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券交易 > 孙亚芳股票

孙亚芳股票

发布时间:2021-03-05 19:26:26

A. 华为 为什么不上市

华为为什么不上市?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有一句老话叫做“鉴古知今”,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华为历史上唯一一次吵着嚷着要上市的经过,也许就会对这个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话说2001年,华为在内部专门成立了一个上市筹备小组,并且确定了“先私募引入战略投资者,再整体上市”的总体思路。随后,华为与IBM、摩托罗拉、英特尔、马可尼、NEC等国际大公司进行了广泛的接触,邀请他们入股。其中,华为与“老师”IBM的接触最为深入。2001年5月,华为董事长孙亚芳和具体负责引资工作的高级副总裁徐文伟曾经专程飞赴美国会见当时IBM的首席财务官约翰?乔依斯(John R. Joyce)。随后,乔依斯指派了亚太区企业发展部总监黎广强前往深圳华为总部商谈细节。华为打算通过增发30%新股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也就是说老股东不会套现,而是会将私募得来的资金留在华为来发展,这符合任正非看重长远发展的性格。但是,任正非开出的其他条件却非常奇怪:华为总共出让不到30%的股份,却要同时引入五六家战略投资者,每家战略投资者的股份比例不超过5%!这种条件显然是IBM不能接受的,其他大佬同样也都无法接受,他们又不是VC,占这么小的股份没有什么意义,他们大多希望能够独家入股,或者能够和华为组建合资公司。这个私募谈判的过程一直持续了将近一年,来来往往的战略投资者也谈过了五六家,最后却是无果而终。有关华为上市的细节大家可以看看吴建国和我合著的《华为的世界》。任正非又不是不懂资本运作:更早的时候万科发行股票卖不出去的时候华为还曾经友情赞助了一把并大获其利,这些年来卖华为电器、卖华为3Com,无不显示出他对资本市场的精通和对投资时机的良好把握。那么,既然知道这种条件根本不可能引来IBM这样的“金凤凰”,他又为什么要一直坚持到底呢?这个问题我和华为内部人也探讨过好多次,最后还是他恍然大悟,送给我八个字。是哪八个字呢?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让我们看看2001年的华为都发生了哪些大事:2000年8月任正非开始在华为推动“内部创业”,他的本意是清楚冗员,却不料包括李一男、黄耀旭在内的一班精兵强将纷纷出走,一下子动摇了华为的人心。还是在2001年,纳斯达克股市暴跌,网络泡沫破灭,任正非发出了“华为的冬天已经来临”的呼喊。2001年,华为完成营业额255亿元,年增长率从80%下滑到13.7%,第二年更是出现了历史上的首次负增长。因此,在这样的一种大形势下,大张旗鼓地启动上市,更多地是为了鼓舞士气和稳定人心。到了当年10月,当华为把旗下从事通信电源业务的华为电器以7.5亿美元的高价卖出去之后,任正非果然不再提上市的事情了。前面啰啰嗦嗦说了那么多,说到底华为到底上不上市,关键还是要看任正非。那么,任正非又是如何看待上市的呢?我想,很多企业的创始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不能说出来的秘密,那就是企业绝对不能脱离自己的控制。这种想法不只是任正非独有的,其实每一家成功的民营企业创始人都有类似的想法,像好利来的创始人罗红也一直坚持不上市,就是因为怕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有人说我把股权设计得更复杂一些,或者我是大股东,不就没问题了吗?其实那也没法完全保证,因为你要上市就必须引进新的投资人,就必须答应他们的一些条件,没准因为哪个不经意的条款,作为创始人的你可能就失去了实际的控制权。你可能还是名义上的大股东,但是你实际上已经不管事了,我想很多人都明白我说的道理。其实,即使是在欧美也有很多这样的企业家,他们在某个细分市场做得很牛,但是为了不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死活就是不上市,我们把这类公司称作“小巨人”。即使是像福特这样的上市公司,其控制权也一直掌握在福特家族的手中,福特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直到去世前两年才离开管理者的岗位。也正是为了保证对公司的控制,任正非曾经在华为发动了很多运动,从早期的市场部集体辞职到引入IPD、ISC,这些运动当然能够提升华为的整体管理水平,但是同时也能帮助任正非巩固对华为的控制权。一位华为人和我聊起IPD的时候就突然冒出来一句,“IPD就是权力再分配”,它把原来掌握在李一男手中、能够对华为的未来产生致命影响的技术决策权收回到了任正非的手中。因此,要保证对华为的实际控制权,整体上市对于任正非来说就不是一个好主意,这是因为华为实行的是全员持股,股权非常分散,据说任正非在华为的股权比例也只有1.1%,剩下98.9%的股份则属于华为员工持股会。如果不上市的话,任正非就能够通过某种制度安排,以员工持股会的方式对华为进行控制。而要上市的话,就必须对这个员工持股会进行彻底的梳理和披露,他就有失去控制权的可能。理解了这一点,大家也就能够理解海尔为什么不上市了。有人会说你糊涂呀,海尔不是早就在上交所上市了吗,海尔不是还在有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海尔电器吗?可是我要反过来问你,这两家上市公司就能够代表整个海尔集团吗?你把这两家上市公司的营收加起来,能够得出海尔集团2008年1220亿元的全球营业额吗?海尔集团是什么企业?集体企业,这是概念最为模糊的一种企业类型,他的股东不是青岛国资委,也不是张瑞敏,而是“集体”。因此,在这个“集体”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估计海尔集团是不会整体上市的。相反,股权已经明晰到个人,而且能够保证创始人对公司控制权的公司往往急吼吼地争着整体上市,比如东软集团。对于企业来说,创始人的这种控制欲到底好还是不好?我觉得关键还是要看创始人本身的能力。如果这位创始人能够像任正非这样,到了60多岁还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还能够发出“让听到炮声的人呼唤炮火!让一线直接决策!”的呐喊,那么对于这家企业来说就是幸事。

