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券交易 > 成本法权益性证券

成本法权益性证券

发布时间:2022-04-02 05:47:29

❶ 什么是权益性证券

代表发行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证券,称为权益性证券。

企业通过权益性证券这种基本的金融工具来筹集资金。投资者持有企业的权益性证券代表在该企业中享有所有者权益,拥有该证券的财产所有权。普通股和优先股,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普通股股票,都是常见的权益性证券。

(1)成本法权益性证券扩展阅读:

持有此权益性证券,就代表持有该基金全部财产的一部持分权益。这里说的是持分权益,就是跟其他股东或基金受益人,分别共有(简非公同共有)该股份有限公司或该基金的全部财产。

财政部通知明确,企业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给有关证券承销机构的手续费及佣金不得在税前扣除。

根据财政部有关规定,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限额以内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❷ 简答题,简述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和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就以下几种情况分别确认:
(一)以现金购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以及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直接相关费用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不包括为取得投资所发生的评估、审计、咨询等费用,也不包括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经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这一部分只能作为应收项目处理。
(二)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三)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者将其持有的对第三方的投资作为出资投入企业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❸ 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问题。

首先你要有发行权益性证券的概念,发行权益性证券,意思就是公司扩股了,要吸收新股东进来了。增加新股东就是增加了新的所有者。扩股就是增加实收资本(股本)了。
其实
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可以看成是一种以股换股的行为。如果恰好是投资方和被投资方之间的,那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但是大多数情况是,a公司扩股(发行权益证券),用来买b公司持有的c公司股权。
在以下部分中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问我,这一章我已经彻底学会了。
------------------------------------------------------------------------
你看会计书,讲资产的时候都是这种节奏:
1、如何初始确认,初始计量
2、如何后续计量
3、处置怎么计量
--------------------------------------------------------------------------------------------
长投核算:
1、初始确认:针对子公司、联营、合营、以及非以上三种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ps,能可靠计量的是金融资产。。。)
初始计量:只有同一控制下合并采用账面价值。其他都采用自己付出代价的公允价值。
2、后续计量:选择成本法或者权益法核算。两种方法下,互相转换、股利发放、利润调整、其他权益变动调整、减值、超额亏损
3、处置办法:
牵涉到长投的全部科目结转,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❹ 请教有关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问题

(1)投资占被投资企业股权比例低于20%

一般认为没有重大影响,分为二种情况:

一种情况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初始投资以投资支付现金或者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后续计量按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确定是否计提减值准备。

第二种是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又根据企业的目的分为:指定是公允价值计量且其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均按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时前者的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后者计入所有者权益。

(2)投资占被投资企业股权比例在20%-50%之间或者有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

总体来说,对被投资企业有重大影响,包括合营和共同控制两种,均按照权益法进行核算,权益法核算内容与原会计准则规定有一定不同。初始计量: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国际会计准则确认商誉,要调整);小于的,初始投资成本调整为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二者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后续计量:被投资单位发生损益和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的,进行相应调整;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投资企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被投资单位的损益应当以投资时的公允价值、投资企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为基础进行调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也应当调整。

(3)投资占被投资企业股权比例超过50%

投资占被投资企业股权比例超过50%,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具有控制权,采用成本法核算,但编制合并报表时按权益法调整。分为企业合并形成的和非企业合并形成的。

其中企业合并形成的,又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初始计量:合并对价可能包括现金、非现金资产、承担债务和发行权益性证券。无论对价形式如何,都在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与合并对价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如审计、评估、法律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发行债券的手续费佣金等计入应付债券初始计量金额。发行权益性证券的手续费佣金等抵减溢价收入和冲减留存收益。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初始计量:合并成本为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成本包括:合并对价的公允价值、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以及未来事项导致的或有合并成本。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各单项交易成本之和;初始投资成本中的合并对价公允价值(不包括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与合并对价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非企业合并形成的初始计量:与非同一下的企业合并的初始计量基本一致,也是按照公允价值和直接相关费用确定。

上述具有控制权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否则超过部分冲减长期股权投资),资产负债表日,按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确认是否计提减值准备。

