣耀和梦想,与谢家的堂号离开家乡。多少年后的今天,飘泊在海外的谢姓游子,满怀着对故乡的眷恋又踏上了归途。
谢姓起源参考之三
谢姓是当今中国第二十四大姓,在台湾排名第十三。谢姓出自任姓,有黄帝的后代和炎帝的后代两种。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第七个姓任。任姓一共建立了十个国家,第一个就是谢国。西周末期,周宣王将他的舅父申伯封在谢。在申伯就任前,周宣王先派人灭了任姓谢国,任姓谢国的一些人就把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姓谢。申伯就任后,建立了申国,后来被楚国灭掉,住在谢邑的人就有一些以邑为姓,也姓谢。这样,谢姓就有了黄帝之后和炎帝之后的区别。 发展和演变:谢姓还有一些是出自少数民族的姓氏。比如说,鲜卑族的直勒氏就有人改姓谢,射氏,谢丘氏也有人改姓谢。谢姓早期分布在河南南部,到春秋时期,有些谢姓人迁徙到了山东,湖北和湖南。战国时,谢姓扩展到了四川和贵州,并融入了当地的少数民族。唐末,谢氏开始进入福建,到明朝开始进入广东,并且发展到了台湾。谢姓的主要聚居地有:唐河,南阳,涪陵,永昌,会稽,下邳,九江,章陵,陈郡,阳夏,康乐,东山,梅县,大浦,宝树等。
㈤ 谢氏来源
谢姓主要有两个来源:任姓和姜姓。传说中任姓谢氏至少已有3500年的历史了,在“夏商周”三代之际几乎湮灭。姜姓谢氏已有2800年的历史了,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金华东西谢营村,尊奉炎帝(姜姓)第六十三世申伯(西周末年)为得姓始祖。
谢姓最早活跃于河南南部。楚人灭申并迁谢姓族人于淮河上游,从此,谢姓族人开始了南迁的历程,春秋时期,谢姓已经迁到山东、湖北、湖南等地。战国时,扩展到四川和贵州并汇容到当地的少数民族。汉晋时谢姓已播迁到陕西、云南、贵州、江西、浙江等地。
三国至南北朝时,谢姓家族成了天下最著名的家族之一。唐朝时,谢姓始入福建。到明朝开始进入广东,并且发展到台湾,成为东南地区的名氏大姓。
(5)谢氏股票书扩展阅读:
谢姓,发源于河南,申被楚灭后,楚把谢姓人一部迁到淮河上、中游一带,后又把其中部分再迁到今湖北武当山东南的荆山,楚国亡后,谢姓一部南迁潇水流域,一部入重庆涪陵。
汉魏时期,原潇水谢姓的谢夷吾发迹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一带,后裔谢嫁女于孙权,使自己的家族变为皇亲国戚;而中原的谢缵与其子孙均显贵于曹魏。
两晋南北朝时期,以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谢衡为代表的谢姓人(谢缵后裔)从北方渡江南下,东山会稽派始祖谢衡迁会稽始宁,其子谢鲲迁豫章(今江西省南昌),谢鲲弟谢褒,因担任会稽郯县令而迁居郯县(今浙江省嵊县)。
这支谢姓显贵于东晋南朝,侨居于江浙三吴,以谢安、谢石、谢玄、谢琰为代表,并且使得原分为南北的谢姓获得了新的交流,同时阳夏还有一支谢姓迁康乐(今江西省万载县东),又有谢姓北上西迁至陕西冯翊郡,南迁居四川成都、彭水、云南永昌一带。
隋唐五代时期的谢姓在以前的基础上又有了较大发展,其中谢夷吾和谢缵的后代都在东南沿海地区或中原一带进一步繁衍播迁,唐僖宗时,谢衡后人中还有一支迁江西宁都。宋时,有会稽山阴谢夷吾之后迁居福建长乐,以及嵊县、上虞等地。
至元明清时,南方各省的谢姓人,发展势头远远超过北方,并诞生了许多知名人物和著名家庭,江西宁都的谢新(谢衡后裔)随文天祥收复梅州后,任梅州令,谢新之子谢天佑,定居梅州福乡,成为谢姓在闽、粤之地的开基始祖。
谢姓入台,始于明末,同时也有谢姓人迁吕宋(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地,清同治年间,有广东南海丹山的谢姓迁美国旧金山……,至此,谢姓人广布全国各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谢姓
㈥ 四书集注中引用的谢氏是指谁
是谢良佐