B. 华为每年新增的持股员工,股份从哪来,增发稀释原股份吗

说到华为员工持股,这个是非常让人羡慕的事情,目前华为有差不多一半的员工持股,预测2018年员工持股分红就达到240亿左右,人均分红超过24万元。据说华为老员工持股10年以上的收益率至少达到15倍以上,这个可以说完全碾压A股、房产投资和其他理财渠道。

第五、持股员工自动放弃股份释放出来的股份

虽然华为的持股分红非常诱人,正常情况下员工都不可能主动减持,但是有些员工也有需要大额资金的时候,比如买房之类的,这时候就会释放出一部分股份出来,这样就可分配给新的员工,但是这种情况应该很少。

C. 真实的华为到底是怎样的

它给的最多!华为的成功,许多人归诸于中国政府的支持,实际上,最支持任正非的是15万华为员工。因为任正非用了中国企业中史无前例的奖酬分红制度,98.6%的股票,都归员工所有,任正非本人所持有的股票只占了1.4%,造就了华为式管理的向心力。李瑞华在1994年就开始接触到华为,对于华为的敢给,他的评价是,“把饼做大比占有大部分更好的智慧和心胸,甚至跟比尔·盖茨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国最国际化企业——七成营收来自海外,全球逾500客户

它是一家百分之百的民营企业,《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唯一一家没上市的公司。根据《财富》的报告,它在2013的年营收达到349亿美元,超过爱立信的336亿美元,成为全球通信产业龙头。

它的营收,7成来自海外,比联想集团的4.2成还要高。《经济学人》指出,华为在150多个国家拥有5百多名客户,超过20亿人每天使用华为的设备通信,也就是说,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华为的服务。即使4G技术领先的欧洲,华为也有过半的市占率。

它的技术研发能力,也超越一般人对中国企业的想像。华为拥有3万项专利技术,其中有4成是国际标准组织或欧美国家的专利。《经济学人》指出,华为已是电信领域的知识产权龙头企业。

放眼世界500强企业,9成的中国企业是靠原物料、中国内需市场等优势挤入排行,但华为,却是靠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海外市场经营绩效获得今天的地位。当过去的通讯产业巨擘摩托罗拉、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西门子等都面临衰退危机时,它却在过去10年间年年成长。

