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巴菲特没买A股的银行股,长期持有呢
银行分红很吝啬,你看每个银行的分红才多少,盘子大,又涨不上去,没有潜力买它干嘛。
㈡ 为什么巴菲特不买黄金
巴菲特不买黄金这和你现在不经常使用毛笔写字,或者富裕的时候不在为自己打造一架马车一样,从货币的角度,黄金是过去的产物,之所以被人类淘汰必然是有更好的替代,而前者必然存在某些缺陷所致。从金属角度,黄金的工业价值不大,更可怕的是它永远会存在,不会被氧化,而这又是过去人类从成千上万商品中选择黄金为货币的重要原因之一。巴菲特不投资黄金并非是你或人们想象的那样,是它不会生息,从本质上来说是它不能创造实际的财富,这意味着可以衍生到巴菲特可能也不太喜欢投资古董之类的,这和其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有关。简单说一些。
求采纳
㈢ 巴菲特投资股票都不卖的话,他靠什么赚钱
股票的赚钱方式不只有买进卖出的差价,还有股利等等,具体的我在下文中有介绍,感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了解。
开讲之前,不妨先领一波福利--最新的行业龙头股新鲜出炉!看看有没有你钟意的一只!吐血整理!各大行业龙头股票一览表,建议收藏!
一、股票是什么
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
股票可以转让、买卖,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股东凭借它可以一同分享公司成长或者说交易市场波动带来的收益,不过也要一起来承担公司运作错误导致的风险问题。
如果你是刚入行的股票小白,那这些基础的股票知识,真的别错过:新手小白必备的股市基础知识大全
二、投资股票是怎么赚钱的
弄清楚股票的含义后,我们开始讲今天的重点--投资股票获利的方式是什么。
一般来说,股票获利有两种方式:
1、股利:当你自己投资的那个上市公司赚钱时,公司会按照你持有的股份占总股份的比例是多少,把属于你的那部分利润给你,此时你所获得的分红,就是股利。一般有现金股利、财产股利、股票股利等,以常见的现金股利举例:
你以每股50元的价格买入XX公司的股票,买入1万元。若公司年度分红时,每股股利为4元,那么你的收益率为4元/50元=8%,年分红=1万×8%=800元。
可是公司一旦赚不到钱,你就可能完全领不到股利了。
2、股票价差:同时投资者可以在股价低时买入股票,在股价相对而言比较高的时候卖出股票;或者是等到股价大涨的时候将股票卖出股价在低点时买回股票,用中间的差价来赚取费用,即低买高卖、高卖低买。
比如,你看上一只股票,市价为10元/股,觉得此时股价较低,赶紧买入5000股。过了一周多,发现这只股票稳步上涨至18元/股,这时,你迅速卖出4000股,就能赚低买高卖的差价,从而获得利润。
所以,股票买卖的时机找的准,就没有不赚钱的!大家买股票时,经常碰到一买就跌、一卖就涨的情况,自以为是自己没有好的运气……其实只是缺少这几个买卖点捕捉神器,能让你提前知道买卖点,不错过任何一个上涨机会,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AI辅助决策】买卖时机捕捉神器
不过,投资股票是有风险的,亏盈情况都是不确定的,大家把心态放平,想要进入股市的朋友千万得谨慎~
㈣ 巴菲特依然掌握一千多亿美元现金,是否不看好数字货币
答案是肯定的
①巴菲特的兴起巴菲特不看估值,只看季度财务报表,根据季度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和投资。而只有投资周期足够长,季度分析才起作用。
所以巴菲特的投资大都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例如银行、医药、石油、饮料。这些都是传统的行业,每个人每天都会接触。这些公司可以保持良好的上涨趋势。
而数字货币比物联网更难懂,数字货币没有现金流的概念,没有季度财务报表,只能根据同类型项目对比进行基本估值,并且没有清晰的估值模型。
以财务报表为投资依据的巴菲特肯定不能接受这样的极简财报,一个不能让人看懂而且不严谨的经济模型,或许在巴菲特眼里只有这是一个骗局才能解释。在巴菲特眼里,数字货币并没有内在的价值支撑。
㈤ 巴菲特为什么不在中国投资
如果说沃伦•巴菲特是“世界股神”,那么这里的“世界”就不包括中国。因为巴菲特放弃了在中国的投资,他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他不了解中国。说的明白点就是他不了解中国股市,没办法深入了解中国企业的成长过程,所以他不敢轻易在中国投资。
巴菲特投资股市最基本的一点就是看准企业的业绩。据说巴菲特几乎每天都在看企业业绩报告,他一旦看好某支股票一般不会去关注它的股市K线图,而只关注该企业的经营管理。我们所学的股票理论也是这么说的,可是,在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业绩报告你都看吗?看了你相信吗?这十多年来,在A股上赚了钱的大师们几乎每天都是守在K线图前,却很少关注上市企业的管理情况,甚至他所持股票的企业产品是什么?企业在哪个省哪个市他都不一定了解;而那些用巴菲特投资方式炒股的股民们却很难赚到钱。巴菲特持有一支股票可以长达三到五年,甚至十年,在中国你会这样吗?
