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行理财三个月负利率
中行理财三个月负利率不要慌
负利率和复利率不是一回事。
负利率是说现在存钱的利率要低于物价的上涨,所以是负利率,中国现在的情况就是。
复利率是一种计算利率的方法,复利就是利息计进本金再计利息,相当于过去的驴打滚。
中国有很多理财产品都是复利的,例如银行销的银保理财产品等等。
“当下,最稳妥的投资还是银行理财产品。”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即便近几个月以来CPI比较高,银行理财产品显得“魅力不足”,但从长期来看,收益率还是相对稳健的,应该是可以跑赢通胀的。
2019年11月12日,在财经年会2020上,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表示,十年前中国的储蓄率为50%,时至今日,我国的储蓄率虽有下降,但也有45%水平,仍继续保持全球储蓄率最高国家桂冠。中国人爱存钱几乎已经成为一个共识,看病贵、买房贵、上学贵等,老百姓消费有后顾之忧,让很多普通家庭不得不早早就进行预备性储蓄,不得不“积谷防饥”。但是把钱存在银行利率确实是太低了!所在,随着资本市场发展,城乡居民投资渠道大大丰富,但从实际投资份额来看,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依然单一,农村居民尤为如此,这与我国宏观分配格局中财产性收入占比非常低的情形相一致。我们在此呼吁,资本市场亟待进一步完善,以推动城乡居民金融资产的多样性,进而提高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㈡ 试结合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历史,谈谈你对我国理财产品发展前景的认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个人财富规模不断扩大,同时财富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包括银行理财在内的非储蓄类个人金融资产增速惊人。今年以来,受特殊市场环境影响,银行理财产品更是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并出现了“超短期产品占据主导、收益率攀升”等情况。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负利率条件下,商业银行通过收益相对较高的理财产品,满足客户对资产保值增值的迫切需求。 个人财富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客户提高了对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在我国当前已连续16个月负利率的市场情况下,客户对较高收益产品的需求尤为迫切。 2.面对宏观政策的变动,商业银行通过理财缓解监管与市场的双重压力。年内央行已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大型银行已达21.5%的历史高位,中小银行也达到18%,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资金紧张。而在紧缩的信贷政策下,部分社会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商业银行只能通过信贷资产类等理财产品,推动资产向表外移动。 综上两方面,在今年复杂的经济形势下,资产负债的“表外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商业银行应对宏观因素与市场形势变动的积极举措。 3.针对资本约束强化等现实挑战,商业银行借力理财提升盈利的可持续性。 理财业务涵盖面广,品种丰富,不仅有利于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调整,还能对银行的资产管理、保险、托管等业务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优质客户维护,对持续提升银行的整体竞争力意义重大。在资本约束日益强化的条件下,低资本消耗的理财业务成为商业银行的优先选择。我认为,一是升息在短时间内能够缓解银行的流动性状况,但难以迅速扭转负利率局面,客户对资产保值的金融需求仍然存在,也就是说理财产品仍具有市场基础;二是表外化是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我们应当考虑如何隔断表内与表外风险、如何为表外资产扩张配备相应的风险对冲机制等问题,而因表外化存在风险就否定或压抑表外化趋势则是不可取的,反而会抑制金融创新的步伐。
㈢ 高息产品“强退”,睡着吃利息的日子要结束了
惊天逆转!惊天逆转!想当初银行缺资金,几乎到了全员强制拉存款的地步。然而,如今画风全然变了,你要想买到“高息”回报的产品估计要跪求银行业务员了。
这还不止,你之前把全部大额存款企图锁定五年,买个回报率高达5%的产品,现在银行却嘴脸一变,要你退出去,产品作废。那么,闲置的钱要去哪?去股市,要被割韭菜!去楼市,怕房价下跌!去P2P,一旦跑路那就是血本无归!一辈子积蓄那就骨头渣都不剩了。
如今,银行也不靠谱了,睡着吃利息的日子没了。