谢良佐(1050~1103)北宋官员、学者。字显道,蔡州上蔡(河南上蔡)人,人称上蔡先生或谢上蔡。从程颢、程颐学,与游酢、吕大临、杨时号称程门四先生。
㈦ 谢氏辈分
河南光山、新县、罗山、息县、固始、商城一带的谢氏,1945年合谱,定派40字,依次是:
中耐成联芳,绍复焕其章;汝克昭明德,慎守尔彝常;
雍熙延祖宪,启迪寿炽昌;国家资屏翰,勋名耀前光。
福建闽侯安仁1913年修谱列一至十四世辈行字表为:
喜添元世一文廷,国君兆仲仕日向。
江西弋东案山谢氏民国36年七族统宗字行为:
余烈暖林野,众芳揖兰荪;德晖映岩足,胜赏延高原;
远水昭匹练,因晴见吴门;器有成形用,功资造化元。
湖北随州谢氏清光绪廿九年(1903年)辈行字表为:
懋修伦常,昭训万纪,兰玉长荣,贤才济美,诗书流传,家泽永远。
广西横县谢氏1946年族谱,自28代起,将“预定后代班次(班列的次序)”编成歌为:
宏植基绪,锡履南邦;根本孔固,技业蕃昌;培成宝树,
蔚为栋梁;文经武纬,家国之光;克承前烈,长发其祥。
台湾叠山公派谢氏自一世起为:
奠贤益朴友,振腾天福文;亭凤日朝阳,锦龙从清云;上致立久光,科甲仕鸿恩。
台湾兴公谢氏自八世起为:
弘开景运长,韶文祖德光;贝振蜚声烈,燮世有书香。
台湾宏献公派谢氏自九世起为:
承继南邦曾孙恢祖德,栽植宝树兰桂发天香。
江苏泗阳东山堂贵公始祖谢氏十一世起:
开来继起 为善友庆 文光毓秀 万世荣昌
湖北襄阳谢氏清同治五年(1865)起辈行字表:
天定尚善,祖有运光,永传家道,万世祺昌.
你自己去网络看吧
㈧ 谢氏的由来
谢姓源流有多种,以炎帝姜姓后裔为多,称为“正宗”。
1、炎帝后裔(主流)
谢氏为炎帝神农氏之后代,即姜姓谢氏。
周宣王命召穆公灭古谢国,封舅父申伯于古谢国领土(今河南南阳唐河一带),称为“申国”,又称“谢国”。后子孙以“谢”为氏。魏晋时,谢缵迁居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号称“陈郡谢氏”。
2、黄帝后裔
谢氏为黄帝轩辕氏之后代。
一支出自任姓,相传黄帝之子廿五人,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其中“禹阳”为任姓。任姓后人分居十个小国,其中第一为谢国,后人改谢氏。
出自姬姓,周朝宗室居于谢国者,以国为氏。
出自子姓,商朝宗室居于谢国者,以国为氏。
3、少数民族后裔
为他姓改谢姓。
如卫州(今河南卫辉)人谢偃之本为鲜卑族人,姓直勒氏,后改为谢氏,称“卫州谢氏”,后人迁居洛阳,亦称为“洛阳谢氏”、“河南谢氏”。
另有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汉化改谢姓的。
(8)谢氏股票书扩展阅读:
姓谢人口约占中国大陆总人口的0.79%,在中国姓氏人数中排第23位。谢姓人士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江苏、浙江、江西、河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各省。以及台湾、马来西亚、香港、和东南亚等国家与地区。
谢姓名人:
1、谢夷吾:东汉荆州刺史
2、谢瑀:东汉御史中丞大夫
3、谢鲲:晋朝名士,亦是谢安之伯父
4、谢尚:晋朝名将,谢鲲之子,谢安从兄
5、谢安:东晋名臣,淝水之战运筹帷幄者
㈨ 谢氏历史
源于任姓,出自周朝封予黄帝后裔申伯的谢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左传》、《古今姓氏书辨证》等的记载,黄帝有子二十五人,得十二姓,其中第七为任姓。黄帝赐子为姓,谢氏出于黄帝子族任姓。由此可见,谢氏的一部份为黄帝后裔,得姓时间为夏王朝以后。当今谢氏人中又有不少人尊黄帝为祖先,自称是黄帝的裔孙。宋朝王应麟在《姓氏急就章》中引《世本》曰:“谢国,任姓,黄帝之后。”古籍《世本》是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史学著作,记载了从黄帝到春秋时诸侯大夫氏姓、世系、都邑等。这是谢氏出于黄帝的最早说法。汉朝王符在《潜夫论》中说:“黄帝之子二十五人,班为十二:姬、酉、祁、己、滕、葳、任、拘、厘、姑、衣氏也……王季之妃大任,及谢、章、昌、采、祝、结、泉、卑、过、狂大氏,皆任姓也。”王符是东汉时期人,根据这段记载,可知汉朝有人认为谢氏是黄帝之后。宋朝学者罗泌在《路史》中说:“谢,伯爵。《荆州记》曰:棘阳东北百里谢城是。有谢水。棘阳城在唐之湖阳西北。”大文豪欧阳修在《谢绛铭》中也说:“黄帝后,昔周灭之以封申伯。其地西甚广,郑公友言谢西之九州者二千五百家者也。”两人皆指出,谢氏得名于谢国,黄帝之后,诸侯国,伯爵。至周朝亡国,其地为申伯封邑,后人以国名为姓氏。