其实,巴菲特的投资方式很象理财专家说的投资基金的方法,只要选好了基金公司和经理,放那儿十年二十年不必管了。
当前股市震荡加剧,二八现象愈演愈烈,股民投资好像只能倾向于大型央企,中小板块不进却退,机构也不敢轻易投资中小企业,致使许多业绩很好的地方企业股价很难上涨。眼下,许多大型企业相继上市A股,大象们轮流起舞,大多数人把挣钱机会寄希望于各头大象,而无心关注中小企业。大象能有几只呢?我想,待大象们舞累之后,真正使动物世界欢腾的还是绝大多数小动物。
另外,中国资本市场与欧美资本市场确实有许多差别,企业受行政干预过多,法制约束力度还需加强。这也是巴菲特暂时不投资中国市场的重要原因。也许在国内老炒不赢的股民到欧美市场去试试,没准能和巴菲特一比高低呢?
中国未来10到20年经济会保持持续稳定增长,这是国人都坚信的。我相信一两年之内,中国股市会走向真正的成熟。
下面是我认为较有潜力的地方企业,请参考:
(600163)福建南纸;(000905)厦门港务;(600216)浙江医药;(600018)上港集团;(600017)日照港;(000830)鲁西化工;(600846)同济科技;(600833)第一医药;
(600054)黄山旅游;(000729)燕京啤酒;(600723)西单商场;(600598)北大荒;(600190)锦州港;(600720)祁连山;(000791)西北化工;
(000089)深圳机场;(000662)索芙特;(600992)贵绳股份;(000155)川化股份。
㈥ 为什么美国不宣传巴菲特投资白银的事。有何不可说的利益因素在里面。
你是说美国政府为什么不宣传? 这些都是自由市场,私人企业的事,政府不太干预吧。新闻媒体是否要报道,那就看他们对那妆事情的兴趣。你所以知道了这么多,这么详细,不就是从他们的报道知道的吗?什么叫多宣染? 天天报,连续报三个月才够? 相信影响重大的其它事件还多的很,还是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呀。”美国媒体出于整体金融市场格局的考虑“ 美国媒体几乎没什么不报的。 又不是一个公司而已,不知究竟有多少公司。他们能协调的这么好? 所有媒体开个会,决定什么该报,什么不该报? 倒真想见识见识这种事情。 挖新闻可是他们的拿手。倒是各地报纸杂志,新闻电台,网络不知多少,美国国外能看到多少,就看外面媒体与他们国内媒体的联系了。
㈦ 巴菲特为什么不做私募
中国人的储蓄率其实比美国高得多,中国也有大量的高净值客户,中国人更对投资理财普遍有兴趣,但为什么中国要搞私募基金如此之难? 并不是银行、信托公司在私募基金的募集、管理过程中要付出较多的费用,也不是中国私募基金很难在低租金的地方租用办公室(这样看起来象是个骗子公司),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合格委托人和合格的股票基金管理人一样难找。 大多数人缺乏最基本的风险意识 在上轮牛市的二00陆年,我当时在上海一个律师事务所里,在单位里因为股票投资得不错,有同事就说,他可以介绍一个朋友给我,让我代为投资股票,我当然也有兴趣。 在二00陆年末,我才只有大概四0万的个人净资产,面对牛市,又没有现在已经比较普遍的融资融券业务,对资金的渴望还是比较强烈的。 同事的朋友说一00万没问题,分成也好商量,但提出如果发生亏损,要由我承担相当于银行存款利息的保底收益并由我完全承担亏损。 虽然当时我对后市还是很看好,但我还是坚决拒绝了这样要求旱涝保收,只想坐收超额收益而不想承担风险的委托人。 最近一两年,中国的影子银行风险集中暴露,媒体公开报道的就有不少城市动不动几十亿的民间借贷崩盘或陷入困境,有部分信托或是银行理财产品不能正常兑付预期收益。 在这些事情的处理过程中,有不少投资人坚决要求银行兑付“利息”和本金,将这些投资工具当成了银行存款。 其实在中国,大量的居民缺乏最基本的风险意识,却要求明显高于无风险利率的收益率。