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在邮政银行买理财产品结果变成了保险,这个问题怎么办
保险产品有7天的反悔期,抓紧时间去银行找大堂经理退保,反悔期内可以全额退保的。
B. 我在邮局存钱变保险了,十年后还能拿出来吗
一般是拿不出来的。
有时候在银行办理存款业务的时候,在不注意的情况下可能会不小心办成银行代销的保险业务,存款一旦变成保险业务,就不再和存款一样可以随意取出了,有的用户甚至是到需要资金、要办理取款业务的时候才发现存款变成了保险。
邮政存钱变保险怎么退?
在邮政储蓄银行办理的存款业务变成了保险主要有两种退费方式,其一是用户携带个人身份证原件以及银行卡直接前往保险所属的保险公司柜台办理退保手续,若是仍然在该保险的犹豫期内,那么退保是不会产生任何额外的费用的,保险公司是需要将费用全额退还给用户的;若是已经过了犹豫期,可能就只能申请退回保单现金价值的金额了。保险退回的金额通常是直接退回至用户的银行卡账户的;其二是用户可以直接向银保监会投诉解决,若是银行存钱变为保险是属于用户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办理了,那么用户提交相关证据之后是可以要求退还全部费用的。
总之,在银行办理存款业务的时候,也是会有出错的情况,一旦存款变成保险对于用户来说损失还是比较大的。毕竟保险不像存款那样可以随时取出,可能有的保险产品期限较长,还会直接影响到用户资金的使用。建议用户在银行办理存款业务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处理,避免被误导情况的发生。
拓展资料:邮政存钱如果变成了保险了,是可以退保的,也可以投诉解决。 退保到保险公司客服柜台办理即可,如果还没有收到保单,就只需要带上身份证原件,银行卡去办理,务必10日内办理,否则会扣除相应用,损失本金。10日内属于保险犹豫期,犹豫期内退保是没有手续费的,你可以退。退到你原来缴费时的卡上。如果不给退,就投诉解决,这种情况一告一个准。
C. 邮政定期存款变成了人寿保单。定期存款时间想取出来,邮局不给取,怎么办
您好,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代销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如果保险未到期,可以提前进行退保,但需要承担违约金;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D. 到邮局存钱不知道怎么变成了保险。现在到期了可以取回本金吗谢谢
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与各省(区、市)邮政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国有全资寿险公司。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北京市,2009年8月4日由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2009年8月18日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登记,2009年9月9日正式挂牌开业。相关产品可详询中邮人寿客服:4008909999。
应答时间:2021-02-0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E. 我邮政存了两年死期,怎么变成了保险,到期了能把本金取出来吗
邮政银行卖的是非保本的保险理财产品,风险比较大,要小心购买!非保本型就是说本金都有风险(这个保单上已经注明),到期后风险大小,就连银行也说不清楚有没有损失本金的风险,本金都有损失,何谈利息?买理财就买银行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这也在风险提示单上有说明,注明是保本保息的),不要买非保本的理财产品!以后要记住!所谓“保险”就是用来抵御风险的,不是用来理财的,更不能想用保险来赚钱。想理财赚钱或想抵御货币贬值,可以做基金和国债。所以,分红型保险是以保险的名义骗客户的钱。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F. 被骗去邮政银行理财现在莫名的变成保险了,该怎么办
一向邮储客服95580进行投诉,要求给予说明并回复,二向当地的新闻媒介进行投诉
G. 邮局买的理财怎么变成了保险现在怎么办呐
被误导了?
我老婆2年前在银行也被误导买了保险,跟邮局的形式应该差不多,后来我还是看了央视的每周质量报告报道的某公司分红险的问题才知道的,后来无意间搜索到世纪保网才知道他们跟央视合作报道的分红险专题,后来经过对方专业的分析让我重拾信心,我全权委托他们处理不到2个月就处理完毕了! 如果楼主有时间的话可以自己尝试着去处理,关键证据很重要,你没证据又不知道如何取证的话是很难处理的,我算是想明白了行行出状元,你不会的方面总有会的人,此回复不构成专业意见 只是个人感受 希望您的问题早日处理
H. 在邮政储蓄银行存钱变成了,买保险了怎么办钱还取得出来吗
存款变保险了并不意味着一定拿不回本金,但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以下:
一、保险的预期收益率并不会想象的那么高,等到期取钱时会比预想的少。
二、这种保险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到期才能支取,如果你中途想取钱可能会损失利息和本金。
三、按照违约情况与银行客户经理沟通,选择对自己利益最大的方法处理。
(8)邮政的理财产品会变成保险取不出来扩展阅读:
中国保监会、中国银监会多次发文规范银行代理保险销售行为,如规定销售人员应当将保险责任、责任免除、退保费用、保单现金价值、缴费期限、犹豫期等重要事项明确告知客户。“不得进行误导销售或错误销售”、“不得将保险产品与储蓄存款、银行理财产品等混淆”。
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提供证券、保险、银行等金融服务的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经营地址、联系方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信息。
维权人士指出,在金融机构盈利模式不断创新的背景下,上述“存单”变“保单”的侵权行为日益增多,加强对这类消费者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存单“变”保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