员工关系与客户关系——“生命共同体”

1“肯给”——养出最拼团队,有员工一年就拿120万元股利

华为没有上市,而是把98.6%的股权开放给员工,创办人任正非只拥有公司1.4%的股权。除了不能表决、出售、拥有股票之外,股东可以享受分红与股票增值的利润。并且,每年所赚取的净利,几乎是百分之百分配给股东。

2010年,华为净利达到有史以来最高的人民币238亿,配出了一股人民币2.98元的股息。若以一名在华为工作10年绩效优良的资深主管,配股可达40万股,该年光是股利就将近人民币120万。这个数字,甚至比许多外商公司的高级经理人还要高。

你要如何分辨你是老板级的员工还是打工仔的员工?在华为,从你的薪资帐户比较就很清楚。

“我们不像一般领薪水的打工仔,公司营运好不好,到了年底会非常感同身受”,2002年从日本最大电信商NTTDoCoMo跳槽加入华为、LTETDD产品线副总裁邱恒说:“你拼命的程度,直接反映在薪资收入上。”

以他自己为例,2009年因为遭遇金融海啸,整体环境不佳,公司成长幅度不如以往,他的底薪不变,但分红跟着缩水。隔年,华为的净利创下历史新高,他的分红就超过前一年的1倍。

这等于是把公司的利益与员工的个人利益紧紧绑在一起。在华为,一个外派非洲的基础工程师如果能帮公司服务好客户,争取到一张订单,年终获得的配股额度、股利,以及年终奖金总额,会比一个坐在办公室、但绩效未达标的高级主管还要高。

事实上,即使一个刚入公司的本科系菜鸟,起薪也比一般企业高,以第一年月薪人民9千元换算,加上年终奖金,年薪至少人民币15万起跳,比台湾领22K的毕业生高上将近两倍。

工作2年至3年,就具备配股分红资格。在华为有“1+1+1”的说法,也就是工资、奖金、分红比例是相同的。随着年资与绩效增长,分红与奖金的比例将会大幅超过工资。即使是号称重视员工福利的欧美企业都很罕见,然而这个源头,竟然只是为了三个字“活下去”。

2不只把员工与公司的利益绑在一起,就连客户也成为其生命共同体

华为的企业文化中,第一条就是“以客户为中心”。“华为做为一家百分之百的民营企业,26年来生存不是靠政府,不是靠银行,客户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华为第五位员工,现任三位轮值执行长之一的郭平接受采访的时候说。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事实上,“很多公司嘴巴上说维护客户的利益,实际上是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两件事常是冲突的”,邱恒说。

通讯产业会因为技术标准、频率波段不同,衍生出不同的产品,一个电信商可能会为了满足消费者,需要用到三种技术标准,采购三套不同的机台,其中安装与后续维修费用,甚至高过于单买机台本身。

以一个制造商的角度,当然希望客户买越多套产品,才能赚取越多服务费。这个算盘连小学生都会打,但华为走了一个逆向的路:我来帮客户省钱!为反过来站在电信商的角度思考,主动研发出把三套标准整合在一个机台的设备,帮客户省下了50%的成本。

“短期来看,我们是傻是亏,但长期就不见得”,邱恒说。客户省下的钱,可以用于其他投资,研发出更新的产品,从消费者端赚来更多的钱,再回头来跟你合作,双方一起成长。“当他只能赚一块钱的时候,肯定无法分给你一块五,他若能赚五块钱,你才有机会分到两块甚至三块”,邱恒道出一个简单的商场互利逻辑。

许多技术创新更是从这个过程中而来:“华为是第一个把2G、3G、4G打通的人,靠一套设备就能提供多面相的服务。”郭平说。当客户提出问题或需求,华为的工程师会回过头去从基础科学中找寻解答,由此产生源源不绝的新产品与专利。