投资观念的改变,不比宗教信仰的改变容易太多。 在很多中国股票基金投资人心目中,合格的股票基金管理人要有以下所有的能力: 一、每一年都能取得正收益,不论是二00吧年还是二0一一年,有条件的要实现,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实现。最好是每一个月都能取得正收益。 二、在上述条件下,最大回撤最好在四%或更低的水平。最好最大回撤在一%以下,并且在一周内就能回补。 三、能取得明显超过上证指数的超额收益。如果某年是创业板或是中小板行情,那么这个要求超越的指数就成了创业板或是中小板指数。 四、要求对投资亏损提供炮灰来保证委托人的投资不出现亏损。 在美国这样的金融市场发达的地方,坚持以上四条的人恐怕根本找不到管理人,根本没人尿他们。 赚钱不是为了进监狱 但在中国,在中国特色的股票市场,既然都是这样的要求,于是有些做私募基金的人就被迫做出一些承诺,反正精心设计的好几十页的合同,这些委托人也看不懂或根本没有耐心看。 客观地讲,中国一些投资人还是可以骗的,虽然其中不乏一些可怜人。 二00吧年的暴跌后,我在媒体上看到这样一则公开报道,有个私募基金经理,当年只亏损大概一0个百分点,按说这种业绩,只要还知道好歹的委托人,都应该比较满意。但这个基金经理将老婆、孩子杀掉后自杀。 实在无法理解,我想或许是因为承诺了一些保底条款吧。 只要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关闭,只要我不是死于意外,我早晚是个亿万富翁。更何况我对用别人的钱加速自己致富,又扩大中国贫富差距的事,从心理上实在是比较矛盾。 为一个人渣理财赚钱,更是比无法接受(我在上海当律师的时候,有同事有个客户,上海男人,特别中国骗女人的钱和色相。拜金主义的中国,劳动模范不好找,人渣多得是)。 因此,我虽然也动过做私募的念头,但基本上不抱幻想,宁可在一个县级市的小镇上用自有资金滚雪球。 要太多钱干什么呢? 正因为不抱这种幻想,大概一个月前,以前在某金融机构共事过的一个同事,他的一个朋友介绍了一个高净值客户,想委托他做股票投资的管理人。 他觉得一个人干不起来,打中国想让我参与时,我虽然口头答应去北京会个面,但心理纯粹是抱着不辜负朋友好意的想法。 即使达成合作意向,我都未必重新去北京居住。 我在一个周五上午坐火车去北京,晚上和朋友吃饭时,朋友对我说不要抱太大希望,我也表示本来就不抱什么希望。 随便把上亿资金委托给两个原本不相识的人,这种概率实在太低。 在去酒店会面的车上,我说中国合格的委托人和管理人都难找,往往在市场下跌时要求绝对收益,在市场上涨时要求超额收益。 由于委托人飞机晚点,我还退掉了当天晚上就回去的火车票。委托人晚上九点半左右才到酒店,谈了大概两个半小时。不过没二0分钟,我就发现达成意向和中石油在二个月内重返四吧一样渺茫。 这位委托人相当年青,可能都不到三0岁,他一再强调资金不成问题,一两个亿肯定不止。 他也相当坦诚,人品感觉是不错的。他在北京有现在的办公室和注册好的公司,如果不是投资理念上有明显的差异,其实是很多人私募基金经理梦寐以求的投资人。 要知道,中国目前的法律规定,通过信托发行的私募基金,购买的门槛是一00万元,最多只能向不超过一00个客户出售(三00万元以上的投资人不受限制),因此即使在工行、招行这样的银行来发售,全国到处路演,准备很多材料,或许都募不到一亿。 这位委托人的投资理念和投资计划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放大杠杆,做到四五倍,成本大概在9%左右。 我自己去年也用了杠杆,但融资融券账户的额度基本上一万元都没动,用的是正回购,融资成本不到年化三.5%,杠杆倍数不到0.5倍,但即使如此,我也很少用满可用杠杆。 我对老婆讲,我这个年龄不能孤注一掷,输光了再去北京打工,月薪一万多,重头再来,似乎挺刺激,很豪迈,但根本不予考虑。 