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攻略 > 理财产品数量漏报啥意思

理财产品数量漏报啥意思

发布时间:2021-10-29 03:00:32

Ⅰ 民间互助理财49800漏洞

这个模式漏洞很少,不是十全十美,但可以说是十全九美了。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你不做工,等于你把钱存银行差。

Ⅱ 中信银行买10亿“假理财”:女员工为600万做局,为什么要银行骗银行

案件回顾

2015年12月8日,千石公司发现有一笔中信银行10亿元理财产品并没有全部购买理财产品,遂函告中信银行,中信银行决定终止这项业务,提前结算资金。从2015年12月25日至2016年5月5日,王某某(使用资金者)常某(徽商银行固镇支行行长),陆续向中信银行还款5.3亿元,尚有4.7亿元没有归还。2016年6月2日,徽商银行向蚌埠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报警,称发现王某某等人伪造徽商银行蚌埠分行公章,用于对外签署理财合同。随即王某某等人利用伪造的徽商银行蚌埠分行公章签订虚假理财协议,套取资金的行为曝光于世。此案中,中信银行爆出了许多管理方面的漏洞,而经手人李某也陷入3年的牢狱之灾。这是因为常某和王某某等人承诺该笔理财收益为5%,而该收益分为两部分:4.7%+0.3%。其中0.3%是由使用企业支付,4.7%是由徽商银行支付。而李某只给中信公司汇报了4.7%收益,0.3%收益欲占为己有。以非公职人员受贿罪定刑。

所以对于熟悉银行业务骗子来说,骗银行属于短平快的好项目,不易发现,容易得手。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Ⅲ 中国银行被罚270万,你怎么看

中国银行被罚270万,是因为存在理财产品数量漏报,被中国银保监会行政处罚,被罚款合计270万元。

Ⅳ 国民投资和国民储蓄问题

投资=储蓄 是国民经济均衡时才有的,或者说是一种模型。。。如果不相等,就不均衡,现实中往往是不相等的。

国民储蓄不是放在银行就算了,银行是要贷款出去的...投资钱往往来自于此,正因为如此,银行才是融资机构。所以你列出的“私人总投资”计算重复。

----以下参考了他人的解答,请参考---
西方经济学中有这样一个说法:储蓄和投资对等。不少人就开始疑惑了,实际投资和实际储蓄一定相等吗?既然收入一部分是消费一部分是投资,或者说一部分是消费一部分是储蓄,但是储蓄和投资是一回事吗?难道到存银行了的钱是投资?

针对这些问题,理财师分析说,现实生活中,投资和储蓄是不相等的。

至于西方经济学中所说的投资和储蓄相等是两部门模型状态。就是,整个社会不存在政府,不存在别的国家。整个社会就只有企业和家庭。企业从家庭购买生产资料,付给家庭钱,企业将买来的资料进行生产,卖给家庭,家庭把钱给企业,企业赚到的钱要给工人工资。家庭的钱一部分用来储蓄,一部分用来消费。储蓄的钱被用来贷给企业购买生产资料。此时,投资是一个外生变量。就是说短时间是不变的。因为影响投资的最重要因素是利率,既然不存在政府,也就没有利率,所以投资数额短期不变。等于储蓄。

进一步扩展到三部门模型,就是加上政府。政府是收税的,而政府收的税变成政府支出,我们在交税后,扣除消费的部分用于储蓄。由于政府可以改变利率,所以投资数是会变的,变少。因为利率相对于企业来说是成本。利率越高,企业生产成本越高。还有就是存款准备金制度,就是每个银行必须把一定数量的钱存在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所以很显然存进银行的钱相对我们来说不是投资,相对银行来说银行把钱贷给企业,属于投资。这种投资实际上又不是投资,因为它是构成一项负债,而不是作为企业的股东。