拼服务,“脑袋对着客户”——明文严禁讨好上司,机场接机也不行

邱恒说,一个领死薪水的员工,不可能主动去帮客户想出创新的解决方案。但华为的员工因为把自己当成老板,待得越久,领的股份与分红越多,所以大部分人不会为了追求一年两年的短期业绩目标而牺牲掉客户利益,而是会想尽办法服务好客户,让客户愿意长期与之合作,形成一种正向循环。

把客户服务做到透,就是华为的胜出关键。

“国际大厂比较容易耍大牌,不会愿意配合客户要求去量身订做产品,反正我给你什么就吃什么,美其名曰是教育市场,实际上是怕麻烦”,观察通讯产业达10年,权威研究机构顾能资深分析师杨敬宇说。

他指出,一般派四、五个工程师到客户端驻点就算是大手笔,华为却可以一口气送上一组12人的团队,与客户一起讨论、研发出最适合的产品。若产品出问题,即使地点远在非洲乞力马扎罗火山,华为也是一通电话立刻派工程师到现场,与客户一起解决问题,不像其他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多半用远端视频遥控。

能做到这程度,固然归因于中国有全世界最便宜的优质人力,但能让这群高知识工作者甘心乐意的为公司、客户卖命,除了配股分红的激励机制外,也与华为强烈的企业文化有关。

“你们脑袋要对着客户,屁股要对着领导”,这是任正非反复不断对底下人说的话。他认为,大部分公司会腐败,就是因为员工把力气花在讨好主管,而非思考客户需求。

因此,他明文禁止上司接受下属招待,就连开车到机场接机都会被他痛骂一顿:“客户才是你的衣食父母,你应该把时间力气放在客户身上!”

BAT员工:阿里3万,网络5万,腾讯大约3万。员工总数11万,华为全球员工总数为17万!

BAT纳税:阿里纳税109亿,网络纳税22亿,腾讯纳税70多亿,纳税总额200亿;华为自己纳税337亿!

BAT利润:阿里234亿,腾讯242亿,网络105亿,利润总额580亿;70%被外资拿走,而华为自己利润279亿!

从2000年开始的最近十五年,华为累积营收2.3万亿,超过70%来自海外,在外国人身上赚的钱达1.38万亿!

不仅如此,华为CEO任正非还把公司99%的股份分给了员工,自己只保留了1%的股份!这意味着华为每年赚的钱,除了大半交给国家纳税以外,剩下的都分给了员工,这也是华为为什么不上市的原因,这是一家骨子里面就为中国人民造福的企业。

真正扛起中国科技崛起的大旗!!

D. CEO和董事长谁的权力更大

很多互联网小白对董事长、CEO和总裁的区别不清楚,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来分析一下。

所以,一般来说董事长> CEO >总裁。华为是一个例外,华为的董事长是孙亚芳,任正非是华为的总裁和副董事长,华为的CEO是轮值的,但是大家都认为任正非才是华为的老大,因为任正非是华为的创始人和精神领袖。

不知道大家现在是否清楚一些了?

E. 从华为世袭看未来职场,华为财经又有何过人之处

华为,一个中国经济崛起的坐标;任正非,一个中国男人的楷模。听闻,他的助手孙亚芳走了,揣着10亿人民币沉重的走了。缘于子承父业。那个中国传统社会最完美的结局。华为是任正非的,也是任正非的儿子任平的。以前我们不能理解李一男以及李一男的港湾网络。现在,一切真相大白了。
任何个人都是一个虚拟的存在。当我们发现人体90%细胞是细菌的时候,就应该明白,任何肉身都只是一个过客。寄居在这个过客之上的思想更是一瞬而逝。基因的力量永远胜过人类文明所创造的理性。很多时候,本能是战无不胜的。华为是一个任正非的神话,也许任平会成为一个华为的神话。只是也许。更多的华为人真的不关心,唯一关心的是工资变了没有,股票升值了没有。
在任正非费尽心思的安排里,我们看到了这个人类社会最深层次的矛盾与绞痛。我们游离于“这个世界是我的”与“这个世界是我们的”之间。专制者可以明目张胆的制造“太阳”或是“万岁”以及“绝不”的谎言。有如朝鲜,有如中国。任正非也许希望华为是华为人的,因为华为的成功正是华为人出色的工作所铸就。同时任总又非常明白和清楚,华为是任正非的。华为人是虚的,在一张称着合同的白纸保证下可以宣示他的存在,华为人的存在。在《华为基本法》的洗脑之后,华为人也许错觉,这之中包括孙亚芳。在这白纸捅破的一刻,我们洞悉了人性,无可指责的人性与无可指责的任正非。
站在哲学的顶峰,踩着叔本华和尼采的肩头,我们远眺虚无。政治家总是说教,这个国家是我们的,这个未来是无产阶级的。朝鲜倒下的志愿军们真的不甚明了,如果他们知道,鲜血染就的红旗下竟是一个金家万世的王朝;三年解放战争死去的百万战士也是不甚明了,如果他们知道,白骨铺垫的国土竟是一个党棍蝇食的牢笼。
父与子,一种生命延续的方法;父与子,一种肉体传承的必然之路;父与子,一个基因存续的载体。人,一个个有思想的人,一个个文明训练的人都隐去了。当父与子成为一种财富传递的捷径;当父与子成为一种权力承载的客体。我们听到了人类社会文明死去的呻吟

