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购买的工行理财产品没有到期银行强制终止怎么回事
购买的工商银行理财产品还没有到期,就被银行强行终止了,应该是触发了银行强行终止的条款,具体情况可以咨询银行和客户热线。
『贰』 国企强制员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合法么
这种事,你实名向中纪委举报呗,一举报一个准。不过举报完你就准备辞职吧,估计是混不下去了。
『叁』 贷款买房,被银行要求再购买理财产品,可以选择不买吗
在银行贷款时,如果遇到银行要求购买理财产品才可以进行贷款,甚至放款,这种行为属于违法,已经违背了消费者自由消费意愿,属于违规违法行为,贷款用户完全可以根据个人想法来决定是否购买理财产品,而不能因为用户需要贷款就强行将理财产品附加在贷款上,用户可以选择不进行购买,如果银行继续进行刁难,可以对银行进行投诉,要求银监会部门对银行这种行为进行查处,并给出一个满意答复。
三、如果银行对其行为拒不改正,可以向银监会进行投诉
如果银行对客户拒绝购买理财产品行为表示不同意,甚至强行将理财产品是否购买与房屋贷款挂钩,认为理财产品购买是房屋贷款必要条件,那么这种行为完全违反了法律法规,也违反了银行业业内操作流程,针对这种情况客户可以向银监会进行投诉,由银监会对这件事情进行查处并进行处理。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看出贷款买房是用户所要去银行进行的一种业务办理,银行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客户完善资料走贷款流程,而不能将理财产品的销售同房屋贷款进行业务挂钩,业客户完全可以根据个人对理财产品的青睐性决定是否购买。
『肆』 老赖在银行买的金融理财产品能不能强制执行呢
老赖在银行购买的金融理财产品,属于有价金融资产,也属于老赖的责任资产,是可以被强制执行的!
什么是老赖
1、生活必须。法院在强制执行过程中,必须保证老赖正常生活不会受到影响,起码能保证其满足最低生活保障的权利以及孩子教育抚养费,人都没法正常吃饭、睡觉了,孩子都没法上学了,人权何在呢?所以法律还是会保证人权的前提下再考虑强制执行。
2、知识产权。虽然被执行人的知识产权,比如著作权、科研成果可以变现,为老赖带来收益,但是其能获得的收益可以被执行,但是著作权和科研成果不能改个名字就成了别人的吧?你可以取走知识产权产生的利润,但是不能剥夺它的创造者。
3、涉及三方的财产。如果被执行人的财产不是单独所有,还有涉及到第三方,如果法院强制执行会损害第三方的利益,这类财产法院不能强制执行。比如被执行人购买后还没过户到本人名下的房产,第三方与被执行人签订合约后的预付款等。
4、荣誉奖章等独有财产。主要是被执行人获得的荣誉勋章以及其他受到表彰时获得的奖品。虽然有些能有很高价值,但是法律规定这些事不能拍卖、抵扣甚至没收的。
5、社保医疗账户。老赖社保和医疗账户中虽然有钱,但是这是属于他生活保障部分,不能强制执行。但是当其可以领用了,才可以扣除部分非必需的生活费。
至于其他的,就一句话,按照相关条例不得执行的财产,一律不得被执行。
最后提醒老赖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欠债还钱也是天经地义。与其被执行了影响了自己正常生活,不如诚实守信,认真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因失信抹黑自己的信用,被扣上“老赖”的帽子。一旦成为老赖,处处受限,寸步难行。
『伍』 贷款买房,被银行要求再购买理财产品,这是否合理
买房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希望自己有一个遮蔽风雨的地方,能够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温暖。现在的房价让人望洋兴叹,很多人都只能选择贷款买房。但是,在贷款买房的时候,被银行要求再购买理财产品,这是不合理的现象。
一、贷款和理财不相冲突贷款买房是绝大多数人买房的捷径,如果让要自己全款买房,可能是一辈子都不能实现的愿望。在现实生活中,理财产品是针对个人有闲钱的情况下购买的,贷款是自己钱不够向银行贷款,它们两者在贷款买房上面是没有任何的冲突,并不是彼此的必要条件。
银行是大家信赖的机构,不能辜负了大家的信任。大家办理业务是日常需求,作为银行应该认真负责,不能强行要求对方购买自己的理财产品,这是不符合规定。贷款买房明明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不要让更多的人买房变成艰难的事情,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陆』 银行贷款强制买理财产品可以投诉吗
又一个被银行坑的,还是来微美金融上贷款吧肯定不强制你
『柒』 被银行潜规则--按揭买房被迫买理财产品怎么办
晕,怎么还有这样的银行,我也是做银行的,其实买保险和贷款根本不沾边的,这是公然欺骗客户!楼主可以跟他们威胁投诉,实在不行就要找他们银行领导,走法律途径是下下策,小平民怎么斗得过大机构!如果他们领导不予解决就威胁他们找媒体,总之威胁为主,实际行动为辅,媒体比法院管用!
