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券交易 > 证券市场竞争加剧

证券市场竞争加剧

发布时间:2022-04-08 15:41:34

『壹』 我国证券市场目前的发展趋势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实及建议措施证券市场是指一切以证券为对象的交易关系的总和。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是完整的市场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横向看证券市场的主要构成有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以及衍生证券市场等子市场,证券市场也因其特有的运作机制而具有加速融通资金,优化资源配置,进行资本定价,转换机制,宏观调控,分散风险等重要功能。因而它不仅能反映和调节货币资金的运动,而且对整个经济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处于一个特殊的环境之中,并且有其特殊的国情,它的特殊之处在于:第一,不可以在一个漫长的年代里自由式地发展;第二,不具备雄厚的基础条件,即发达的股份制公司和富有的投资者群体。第三,中国必须发展证券市场,而且必须使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能够像发达证券市场一样规范有序。而这决定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现实情况。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社会闲散资金日益增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导致对资金的需求迅速增加,资金不足问题十分突出,在这种经济背景下,要求建立长期资金市场,恢复和发展证券市场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的证券市场也便在改革中应运而生。而随着证券市场各项功能逐步健全,它也推动了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改革,引领了一系列经济和企业制度变革,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证券市场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对国民经济的支柱作用也逐步显现.证券市场促进了中国经济体制和企业改革的深入,它为企业拓宽了外部融资渠道,改变了原来单纯依赖银行贷款和财政拨款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负债率。截至2006年底,企业在股票市场共筹资11300亿元,在企业债市场共筹资6155亿元。证券市场也加速了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了一批企业的壮大,并促进了机械制造、金融、电子、能源、钢铁、化工等行业的发展。以此同时,证券市场也

