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信证券现在价格可以买入吗。有那位高人评估一下。我个人观点是可以的
我给你做个详细的分析,有17天可以验证。分数么,如果准确,建议你加满。谢谢
长远看,这是个好股,有持有价值。目标价:25,也就是翻倍,时间约一年,分两个阶段,第一次50%,约18元,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
中期看,这个股股性慢慢变活跃,呈震荡向上势头,季度价:13~13.5元;
短期,有回头调整要求,调整目标:10.50元附近,11.50元会遇到强阻力,短线反弹。
基于上述观点,短期关注,如果有瞬间大幅下跌机会可以买入,否则,不建议介入;直到价格达到11.50元,可以逐步建仓,10.50元可以满仓。
有没说清楚的地方,请补充问题后再答。
股票问题专业团队
2. 中信证券:在快速轮动中配置跨年后品种
中信证券指出,国内政策节奏的分歧消除,经济复苏和流动性宽松支持下,A股跨年的轮动慢涨仍将继续。年末激烈的机构博弈跨年后将迅速缓和,建议坚持顺周期主线的同时,在快速轮动中强化跨年后高景气品种的配置。
首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消除了市场对政策节奏的分歧。预计明年国内政策整体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温和回归常态,不急转弯。其中财政政策保持积极,预计2021年赤字率约为3.2~3.3%;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明年重在稳杠杆而非去杠杆。供给侧的看点在 科技 和环保;需求侧的看点在生育政策,且更重结构管理,而非刺激。
其次,国内经济复苏持续,内外流动性宽松,预计将继续驱动跨年慢涨行情。国内经济持续复苏,数据符合预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依然宽松,对冲信用风险和年末季节性资金需求。美欧央行持续扩表,美国财政救助接续法案有望落地,海外政策宽松及美元贬值预期明确,外资依然是跨年A股增量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
再次,年末机构博弈依然激烈,但跨年后将迅速缓和。年底收官前,预计排名靠前公募普遍重仓的医药、新能源、白酒等板块仍有相对收益,但跨年后的机构博弈将迅速缓和,迎来集中换仓期,届时市场风格将更重基本面驱动。
建议在快速轮动中配置跨年后品种。顺周期板块依然是行情主线,包括工业板块中的有色金属和基础化工,以及可选消费中的家电、 汽车 、白酒、家居、酒店、景区等。综合跨年的景气趋势和业绩弹性,以下跨年后的品种建议加强配置,包括:同时受益于弱美元和全球补库存而涨价的铜、铝和锂;受益于国内地产竣工提速,美国地产销售周期性走强,且估值相对较低的家电蓝筹;受益于跨年的中期景气拐点兑现,以及市场风险偏好修复的军工板块; 科技 板块中前期调整较多,景气依然向上的消费电子及半导体。
以下为原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消除了市场,对政策节奏的分歧,明确了政策重点
1)明年国内政策将温和回归常态,不急转弯。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了经济政策方向预期后,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政策节奏预期。明年政策预计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预计政策将温和回归常态,具体而言,财政政策继续保持积极,预计2021年赤字率约为3.2~3.3%,新增专项债额度小幅低于今年;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全年M2和社融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政策导向上,重在稳杠杆而非去杠杆。
2)供给侧的看点在 科技 和环保。 科技 政策方面,会议提出强化国家战略 科技 力量,推进 科技 体制改革,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的问题。预计将构建新型举国体制,新推出一批国家重大 科技 专项,新一轮国家 科技 中长期规划有望于明年年初公布。产业政策方面,会议再次强调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出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这有利于明确新能源板块的长期空间。
3)需求侧的看点在生育政策,且更重结构管理,而非刺激。预计其重点在于以体制机制改革释放投资和消费的活力,重视结构,以长带短。具体的看点包括收入分配改革;放开生育限制;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盘活闲置公积金;发展都市圈经济等。另外,会议再次强调“房住不炒”,租购并举重要性被格外拔高。2018年以来,房地产阐述被列在民生部分,“房住不炒”的思路一以贯之。
