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保险理财产品真的靠谱吗
理财这事,看似简单,其实深奥。
理财就是生活呀。
你说的那种情况,属于传说。目前看是这样。
如果有人在你耳边不停的说,那是误导消费。
日本人,人均7张保单,这话不错,但是人家那是为了保障,不是为了收益。
买保险,一定要关注的是保障。保险知识理财的一种工具,是最具防御性的工具,是中长期理财。
存钱保本去银行,保障风险找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去找证券(股票和基金)。
风险和收益成正比,这是铁律,说无风险赚钱,那时骗子。
况且,讲白了一个道理,都说钱生钱,如果大家都钱生钱去了,谁还干活。
赚钱,一定是自己的事,想不劳而获,那是不可能的,至于怎样省钱,守住钱,资产保全,对抗长期的通胀,规避未来不确定的财务风险,那是狭义上的理财。
将下面一段话摘录给你,洗完更会有帮助吧。这是我最喜欢的,对于理财的解答。
理财 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
年轻是资本,年老是财富
将资本转化成财富,是一辈子的事。
理财是什么?
是炒股、买基金、投资房产?还是炒黄金、买外汇、再买几幅外国油画?若真是如此,我们又何必反反复复言必称“可持续性”呢?
理财本来是为了让财务更健康,生活更幸福,让人的一生在有效的保障之下安然度过。
炒,是对理财的最大误读。
单一的金融产品投资蕴含着很大的风险,那进行有效的资产配置就是理财了吧?通货膨胀高起与资产价格暴跌并行,有效的资产配置未必能完全规避风险,至少在 泡沫破灭的那个阶段是如此。
理财是一种综合的个人及家庭财务规划吗?
这个答案最接近教科书,通过长期有效的金融资产配置,确实能够达到规避风险、资产增值、甚至财务自由的目标。不过财产规划固然重要,但忽略了职业规划,人脉投资、以及如果应对极端风险等内容,同样很难实现财务自由。金融资产投资只能属于狭义理财的范畴。
广义上理解,理财不仅是资产的保值增值和财务规划,更是一种习惯,生活方式,是一辈子的事情。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和资源,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教育和外界影响,有些资源得到强化。把资源转化为财富的过程就是广义的理财。
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随时随地的寻找被低估的资产,将手中的现金转化成这些资产,以抵抗通货膨胀,避免财产缩水。
自从金本位的体制解体后,为支持人类不断扩张的经济活动,信用创造的速度越来越快,货币泛滥成为一种趋势。长期来看货币必然贬值,只是有时快,有时慢,各个地区不同而已。特别是在当前虚拟经济超越实体经济的情况下,货币资本的增值速度一定会落后于金融资本,完全的持有货币不是一个理性的选择,比较一下20年前的物价和现在的水平就能够明白这个道理。
可见,狭义理财也就是金融资产配置的过程需要贯穿人的一生,即使不是投资高手,也可以通过寻找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和方法来战胜通胀。
职业发展也是重要的理财手段,它能给你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在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要想取得职场上的成功,职业规划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比财务规划更重要。当然,也可以离开职场,选择创业,只不过这是风险更高的一种理财行为。可见,投资理财活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也是为什么说理财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个人怎么对待财富,那么他也会怎么对待生活。
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冲动的还是谨慎的、是勤奋的还是懈怠的、是勇敢的还是懦弱的、是偏激的还是温和的,不同的心态决定不同的投资理财结果和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中可以窥见人性的复杂,投资理财过程中也是对人性的检验,理财同生活一样,是对人生的磨练。
年轻是资本,年老时财富,如何把资本转化成财富,这是一个投资理财的过程,将贯穿人的一生。那么,你准备好了么?
祝好!