带动了金融体制改革的进展,促进了中央财政收入的提高并加速了社会转型的进度以及推动了信用体系的初步建立。

『贰』 关于证券的问题

你好。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风险管理是证券公司成功的关键.目前中国证券公司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本文将对券商风险及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找到合理的解决对策.关键词:证券公司证券市场风险管理一,我国证券公司风险成因的分析(一)外部原因1.法律法规不健全.虽然我国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在逐步完善,但是还存在种种问题制约证券公司风险控制体系的健全.首先,许多法律法规本身就存在不足,并且许多条款过分简单造成可操作性较差;另外,法规的执行不力也直接导致法律效应的弱化,缺少约束力.1999年出台的《证券法》的规章制度大都以保守为主,对各种资金的人市,各项业务的开展,分支机构的设立,市场金融的创新等都以限制为主,束缚证券公司的发展力,致使券商一直以来业务经营趋同,利润来源单一,受市场涨跌影响较大,导致抗风险能力不强.2.缺乏完善的外部监管体系.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较短,对风险认识不足,证券监管体系不完善,因此,目前还尚未建立科学,完善的外部风险监管体系.监管的滞后使证券公司要面对更大的风险.3融资渠道匮乏.过去,由于证券市场发展的不完善,证券公司缺乏合法的融资渠道,自有资金的匮乏不仅导致挪用客户保证金以及其他违规现象非常普遍,而且也直接影响到证券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4做乏适度竞争环境.中国证券市场一直处于一种竞争怪圈,一方面,市场充斥着条块分割的行政色彩,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力非常强大,政策以及政策出台的时机直接影响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市场风险变化较大;另一方面,证券公司之间却在某些业务方面充斥着大量不正当的竞争手段,竞争不足和失度竞争共同构成我国证券市场特殊的竞争环境,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券商效率的下降,从而增加了证券公司的风险.(=)内部因素1.对风险认识不足,忽视风险控制.我国券商控制风险的能力较差,采取的方式也较为被动,而且我国券商防范风险往往是基于外部压力,而没有真正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面对监管部门的压力,只为应付人民银行或监证会的检查.所以,一些券商虽然成立了风险控制部门,也只是形同虚设,难以真正起到风险控制的作用.从本质上看,西方投资银行控制风险是源于内部压力,所以西方投资银行控制风险能力较强,采取的方式不仅规范,科学,而且较为主动.2.规模弱小,业务范围狭窄,抵御风险能力不强.由于历史原因,国内券商多按地域系统分别建立,规模过小,资金分散,资产流动性差是国内证券公司共同的特质,抵御风险能力非常有限.业务范围狭窄,发达国家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广泛,既有证券承销,证券经纪,证券自营等传统业务,也有兼收与并购,私募发行,风险投资,衍生产品,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租赁,证券抵押融资,咨询服务等等.而国内券商目前业务范嗣主要限于证券承销,经纪和自营,缺乏供风险控制利用的金融工具,经营范嗣的狭窄使得证券公司很难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3.公司治理薄弱,内部控制不完备.(1)内部规章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及控制力度.大多数的公司制度并不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设立的,而是为了应付监管部门的检查而匆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简单的复制,或者对同行业公司制度的抄袭,再加上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自身业务的拓展与创新,使其约束控制力减弱,以致缺乏可操作性及控制力度.(2)高管人员成为公司的特权阶层,内控机制对其缺乏约束力,"内部机制"变成了"内部人控制",公司受大股东操纵现象严重.我国证券公司大部分存在股权高度集中现象,董事会基本上由大股东做主,董事会作用基本没有发挥,股东由自己的意愿决定投资项目,存在很大的风险.(3)公司各职能,监管部门的效用未得到发挥,不利于内部机制的实现.监事会及内部稽核部门形同虚设,不具备完全独立性,因为其成员由董事会或大股东指定,很难对公司董事及高管人员进行有效监管.内部机制的实现不能仅仅依靠某一部门,而是依靠自上而下以及同级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和互相制约来实现的.4,管理体制和手段落后.在管理方面的欠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治理结构问题,目前还没有充分依靠公司董事会,监视会和股东大会三者来监督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虚设现象严重,重大决策缺乏监督制衡机制,很容易造成管理决策方面的失误.二是,管理层次问题,我国证券公司大多数实行总公司——分支机构的形式,由于管理层次的不到位也造成风险管理的缺失.三是风险控制执行不力,由于管理方面的问题,许多公司风险控制部门形同虚设,执行不力又引发其他方面的风险.而且证券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股权高度集中,流动性差,股东比例失调,公司透明度低等导致证券公司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失控.二,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一)加强政府监管力度,防范券商自营业务风险1.从决策和授权程序看,证券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自营部门的个人影响将受到较大限制,改变以往证券公司存在受个人投资偏好影响等情形.个人的作用仅能在讨论和表决中发挥,对降低风险有较大效果.2对证券自营业务的监管,将进一步日常化.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对证券公司自营业务是可以随时了解和检查的.这会大大降低违规自营事件发生的概率.3.持股集中的案例,在证券自营业务中将大为减少.在《指引》实施后,证券自营业务的主要手法,是在证券池中分散投资.证券公司证券自营业务风险将进一步向证券投资基金靠拢.4.证券自营业务引起的风险将由多种技术手段予以释放.证券自营业务是风险很大的业务,对证券公司净资本变化的影响往往较大.逐日盯市制度的确立,有望与"建立健全自营业务运作止盈止损机制"相呼应.(=)完善内部控制体系1995年国际上的巴林银行破产和2004年南方证券被行政接管,都是由于内部控制不完善而引发的金融风险.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基本保障.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建立适当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包括完善的会计账目和会计记录及内部财务管制,完备和强有力的内部审计制度,整个审计必须独立于公司的其他业务;明确个人权限,阐明公司风险管理及控制的政策等,都是防范和控制风险的.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叁』 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现状,谈如何开拓和发展证券发行和承销业务

中国资本市场现在还处于急需发展的阶段,资本市场的扩大使中国投资银行的传统业务拥有巨大市场。前十年中国投资银行的快速发展就与传统业务带来的巨额利润有密切的关系。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国投资银行的传统业务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由于以前中国资本市场的封闭性,中国投资银行在没有外界竞争的情况下垄断了国内一、二级市场的所有业务。

加入WTO在对中国的证券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外国投资银行迟早会进入中国国内证券市场,如果让外资占领了国内发行和交易市场的化,由于外资投资银行在资金规模和业务能力上的优势,中国投资银行将会无处存身。所以中国投资银行业应当发挥“本土化”优势、努力开拓业务、改善服务质量,在外资进入以前牢牢抓住国内证券发行与交易市场。