『捌』 为什么银行职员自己几乎不买银行卖的理财产品
虽然说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柜台就设在银行营业厅内,但是它跟普通储蓄业务的窗口是不放在一起的,也就是说,理财产品跟储蓄业务分属银行的不同体系。所以理财产品不像银行储蓄,是可能会产生亏损的。
而很多理财产品的销售人员为了个人私利,经常向咱们无知的普通投资人推销高风险的投资产品,这产品不出事还好,一出事就悲剧了。
那么银行理财到底有哪些套路呢?
套路一
除了银行自己的理财产品以外,有时候还会代销保险、基金、信托等业务。有很多小伙伴就上了套,本着赚取收益的目的去银行买理财产品,却被销售人员混淆了概念,买成了保险。
保险没有存取和利息的概念,能不能获取保险金是不确定的。而且银行卖的保险,基本上都是理财型的保险,保障的功能很小,所以就算你想买份保险,最好也别选择银行。
套路二
有些时候银行会把代收产品当成自发的产品卖,可能还会向客户隐瞒风险。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买的其实不是银行的产品。而风险也不是银行承担的。
套路三
销售人员介绍的预期收益率中所提到的年化,并不是到期后能拿到的收益比例,而和收益的计算陷阱都没有那么简单。收益套路是无穷尽,只能自己注意一点,以免踩进了陷阱。
凡是口头承诺百分百保本保息的,大多数都是套路,最好能让销售人员把所有的承诺都写合同,这样如果有纠纷,也能算个保障。
『玖』 银行买理财产品有风险吗
一般情况下,目前基本上产品都是有风险的,除非合同文本协议上专注明是保本产品,没有属注明的都是有本金损失的风险,具体风险程度要视产品的投资标的范围,投资需谨慎。
购买理财产品前,建议您阅读合同,留意投资标的范围,风险介绍等。
『拾』 银行为什么拼命叫你买各种理财产品
一般来说,在银行存钱,业务员几乎没有提成,但是如果是保险业务和理财产品,那么相对来说,提成更高,那么业务员赚到的也多,那么当然是愿意推销理财和保险业务产品了。
1、存款一定要小心
到银行去存款别把存款存成理财产品或者保险产品了。现在去大型银行营业厅存款,一般都不敢明目张胆的推销理财和保险产品了,而且很多银行也意识到了推销理财和保险产品对于银行信誉的损害。
但是也不排除有些银行营业厅里面,还有一些人员打着银行的旗号去推销保险和理财产品,对于这些人员一定要提高警惕。
如果你在存款的时候也确实心动了,想买这家银行理财产品,而且销售人员也说是他们自己发行的,不要偏听销售人员的话术,还可以到辨险识财上面查看一下该款银行理财产品的评价报告,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该款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
2、银行这样做的原因
唯一的原因就是利益。
现在对于银行来说,存贷款业务能够赚到的钱并不算多,而且存款对于银行业务员来说,可能基本上是没有多少提成的。
但是如果是能够推销出去保险产品和理财产品,提成会高不少,比如有些保险产品的佣金提成是很高的,可能会达到10%左右,也就是说,卖出去1万元,能够提成1000元。当然了,分红型保险可能没有这么高的佣金,但是可能佣金也会达到1%左右,也就是1万元能够提成100元。如果一天能够拉到10万保险,就是1000元的收入,如果能够拉到100万保险呢,那就是1天1万的提成收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