储蓄和投资不是一回事。因为储蓄是漏出量,投资是注入量。数量上也不等。

Ⅳ 保险跟理财有什么区别

现在的保险公司,垃圾产品多!骗子业务员也多!
因为保险上梁不正下梁歪!保险用传销的模式招聘,现在中国保险代理人就已经到达700万了,数量就行病毒一样快速增长!只要你想进保险公司,就能进,0门槛,学历要求达不到都可以进去!和我一起做保险的有个中年大妈,因为年纪大记忆力不好,保险内容都背不出来,这种不专业的人都能做保险,因为保险是传销模式,你底下的人越多,你拿到的提成越高!一级一级拿提成!就是非暴力收到的传销!进去之后就是洗脑的培训,我做过3个月保险就不做了,因为太脏,还被我师傅给坑了!但是我是大学生,产品知识学的好,所以对产品很了解,你看到业务员下面说的话就要小心了!
如果有保险代理人给你推销公司的保险说:
1、xx保险是我们公司热卖的招牌产品,销量最高,所以最可靠,性价比最高!
真相:销量高是因为有利可图,保费贵,对保险公司和业务员都有好处!业务员拿的提成最高!一般佣金能到首期保费的40-55%,接下来5年能拿年保费10-20%的续佣。一般业务员会刻意引导客户买这类产品,你看买的人这么多,所以就是最好的保险了吧!一般性价比高的保险,佣金都比较低,赚不到钱,而且很便宜,所以不会给你推销。
2、保监会最近发布了“保险姓保”、“费率下调”、“费率上升”等方案,xx保险费率下调了,便宜了,赶紧买!xx保险多久后保费就要涨价了,趁现在便宜赶紧买!
真相:改动细微,说费率降低的,是50岁以后降了一两百块,影响微乎其微。xx保险要涨价了,是因为升级了,保险内容更多了(精算师在玩新花样,变了法子掺水分)
3、xx保险即将停售/限购/涨价,因为收益太高,对公司不利,所以抓紧买啊!最后的几天时间了!
真相:让客户产生紧迫感,以为好东西真的以后买不到了(保险本来就是一种亏损消费,保障为主,如果想靠保险赚钱的,那是太年轻了!)。实际上业务员喊停售,一直喊了好几个月,还是没有停售,反正客户不知道,这么说客户才愿意买啊!
4、xx保险是我们公司最好、最全面、最便宜的产品了
真相:胡说八道,xx保险是对保险公司收益最高,对业务员收入最高,对客户性价比最低的产品了
5、xx产品是我们公司最好的东西,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广告都在说呢,肯定没问题,国家都在提倡买保险,买保险来我们公司最好。
真相:保险公司广告费出了不少,能不能把这些广告费多给客户点保障?
6、买了我们的保险,可以有绿色通道,我再送你xx生活用品,公司邀请你旅游,过节送礼,服务多多。
真相:你买的是保险而不是服务,送给你的礼越多,人情欠的越多,送的你不好意思,就买保险了吧。
7、xx名人/有钱人买了xx万保险,并且说:“保险xx好”。你看权威都这么说了,你更应该买保险了!
真相:造谣,xx名人从来没有说过这句话,也没有买xx万保险,无从考据。利用人的从众心理。
8、xx保险,你出险,赔你一大笔钱,不出险,以后返还,当做养老金,安乐死,钱留给后代。你看这么好的保险,没事以后还能返还,你的保费还能拿回来,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真相:讲到返还,要几十年以后的事情了,而几十年的利息不是一笔小数目,保险公司白白拿走了!更要命的是,几十年后贬值成啥样了?医疗费用要提高多少?够不够看病还是个问题!
9、当你躺在病床上或者发生意外的时候,才后悔以前没有买过保险。你现在身体好,人老了总要生病吧,保险迟早要用到的,千万不要因为省一点钱,后悔莫及。
真相:说的是意外和大病,但是一算钱,好贵六七千,我承担不起!于是马上改口,给你推个分红险,保额只有几万,但是却要两三千块钱,每年返还几百块,利息还没银行高,基本等于白买。有人一年六七千能承担的起,连着交20-30年,一共交了20万上下,结果你说老了看病迟早用的,老了得了大病,赔你30万,那我还不如存银行,这几十年过去,利息都不知30万!切记保险的作用是杠杆,起不到杠杆作用的时候,保险就失去意义了!
10:你们都说保险是骗人的,那是以前,保险业务员不够专业,学历低,素质低,保险制度不完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培训越来越专业了,保监会有国十条等政策,国家都在支持保险行业,保险产品会越来越好,所以你放心的买吧,不会骗你的。