在《证券法》实施以前,中国的证券发行一直采用审批制。审批制造成了中国投资银行业在承销竞争中把“跑关系”放在首位,而忽略了业务能力的培养。现在中国证券发行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一种特殊的介于审批制和注册制之间的审核制。审核制的实施使投资银行在证券发行过程中拥有更大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审核制对中国投资银行现有业务能力提出了挑战。要巩固市场就必须加强业务能力的培养。

中国证券交市场证券交易的佣金费率高居世界第二位,是国内投资银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对于经纪类券商则几乎是其唯一的利润来源。降低佣金费率将是必然之举。费率的降低与国际投资银行的进入使得证券交易市场的竞争会异常之激烈。而多年以来的垄断造成中国投资银行在证券交易服务的提供上严重滞后,为了进一步巩固交易市场,中国投资银行必须在提高服务质量方面多下工夫。

目前国内投资银行业务主要集中于传统的承销、经纪与自营领域,生存空间小,竞争无序。在发达国家,投资银行除传统的证券承销、经纪和自营业务以外,投资银行还深入到并购重组、资产管理、投资咨询、项目融资、风险投资、金融衍生工具等诸多领域。伴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近几年股权转让、财务顾问、基金管理、资本运营等新型业务早中国也相继出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较为成熟的投资银行体系与之相配套,业务多元化将成为中国投资银行发展的主要方向。具体而言,我国投资银行应在继续巩固和发展证券承销和交易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企业并购、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金融衍生工具、创业投资和网上交易等创新业务,扩大业务服务对象范围。

中国投资银行要积极介入网上经纪业务,努力提高网上经纪业务服务水平和能力,应从以下方面着手:(1)及时投入研究开发,及时进行试点,并不断完善。(2)积极筹建网上营业部,通过互联网的作用,实现低成本扩张。(3)积极拓展研究开发能力,为网上交易的竞争作好准备。针对网上交易,研究报告的质量对于券商的竞争力至关重要。券商必须防患于未然,积极增加对研发力量的投入,以便在未来的网上交易的竞争中建立优势。

在中国的大型国企和行业性国企民营化过程中,股票是百分之百向海外销售的。但可悲的是,在中国企业海外融资项目中,中国投资银行的参与率很低,只有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和中银国际,其中中金公司在这几起海外融资中担任了联席全球协调人、簿记管理人、保荐人以及主承销商。中金公司在成立的5年以来,利用其股东优势。致力于发展成为业务多元化、提供全方位服务时世界级投资银行。中金公司的投资银行部在中国的电信、电力、石油天然气、石化和金融等重要领域都形成了颇具实力的竞争优势。虽然现在中国投资银行的国际业务还尚未正式开展,但国际业务的巨额利润致使我们不能放弃这个市场,开拓国际业务一方面有利于中国投资银行的国际接轨,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开展国际业务势在必行。

中国投资银行开拓国际业务应该从以下即方面开始:一方面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从组织建设上保证其国际业务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寻求与海外券商的深层次合作,现阶段的目标定位主要应是学习和熟悉海外市场,向国际惯例靠拢,为全面参与全球一体化的资本市场的竞争积累经验、培养人才

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初期,投资银行的经营方式大都是粗放式的,证券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张,掩盖了投资银行竞争的激烈程度,人才在投资银行竞争中的作用还不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投资银行而言,走规模化、集约化才是有效途径,作为人才和资本高度密集产业的证券业,只有资本和人才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数量,才能有效地发挥出资本市场的中介作用和资源整合功能。而且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投资银行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人才越来越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人才战略成为投资银行发展的根本保障。而国际投资银行的加入,会使投资银行业对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培育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已成为投资银行经营发展的当务之急。

中国投资银行为了能更有效地参与证券业的竞争,首先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应积极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并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投资银行业务人员与研究开发人员上面,培养面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人才群体。另外,投资银行内部的人才流动率是目前全国各行业中最高的,如何吸引和稳定人才尤其是骨干人才,已经成为投资银行面临的越来越重要也是越来越棘手的问题。投资银行应该在观念和方法上找到并建立一整套内部考核与核算体制,在各主要业务部门,如发展研究部、投资银行部等对业务人才实行与智力、能力和绩效相对应的激励机制,有了诱人的机制才能引来一流的人才。