国内经济复苏持续,内外流动性宽松,预计将继续驱动跨年慢涨行情
1)国内基本面数据持续复苏符合预期,公开市场操作依然宽松。社融的拐点不是经济的拐点,国内基本面复苏仍具较强的惯性,11月基本面数据中投资与工业生产继续表现强劲,消费延续平稳恢复态势,验证了经济依然处于稳健修复的通道中,且在内外需的“共振”下有望在未来1~2个季度继续拾级而上。流动性方面,本周央行超额续作3500亿元MLF,累计净投放5600亿元,保持DR007等短端利率处于2.2%下方,并带动各类银行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下行20Bp左右,呵护流动性环境,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而短期内信用风险虽然得到初步控制但潜在风险仍存,叠加年末季节性资金需求较大,央行偏宽松操作有望延续。
2)海外政策宽松及美元贬值预期明确,外资加速流入有望延续。海外主要经济体疫苗接种计划稳步推进,但并未影响宽松预期,美联储近期FOMC维持购债力度不变,并在前瞻指引上对于QE有所放松,结合前期欧洲央行扩大资产购买计划,海外流动性宽松的预期再次明确,且近期美国9000亿美元财政救助接续法案有望通过,货币宽松叠加财政扩张预期下,美元加速走弱,美元指数由12月初的91.0下探到12月17日的89.8,人民币也随之走强,带动配置型外资本月净流入492亿元。外资依然是跨年A股增量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
年末机构博弈依然激烈 但预计跨年后将迅速缓和
1)年末收官,机构抱团股预计仍有相对收益。跨年行情共识提高,机构减仓动力不足,我们估算在12月18日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分别为87.6%、84.2%,与11月底基本持平。目前A股收益率排名前30的公募权益产品今年来平均收益为99.3%,并且其重仓持股存在较高重合度,大都以医药、新能源、白酒板块为代表。“规模战”与“排名战”的压力下,这些品种依然能受益于年末博弈性的资金流入,预计短期仍有相对收益。
2)跨年后机构博弈料将迅速缓和,迎来集中换仓期。预计机构博弈的窗口将逐渐关闭,以元旦为分界点,其后,机构抱团放松,将迎来集中调仓期,预计市场风格更偏基本面驱动,顺周期和低估值“滞涨”的品种相对更收益。
慢涨跨年,在快速轮动中配置跨年后品种
1)A股仍处于跨年的轮动慢涨期。综上所述,市场对明年国内政策的节奏和重心、短期国内外流动性宽松、中期全球经济错位复苏等各方面都有共识。A股仍处于跨年的轮动慢涨期,基本面预期逐步改善抬升市场底线,增量资金缓慢入场依然是本轮行情的主要特征。
3)紧扣景气趋势和业绩弹性,在快速轮动中强化对跨年后品种的配置。具体包括:①同时受益于弱美元和全球补库存而涨价的有色金属,包括基本金属中的铜和铝板块,以及受益于动力电池装机量大增的锂板块。②受益于国内地产竣工提速,美国地产销售周期性走强,且蓝筹个股目前估值相对较低的家电。③受益于跨年的中期景气拐点兑现,以及市场风险偏好修复的军工板块。④ 科技 板块中前期调整较多,而中期景气依然明确向上的消费电子及半导体。
风险因素
疫苗供应不足,全球疫情缓解和经济恢复速度弱于预期;美国总统权力交接期对中国不利的政策落地提速;国内信用风险爆发和信用周期下行超预期。
3. 中信证券:2021年资本市场十大展望
过去的2020年极不平凡,即将到来的2021年扑朔迷离,在这个跨年的时刻,中信证券(港股06030)研究部根据全面客观的研究成果,重磅推出2021年资本市场十大展望,希望能为您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展望一:中国权益投资的黄金十年已经开启,预计2030年A股上市公司超过6200家,总市值规模达到210万亿。
未来十年将是中国资本市场波澜壮阔、蓬勃发展的黄金时间窗口,原因有三:
第一,中国经济持续 健康 增长,将不断催生出大量优质企业,推动A股基本面不断改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提速,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日益凸显,新兴行业的占比提升将全面改善市场估值体系。
第二,资本市场改革加速推进,将夯实直接融资体系的制度基石,显著提升投融资效率。全面注册制打通一二级市场,退市制度推出加速优胜劣汰,金融开放不断迈向更高水平。上市门槛外升内降,加上“新经济”的中概股集中回归,优质的成长标的将在中国资本市场集聚。
第三,国内外增量资金将趋势性增配中国权益资产。中国经济的全球占比不断提升,核心资产表现优异,全球增配A股的趋势将持续增强。资管新规约束下,理财等类固收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不断下行;“房住不炒”政策定调下,房地产的投资属性显著下降,权益资产的相对吸引力将显著增强。国内居民部门的资产配置中,权益资产的占比将趋势性提升。
