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这事就别指望了。钱打到了对方账户上,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个人能做的的就是购买前详细阅读产品说明和购买协议,看明白其中的风险。其次就是找个靠谱的,对方单位越大,知名度公信力越高,相对来说越安全。名不见经传或者刚成立那么三几天,或者同类同行中劣迹斑斑的,这种都要自求多福了。
Ⅱ 目前,中国银行的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以及有什么问题风险
资管新规实施满月。在“破刚兑”“净值化管理”等要求下,银行“保本”理财发行量、收益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向净值化转型效果还未充分显现。
业内人士表示,净值化转型仍存在资产估值、投资者教育等诸多障碍待突破。当前,一些银行已开始在产品方面作出尝试性准备,但市场仍在等待理财产品监管细则落地,作为资管新规配套细则的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办法将适时发布。
银行理财市场的变与不变
资管新规中部分条款对银行理财业务影响巨大。4月以来银行理财产品从发行数量、平均期限和预期收益率等方面均出现明显变化。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银行理财产品行业运营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自3月开始骤降,4月环比减少20.42%至10846款。进入5月后,产品发行数量持续走低,上周(5月18日-5月24日)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共1938款,较5月11日-5月17日一周减少317款。
资管新规下保本理财将逐渐淡出市场,目前保本理财呈现明显下降趋势。4月保本理财发行量占比为33.15%,与之前相比差别不大,但5月以来保本理财发行量有所收缩,占比持续下滑。某城商行客户经理表示:“我们会向客户强调整改期截至2020年底,在此期间保本理财仍会继续发售,但在销售过程中不再承诺保本保收益。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按照约定收益给予客户。但与去年相比,预期收益率下降得明显,产品并不是特别好卖。
2017-2018年4月中国银行理财发行数量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的发展,购买理财的渠道也逐渐由线下向线上转移。手机银行和网银正成为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的主要渠道,占比达到62.46%。在和银行业内人士的访谈中也了解到,目前各家商业银行都在加大以手机银行为代表的移动金融资源的投入。
Ⅲ 银行对个人理财产品的监管力度和管理方式有何漏洞
银行的理财产品也是通过购买基金等形式来的,所以漏斗是有的。理财现在不要去银行什么的。握握贷很棒。赚了几千了。今天还有报道说存银行的七百多万没了。现在银行才是最不安全的
Ⅳ 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监管的意义
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监控的意义:关键是将银行理财产品纳入适当监管体制之下,从而保障健康有序发展。只有通过适度监管才能促进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更好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也使银行直接面临潜在的风险降低,利于银行的风险管理和监控。
Ⅳ 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研究现状,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有什么
国外 的崇尚价值投资,量化类的特别多。
国内的就不好说了,层次不齐的
Ⅵ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研究现状(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最少5个。谢谢!
伸手党无处不在
Ⅶ 要写一篇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论文。给个提纲
是要写论文还是要发表文章?“浅议”看起来像期刊文章的标题。你注册一个知网之类的网站,好像是一篇文章2块钱吧,多看看别人的就会写了。
总的来说,理财业务在我国发展时日尚短,市场也不够成熟,无论是客户还是银行都还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从客户来说,简单趋利较多,而且是短期利益,还没有具备正确的“理”财的观念,将“理财”与生活规划结合起来的能力还很差。从银行来说,也还没有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而是以产品销售为主导,追求短期利益,忽视对客户长期关怀;从营销来看,仍停留在大众营销,或比较粗放的以产品为中心的目标市场营销,客户细分较欧美还不够精细;从内部管理来看,比较追求量指标,忽视质指标。这些都可以写啊。
个人认为,预测是很难的,大部分人会选择写“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云云,楼主给自己挖的这个坑深了点。
Anyway,good lucky !
Ⅷ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与防范 的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因为是毕业的论文开题报告 真的很头疼~
这个论文就比较简单,相类似的的范文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