『肆』 股市低迷对证券公司有哪些影响

上市券商9月份经营情况已全部披露,三季度业绩预告也正在陆续出炉,整体表现欠佳。

据统计,前三季度17家上市券商营收共计342.5亿元,累计净利润为138.06亿元。具体来说,9月份延续了8月份以来的业绩下滑趋势,经营情形尤其惨淡,全部17家上市券商9月份营收为13.8亿元,共亏损了1.96亿元,包括长江证券、西南证券、广发证券等大中型券商在内的9家券商均出现亏损。

在板块整体弱势之下,行业竞争更显激烈,大中型券商通过实施再融资、业务转型等,加紧“攻城略地”的步伐,中小型券商则通过联合重组以及在金融行业内横向渗透等方式,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业绩不佳:

主要受累于经纪自营业务

今年以来尤其是第三季度证券二级市场受外部环境影响持续低迷,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了公司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减少。大部分券商表示,这是公司业绩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二级市场股票成交量价齐跌,成交量为2.69万亿股,成交金额为34.63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12%和0.74%。各大券商的股基成交额在7月份出现短暂的提升后,随即出现了下滑。

今年上半年发展势头较猛的广发证券9月份营收缩减为1.7亿元,亏损7520万元,今年最高时单月营收曾达7亿元。其三季度业绩快报表示,2011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下跌均超过30%,主要原因是受股市低迷、股指下跌的影响;公司累计营收同比下降29.39%,主要是由于前三季度股票基金交易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小幅下降,市场的激烈竞争又导致佣金费率同比下滑,影响了公司经纪业务收入的增长;同时股指整体呈震荡下降态势,第三季度加速下行,对公司自营业务也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

国元证券也解释称前三季度业务收入同比下降较多的主要原因是,证券市场持续调整,证券交易量和佣金水平较低,公司经纪业务实现收入同比减少;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由于受欧债危机等影响,香港证券市场下跌幅度较大,国元(香港)公司业绩由盈转亏。

机构纷纷调低对上市券商今年业绩的预期。截至10月9日,已有23家机构对行业龙头中信证券今年业绩作出预测,平均的预测净利润为77.79亿元,平均的预测摊薄每股收益为0.7110元。据此,其2011年度净利润相比上年将下滑31.23%。截至10月15日,共有13家机构对华泰证券今年业绩作出预测,平均预测净利润为30.39亿元,相比上年将下滑11.27%。

估值见底:

有望率先受益于反弹行情

虽然多数分析师认为,券商行业今年业绩下降几成定局,但近期不少机构分析认为,第四季度上市券商的行情走势仍然存在出现转机的可能。

高盛高华分析师认为,流动性状况改善推动A股交易额反弹,通胀压力缓和、风险偏好改善,以及短期内行业不利政策较少从而促使杠杆率略高的新业务推出等,将是第四季度推动券商板块好转的关键因素。

“券商股往往是在市场大跌过后反弹行情中的风向标和领头羊。”有关机构分析师指出。这是因为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券商股的业绩与股票市场的走势高度相关,只要市场翻转,券商股的业绩急剧提高,券商股一般要上涨。

国泰君安10日发布证券行业周报称,在市场反弹预期增强以及新三板、融资融券等创新业务松绑的预期明朗的背景下,券商股尤其是大券商股仍可跑赢市场。其17日进一步表示,券商股的配置良机已经到来,市场一旦反弹,券商股弹性将充分显现,维持行业“增持”评级。海通证券18日发布证券行业周报也表示,上周沪深300指数上涨2.81%,而券商板块上涨8.21%,跑赢大盘,参股券商上涨4.98%,同样强于大盘。

细分来看,在目前波动性较大、前景不明朗的市场环境下,一些机构分析认为,创新能力更强、估值优势明显的大券商,继续取得超额收益的概率将更大,适合稳健投资者予以配置。

并购重组:

竞争水平提升显积极迹象

正如业内普遍预计的那样,随着证券传统业务竞争的加剧,大力扩充净资本以及积极发展创新业务成为目前券商努力的最主要两个方向。

我国监管层对券商建立的是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体系,净资本规模对券商的影响,深刻地体现在其各项业务的规模拓展以及创新业务的申请推进过程中。

本月初,中信证券H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融资约132亿港元,成为首家成功实施A+H股融资的券商,在有效补充净资本的同时,迈出了谋求国际化之路的重要一步。

除了业界比较普遍地通过IPO或定向增发来扩充净资本外,中小券商则开始踏上并购重组的壮大之路。

目前,西南证券吸收合并国都证券的资产重组工作正在进展中。据宏源证券分析师介绍,此次吸收合并代价不菲,但对于西南证券提升自身竞争力具有多重功用。

据分析,吸收合并后,西南证券的净资本排名将大幅上升,从而在未来资本消耗型的券商行业竞争格局中获得竞争优势。数据显示,2010年国都证券净资本为53亿元,西南证券净资本为91亿元,合并后其净资本排名将从第13位上升至第6位。在上市券商中,净资本规模将仅次于光大证券排名第5位。双方合并后其营业部在区域上具有互补性,西南证券经纪业务的市场份额扩大,布局更为广泛。

“并购重组的出现是行业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券商做大做强、行业集中度提升的积极迹象。”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现在券商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传统业务利润微薄,难以为继,创新业务又没有顶上来,激烈的行业竞争也在‘逼迫’券商抓紧求变求新。下一步,遵循市场规律的强强联合、中中联合或者‘大鱼吃小鱼’,可能会越来越多见,最终也将有利于实力券商集中资源做大做强,从而提高券商全行业竞争力。”

『伍』 我国证券公司有哪四种业务范围

证券公司四大业务有:经纪业务,发行与承销业务,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 证券业务范围:
(1)证券经纪;
(2)证券投资咨询;
(3)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
(4)证券承销与保荐;
(5)证券自营;
(6)证券资产管理;
(7)其他证券业务。

『陆』 A股市场为何需要更多机构投资者

而只有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鼓励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证券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增加对证券市场的投资比重,才能改变投资者结构及其投资习惯,才更能有效平抑市场波动,降低系统性风险。
发展机构投资者,有助于倡导理性投资,提高证券市场稳定性。相对中小投资者而言,机构投资者的入市资金量大,持股时间较长,且拥有信息、研究分析优势及科学完善的决策机制,他们更注重投资的安全性和长期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市场的短期波动。此外,在机构投资者理性投资的引导下,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也能不断优化,同时,可以引领广大中小投资者走向成熟、理性投资,从而遏制市场投机行为。
发展机构投资者,也有助于提高证券体系运行效率。券商、基金、信托及其他机构投资者的快速发展,加剧了整个证券市场体系的竞争,有助于证券发行、交易乃至咨询等环节降低成本,不断改进服务质量,从而提高证券市场体系的运行效率。
机构投资者“入市”,还有助于激活证券市场的创新。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壮大,有效改变了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初期产品单一的情况。例如,出于投资组合和规避系统性风险的需求,正是机构投资者大力呼吁加快发展股指期货等品种,从而有力推动了市场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
可以看出,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不仅有利于改善和优化投资者的主体结构,促使其比例合理、协调,而且更有利于引导理性、成熟的投资理念,引导广大中小投资者理性投资,从而促进整个市场规范、有序、稳健、高效地运作。

『柒』 我国证券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2019年,受益于国内证券市场回暖、政策红利等因素,我国证券行业经营业绩有明显的提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5.37%和84.77%。其中,自营业务净收入排名第一,占比超过三分之一。从增速上看,利息净收入最高,增速超100%。

经营业绩明显提升

2019年,国内证券市场逐渐回暖,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释放红利,如科创板的设立、CDR等业务的开闸,我国证券行业经营业绩明显提升。2019年,我国证券行业实现营业收入3604.83亿元,同比增长35.37%;实现净利润1230.95亿元,同比增长84.77%。

——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证券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捌』 对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反思

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成长为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但是,与支撑中国经济起飞的战略目标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尤其是把中国证券市场放在全球竞争背景下,挑战则更为严峻。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更强调于经济晴雨表的宏观意义,忽视了促进企业成长、发展壮大的微观意义,这种导向会使政策市长期困扰中国证券市场,延误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建设的步伐。因此,当前有必要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功能与定位进行重新思考。