❺ 长期股权投资什么时候用成本法,什么时候用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

投资单位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采用成本法

这里说的控制,并不一定是控股50%以上,采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只要实质上是投资单位话语权较大,则属于控制。

投资单位对被投资单位能够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

也可以这样理解:成本法是用来核算自己家的东西,权益法用来核算不是自己家但是和自己有关联的东西。

(5)成本法权益性证券扩展阅读:

长期股权投资(Long-term investment on stocks)是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企业对其他单位的股权投资,通常视为长期持有,以及通过股权投资达到控制被投资单位,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为了与被投资单位建立密切关系,以分散经营风险。

基本特点

长期持有

长期股权投资目的是为长期持有被投资单位的股份,成为被投资单位的股东,并通过所持有的股份,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或为了改善和巩固贸易关系,或持有不易变现的长期股权投资等。

利险并存

获取经济利益,并承担相应的风险。

长期股权投资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可以通过分得利润或股利获取,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取得,如被投资单位生产的产品为投资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在市场上这种原材料的价格波动较大,且不能保证供应。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企业通过所持股份,达到控制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使其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能够直接从被投资单位取得,而且价格比较稳定,保证其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但是,如果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不佳,或者进行破产清算时,投资企业作为股东,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投资损失。

禁止出售

除股票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通常不能随时出售。

投资企业一旦成为被投资单位的股东,依所持股份份额享有股东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一般情况下不能随意抽回投资。

风险较大

长期股权投资相对于长期债权投资而言,投资风险较大

在中国,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方式主要有:

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区分企业合并的类型,分别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确定形成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包括购买过程中支付的手续费等必要支出。

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成本为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❻ 怎样才能更好的区分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与成本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一般可分为成本法和权益法种。

成本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按投资成本计价的方法。在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以取得股权时的成本计价,其后,除了投资 企业 追加投资、收回投资等情形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保持不变。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

权益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其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化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权益法的核心思想是从投资企业角度,将被投资单位 经济活动及其 影响 与投资企业视同一体,因此要求投资的账面价值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的变动而变动。成本法、权益法的适用范围是建立在判断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财务和经营政策的影响程度的基础上的。新颁布的《企业 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新投资准则”)规定,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能够实施控制或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这两种情况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按对被投资单位财务和经营决策产生的影响程度,分为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和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四种类型。实务中,区分投资企业和被投资企业关系的标准有两种:一种是法律上的标准(如持股比例),主要依据投资企业所持有的被投资企业的股权比例来判断;另外一种是经济实质上的标准。持股比例并非是决定长期股权投资目的和采用相应会计处理方法的绝对标准。在判断投资企业和被投资企业的关系时,要求考虑多方面因素,从经济实质出发,依据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的影响程度来确定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关系。即在判断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关系时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基本原则。由于减少投资或追加投资等各种原因,致使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的影响程度发生变化时,应根据权益法和成本法适用的范围,重新判断新的影响程度下原来的核算方法是否仍然适用。这样,就产生了成本法和权益法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问题 。
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变化导致会计核算方法改变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财务和经营政策从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到控制;二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财务和经营政策从控制到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三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财务和经营政策从不具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到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四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财务和经营政策从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到不具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新投资准则规定,从非控制变为控制,从而形成企业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应从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并进行追溯调整;除此以外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之间的转换,一律采用未来适用法。也就是说,对于以上四种情形,除第一种情形新准则要求采用追溯调整外,其他情形适用未来适用法,不再追溯调整。
(一)从非控制到控制,形成企业合并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首先要求对原采用权益法核算的结果按照成本法进行追溯调整,以调整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有差额的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同一控制下的合并,首先要求对原采用权益法核算的结果按照成本法进行法追溯调整,以调整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二)其他情况下,成本法与权益法之间的转换
除从非控制转为控制外,其他情况下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一律按转换前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新的投资成本。