在不断涌现的优质企业、更有效率的资本市场、持续入市的增量资金三大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权益投资的黄金十年已经开启,预计2030年末A股上市公司将超过6200家,总市值规模达到210万亿。
展望二:预计2021年中国GDP增速为8.9%,将依然是增速最高的主要经济体。2030年中国名义GDP规模将达200万亿,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预计2021年中国GDP增速为8.9%,发达经济体8国集团GDP增速为4%,中国将依然是全球增速最高的主要经济体。基数效应下,各季增速“前高后低”,主要动力来自于消费和制造业投资。宽松政策将温和回归常态,预计2021年社融同比增速缓慢回落至11%~12%,财政赤字率适度下调到3.2~3.3%。
全球经济错位复苏,中国领先欧美,而欧美领先其它经济体。预计2021年全球新冠疫苗供应量50~55亿剂,可满足约26亿人接种,发达经济体接种进度快于新兴经济体。海外政策依然宽松,预计2021年美日欧三大央行净扩表规模2.2万亿美元,欧美财政刺激计划规模约合1.8万亿美元。
未来十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引擎。预计中国在2021年的 社会 消费品零售规模将超过美国,2025~2030年间GDP将超越美国,2030年中国名义GDP规模将达到200万亿,全球占比约为22%,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展望三:预计2021年全面注册制和退市新规落地,A股IPO上市650家,融资规模5500亿,退市40家。预计2022年起A股退市率将维持在2%左右,优胜劣汰将明显提速。
主板注册制改革条件已经成熟,预计2021年上半年正式落地,三季度首批主板注册制公司发行。预计2021年全市场IPO上市约650家,从各板块排队公司数量判断,增量IPO仍主要由创业板和科创板贡献。预计全市场IPO募资规模约5500亿,其中主板800亿,创业板2400亿,科创板2300亿。在宏观政策温和回归常态、增量资金持续流入A股、发行主体选择上市时机的背景下,预计IPO融资对市场流动性的冲击有限。
退市制度改革已经开始征求意见,或将于2021年初正式推出。预计2021年A股被动退市公司约40家,过渡期后,预计A股退市率将从2022年起维持在2%左右,优胜劣汰将明显提速。
展望四:预计2021年A股净流入资金7500亿,机构化趋势将加速。未来5年,外资和公募持股市值将分别达到8.3万亿和9.1万亿,是增量机构资金的最大来源,专业机构的持股占比将超过30%。
预计2021年A股净流入资金7500亿。其中,净流入资金主要包括:权益类公募9500亿,北上资金2000亿,保险权益2000亿,理财子权益1000亿,私募及两融等1500亿。净流出资金主要包括:IPO资金分流5500亿,产业资本减持净流出3000亿。
未来5年,国内居民和海外资金将趋势性增配A股,国内居民增配机构产品的占比将持续提升。专业机构在A股流通市值的持股占比将明显上升,散户持股占比将快速下降。
预计A股2025年末的自由流通市值将达到105万亿,其中,专业机构的持股占比将从当前的21.5%提升至30.5%,产业资本的持股占比将从50%下降至47.5%,而散户的持股占比将从28.5%下降至22%。
未来5年,外资和公募是增量机构资金的最大来源。到2025年末,预计公募的持股市值将从当前的4.1万亿提升到9.1万亿,占比提升至8.7%;随着A股纳入国际指数的因子权重进一步提高,外资持股市值将从当前的2.8万亿提升到8.3万亿,占比提升至8%;私募的持股市值将从当前的2.1万亿提升到4.5万亿,占比提升至4.1%;保险的持股市值将从当前的1.6万亿提升至3.7万亿;银行理财子的持股市值将从当前的0.3万亿提升至1.8万亿。
展望五:预计2021年资管新规不会再全面延期,居民资产再配置将提速,权益资产依然是最重要的配置方向,超万亿资金将借道机构产品流入A股。
资管新规的过渡期2021年结束,预计不会再全面延期。现金管理类理财新规落地后,发展方向将基本对标货币基金,预计会影响约5.4万亿的存量产品,这些产品的资产端将转向短久期、高评级的品种,预期收益率将快速下行。其它受资管新规到期约束的产品,也将经历类似的收益率下行和规模压缩的过程。
在固收类产品收益率下行和“房住不炒”的定调下,2021年国内居民资产再配置的选择中,权益资产依然是最重要的配置方向。预计2021年将有超过万亿的居民资金通过公募、保险和银行理财子等机构产品渠道流入A股。
展望六:预计2021年上半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涨速较快,未来3年中枢价格依然将持续上行。按照年度均价,预计价格涨幅由高到低依次为:农产品、原油、基本金属、贵金属、动力煤。
在全球流动性宽松、经济逐渐恢复的背景下,需求回暖与供给瓶颈叠加,预计未来3年内大宗商品中枢价格将持续上行。需求端回暖是大宗商品市场2021年最重要的变量,但产能周期造成的供给瓶颈和长周期的低库存会支持大宗商品价格在中期持续上行。叠加流动性和通胀预期因素,2021年上半年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将表现更好。