晴雨表还是企业成长的孵化器

作为比较成熟、完善的证券市场,美国股市的走势与其实体经济一直体现出高度的相关性,证券市场有着强“晴雨表”功效。但从我国的股市走势与经济走势的关系来看,这一关联难以得到有效的实证。如果把证券市场的效率定义为其与宏观经济的相关程度的话,我们的结论是,中国证券市场在此意义上基本上是一个缺乏效率的市场。这种低效率集中体现为股市晴雨表功能的丧失,即中国股市目前还无法正确及时地反映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状况。

这种功能定位会从两条渠道造成证券市场的巨大波动:第一,从监管层来说,中国证券市场从创建之初就带有明显的政府直接干预色彩,有所谓“政策市”之说。监管层对上市公司、投资者和市场习惯采用行政干预手段,容易引起市场跳跃式波动,带来异常冲击,不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干扰市场调节和配置机制,造成股票市场无法按经济信号的指引运行;第二,证券市场周期与经济周期发展不同步,于是,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市场(投资者)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和“依赖”关系。市场(投资者)始终保持着对政策的警惕性,揣摩着政策意图,这样更加剧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发展缺乏整体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预期,增加了短期投机的程度。

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进程来看,政策周期与证券市场周期高度相关。国家的宏观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证券市场运行。在对中国证券市场“政策效应”具体表现的研究上,人们发现政策对股指的波动有显著影响,一个政策的发布导致的短期日平均超额指数收益为正常水平1.671倍;政策对股指的影响幅度呈收敛趋势;股市效率低下,股市对利好、利空政策反应不一致并且存在明显的预期政策反应。

中国证券市场角色定位、发展目标等方面的缺陷是困扰当前证券市场发展的根源。由于一直把证券市场定位于宏观经济的“晴雨表”,监管层承受救市之压,特别是随着近年来股市“非理性繁荣”加剧,监管层表现出对指数特别关注。使证券市场患上了“数据综合征”:每到相关经济、金融数据公布前,市场的运行往往会失去方向感。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宏观经济政策要考虑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而不敢出台紧缩政策,而且针对证券市场的一系列制度创新也迟迟不敢出台。如果管理层不把“晴雨表”的负担从肩上卸下,中国证券市场的根本性制度变革很难顺利推进。

因此,当前有必要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定位进行重新思考。中国证券市场到底是为谁服务的?我们认为,中国证券市场应该首先定位于企业成长的“孵化器”。依靠证券市场着力培育一批业绩优良、具有高成长潜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公司,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这样在中国证券市场这个平台上,优质企业将实现对于发达国家高科技领域的追赶,并购和重组等市场筛选机制将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企业,证券市场的制度化改革才更少地受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宏观经济运行指标的影响,走出困扰中国多年的“政策市”怪圈,这才是证券市场最基本的定位。

中国证券市场必须实现“价值发现”的功能回归

证券市场的效率与功能紧密相连。包括投融资功能、资本定价和资源配置功能以及风险分担与管理功能:另一类则侧重于证券市场运行方面的内部功能,主要指公司治理功能。可见,证券市场效率是证券市场整体功能的实现效率,如果证券市场仅仅发挥了某一方面功能,比如筹集了大量资金,而并没有实现其整体功能,这样的市场仅仅在融资功能方面是有效的,但就证券市场整体而言,显然是低效率甚至是无效率的。

我国证券市场功能错位所引发的一系列制度缺陷是造成市场低效率的根本原因。中国证券市场从1990年设立以来,一直主要担当着为国有企业改制、融资、脱困的服务功能,始终将支持国有经济作为其制度安排的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在这种功能定位下会产生两个重大误区:一是把市场融资规模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志,认为融资规模越大,市场功能越强,成绩越大。事实上,筹融资规模只具有表征意义,而不能说明更深层次的资本使用效率,反而恰恰是一种低效率或无效率的表现;二是把股价指数增幅作为一个衡量标志,认为股价指数增幅越大,市场的作用和成绩越大。股价指数与作为指数计算依据的采样股票的数量、价格等因素有关,并不直接反映上市公司手中的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玖』 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财政赤字具有扩张社会总需求的功能,可以让证券市场的资金供给相对充裕从而促进证券市场的繁荣发展。

