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靠谱吗
银行理财收益率一般为单利且为“预期年化收益率”,也就是“不保证”到期后能够实际达到“预期收益”。预期收益=本金*年化收益率/365天*产品实际天数;如果是净值型产品,则到期收益=赎回日净值*赎回份额*(1-赎回费)。
可以关注一下中小型银行的“智能银行存款”,享受存款保险保障(根据《存款保险条律》规定:个人在单个银行的普通存款(不包括结构性存款)享受50万以内100%赔付),“利率”在4%-5.5%左右。
如活期产品“三湘银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随时存取,当日起息,节假日无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当日实时到账,无交易日限制,无限额限制;如“众邦多邦利”银行存款产品,靠档计息,最高支取收益率5.0%,转入当日起息,节假日无限制,支取当日实时到账,支持随时支取,无限额限制。非常适合稳健型及以上投资者。
您可以在应用市场搜索“度小满理财APP(原网络理财)下载链接”或者关注“度小满科技服务号(xiaomanlicai)”了解详细产品信息。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哦!
㈡ 银行的理财产品一般都能达到预期收益吧,有保障吗,会有风险吗
如果银行产品没有写清楚保本保收益,那绝对是不能保证达到预期收益的。你需要的是自己了解整个产品结构,做出自己的判断,银行只能说是一个平台。销售说得再肯定也不一定能最后保证什么,银行是只看合同的。但是你这款产品期限很短,估计是银行最近缺资金,最近很多银行都放出了高息短期产品,你这还不算最好的。风险应该不大,可以和他们合作下的。
㈢ 银行理财预期收益都能达到吗
银行的理财主要分两种:银行自身发行的理财产品和代销产品。从过往来看,银行自发产品一般都是低风险低收益的产品,基本上都能达到预期收益,因为有刚性兑付,但是在今年的资管新规出台要求银行要打破刚兑后,以后的银行理财产品能否达到预期收益就不一定了。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有不少是中高风险产品,而预期收益是否能达到要看该产品公司的运作管理能力与市场情况,所以预期收益不一定能达到。
㈣ 银行的理财产品是如何预测预期收益率的
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都想要了解关于银行的理财产品的一个预期的收益率是怎么计算的。而且对于这样的一个收益率来说,也会影响到我们自己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的一些问题。那么对于这个问题来说,我们也会发现我们不能在银行去产生这样的一些预期的收益率的时候,保证我们自身的收益。因为这样的一些收益跟我们的本金有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对于这样的一些产品来说,也会让我们感觉到承受风险的力度也是比较大的。
但是我们也能够算出来一个大概的值,那么这样的话也能够保证我们自己在进行投资理财的时候,对于自己的一些资金有着很好的监控作用。最起码不至于说自己由于不会计算这样的一些问题,导致自己的资金出现流失。
㈤ 银行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为什么会产生差异
自从去年资管新规发布以后,银行的预期收益率类理财产品越来越少,而且资格新规中明确表示要打破刚兑,不保本不保收益,要投资者自负盈亏,所以银行每只理财产品给出的预期收益率都是预期,不是实际收益率,这样就造成了预期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的差异,随着2020年的临近,资格新规过渡期的结束,以后银行理财产品将不会有预期收益率,不再给投资者理财产品和存款一样的错觉,加强投资者有风险意识,现在许多银行理财产品都是净值型,每天理财产品都会公布净值,每天都可能会有涨有跌,你买的时候什么价格,几天以后什么价格,中间的差价就是你的盈亏,所以投资理财产品也不是包赚不赔,虽然它的风险相对来说很小,以上只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㈥ 哪些因素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
影响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的主要因素有:
1、无风险利率
无风险利率对收益率起“基础决定”作用,通常以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或国债收益率表示无风险利率,而一年期固定收益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始终高于定存利率。从理论上说,银行的每一次加息都将带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曲线中枢出现上移。
例如: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央行连续5次加息,一年期定存利率由2.25%上调至3.50%,一年期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相应地由2.70%上涨至5.25%。
2、投资的期限
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期限仍然集中在35天、63天、90~91天、180~182天、365天。当发行期限从35天延长到365天时,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从4.52%上升至4.80%,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中间有所反复。
3、银行理财产品条款
银行理财产品的基础条款包括收益类型、资产投向、币种、发行期限等,这些条款都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构成影响。以不同收益类型的理财产品为例。银行理财产品可分为保本固定型、保本浮动型、非保本型。从风险程度高低来考虑,其他产品条款相同时,保本固定型产品设置的发行预期收益率应该最低,非保本型产品最高。
在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方向上,利率、票据、信贷、债券资产风险较低,主投这些资产的理财产品的发行预期收益率一般设定得较低;而汇率、商品、股票资产风险较高,预期收益率设置也较高。
4、月末、季末银行考核
月末、季末是银行考核的时点,每月月末和每季度的第三个月是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发行高峰期。据统计,在2013年发行的理财产品中,按已公布的实际收益率排名,前十名中有七款是在月末、季末发行的。
5、产品起购金额
起购金额较大的理财产品约定的发行预期收益率往往要高于起购金额较低的理财产品,特别是对于起购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理财产品,这些产品很可能是主投信托类资产的理财产品,因此约定的起购金额较高,并且给予的收益率也较高。
㈦ 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一般是多少
若是我行个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可详见产品说明书。
预期收益型:到期收益=本金*理财天数*年化收益率/365天;
净值型:到期收益=赎回日净值*赎回份额*(1-赎回费);
具体收益计算需查看各产品说明书。
【温馨提示】① 理财产品购买至成立期间,即未成立前购买,按活期计息;② 其中销售费、托管费和管理费会在产品运作中扣除,不影响实际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