近日,有不少银行理财投资者反映,手中持有的高息理财产品还未到期就被客户经理通知“强制退出”。那么这种遭银行强退引发的损失谁来赔?是否违反相关法律?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工商银行的“安享长盈-工银财富客户专属理财产品(下称安享长盈)”,这款产品的产品的封闭期从原本的1158天缩短至824天,即如果2018年购买了该产品,原定于明年才可以到期,但是现在就要被强制退出了。虽然“安享长盈“的投资者可以提前获得投资本金和收益,但是毕竟锁定期短了,收益损失很明显。
除了国有银行外,有一家民营的亿联银行也卷入此次“强制退息“事件中。根据媒体报道,亿联银行此前拟对旗下一款智能存款产品“亿联智存利添利A款”进行清退。拟定的清退方案显示:如果在2020年12月31日前支取,根据持有期限按照购买时约定靠档计息;如果在2020年12月31日后支取,按照活期利率计息;如果持有满5年,则按照原有的满期利率计息。而这一拟定清退方案遭到部分储户质疑。
根据公开信息,“亿联智存利添利A款”产品是靠档计息产品,1000元起存,存期为5年,存满5年可以获得6%的利率,支持一次全额提前支取,提前支取部分按照持有时间阶梯式计息。
值得注意的是,亿联银行是继微众银行、网商银行、苏宁银行及新网银行后,东北首家获批开业的互联网系民营银行。既然亿联银行存在不符合新资管法的高息产品,那么其他互联网民营银行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亿联银行的股东背景实力不凡。发起企业是中发金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发金控”)和吉林三快 科技 有限公司(简称“三快 科技 ”)。而中发金控的董事长和亿联银行董事长同为戴浩,而根据资料,戴浩还是国内保险集团合众人寿的董事长。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这家民营银行背后站着的其实是保险公司,而且该行之所以存在高息产品其实与保险公司的高息理财产品相同。
资料显示,中发金控成立已有21年,业务板块中有城市信用社、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交易所、武汉小额信贷服务平台、典当,及多家类金融企业外,其最重要的孙公司合众人寿业务领域除了寿险、财险、资管、小贷、支付、公募基金等。
此外,二股东三快 科技 也是中国知名的服务业互联网平台美团点评的子公司,持股28.5%。此外,亿联银行的股东还包括华阳集团、明信商务、博易博科贸、思迈特,及伊利地产。
此外,广发银行也于8月13日发布公告称,由于国家相关政策调整,将于2020年9月11日终止“定活智能通”及“智能分段计息”业务。
大简君了解到,除了以上点名的银行外,其实很多地方性银行此前为了拉到足够资金,都出售过一些高息产品,锁定期均在五年左右,靠档计息产品还包括一些保险公司通过银行渠道销售的产品,那么,这些产品都会面临强制退出风险吗?
上海一位银行业高管人士对大简君分析道,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上述几家银行的“强制退息”并不是银行业普遍现象,只是偶然发生的。而之所以出现以上现象,主要是受到了资管新规的影响。根据行业规律和规则来看,原来归属于银行资管部的产品,要转移到了理财子公司。而根据资管新规要求,同期产品配同期理财,资产期限与理财期限统一,不能错配。那么,之前这些银行开展的错配产品因为不符合规定就必须要调整。
问题在于,亿联银行和宇宙行工行均有点过于“着急”。目前资管新规过渡期已延长至2021年底,实际上给予了银行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靠档计息类产品,是指产品提前支取时不按照活期利率计息,而是按照存款时间分段计算利率,也就是执行阶梯利率的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从以上几家银行出现问题的反响看,投资者对“强制退息”比较敏感,这就给那些此前有理财产品错配的银行造成了一定压力,大单小做、长单短做等这类产品都不符合资管新规,退出势在必行。该人士表示,“错配”产品业务较多的是一些第三方平台,银行的这类问题产品比较少。
高息理财产品被强退之后,也有投资者争议,如果银行也靠不住,闲钱到底该投向哪?进入股市怕被割韭菜,进入P2P怕被卷走,躺着吃利息的时代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从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中的条款规定来看,绝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都规定银行有权提前终止,而投资者是没有提前终止的权力。所以部分银行强制退息的做法看似合法合规。但对于投资者而言,收益损失是必然的。
放眼全球,欧美很多国家都实行超低或负利率,所以钱存入银行吃息的情况早已不再。
我国虽然实行的不是负利率,但是对一个习惯存钱的民族而言,银行利率越来越低,的确会让很多人感到不适。
业内人士表示,其实银行目前并不缺钱,尤其近几年来,各种第三方理财平台的不稳定性加剧,卷款跑路以及爆雷的事情时有发生,加上今年疫情的影响,导致曾经习惯于投资的人为了安全起见都把资金存入银行,寻求稳定收入。
然而,受政策影响,银行当前并不靠居民存款来盈利,除了放贷之外,银行大多更愿意与企业合作,通过项目吸筹等方式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