F. 李一男为何离开华为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他2000年却从华为离职,拿着从华为股权结算和分红的1000多万元设备北上北京,创办港湾网络公司。李一男的出走,任正非痛心不已。毕竟李一男是有着真正才华的人,他创办的港湾网络公司,很快就成了华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面对此种情况,自然而然受到了华为的强力压制,终于在2006年,港湾网络公司被华为兼并,李一男又重新回到深圳坂田华为公司总部,出任“华为副总裁兼首席电信科学家”。

许是重新回到华为后的种种不得意,毕竟曾经撕下的裂痕,不可能在重回怀抱后就能迅速恢复,到了2008年,他又离开华为出任网络首席技术官,之后又在中国移动旗下12580出任CEO;2011年以合伙人身份加盟金沙江创投。2015年4月,李一男公布了新的创业项目——智能电动车。
是金子到哪里都会闪光。然而,离开了华为之后,李一男似乎一直没有找到过自己的准确定位,也没有干过一件超过在华为的成就,最最不堪的是,他在2015年,因涉嫌内幕交易罪被深圳市公安局刑事拘留。检方指控称,李一男涉嫌内幕交易发生于其在金沙江创投任职期间。在2014年4月,他通过妹夫和母亲的股票交易账户,满仓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成交额达1148万余元,实际获利508万。他还让妹妹同期购买华中数控,成交金额499万余元,实际获利236万余元。也就是说总获利也就700多万元,之后被判刑2年6个月。虽然去年已经出狱了,但是这块金子还会不会闪光,显然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如果单从其内幕交易的情况来看,以李一男的实力,断然不应该发生如此低级别的错误,700万对于普通人来讲是一个天文级数字,但对于李一男而言,理应是一笔根本不值得冒险的财富。然而,即使真相如此,李一男还是做了,而且还实实在在的被判了刑,蹲了大牢,实在是不值当。
当然,更不值当的是他从华为的离职,若是按照今天华为的市值计算,他丢失的又是多少个700万呢?毕竟他作为当时最年轻的常务副总裁,他的股份仅次于任正非,可惜的是,他已经没有了回头路,当初的任性出走,虽然有人说是他技术男的耿直,是他为人处事的不圆滑,但真正的原因,怕还是他自己内心的轻狂才以及目空一切吧。虽然有值得骄傲的资本,但是任何个体都没有狂妄到目中无人的资格。华为并没有因为他的出走而陷入绝境,也没有因为他的出走而走下坡路,相反,华为在任正非的领导下,越来越辉煌,而这,却是李一男所不具备的。

G. 2010年十大新闻人物

1.敢于“叫板”政府的格力人

焦点:2008年格力参与广州政府采购中心公开竞标的番禺中心医院采购项目,并给出1707万元的最低报价,结果却被排除在外。多次投诉无果后,一纸诉状将广州市财政局告上法庭。今年广东“两会”上,董明珠向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诉苦水”,汪洋表示过问此事,引发媒体的高度关注。