应该注意的是,对于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而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构成控制的,新投资准则中虽然并没有明确说明,但根据转换的相关规定,可仍按成本法核算。 详解:以会计中级职称教材为基础 一、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范的范围本章所指长期股权投资,包括:(1)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2)企业持有的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3)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4)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范围和相应的核算方法项目核算范围(参考比例)核算方法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投资(>50%)成本法对合营企业投资(50%)权益法对联营企业投资(20%<比例<50%)权益法对其他企业投资,没有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20%)成本法注意:①从证券市场购入的股票,对被投资单位没有重大影响,准备长期持有,应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②从证券市场购入的股票,对被投资单位有重大影响,准备长期持有,应作为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二、成本法的核算成本法,是指投资按成本计价的方法。下列情况下,企业应运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这是应注意的一个重大变化。(2)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核算分为投资时、持有期间和处置时三个步骤:(一)投资时的核算(初始计量)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应按初始投资成本入账。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应分别企业合并和非企业合并两种情况确定。下面分别说明这两种情况:1.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1)企业合并概述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企业合并可作如下分类:1)以合并方式为基础,企业合并可分为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只有控股合并才会形成长期股权投资。①控股合并,是指合并方(或购买方,下同)通过企业合并交易或事项取得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下同)的控制权,能够主导被合并方的生产经营决策,从而将被合并方纳入其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情况。控股合并中,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后仍保持其独立的法人资格继续经营,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是对被合并方的股权。合并方在其账簿及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对被合并方的长期股权投资,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产和负债仅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可简写为:A+B=A+B。②吸收合并,是指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被合并方的全部净资产,并将有关资产、负债并入合并方自身的账簿和报表进行核算。企业合并后,注销被合并方的法人资格,由合并方持有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在新的基础上继续经营。可简写为:A+B=A。③新设合并,是指企业合并中注册成立一家新的企业,由其持有原参与合并各方的资产、负债在新的基础上经营,原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后均注销其法人资格。可简写为:A+B=C。2)以是否在同一控制下进行企业合并为基础,企业合并可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①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一般是集团内并购)。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合并日取得对其他参与合并企业控制权的一方为合并方,参与合并的其他企业为被合并方。合并日,是指合并方实际取得对被合并方控制权的日期。②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一般情况下,集团外并购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注意的是: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属于集团内资源的整合,不会增加资产、负债,不会增加收入和利润,因此采用“账面价值”并账和并表;在非同一控制下,采用购买法,应采用“公允价值”并账和并表。这两种做法,就是下面确定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思路。(2)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区别下列情况确定合并成本,并将其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①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例2】甲企业于2007年1月1日支付1000万元,取得乙企业60%的股权。假设甲、乙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则甲公司投资时的账务处理是:借:长期股权投资——乙企业 1000(公允价值)贷:银行存款 1000【例3】A公司于20×6年3月31日取得了B公司70%的股权。合并中,A公司支付的有关资产,在购买日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如表7-4所示。合并中,A公司为核实B公司的资产价值,聘请有关机构对该项合并进行咨询,支付咨询费用100万元。本例中假定合并前A公司与B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表7-420×6年3月31日 单位:元项目账面价值公允价值无形资产28 000 00042 000 000银行存款8 000 0008 000 000合计36 000 00050 000 000本例中A公司与B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应作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处理。A公司对于合并形成的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投出的资产作为销售处理。A公司应进行的账务处理为: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5000+100)51 000 000贷:无形资产 28 000 000银行存款(800+100) 9 000 000营业外收入 (4200万-2800万)14 000 000②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实现企业合并有下列二种情况:a.由成本法到成本法多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形成企业合并前企业对持有的对被购买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其长期股权投资在购买日的账面价值应为原账面价值加上购买日为取得进一步的股份支付的对价公允价值之和。【例4】说明成本法到成本法甲公司于2007年1月支付300万元取得B公司10%的股份,对B公司生产经营没有重大影响(两者不存在关联关系)。2008年1月,甲公司以1500万元的价格进一步购入B公司60%的股份,购买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500万元。本合并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二次交易完成了该合并。甲公司有关处理如下:2007年1月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300贷:银行存款 3002008年1月再投资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1500贷:银行存款 1500子公司的投资成本=300+1500=1800万元。b.