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想成为证券分析师
学什么都不重要,做分析师的人大学是什么专业的有,我认识的分析师有学考古和兽医的,人家一样做的很好。
关键要你有本科学历,如果你学金融,经济,财会这些专业当然最好。不是也无所谓。
毕业后你就可以去参加证券从业协会的考试,考试科目分为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基础科目为《证券市场基础知识》。专业科目包括:《证券交易》、《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投资分析》、《证券投资基金》。通过基础科目及任意一门专业科目考试的,即取得证券从业资格。通过基础科目及任何两科专业科目考试的,取得证券从业一级资格证书。通过基础科目及其他四科专业科目考试的,取得证券从业二级资格证书。
你拿到从业证书后,要有政券公司请你工作,你在证券公司工作满两年,再由证券公司向证券业协会提请申请批准你注册成为证券分析师。
你才高三,还早呢,努力学习就行,专业无要求,你行的,加油!
㈡ 如何成为证券分析师
LOVE要从事证券行业至少得取得证券业从业资格证。而要取得证券资格证要考取证监会要求的5科中的至少2科。证券基础知识和证券交易。而以分析为目标的还得考过证券投资分析这一科。而要成为证券分析师。要通过更为严格的分析师资格考试。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朋友
㈢ 从一名大学生如何成为一名证券分析师通常的成长路径是什么
1.如果你说的证券分析师就是指那些财经类电视节目上经常出现的分析师的话,那比较容易考,只需要通过证券从业考试中的基础和投资分析这两科就行了,然后找一家证券公司上班,有两年从业经验即可(事实上电视上看到的那些人很多都没有从业经验)。
2.另外分析师还有更高级别的,比如CIIA和CFA(特许金融分析师),这两个考起来难度比较大,你可以到网上搜索一下这两个证的有关信息,提前做准备。
㈣ 急:我想成为证券分析师,需要哪些步骤谢谢各位
证券从业资格5科全考过你就获得执业分析师资格编号了,也就是和电视上那些分析师一样,这5科是证券基础、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基金、证券投资分析、证券交易。
学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经验,有高人一等的慧眼,能帮助客户赚钱才是硬道理!杨怀忠是什么学历?文基思。李费佛是什么学历?楼上的请不要看东西那么片面。
㈤ 关于成为证券分析师前的职业规划过程
我在证券公司实习过,建议你先去证券公司当一段时间的客户经理,原因有以下几个:
1.客户经理可以经常接触到证券分析师,因为客户经理是证券分析师与客户沟通的桥梁,客户经理实际上就是把证券分析师制造出来的产品推销给客户,而且,据我所知,基本证券分析师都做过一段时间的客户经理,你想想,你不在市场第一线呆一段时间了解客户的需求,从客户的角度去考虑,你怎么能分析出客户要的东西?
2.如果你能跟证券分析师混好关系的话,他可以给你很多有用的建议,让你能再短时间内提高,我在证券公司实习客户经理的时候,我师傅说他们客户经理全炒股,而且全赚得很多,只要你虚心去和别人学。
3.我不知道你做证券分析师的动机是什么,有一点我一定要声明一下,做客户经理做好了比证券分析师赚得多很多,因为客户经理提成是很高的,我实习的那个公司,07到08年市场好的时候有几个客户经理身家都上千万了,上百万得有几十上百个。
当然前面说的都是好的,有一点我觉得你应该慎重考虑一下:这个行业风险太大,底薪很低,我刚才说的那些都是做得好的人,一般情况下,百分之80的人干一段时间以后都会因为赚的太少而辞职,这也是我没有加入这个行业的原因,我这个人不喜欢风险,喜欢安逸。
呵呵,这个行业基本就是这个样子,你自己决定吧
㈥ 要成为一名证券分析师的路是怎样的
http://hi..com/%C4%CF%D4%B7%CB%DE%C9%E1/blog/item/1eb6bb36248a8ed6a3cc2b95.html
别听楼上的,谁告诉你证券公司基层是客户经理的?当客户经理还想进其他部门?做梦吧
现在的问题不是你想做什么职位,而是你能做什么职位,你想的和你能应聘到的差很多,参加证券公司的校园招聘,别当客户经理,这样能好一点
㈦ 成为证券分析师的步骤
我是从业人员,你所说的“证券分析师”太笼统,不知指的是总部的分析师,还是营业部的分析师。1.若是前者,一般券商设有投资银行部、研究部等类似部门,根据我的实际经验,最终能被录用的都是国内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或海归硕士,有不少人还通过了CFA1级2级考试。入职后从助理研究员干起,协助进行行业研究、宏观经济研究等工作。
2.若是后者,你可应聘营业部的投资顾问岗,直接向客户服务,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入职要求比总部低。
㈧ 如何成为一名证券分析师
供职于券商、基金、咨询等大型机构的证券分析师们,往往凭借各种各样的研究报告焕发出一种高端的色彩,而这一切又伴随着种种薪酬、风云、成败的故事沾染上了神秘和神奇的味道,并成为一个令许多人神往的职业。
事实上作为一个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分析师的确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市场中的非专业投资者众多,实际上分析师专业化的分析结论和内容实际上给普通投资者提供了指导意见,也缓解了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此外分析师对企业的跟踪,也对上市企业产生了外部监督的作用。正因为如此,这个职业意向受到各方的关注,尤其是受到求职人群的广泛青睐。那么如何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呢?或许通过分析国内券商的分析师是怎样的一群人,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群体。
