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攻略 > 投资理财骗老年人

投资理财骗老年人

发布时间:2021-12-04 18:50:58

❶ 老人投入理财被骗如何维权,如何曝光

(一)通过多个渠道投诉
目前理财产品呈现多样性以及产品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如果仅依靠消法来解决这当中的欺诈、误导性销售或者投资陷阱,是不太理想的,应该多渠道解决。投资理财的服务往往是订立服务合同的过程,通过主管部门进行维权是一部分,相关投资者也可以利用《合同法》等通过诉讼方式解决问题。投资者投诉还可以找监管单位,比如证监会、银监会或保监会,甚至可以找人民银行,如果涉及诈骗,还可直接去公安机关报案。同时,投资者也可以向相关的媒体报料,曝光行业黑幕,引发社会关注,促使企业尽快解决问题。
(二)报警
报警是投资者的无奈之举,只有在他们自己没有办法追回款项的情况下,才会去报警。当然实践中的一些经济纠纷,很多当事人也想通过报警的方式来解决,这是行不通的,因此,公安部有相关的规定,明确要求公安机关不能涉足经济纠纷。因此,当投资者去公安机关报警的时候,多数时候,公安机关都以是经济纠纷为由不予立案,除非案件人数持续增多,媒体也进行了大量报道。这种情况下,公安机关才会立案侦查,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三)诉讼
在案件发生后,很多当事人都不选择诉讼,原因无非是诉讼时间长、成本高,还不一定能赢,甚至是赢了官司输了钱,投资款根本无法执行回来。但是对一些案件,在公安机关不管,相关监管部门也无法处理的情况下,诉讼则成了维权的唯一途径。至于如何诉讼,要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来设计具体的诉讼思路并准备证据。不同的案件、不同的案由,需要不同的证据来支持。

❷ 现在怎么这么多投资理财公司骗老年人

主要是老年人反映慢,容易被洗脑,跟不是现在的骗子节奏,更何况年轻人也竟是上当的啊

❸ 老年人做投资理财为什么容易被骗

1、很多老年人处在孤独的状态,缺少亲情的关爱,渴望跟外界有沟通,正是这样才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感情牌打入到老年人里面,获得他们的信任。
2、很多老年人都贪图小便宜,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这个心理,先给来年人一点小恩小惠,获取他们的信任,然后实施诈骗。
3、老年人缺乏对外界的了解,很多老年人不了解时代的变化,难以辨别投资理财,进而受骗

❹ 老年人搞理财为什么容易被骗呢

老年人主要目的不是为赚钱。银行理财师表示,老年人理财的目的应该是合理安排财务,应对收入无法增长和开支费用增加的情况,因此理财应以“保值”为主“增值”为辅,而不是为“赚大钱”;
预留6个月流动资金再投资。老年人应首先规划好可用的投资资金,在留足日常生活所需的高流动性现金后,将剩下的资产再做合理的规划。一般来说,以月收入为单位,最好先预留6个月的流动资金以备家庭支出,这部分资金可以活期形式存在银行,其余的闲钱再拿去投资,“理财的同时要先使生活有保障”;
期限相对选中长期。符合老人家的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都有投资期限锁定,不能提前支取,这就要求投资人特别注意长短结合,但也不能单纯为了流动性而选择太短期的理财品,因为这类产品期限太短,一方面要频繁操作,另一方面也不符合老年人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目的,因此建议老年投资者选择期限在半年到一年的产品为合适;
弄清楚投资方向。即便是较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投资者一样也应该弄清楚自己的钱投去了什么地方,老年投资者尤其要注意,要是看不懂就应该向银行工作人员问清楚,必要时多找几家银行对比,借助外力去替自己分析,且不可盲目追着收益跑,要明白“收益和风险永远是成正比”的,尤其是老年人在投资理财上更容易发生纠纷,这样的理财决策最好能够由子女帮父母再把一次关。(刘薇)

❺ 为什么老年人理财投资容易上当受骗

众所周知,网贷理财已经渐渐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一部分与时俱进的老年人也加入了网贷投资的行列。但事物总有两面性,一些不法分子就盯上了老年人,想想我们周围,老年人上当受骗的例子不在少数,那么,为什么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呢?小编为大家分析:

一、老年人缺乏投资常识

老年人之所以会掉入投资陷阱,主要是因为缺乏投资理财常识。我们都知道投资的收益越高,风险越高,风险与收益成正比。我国目前无风险利率(一年期的国库券或银行存款利率)都不到4%,那么这些年化利率高达百分之十几,甚至二十几的投资产品怎么可能无风险呢?