由权益法到成本法形成企业合并前企业对持有的对被购买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在购买日应对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追溯调整,将有关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调整至其最初取得成本,在此基础上加上购买日新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购买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③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评估费、审计费)也应当计入企业合并成本,该直接相关费用不包括为企业合并发行的债券或承担其他债务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也不包括企业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 ④在合并合同或协议中对可能影响合并成本的未来事项作出约定的,购买日如果估计未来事项很可能发生并且对合并成本的影响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购买方应当将其计入合并成本。账务处理是: 借:长期股权投资贷:银行存款预计负债⑤无论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项目处理(应收股利)。2.非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1)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项目处理。其账务处理是:借:长期股权投资贷:银行存款(2)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借:长期股权投资贷:股本资本公积——股本溢价(3)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例5】说明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A公司于20×5年3月以4000万元取得B公司30%的股权,因能够派人参与B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对所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权益法核算并于20×5年确认对B公司的投资收益150万元(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相等)。投资时A公司账务处理如下:借:长期股权投资 40000000贷:银行存款 4000000020×5年末确认投资收益:借:长期股权投资 1500000贷:投资收益 150000020×6年4月,A公司又斥资5 000元取得B公司另外30%的股权。假定A公司在取得对B公司的长斯股权投资以后,B公司并未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A公司按净利润的10%计提盈余公积。 本例中A公司是通过分步购买最终取得对B公司的控制权,形成企业合并。在购买日,A公司应进行以下账务处理:借:盈余公积(150万×10%) 150 000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 350 000贷:长期股权投资 1 500 000借:长期股权投资 50 000 000贷:银行存款 50 000 000企业合并成本=4 000+5 000=9 000(万元) (二)持有期间的核算(后续计量) 成本法下持有期间有两件事:收到现金股利的处理和期末计提资产减值:1.收到现金股利的处理(1)在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量。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清算性股利)。(2)通常情况下,投资企业在取得投资当年自被投资单位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以后年度,被投资单位累计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超过投资以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计实现净利润的,投资企业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部分应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成本法下收到股利的账务处理是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清算性股利)以后年度应冲回多少呢?用下列公式计算:应冲减投资成本金额=(投资后至本年末(本次)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现金股利-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损益)×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投资企业已经冲减的投资成本注意:应用上述公式时应注意二点:(1)如果计算结果为正数,就是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如果是负数,则是应恢复以前已经冲减的长期股权投资;(2)恢复的金额不能大于以前冲减的金额。2.期末计提减值(1)对子公司的投资,应当按照“资产减值”准则的规定处理。(2)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应当按照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准则有关规定处理。在按照上述规定计算出应计提减值的金额后,计提减值的账务处理是:借:资产减值损失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三)处置时的核算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核心问题是确定转让损益:应将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处置时的账务处理是:借:银行存款 (收到的价款)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贷:长期股权投资贷或借:投资收益【例6】综合例子说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甲企业于2007年1月1日支付700万元,取得乙企业60%的股权。投资时乙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100万元。甲乙企业不存在关联关系,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2007年乙企业实现净利润180万元;2008年3月9日分出现金股利50万元。(1)2007年1月1日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乙企业 700贷:银行存款 700(2)2007年乙企业实现净利润180万元,甲企业采用成本法核算,不作账务处理。(3)2008年3月9日分出现金股利时借:应收股利 (50×60%)30贷:投资收益 30借:银行存款 30贷:应收股利 30 三、权益法的核算 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即合营企业)或重大影响(即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核算分为三步:投资时、持有期间和处置时的核算。(一)投资时的核算(初始计量)投资时的核算应先确定初始投资成本,然后对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1.确定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下,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与上述成本法下非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一样,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1)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项目处理。(2)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3)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2.调整初始投资成本(1)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2)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视同捐赠利得),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账务处理是: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司(成本)贷:营业外收入【例8】A公司支付2000万元取得B公司30%的股权,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负债公允价值)。假设A公司能够对B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则A公司应进行的会计处理为: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成本) 2000贷:银行存款 2000注:取得的份额为1800万元(6000×30%),支付的代价为2000万元,多付的200万元为商誉,仍保留在长期股权投资的余额中。假设投资时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7000万元,则A公司应进行的处理为: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成本) 2000贷:银行存款 2000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成本) 100贷:营业外收入 100 (捐赠利得)注:取得的份额为2100万元(7000×30%),支付的代价为2000万元,少付的100万元视同接受捐赠,计入营业外收入。