㈡ 养老目标基金到底是靠谱还是不靠谱呢
既然是为了养老,那到底靠不靠谱,就不能片面地一概而论,首先要清楚,养老目标基金只是个人养老的一个手段和途径,并不是完全保障养老的法宝。现在关于养老的途径主要有: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或商业养老保险、子女养老、个人储蓄、以房养老、养老目标基金。
我总结成两大类:
第一类是国家层面的,特点是稳定,但是额度较低,保障晚年基本生存没问题,不过这里插一嘴,不少省份已经快发不出这个养老金了,就问你慌不慌……
第二类是个人层面的,主要依靠个人选择;
现在生活成本非常高,大部分年轻人都有房贷,每个月节余的钱真心不多,另外储蓄利率很低,完全跑不赢物价和通胀。;
以房养老,但房子是固定资产,要用的时候很难变现,而且几十年后,房地产市场怎么样还不好说,说不定到时候卖房子的比接盘的多多了。
这个新出的养老目标基金呢,我研究了下,这只基金会由专业的基金经理根据你的年龄增长不断调整投资配比,来匹配你当前的风险,年纪越大,风险会逐渐降低,就拿中欧预见2035来举例,这只基金对标的是40岁左右的人群,离退休还有20年,此时基金经理建仓就会多配置权益类产品,随着年龄的增长,比如到了60岁,这只基金大概率主要仓位就是债券固收类产品,以确保基金的平稳增长;
此外,因为涉及养老大事,证监会在批复的时候还严格规定了必须使用成熟的投资策略,而且首批只批复了14家资历最老,投资经验最丰富的基金公司,足可见国家层面的重视和慎重,如果你大致了解过美国的401K计划的话,就知道这个养老目标基金非常靠谱,未来还有可能会有税收方面的优惠,很有可能会成为国家养老的重要支柱。
以上是个人总结,怎么选,看你自己咯,说了这么多,多赏我点财富值吧,谢谢。
㈢ 基金理财好还是保险理财好呢哪个更靠谱更保值。
保险理财是在抄风险保障上附加了投资功能,产品收益一般分为固定收益加上分红收益,整体来说,保险理财的收益不算高。基金属于权益类产品,一般都没有固定的期限,也没有固定收益,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级别不同,收益率也会不同。
保险理财投资期限相对较长,一般是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基金一般没有固定的投资期限,投资者可以在工作日进行申购和赎回,资金流动性相对较好。
㈣ 银行基金来“养老”养老理财靠不靠谱
可以的。只是在使用他人的房屋办理抵押贷款之前,需要取得他人的同意,要能够提内供他人的授权证明,容从现实中的实际经验来看,最好二者一起去贷款机构办理,这样能够清晰的表明房屋产权人的意愿。一般用房屋办理抵押贷款,在没有其它因素的情况下,贷款金额不得超过房屋的评估的最高金额;如果该房屋是按揭房的话,那么贷款最高金额不能超过房屋金额的70%。
㈤ 哪些养老理财产品比较靠谱
1、商业保险
为了补充社会保险的不足,很多人都选择再添置一些商业保险。所谓商业保险,就是指通过订立保险合同,以营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为参保者提供商业类型的人身、财产保障的赔付形式。目前市场上的保险产品日益多样化,比如传统型养老险(强制储蓄养老为主)、分红型养老险(承担一定风险,分红收益也不确定)、万能型养老险(保底利率、存取方便)、投资连结型保险(不设保底收益,盈亏客户自负,风险性较高),笔者认为,适合自己的商业保险才是最好的,因人而异来购买。
2、稳健型理财产品
很多人选择金融投资方式,使自己的资金保值增值,也成为时下储备养老金的一种流行方式。金融市场投资品种和渠道增多,风险和收益各不相同。笔者认为,如果大家是通过投资来储备养老金之用,建议“稳”字当先,尽量选择一些安全性投资工具,比如定期存款,1年期年利率1.5%%;保本型基金,年利率4%左右;保本型的银行理财产品,年利率5%;低风险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房易贷,年利率12%左右等。
3、以房养老
退休不心慌在当今社会,“以房防老”似乎比“养儿防老”来得更靠谱。房产本身强大的经济价值,令它完全可以作为养老金储备的一种形式。当然,“以房养老”更要注意流通性风险和产权风险。而且由于房地产市场在未来走向不明,价格上也存在风险。
㈥ 用基金定投来攒养老钱靠谱吗
对于不太具备投资经验的人士来说,基金定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1、基金经理有专业的学习背景,有专业的团队来管理。自己如果不擅长炒股,看不懂K线,那么可以选择定投的方式来长期理财,赚取养老保障;
2、基金定投可以很好地降低风险和提高收益,每个月按时扣款,用纪律打败人性,贵在坚持。
我也在研究定投,最近准备入手,推荐你去领先基金网看一下,领先基金自投研团队每周都根据调研主推一支基金,每月也会筛选出一批基金池供选择,毕竟我们自己不太专业,不擅长分析基金经理风格、基金情况这些内容,有专业的投研团队给我们建议还是很便利的。
㈦ 理财产品长江养老靠谱吗
建议您通过银行渠道进行理财。
若您持有招行一卡通,可尝试了解招行个人理财产品。目前,招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在主页上有公布,您可以进入主页,点击“理财产品”-“个人理财产品”-“搜索”,分类您需要的产品信息。如需建议,请联系客户经理了解。(温馨提示:购买前请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
㈧ 养老目标基金值不值得买
想知道养老目标基金值不值得买?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买基金收益是不是不如存银行;二是养老目标基金能不能跑赢大盘。
买基金收益是不是不如存银行?
