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签了一款理财产品的协议,但还未付款。是否可以取消合同
末付款的话应该可以取消,因为还没形成合同,只是一项协议而已。
B. 请法律界人士看一份委托理财协议书
正如你自己开篇所言“替人理财,以基金的形式做,但听说个人不能成立基金,算非法敛财”,本身是有问题的
根据基金定义 我觉得你的角色就形同于基金的管理公司
描述一下你想做的事情 假设A有一笔钱想投资债券、股票等这类证券进行增值,但自己又一无精力二无专业知识,但是你钱也不算多,就想到与其他10个人合伙出资,雇一个投资高手,操作大家合出的资产进行投资增值。但这里面,如果10多个投资人都与投资高手随时交涉,那事还不乱套,于是就推举其中一个最懂行的牵头办这事。定期从大伙合出的资产中按一定比例提成给他,由他代为付给高手劳务费报酬,当然,他自己牵头出力张罗大大小小的事,包括挨家跑腿,有关风险的事向高手随时提醒着点,定期向大伙公布投资盈亏情况等等,不可白忙,提成中的钱也有他的劳务费。上面这些事就叫作合伙投资。
所以我觉得 如果你想要合法化 就应该按照合伙方式去写合同而不是基金的方式。(需要大量修改:将期中基金化的格式条款的东西改掉)
最后我得说句 你们的金额最好不要太大 涉及的人员不要太多 以免你真的被逮进去了(只要影响一大 涉案金额太大 就不太好说)这个事情真的很棘手 请个律师帮你拟合同是必要的 如果因为他专业的原因导致你的合同无效 你还能让他赔偿损失 不要因小失大 如果仅仅是问你自己这个合同 在我看来那是肯定有漏洞的例如甲方要收回资本怎么处理?再如甲方的知情权、撤销权与乙方的封闭式操作之间等等
记住 不要因小失大!
我给你的提醒够多了 我的提醒是用来在你咨询律师时判断他是否真才实学的 如果连我这个本科生能想到的东西他都想不到 意识不到的话 那就不用请他
如果你指望用这么点分要我给你写份协议
对不起 不可能
第一 知识不是这么不值钱——如果你不想花钱 照你上述协议去拟定 未知的风险和可能的后果你自己去承担
第二 作为未来的法律人 我也不会这么去作。砸同行的饭碗就是砸自己的饭碗 我是不会为之
C. 理财基金合同无担保人,合法吗
风险取决于借款人和担保人的基本面以及担保物的情况,其中银行担保的理财产品风险近乎于零,不需要担保人。
银行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在理财产品这种投资方式中,银行只是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承担。
D. 去存钱,银行办了个人理财产品协议书,怎么回事
去银行存钱也属于一种理财方式,总会存在一定的风险,虽然很小很小。因此需要有个理财产品协议书,以保证双方的权益。
个人理财产品
是指甲方将人民币资金委托在乙方,乙方为甲方进行组合投资,并在到期日按约定的理财单位净值计算向甲方支付收益的产品。本产品的投向为信托投资理财计划,具体投资比例以本协议书中记载编号的产品说明书为准。
交易日:指甲方和乙方签署本协议且甲方将理财资金存入本协议指定理财交易账户所绑定的储蓄结算账户,并由乙方系统做止付的日期。
产品成立日:理财产品正式成立,银行开始进行委托投资信托计划的日期。
到期日:指协议中若无提前终止权的情况下,结束理财计划,计算本金和相应收益的日期。入账日:指甲方在理财计划实际终止,将甲方按照产品说明书约定,将应计本金和收益存入本协议指定理财交易账户所绑定的储蓄结算账户的日期。
支取日:指甲方在产品实际到期日(含)后办理支取本金和收益手续的日期。
E. 在中国银行买理财产品没有鉴协议怎么办
个人投资者持本人借记卡(或存折)至营业网点,在签署《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个人客户理财产品协议书》并进行风险测评后,可在中国银行各营业网点(或网上银行等电子渠道)办理理财产品认购、申购和赎回业务。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最新业务变动请以中行官网公布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或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咨询、办理相关业务。
F. 买理财产品时的协议书赎回时必须要用吗
理财产品到期后或滚动型理财办理赎回,资金会在2-3工作日内自动打到你的储蓄账户中了,不需要理财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