❼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发行权益性证卷初始投资会计分录

权益法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40000*30%=12000
贷:股本2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7950
银行存款50
营业外收入2000

❽ 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入咋做帐

以自己发行证券的公允价值入账
借:长投-b公司
贷:股本(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自己发行的证券公允价值-上面那个股本的面值)

在以下部分中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问我,这一章我已经彻底学会了。

------------------------------------------------------------------------
你看会计书,讲资产的时候都是这种节奏:
1、如何初始确认,初始计量
2、如何后续计量
3、处置怎么计量
--------------------------------------------------------------------------------------------
长投核算:
1、初始确认:针对子公司、联营、合营、以及非以上三种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ps,能可靠计量的是金融资产。。。)
初始计量:只有同一控制下合并采用账面价值。其他都采用自己付出代价的公允价值。
2、后续计量:选择成本法或者权益法核算。两种方法下,互相转换、股利发放、利润调整、其他权益变动调整、减值、超额亏损
3、处置办法:
牵涉到长投的全部科目结转,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❾ 权益性证券的中美会计处理[1]

一、美国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美国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决策,以确定投资所使用的核算方法(假定甲公司购入乙公司的股票):第一,甲公司购入乙公司证券是否为了对其实施重大影响?如果是,则采用权益法核算;如果否,则考虑此证券是否有容易确定的公允价值吗?第二,如果没有确定的公允价值,则采用成本法核算;如果有确定的公允价值,则考虑购入的证券是否可以划分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和交易性证券?第三,如果能够划分,则采用公允价值法;如果不能划分,则需要对证券重新分类后采用公允价值核算。以举例的形式阐述上述投资决策中所使用的核算方法:
例:甲公司2002年1月5日以现金50万元购入乙公司10万股普通股,每股5元,占乙公司总股份的20%.乙公司2002年初的净资产200万元,乙公司2002年净收益40万元,2002年12月31日支付现金股利60万元(每股1.2元)。2002年——2003年累计净收益150万元。
1、公允价值法
(1)若甲公司将购入乙公司股票划分为交易性证券,则使用公允价值法。一般说来,证券划分为交易性证券的前提是有容易确定的公允价值,因而假定2002年12月31日、2003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市价分别是每股8元、6元。2004年1月20日出售此证券,收到现金60万元。则账务处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2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时,借记:现金120000,贷记:股利收入12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公允价值的变化额为100000×(8-5)=300000元。账务处理为: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30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公允价值的变化额为100000×(8-6)=200000元。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账户是虚账户,其余额反映在损益表中。
⑤2004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证券销售已实现利得100000.
(2)若甲公司将购入乙公司股票划分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则甲公司使用公允价值法
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会计分录同②。
⑥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的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借记: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1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证券销售已实现利得200000.
(3)若美国公司购买证券后未进行分类,SFASNO.115规定每期末需对投资证券重新分类。若交易行证券转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则损益表中已确认的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不再调整,只是变更年度证券的公允价值变化时变换账户名称。
⑨记录变更当年公允价值变化时,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元,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元.
⑩若可供销售证券划为交易性证券,则在变更年度应将已记录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的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通过下列分录转记到损益表中,并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300000,贷记:重新划分权益性证券已实现利得300000.
2、若美国公司运用成本法,则对投资的核算如下: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因为2001年度乙公司的净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应确认的股利收入为400000×20%=80000元,借记:现金120000,贷记:股利收入8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40000.
2003年乙公司未分配股利,甲公司不做帐务处理。
3、若美国公司选用权益法,则进行如下的投资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实现投资收益,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8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借记:现金2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120000.
期末,由于取得投资的成本高于在乙公司净资产中所占份额,应将此差额(50万-200万×20%=10万)分配给资产及商誉。假定8万分配给未记录商誉,摊销期限20年;2万元分配给低估的固定资产,摊销期限5年,会计分录为:借记:投资收益8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8000.
2003年12月31日应确认投资收益为(1,500,000-400,000)×20%=220000,账务处理为
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2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二、中国上市公司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我国上市公司对购入的权益性证券,按照下列投资决策选择投资核算方法:第一,投资权益性证券是否作为剩余资金存放形式,不以控制被投资单位为目的?如果是,则按短期投资核算,取得时按成本计价,期末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如果否,则考虑投资是否是为了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响?第二,如果是为了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则采用权益法;如果不是为了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则采用成本法核算。