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收益不如存银行,说再多都没有意义。目前六大行的一年期定期存款是1.75%,2017年CPI上涨了1.6%,一年期定存基本刚刚覆盖CPI。
再来看养老目标基金,因为首批刚出来没有历史业绩,但有两组数据可供参考。
一是数据显示,自首只开放式基金成立到2017年底,偏股型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平均达到16.5%,超过同期上证综指平均涨幅10.5个百分点;债券型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平均达到7.2%,超过现行3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约4.4个百分点。
二是社保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年均投资收益率8.44%。
从这个数据来看,如果养老目标基金能够达到8%的年均收益率,那实际上也远远跑赢了定期存款。
美国资本市场上众多证据证明,基金经理主动投资的平均业绩不如美国的股票指数。因此巴菲特曾在多次公众场合,力推指数基金。
那么养老目标基金能不能跑赢大盘?
如果不能,买养老目标基金也没有意义,还不如直接买大盘指数。
先看看国外的情况:目标日期和目标风险基金为美国公募FOF主要产品类型,规模占比分别达47%和20%。
具体到养老基金市场,截至2017年底,目标日期基金数量和规模均约占美国公募FOF的50%;目标风险基金数量和规模均约占美国公募FOF的18%。从规模和基金数量来看,在美国,目标日期基金的受欢迎程度要更高。
收益表现:工银瑞信基金公司研究人员统计了先锋、富达、JP摩根等八家大型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目标风险基金,近10年收益统计发现:随着承担的风险(权益仓位)提高,目标风险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和波动率也呈提高趋势。
过去10年(2006-2016),目标风险基金的收益率在8%-14%之间;而同期,美国道琼斯指数从11500点上升到18000点左右,上涨幅度为57%,年均涨幅为5.7%,弱于目标风险基金。
也就是说,在美国目标风险基金收益可以跑赢大盘。
目标日期基金收益:从短期来看,目标日期基金表现也能会好于大盘,但从长期来看,目标日期基金表现基本于大盘相当,没有太大的收益优势。
国内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国内的目标日期基金起步较晚。2006年,汇丰晋信发行了行业内第一支目标日期基金,开了国内生命周期类基金的先河。
截至目前,我国共同基金市场上共有5只目标日期基金发行,其中包括3只较为传统的混合型TDF产品(汇丰晋信2只,大成基金1只),以及2只风格偏保守的债券型TDF基金(工银瑞信2只),平均年化收益率都在10%以上,见下图:
㈨ 养老基金和养老保险、银行理财,买哪个好
商业养老保险兼具储来蓄和保障功能,自可它的收益率偏低,而且灵活性也不高,最严重的是中间退保损失很大。
以养老为目的的银行储蓄,本金安全,收益率低,且经常遭受通胀侵蚀。
基金养老理财的理财方式灵活,品种多样,可以随时投退。所以总体来说还是感觉基金产品更适合投资些。天弘基金正在发行国内首只定位于养老理财的基金,天弘安康养老基金,建议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