根据CNRDS(中国研究数据服务平台)中国券商与分析师数据库的相关内容,我们搜集到了2328名分析师的相关数据,然后做了一下简单的统计描述。
在2328名分析师中,有1587名是男性,727名是女性(有14个样本相关数据空缺,后文中只统计非空样本),男性占比68.58%,而女性占比31.42%。
而从学历情况来看,分析师绝大多数都是硕士生,在2317个有相关数据的样本里,有1792名分析师的最高学历是硕士(占比为77.34%),而本科生和博士生的数量分别为284名和239名,此外还有两名分析师是大专学历,不过这两位的入职时间都已经是90年代。这意味着,如果你有志于从事分析师的行业的话,你需要去考个研。
而从教育经历来看,有349名分析师曾经有过海外留学的经历,占总人数的14.99%。而更为突出的是,国内证券机构的分析师有接近4成有过顶尖高校经历,比如我们以“C9”高校名单进行检录发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有906名分析师有过在这九所院校就读的经历,占总数的38.91%,如果我们把名单扩大为985高校,这个数字还会进一步扩大。除此之外,还有412名分析师曾经就读于国内的财经类院校(这里指专业财经类院校,比如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安财经学院),占总数的17.69%。从这一点来说,尽管三组人群会存在一定的交叉,但很显然分析师这个职业存在一定的教育门槛,名校和相对高学历的求职者更受青睐,当然这与这个行业的专业化要求相关,不过教育背景的集中性,也使得所谓校友圈成为相关研究中的一个很热门的话题。
最后我们来看看从业者的年龄结构,当然由于具体的年龄数据暂未获得,我们以相关人员的工作开始时间作为替代,需要指出的是,这里不是指进入证券行业的时间,而是值职业生涯开始的时间,时间越早显然年龄越大。数据库中样本的工作时间横跨1976年至2015年,结果显示,大部分从业人员是04年之后入职的,这意味着大部分从业人员的年龄在40岁以下(假设04年入职人员的年龄为25岁),也就是说国内分析师是一个相对偏年轻的行业,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在11年之后入职人数越来越少(2015年的数据并不完整),从现状来说,这个行业是相对饱和的。
从以上统计分析来看,如果你有志于成为一名证券分析师的话,那么你恐怕要趁年轻赶紧去顶尖高校念个硕士镀下金,毕竟在这个出名要趁早的世界里,连新财富评出来的分析师,头发都越来越浓密了。
风险管理工具/ 量化投资知识/ 金融大讲堂――有金有险
(欢迎金融机构从业的朋友申请BAR系统的试用)
㈨ 经过哪几个步骤可以注册证券分析师
《证券法》第170条规定,分析师,即投资咨询机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证券专业知识和从事证券业务或证券服务业务两年以上经验。认定其证券从业资格的标准和管理办法,由中国证监会制定。目前,在我国希望成为证券分析师的人员,首先须参加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的《证券市场基础理论》、《证券投资分析》等学科的从业资格考试,再由所在的证券公司或咨询机构到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登记为执业人员,即成为证券分析师。
补充介绍:
证券分析师是依法取得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在证券经营机构就业,主要就与证券市场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包括证券市场、证券价值及变动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并向投资者发布投资价值报告等,以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向投资者提供上述报告及分析、预测或建议等服务的专业人员。
由于人们对于证券市场波动机理的认知还停留在经验模型上,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证券分析师,不仅要熟悉传统证券学理论的基本知识,而且还要对证券投资理论和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有所了解,如行为金融学、演化证券学等。
㈩ 如何成为证券分析师
金融分析师证是金融证券投资与管理界的一种职业资格证书,简称CFA,由CFA协会所授与,金融分析师在投资金融界被誉为“金领阶层”。
金融分析师(CFA)考试
金融分析师考试共有三个等级,Level I、Level II和Level III,考试在全球各个地点同意举行,考试内容涵盖了广泛的金融知识,同时考察当年最新的金融市场相关知识以及最新金融领域研究成果。考试难度逐级递增,而且不能越级考试,必须从一级到二级再到三级,各级考试的通过率约40%。
金融分析师(CFA)考试内容
包括:道德和职业标准、数量分析、经济学、财务报表分析、公司金融、投资组合管理、权益类投资分析、固定收益证券分析、衍生工具分析与应用、其它类投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