宋朝邓名世在《古今姓氏书辨证》中说:“谢国,源于黄帝之后。任姓之别为十族,谢其一也……三代之际微不见,至《诗》始言周宣王使召公营谢邑,以赐申伯,盖谢已失国,子孙散亡,以国名为
㈩ 谢氏名人有谁
谢氏名人有:
一、谢霆锋
谢霆锋,1980年8月29日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番禺,歌手、演员、音乐创作人、制作人、主持人、青年企业家、PO朝霆创始人。1987年随父母移居加拿大;1995年留学日本东京修读音乐,15岁创作第一首歌《估计错误》 ;1996年正式出道。
二、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出身陈郡谢氏,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绍兴上虞区)。南北朝时期诗人、佛学家、旅行家。
晋安帝元兴二年,谢灵运继承了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义熙元年(405年),出任大司马司马德文的行参军。此后任抚军将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刘宋代晋后,降封康乐侯,历任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年仅四十九岁。
三、谢深甫
谢深甫,字子肃,号东江,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南宋中期宰相。南宋乾道二年(1166)进士。历任嵊县尉,昆山县丞,浙漕考官,青田知县。被荐于朝,宋孝宗召见,询用人之道,授籍田令,调大理寺丞。
江东大旱,任常平提举,制订并推行救荒措施,缓和灾情。绍熙元年(1190)后,升右正言,调起居郎,临安府尹。宋光宗称施政宽猛得中,升吏部侍郎,兼给事中。议事持正力争,每遇希恩幸进者,光宗常说:“恐谢给事不可。”
四、谢敦毅
谢敦毅,笔名:弘真,三千堂主人。生于中国福建省。现居北京。先后毕业于福建泉州师范美术系、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级研修班,受业于当代著名画家霍春阳、艺术大师石齐、重彩画家蒋采苹等。
作品上溯前秦金石、陶刻神韵,下探秦汉精髓、魏晋风骨、唐宋风范、明清气度,广取博纳,兼收并蓄,书画皆精,工写兼善。尤长工笔与没骨花鸟、兼画写意山水和花鸟。作品多次入展文化部、中国美协、中国书协等部门主办重要书画展并获奖。
五、谢娜
谢娜,1981年5月6日出生于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今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中国内地主持人、歌手、影视女演员。
她是在电视里最不吝惜自己的主持人,唱念作打插科打诨亦庄亦谐甚至装疯卖傻,但凡是节目需要,她能使出浑身招数,也能豁得出去自毁形象,这股毫不遮掩的真性情,使大家喜爱。她是在剧组中最有人缘的影视演员,上至导演下至场工,她能和每个人都热闹的打成一片。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谢霆锋
网络—谢灵运
网络—谢深甫
网络—谢敦毅
网络—谢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