1、购入的证券作为短期投资时,初始价值按成本计价,每期末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
中美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比较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短期投资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1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时,借记:现金120000,贷记:短期投资120000.2002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价(每股8元),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2003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价(每股6元),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③2004年处置此投资时借记:现金600000,贷记:短期投资38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2、若选用成本法,则进行下列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2002年12月31日,因为2002年度乙公司的净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400000×20%=80000元,收到的股利小于确认的投资收益的差额(120000-80000=40000)冲减甲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账务处理为:借记:现金12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40000.
3、若选用权益法,则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2年1月5日记录股权投资差额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10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确认实现的投资收益,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8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摊销,每年摊销100000/10=10000元,借记: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1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000.
⑤2003年12月31日应确认投资收益为(1500000元 - 400000元)×20%=220000,账务处理为: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22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三、中美对权益性证券会计处理的异同
从以上实例分析中可得出:除了所使用的账户名称不同外,美国和中国运用成本法和权益法对于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的会计处理相同,并且成本法和权益法之间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也相同。下面比较两国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差异:
1、美国和中国对权益性投资的分类不同。我国将普通股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短期投资取得时按成本计价,期末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若对被投资单位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若不存在对被投资单位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美国未进行长短期投资分类,而将权益证券分为交易性证券和可供销售的证券。若对被投资单位存在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若不存在重大影响且购入证券的公允价值很难确定,采用成本法;若不存在重大影响且公允价值容易确定,采用公允价值法。
2、权益性投资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不同。我国将短期投资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中,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列入利润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在长期投资中列示。美国将交易性证券列入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在损益表中列示;若可供销售的证券期望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期内变现,则将其列入流动资产,否则列入非流动资产,可供销售证券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中列示。
3、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之间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不同。对长期股权投资变更为短期投资或短期投资变更为长期股权投资,我国会计制度没有规定。而美国SFASNO.115要求在每期末对投资进行重新分类,可供销售的证券可变更为交易性证券或相反,并规定了相应会计处理。
4、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不同。在使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我国对低估被投资单位资产或未计的商以及高估被投资单位资产所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采用统一的摊销期限摊销于每期的投资收益账户。而美国将股权投资差额分配于资产和商誉或都分配商誉中。
5、非现金方式取得权益性投资,其初始成本确定不同。我国对以非现金资产抵债或以应收账款换入长期股权投资以及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是以账面价值作为计价基础。而美国对非现金补偿方式取得投资,投资成本的计量基础是公允价值。
虽然美国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对投资运用公允价值会计处理,但在实施中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美国将证券分为交易性证券和可供销售的证券,两种证券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计入不同的会计报表,会导致不同投资企业的管理当局对完全相同的证券进行不同的分类,有些企业将此证券划为交易性证券,其他企业将其划为可供销售的证券,这样就损害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因而公允价值会计在美国的运用也受到了一些限制。这一问题在我国并不存在,因为我国并没有将证券分类为交易性证券和可供销售的证券,并且也没有实行公允价值会计。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国对投资所使用的核算方法比美国的就好。因为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运用公允价值会计能够更真实公允地反映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运用公允价值会计是会计发展的趋势。但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完善,证券市场还不健全,运用公允价值会计的条件还不具备。

❿ 权益法和成本法下确认投资收益的区别

区别一:适用范围

成本法是两头,权益法是中间。

(10)成本法权益性证券扩展阅读:

转权益法

成本法转权益法企业的账务处理:

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对被投资单位投资比例或影响程度的不同,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财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遇到企业追加投资,核算方法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往往容易混淆权益法下的三级明细科目,不能提供正确的会计信息,且会影响经营成果的准确性。

本文以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说明在此情况下,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M公司于2004年3月1日以800万元购入N公司股票,占N公司实际发行在外股数的10%,M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2004年5月1日,M公司收到N公司派发的现金股利30万元。2004年3月1日,N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6200万元。

2004年N公司实现净利润600万元,其中3月~12月实现净利润500万元。M公司于2005年4月1日以1425.5万元购入N公司发行在外股数的15%,2005年5月1日M公司收到N公司派发的现金股利102万元。2005年N公司实现净利润870万元,其中1月~3月实现净利润170万元,4月~12月实现净利润700万元。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摊销。

2004年3月1日投资时,M公司会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N公司 8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8 000 000.

2004年5月1日M公司收到现金股利时,应冲减投资成本。

借:银行存款300000

贷:投资收益300000.

2005年4月1日M公司追加投资后,占N公司实际发行在外股数的25%,对N公司实行共同控制或具有重大影响,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并对原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对N公司投资进行追溯调整,正确计算权益法下各三级账户金额,这是成本法转权益法的关键环节。

追加投资前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下的投资成本=8000000-300000=7700000(元);

2004年投资时形成的股权投资差额=8000000-62000000×10%=1800000(元);

至2005年4月1日应摊销股权投资差额=1800000÷10×13÷12=195000(元);摊销时限10年,此时应摊销13个月的差额,所以除以10年再除以12个月乘以13个月即该节点应摊销的投资差额。

至2005年4月1日应确认N公司净损益的份额=(5000000+1700000)×10%-195000=475000(元);

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累积影响数=(5000000+1700000)×10%=670000(元),因以前年度损益类账户已结平,故应调整“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2005年4月1日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的投资成本=8000000-300000-1800000=5900000(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N公司(投资成本)5900000

——N公司(损益调整)670000

——N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605000 (1800000-195000,剩余未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N公司77000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75000.

2005年4月1日追加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N公司(投资成本)14255000

贷:银行存款14255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N公司(投资成本)67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N公司(损益调整)670000.

计算再次投资的股权投资差额,即新投资成本与应享有N公司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14255000-(62000000-300000÷10%+5000000+1700000)×15%=4400000(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N公司(股权投资差额)44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N公司(投资成本)4400000.

一般来说,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属于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应分得的现金股利,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明细科目,但本例中因追溯调整产生的损益调整金额已转入“投资成本”明细科目,故2005年5月1日M公司收到的现金股利全部冲减“投资成本”明细科目。

借:银行存款102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N公司(投资成本)1020000.

2005年12月31日,M公司应享有的投资收益=7000000×25%=1750000(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N公司(损益调整)1750000

贷: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1750000.

长期股权投资因追溯调整而形成的股权投资差额与追加投资新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应按次分别计算,分别摊销。但新股权投资差额如金额不大,可以并入原股权投资差额一并摊销。2005年12月31日,M公司应摊销股权投资差额=1800000÷10×9÷12+4400000÷10×9÷12=465000(元)。

借: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465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N公司(损益调整)465000.

阅读全文

与成本法权益性证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40多万股票 浏览:403
贵金属交易平台对比 浏览:614
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各自权利 浏览:657
可转债的转股价格调低对股价 浏览:578
简述证券融资活动的作用 浏览:53
贵金属证监会 浏览:688
天富期货有限公司上海营业部 浏览:216
秘鲁外汇中国银行多久收到 浏览:171
呼白酒业福大量大价格 浏览:490
双汇发展历史价格 浏览:459
上海证券报藏波 浏览:126
狮桥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官网 浏览:938
什么是b轮融资 浏览:79
非融资担保公司风险指标 浏览:511
股票有哪些盘 浏览:667
国企干部能否参股非上市公司 浏览:499
用于引进设备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浏览:563
融资融券承做 浏览:479
怎样拓展融资渠道 浏览:267
2015年3月天津汽油价格 浏览: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