真相:以前保险业务员人数少,保险行业刚起步,不太被人信任,而且保险多是以消费型为主,钱丢掉了拿不回来,不出事都把钱白白扔了,漏洞更多,所以被说成保险是骗人的。但是今年,保险代理人已经暴涨到了700万,意思就是什么人只要你想来卖保险,都能让你进,因为代理人没有底薪,不开单一分钱拿不到,只要开单才有底薪,这和其他无责任底薪的销售行业比,一比就懂了。700万的人卖保险,骗子那是更加多了,只要能开单,啥都不管,因为不开单我一分钱都拿不到,没必要对客户讲真话,所以各种骗子话术引诱客户买保险。而光靠卖保险做业务,是不稳定的,所以要和传销一样无限拉人头,自己的手下开单,自己就有提成,这不就是传销的提成吗?所以把小白拉进去做保险后,先给他洗脑,让他自己买保险,给亲友买保险,等熟人做完,找陌生人,陌生人要培养关系,于是上面10条骗术就开始了,如果没有单子,就走人了。搞了半天,小白来保险公司工作,不但没有赚到钱,还自己贴钱买保险,变成了买保险的客户,因为业绩考核要求,小白的师傅会让小白自己买保险,而经过保险培训老师的洗脑,一开始不了解保险产品,认为自己保险非常好,于是就买了保险,作者也是这类受害者,这和传销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让你自己心甘情愿的买保险!等小白没有利用价值后,就被考核掉开除了。于是乎,人才市场365天天天都有保险代理人在招聘,美其名曰:招聘储备经理,高级主任,金融顾问,保单售后服务,社区服务。而实际上,招聘的人根本不是人事部的,是有钱的代理人自己收徒弟,打着保险公司招聘的旗号拉人头,简直不要脸!而现在保险产品上,打着返还的旗号,继续骗人!以前是骗没听过的人,现在是偏不懂知识的人!
下面对现在大多数保险产品做一下解析:
返还型保险是个误区,保险保的是不确定事件,而返还型保险涉及必然事件。
—————————————————————————————————
而返还型的有两类:生死两全保险和分红型。
两全保险或类两全保险,如果生存,或者生存到自然死亡,钱是必赔的,把不需确定赔的变成了必赔事件。保险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不会那么好心返还你钱,结果必然是额外收费的,而返还这部分额外收费的,却失去了保险的意义,客户白交了这部分钱!而这类保障型非理财型的保险,是强制以身价死亡作为保额的,你想买不确定的重疾险、意外险和小医疗,必须先买下死亡险,而死亡是一个人必然发生的,老死赔钱,必然事件,这不叫规避风险,这叫死亡返还。保险公司很多产品,强制捆绑老死的身价险,不买它,不让买重疾、意外和小医疗。一般这类保障型保险都很贵。
分红型保险,保额很低,交一年的保费仅仅和保额相当,甚至保额低于一年保费,根本起不到保险作用,而偏重于理财。你要理财,去找4%-5%的理财产品,绝对比买保险理财收益高,大多数分红保险,甚至不如银行定期理财利息高。所以分红险还不如保障型保险,而分红险却比保障型的保险便宜,但是保额非常低,当客户承担不起保障型保险是,保险代理人就会根据客户能承担的保费,推荐了分红保险,这是非常不厚道的!
返还型保险比消费型保险贵了很多倍,消费型保险因为价格便宜,代理人拿的佣金很少,如果全部靠消费型做业务,代理人拿到的工资会很低,基本赚了多少钱,而保险代理人要达成钻石等奖励,通常都是以非消费型保险算件数的,消费型保险卖得的再多,都不算件数奖励,因为返还型保费高,公司收益高,所以愿意发给奖励。
多出来的返还的钱,保险公司就可以拿去集资了,承诺你未来返还给你,而这部分钱起不到保险的作用,在未来还有被贬值。
消费型保险就是不出险就把钱白白丢掉,这是保险的原始状态,后来客户因为不接受这种方式,怕白白丢钱,保险公司赚的钱也不多,所以就想出来返还保险,客户钱交的多了,保险公司集资多了,以前消费型保险,公司只能拿点管理费,现在返还保险,公司能连利息一起拿走了。
—————————————————————————————————
所以纯消费型的才是性价比最高的,这叫返璞归真!
而消费型的有2种,交一年保1年和交10-20年保终生或保到高龄的,因为剔除了返还的水分,保费会低很多,而你是怕你宝宝得大病,所以做个大病消费险就可以了。如果你小毛小病也怕的话,很多保险公司有卡式业务,交一年保一年的最合适你,又便宜,利润又少,通常是保险公司的促销产品,所以性价比高!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阅读全文

与理财产品数量漏报啥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资本杠杆比率 浏览:219
金融机构法律界定 浏览:999
币诺交易所 浏览:184
长安银行的理财怎么样 浏览:415
第一家开展网上个人理财业务的银行 浏览:171
山东中小企业融资 浏览:893
雷亚尔对美元远期汇率 浏览:672
首开股份2015年中报 浏览:103
炒期货的人多么 浏览:489
信贷杠杆 浏览:318
外汇余额2017 浏览:290
支付宝中基金和理财区别 浏览:544
浮动汇率下的减税 浏览:635
沈阳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152
资产负债表中外汇储备 浏览:105
银行间外汇市场什么时候收盘 浏览:285
汽车融资租赁过程中担保公司倒闭 浏览:595
安通物流中航信托 浏览:681
金融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中心 浏览:992
信托100事件追踪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