点评:董明珠为了给“中国创造”打造阳光公正的环境,举起法律武器状告广州市财政局,直指政府采购的地方保护主义,这种勇敢追求阳光的企业公民行为值得肯定。

2.“汽车疯子”

焦点:3月28日,吉利与福特公司签署收购协议,吉利以18亿美元价格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100%股权。8月2日,沃尔沃汽车公司资产交割完毕,中国最大的收购海外整车资产案画上句号。

点评:“汽车疯子”李书福总是出人意料。一个以生产低端品牌轿车起家的中国民企,收购了世界知名的豪华车品牌沃尔沃全部股权,成就了中国第一家跨国汽车集团,惊动了中国的汽车业。而李书福“让沃尔沃重回往日荣耀,超越奔驰、宝马”的誓言,令业界充满期待。

3.双料富豪

焦点:2010年3月,宗庆后以70亿美元资产荣登2010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榜首。时隔6个多月,宗庆后再次以坐拥800亿元财富问鼎《2010胡润百富榜》首富。

点评:宗庆后是一位靠实业做到首富的“老板”,凭着一瓶瓶大家看不上眼的1元饮料,以农村包围城市之路,最终铸就了娃哈哈帝国。“饮料大王”宗庆后不仅成为“双料首富”,也成为2010年中国财富的新标杆。

4.豪赌世界杯第一人

焦点:在南非世界杯上,英利以世界杯官方赞助商的身份,在64场比赛中闪亮登场,这是自1930年创办世界杯以来,赞助商中第一次出现中国企业的名字,也是全球第一家可再生能源企业参与世界杯盛宴。

点评:向来低调的苗连生,因为让全世界第一次在世界杯赛场看到汉字广告标语而备受国人追捧,中国·英利也“一夜成名”。苗连生借助世界杯不仅提高了英利的国际知名度,使英利驶入了塑造全球品牌的“快车道”,而且英利在南非主赛场的展区成为世界杯历史上第一个碳零排放的展示区,大大提升了企业形象。

5.最惨的学历造假者

焦点:7月1日,以打假出名的方舟子,在微博中以多项证据指出,唐骏的“美国加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系造假。唐骏回应称从未在任何公开场合说自己是加州理工大学的博士,并出示学位证书表示自己是美国西太平洋大学的博士,随后方舟子又指出这是一家卖文凭的野鸡大学,至此,“学历门”事件愈演愈烈。

点评:学历造假并不是个体现象,唐骏的“学历门”造假事件之所以引发轩然大波,是因为唐骏曾是让人钦慕的商业领袖和青年偶像。此事件更引发了一轮名人更新“网络简历”的热潮。尽管“学历门”事件没有直接影响唐骏的总裁职位,但他的个人诚信和“商界英雄”形象难免受到冲击。

6.裸捐第一人

焦点:9月5日,有着“中国首善”之称的陈光标,在其公司网站上刊出了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表示,“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而是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

点评:陈光标是中国迄今为止宣布“裸捐”的第一位民间富豪。陈光标的高调引来众多争议,但他以自己的方式影响和带动了中国的慈善事业,使更多的人关注慈善、加入到慈善的队伍中。他的“裸捐”之举,为中国富豪树立一个标杆,进而带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全新发展。

7.“不听话”的职业经理人

焦点:国美董事会拟增发股票稀释大股东黄光裕股权,黄光裕发函要求罢免董事会主席陈晓,进而引发国美控制权之争。9月28日,国美召开股东特别大会,黄光裕方罢免陈晓董事会主席动议未获通过,陈晓胜出。

点评:陈晓是黄光裕聘请的国美CEO,但在黄光裕深陷囹圄的情况下,陈晓开始了“去黄化”,人们在叹息黄光裕“引狼入室”的同时,开始质疑陈晓作为职业经理人的道德素质。不过,看似黄陈股权之争,实则是不同企业经营理念的较量。陈晓的胜出说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办法在中国市场越来越受重视,2010年的“黄陈之争”,必将深刻影响中国公司管理的未来路径。

