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最近跌得最惨的股票有哪几支
1、2015年9月份,由于受到大盘指数暴跌的影响,中国股市中,大部分的股票都暴跌,都跌得很惨,有的跌了好几倍。在股市中,没有下跌最惨的股票,只有更惨的股票。个股方面,华胜天成、广电网络、绵世股份等30余股涨停,通化金马、节能风电、江南化工等30多股连续跌停。
2、近期来,中国大陆股市继续演绎暴跌,上证综指三周跌幅达28.6%,创下1992年来最大的三周跌幅。金价周一急跌超过4%,至五年低位,因在亚洲交易时段早盘,上海和纽约市场突然遭遇一波抛售,引发一次小规模闪崩,使金市数年来最大规模的抛售雪上加霜。A股市值蒸发超17万亿元(约2.8万亿美元)相当于10个希腊的GDP。
『贰』 14年股票跌幅最大的股票有哪些
1、2014年元旦至12-31号全年,跌幅最大的股票有8个:
2、跌幅,指下跌的幅度,与涨幅相对应,是对涨跌值的描述,用%表示,涨跌幅=涨跌值/昨收盘*100%。如物价、股市等。跌幅=(现价-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上一个交易日收盘价*100%。如果得出的是一个负数,那就是跌幅;如果得出的是一个正数那就是涨幅了。
『叁』 有的股票能连续跌5到6年,为什么会连续跌这么久
关于有的股票能连续跌5到6年,简单来说这种股票没有机构庄家接手,没有新闻热点,没有流动性,没有傻傻的接盘侠。试问这种股票怎么涨上去。只有跌跌不休了。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了。
首先,这类股票本身业绩,基本面,财务,现金流等很一般,远不如蓝筹,白马。但在行情好的时候,尤其是所属板块成为焦点与热点,这样的股也就跟着沾光了,股票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
最后,行情不好的时候,别来股市瞎晃悠,命不要要你的,要你的钱。牛市,可以进来赚点钱。
『肆』 19年4月底股市为什么会大跌
股票投资是随市场变化波动的,涨或跌都有可能。股票价格的涨跌,长期来说是由上市公司为股东创造的利润决定的,而短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则包括人们对该公司的盈利预期、大户的人为炒作、市场资金的多少、政策性因素等。一般情况下,股票涨跌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股票的供求关系。在股票市场上,当股票供不应求时,其股票价格就可能上涨到价值以上;而当股票供过于求时,其股票价格就会下降到价值以下。同时,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调整和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得价格不断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温馨提示:
1、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2、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1-07-2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伍』 A股股票连续跌停4天左右,是哪一年
好像是2008年吧,股灾的时候啊,贾家的时候啊,那是连续跌到3到4天的样子吧。
『陆』 股票大跌是哪一年
有几年的
94年325点大熊市
04年4月——05年6月,上证指数,1783点——998点。
另附上熊市的一些资料
大熊市大C浪的特点。
一般来说,中国股市有一年一波大行情的规律,即使是02、03年的大熊市都没有例外。93、94年也同样如此。中国股市从91年正式由指数开始,仅有两年是没有年度大行情的,这就是95年和05年。而95年就是上一轮大熊市的C浪杀跌阶段。05年全年都没有走过一波大行情,是大熊市大C浪杀跌的主要特点,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05年是大熊市的最后一跌。是大熊市的终结,大牛市的开始。
二、大熊市的几点认识。
1、所谓熊市无非就是有两个大主跌段,即大A浪和大C浪、大幅杀跌组成,其中大A浪又由两个下跌段组成。就是一个持续、大幅杀跌的长期趋势,就是一个没有任何赚钱机会,只有输大钱机会的市场。
2、对大熊市产生原因的认识。
其一、对大熊市产生原因的认识曾令投资者吃大了亏。在大熊市开始的时候,主流观点是:国有股减持是导致这一轮大熊市的决定性原因。结果在6、24行情中,当政策宣布停止国有股减持,加上6、24当天指数全面涨停板之后,不少投资者都认为:指数应该先升回到2000点之上再说。但是指数在远离2000点的、1748点就掉头往下。从逻辑推理上看,如果全流通确实是大熊市产生的根本原因,停止国有股减持后,确实应当如市场当时的预测,先升回2000点。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清楚地表明国有股减持决非大熊市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市场在大熊市之初,错误认识其产生的原因,是6、24中吃了大亏的根本所在。
其二、全流通,最多只能说是大熊市产生的导火线。当全面股改之初,市场对全流通依然很恐惧,但是随着股改的推进,尤其是有大资金支撑股改的股票。股改的除权,反而成为了炒作的重大利好题材。从现在看,股改远没有前几年那么可怕。看来国有股减持,不过是当时下跌的一个借口、一个契机而已。
其三、大熊市产生的根本原因.