但是,如果过度使用财政赤字政策,在财政支出出现巨额赤字时,虽然进一步扩大了需求,但却进而增加了经济的不稳定因素,通货膨胀加剧,物价上涨,有可能使得投资者对经济的预期不乐观反而造成股价下跌。

(2)税收主通过企业和消费者这两方面影响证券市场。

1、如果一国的税负增加,将会影响企业经营的积极性,影响居民的投资热情,进而影响证券市场的发展。

2、如果一国的税负减少,直接引起证券市场价格上涨增加投资需求和消费支出又会拉动社会总需求,而总需求增加又反过来刺激投资需求,从而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企业利润;利润增加,又将刺激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加利润总额,从而促进股票价格上涨。

因此,税收政策的制定需要在这些影响之间寻求平衡。政府应该充分衡量财政收入与企业消费者积极性之间的关系。

(3)国债可以调节国民收入的使用结构和产业结构,用于农业、能源、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的薄弱部门和瓶颈产业的发展,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政府还可以通过发行国债调节资金供求和货币流通量。

另外,国债的发行对证券市场资金的流向格局也有较大的影响。国债是证券市场上重要的交易券种,国债发行规模的缩减使市场供给量减少,从而对证券市场原有的供求平衡发生影响,导致更多的资金转向股票,推动证券市场上扬。

(4)转变企业财务管理方式。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要创新企业筹资方式,重视吸收知识资本,以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分配过程中充分考虑知识资本所占的份额,对收益进行合理分配,设置有关知识资本的财务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与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对财务管理的知识资本绩效进行准确评价。

加大对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发支持投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加快企业财务管理方式和手段的转变。

在分析政策措施将会产生的影响时,不能一味的按照理论阐述,而是要在理论的基础上加入中国证券市场的特性,才能更加准确的把握证券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的特征。

(9)证券市场竞争加剧扩展阅读

(1)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

国家预算是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可以对社会供求的总量平衡产生影响,财政的投资力度和投资方向直接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

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等。其种类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2)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于上市公司的影响:

1,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免税范围。

这将会直接增加微观经济主体的收入,促进消费和投资需求,从而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而推动股价的上涨。

2,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

这将会直接扩大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刺激企业增加投资,提高产出水平,改善经营业绩;同时还可以增加居民收入,使其投资和消费能力增强,进一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此时上市公司的股价也趋于上涨。

3,减少国债发行(或回购部分短期国债)。

国债发行规模缩减,使市场供给量减少,将导致更多的资金转向股票,推动上市公司股价的上涨。

4,增加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往往使财政支出扩大,扩大社会总需求、刺激供给增加,从而改善企业经营业绩,推动股价上扬。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利于扩大社会的总需求,将刺激经济发展,而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则在于调控经济过热,对上市公司及其股价的影响与扩张性财政政策所产生的效果相反。

(3)宏观调控是政府实施的政策措施以调节市场经济的运行。

证券市场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息息相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或抑制经济过热,或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的证券市场是新兴加转轨的市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国有成分比重较大、行政干预相对较多、阶段性波动较大、投机性偏高、机构投资者力量不够强大等,由此导致证券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反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阅读全文

与证券市场竞争加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三科股票 浏览:507
借调兵器集团 浏览:802
你我金融是由哪家支付公司进行扣款 浏览:701
股权融资是直接还是间接 浏览:567
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一样吗 浏览:208
地方金融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浏览:206
金融许可证公司有哪些 浏览:691
应收账款向非金融公司买断 浏览:172
2018年3月棉花进口汇率 浏览:930
工行贵金属费黄金用 浏览:414
期货怎样看平均线 浏览:855
增强财务杠杆弹性的措施 浏览:986
提请召开股东大会文件范文 浏览:88
企业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备案 浏览:905
杠杆最大力臂 浏览:763
总统大选贵金属 浏览:220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的对策 浏览:637
期货投机度计算 浏览:649
西安注册金融类公司 浏览: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