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
商业银行投资业务的意义是增值创收。银行通过证券投资,可使资金得以充分运用,避免资金闲置,又能增加收益。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是在放款收益较低或风险较高时为保持或提高银行利润的一种选择。商业银行投资的收益主要来自两方面:利息收入和资本增值收入。利息收入是指银行购买证券后,依证券发行时确定的利率从发行者那里取得的收入。利息收入的取得一是按证券上标明的利率,按期从发行者那里取得;二是通过贴现方式取得,假设银行购买一年期的政府国库券100万元,贴现利率10%,购买时价格为90万元,到期收回本息100万元,其中10万元即为利息收入。资本增值收入是指银行购买证券在出售时或到期偿还时收到的本金高于购买价格的差额。
Ⅱ 商业银行到底能否开展证券业务
银行作为公司,符合条件可以发行债券或股票。这是根据公司法进行的,
商业银行经营央行许可的金融业务,包括存贷和中间业务等,此外可以代理部分业务,如代理保险。
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资金的投资方向受限,不得投资高风险项目。
商业银行不得经营证券经纪业务。这与其本身发行证券并无矛盾
Ⅲ 银行的证券投资业务与证券业务有什么区别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开展证券投资业务,那可不可以开展证券业务
银行的证券投资业务就是证券业务,但通常不这样说。因为:
1、我国实行分业经营,即银行信贷、证券、保险、信托不能混业经营。限制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业务,不可以直接进入证券市场。
2、银行需要流动性 ,为此持有一定的证券,以便必要时出售变现。银行买卖国债、央票这些高流动性的证券,并限于银行间市场交易。
Ⅳ 如何让商业银行经营证券业务
商业银行一般混业经营有三种模式:全能银行、银行母公司、金融控股集团。母公司模式较适合国内混业经营实际,利于隔离风险,又能较好地实现银行业务与券商业务的协同,向券商导流,做大股权业务。除大行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股份行系券商子公司有望受益。券商牌照放开后,银行也可以通过并购中小券商来实现对券商业务的布局。
一、为何说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
经济从高速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直接融资替代间接融资是大趋势。债务驱动经济发展模式导致当前实体经济杠杆率较高,降杠杆成当务之急。当前,金融混业经营亦是主要国家主导模式。在做大股权融资的大方向下,向银行业放开券商牌照,一举三得。一是可以促进股民的大幅增加,为资本市场带来增量资金;二是,商业银行拥有大量企业客户和强大的资本实力,在为企业做股权融资上有先天客户优势,助力降杠杆;三,经济转型,银行也需要转型,混业经营带来新的增长点,可降低利息收入依赖。
二、混业经营对银行股的估值影响多大?
当前,银行板块仅0.66倍PB(lf),券商板块估值1.52倍PB(lf)。我们认为,混业经营落地将带来银行板块估值重估,估值中枢有望抬升。混业经营是催化剂。我们认为,全国性银行资本实力强、客户基础好、人才较多,将是经营券商业务的有力选择;中小行资本实力较弱,客户基础一般,或缺乏经营证券业务的能力。我们预计,大行中的龙头-工行、建行资本实力最强,客户基础好,有望率先试点。其次,股份行中的兴业、招行、浦发等。风险提示:金融让利,息差大幅收窄;疫情导致资产质量显著恶化等。
我们认为,券商牌照并非银行好业绩的保证,核心在于好的经营,实现较高的ROE。放开券商牌照将是银行板块短期较大的催化剂,催化估值中枢抬升,中长期看,银行与券商板块PB估值差距或缩小,发展证券业务有利于提升非息收入占比,降低利息收入依赖。不过,经营良好的银行仍将获得溢价,PB估值分化仍将延续。
Ⅳ 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是什么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包括:贷款,又称放款,是银行将其所吸收的资金,按一定的利率贷给客户并约期归还的业务;贴现,就是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要求,买进未到付款日期票据的业务;证券投资,指购买有价证券的经营活动;金融租赁。
资产业务是指银行运用其资财的业务。银行信用业务的一种。在我国,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指贷款业务,即按一定的利率和期限贷出货币资金的信用活动。按贷款的用途划分,有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金贷款及个人消费贷款。
(5)商业银行的证券业务扩展阅读
贷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包括:信用放款单凭借款人的信誉,而不需提供任何抵押品的放款,是一种资本放款。透支放款,银行通过允许客户在其帐户上透支的方式向客户提供贷款。提供这种便利被视为银行对客户所承担的合同之外的“附加义务”。
普通借款限额,企业与银行订立一种非正式协议,以确定一个贷款,在限额内,企业可随时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限额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90天。普通贷款限额内的贷款,利率是浮动的,与银行的优惠利率挂钩。
Ⅵ 商业银行有哪些业务这些业务有哪些具体内容
以下为商业银行的所有业务:
(一)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包括国内外结算业务;
(二)银行卡业务,包括信用卡和借记卡业务;
(三)代理类中间业务,包括代理证券业务、代理保险业务、代理金融机构委托、代收代付等;
(四)担保类中间业务,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备用信用证、各类银行保函等;
(五)承诺类中间业务,主要包括贷款承诺业务;
(六)交易类中间业务,例如远期外汇合约、金融期货、互换和期权等;
(七)基金托管业务,例如封闭式或开放式投资基金托管业务;
(八)咨询顾问类业务,例如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等;
(九)其他类中。
(6)商业银行的证券业务扩展阅读
法律性质
特许制
商业银行由国家特许成立,发放银行经营许可证的部门是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特许审批过程主要是:首先由申请人提出申请,然后由中国银监会予以审查。
形式审查要弄清各种申请文件、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实质审查要弄清申请人是否符合各项经营商业银行业务的条件。审查通过后,由申请人将填写的正式申请表和法律要求的其他文件、资料,报中国银监会特许批准并颁发经营许可证。
值得一提的是,特许批准的权力完全属于国家,符合成立商业银行的各项条件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取得经营许可证。
Ⅶ 商业银行不是不可以从事证券经营业务吗,为什么商业银行可以经营证券
商业银行可以进行证券投资业务但不能进行证券经营业务。
Ⅷ 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投资业务有哪些好处
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是指银行购买有价证券的活动。
投资是商业银行一项重要的资产业务,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按照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国内证券投资和国际证券投资。
国内证券投资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国家政府证券投资、地方政府证券投资和公司证券投资。
国家政府发行的证券,按照销售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公开销售的证券和不公开销售的证券。
商业银行购买的政府证券,包括国库券、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三种。
国际证券投资是在国际债券市场购买中长期债券,或在外国股票市场上购买企业股票的一种投资活动。
购买国际证券投资可以获取定期金融性收益,也可以利用各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不同步性和其他投资条件差异,在国际范围内实现投资风险分散化。
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投资业务有以下好处:第一,取得收益。
证券投资是闲置资金的一种投资渠道,可以提高收入。
第二,补充流动性。
短期有价证券构成了二级准备金的主体,商业银行投资政府债券等流动性强的有价证券,可以随时在二级市场抛售获取现金,能保持较好的流动性。
第三,降低风险。
商业银行投资的证券中有大部分是风险小、信用可靠、流动性强的公债券、国库券等,可以降低整个投资业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