第一、熊牛交替是股市发展运动的规律。股市就是这样,不是上升就是下跌,持续上升太久了、就要持续下跌相当一段时间。下跌一方面是扫清前面上升造成的巨大获利盘,同时也是为下一次大规模上升创造条件、创造空间。上升也同样如此。股市就是这样升升跌跌,熊牛交替进行的。就像白天完了就是黑夜,黑夜结束了就是白天。冬天过去了就是夏天,夏天过去就是冬天。从来都没有人要为黑夜和冬天的到来,找什么特别的原因,自然规律就是最好的解析。既然股市中上升与下跌是最基本的一对矛盾,熊牛交替也就成为它自身运动的最基本、最本质的规律。大市走熊其实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原因。
第二、96——01年持续上升太久了,股价严重脱离投资价值,是大熊市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应该说这就是股市的规律,反过头来讲,当股市大跌了五年之后的今天,股价已经深具投资价值了,大牛市很自然也就要到来。不用什么特别的原因
『柒』 2013年股市到底怎么样,历史上中国股市从来没有连续跌过四年的……
历史上,中国股市还没有连跌3年的记录。
在金融服务、房地产等大权重行业带领下,沪深两市12月大幅收涨,实现了四季度的K线阳包阴的完美反转,也让2012年避免了连续收跌的尴尬。(这个大多数人都没想到吧?)
至于2013年的行情。
2013年经济基本面将好于2012年。从经济增速看,全年GDP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内需、投资、出口都有一定的增长空间。需要警惕的是,由于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明年的经济也将面临一定的压力。从政策面上看,货币政策放松的余地不大,财政政策将继续保持扩张性,产业政策值得投资者期待。
2013年大非对于市场冲击值得投资者警惕。中小板、创业板相对较高的估值水平,将增加大非抛售股票的动力,市场的估值结构有望实现“再平衡”。随着经济见底回升趋势的确立,行业之间的调整轮动也不可避免,行业的估值也有望达到“再平衡”。总体上,我们四季度提出的“再平衡”将在2013年延续,这对新一轮牛市的再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13年A股维持震荡行情概率更大。在经济基本面有所改善、市场量变冲击的复杂背景下,大股东参与市场博弈,将促使市场估值结构走向平衡,市场的结构性调整仍将持续。走势上,2013年大盘或遵循“∧”型或“N”型走势。分歧主要来自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经济方向及政策预判的不确定。总体上,更加倾向于2013年行情“N”型走势的判断。
『捌』 2012年4月年为什么很多股票价格大跌
股票的公允价值与投资者期望从持有股票获得的回报相关。 因此,要获得股票的正确价值,你需要通过投资股票来查看你将获得的未来回报,然后使用适当的折扣率对其进行折扣以达到其现值。阔的湖,绕进了我对你深深的思念。江南的上下为难
『玖』 2021年股票为什么跌这么厉害
2021年股票为什么跌这么厉害?年前的时候,大部分人期待着春季行情的发生,去年和前年也都有过春季行情,可是春季行情的发生只是一个概率,它的发生取决于当时的市场状态,并不是绝对会有的,对于回调而言,任何时间都有可能发生的,消息面变动、基金调仓换股、投资人恐慌抛售等等的原因都有可能引发市场的回调,另外市场也有着自我调节的作用,当股票价格太高的时候,它自然而言就可能进入到回调的周期使股价回归到正常的价格内,所以投资股票需要注意风险的把控,避免追涨杀跌。
『拾』 好多年前股票大跌是哪一年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难怪有人说,还是早期的股市炒起来爽。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也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但是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暂的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过后,市场最关注的就是股权分置的问题。投资者普遍认为这是利空因素,解决股权分置也成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998点。经过这轮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A股市场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轮行情也在悄然酝酿当中。
第七次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0月28日
全国制造业和地产等支柱产业泡沫显现,危机四伏,在投资者普遍对行情盲目乐观之际,股指则开始一路下跌。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指数随之一泻千里,仅一年时间,股指便从6124点狂跌至1664点。从此,进入几个月的震荡调整之中。很多制造业的老板,发现搞制造业赚不到钱了,所以投身于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