8.游离于道德边缘的网游者

焦点:《征途2》是目前巨人网络的主打产品,史玉柱对其寄予厚望,并将以5亿元人民币力推《征途2》,成为网游业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单品投放计划。

点评:网游《征途》因为触及道德底线而饱受诟病,甚至被认为是传播暴力文化,宣扬金钱强权至上的价值观。如今,史玉柱对《征途2》用5亿元的大手笔投入,更是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或许这次豪赌有望改写行业历史。

9.困惑于“接班门”的“家长”

焦点:10月27日一篇《传华为“地震”,任正非10亿送走孙亚芳》的报道称,华为掌门人任正非为了让儿子顺利接班,以10亿元“分手费”逼走公司董事长孙亚芳。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类媒体疯狂转载,各种评价的声音也不绝于耳。11月2日任正非回应“接班门事件”为“哇哈哈”的问题。

点评:透过华为“接班门事件”,我们应该看到民企接班人这一话题。尽管一向低调神秘的任正非亲自出面澄清,但华为的接班人无疑是其最头疼的问题。任正非作为中国商界的旗帜性人物,如果能在接班人问题上带领中国商界实现制度化破题,或许将成就其最大的辉煌。

10.大长安构想者

焦点:自今年5月份以来,长安集团先后与七个地方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投建新基地,这意味着不到半年,长安集团的产能布局陡然增加了约300万辆。徐留平表示,产能的增加将成为长安汽车做大做强、跻身世界一流车企的必备保障。

点评:2010年是长安的大发展、大整合之年。徐留平作为长安的掌门人厉兵秣马布局大长安,接二连三投资建设新基地,搅动了整个汽车行业,同时在自主高端市场和合资企业上大做文章,“打造中国的长安、世界的长安”。

H. 关于CEO与总裁问题

1.CEO和总裁是外聘的话,一开始是没有股份的,以后他们可以购买股份。股份的获取有2种途径,一是自己购买股票,二是创始人给予(老板极为欣赏你)。

2.董事长的权力不一定是最大的,只要董事会有足够的票数就可以罢免董事长。例如,华为的任正非是总裁,但是他可以罢免董事长孙亚芳。因为任正非安排了很多亲信进入了董事会,手中有足够的票数。如果是上市公司,只有股东大会才能罢免董事长。

3.CEO、总裁和董事长三者的关系很复杂,很难说清谁更大,因为各个公司的情况不一样。对于上市公司,权力最大的是股东大会。比如,国美:黄光裕虽然是创始人,但是他已经失去了对董事会的控制,因为董事会里面很多人都背叛了黄光裕。因此,黄光裕只能期待在股东大会上打败陈晓。但是在股东大会上,绝大部分股东都支持陈晓,所以陈晓阵型获得的股份最多,因此,黄光裕惨败于陈晓。总之,谁能控制董事会,谁就能得天下。黄光裕输在过于信任陈晓,再加上亲信的背叛。黄光裕就是一个典型主人被家奴玩死的例子。

4.对于不上市的公司,创始人的权力是最大的。比如任正非,他手中的股份不算多,但是华为的公司制度已经规定了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再比如马云,他手中的股份也不算多,但是他控制了董事会,董事会基本上都是马云的亲信,所以日本的孙正义也拿他没办法。

阅读全文

与孙亚芳股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我国金融机构的构成体系 浏览:537
迪拜机场美元汇率 浏览:891
预防蝗虫股票 浏览:835
新网银行有理财产品吗 浏览:682
银行2021没有保本的理财了吗 浏览:718
的方理财公司排名 浏览:942
境外汇款支行选择 浏览:752
有贷款能申请按揭吗 浏览:931
数据供应链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37
麟软件股票 浏览:944
河南美好贷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428
网信理财杭州分公司地址 浏览:153
股东权属证明在哪查询 浏览:868
消毒制品股票 浏览:618
携程佣金可以压多少 浏览:410
张青项目投资与融资培训课程 浏览:295
华龙证券融资融 浏览:950
勘设股份中签率算高吗 浏览:464
银行理财产品利息降低说明了什么 浏览:269
论述股票上市 浏览: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