以网贷行业为例,从来就没有绝对安全的平台,所谓的安全都是有条件的,是建立一定期限上的,外加如今去刚兑浪潮,讨论网贷投资的安全性,除了考虑平台本身因素外,还要注重标的风险。

二、子女的主动性不够

老年人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缺乏投资常识,这无可厚非。但作为子女,我们是有义务科普这方面知识的,思想高地,你不占领,别人就会占领。家中老人情愿相信别人的话,也不愿意听从你的建议,这值得反思。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无外乎两点:

1.老人觉得你不够专业

说白了,相比于平台业务员而言,老人并不认可你的投资理财能力。对于你这种门外汉,老人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自然会下意识的隐瞒。

2.缺乏家庭关爱

那些平台业务员能得到老人的认可,除了本身的口才好外,把人说的晕头转向,还有关键的一点,他们热情啊!对老人嘘寒问暖,排忧解难,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带着功利性的,但是老人可不一定会这么觉得,这些久违的关怀让他们深感欣慰。再加上,资金安全回款,这种信任感会无限倍增。而作为子女的你真的有信心战胜他们吗?不好说吧!甚至有些老人明知会被骗,却心甘情愿掏钱买单!只因为那句关怀。

3.从众心理作祟

据钱优客小编了解,一般投资被骗的老年人都有三个明显特点:

一是比较空闲,退休在家,没啥事做,对外界新事物既好奇又害怕,这种心态容易被人乘虚而入。

二是有钱,存了大半辈子的养老金,平常舍不得花,有些积蓄。

三是孤独(空巢老人),现在老人多半不与儿女同住,日常聊天唠嗑也都是老年朋友,偶有年轻人关怀,会倍感亲切。

与此同时,老年人由于圈子小,以小区为集聚点,一来二去,大家彼此都很熟悉。所以业务员往往采取以点破面的方法,专攻一两个性格开朗的老人,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再加以小利引诱,轻而易举,这些老年人就成了他们下线。三下五除二,一个小圈子的老年人就被全部拿下。

这时,人性的弱点又会随之放大,一个人心里不踏实,一伙人就能壮胆。人多力量大,人多好闹事的思想根深蒂固。这种盲从甚至攀比心理,不知不觉,老人就把自己全部积蓄砸入。

风险可想而知,投资哪有靠人多壮胆的,但如此闹剧,却每时每刻都在上演,我们不得不防。

小编说了这么多,大家了解了吗?那我们知道原因了,要如何预防呢?请看下篇《如何预防老年人理财投资上当受骗》。大家有什么其他的意见或建议,也可以给小编留言哦!

【钱优客】小编心语:天气转凉,请注意加衣!

❻ 老年人理财诈骗手段有哪些

1、理财知识缺乏 。绝大多数老年人缺乏金融知识,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比较封闭,对金融知识了解程度仅仅停留在表面,风险意识也比较淡薄。
2、爱贪小便宜。不少的老年人爱贪小便宜,让骗子有了可乘之机。比如说有骗子慌称自己有珍宝,因缺钱想低价卖出,诱使老年人上当受骗;还骗子故意在路边丢下一打钞票或金饰引诱老年人上钩,然后以平分为由,骗得钱财;还有一些所谓的免费抽大奖、免费体验等等,大多是设下的骗局。
3、过于轻信他人。过于轻信他人,老年人经常遇到“存款变保单”的事件就是最好不过的例子。
4、贪图高收益。一些老年人想让自己的养老钱保值增值,追求高收益,盲目投资。
5、盲目为他人担保。一些老年人碍于面子盲目为他人签字做担保,甚至把自己的房产证、储蓄存单等借给他人到银行办理抵押贷款。

❼ 如何预防老年人理财投资上当受骗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理财的观念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不仅仅因为国家的推广,也是因为中国通货膨胀的增大,而对于老年人来说,理财使他们所需求的,但是安全性却是更加需要保证的。

对于老年人理财,我们可以选择专业的理财机构。老年人虽然是比较有钱的,但好因为年龄,他们承受的风险是比较的小的,因此,他们选择银行这种理财产品是非常稳当的,一般情况下银行的理财都是保本的,而且不会存在违约的情况,毕竟后台那么大。

其次,就是老年人的理财应该需要他们的子女陪同。老年人在理财时,可能考虑的事情不是很全面,而且对于风险的估计也不是很准确,如果有自己的子女的陪同,那么,他们手中的钱就会有很大的保证,从而不会那么容易的被别人欺骗。

最后吗,就是国家可以加强老年人投资理财防骗的宣讲,反正他们时间多,很多老年人都是愿意去听的,这样在政府的加持下,老年人的投资就会更加的安全。

阅读全文

与投资理财骗老年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企业贷款目标 浏览:140
江西省旅游集团借壳上市 浏览:742
中国msci的股票 浏览:59
辽宁远东集团董事长 浏览:869
医院股份合作可行性报告 浏览:948
2016年2月17日美元汇率 浏览:321
回租融资租赁 浏览:9
美国摩根银行的外汇平台 浏览:282
固定汇率接标价法 浏览:920
安利佣金分配制度比较 浏览:470
杠杆阅读术的意思 浏览:620
外汇mt4红色代表赚钱吗 浏览:912
三峡银行近期理财产品 浏览:547
2014年12月港币汇率是多少 浏览:633
金融机构录音录像自查报告 浏览:185
钢材买卖个人佣金合同范本 浏览:882
87年黄金价格 浏览:440
国家外汇管理局境外管理办法 浏览:429
企业融资网湖北 浏览:392
2017万达集团最新新闻 浏览: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