按照年度均价,预计2021年大宗商品价格涨幅由高到低依次为:农产品、原油、基本金属、贵金属、动力煤。首先,天气影响产量,农产品价格向好,尤其是供需缺口较大的玉米和大豆。其次,需求持续恢复,布伦特原油价格中枢2021年预计将回升至55美元/桶。再次,铜矿供给相对刚性,低库存放大需求恢复带来的价格弹性,铜价周期性上行。第四,美国通胀回升成为推升2021年金价的核心动力,预计金价将重回前期高点。最后,供需基本平衡,煤价中枢有望保持平稳。
展望七:预计2021年三季度美元指数将跌破85,人民币兑美元将升至6.2,美元进入中长期贬值阶段,外资将趋势性增配中国资产。
预计美国经济的全球占比自2020年起持续趋势性下降,美元进入中长期贬值阶段。未来美联储的货币宽松政策相对欧央行力度会更大,且持续时间更长。耶伦担任美国财长后,“财政货币化”取向将更明确,美元供给充裕,欧美利差因素导致美元相对欧元走弱。
随着疫苗广泛接种,预计2021年二三季度病毒传染系数下降,全球风险偏好回升,推动资金趋势性回流非美货币等风险资产。预计跨年后美元指数继续下行,在三季度跌破85,其后随着联储扩表减速,美国经济恢复和长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四季度美元指数有望企稳回升。
出色的疫情防控,较高的中美利差,领先的经济增长,仍将继续支撑人民币升值,预计本轮在岸汇率升值的高点在2021年三季度,将达到6.2左右。
预计2021年外资将继续增配中国,通过陆股通渠道净流入A股将超过2000亿,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投和债券通渠道净流入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将超过1.5万亿。
展望八:预计2021年香港恒生指数盈利增速将达15%。未来3年香港市场将迎来40家左右中概股龙头的集中回归,迈入快速发展阶段,新经济龙头将成为新主角。
预计2021年恒生指数盈利增速将从2020年的-6.5%上升至15%,港股将迎来估值和盈利的双重修复,吸引南向资金净流入超过5000亿港币。
未来3年,香港市场将集中收获中概股回归的红利。美国《外国公司担责法案》已正式生效,根据法案内容,我们判断财务报告无法审计的美股中概股将在2024年二季度左右被禁止交易。预计香港市场将成为中概股回归的首选,代表“新经济”的美股中概股龙头将加速回归,预计未来3年回归数量分别为15、15、10家左右。二次上市公司允许纳入恒生指数和港股通,“新经济”龙头将替代传统板块,成为未来港股的新主角。
中概股回归激发市场热情,陆港两地互联互通机制逐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香港再添动能,香港资本市场的境内外枢纽作用将愈发突出,迈入快速发展阶段。
预计2021年中证800盈利增速将从2020年的-2.8%上升至14.7%。其中,非金融板块盈利增速更是从2020年的1.3%大幅上升至24.9%。
2021年国内利率中枢先稳后降,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运行区间为2.6%~3.2%,其中一季度高位震荡,二三季度趋势性下行,四季度有上行压力。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底线思维下,国家总体安全观大图景下的投资主线有更持久的政策支持,其中的优质赛道值得中长期布局,重点集中在 科技 、能源、粮食、国防、资源五个安全领域。
第二,能源安全领域,我国将逐步建立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来推动可持续发展,其中开发潜力大、安全性高的光伏和风电,以及全球 汽车 电动智能浪潮中的中国电动化供应链最具发展潜力。
第三,粮食安全领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强调种子,重提粮食安全,预计转基因玉米的商业化进程有望加快,种植产业链整体将迎来价格向上、技术变革、政策支持的三重利好。
第四,国防安全领域,“十四五”是我军在实现机械化后加速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军工行业将在“十四五”的开篇之年延续高景气度并保持快速增长。
本文源自中信证券
4. 中信证券:降准短期将落地不排除“双降”可能,“双降”指的是什么
国家总理主持于2022年4月13日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中的主要内容如下:
未来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支持力度,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结合当前市场情况,我们认为降准短期内或将落地,同时不排除“双降”的可能。除了货币财政外,我们还将对近期市场关切的经济基本面、房地产、中美利差和通胀问题进行分析与展望。
也有部分金融机构认为,当下是否会实施降息策略会取决于国内一季度的经济表现,用最小的动作找到制衡内外部影响因素的最优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