二、要求绝对避免亏损。 果然如我所料,他明确提出不能亏损,当然他说这是大原则,并不是完全要求做到。 这位委托人自己也是股票投资方面的熟手,在香港和朋友一起从大概一千万还是几千万净资产做到5亿净资产的规模,但因为种种原因,又回到一亿。 这说明他自己以往有过大亏。如果因此想寻找能避免大亏损的管理人,也是比较明智的选择,但从上面说的加几倍杠杆,以后面的一些要求或是投资计划,就很难兼顾了。 三、有认可的机会,要重仓甚至满仓单只股票。 这位委托人以往在香港市场上经常是自有资金并加杠杆满仓一只股票,连续成功并快速致富,于是对这种做法深信不疑。 他问我们假如有某只股票的确定的消息,或是确定的利好,能拿中国仓位。我朋友说不超过二成,我干脆没有回答。他提出要拿六成以上的仓位,很可能就是加杠杆后全面押上。 四、对收益率的过高追求。 委托人提出行情不好的时候,每年赚三四成就行了。如果上证指数一年有二0%的涨幅,我有吧0%的概率能实现这个收益。但这个收益率,就是索罗斯、巴菲特、林奇也达不到。 5、明确提出可能会借助内幕消息做。 我以前当过律师,所以对法律类的风险非常警惕,以后证监会对内幕交易查得越来越严,我当然不大可能为赚点钱就冒监狱生活的风险。 其实如果买好长期看好的二0只股票,进监狱一0年,收益率可能比中间一年换一次仓收益率更高。不过人赚钱不是为了进监狱。 陆、明确提出小盘股是投资重心。 由于以上的一些理念或是计划,我从会面前二0分钟开始,就懒得讲我的方法或是策略了。 股票市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能轻易说谁的方法就是对的,谁的方法就是错的,关键是要坚持自己的有效方法,不要心猿意马。 想通吃各种方法的优点而回避所有的缺点,既想拥有孙悟空的铁棒和漆二变、筋斗云,又不想头上有一个金箍。 根本不做私募基金的梦 为什么巴菲特和他和合伙人芒格都是吧0岁左右的人了,巴菲特还得了癌症,还快乐地管理着股票基金,而彼得林奇不到50岁就退休了?我想就是来自投资人的压力不同。 巴菲特最初的投资合伙企业,完全是他的亲戚、朋友,有充分的信任,而且巴菲特约定委托人不得干预他的投资。 到后期巴菲特掌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资金更是来自保险公司,而不是直接的委托人,巴菲特不需要面对一些愚蠢的问题和有压力的质询。 但林奇作为公募基金经理,不得不面对这些东西。林奇四0多岁就满头白发,他早早地退休,我真是对他充满敬意。 他功成身退,留下一个后人几乎不可能打破的记录,不贪恋名望和财富,实在是高。 在中国做私募,也面对林奇一样的问题,任何一个委托人,都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得罪不起。 很多私募基金经理,又普遍年轻,在客户不切实际的要求之下,容易心理失衡,难以集中精力放在投资上。 更何况多数私募基金经理,根本还没有得道。所以多数私募基金业绩不佳,于是他们吹牛来募集资金,于是他们不断地为自己辩解。 虽然这次北京之行不成功,不过还是挺愉快的。 也许到我50岁以后,我突破了做私募基金的道德障碍和心理障碍,中国这的金融市场也比较发达了,也为了为女儿在金融领域的发展,我会搞一个私募基金,但目前,我根本不做私募基金的梦。 中国也不太适合轻易做私募基金的梦
㈧ 《巴菲特》理财基金是不真的是骗人的吗
没有那么好的事情,贪便宜的总得上当
㈨ 巴菲特为什么不主张借钱投资
投资是一个力所能及的事
㈩ 巴菲特说不投资黄金,因为没有用处,那么,为什么他会购买白银
首先你要知道巴菲特是个资本家,他的眼里利益是占大多数的,他收购白银的时候是白银最贱的时候。但是黄金不像白银,白银能做餐具、在工业里面应用也很多,像美国军队的衣服也用到白银。所以白银是消耗品,会越用越少。而按照“物以稀为贵”的理论,这个东西越少就越值钱。所以如果有一个你不赚钱你是王八蛋的机会,你会放弃吗?